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我和大家谈一谈文明,不知大家可曾听过这样一句格言: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再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的确是这样,因为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和一个对社会、自然有用的人的准则和前提。那究竟什么是文明呢?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将地面的垃圾捡起来,爱护公共财物,自觉排队,乘公交车给老人让座,遵守各项文明规范………
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个“请”或“让”的动作都是文明的表现。
可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发现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在校园、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有同学总认为:反正今天不是我值日或反正今天有人值日,有人打扫扔又何妨?再如:常见有同学在教学走廊上或活动区追逐打闹,走不是走,却是一阵风的跑;还有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同学故意破坏公共财物。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多么令我们痛心疾首!现在我们很多同学把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视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如果我们不注重道德的修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常常正正、懂文明礼仪的人,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个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文明,有时只差一步,这一步该如何去迈?想信大家都已明白。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铸就新小一道亮丽的风景;用文明的礼仪,文明的好习惯,铸就自己一生的光彩!
在这次市人行组织我市银行机构会计工作开展“遵规章、讲诚信”活动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所题的校训,“不做假帐”四个字。朱是绝少题字的人,但他却为上海会计学院题了这四个字。这看似一句很普通的大实话,然而仔细体味,却寓意深刻,一方面反映了当前会计造假已成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表达了全社会要求会计人员不做假帐的强烈愿望。
前段时间,美国以“安然”公司为代表的假帐丑闻,导致很多公司破产,数万名职工失业,很多老人失去了养老金,政府信誉受到损害。在我们国内,也有红光实业,黎明服饰,银广厦等做假帐的典型案例。而在我们信用社,前些年的不少案件都与假帐有关,这主要在于我们的工作人员没有遵规章,忽视讲诚信的结果。
与之相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些讲诚信的企业,通过讲诚信促进了经营大发展,比如园林工程公司,由于讲诚信,金融部门愿意为其服务建设单位愿意和其发生业务,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遵规章”就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内控制度;说到“讲诚信”,信者,言之实也!“讲诚信”就是恪守承诺,说实话,办实事。当前,我们信用社正在风风火火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在各部门支持下我们创建了更多的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从而大力推广我们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为农民弟兄的生产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为我们寻找到了新的效益增长点。这一活动一方面要求他人讲诚信;另一方面也是信用社对自身讲究诚信的一种承诺。
在我们平时工作中,我们怎样自己自觉带头讲究诚信,在金融系统内形成一种讲诚信的氛围,以赢得社会的信赖,促进业务的发展呢?我想,信用社讲诚信最基本就要做到不做假帐,要杜绝做假帐的现象,必须标本兼治,整改并举,落实到会计日常工作中去:
首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会计法规,同时深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使会计人员即站的住又顶的住,这是会计讲诚信的基础。
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的陪训,特别是要响应市人行组织的这次“遵规章、讲诚信”活动,学习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深刻认识讲诚信的重要性,这是会计讲诚信的保障。
再次,加强监督管理,狠抓原始凭证,从源头上防止造假。为我们的经济核算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这是会计讲诚信的关键。
最后,我谨代表县农村信用联社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向我社的广大的社员、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保证:我们将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帐。”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最近老师告诉我们,我们鄂尔多斯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并鼓励我们一起加入到创城活动中来,在这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事情,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去新华书店,看见一位老奶奶上了车,我赶快起来,给老奶奶让坐,我旁边也有许多哥哥姐姐站起来让老奶奶坐,老奶奶非常高兴,直夸我们是好孩子,我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老奶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也明白了只要我们人人都努力一些,团结一致,我们的城市就会変得更加美好与文明!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们每一天都过的非常充实、快乐,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不仅让很多同学改掉了以前的坏习惯,还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我非常的喜欢这个活动,更希望我们能一直保持文明礼貌的习惯,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
