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好又短的日记【最新10篇】

一天又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整理的又好又短的日记【最新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好好日记本 篇1

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不少学生畏惧厌烦作文,下笔无言,一写就头痛,写出来的作文枯燥乏味,抄袭沿用,“假大空”现象严重。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有如下几点想法:

一、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写作情感

1.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情感

作文课上创设各种寓有情趣的情境,“以境激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有生活气息,才有真情实感。如我在指导写《可爱的家乡》之前,通过游家乡的名胜古迹、赏家乡的自然风光、看家乡的发展变化,品家乡的风味小吃等方式,使学生有意识地、富有真情地体验家乡的方方面面,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孩子们对家乡浓浓的情。作文课时,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讲给大家听。学生都争着上台介绍,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并在随后的作文中充分地流淌。

2.运用“迁移”规律,激发写作情感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历程,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引导读写“迁移”,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如《秋天的怀念》讲述了一位母亲不顾自己身患重病带着瘫痪的儿子出去散心,安慰、鼓励儿子要坚强地活下去,赞颂了无私的伟大的母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了作者的这种情感之后可引导学生“移情”,引发自己对母亲的敬爱之情。随后教师趁热打铁,适时点拨:“你们的母亲是这么关心、疼爱你们,那么,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说吗?请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篇文章,表达你们对母亲的真挚感情。”学生的写作情感得到激发,将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迁移到表达中去。

3.享受成功,激发写作情感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的写作思路被打开以后,我们应给每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每个人都能领悟到成功的喜悦。每次作文结束后,我就举行一次“佳作赏析”,先让大家自荐作文,由同学们评析,选出优秀作文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每学期结集出版《萌芽》刊物。这样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每位孩子都真切感受到“我能行”、“我是优秀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所以我在褒奖最优秀者的同时,没有忘记稍有进步的学生。对坚持练习的,不论质量高低一律给予表扬,只要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写得好、一个词用得好,我都写上鼓励的评语,让全班每位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积极引导培养,观察形式多样

1.定点定物,集体观察

观察不要盲目无序,走马观花,而要讲究方法。学生的智力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意志自控力弱,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力易分散,随意性强,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一开始引导学生观察时,就为学生确定具体的观察对象,也就是定点定物,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

2.结合课文,模仿观察

从心理学观点看,模仿是学生心理上的需要。模仿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一种形式。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如学习《翠鸟》一课后,我采用了自由选择性模仿。让学生模仿观察一种动物。即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让学生任选一项内容进行重点模仿习作。这样在阅读教学中慢慢引导,学生就会逐渐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观察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3.结合生活,自由观察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都是学生观察事物的好机会,运用已学过的观察方法自由观察生活,养成观察习惯,能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并常把写日记的好处讲给同学听:写日记很有意思,真实地记录了生活实践,长大后翻开小时候的日记本,犹如打开儿时影集,看看那些有趣的小镜头,幸福的童年生活重现于眼前;写日记可积累写作素材;写好日记既练笔,又长见识,受益匪浅。现在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天天写日记的习惯。这样经常写日记,让学生动眼、动手、运用多种感官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这样,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不断地发展、提高。

三、建构开放模式,鼓励大胆创新

1.多角度表现

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立意,利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作文。如同样对班级教室门被打破一事,有的同学用批评的语调写,抨击不爱护公物的行为;有的同学用惋惜的语调写,认为不该用力过猛,把好端端的门给弄坏了;有的同学用童话的形式写,在充满情趣中告诉人们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2.多层次拓展

在读物情节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给故事添加新的结尾,进行这样的作文练习可以使学生从别人想像的结果中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使思维呈现出全新的内容。

3.多形式表达

好好日记本 篇2

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作文材料的最主要来源是社会生活,离不开了社会生活,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对生活麻木不仁,缺乏激情的人是感悟不出生活的真谛的,他所表达的情感也是虚伪的,难以还原生活的本真。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强烈,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时期,观实生活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是小学生生理性思考较薄弱,对生活往往“照单全收”,缺乏必要的思辨色彩。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高尚与卑鄙,让学生在诸多情感的撞击中陶冶情操,辨明是非,褒善贬恶,扬起热爱生活的风帆,全身心去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透过纷繁的生活表面领悟生活的本领,从生活中汲取催人向上的力量。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对写作文的帮助是很大的。首先,这种积极心态的养成,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文任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作文中体现出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增加作文的思想深度。

二、养成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

一篇作文,不仅需要正确的思想观点,还需要血肉丰富的内容。因此,光写好作文热爱生活是不够的,这样写出来的作文难免有粗糙之赚。这时,我们就需要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并用细致的描绘来丰满作文的“血肉”,在指导观察生活教学过程中,我常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对象的广泛性。例如,可以从形态、声音、动作、表情等方面来观察母鸡下蛋的情形,可以从色彩、光线的变化观察日出日落的情形,……总之,天地万物,尽可纳入我们的观察视野中。养成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对提高作文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它使作文显得自然真实,生动形象,有血有肉。例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作文《第一次家务劳动》,有—位学生写第一次烧菜,简单的二、三百字就把作文给打发了。课后我叫来询问原因时,他回答说:“没什么内容可写。”我并不急于批评他、先帮助他分析没有内容可写的原因——缺少观察,进而引导他注意从切菜的动作,烧菜时的手忙脚乱,家人对他烧的菜的评价,自己的情绪变化等方面来观察体验,并要求他回去再烧一次菜,好好感受,再以同样题材写一篇作文。几天后这位学生交上来的作文“面貌”焕然一新,语言流畅自然,细节描写真实具体,字里行间流露着劳动的不易和家人称赞的得意心情,全篇洋溢着生活气息。我特地把这篇文章作为范文在班级宣读,使得他感受到细致观察生活的甜头。

