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英语课堂最新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只靠贫乏的语言进行讲解,学生很难记住,他们甚至认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可是运用实物来教学,就能调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Unit4Topic2wouldyouliketogoforapicomic?》一课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些他们熟悉的景点图片,结果学生的课堂情绪高涨,很快掌握了本课的学习要点。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当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因为再高明的老师,都代替不了学生的学习,俗话说:"YOUMAYTAKEAHORSETOTHEWAT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老师其实充当着导演的角色,学生则是演员,只有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发挥出他们的主体地位,我们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因此在学习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时。因此我经常让学生在上课前到台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表演或让他们作Dutyreport,因为课下给他们提供了充分的准备时间,学生还是非常乐意的,他们在准备过程中互相合作,互相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进一步增强了。
三、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心理的学角度讲,中学生正是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时候,即使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天天进行重复,他们也会失去兴趣。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结合教材内容,不断改进教方法,这样学生才会积极的学习英语,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具有独创性”,教学中最不可取的是死搬教条。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激情课堂。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运用对比教学法。英语教学中的对比法是很常用的一种增强学生印象的方法,因为英语词汇中有同音词、同类词、同义词、反义词以及一些发音相似或拼法相似的单词,学生在学习时常常张冠李戴,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列举,就会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例如在学习“family”时,我给学生列举了与该词相关名称: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pa、grandma);parents(father、mother、dad、mum、morn);children(son、danghter)。
如何进行英语课堂评价?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真诚评价,拒绝敷衍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尤其是初中英语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表扬学生,听到最多的是“Good”、“Great”、“Very good”之类的表扬声。有些学生甚至还来不及把话说完整、把单词拼读完整,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说:“Good!Next.”看着课堂上很热闹,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但是一节课上如果处处都是“Good”、“Great”、“Very good”之类的表扬话语,会给课堂带来多大的作用呢?如果表扬来得太容易,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对问题浅尝辄止或随意应付。
1.表扬需有“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一味地表扬学生,不能敷衍学生、欺骗学生,表扬也应该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多用、错用,过多和过分的夸奖往往会导致课堂的评价失效和贬值。只有让受到表扬的学生真正感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是真诚的,才能体验到自己在课堂参与中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有更好的表现。其次,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对他们的要求不是回答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就奖励,而是要提升一个高度;对于平时表现相对较差的同学,即使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表扬。
2.评价需有“爱”。
教师的评价要做到真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爱,首先要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学生,真诚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不管他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不管回答是正确还是错误,不管表述是流利还是艰涩,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作出恰当的评价,切不可敷衍了事。学生则会因为教师的倾听而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真诚,如此就会产生投桃报李的效应,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教师的评价要做到真诚,必须倾注自己的感情。如果教师的评价只是用嘴说一说而已,那么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评价是没有价值的。孩子是纯真质朴的,也许他们并不能听懂老师的全部语言,他们却能清晰地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感情。如果教师是发自内心地赞扬一个孩子,哪怕只是一个眼神,孩子也会兴奋不已的。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真心地赞扬你的孩子才是课堂评价的真谛。
二、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完全可以用宽容的语言激励学生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
1.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中学英语课堂中,我们面对的是处于花季雨季的青春期少年们。他们好动,善于表现自己,带些敏感并且对老师设计的课堂任务表现得没有很强烈的兴趣。那面对这种情况,是气急败坏大声责备他们,还是柔声细语地鼓励他们呢?此时,宽容的语言就显得特别重要。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我们应该理解,毕竟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接收起知识会相应地受到母语的影响。所以要理解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学生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而教师会从切身感受中体会到宽容的真正魅力和非凡的效果。
2.宽容学生的错误。
在高年级的英语课堂中,由于学生都有要强的心理,生怕出错丢面子,不敢开口说英语。尤其是一些学困生,碰到要回答问题了,甚至连眼神都不敢与教师交流一下。这就特别需要我们的关爱,需要我们用真诚的、平等的、充满期待的语言去唤起他们的生命活力。这样的语言会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紧张的情绪将大为舒缓,而这正是他们投入学习的必要条件。所以,当学生的表达不那么流利甚至答非所问的时候,不要气急败坏,不要严厉指责,要善解人意,要宽容对待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随意性、反复性和个性。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时,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一种让人喜悦的情景!
