引导语:许多同学都对学习新概念英语感到很苦恼,那么现在小编就来发福利啦!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这里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新概念英语的10大学习方法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整扁文章听写出来以后,就要学“说”。方法是:听一句播讲人的话,自己学说一句。学“说”时尽量使用能不断重复一段录音内容的电子录音机,根据自己的水平确定学"说"的时间长度,尽量"说"完整的一句。
学“说”过程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比读”,即把自己学“说”的语音录下来,与录音带上标准的语音对比,看看什么地方学得不像,如此不断重复,直到能模仿说出大体上正确的语音为止;第二遍与录音带上的声音同步“说”。
学会“说”以后,就要“背”了。把一段录音的听写记录翻来覆去地高声朗读,达到基本会背诵的程度。"背"对于提高听力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慢速英语新闻广播有一定的格式和句型,"背"上一段时间的消息以后,就会熟悉它的风格和常用的句型,就比较容易听懂新的内容、有时甚至可以超过播讲人的声音,听了一句话中前面的几个词后能提前说出后面的一些词,或听了上一句话后能提前说出下一句来。到了这个地步,听写时的紧张心情就减轻了,或者基本上消除了。心情一放松,水平就能发挥出来,应该听懂的也就能听懂了。
如果前面"听、写、说、背"四个学习环节突出了"苦干"精神的话,那么"想"这个环节就主要是讲怎样在"苦干"的基础上"巧干"了,就是要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开动脑筋。“想”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想一想学习的进度是否合适,学到的知识是否扎实,本书提出的学习要求达到了没有。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学习进度是自己掌握的,不知不党的会加快学习进度。由于没有客观考核,即使学得不深不透也还自以为学得不错。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打基础阶段、要经常告诫自己"慢些,慢些,再惧些",时时检查学到的知识是否扎实。如果不扎实则坚决重新学。
其次是总结和归纳学习方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和学任何别的知识一样,只有经常总结和归纳的人才能学得快学得好。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碰到的困难不同,因此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也不同,应该及时地进行归纳和总结。自己总结和归纳出来的经验和教训,适合自己的情况,用来指导自己学习,效果特别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一步说,自己总结和归纳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可能对别的人也有参考价值。孤立地去看,每一个具体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很小的,不系统的,没有多大价值。但是积累多了,量变引起质变,可能会成为系统的、有价值的、有一定新意的一种方法。
最后是总结和归纳学到的英语知识,使之系统化,记忆深刻化。例如每学到一个单词或一些文法知识,要好好地想一想,过上一段时间还要很好地归纳整理一下。归纳和总结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分析自己在听写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差错。实践证明,通过分析自己的差错进行学习,效果特别好。例如有的内容听写不出来,有的听写错了,有的听懂了但写得不对等,就要分析原因和找到避免的方法。就拿单词来说吧,如果听写中自己不会的单词,多次试拼出来的词在词典里都没有,或虽然词典里有,但不是所要的答案,最后通过别的途径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就要很好地总结一下为什么自己多次试拼出来的词都不对,是不是没有准确地抓住播讲人的发音,还是自己的语音知识不高,或是碰到什麽特殊的发音。每学到一个新的单词,都应该在拼写、发音和释义等三个方面与自己已经掌握的单词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以形成"联系记忆。发音和拼写上有特点的词要倍加注意,看看能否找到记忆的窍门。对于语法也是一样,如果理解不了或理解错了,就要找语法书来看,搞清楚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什麽,自己为什麽理解不了,或者自己的理解错在哪里等等。
猜你喜欢:
传统的背诵方法背得确实要快一点,而机械操练要费时间的多,特别是第三册后面的课文,有些要疯狂机械操练一星期后才能拿下,同时,当你的能力提高后在继续操练下一遍课文时难免会在脑海中浮出本文中文意思,千万要记住抑制它的出现,此时读时分点心思在机械操练到拖口而出前对课文的中文意思一点都不要了解,以免影响英语思维的习惯,先读后理解和先理解后读的顺序特别重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里面强调的也是熟读,而不是靠记忆背诵,很多人都背过新概念或别的教材,时间和精力花了很多,可最后效果还是提不上去,就算他循环再背,也最多把新概念的内容记住了,而语感效果并不好,并且在阅读和听英语时默默养成了英译汉的毛病,阅读和听力永远就不能更进一步的提速和提高,因为他在阅读和听的时候会过分的注意单个词含义,但如果你的英语思维上去了就算有不少的生词和词组你照样可以顺利的继续读下去和听下去,因为你已没有英译汉的习惯了。当我的书撕到第三册30课的时候我四级就过了,三册刚撕完六级也以78的成绩通过,现在我第四册也基本撕完了,前几册课文的中文大概意思也忘了不少,但深知英语水平比身边那些靠传统背诵,课文内容记得倒深刻的同学强