三、充分利用好日记本这一习作园地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有时,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往往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把生活中的人和事诉诸笔端,长久保存。而日记就可以成为作文素材的“最大供应商”。我经常开导学生说:“日记就像一台摄像机,拍摄着我们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打开日记,尘封的往事就会像潮水—样涌向我们,仿佛刚发生在昨日,使我们感受着成长的苦涩和甜蜜。”在我的鼓励下,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同时,我把写日记作为一种常规,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1—3篇日记,并定期检查。

写日记不仅可以为作文提供大量素材,同时也可以作为练笔的园地,不同的文体,都可以用日记的形式体现,经过不断的练习,作文水平自然日愈提高。坚持写日记的同学,不管平时的作文训练,或是应试作文,面对着作文题目,相关的素材随手拈来,笔法娴熟,作文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四、学会以生活中提炼深层次的主题

有些学生写的作文,简直成为生活的“传声筒”,作文浮于生活表面,往往把作文写成记“流水帐”,事情讲完了一篇作文也算完了,作文的主题肤浅而模糊,格调不高。其实,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体,作为审美主体的每个人,由于生理基础、心理素质、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对生活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但是,诸如亲情、友情、助人为乐、民族大义、爱国思想、对美的追求、对丑的唾弃等主题,却可以超越时空,成为永恒。美国作家马克·汉林的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其表现的深挚的父子亲情就使众多的读者为之热泪盈眶。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善于以平凡事中提炼不平凡的主题。在指导学生写作的实际操作中,我总忘不了要提醒学生要确定明确的主题,并围绕着主题组织素材,使主题鲜明、深刻。例如,作文《我的妈妈》,就可以妈妈轻声叮咛、慈爱的眼神这些看似平常的一举一动中挖掘“无私的母爱”的主题;《我家有了___》(电视机、电话、洗衣机等)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家庭的平常变化挖掘“改革开放使人们生活日愈富裕”、“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改革泽被百姓”等深层次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行文过程中,如果在恰当的位置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点出主题,使主题更为鲜明,会起着事半功倍之效。

好好日记本 篇3

2015年4月,在有幸聆听到全国“新作文研究”联盟盟主张祖庆和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的讲座后,我若有所悟:原来,要学生不讨厌写作文,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说自己的话。

一、放飞作文,让“主动权”随心飞扬

写作是基于生活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一种累赘。作文之所以失真,关键在于他们在错误的作文观念下,心灵没有说话,思想没有说话。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早就说过:“我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发,如写书信、作报告、写总结,乃至因事陈其所见,对敌斥其谬妄,言各有的,辞不徒作。”他又说:“所谓善写,非为饰美,务切实用,工作所需,生活所遇,咸能畅达,斯为善矣。”作文教学一定要体现作文的实用价值,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情感倾诉和宣泄。

清明放假期前,我因外出听课,很仓促地布置班上学生写了一篇日记,忘了规定内容。周一,日记本交上来了,有两篇日记,写的是同一个内容,读了让我既觉得好笑,又眼睛一亮。

日记内容是这样的:

迷路记

陆涵朝

星期六下午,我和好朋友李海坤一起去一个同学家玩。他骑着车载着我就出发了,十几分钟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玩了好一会儿,我感觉尽了兴致,又饿又累又渴,只想回家,可李海坤却仍然没玩够。无奈,我只得自己走回家。

刚一走出大门,我就在心里嘀咕:“刚才的路怎么走来着?算了,先走走看吧!”我继续往前走,渐渐看到了许多来时看到的建筑,心里踏实了许多。可是走着走着,竟然出现了一个岔路口,我心想:“怎么办,怎么办,不会真的迷路了吧?会不会真的回不去了?早知道就不来这个鬼地方的,李海坤,我恨死你了,万一我真回不去死在这儿怎么办?”我摇了摇头,不敢往下想。没办法,我只能仔细地查看路口:“嗯,貌似该走左边,就左边吧!”走着走着,我发现好像不对劲,这里没来过,只能调头往回走。走了一会儿,我就听到了李海坤叫我的声音,我激动地说:“可算找到你们了,吓死我了,把我弄丢了,你们可是赔不起的!”李海坤载着我又原路返回了。

这件事之后,我再也不敢到陌生的地方去了,生怕又迷路。

陆涵朝“蒸发”了

李海坤

“儿童失踪被绑架”这种字眼我只在电视上看见过,私下里我常常会幸灾乐祸地笑他们傻。可是,当身边的人真正失踪,还是由于你引起的,估计你肯定会被吓出一身冷汗吧!今天我就遭遇了这件事――我的同学“失踪”了。

“该走了,都这么晚了。”“才几点啊?再玩一会儿。”“走啦!”“要走你走,我还没玩够呢!”从香格里拉传出了一句接一句的声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今天我带陆涵朝到香格里拉找朋友玩,往后……唉,我可真后悔把这个“路痴”带到这么远的地方。

太阳慢慢下沉,已经是黄昏了,可我还不想回家。“走啦!”陆涵朝拽着我的手,往后退了几步。“才几点,明天又不上学,这么早回去干吗啊?”我不耐烦地说。“好!那你就在这儿玩吧!”陆涵朝气呼呼地扭头便走。“哼,这个路痴,肯定找不到回家的路,马上就回来了。”我暗暗笑道。

半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是没回来,我赶紧骑上车四处寻找。走了一大圈,还是没有找到陆涵朝,我感觉大脑一片空白:“陆涵朝会不会被绑架、拐卖?不,不!”我烦闷地自言自语:“怎么办,怎么办,我一定要找到他。”车库、马路……该找的地方全都找过了,可还是没看见他的影子。“陆涵朝……陆涵朝……”我朝四周叫着:“该不会真的被拐了吧?”我急得直跺脚,背上衣服都湿了。“我在这儿……”我隐隐约约听见陆涵朝的声音,四处望了望,终于看到了他,好似黑夜中看到了光芒,太兴奋了!