三、多一些幽默,少一些严厉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设问;有效教学
朱熹说:“有疑则进”。由此可见,设疑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思维产生疑虑之性,困惑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设问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但能巩固所学的旧的知识体系,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师生深入思维,发展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言情景的互动中。设问的方法灵活多样,可以优化学习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一、目前在课堂设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以“满堂问”替代“满堂灌”。有些教师误解了课改精神,认为一堂好的英语课是看似热闹的双边活动,以大量的提问形式简单地呈现授课内容。第二,设问方式单一性。在课堂教学中仅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形式显得过于单一。第三, 设问层面不广泛。有的老师在提问过程中总是喜欢提问一些自己喜欢的学生,而忽视了其他的一些学生。第四,所提问题存在随意性。由于备课不充分,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上所设计问题深度不够,有时还会出现重复提问同一问题。第五,缺乏评价。对于学生的回答,有的老师没有及时做出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有一定程度的挫伤。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高,而且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效设问应遵循的原则
1.设问应从学生兴趣出发
教师在设问中如能发掘出教材的趣味性,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所以教师要着眼于课文内容,巧妙艺术的构思提问,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一点在导入新课时尤为重要。现用的初中阶段牛津英语教材,多是以贴近中学生生活内容为话题来编写的,因此在新课导入中我们可以直接以本单元话题为切入口。以9AUnit1为例,这一单元围绕Star Signs(星座)展开,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教师可从列举animals开始,随即话题一转:“Do you know that some of the star signs are represented by these animals? ”引申到他们所代表的星座,从而开始新课的讲授,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过渡的不着痕迹。
2.设问应着眼于教材的重难点
射箭要瞄准靶心,提问也应如此。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提问目标对准重点和难点,可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牛津英语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被划分成十个不同的课时,每一个课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把目标锁定在本堂课所侧重的教学重点上。比如在上导入课时,教师应注意本单元相关背景知识的拓展,可多设计一些相关话题的对话。而阅读课容量较大,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阅读材料设计多元化的提问方式。以8A第二单元School life为例,我们可以设计出表格(1-1)来进行提问,让学生通过表格内容将两所学校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快速、直观地了解了英美国家中学的异同点。教师甚至还可以再附上一张中国普通中校的表格(1-2),让学生来填写,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教材中的重难点也往往是学生易错的地方,因此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的易错点上设计提问,这样的提问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比如我们在教学such和so这两个词的用法时,老师会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在such后面我们通常加名词短语,eg. such a tall building;而在so这个词后面我们应该加形容词或副词,eg. so tall, so fast。在操练部分习题后我们再呈现“如此多的鲜花”这个短语:so many flowers,学生会存在疑惑:“为什么so 加的是名词短语了?”这时教师再提示学生注意,如碰到many, much, few和little这些数量概念时,用so 加名词短语。像这种设计圈套,故布疑云,针对学生易错点上提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3.设问内容与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所教授的对象是普通中学12至14岁左右的中学生,因此课堂设问应从这些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根据课文内容,注意所提问题的多样性及提问方式的灵活性。在新授阅读课(Reading I)时,由于文章篇目较长,这时我们可以在通篇简单阅读后,多采用判断式提问。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难度,使所提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在上阅读分析课(Reading II)时,则可多采用描述性和扩散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从横向和纵向来理解全文。学生通过what, when, where and how等这一系列特殊问句,可以进一步了解全文详细信息,并学习课文中重要语言点和语法要点。在复习课(Checkout)中我们还可设计复述话题(Retell)和讨论话题(Discussion)等扩散性问题,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开火车方式(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或全班集体回答;稍有难度的问题,则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以点名方式来回答;另外也可把学生分成两人或多人小组,让学生以Pair work或Group work的形式合作,共同完成老师给出的任务。
4.设问应有启发性
对所授知识,有的学生满足于“知其然”,而不求“知其所以然”,他们一味地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不善于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结论。对于这类学生设计问题的重点应放在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上。在语法课上,我们就可以采用先呈现例句,让学生通过观察例句来得出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结构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更容易记得久远。