许多,四册完了后我准备用同样的方法机械操练VOA,另外,听力方面我比较赞同李阳的一本磁带法,只要你的语感和英语思维习惯养成了,根本就不存在听力的问题,一盘VOA足以让你了解到所有连读,吞音等习惯。
很多人都认为新概念的精髓是它课文的内容,于是花了花了大量的工夫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英语,理解的基础上说白了就是依赖中文的过程,并且还提倡什么循环记忆法,把新概念所有的课文内容都记得很牢,说白了也是把汉语意思了如指掌,其实很不然,那些优美的故事根本就不是最重要的,你不可能在每次和人交流时就是把新概念的课文内容背给对方,重要的是能否系统的培养你的语感和英语思维,当你对每篇课文不是靠记忆,而是反复的操练到拖口而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就算内容都忘记了根本就不重要,因为你的语感和英语思维习惯在操练的过程中培养起来了,所以说新概念的经典不是说它的课文内容很重要,而是能系统的培养的你的语感和英语思维习惯,而培养习惯的办法就是疯狂的操练,机械般的操练,而不是靠记住新概念课文的意思,当然,每篇课文操练到拖口而出后也要大概了解一下大概意思。
背诵第二册一篇课文一般读二十遍就可以了,记忆好的也就读十遍足以,但要靠嘴脱口而出的话至少要200遍以上。
当你在用传统的方法背诵课文的时候一般先对课文的中文意思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完全是根据对课文的中文理解再逐步的记忆英文,这样长久下去你永远逃不出汉语的干扰,永远学不会真正的纯英语思维,在以后阅读和听英语时你自然也会有一个英译汉的过程,特别是听又快又长的篇章和阅读大量文章时无法提速,如果你从一开始读英文时就养成了避开中文意思,纯英文思维的话,虽然初期有点困难,久而久之就能培养真正的英语语感和思维。
先把某一条录音内容从头到尾听几遍,听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听。先听懂其大意,分出段落和句子,然后再以一句话为单位反复地听。搞清楚一个句子由几个词组成,每个词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主、谓、宾语都是哪些词等。每听一遍就把听懂的词一个一个按照顺序写在纸上,排列成句子,听不懂的词就先空着。对于英语听力比较低的人来说,刚起步时听不懂的地方实在大多了,有时恐怕连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处听不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听懂了的词写出来,才能搞清楚到底有多少处听不懂。
对于碰到的生词,一定要听到能模仿录音正确地念出来,准确地抓住各个音节的发音为止。因为只有准确地把各个音节的发音抓住了,读出来了,才有可能根据语法和语音知识试拼出一些词,到词典里查找。由于正确答案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找到,所以听写时要"写一行,空两行",留下充分的反复修改的余地。为了纠正不正确的拼写,"写"的时候稍有疑问就要查词典,并用色笔标出生词和错误的拼写。 马来语翻译
对于听写不出来的词,不要就"词"论"词",一听写不出就立即把录音机停下来,不再往下听写。应该继续听写下去,把听写不出的词放到文章的整体内容上去理解。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孤立地去抠一个词,百思不得其解,但若与整句话,整条消息联系起来去理解,思路就宽了,往往也就知道是什么词类和怎么拼写了。
有时同一个生词在录音中多处出现,一处听不清或听不懂,可以先放一放,看看能不能从别处得到启发。因为可能别处的录音很清楚,或者与别的词搭配在一起被你听懂了。听写过程中,对于没有确切把握的词,也要先"写"出来,再在以后的不断听写过程中去校验和纠正。同一新闻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播音员播出时,由于各人的语调有区别,有助于听懂一些疑难词的发音。 随你译
“听”与“写”两个步骤不是截然分开的,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初学者来说,一段录音的听写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的"听"与"写"互相促进,互相启发,交替前进才能最后完成。
从学习英语的角度出发,初学者在起步阶段必须一边听一边写。如果光听不写,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漏掉了一些听不懂的词,失去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二是有了听不懂的词时,如果只听不写,往往听的遍数再多也可能还是听不懂,但是如果把听懂的部分写在纸上,前后内容联系在一起,经过思考以后再去听,可能又会听懂一些别的内容,如此不断反复,直到全部听懂。
由于严重杂音干扰而无法从语音人手推断的词,可以根据语法进行补充,就假定自己是这条新闻的作者,在听不清的地方应该用什麽词。或许填上去的词不正确,但总比空着好,而且随着听录行时间的增长和英语水平的提高,自己也有可能发现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