同学之间结伴出游,结果一个迷路,一个寻找,还写出了同样内容的日记,这大概就叫“心有灵犀”吧,真不愧是好朋友!相信这两篇习作都是一鼓作气完成的,因为这完全是他们的真情流露。

反思我平时的作文教学,为了让学生“有话可写”,不至于交上来的日记都是记流水账,我每次都非常“好心”地给他们规定好日记的内容,还“不省心”地先指点一二,可是却很难看到这样“走心”的日记。作文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一种课堂作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创造这种“说真话”的机会,让他们拥有作文的主动权。

二、众里寻他,“真话”就在教材删改间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该做些什么,来为学生写作提供一些“说真话”的平台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教师要大胆地处理现有教材,该删的删,该增的增,要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快乐的事情,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能写好作文的信心。

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课文内容为《广玉兰》《夹竹桃》和《古诗两首》,而习作6的内容却是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在同学中做一些调查,再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谈自己的感受。可能编者的意图是为了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整合,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种习作与整个单元课文内容脱节的情况,显得非常突然,学生习作成为一种被动。于是,我顺势将本单元习作改为观察一种喜爱的植物。正值春天百花盛开的时节,《广玉兰》和《夹竹桃》课文的学习又是现成的描写植物的范文,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活学活用,顺理成章。我将他们带到校园的树林里,边观察边感受春意,学生玩了一节课,写了一节课。

校园的海棠

每天,当我走进校园,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今天,当我走进这片小树林时才明白,清香来自这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是海棠的一种,三四月份是海棠盛开的季节。与其他树不同,海棠是先开花,后长叶。海棠虽小,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花瓣约有七八片,呈淡粉色,粉中透白,一簇簇、一丛丛,煞是好看。海棠花虽不如茶花火红,但也小巧玲珑;虽不如梨花洁白似雪,可也粉里透白。总之,这海棠花有着独特的玲珑小巧之美。

海棠树上,有的花还是个小花苞,一根根小花蕊探出头来,花色也较深;有的只开了一半,还未完全绽放,几只贪吃的小蜜蜂已经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有的完全盛开,很是玲珑可爱,半透明的花瓣摸起来十分柔软;还有的已经开过,花瓣泛黄,却依然高高挂在枝头。

微风泛起,树木摇晃,许多花瓣都飘落下来,下了一阵“花雨”,很是浪漫。

我喜欢海棠的玲珑可爱,更爱这微风拂过后的“海棠花雨”。

这次的习作对于孩子们来说应该是轻松的、愉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写作创设机会与空间,能使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地增加这样的习作训练,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用真话、实话、心里话描述、刻画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物,从而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又好又短的日记 篇4

今天可真开心!

今天中午,我们班做了小饼干,一开始,因为老师没带电动打蛋器,所以我们干了场硬仗,那时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了。

到做饼干时,我们个个做得奇形怪状,那时我差点笑到没气了,后来因为太丑,老师让我们把手套戴上,自己捏一个,我捏的是一个大一点的甜甜圈。

后来,我帮老师洗了下厨具,但因为里面有黄油,感觉越洗越多,咋洗都洗不掉,还好老师说,随便洗洗就行了,我也就算了。

最后,我吃到了自己做的小饼干——真好吃!

又好又短的日记 篇5

今天下午,我感觉头疼,就去找丁昊陪我去一下办公室。可是,丁昊没有听到,在那边说说笑笑。这时,何佳妮跟丁昊说了一下。丁昊听了,便带我去办公室。到了办公室我就跟刁老师说了一下。话音刚落,刁老师就让我打电话给我妈妈。刁老师说让我先去教室等一下我妈妈。我来到教室,休息了一会儿。刁老师走过来说:“张礼欣,**妈没来,但是你姐姐来了。”我一听,拿着文具盒和日记本下楼了。

唉,感冒什么时候才能好啊!

好好日记本 篇6

世上最近的距离是心灵的距离,世上最远的距离也是心灵的距离,而衡量这种距离的尺度就是情感。当有一种爱架起沟通的桥梁,当有一种情感滋润心灵的成长,心灵之间就没有了距离。

请以“心灵的距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

[升格前作文]

心灵的距离

吃过早饭,儿子接到一个电话就慌忙出去了。眼前的一幕让母亲感到不安,她不知道这些天儿子怎么了,常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就往外跑,她心里萌生了一种冲动。

母亲轻轻踱进儿子的房间――已经很少进入的一个房间。房内的摆设还是老样子,一张床、一个书架、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母亲不安地打开抽屉,抽屉里东西不多,一个日记本、几封信、几张女孩的照片。信是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多是笔友的信。她的视线触到了日记本,便打开它翻看。里面记的只是些琐事,她不安地合上了日记本。

儿子回来了,进屋后又气冲冲地出来,盯着母亲,母亲低着头,默不作声。儿子转身回房,“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几天后,儿子又出去了,母亲再次走进儿子的房间。她看到儿子的抽屉上了把锁,顿时心凉了半截。她想退出去,但是一想起那些电话,她还是伸手去拉抽屉,意外发现锁没有锁上,母亲屏住呼吸,用颤抖的手打开抽屉。抽屉里什么都没有了。

母亲的心顿时空空如也。

[升格指导]

面对“心灵的距离”这个题目,小作者立意独特,构思新颖,选取最贴近生活的材料,真实反映了生活中家长与子女间存在代沟和隔阂的现实,发人深思。但文中人物形象模糊,性格不够鲜明,作者也没能描述出家庭中紧张压抑的气氛和母亲忧郁焦虑的情绪,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缺乏细节描写

小作者对整个故事只是流水账般简单叙述一遍,所有事情都一笔带过,对家庭环境、母亲的心理都没有什么细节描写,使文章没有亮点。

处方:紧贴主题,增加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二、缺乏对结构的规划

文章结构过于简单,直接导致故事的整个发展过程仿佛是一次性完成的,使读者无法感受到母亲做出每个决定的艰难和心情的强烈起伏,文章缺乏过渡和节奏感。

处方:把原有结构展开,逐段推进故事发展。

三、缺乏文字上的精雕细琢

整篇文章用语平淡枯燥,难以吸引读者注意力。

处方:在保持文风质朴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修饰语言,主要侧重于细节描写的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应在原文的基础上作如下调整。