另外,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一般情况下,新的知识总是从旧的知识中发展而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善于启发学生以旧带新,提问可着眼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知识的变化处以及知识的对比处。在教现在完成时时,学生经常会对have been to, have gone to 和have been in 这几个概念产生混淆,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例句的方式来提问,帮学生理清概念:
(1)I have been to Beijing. 曾去过(表示人已回来)
(2)He has gone to Beijing. 去了(表示人还未回)
(3)I have been in Beijing for three years. 去了并待在……(可以与表示一段时间的时间状语连用)
通过例子,对三个词组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对比,使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减少错误。
5.设问还应注意层次性和连续性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提问,并且选择确定不同的提问对象。对基础性知识进行提问时,多设计些True or False类型的问题,并且可以挑选一些英语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来回答;面对知识难点的提问可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先是提问具体内容,还可以进行讨论(Discussion)并用全班呈现(Presentation)等方式,类似提问要针对班上英语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应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根据牛津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的主题,教师可以设计出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教材内容的问题。如在教9AUnit6时,整个单元的话题是Detective Stories,在每个课时的设计上,教师都可以把Reading部分的谋杀案作为背景,来引出当天的新授课,使得整个单元的教学连贯一致。
6.课堂设问还应注意适时反馈
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因此教师对所提问题要做预先估计。对于学生完全回答正确的,应给与充分肯定;对于回答不全面的,可以微笑点头示意,并允许其他同学再做补充;对于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教师要及时解释、释疑,并给出正确答案。我们应注意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鼓励和评价,尊重学生的劳动。
综上所述,课堂设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精彩的妙语提问,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掌握知识,甚至还可以把课堂一直延伸到课后。因此,把握好课堂设问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设问的效率,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有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策略与原则》刘金虎 著《 富阳教育》2004年第10期
[3]《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教学》钱孝珍,2011
[4]《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胡宜芳,2011
【关键词】兴趣 师生关系 活力课堂 自信心 练习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最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想让课堂实施有效的功能,必须要抓住学生这个主体,改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代之以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教法,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能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使他们的英语成绩得到稳步的提高。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英语这门课程,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才会对这堂课产生积极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才能使学生萌发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激起学习的内在动力。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心理交往、感情交流的过程,如果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就会认为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注重授课方式。新课的导入要做到由浅入深。不同的课题,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如对话、唱歌、猜谜、故事等。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动”起来。其次是我们应该善于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张口“说”这门与母语差别很大的语言,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功能。正在成长发育期间的中学生,心理上不成熟,感情相对脆弱,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了恐惧、讨厌的情绪,那么对他(她)的课也不会感兴趣,学习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要热爱我们的学生,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才会有我们的老师,他们对我们所教的英语才会感兴趣,以至于我们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有了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以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与学生建立亲密、平等、和谐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才能打造和谐课堂,提高学生的成绩。
三、改进教学教法,营造活力课堂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教师的领导作用;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习兴趣。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地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是盲目地灌输学生使其成为烤鸭”。这种填鸭式教学即使现在也在许多地方盛行,即在课堂上老师不管学生接受与否,实行“满堂灌”。学生被搞得疲惫不堪,怎么可能有教学成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手段,为了避免单一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我觉得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材选择不同教学形式。