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
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
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什么是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中华民族素来是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提高文明素养。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所以我们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礼仪贯穿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对外交流的广泛化,我们要想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提高我们民族的文明素养。记得有一次看报纸,我对有一篇报道的印象特别深: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国家荣辱,匹夫有责”,做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有责任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用“谦谦君子”、“大家闺秀”、“表里如一”的标准要求自己,宏扬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他人的心。希望你们一路留下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有我们中华学子的文明素养和儒雅风度。谢谢!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很多礼仪。这些礼仪需要我们学习和传承。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学习礼仪是必不可少的,但许多礼仪我们都忘记了。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快乐礼仪》这部电影,我发现礼仪不是长篇大论,不是刻板教条,而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得体的话语。
《快乐礼仪》这部电影用一个个故事把礼仪知识穿插其中,有做的对的,有不对的,错的地方在每个故事的小结部分指出改正。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礼仪:课间礼仪、握手礼仪、用餐礼仪、。我印象最深的是打电话的礼仪。我明白了打电话的时候不仅说话要有礼貌,要文明用语,接电话时候的动作也需要注意,跟长辈通电话的时候身体要坐直,不要跷二郎腿,这样是对长辈的尊重;和同学通电话的时候,态度要热情,说话要得体、。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符合我们的生活,二位主人公表演的很出色,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又一个好玩的故事中,在观看故事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礼仪知识,太有趣了。我还想再看一遍,幽默的语言也是这部电影的闪光点。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同学们,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蔡顺,是汉代汝南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大。蔡顺对母亲特别孝顺。家里的重活,他总是抢着干;有好吃的东西,也总是第一个想着母亲。有一年,发生了王莽叛乱,又遇到大饥荒,柴米特别昂贵。
他买不起米,只好到树林里摘野果充饥。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赤眉军。一个士兵看到他篮子里的桑葚,厉声问道:“你篮子里的桑葚一边是红的一边是黑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蔡顺回答说:“我买不起柴米,只好采野果充饥。黑色的桑葚很甜,是给我母亲吃的,红色的桑葚酸,留着给自己吃。”赤眉军听了,感动于他的孝心,就送给他三斗白米和一头牛,让他带回去好好供奉母亲。
平日里,爸爸妈妈总是教育我:做人,就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失去孝,就像一个人没有心,只有一具躯壳,会受到世人的鄙视。
在家里,母亲总是以身作则教育我。每次买水果回来,先选个大的,让我给奶奶送去;吃饭的时候,她不仅给我和弟弟夹菜,也往奶奶碗里夹,还对我们说奶奶年纪大了,要学会照顾奶奶。妈妈开药店很辛苦,晚上回来还忙这忙那,却劝奶奶多休息。天冷了,妈妈会给奶奶买衣服鞋袜;过年了,她和爸爸带着我们提上礼物去给外公外婆拜年…….时时处处,妈妈都在以行动告诉我,做人,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是谁给了我们生命?是谁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拉扯大?又是谁把我们抚养成人、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长大些,是父母一口一口喂我们吃饭,一句一句教我们说话,一步一步扶我们走路。
当我们做错事时,父母会耐心地教育我们;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父母脸上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可以说,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太多太多!同学们,如果你细心,你会发现父母眼角的皱纹;如果你留心,还会发现父母头上新生了白发。父母对我们的恩情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哪!
