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冬季流行病,特别是像流感和其他呼吸道感染这样的疾病,可能对孩子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加上秋季气候干燥,孩子抵抗力弱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

同时,学校又是人群密集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传播。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请家长查收以下关于秋季疾病预防的安全知识,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防范,一起守护孩子健康!

常见秋冬季传染病及其症状

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的疾病。其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急起高热、头痛、全身疼痛、乏力和咽痛、咳嗽等轻度呼吸道症状。

肺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午后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体重下降,严重者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登革热

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发热、伴剧烈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起病初颜面潮红,如醉酒样。登革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易引起暴发流行,潜伏期3-14天。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播。典型的麻疹症状通常包括高热、咳嗽、口腔麻疹黏膜斑,首发症状出现3-5日后出现全身斑丘疹。潜伏期6-21天,传染期是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天。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较少。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潜伏期多在12-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部分伴有低热,成人患者腹泻为多。急性期至腹泻停止后的48小时都具传染性。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2-3天即可恢复。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腹痛常在下腹部及脐周围,排便前及排便时加剧,便后缓解。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风疹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预防传染病小知识

一、同学们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晨、午、晚“一日三打卡”及体温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按时作息,合理膳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三、学校公共场所及宿舍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每日通风最少2-3次,每次最少30分钟。清洁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及宿舍周围积水。

四、出现发热、咳嗽、头痛、腹泻等不适,立即上报到保健室并及时就诊。

五、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戴口罩前脱口罩后要洗手。

秋冬季健康习惯温馨提示

内衣裤要保持清洁,内衣应柔宽松,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贴身穿戴;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注意调整胃肠功能,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豆制品为佳;禁忌烟酒,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不吃未煮熟的禽类、蛋类、海鲜类;保持大便通畅,大便通畅能有效的将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及时排出体外。

当秋冬季室内温度调为18至24℃,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若温差过大,人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下,容易伤风感冒。

秋冬季节应控制户外活动的频率,空气中大量的尘埃、花粉、烟粒等因摩擦感应而成为带电体,亦会使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人们经过一整天的活动,内衣和体表皮肤间产生大量静电,脱衣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从而引起极度刺痒。

一旦发现孩子有相应症状,要重视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切勿滥用药物或自行盲目处理,以免耽误病情。疾病虽“来势汹汹”,预防能“化险为夷”。愿我们的孩每一天都可以健康无忧!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2】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秋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季、高发季,每年的秋冬季都会有部分地区出现诺如、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我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症状

(一)诺如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潜伏期多在24小时到48小时,最长72小时。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2-3天即可康复;

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其次为恶心、发热,腹痛、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二)水痘

水痘的潜伏期7-17天。

皮疹有以下特点:

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痂痕。

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痂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

(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

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五)肺结核

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容易烦躁,有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

3、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

局部症状:

1、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若并发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

2、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咯血量不等。

3、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或固定部位针刺样疼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等。如果膈胸膜受到刺激,疼痛可放射到肩部和上腹部。

二、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一)注意卫生

要搞好室内外卫生,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二)搞好饮食卫生

不暴饮暴食;不吃“三无产品”;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喝生水。

(三)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后洗手的好习惯;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习惯。

(四)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五)加强个人防护

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六)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三、家长需要知道的事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流畅,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孩子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

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7、及时医治

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8、及时沟通

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您及时和老师电话沟通,给孩子请假。如确诊为传染性疾病时,要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老师,以便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您自身出现以上不适时,请尽量安排家里其他人接送孩子,有事情可通过电话与学校班主任取得联系。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秋冬季是传染病发病高发季节。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是传染病易发场所。因此我们要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做到科学防范,规范处置。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一、认识传染病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等症状。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四季均有流行,以春季常见,是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前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

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4、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春季尤为多见,并可形成流行。孩子被传染后易出现发热,伴有头痛、流涕、咳嗽等症状。一般经过数小时到1天即见发疹,最初在腹部或背部出现蚊子咬了似的红色小疹点,开始时仅有1-2个,数小时后就发展到手腕和腿部等处,一部分变成水疱。

5、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临床表现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6、诺如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饮料、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传播,还可通过接触污染的手、物品、环境传播,而诺如病毒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粪便或者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传播。感染后常常引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通常持续1-2天,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二、预防小常识:

1、坚持每天测温,做好健康监测数据填报,认真、及时填报健康日报表,做到不漏报、不瞒报。凡是体温超过37。3℃,或出现咳嗽、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上报并到指定发热门诊检查就诊,对症治疗痊愈后,方可返校。

2、养成戴口罩习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或随身携带口罩,在上放学途中、外出活动、遇到陌生人员、集中活动等带好口罩,养成戴口罩的好习惯。

3、不去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

4、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准备好自己的杯子,不和他人共用;打喷嚏、咳嗽要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等。