例如在课堂中可以采用趣味教学,像猜谜语、绕口令,讲故事等形式更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教学情景交融,学生更加活泼主动,在愉快的笑声中获取知识,体会这门原本枯燥的外来语的快乐。陶行知先生还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做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主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宝藏。”新型的教学可以营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种课堂里,学生能感觉到自己是主人,他们就可以尽情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群充满自信心的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就是要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中乐于动脑筋、勤于学习。要想课堂活起来,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充满自信,首先是能够及时表扬学生。在同一班内,有不同类型的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肯定,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鼓励,对他们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有经验的老师常把“very good”,“you did very well”等表扬学生的口语挂在嘴边。课堂教学中不能因他们的发音错误,反应慢而急躁。对学生充满热爱和耐心,是培养学生自信的关键。
其次是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学生是一群渴望成熟,其实还未成熟的孩子。在他们心中,表现欲是很强的。英语课堂学习能给他们带来很多表现的机会。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对话,让他们到讲台前表演,鼓励他们像真正的老外一样加以表情和肢体语言,在他们表演的时候,切不可因他们的小错误打断他们,让孩子们在生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既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关键词】英语味 提升 创新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07-01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我们的英语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这对置身于课程改革一线的英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在英语教学中,很多课堂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整堂课下来,大多学生几乎没有话语权。学语言就是为了应用,为了交际。如果在课堂这个主阵地都不能进行实际的交流,那就失去了学习语言的机会,学生就无法得到发展。如何上好一节英语课?如何创新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活化语言课堂,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我认为,突出英语课的“英语味”是关键。
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是讲求“英语味”的重要前提。
新课程的改革给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自我发展契机――打破了日常生活的熟视无睹,理所当然,“每天不就这样的吗?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考试”,众多教师在这种简单的重复中有了一种害怕心理:由于没有挑战,“教课教到最后,我们的水平变得和我们的学生差不多了”。有的老师总在低年级循环,不停的重复固定的教学模式,使自己陷入了一个非常狭隘的空间。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果英语教师平时对本专业不积累、不提升、不深入思考,那么,这对学生将意味着什么?新课改实行十年了,这一现象得到很大改观,但仍有很多教师的课堂用语仅限于“Good. Well done. Sit down,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Open your book, turn to page 10. Understand? Congratulations.”。这些简单的口语来组织教学,这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英语老师,如果做到课堂上英语尽量不离口,就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英语的语言坏境。也许,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太适应,允许少量的母语,等学生适应了,尽量减少母语的出现,让我们慢慢地成为学生心中的“洋老师”。 当然对所有老师而言,要上好有“英语味”的英语课是一个很高的挑战。在倡导教师尽量使用英语讲课的同时,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要高、词汇量要大,口语表达要流畅,语速自然,停顿恰当,不留给学生在大脑中进行英汉转换的时间。如果坚持下去,学生的听说能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就会逐渐增强。努力用英语组织课堂,用英语教英语,这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扎实的口语基本功是英语课堂、英语教师的魅力。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营造“英语味”的必然要求。
教学模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它不是千人一面的,是各具特色的。有“英语味”的课堂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培养重点,是师生交往、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互动课堂。我们的教学,一定要与我们的学生特点相结合。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探究、勤于开口、勇于交流的教学环境。我们常常听到有的老师一堂课下来总是抱怨学生的响应,但我想最主要的恐怕还是我们的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学生总是按部就班地遵循着教师的要求进行记录、记忆、答题,然后测验,使本应是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僵化,这种情况非常值得思考。而任何的教学模式都应该是为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一教学目标而形成和发展的。Change properly, be a bundant in emotion.(恰当变化,富有情感。)在我的课堂上,教室就如同一个固定的英语角。教学中,我除了大家常用的Pair work/Group work/Team work外,但更多的是进行Free talk,“搭个舞台让学生唱戏”。这种自由的对话方式是让全班同学离开自己的座位,随意找同伴(除个别同学由教师指定互帮外)进行大声对话、复述、背诵、游戏等众多活动,整个过程学生十分活跃、兴奋、乐此不彼。这种课堂活动形式迫使学生积极思维,努力运用已学过的单词、短语和句型来表现自己,这种课堂活动形式,尽管我们教师不能面面俱到,但它至少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语言形式,而是在实践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We can feel the students’enthusiasm and the teather’s innovation.(看得见热情看得见创新。)