1. 将原文首段展开,分步叙述母亲心情的演变,更好地为下文母亲的举动做铺垫。

2. 将原文第二段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对屋内陈设和抽屉内物品的简述,添加环境描写、对抽屉内物品的描写,对母亲的一举一动适当修饰,以凸显其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第二部分与原文第三段合并,侧重对儿子的日记、儿子回来后和母亲对峙的状态进行详细描写。

3. 将原文第四段分成两段。一段详细描写母亲第二次进屋的心情和屋内环境的改变,侧重于心理描写。一段一笔带过“抽屉里什么都没有了”的事实,以凸显结尾,为文章增加韵味。

4. 对原文第五段适当添加修饰,增强其感染力。

[升格后作文]

吃过早饭,儿子接到一个电话,便一声不响地冲了出去。

“这孩子是怎么了?”望着儿子的背影,母亲满心焦虑。这些日子儿子怪怪的,一副心神不安的样子,一接到电话就往外跑,问他什么也一声不吭。

禁不住疑惑的驱使,母亲轻轻走进儿子的房间――自从儿子长大后她就很少来这里了。母亲走到儿子的桌前,打开抽屉。抽屉里放着一个精致的日记本、一叠信和几张照片。母亲拿起照片和信,叹了口气,放了回去,将手伸向了日记本。在手指与封面接触的一瞬间,母亲像被烫着似地缩了缩手。她知道自己本不该看儿子的日记,可是当想起与自己交流越来越少的儿子,她咬了咬牙,打开了日记本。

日记只写了寥寥数页,多是学校里的琐事。母亲看了几页后,便慌忙放好日记本,逃也似地出了房间。傍晚,儿子回来了,进屋后不久便气冲冲地出来,死死瞪着母亲,眼睛几乎要冒出火来。母亲低着头,装作没看到,竭力躲避着儿子的目光。“砰”的一声,儿子重重关上了房门,母亲被震得一惊。

那天,儿子没有出来吃饭。

过了两天,趁儿子刚出门,母亲走进他的房间,远远便看到抽屉上新安了一把锁。她顿时心凉了半截,呆立在那里,似乎有一股强烈的电流通过全身,将她的心击穿。她苦涩地感觉到,锁锁住的不是抽屉,而是一扇门――门里是儿子,门外是自己。母亲心头生出一丝惆怅,想退出去,但当她想到儿子心神不安的样子和那些莫名其妙的电话……他毕竟是我的孩子啊!

她走近桌旁,试着拉了拉抽屉。抽屉竟然没有锁上。母亲屏住呼吸,用略微颤抖的手打开了抽屉――里面什么都没有,一片空白,连一张小纸条也没留下。

母亲的心顿时如那抽屉一样空荡荡的。

[专项练习]

1.你能说说下面节选自《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的一段话里有什么不妥吗?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我睡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爷爷正在灯下为我缝书包。爷爷面前放着许多小布块,他手里拿着针,正一针一线地缝那些小布块。他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煤油灯也不太亮,他只好凑近灯缝着、连着。忽然,他的手被扎了一下,他把手指放在嘴里一吮,吐去血水,继续干活。他不时把针尖放在头发上擦擦。爷爷脸色憔悴,额上布满了皱纹,穿着一件补过多次的黑色棉袄。

第二天早上,爷爷送我去上学。他拿出拼成的书包,对我说:“孩子,我们家困难,你爸爸一人在外工作,工资又低,这书包你将就用用。你一定要刻苦学习,做个三好学生。”

2.下面是《我的奶奶》习作的主体部分,请你说说它不足的地方表现在哪里,并作适当的修改。

我有一个好奶奶,慈祥的脸上永远带着和蔼的笑容。她没有念过多少书,所以总是督促我好好学习,并在生活上对我百般照顾,无微不至,处处体现了伟大的亲情。

[提示]

1. 上面两段文字有以下不妥之处:人物的肖像描写流于一般化;语言描写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动作描写没有注意性别特征。

改正:我睡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爷爷正在灯下为我缝书包,灯光映着他黑瘦的脸。只见他额上布满皱纹,两腮微瘪,头戴马虎帽,身穿补了许多灰色补丁的大棉袄,腰间扎一条腰带,腰带上斜插着黄烟袋。桌上放着许多碎布块,爷爷手里拿着针,凑近煤油灯,一针一线不灵活地拼缝那些小布块,他还不时在棉鞋底上擦擦针尖。突然,他的手指被针戳了一下,他撩起衣角,包住手指一捏……

第二天,爷爷送我上学,他拿出拼成的书包,对我说:“虎子,咱们家靠你爸爸一个人拿工资,难啊!这书包你将就用用。你要听老师话,好好念书,要有出息。”

2.这篇文章缺乏细节描写,仅用“百般照顾”、“无微不至”、“伟大的亲情”这些空洞的词语,无法说明奶奶就是一个“好奶奶”。

改正:不知什么声音把我从梦中惊醒,我睁开眼晴一看,厨房里的灯已经亮了,不时传来锅磕碗碰的轻响。我伸手拿过桌上的闹钟,借着从厨房里映过来的亮光看了看,还不到五点。今天是星期日,奶奶还和往常一样,起得这样早。

好好日记本 篇7

几个月后,刘磊的母亲郑丽在整理儿子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儿子的日记本。当她看完日记本上一页页泪迹斑斑的文字,郑丽难抑满腔的悲痛与愤怒……

祈求父爱耍手段,

优等生变差生

2006年8月的一天下午,时年14岁的刘磊一路奔跑,来到父亲刘亚强在学校的单身宿舍,推开门兴奋地喊道:“爸爸,我考上省重点了……”宿舍里,时年41岁的刘亚强正和一个30岁左右的女人,亲密地相拥着。刘磊一见,满是汗水的脸顿时变得惨白。