5、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7、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多喝白开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吃新鲜蔬菜和热熟食品等。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只要我们坚持做好预防,就一定能将它们拒之门外,保持健康的体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4】

尊敬的家长:

您好!进入冬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也正是冬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同时,幼儿园是人群密集场所,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为预防和控制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幼儿身体健康,维持幼儿园正常保教秩序,中心幼儿园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

一、冬季节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茶杯、玩具等,也可能发生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手足口病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幼儿的安全,幼儿园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呕吐、腹泻等其它症状的幼儿,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呕吐、腹泻等现象,请先不要来幼儿园,及时带孩子就诊,并告知班主任,便于幼儿园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同时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园。

3、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5、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节假日期间不扎堆、少聚集,避免跨境跨省旅行。节假日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非必要的跨境跨省旅行,如一定需要跨境跨省,请提前孩子所在幼儿园提出申请;返青后应第一时间向幼儿园报备。

7、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5】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秋季早晚温差大,经过一个夏天的酷暑炎热和能量消耗,加上吹空调、吃瓜果冷饮,孩子很容易将夏季积下的“宿疾”暴露在秋冬季。

孩子年龄小,抵抗力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我们该如何减少孩子生病呢?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诺如病毒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都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它所引发的疾病叫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它的症状是“上吐又下泻”。诺如病毒常被误以为是“食物中毒”或“胃肠型感冒”。

水痘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腮腺炎

腮腺炎患者从感染腮腺炎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它的潜伏期一般在10-15天左右。潜伏期腮腺炎患者一般没有腮腺炎的症状表现,但是在潜伏期后便可以通过飞沫进行传播,极少数患者在接触病毒后很短时间内就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的症状。前驱期症状,偶尔有人会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呕吐、头痛、结膜炎、咽炎等症状;但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

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秋冬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5—15岁居多。

预防注意事项

1、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2、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

3、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

5、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每天保证1-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家长预防注意事项

1、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2、在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刻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园。当您的孩子体温超37。3摄氏度,自觉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直到治愈。家长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就医,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他人的安全。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一旦孩子传染上疾病,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治疗,并及时告知我们。

传染病并不可怕,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它,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流行。相信在我们家园共同配合下,可以有效的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石龙庄幼儿园与您一起共筑一道健康屏障,祝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6】

尊敬的家长: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亦是流行性流感、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好发的季节,因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幼儿园人群密集,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幼身体健康,维持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秋冬季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病毒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被感染。

2、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是同时出现的全身性丘疹、水疱及结痂。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和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通常急性起病,发热,出现疱疹,多在一周内自愈,预后良好。

4、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是唯一传染源,5岁以下的儿童人数最多。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等。

5、腮腺炎: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幼儿的安全,幼儿园会切实加强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宣传教育、晨检和午检、通风及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同时也望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等其他症状的幼儿,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主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护工作。

3、如孩子被诊断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社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4、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教育孩子外出回家、到校后,以及在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接触动物或垃圾后都应及时洗手;平时养成每次餐前、便后、擤鼻涕和打喷嚏后,揉眼睛前的洗手习惯。帮助孩子掌握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

5、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6、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7、节假日期间不扎堆、少聚集,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

8、做好居家环境卫生。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

9、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7】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秋冬季是传染病发病高发季节。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是传染病易发场所。因此我们要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做到科学防范,规范处置。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一、认识传染病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等症状。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四季均有流行,以春季常见,是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前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

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

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

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4、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春季尤为多见,并可形成流行。孩子被传染后易出现发热,伴有头痛、流涕、咳嗽等症状。一般经过数小时到1天即见发疹,最初在腹部或背部出现蚊子咬了似的红色小疹点,开始时仅有1—2个,数小时后就发展到手腕和腿部等处,一部分变成水疱。

5、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临床表现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6、诺如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饮料、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传播,还可通过接触污染的手、物品、环境传播,而诺如病毒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粪便或者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传播。感染后常常引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通常持续1—2天,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二、预防小常识:

1、坚持每天测温,做好健康监测数据填报,认真、及时填报健康日报表,做到不漏报、不瞒报。凡是体温超过37.3℃,或出现咳嗽、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上报并到指定发热门诊检查就诊,对症治疗痊愈后,方可返校。

2、养成戴口罩习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或随身携带口罩,在上放学途中、外出活动、遇到陌生人员、集中活动等带好口罩,养成戴口罩的好习惯。

3、不去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

4、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准备好自己的杯子,不和他人共用;打喷嚏、咳嗽要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等。

5、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7、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多喝白开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吃新鲜蔬菜和热熟食品等。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只要我们坚持做好预防,就一定能将它们拒之门外,保持健康的体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写信人:

日期: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8】

亲爱的同学、老师和家长朋友们:

气温逐渐转凉,秋冬季高发疾病也开始活跃了。尤其是传染病,如流感、水痘、诺如病毒等。小学生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

流感

1、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2、如何预防流感?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具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也可发生水痘。

1、水痘是如何传播的?