三、英语课堂评价的优化,是创设“英语味”的有力保障。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如果没有完善的评价机制或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就会失去它的生长和发展的生命力。现行的考试制度多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虽然考试中增加了口语应用,也难以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交际能力,口语考试只是走过场。我们的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于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我在平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堂上,我会在黑板的右下角,粘贴一张课堂评价表:
G1 G2 G3 G4
(如上图所示)评价的项目多以口语项目为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断变换。例如:面部表情、声音大小、小组合作态度、主动参与人数、绕口令人数、角色扮演、配角添彩、朗读、复述、Talk Show、Engliah Show等等,很多很多。各小组每得到一分,磁铁便会上移一层,以小组所得星星的多少,分出胜负。评价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促使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不断地使用英语,激发他们说英语的热情。
另外,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的激励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保护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例如:摸摸学生的头、拍怕他们的肩膀、握握手、或投以信任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用欣赏和喜悦的面部表情,倾听学生的英语表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大胆的开口说英语,说的轻松、说的自信,有“英语味”的课堂便悄然形成了。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学生接触时往往会比较在意学生性格和学习态度,而极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所以有时课堂的生成并未达到自己预设的效果。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价值取向,从中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兴趣、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最佳结合点,以便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预先分配一些任务给不同的学生。可以让善于言辞的学生做小组的发言人,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准备短剧表演,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老师准备道具。这样,学生就能因为自己的优点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而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针对部分传统节日和学生感兴趣的节日,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英语贺卡,送给同学和老师,不定期地举行班级英语小报和墙报比赛,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评比。把优秀的作品贴在教室墙壁上,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自我荣耀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教学的环境和氛围。平时,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英语歌曲、英语故事、英语谜语,通过课前五分钟来展示。
二、预设课堂语境激活学生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堂成功的课,它的语境必须具有真实性,课堂上的任务具有“开放性”,课堂信息的输入与学生已掌握的信息有一定的信息差,让学生能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发生。Raffini(1996)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有效参与的几个原则,即自主性原则、自我实现性原则、归属感原则和自尊感原则。
笔者在教学牛津译林版9A中,Teenagers’problems的单元中,打破原先的讲课模式,特意先播放一段有关青少年与父母相处问题的电影剪辑,为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让他们有话可说,打开他们的思路。学生一看完电影就在下面互相窃窃私语起来。笔者马上趁热打铁,提出任务,让他们分组讨论:如何帮助片中的主人公解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在学生开始讨论前,提供给学生一些有用的句型、对话框架,让学生自己通过与其他同学思维的交流碰撞,产生了新的生成。同时,这堂课还关注了学生本身的情感,在讨论中学习如何与父母相处,提升了对学生的情感培育效果。表面上看占用了很多讨论的时间,但是,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精选教材内容激活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作为一堂课的重头戏,应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活动的类型应根据教材灵活设计。如,问答、句型操练、角色扮演、填表、小组辩论、竞赛、调查、采访等。活动设计要有目的性、互动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同时,课堂活动应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在小学开设全英语综合课,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它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懂得相关学科知识,而且还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熟练运用课堂控制技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笔者曾在广东省的数所开设全英语综合课教学的小学听过课,发现教师在课堂控制上还存在着这样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
1.片面理解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综合课教学的涵义,教学重心过分向语言知识偏移。有的教师没有实现教学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掌握英语单词和句子的数量,因而有意无意地将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该堂课的教学主题,使一堂以“爱清洁、讲卫生”为主题的综合课,变成了反复操练如何用英语表达“扫地”、“抹灰”、“整理房间”和“烫烫衣服”等词汇的语言教学课,没有跳出传统语言教学的圈子。