常言道: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是啊,小乌鸦都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感谢恩情;人要是不孝敬父母,就连禽兽也不如啊。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尊敬长辈,孝爱父母。在家里,我们要主动帮着做家务,减轻父母的疲劳;父母回到家,我们一张甜甜的笑脸,一声亲切的呼唤,一杯香浓的热茶,都能驱散父母的辛劳,给他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在学校,我们要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感恩之心来孝爱父母吧。只有这样,你才能称得上一个无愧于天地之间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孝爱父母,我能做到,你能做到吗?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明,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乘车让座是文明,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
站在时代的今天,让我们暮然回首: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民族经济、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更需要一种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这是支撑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我们的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播撒现代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新华社10月7日报道了一则新闻:“十一”黄金周的第二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游览途中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参加集体捡垃圾的韩国游客柳仁圭说:“野外应该是一片净土,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么漂亮的地方却有很多垃圾。”
外国人到我们这儿来捡垃圾的事儿并非头一遭:在咱们的城市街头、园林景区以及长城上,都留下过外国人捡拾垃圾的身影。他们或是一人或是数人乃至数十人,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充当“义工”。而我们国人乱扔垃圾,却成了自然,因此即便到外地旅游,也照样与陋习一路同行。前不久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在迎客首日,内地游客在乐园的非吸烟区肆无忌惮吸烟,横躺座椅、胡乱吐痰、随意插队,种种陋习给迪士尼乐园留下了一曲不和-谐的音符。再比如到国外旅游,中国游客大声喧哗,不排队,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等在国内已见怪不怪的陋习,在外国背景的反差下更凸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
再来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吧。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知道认真学习,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个晨练的青年,一边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树上的篮球,还把路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还还帮助一位费力上坡的三轮车老人推车,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乐了别人也满意了自己。
还有,10月25日,由新华网等单位举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当选者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女孩。说她“特别”是因为她是当选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今年只有15岁;说她“特别”是因为她是一个只有两个手指的女孩;说她特别是因为她用仅有的两个小手指,从10岁到15岁的5年时间里,利用业余时间捡了6000多枚废旧电池。她就是潘娜威,营口的一个中学生,是她以自己真诚的环保行为为辽宁争得了惟一的“十杰”称号。
还有美国汽车公司的巨头——福特公司,它的总裁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一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门,他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便弯腰捡了起来,并顺手扔进了纸篓里。然后才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不仅看见了小事,而且你的文明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福特就这样进了这家公司,并成为了总裁,而且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
所以,同学们清除陋习需要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不进网吧,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同学们,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同学们,我国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长久以来,一并拥有着礼仪之邦和文化之国的美誉。而在现代社会,许多以前的礼仪传统都早已消失不见,为了不让文明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溜走,我们决定从自己做起。
所有人都明白“文明”的含义,但都只是嘴上在说,实际行动上却很难做到,拥有理念是不够的,缺少的是实践。
文明是如此之简单,可实践确实如此之难。文明只是举手之劳,往往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但我们都没能抓住它。把刚吃完的香蕉皮丢进前方不远处的垃圾果皮箱,而不是选择随手扔在地上,这就是文明。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影响旁人,这就是文明。在餐馆里餐具碰撞的声音小一点,吃剩的少一点,这也是文明。
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别人,再消极的人也会脸红,再不情愿的人也会行动。争做文明小市民,从我做起,从文明做起,让我们中国重回“礼仪之邦”宝座。
谢谢大家!
各位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劳动是什么?劳动为我们创造食物,劳动为我们创造幸福,所以我说,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劳动就没有我们这个缤纷的世界。然而,劳动也是艰辛的,会付出汗水,付出辛劳。因此我认为每个人的都应当自觉的珍惜劳动成果。
劳动是非常伟大的,劳动是光荣而神圣的。劳动创造了物质生活,创造了精神文明,创造了人类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整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五一劳动节演讲稿由百范文网提供!
劳动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当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被誉为“城市美容师”的清洁工早早的来到自己的岗位上,为城市扫去了垃圾,却怎么也扫不去两鬓不断生长的银发;那些建筑工人冒着严寒酷暑,将一砖一瓦盖成大楼大厦。
瞧!那些高楼大厦是多么的雄伟壮观!我们的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我们,使我们一个个踏上了成功之路……
这些不都是别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吗?这凝结着汗水的劳动成果,理所当然受到尊重。
然而,有些人却不这么做:走在大街上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即使不远处就有垃圾箱,也不肯多走一步;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走在花园里践踏草坪,使环境得到了破坏……
诸多令人寒心的不文明表现,他们如此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难道我们不觉得这些人是可耻的吗?
点滴在于勤,劳动最光荣。各位朋友们,从这一刻起,让我们都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珍惜别人的点滴劳动成果吧!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自己。
所以,让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
我今天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诚信道德我们的未来!