水痘病人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以及他们身上的疹子里都含有大量的病毒,健康人吸入了这些飞沫或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都可能会被感染。

2、哪些人容易感染水痘?

水痘传染性很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

3、得了水痘后会有哪些症状?

水痘的症状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1—2天后开始出现与皮肤齐平的红色“斑疹”并且会很痒,不久疹子就会稍微突出皮肤形成“丘疹”,很快这些“丘疹”就变成了里面含有液体的透明“疱疹”,3—4天后疱疹变干“结痂”。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称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

水痘的疹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后背出现,然后陆续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得过一次水痘,一般都不会再得。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可自愈。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4、个人和家庭如何预防水痘?

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和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关键。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接种水痘疫苗。

(4)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上学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的疹子都结痂脱落了,才可以去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都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常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传播。

1、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接触感染:接触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或者间接接触了被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等。

食物感染:食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

喝水感染:饮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

2、会出现哪些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很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病症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

3、感染诺如病毒怎么办?

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物。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少数患者呕吐和腹泻患者呕吐或腹泻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秋冬季节传染病,让我们一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写信人:

日期: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9】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已进入秋冬季节,冷热交替,昼夜温差变化大,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传播流行。

为确保师生身心健康,我校持续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坚持采取错时错峰上学、放学、就餐等措施,同时坚持入校测温、晨午检、教室通风、消毒及时清扫班级卫生等。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也希望家长朋友们细心留意孩子身体变化,做好预防,发现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确诊后,还须立即按规定请假报备。请广大家长朋友们与学校同心协力,共同做好预防工作。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知识及防控措施。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校容易发生和流行。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非常严重。

预防措施:

注射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尽量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等。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咽峡炎

咽峡炎是发生在咽峡部位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咽炎。

传播途径:

主要由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

主要症状:

多见于3至10岁儿童,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每次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至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伴头痛、咽部不适、咽峡部疱疹、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但大多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至2周好转。

预防措施:

提醒儿童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疱疹,那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

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

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肺结核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预防措施:

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2、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3、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流行性出血热

每年10月开始,我省关中地区进入流行出血热的高发季节,我省关中地区也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地区。

传播途径:

目前认为出血热的传播方式呈现多途径多样性,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皮肤黏膜传播、消化道传播、媒介传播、垂直传播,但以动物源性传播为主。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的七大对策:

1、加强健康教育。

2、大力灭鼠防鼠。

3、接种疫苗。

4、加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

5、患者尽快明确诊断。

6、严密观察接触者。

7、流行期严格落实各项措施。

尊敬的各位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秋冬传染病的宣传和防控工作!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谢谢配合!

写信人:

日期: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0】

尊敬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

冬季气温多变,细菌容易滋生,当前已进入流感、水痘、腮腺炎、结核病和诺如病毒等各种传染病高发期。为防止冬季各类传染病对师生造成影响,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现就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温馨提示:

每天上学时要检查孩子健康状况

1、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遮掩口鼻的卫生习惯,。

2、喝温水,杜绝喝饮料、冷水。

3、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睡眠时间10小时。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6、尽量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7、家里要开窗通风。

8、家里物品家长和孩子分开使用。

如已经发现身体不适,请及时到附近卫生所治疗,在家休息,吃饭实行分餐制,并电话联系班主任说明情况。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每一位家长务必重视,但也不要恐慌、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__X

____年__月__日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1】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近期,我县部分学校出现了一些学生发热、呕吐、腹泻等请假的情况。当前正是甲型流感等春夏季传染病的'高发期,为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教体局和卫健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近期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为了孩子的健康,我校在做好校园防控的同时,也希望家长大力配合做好春夏传染病防控的各项工作,特此提醒孩子及家人从以下方面做好春夏季传染病的个人防控:

一、不去人员密集的聚集性场所,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外出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

三、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常通风、消毒,不随地吐痰;

四、易感人群主动接种流感疫苗;

五、有发热等症状,不要强行来校学习,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向学校请假,报告相关症状。待明确诊断,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返校。

__中学

20__年__月__日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2】

尊敬的家长朋友:

进入秋冬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也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手足口病、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甲肝、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等传染病。

一、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一般1—3天,起病方式多为快和突然。其临床特点为:畏寒,少有寒战;发烧,体温速升至38—40℃;头痛,全身无力;眼球外肌疼痛,腰背和四肢酸痛;厌食、恶心、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少数病人的临床症状以胃肠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4—16日。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起病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直径3—5mm,呈红斑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水痘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

