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记【五篇】

日记作为一种文体,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日记的内容,源自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心情日记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心情日记 篇1

气温降下来。也就是说,那些很高很远的因素又一次突然发生了变化;前几天在昆明,雪忽然落下来,从头一天20度左右的温热里,从汗水中,结晶的液体飘飘扬扬,它们六角形的羽化,忽然变成了细碎的刀锋,割裂一片片肌肤,或者是一片片曾经被阳光占领的地带。

现在是在兰州,西北的一座城;应该还是那场雪?还是那些舞动着刀具和刀锋的主宰?连续几天,阳光忽隐忽现,雪刃忽隐忽现,它们在晨光里,和在夕阳的残照中,用了让人不可思议的方式,并充塞了让我无法捉摸的所有空间。

果然都这样,无论是细微还是巨大的因素,甚至无论是遥远还是近在咫尺,无论高低。战斧和阵风在北非,在遥远的利比亚,它们制造幻影,让航海人和流浪者的黎明充满无与伦比的恐惧和瘟疫,让回归的长路更长;而咆哮的海水在我的东边,它们高高卷起,又重重落下,让一座岛屿充满死亡气息。

居然是如此奇特!那些细微的、看不见的威胁依然托福于海水;直升机在高空盘旋,它们喷注的水体在电视机的画面上;人们在岸边,他们用高压水枪喷注的水在一整个世界屏气息声的目光中。

气温降下来,一切都突然的下降再下降。福岛,一座与吉祥和宁静结缘的岛屿,它的地面沉陷了1.2米,盈江,满盈而突出于地面和视野的地域,它的地面裂开了口子。那些被我呼吸的空气在清晨,在熹微的光芒中,它在今天,在2011年3月22日接下来的时间里,可能会忽然助纣为虐,吹动起前几日就已经飞舞的刀刃刀锋,或者是吹过来沙砾和尘埃,让这座叫作“兰州”的城市满天苍白,或黄沙荡荡。

甚至是我手中的这棵烟,它轻灵的烟尘,会忽然进入我的口中,而后深入到肺,制造出灰色的人生,和我这一个人的葬场。

心情日记 篇2

现在的中学生,乃至一部分的小学生,日子过得十分辛苦,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我很同情他们,可是换一种思维,又觉得这是人生中必经的一个过程。古代圣哲早就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人生谁没有几次拼搏。

今天我想说的,不是这些。而是我所见到的两种现象给人的启示。

三年前,我喜欢垂钓,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隔三差五地就去渔湖钓鱼。我见过一些平时常坐空调室办公的机关工作人员,面对刺骨的寒风,流着鼻涕,依然旁若无人的两眼紧盯着水中的鱼漂,一动不动地坐等鱼儿上钩。而且一坐就是一天,比上班的八小时还长。

近期我地遇到多年来少有的高温天气,不少工地都停工放假,工人都休息在家。可是在城里的一些角落,仍然有人在战高温、冒酷热,津津乐道地干着活儿———不过那是从事“斗地主”的娱乐活动。我家附近的百牙路老加油站旁的几株杂树下,每天都有三四桌人在打扑克,而围观的人更多。虽说是树下,可那树并不大,枝叶稀疏,阳光还是能渗透到地面,它周边更是热浪腾腾,烤得人汗流不止。可这些“斗地主”的人们,一玩就是四五个小时,而且还是在下午一点前后气温最高的时间段。

在冬天的寒风中钓鱼,在盛夏的热浪里“斗地主”,人们不仅不畏惧、不感觉痛苦反而乐在其中,这究竟是为什么?我曾苦思冥想过,最后的结论是:人们一旦对某种事情有了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并因爱好而投入情感,注意力高度集中后,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里,都不觉得苦和累。

所以当今的中学生,如果从小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视学习为一种愉快的事,能将情感投入进去,将注意力集中起来,那么他就会视求学的过程为一件快乐的事,并会一直乐在其中的。

心情日记 篇3

这是个一切事物都有多种媒体争先呈现的时代,对个体来讲永远信息过量的时代。个体的人在这样一种境况下,所有的“看见”,都可能是被动的,匆忙的,看见过后又迅速遗忘的。走到四面八方,看到那么多人用卡片机,用手机不断拍照时,我总是想,人们试图用留下图像的方式抵抗遗忘。某一天,他们打开电子文档,会说:瞧,我去过这个地方;瞧,我和这个人干过些什么。这也相当于说,瞧啊,我也看见过这个世界!