当春回大地的时候,重谈道德诚信的话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毕竟,道德诚信在我们生活中与我们紧紧相随,每时每刻都不曾分离,道德与人类同生,诚信与社会同生。
说到诚信,我想起小时候听到的“狼来了”的故事,从中懂得了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
想到这里,我的心一阵难受,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种种不诚信现象,君不见,有人为了牟取暴利,给猪肉注水,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还有人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造假酒;卖假烟……
在我的身边,也有不诚信的现象,有同学使用捡来的同学的饭卡,有同学抄袭别人的作业,还有同学盗用老师的名义自批假条,甚至有部分同学考试作弊,以欺骗家长老师,如此种种,怎不令人寒心。走出校园,充满耳目的常常是暴力、行窃、吸毒、贪污、受赌;弱者无肋,壮力血流;大街污水满地,人嘴脏话漫天……
凡此种种,让人感觉道德巳被扭曲,人进已经丧失。
假如长此下去,可以设想:世态炎凉,人间冷淇,社会大乱,人心变态,身临其境,人人自危。无数先烈壮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成果将毁于一旦,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善良的群众呼唤着正义现身,呼唤着良知发现,更呼唤着道德回归。
有个故事,说一位贫寒的母亲帮别人买东西,却中奖得了一辆轿车,这位母亲要还给原主。她的孩子反对。母亲说,城信是我们全家惟一值钱的东西,人穷志不可穷!一个年迈的母亲都可以有这样的品德而我们呢?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养。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曾经有位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教授回答说:“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要谦让、吃饭前要洗手……”听到这里记者漠然了!!
我们从小接受社会公共道德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社会公德。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
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我们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公共道德,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美好的明天,生活在鲜花盛开的大地渴望不是等待,幸福美满的生活必须创造和拥有以人与人的道德标准为标志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加强法制建设,遵守市民公约,请相信,蓝天、白云、阳光、雨露、幸福。和平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我记得经济学家茅于轼说过,诚信是在于量的,每个人都从自己开始改善信誉,形成量的积累,才能造成一个诚信的社会。是的,千万棵沐浴在诚信的雨露中的树木,必将构成一片诚信的森林,为自己,也为国家的生命和成长,撑起一片明媚的天空。
所以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面包发起来!
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像爱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诚信和做人的道德,我坚信,我们的祖国必将如繁茂的森林永远繁荣,永远强大,永远年轻。让我们坚守诚信坚守道德,致力建设和谐的社会,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做人需要道德,道德赢来尊严。
做人需要诚信,诚信赢得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长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涵盖的面非常广,把整个文化载体当中丰富的内涵,通过具体的活动都展现出来,这无疑对增进海峡两岸之间,对中华文化理解,特别是对中国台湾年轻人一代弘扬中华文化传统,都很有意义。当前,岛内台-独势力非常嚣张,特别是岛内推行“文化台-独”、“去中国化”,通过修改教科书,歪曲历史,割断两岸之间这种不仅是血缘,特别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纽带。
前段时间,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的会上,有一位叫朱宏(音译)的中国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他提供的论文就是《海峡两岸历史教科书的比较》,其中,比较当中,就有怎么样介绍长城。现在中国台湾新修改的教科书当中,在介绍长城时,基本上淡化历史所含的信息,只是从建筑方面来讲到的。这本身就反映出,我们的活动对中国台湾岛内宣传中华文化的意义,应该是潜移默化,通过非常生动和具体的事例来引导,来教育中国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