3、流行性腮腺炎: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4、风疹: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4—21日,平均18日。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后出现先面部后颈部、再躯干四肢淡红色斑丘疹,伴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5、流行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本病主要经由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6、手足口病: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7、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午后低热、咳嗽、咳痰、咯血,严重者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

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2、多喝水: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空气流通:为了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要常开门窗通风,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课间同学们要尽量到教室外活动,不要呆在教室内。

4、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5、加强锻炼: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6、合理作息: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尽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校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3】

尊敬的家长:

您好!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形成传染病的高发频发,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借空气传播,并且传染性强。得了流感一般人会有发热、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头痛、鼻咽部疼痛。对于学校内类似流感病人(发热,口表温度大于38度,并伴有咳嗽、咽痛症状之一者),热退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方可恢复正常上课。

2、水痘水痘开始时可有低热,1-2天后身上分批出现小水疱,主要分布在胸部和腹部。水疱壁很薄,容易破裂,含有透明的液体,会痒。隔离治疗期:水疱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一周。

3、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感染2-3周后发病。先有全身不适,发热、乏力,随后耳朵前、后、下方肿大,疼痛,先是一侧,然后两侧都肿痛起来。隔离治疗期: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10天左右。

4、手足口病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出现在臀部。隔离治疗期:不少于皮疹消失后一周或按医生建议。

5、猩红热是由产生红疹毒素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痛、杨梅舌,皮疹由面、颈、胸腹蔓延到四肢,一躯干及四肢近端多,远端少,疹退后会有明显的脱屑。隔离治疗期:一般至发病后7天。

6、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由肠道病毒70型所引起,本病起病急,在稍感觉眼部不适1-2小时候眼部开始发红。主要表现为眼睑红肿,有明显的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及分泌物增多。隔离期治疗:隔离症状消失,一般为7天。

二、传染病的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5度以上、或有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床单被罩勤洗勤换;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4、教育学生参加必要的户外运动,增强抗病能力。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5度以上、或有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床单被罩勤洗勤换;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4、教育学生参加必要的户外运动,增强抗病能力。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希望各位家长朋友认真对待但不恐慌,提高警惕但不害怕,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构筑健康屏障!

最后,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顺利!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4】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形成传染病的高发频发,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传染途径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2、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性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4、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髟,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绞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一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5、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

7、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导致春季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主要通过不洁饮食(水),尤其是生食受污染的贝类或食用的贝类未经煮透而感染,亦可通过与患者密切接触感染。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可伴有发热。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最长为72小时,病程一般2-3天。目前尚无可用的疫苗。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等水产品。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轻症患者在家休息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3天,避免带病上课。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时,要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后进行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午检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度以上,或有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二甲及以上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每天保证2—4小时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构筑绿色安全的屏障!祝您全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预防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5】

尊敬的家长:

您好!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现就一些流行性疾病的特征和预防措施发给各位家长,希望各位家长尽量不带孩子到人员聚集的场所,积极配合学校一起做好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一、常见传染病的症状

01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的疾病。其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冬春季高发,夏秋季可能出现流行小高峰。每年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患病期间学生实行居家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热退后2天且不少于发病后7天。

02水痘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较少。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式。水痘的隔离时间为水痘全部结痂并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

03流行性腮腺炎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的隔离时间为发病日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21天)。

04诺如病毒

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腹泻、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传播途径:⑴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⑵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⑶接触感染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4)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食源性传播少见,多为人传人。隔离时间为:症状消失后3天。

05手足口病

是一种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多种肠道病毒感染都能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是好发人群,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可以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还可以因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手足口病目前有针对容易引发重症的EV71疫苗,接种可以预防重症和死亡。手足口病隔离时间为:症状消失7天,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

06急性肠道传染病

是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它包括: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炎和消化不良。在夏秋季节容易暴发和流行,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流行范围广,对人体危害大。特别是烈性肠道传染病,一旦暴发流行,来势凶猛,后果严重,轻者影响工作,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07猩红热

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性皮疹和疹后脱屑为特征的法定乙类传染病,传染源主要为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主要经空气飞沫的呼吸道传播,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通过创伤皮肤的接触性传播,隔离患儿至症状消失后一周;有化脓性并发症者隔离至炎症痊愈,并持医院开据痊愈证明方可返校。

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2、不在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超市、快餐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身体抗病力下降;每天要保证足睡眠时间,合理饮食。

7、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8、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

10、有对应疫苗的前提下,接种相应的疫苗是预防疾病发生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校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温馨提示

您的孩子如果生病,请第一时间如实向班主任老师上报详细情况,不瞒报,不漏报,不是传染病的学生去医院开具确诊单(病历证明)传给班主任,孩子症状消失后返校;患传染病学生居家隔离治疗,康复后凭校医开具的复课证明,在复课当天带上复课证明及孩子到中和卫生服务中心复查盖章,返校后把复课证明交校保健室存档后,孩子进教室,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