见是儿子闯进来,刘亚强尴尬地敷衍道:“我已经知道了,我儿子有出息。”刘磊一脸失望地说:“爸爸,你答应过我的,我考上重点高中,你就跟妈妈复婚的。”

刘亚强皱着眉头说:“当年你还小,爸爸怕你受伤害,才那样说的。我和你妈妈早已没有了感情,不可能再在一起了。”

“爸爸,你说话不算话。”刘磊大哭起来,转身跑出了父亲的宿舍……

刘亚强1986年师范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老家信丰县的一所中学任教。4年后,他和在当地一家工厂工作的郑丽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1992年4月,他们的儿子刘磊出生了。

2002年1月8日,刘亚强和郑丽因感情不合,协议离婚。他们商定:10岁的刘磊由郑丽抚养,刘亚强每月探视,并承担每月生活费229元,直至刘磊18岁为止。

刘亚强搬走那天,刘磊拉着父亲的手不愿意放,大哭道:“爸爸,我不让你和妈妈分开。”刘亚强一阵心痛,安慰儿子说:“只要你好好学习,考上了重点中学,爸爸和妈妈就还在一起。”

父亲的话成了刘磊心里的念想,他学习更加努力了,在自己的每一个课本里,他都写下了这样稚嫩的话:“考上重点,爸爸和妈妈就会复婚。”2006年8月,14岁的刘磊以全县第19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江西省一所重点高中。

刘磊并不知道,他的父亲刘亚强此时已经与当地一家制衣厂工作的赵,确立了恋爱关系。赵小刘亚强10岁,离异后独自带着11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生活。

目睹了父亲和赵甜蜜的一幕,一心希望父母复合的刘磊跌入了失望的谷底。

不久后,刘亚强与赵结婚,住进了他贷款买来的新房。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刘亚强一心想经营好现在的家,为了照顾妻子的情绪,刘亚强除了每月一次给儿子生活费外,很少跟儿子联系。

遭到父亲的疏离,刘磊的心情非常失落。2007年11月中旬,刘磊跟同学因座位发生口角,心情烦躁的他将同学打伤。老师了解了情况后,马上打电话给刘亚强,让他到学校处理此事。

得知一向乖巧听话的儿子跟人打架,刘亚强急忙赶到学校。支付了被打伤孩子的医药费后,他将儿子狠狠批评了一顿。虽然被父亲批评,可看父亲一副着急紧张的样子,已经被父亲冷落很久的刘磊感到了久违的温暖。他心里突然涌起了一个念头:原来,自己可以用这种方式吸引父亲的注意。

此后,刘磊隔三差五就惹麻烦,刘亚强也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时间一久,刘亚强的妻子赵对此非常不满。一次,刘亚强正陪妻子逛街时,又接到刘磊老师的投诉电话,赵忍无可忍地说:“没见过这么不听话的,整天跟在后面给人赔礼道歉不说,还要赔钱。”

刘磊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如何引起父亲注意上,成绩一落千丈,到高二第一学期结束时,6门功课,总分才考了300分。他从入校时的尖子生变成了垫底的差生。

刘亚强也渐渐对儿子失望了,每次再见到儿子,总是绷着脸皱着眉头。到后来,不管刘磊做什么事,他都觉得看不惯,忍不住要讽刺挖苦几句。

父亲的冷嘲热讽让刘磊再也找不到心灵的依靠,他迷上了网络,只有在网络游戏中,才能忘记心里的痛苦。

为了上网,刘磊开始逃课。他所在的学校是寄宿制,平时根本出不了校门,他只能一次次地翻越学校的围墙。他痛苦地在日记本上写下这么一段话:“爸,我怎么也静不下心来看书,一看就烦,能保持300分完全是在吃老本……每一次翻过学校的围墙,划过一道叛逆的弧线,我心中就有一种难言的滋味――三分越狱般的成就感,七分愧疚。我孤单地奔跑,寻找着失落的灵魂……”

子不争气父打骂,

一本日记泪斑斑

2008年10月的一天中午,刘亚强突然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称刘磊又逃课了。班主任不客气地说道:“亏你还是当老师的,到底有没有好好管教孩子啊,原本一个优秀的孩子,再这样下去,就废了。”

“我跟他妈妈早就离婚了,他判给了女方,以后有什么事,请你找他妈妈吧。”刘亚强被训得火冒三丈。他想干脆眼不见为净,要班主任去找前妻。没想到班主任老师一听也火了,更加不客气地回敬道:“你不能因为离婚了,就对孩子不尽父亲的责任。”

刘亚强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得强压心头的火气,骑上摩托车在城里四处寻找。最后,刘亚强在一家网吧里找到了刘磊。他气急败坏地冲过去,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刘磊拎出了网吧。

刘亚强咬牙切齿地边打边骂:“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这个野种,你配做我的儿子吗?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面对父亲如雨点般落下的拳头,刘磊既不躲避也不求饶,一双眼睛怨恨地盯着父亲。在后来的日记中,他写道:“尊敬的父亲,你真够狠啊,每一拳都是那么致命,我的心已经麻木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恨我。骂出了我这辈子最刻骨铭心的一个词:野种……我恨你。”

见儿子瞪着自己,还不主动认错,刘亚强更加生气,接着骂道:“你哪里还有一点人样,就是个痞子、混混。”

父亲的话刺痛了刘磊,他一抹眼泪,执拗地梗起脖子,一脸的委屈和不服。刘亚强脸色铁青,一把将儿子推上摩托车,径直来到前妻郑丽的住处。一见面,他就怒气冲冲地对郑丽说:“孩子跟着你,你要尽点管教的责任,你看他现在都变成了一个没教养的小流氓。”

