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养蚕日记(最新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别人给了我很多蚕,但没有桑叶,蚕饿得又干又瘦,都快两天了。试着喂各种替代食品,白菜叶不行;桑果不行;莴笋叶,行!太好了,蚕终于开始吃东西了,蚕得救了。蚕得适应性真弱,去年给它吃了点喷过农药的桑叶,它就承受不了,给毒死了,它又特别挑食,如果不是能产丝,蚕得命运真得是不太乐观。还有就是好不容易把它养得又白又胖了,有几只开始吐丝了,竟很费劲地吐了个圆圆的密实的白房子,把自己禁闭起来,妈妈讲这就是作茧自缚这个成语的来源。
我很同情蚕,它的身体软软的;凉凉的;慢慢的;妈妈说蚕能当中药,蚕的丝能做美丽的衣裳,蚕是人类的好朋友。但蚕挑食、自闭(做茧),又是很弱小的表现,所以我们决不要象蚕这样,只能靠人类的照顾或必须特定的环境才能活着,而应该学会适应;打破封闭;强大自己。
两个星期前,我听了姜老师养蚕的建议,让妈妈从网上给我买了10条可爱的蚕宝宝和一套养蚕工具。
今天下午放学后,我惊喜地发现蚕宝宝们的身子长长了许多,皮肤由灰色变成灰白色。但“可怕”的是它们越来越贪吃了,食量大得惊人,之前两片桑叶足够它们饱饱地吃上一天,现在四片桑叶只是两餐的量。
绿叶被蚕宝宝们啃食得差不多了,我赶紧给它们换新桑叶。我洗好并擦干手,把过滤网盖在它们的身上,再在上面放几片新鲜的桑叶,然后在一旁静静地观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看着过滤网上费力爬着的蚕宝宝们,我真想上去帮它们一把,但出于好奇和尊重,我还是让它们自己完成了“搬家运动”。
“咦?它们的眼睛这么小,是如何找到食物的呢?”带着疑惑,我百度了一下,了解到蚕宝宝神奇的一面:原来它的眼睛只能用来感受光,而辨别方向和味道全靠它的触角。
告诉你个秘密吧:我养了几条蚕。不过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我们班同学都或多或少的养了几条,算是宠物吧!不过,我还是很开心的。
一个月前,同学送给我一些蚕卵,没几天就有一些黑黑的东西开始在纸上蠕动着,吓我一跳呢!原来蚕宝宝是这个样儿。我让它们在我的文具盒里住下来,算是它们的家吧!并给它们摘来鲜嫩的桑叶,不几天,蚕宝宝长大了,身子也白净了许多。每天一放学,我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去伯伯家的园子里采桑叶。看着蚕宝宝一天天长大,我心里可真高兴!后来,蚕长得白胖胖的,身子通亮,同学们告诉我:蚕要结茧了。果然,第二天,当我打开文具盒,哈,里面真的有许多蚕茧呢!白的、黄的,漂亮极了!
养蚕虽然很累,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好玩,很开心!它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让我懂得了要善待生命!
一天,许老师给我们发蚕种。当时,蚕又黑又小,跟芝麻粒一样小。我心想:这就是蚕吗?黑乎乎的,多难看呀。我就不把蚕当一回事。养着养着,就发现它也会吃喝拉撒。于是,它被我一天天养大。我才发现,它是个宝。以下就是在我身上发生的主要事件。
一天,我喂给它食物-桑叶时,突然发现它换新衣服了,变又黄又瘦了,便发疯似的狂喂它桑叶,妈妈看见了,大声说:“孩子!你别喂了。这样喂会撑死发。”我恍然大悟。过了几天,我去清理它的大便时,发现它像魔术师一样,玩起了变身法,身子变成有白又胖,跟大拇指不分上下。之后我看见它开始吐丝了。我即高兴又兴奋,哈!我之前的辛苦没白费。终于有一天,它快快变蚕茧了。
通过这次养蚕,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只要坚实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我有两只又肥又长的蚕宝宝,还有一只瘦小又可爱的蚕宝宝。
一只蚕宝宝就像一根粗粗的绳子,它的样子很搞笑,鼻子大的比米还要大,眼睛小的比灰尘还要小。更有趣的就是蚕宝宝走路的样子,它一扭一扭的走着,好像就要摔倒了一样。我轻轻地拿起那一只又肥又长的蚕宝宝,它软软的,像棉被、棉衣,可惜它脱皮了,不能太用力的抓紧它,不然会死的。
有一次,我放了一片桑叶,离蚕宝宝躺着的桑叶很远,可是没过多久,我一看,它们就爬到新的桑叶上,还津津有味的吃着桑叶呢!
瞧!它们头一点点的在吃东西呢?原来,它们吃得很快,东西咽不下去,头抬一下好咽下去。最让我吃惊的是,有一天下午四点半的时候,我放了一片桑叶,可四点五十分的时候,桑叶不见了,却被蚕宝宝吃了。
还有一次,两只蚕宝宝缠在一起了,可我动都没动,它们就自己分开了,这是多么神奇啊!
这就是我的蚕宝宝,机灵而又贪吃的蚕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