我也喜欢玩照相机,喜欢通过不同功能的镜头去“看见”。但不是为了保存记忆,而是试图看见与肉眼所见不太相同的事物如何呈现。

我希望自己的“看见”是经过主动选择。而所有经历过,打量过,思虑过的生活与事物,要很老派地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储藏,在自己的情感中发酵。一切经历,打量和思虑的所有意味,要像一头反刍动物一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从记忆库中打捞出来细细咀嚼。

电视里正在播一部纪录片《太阳系的奇迹》。我想,人所具有的主动看见并思量的能力,正是太阳系最大的奇迹。所以,有理由坚持不把“看见”变成消费时代的一种被动行为。

更进一步说,消费时代的被“看见”还有一个巨大的缺失,那就是缺乏内省。内容提供商提供的“看见”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们提供材料的同时,也指出意义之所在。于是,个人和个人的思虑被无情淹没。所以,我的“看见”,更多的时候是要看见自己。所谓“反求诸已”,不止具有道德意义,更是观察这个世界与个体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

看得见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看见世界。

心情日记 篇4

我先前是一个多梦的人。

夜晚的梦我无法控制,惊喜的惹我发笑,邪恶的吓我一身冷汗。但梦终究是梦,一旦醒来便烟消云散了。

受伤害最多的是那些白日梦。我先是与它们纠缠不清,然后独自承受着它们的破灭,却无能为力。

我为自己感到悲哀。但更为悲哀的是,我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很快就会做起新的梦。许多年了,我就这样一直在自己编织的梦境里泅渡、沉浮,无药可救。

苦闷极了,我会找朋友聊一聊。朋友听后先是说我太天真,既而便同我一起沉默。是啊,哪一个人没有做过白日梦?没有抱着支离破碎的梦想流过泪?爱情的梦,发财的梦,仕途的梦,健康的梦……梦里是虚幻,梦外是现实。

而今,我终于没有了白日梦。马不停蹄地忙碌,驴子蒙头拉磨一般,心力交瘁得什么都顾不得想了。白天按部就班地做事别挨批评,无过便是功;夜里静静地读书写作,图就图个心有所爱。磕磕绊绊地活到一把子年龄,虽然身处底层,世面见得不大,但也算经过风历过雨,对很多事情都看透看淡。

年少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都如大海般辽阔,梦想轻盈得满天飞。但是真正地踏入社会后,才发现一切都现实极了。有时甚至连最简单的生存都不堪重负。就连才华横溢的海子也不得不与生活妥协: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并希望能有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但他最终还是没能抵抗过强大的现实压力。

闲暇里偶尔也会想起曾经意气风发、梦想斑斓的过去,方才明白,这白日梦居然也是一种奢侈品。它属于激情澎湃的青春年少,敌不过太多的沧桑挫折。那些有梦可做的岁月啊,一旦过去,就永远不复再来了。

心情日记 篇5

海澎湃着,我的心情也澎湃着。这就是涵纳百川的海?就是曾被我思念梦想过的大海?我不敢相信我此时就站在它的面前。许多人欢呼着雀跃着,仿佛要扑进它的怀抱,我却没有这样,心出奇地静,仿佛在聆听着大海的心跳。

我惊讶于我此时的举止,不知道大海是否也在为这个能在它面前保持着如此镇静的陌生人感到惊讶。大海在一刻不停地翻腾着汹涌着,在我面前展示着它的辽阔。站立在它的面前,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渺小。一片辽阔无边翻腾着的蔚蓝,就仿佛被风掀动着的一匹巨大的丝绸,让我忍不住想去抚摸,去慰贴。终于有一只小船载着我们,像一只想熨平这匹丝绸的小小的熨斗,在上面荡来荡去。然而,这却是一匹不安静也熨不平的丝绸。它那有些类似于疯狂的抖动,足可以把这个熨斗似的小船掀翻,或者是抛向浪尖。久而久之,便又觉得这小船像是一只背在大海背上的摇篮,它让我们做了一回大海的孩子。

大海不仅仅只是能行舟的,它还能容纳得下高山和大川。那些不停地翻涌着的波浪,哪一处不是山峰和川地的凸现。这是一面宽大的胸怀,一面能够包容一切的胸怀。在这里,遥望的目光可以无限。这正如诗人苏雨笔下的《大海》中所写到的:“谁能向大海要求慰籍?辽阔的、永远合不拢的/不平静的大海,它的痛苦/多于一个人的痛苦/它的宽广,也多于一个人/所能了解的宽广。”

一只船能了解大海多少,一条鱼又能深知大海多少?那奔涌着的海水,并不是大海所打开着的全部的秘密。

看海让你眼界开阔,看海叫你心胸坦荡。面对大海的坦诚,我们还有些什么需要隐藏于内心?

心情日记【五篇】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