见母亲也跟着受辱,刘磊泪流满面地喊道:“你不要侮辱我妈,你这样,比我更没有教养,我宁愿从来没有父亲,宁愿我是孤儿。”

刘亚强被顶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气急败坏地说:“好,有志气,以后别来找我,别让我再看到你。”说完,他摔门而去。

呆呆地看着父亲绝尘而去,刘磊心中渴望父爱的念想轰然坍塌。那天晚上,他这样在日记里写道:“爸爸,我真的希望自己是傻子,是一块石头,这样,无论你怎么对待我,我都无所谓,不会乞求你的爱。”

而在刘亚强的眼里,曾经优秀的儿子不仅堕落了,还成为他再婚家庭的麻烦制造者。

2008年11月的一个双休日,刘磊去父亲家拿生活费,刘亚强迟疑了半天,给了他300元钱。一旁的赵有些不满地说:“按规定,不是每月229元吗,你每月也就2000多元收入,既要还房贷还要养活这么多人,不节省一点怎么行。”

刘磊一直看赵不顺眼,见她又从中作梗,脱口而出:“我爸最应该养活的人就是我。”

“自以为是的东西。”刘亚强挥手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刘磊捂着脸,不管不顾地喊道:“我是你亲生儿子,你却养着别人的两个孩子,自以为是的是你自己。”刘亚强气得浑身发抖,随手拿起缝纫机上的一把剪刀,架在了儿子的脖子上:“小兔崽子,再敢胡言乱语,我宰了你。”

刘磊吃惊地看着凶神恶煞般的父亲,眼里闪过一丝恐惧,那一刻,刘亚强在他的眼里已不再是父亲,而是面目可憎的敌人。

那天晚上,刘磊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父亲家的。回到家里,母亲郑丽见儿子两眼通红,急忙问道:“怎么了?”她猜想儿子肯定是受了委屈。

刘磊不愿将自己和父亲的冲突告诉母亲,强忍着泪水说:“妈,我没事。”看到儿子眼角的泪痕,郑丽伤心地搂着儿子哭道:“儿子,是妈没用,要是妈妈能多赚一点钱,也不会让你去受这份委屈。”郑丽早在离婚前就下岗了,离婚后,她四处打零工,每天起早摸黑,赚到的钱仅够维持她和儿子的温饱。

那天晚上,刘磊躲在房间里,一边流泪一边写日记,纸上沾满了泪痕:“尊敬的刘亚强,你是长辈,我应该尊重你。侮辱你是无心的,我只是想让你知道被侮辱的滋味和感觉。你从来没有一个月给我的钱超过300元,妈妈每个月不到800元的工资,能养活两个人吗?如果没有妈妈亲戚的帮忙,我们活得下去吗?我永远忘不了你把剪刀架在我脖子上的这一幕,一切都像场噩梦,仇恨也随之而来……”

哪里才有容身之地?

17岁少年悲愤跳楼

2009年6月,17岁的刘磊参加高考只考了300多分。高考失利后,刘磊无心再读书,到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当起了学徒。

当学徒很辛苦,赚的钱也仅够勉强糊口,但一想到不用再向父亲讨生活费,刘磊就感到很满足。郑丽却不愿儿子一辈子修车为生,她流着泪哀求说:“儿子,妈妈不能让你跟我一样,打一辈子零工。你底子好,只要好好读,妈妈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

刘磊被母亲的话深深地震动了,母亲离婚8年间,有过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为他选择了放弃。他觉得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太多,不能再让她伤心了。经过一番深思,刘磊决定听从母亲的建议,继续读书。

2010年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早上8时左右,刘磊像往年一样,在过年前来到父亲家住一天,第二天再跟着妈妈去外婆家过年。

不料,当天傍晚,赵的妹妹一家突然从乡下来做客。吃完晚饭后,刘亚强对刘磊说:“今晚家里人多,你还是回你妈那里住吧。”刘磊虽然心里感觉很不舒服,还是极不情愿地走了。

回到家,刘磊发现妈妈不在家。原来,郑丽知道儿子今天要在前夫家过夜,便提前回娘家帮忙置办年货。刘磊不愿一个人过夜,于是起身又回了父亲家。

刘磊再次返回时,刘亚强带着妻子和姨妹一家外出逛街了,只剩两个弟妹在家上网。

晚上10时30分左右,刘亚强等人回到家。看到刘磊已经倒在沙发床上睡着了,刘亚强不禁有些恼火地叫醒了他:“不是跟你说了家里来了客人,要你回你妈那边吗?”睡眼惺忪的刘磊答道:“我困了,不想回去了。”

“不想回去也得回去,这里没有睡的地方了。”刘亚强生气地说道。父亲强硬冷漠的态度深深地刺伤了刘磊,他猛地坐起来,倔强地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说道:“我不走,我只需要0.2平方米!”

刘亚强又恼又羞,一把将儿子从床上拖起来,吼道:“不长眼的东西,这里没有你的0.2平方米。你给我滚出去,以后不要再来我家了!”

父亲的话击垮了刘磊最后的尊严,他鞋也没穿,赤脚跨出父亲家的门。

不一会儿,窗外传来“嘭”的一声巨响。刘亚强的心顿时一紧,一丝不祥的预感攫住了他的心,他刚打开门,听到有人喊道:“有人跳楼了。”他急忙冲到楼下,只见儿子俯卧在楼梯口的地面上。

刘亚强大骇,急忙拨打120和110电话。刘磊很快被120送往医院抢救。2月11日12时40分,刘磊经抢救无效死亡。

没有人知道,跨出父亲家门后,刘磊在人生最后的几分钟到底在想什么;也没有人能知道,从5楼到6楼的那几级台阶,他是怎样走过的……

闻讯赶来的郑丽傻了。儿子正在努力复习,说好要考上大学,让她过上好日子,她根本不相信儿子会自杀。在整理儿子遗物时,郑丽发现了那本日记,顿时如万箭穿心。

郑丽决定为儿子向刘亚强讨一个说法,儿子的日记就是证据。2010年6月28日,郑丽以刘亚强暴力殴打小孩,消极抢救,未尽应有的监护责任致使刘磊死亡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儿子死后,刘亚强又痛又悔,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多岁。他哭道:“我打他骂他,是希望能打醒他骂醒他,是激将啊。如果我能跟儿子好好地沟通交流,去了解他的内心,他也不会死啊……”