2.教学语言的输入量控制不当。教学中英语的输入量应该适合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否则将降低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么迁就学生的现有听力水平而采用过于浅显的英语表达法;要么脱离学生现有水平而采用远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英语表达方式,二者均达不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3.对教学活动控制不力,导致学生注意力转移。全英语综合课教学强调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充分运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既获得学科知识,又习得英语。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弱,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再加上教师对教学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常出现教师徒劳地维持课堂纪律,而学生却对教学指令毫不理会,将注意力完全转向游戏的最终输赢结果的课堂失控状态。
4.教师缺乏对瞬间信息②的把握和重构。有的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缺乏捕捉和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瞬间信息的能力,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稍纵即逝的语言运用能力或知识的扩展能力未给予及时的反馈,放弃了一些很好的启发、诱导机会,降低了教学效果。比如,在接受教师的小礼品时,有的学生说“Thankyou”,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回答“Youarewelcome”,让学生在这个简短的交流中既懂得对人有礼貌的道理,同时又通过教师的回答而获得当时情景下的英语语言信息。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类似的“意外”未能及时把握,导致教学效果打折扣。
5.教师纠正错误的方式、时机把握不恰当,无意中造成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损伤。有的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过于关注,反复纠正,甚至对班上的“差生”给予“持殊照顾”;或者纠错时常使用否定词汇,无意中造成学生自尊心的损伤和语言学习“成就感”的丧失,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课堂控制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好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要通过课堂得以体现。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著名语言学家Dulay指出:“Teachingasecondlanguagemeanscreatingforstudentsapartoralltheirnewlanguageevironment.Theentireresponsibilityforcreatingthelanguageenvironmentfallsontheteacherwhoisteachingalanguagethatisnotusedinthecommunity.”③(第二语言④教学意味着为学生营造出部分或全部的新的语言环境。营造语言环境的全部责任就落在教授非本族语的教师身上。)有效的课堂控制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娴熟地运用课堂控制技巧会为每一堂全英语综合课的成功提供保障。为此,把握全英语综合课的课堂控制技巧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从思想上真正理解双语教育的涵义。教育家DerekRowntree为“双语教育是培养学生以同等的能力运用两种语言的教育、每种语言讲授的课业约占一半。”⑤《朗曼语言学辞典》认为“双语教育指学校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主课”⑥。世界双语教育专家M·F·麦凯指出“双语教育这个术语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⑦这样看来,作为全英语综合课教学语言的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也是学习的工具,它与传统英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跳出了孤立的语言教学圈子,将英语学习与学科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教师用英语表述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英语能力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人为地划定侧重点是不要当的。
其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控制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入深度。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教授相关学科知识要求学生首先能够借助英语理解学科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师使用英语的量和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克拉申(D.D.Krashen)的“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认为:语言习得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学习者要理解略超过于他现有水平的输入语。如果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为i的话,那么教学中应提供的输入量只能是i+1⑧。输入语的过深或过浅都会造成学生理解学科知识困难或无益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的局面。只有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输入量,才能够使学生在理解讲授内容的同时产生思想上的某种共鸣与思考,增加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减小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从而获得更多的输入信息⑨。因此,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是教师选择输入语的量和度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第三,注意组织教学,避免课堂失控。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全英语综合课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课堂控制不当,极易造成课堂秩序的失控。所以.组织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英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冯塔纳(DavidFontana)指出,良好的教学组织意味着:①学习材料和用具被有秩序地发放,教师使儿童清楚地知道教师期望他们怎么来使用仪器和设备,从而避免损坏。