从文化上来讲,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我们都是年青一代,是后来人。
从中国传统的古文字学来看长城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实际上长城的概念是到了秦以后才出现的。城防以前就有,城的雏形在商代就有,它最早基本上是一种疆界的划分。真正长城雏形的概念,一个字就是“疆”。从象形来讲,疆字里的“田”就是被夯实的土块,中间那两横是板,或者就象我们汉长城看到的那种用芦苇或木块垫起来,一层一层。板筑是中国最传统的筑城方式。70年代农村打墙时,还用这种最古老的方法,两个门板,一层一层地夯实,放上芦阶节,一层一层,那么这个疆,也就是中国最早、最传统的墙。疆、墙一声,从文字学来讲,也是一音之转。那些与疆相关的概念包括田地的田、城垣的垣,都是板筑的形式。所以,板,后来又称为版图。版图的意思就是以墙为界,你所控制的范围和地域。可以说,从我们先辈在文字中创造的东西就可以看出我们最早长城建设当中的文化意涵。甚至包括边关的边,繁写的“边”也指敌楼很高,下面是土方,还可以绵延不绝。古老的长城,西方翻译成“GREETWALL”,非常准确的翻译。长城最早就是墙,后来变成疆界,界的意思是上面夯实的土,下面用木头搭建的一种结构。所以,现在我们边界的界也是与夯土建墙直接相关的。
许多学者认为,长城建了以后它基本是一种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分界。说生产方式的分界也好,说生活方式的分界也好,说种族划分也好,总而言之,它是一种文明生存状态的隔阂,这既是一种隔阂也是一种融合。从战国时代,这种边界方式在中国各地都有,包括战国当中在中国的内陆,也都存在这种防御式的边界,到了秦,就具有了很大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因为,秦作为一种统一,“书同文、车同轨”,修长城也要把整个的疆域统合起来。到了汉,围绕河西走廊基本上是维持汉代的交通线。交通线是为了维持飞地,哪一块飞地?就是沙洲,是敦煌。敦煌又是控制整个西域的一个汉人聚居的地方。它北边有匈奴,南边有北狄,处在夹缝中。河西的长城是沿着河西走廊修筑的,是一条军事交通孔道,一条补给线,同时它也是敦煌的交通线,长城维系了丝绸之路。这一段的长城,我们感觉与明长城有很大的区别,实际上一个意义——拦马墙,因为游牧民族在军事上最厉害的是马。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车战的方式已经抛弃,学用一人一骑这种战术。这种战术突击能力非常之强,而游牧民族主要靠骑兵征服农耕民族。修长城,无疑是这样,你人可以过来,但马过不来,马过不来,你战斗力就没有,你打不过汉人的步兵。河西走廊这段汉代长城起到了一个拦马墙的作用。明代长城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它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它是一个文化载体,它周边的人文设施,包括民俗、宗教、人文的各个方面,很多很多。
还有一点,清朝的长城政策实际上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清是“修一座庙,胜养10万兵”。所以,承德是清朝浓缩的一个长城,它是精神上的长城,是把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在一起的一个长城。我认为清朝的民族政策是最成功的,是和长城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长城防御思想的一个积极体现——通过民族的融合。
到了今天,我们去研究长城,就是要发挥这种精神。长城是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不屈不饶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团结融合共同发展的象征。还是中华民族改天换地创造能力的象征。我想,这些都是长城的文化意义。当然,它还有更深的文化内涵,从考古,从文化,从历史,包括农耕和游牧之间的区别,包括地理、军事,包括交通这些方面。围绕长城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开发的,包括民俗民居,兵营文化,当地的集市,当地的宗教信仰,关公信仰。此外,长城的军事布防还有一线、二线梯次配置。实际上,古代军事思想与现代的军事思想是一样的,虽然冷兵器、热兵器不同。这些方面都应该充分挖掘。
现在,中国处于一种发展状态,同时,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顾炎武在《驭戎论》中讲过三段话,很有启发意义。他说:“宏大公之度,以开其向化之心。”虽然你修了长城,但有的时候,你要敞开胸怀,要怀柔的政策,包括对待世界的文明,你要开“向化之心”,要“宏大公之度”。第二句话是“蓄不测之威,以消其先事之诈。”就是积极的防御。你没有防御,有不测之威,你就要受人欺负,长城也有这方面的作用。第三句话:“严必然之防,以绥其窥伺之祸。”我个人认为,我们新的长城精神,首先是中华民族5020xx年连绵不断的精神价值;第二,我们民族新的长城精神应该是我们综合国力和综合国防的强大;第三,我们新的长城精神,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包容的,一种多元的,一种融合现代世界文明发展的精神。有了这些,我们整个长城文化就能历久弥新,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使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更能发扬光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