2011年2月,法院经审理认为,事发时,死者刘磊差两个月年满18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父亲,刘亚强对其在家中玩耍的儿子有监护之责。被告在事发前采取不当的行为,语言刺激刘磊,最终导致刘磊心里崩溃、绝望,走上自杀的道路。因此,刘亚强应对刘磊的死亡承担相应的责任。丧葬费、 精神损失等各项费用共计20万元。

一审宣判后,刘亚强不服上诉至江西赣州市中院。2011年10月,赣州市中院维持原审判决。

刘磊跳楼自杀的悲剧在当地传开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刘亚强固然有错,他的妻子赵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她过于自私,经常挑拨刘亚强与刘磊的父子关系。还有的人认为,都是刘亚强的错,他再婚后,完全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这才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江西师范大学法律系主任颜三忠认为,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是最脆弱的敏感时期,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双方都给予阳光般呵护,然而,极度渴望父爱的刘磊却在这个时候,父爱缺失变形了,这才将孩子推上绝路。

好好日记本 篇8

【关键词】小学;日记;写作能力

【作者简介】梁珊(1983—),女,陕西黄龙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而“读”和“写”,则是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提高。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写作,作为学生思维表达的途径和工具、文化知识的载体和交际能力的依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对之进行长期的训练和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于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以知识和写作能力的关联为出发点,转变作文指导的策略,以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为切入口,让日记走进了学生的课堂。

开学第一周,我就向同学们提出了要求,每天写一篇日记,同学们都爽快地答应了。当时,我并没有告诉学生日记应该如何去写,写些什么。这是因为,我想从孩子们的日记中找到答案。一晃一周时间过去了,一天下午,学习委员把日记本送到了我的办公室。我迫不及待得打开了学生的日记本,有的写出了自己开学时的高兴心情,有的写出了他渴望早点发新书的心情,有的写出了自己在某天的开心事……总体看来,我颇为满足。但其中有一位同学却这样写到:“老师,今天星期六,我无聊的很,除了看电视,还是看电视,没什么事可写,请原谅。”我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在他的日记后边写了这样的批语:“你看了那些电视呀?你最喜欢那个节目呀?你最喜欢那个演员呀?能谈谈你的评价吗?写出来就是一则好日记。努力吧,你行。”当然,还有的同学写到了他一天从早到晚的生活,几乎天天如此。当我把一整摞日记看完之后,我就想:如何才能让学生把日记写好呢?写日记究竟写些什么呢?

在语文教学中,我在指导学生写日记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对“日记究竟写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钻研,现将自己的点滴经验做如下介绍:

一、写自己的学校生活,写的丰富多彩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素材的积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从生活中摄取的。学生一天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在学校有老师,有同学,有许多有趣的事,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有取得胜利时的喜悦,有考试失败时垂头丧气的神情……

记得有位同学把举行开学典礼后的心情写了下来:我看到大家都一个个上台去领奖,而直到最后老师也没有点到我的名字,我的心像掉入冰窟窿一样。我也在不停地自责自己为什么这么不争气。回到家后,我伤心透了,香喷喷的面条到了嘴边却怎么也咽不下去。妈妈为了维护我的自尊,在一旁不停地鼓励我。这时的我更难受了,下定决心一定要夺回属于我的第一。还有一位同学写到:这学期,我们换了音乐老师,她很温柔,是她用那甜美的歌喉,唤醒了我那早已长眠的音乐细胞,那堂课,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是的,一次晨会,一节美术课,一次劳动等,都是学生很好的日记素材。只要教师引领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去写,他们的日记一定会生动有趣的。

二、写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写的更有意义

生活中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高兴的,有悲伤的,有难忘的……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养成收集、积累这些素材的好习惯,日军写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有一次升国旗时,我们班的同学因犯了错误,被校长点名批评了。回到班里,大家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的。我没有多说,只是问大家:“当听到校长批评这几位同学时,你们心里有什么想法?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你们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大家一时沉默了。不过一会,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有的同学认为他们给班级抹了黑,应该受到批评;有的认为犯点错是难免的,只要改正错误就是好样的;有的还对这几位同学提出了建议。最后,我说:“是啊,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改正,大家一定会谅解的 。”之后,我就布置了当天的日记,题目为《他们/我们受批评了》。学生写的相当好,有情景描写,有心理描写,还有对同学真诚的建议。

三、仿写课文片断,写的更出色

每当我们学到一篇好的文章时,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说:“老师,这篇文章真美啊!”面对学生这样的感叹,我有想到:为什么不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精彩片断呢?无论是句子也好,结构的安排也好,写作手法也好,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理解了之后,进行一定的仿写训练,习作水平也会有一定提高。

《桂林山水》一文的作者围绕漓江的水,运用排比的句式介绍了漓江水静、清、绿的三方面特点。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我就要求学生仿写这一段,介绍一个事物三方面的特点,并用上排比的修辞。有个同学写到:“漓江的水真柔啊,柔的想母亲温情的手;漓江的水真软啊,软的像一匹轻盈的绸缎;漓江的水真甜啊,甜的像蜂蜜一样。”还有的同学描写了学习用品、老师、植物等,内容多样。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排比的方式介绍事物的特点,同时还积累了写作素材。

四、了解节日文化,让日记富有节日气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佳节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意义。我们要让学生在享受节日快乐的同时,领悟到节日的深刻含义。