同时教师能注意到每个人的所作所为;②教师要一步一步地指导儿童遵守这些规则,而不是让学生立刻就仓促行动,然后再徒劳地大声呼喊着维持秩序;③使儿童清楚地知道要用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而且使他们认识到他们每个人都有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在意外发生时应付紧急情况的责任;④教师要认真地计划教学活动,从而使之能在教师的控制和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⑩。热烈而有序的课堂是全英语综合课的要求。对课堂活动的组织做到“收放自如”是教育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第四,善于捕捉和处理课堂内的“意外事件”。教师应该具备捕捉课堂内瞬间信息并加以重新构建,然后自然融入教学过程的能力。瞬间信息大多是在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的,一部分对教学活动无益、而另一部分则是学生在当时课堂气氛的启发和感染下表现出来的临时性的语言或学科知识上的联想和扩展。有益的瞬间信息类似于“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波内斯,1967),不应该被看作是缺乏逻辑或不合适,更不应该对其批评和指责。教师应该对学生“意想不到”的提问和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点拨,使某些有益的“意外事件”价值不因为教师的不敏感而丢失。课堂中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是一种微型的交际过程,教师要善于利用在微型交际过程中出现的细节,促使学生在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上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五,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控制纠错的时机和频率。有学者⑾对全英语教学中的儿童学习过程进行研究后发现:儿童在全英文环境中,会不断他用情景、语言知识或者对世界的已有知识去猜测英文意义,并进行不断地修正。因此,“猜测”和“自我修正”是儿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常常使用到的两个策略。儿童猜测的正确与否都代表他们对情境的假设,对情境的“阅读”(“reading”ofthesituation),是他们在使用了很多知识和以前的经验后才做出的判断。每个语言使用者都会使用头脑中的一种先行存在的架构去解读语意。所以,教师不应计较儿童猜测的正确与否,而应该为他们创造猜测的环境,使他们不断地检测自己的想法是否适合于外界的环境。所谓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为儿童学习提供了机会,使他们可以借此来不断对自己进行测试,并依据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自我修正。教师在课堂中花去过多的时间纠正学生的错误有时是不必要的,它可能会干扰儿童学习的过程,造成儿童学习的不必要心理负担。因此,纠正错误的时机和频率是全英语综合课课堂中需要加以控制的因素。其实,“产生错误并不意味着失败,而只表明它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有机而重要的部分。通过思考这些错误是如何发生的,儿童得以从中学到新的东西,并发展一些策略来对付以后出现的问题。”⑿所以,教师对纠正错误的时机和频率的把握应该以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学到对付今后类似错误的策略为限度。同时,教师在纠正错误时应注意减少使用或避免使用带有否定意义的词汇,采取将正确的句子重复给学生的做法来代替“Youarewrong.”、“No,it’swrong”等纠错指示语,通过正强化来促使学生不断地“自我修正”,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
注释:
①小学的全英语综合课是指从小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将小学课程中的相关学科知识(不包括语文)整合成以主题为单元的综合课程,并以英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综合课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小学全英语综合课大多通过设置各种与主题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学习语言。
②瞬间信息是指在全英语综合课课堂内出现的一些的”意外情况”。它通常是学生受到教师讲解内容的启发而产生的一些表面上与课程内容不太相关的思想片段或疑问。一些瞬间倍息的价值常常因为其表现上与课程内容不相关而被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所忽视。
③Dulay,H.etal.LanguageTwo[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2.
④第二语言(secondLanguage,SL)和外语(foreignlanguage,FL)经常在非母语教学中被提到。在英语学习与教学上,常用ESL(EnglishasSecondLanguage)——英语为第二语言和EFL(EnglishasForeignLanguage)——英语为外语,来指称英语为非母语的学习。有时为了方便起见,这两个名词常常通用,尤其是在语言认知学习研究方面常使用SLA(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第二语言认知学习涵盖第二语言及外语认知学习,例如,Larsen-FreemanandLong(1994)
⑤《英汉双解教育词典》,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⑥JackPichards等编著:《朗曼语言学辞典》,1993年。
⑦M·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45页。
⑧Krashen,StephenD.TheInputHypothesis:Issusesand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1985.
⑨克拉中的“情感过滤假说”(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指出,如果输入的信息为输入者所理解并能引起他们的某种共鸣与思考,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就会提高,并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减小,获得的输入量就增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量就少。参见Krashen,StephenD.PrinciplesandPracticein:InternationalBookDistributorsLtd.1995.
⑩参见戴·冯塔纳(Fontana.D)《教师心理学》(第三版),第432页。
⑾参见曾月红《儿童全语文教学》,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⑿参见戴·冯塔纳(Fontana.D)《教师心理学》(第三版),第258页。
参考文献:
1.Krashen,StephenD.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s,1985年版。
2.Krashen,StephenD.Pri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NewYork:InternationalBookDistributorsLtd.1995
3.Dulay,H.etal.LanguageTwo[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2.