开学了,我问大家春节过得是否愉快,春节里有那些有趣的事,有什么事可以和大家共同分享。同学们这下说开了,那高兴劲真让人难以形容。最让我难忘的是“三八妇女节”这天,有位女同学写了这样一则日记: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早晨,当我醒来时早已不见妈妈的身影,原来他早已上地干活去了。我在床前不由得想,妈妈太累了,为了我们,她太辛苦了。想到这里我哭了起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自己争光,为妈妈争光。多么朴实的语句,却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懂事的心。

目前,很多西方的节日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如愚人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等。例如在母亲节的时候,可以让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母亲,并向自己的母亲说说心里话。这样,学生的日记范围也扩大了许多。

好好日记本 篇9

关键词:抒发真情;有效沟通;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89-1

一、拓展空间,表达真情实感

1.从师生间的说悄悄话到写悄悄话,表露真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研究发现,如果老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也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觉,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得师生之间有更深的沟通。笔者把“循环日记”当作可以吐露心声的新朋友介绍给学生。笔者说:“老师的工作比较忙,不可能天天和你们聊天。但有一位新朋友很乐意随时随地当你们的忠实听众,那就是‘小组合作循环日记’。你们可以把想对我说的话都写在上面,让我知道你们的喜怒哀乐。你们也能从批语中看到老师的心里话。”

从说悄悄话到写悄悄话,“循环日记”让学生觉得写作就是写心里话,没有什么难的,这就不会无话可说,不会把写日记当成是负担。

2.从师生之间的交流到生生之间的沟通,抒发真情。

高年级的学生性格和个性逐渐趋于稳定平衡,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同时这也是另一种顾虑、烦恼的开端。诸如功课方面的问题、与朋友的关系等等,时刻困扰着他们。他们也正是处在寻求独立的时候,很多话不愿向成人说。

学生在“循环日记”中所谈的想法有的虽然很幼稚,但他们敞开了思想,真诚地进行交流。学生们的日记各有特点,用记叙、议论等写法进行着心与心的互动,在互动中满足了他们沟通思想、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3.从交流个人感情到关注社会问题,表达真意。

“循环日记”让学生在写作时完全没有恐惧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笔者又引导他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观察、发现、捕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有趣的事物,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嗅、去摸,亲身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从而使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很多信息。于是,很多有意思的日记就出现了:《别打着“建设港城”的幌子》,学生们表达了家乡道路建设进程慢,给老百姓带来不便的看法;《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的生物》,这是学生看到“活熊取胆”后写下的日记;《遛狗热》,是同学散步时观察到的现象……看到这样的日记后,笔者就会告诉学生,这样的话题想写得有深度,可以去展开调查,如问问这些宠物的主人,为什么喜欢?果然,之后就有学生写下《为什么养狗》的日记。

二、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由于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每个学生在写日记前可以阅读本组其他同学的日记,以学习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前者的素材也许会给后写者打开思路,前者的优美语句也许会给后写者以借鉴,前者的写作方法也许会给后者以灵感。更重要的是,学生每一次的日记都是自己写作水平的展示,也都是代表本小组的集体荣誉,因此会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了写好日记,每个成员会主动寻找书籍进行阅读,积累语言。为做到材料新颖独特,他们开始留心周围的事物,还会走进自然与社会这两个大课堂,关注起人们议论的“热点”、大家关心的“焦点”来。在每一次积极主动的写作训练中,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

三、架起桥梁,与父母沟通

很多孩子在日记当中会倾吐自己的心声。有一次,笔者发现一个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的U盘丢了,爸爸骂了我,可是最后爸爸丢下一句‘U盘还要不要了,要我再帮你买’。那一刻,我觉得天空突然放晴,发现爸爸是爱我的。”看完日记,笔者被孩子能理解父母而感到欣慰,于是,笔者不仅在全班读了这篇日记,还打电话告诉了孩子爸爸这个事情。笔者想,那一刻,笔者利用日记中读到的信息,让孩子与父母有了有效的沟通。更有意思的是,另一个男生听完那篇日记后,也写下了一篇日记《我也真想有这样一位好爸爸》,原来,这个孩子跟父亲交流出现了问题,他总认为爸爸不理解他,两人之间充满了火药味,说已经半年没有好好说话了。看到这个情况后,笔者又和孩子的母亲作了交流,让她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希望她能跟父子俩沟通,协调关系。后来知道,这篇日记给了他父亲深深的触动,改变了不少与孩子相处的方法。

小组循环日记,我们定期也会让家长参与,或以写评语的方式,或以同话题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在这种无声的沟通中,家校联系更加紧密,亲子沟通更加和谐。

四、找准切口,使学生扬长避短

长期的日记交流,笔者已成为学生最信任的知心朋友。对于这些日记中袒露的想法,笔者总是认真阅读,细致地批改,利用批语与学生娓娓谈心,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小组循环日记吐露的是心声,如果老师能敏锐地捕捉到里面的信息,一定能成为很好的教育切口,使学生扬长避短。

五、掌握动向,及时处理班级事件

日记记录的都是当天发生的事情,有的同学会写下同学之间的小摩擦,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班级事情的现象,这给笔者这班主任掌握班级动向提供了最真实的材料。笔者可以有效地掌握班级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1)结合循环日记,开展主题班会。根据班级日记所反映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确定班会主题,这样既可以突出班会的针对性,又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又好又短的日记 篇10

她上四年级,扎着长长的辫子,嗓音有点沙哑。

上次大姐姐带了好多糖,分到我的时候不够了。我说:“姐姐能给我一块吗?我和妹妹最喜欢吃糖了。”昨天我练字的时候,她喊我,我回头的时候她给了我一块五彩缤纷的糖,我开心极了。

我练字的时候笔没有墨,她经常借给我用,我不会写或者写不好的时候她总会写一遍给我看。我交给老师批改后,有些字错了,她总会帮我看错在哪里。所以她没有墨的时候我也会借给她用。

她真是个好人,她有乐于助人的精神,我真佩服她,我们要像她一样做一个好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