4.[英]戴·冯塔纳著,王新超译、谢东审校:《教师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台湾]曾月红:《儿童英语文教学——全语文观点》,(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6.《英汉双解教育词典》,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版。
关键词:探索;兴趣;课堂;交流
凡是教学效果很好的一节课,都是教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英语探索的欲望,让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开口讲英语来达到交流的目的。接下来,笔者把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希望能对进一步探索高效英语课堂起到推动作用。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一直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协调者,英语课堂作为一个需要大量交流的课堂,更应该如此,经过老师的引导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为课堂主体,由学生管理,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由每节课的“free talk”到 “new lesson pres(★)entation”,再到 “practice”和 “check”都由学生自发地进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这样学生才有主人翁意识,真正乐于探索新知。
二、把交流作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语言只有被应用起来才有生命力,如果只是学习死的语言点丝毫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课堂上的人和物制造情景,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动嘴、动脑,让他们自发学习,这样学习效果就不会差。例如:在讲授 “Is this your pencil?”时,我手拿学生铅笔问:“Is this your pencil?学生回答:“Yes,it is.”再把铅笔放远处问:“Is that your pencil?”学生回答:“No,it isn’t.在练习时,我把学生的物品收集起来放一个袋子里,让学生应用所学句式找到物品的主人。如:“Are these your books?”“Yes,they are.”这样在找回东西的过程中,学生操练了语言,学中用、用中学。一旦用到语言并交流成功,学生就会觉得欣喜无比。
三、要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
英语教学要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形成英语学习的浓厚氛围,发挥学生探索精神,形成长期的学习机制,光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要着眼于课下的自主学习时间。可由课上布置一个英语常识作业,一个小论文、学唱一首英文歌、小故事等让学生去查找英文资料,写作文,观看英语电影或节目,这些任务就是学生学习英语源源不断的动力。另外,还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英文歌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让学生感受英语世界,通过一点物质或精神奖励让学生不断积累,超越自己,这是我们最终想要看到的。
总之,英语教学研究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探索精神,应该关系到语言教学的成败,是英语教学不断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源动力
《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为只有爱学生,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学生才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上课时,教师尽可能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的实战能力的兴趣。我在第一课英语课就告诉孩子们请称呼我为“Miss Ma”,并告诉他们平时见到我时也这样称呼,就这样,在校园里很多小孩子见到我都习惯的这样打招呼:“Hello,Miss Ma!”同事们都笑着说我英语渗透很到位。
二、努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开展课堂热身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唱一些英文歌曲《Good morning to you》,《How are you》等缓解紧张情绪;做一些“Simon says”,“Who’s he ?”“Guessing game”等游戏,让学生动起来;高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英语小故事或简单对话,在课堂上表演,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其他学生故事并试着回答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有效的课堂游戏是增加课堂动力的保鲜剂。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能满足他们爱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好奇、好胜心理驱使下,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把枯燥的机械模仿训练兴趣化。在课堂活动中采用多种适当的游戏,可以让学生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体验相互合作的乐趣,培养竞争意识和审美能力,有效发展智力,促进自主学习。如:在教学《Use your five senses》这一课时,我带了许多水果,让学生们一一到前面来,蒙上眼睛,闻一闻这个水果,猜猜是什么,再尝一尝水果,看看猜的是否正确,孩子们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英语,让英语课堂焕发出激情与活力。
3.轻松幽默的课堂语言是快乐课堂的剂。
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能让学生在欢笑中领悟知识。语言组织应简洁连贯,讲究灵活性和多样性,注意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多用委婉语,少用命令句,让师生在平等的条件下交流。建议采用“Can you …?”“May I…?”等请求式或建议式句型。
4.简笔画和情景道具的灵活运用是轻松课堂的调味剂。
图画,小卡片,卡通头饰,是情境教学法的必备元素,合理运用情景道具能增加学生的现场感和感知能力。我在讲授《The toys》这一课时,我将各种玩具带到班级,并用摸摸看的形式让学生摸后猜物品是什么,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孩子们对玩具这些单词的记忆。课前可以准备一些小星星、小粘贴等小礼物,奖励给课堂上表现出色或进步明显的孩子,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激发自信心,增强自尊心,促进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方式,使教学活动直观、形象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它的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展示有声有色、身临其境的真实画面,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Friends》这一课时,我先用播放了英文儿歌,让学生了解朋友的意义,再通过课件展示我的朋友相关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图片及音频的出示,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学,并了解了如何介绍自己和自己的朋友之间的共同喜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巧妙结课,为英语课堂画上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