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在不知觉中,竟已到了。故乡的思念涌上心头,闷热得令人难以喘息,即使清明前后都下着小雨,亦是清凉。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清明节作文例文【精彩10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清明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4月4日,人们都会早早的起床,到祖先的坟前去祭奠。我也不例外,因为清明节学校放假一天,一大清早我就跟着妈妈去了陶山。
清明节想去叫辆出租车都有点困难,好不容易才拦住了一辆出租车,我们刚把大姨接了过来,出租车就一轰油门,朝陶山奔去。车窗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车特别的多,离陶山已经不远了,可是最不愿意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堵车了。司机见势不妙,赶紧调转车头朝马屿那边的高速公路开去。一路上,司机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还想把我们赶下车去。高速公路也开始堵车了,我们只好拐进了老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我们终于到达了外公家。
舅舅、舅妈还有弟弟都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了。锄头、镰刀这些缺一不可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我们出发了。
这是,天空又开始了哭泣,一颗颗泪珠滚落下来,我不禁想到了诗人杜甫写的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说不定呀是老天爷为了替杜甫圆这个谎才每年清明都下雨。按照现在的天气,想要步行走到那里是不太可能的。三轮车立即骑到了山脚下,我过去一看,呀!外婆的坟墓都快不见了。旁边杂草丛生,都快把坟墓给淹没了。舅舅的锄头马上起了作用,杂草被一一斩除。其实我知道,这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要花很多力气,有些草上还有刺,一不小心就会被扎到。草锄完了,花早就已经买好了,最后我把花篮摆在了坟头。
走的时候我又看了眼坟墓,现在的人已经不再那么迷信,不会乱烧纸钱使大山上发生火灾,只要送上鲜花和祝福就够了。
每逢清明,我看到外婆在厨房忙碌,就知道她一定又是在做青团了。
在我的家乡有清明节做青团的习俗。青团色泽翠绿,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咬一口满嘴巴艾草的香气,妈妈和外婆特别喜欢吃,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和外婆一起去野外采摘做青团所需要的蒿菜。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四月的野蒿摇着一个个嫩绿的小手掌,只等着我们来把它采摘。园子里,田埂上,小路边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外婆告诉我要选些最嫩的尖端叶子,这样做出来的青团才能糯软。我却不肯老老实实地摘,春天的野菜地到处都印着我撒欢的小脚丫。我摘下一朵蒲公英,轻轻一吹,一把把白绒小伞载着我银玲般的笑声便四处飘去。
将采回来的野蒿,洗净,用水焯熟,切碎,挤出汁后,就可以开始做青团了。在蒿菜汁中加入适量糯米粉,加水,反复揉搓,使蒿菜和糯米粉分布均匀,揉成鲜绿色面团备用。再准备白糖豆沙等馅,绿色面团搓成长条,然后把长条大小均匀地切成小方块,再从中取出一块小方块,用勺子舀一勺馅,然后将馅填入,就可以把它捏成各种形状了。我用手把它捏成了饺子,妈妈用手揉成了圆形,外婆喜欢把它压成四方形。
终于到蒸青团这一步了,蒸青团也很有讲究呢。因为青团很粘手,所以蒸青团时下面可以垫棕叶或涂上植物油。把青团放入蒸锅里,盖上盖,大概蒸20分钟左右。外婆说青团熟了,我连忙打开锅盖,顿时热气腾腾,清香扑鼻。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妈呀,太烫了”我忙左右手不停交替的拿着青团,嘴还不时地朝青团吹气。青团终于凉了一些,我小小地咬了一口,赤红的豆沙馅就流了出来,红绿相间实在是太诱人了。轻轻一吸,顿时,馅儿涌进了我的嘴里,好醇,好润,好甜。大概是因为我自己做的,我觉得青团简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
我喜欢吃青团,也爱上了做青团。
今天四月五日,星期一,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它就是清明节。
早上,爸爸说:“今天是清明节,我们要去乡下扫墓。”坐在车上,我透过窗户,向远处看,遍地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和金黄色的油菜花。到了乡下,爸爸说:“要准备去扫墓了。”说着我们就出发了,“咦,这是什么花?”我指着一种紫色的小花好奇地问。妈妈说“这叫满天星。”走了十多分钟后,终于到达位于建湖县恒济镇苗庄村的烈士陵园,只见白色的汉白玉上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爸爸告诉我,这下面埋藏着四十几位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向纪念碑进献了鲜花和花圈。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又带我去了双湖公园,只见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湖里有许多小鱼在自由自在嬉戏,可爱极了。湖边的柳树拖着长长的辫子在随风摇摆,游人们陶醉在这美丽的图画里。
这一年的清明节让我懂得,没有革命烈士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在清明节这天,人们带上清明果和纸钱……上山扫墓。
家家户户门上都插上柳树枝,告诉人们清明节到了。年年艾叶绿,年年果泛香,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但在我的记忆中,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的清明果了。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奶奶就会起个大早起菜市场买艾叶,艾叶买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可能是我还小奶奶也懒得理我,就让我在边上看着,她将艾叶捣烂与米粉搅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顿时变成碧绿色的粉团,准备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馅也是很讲究的,条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样繁多,制作精细。有豆腐干和韭菜的,有肉包笋的,还有黑芝麻的……面和馅都准备完毕,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果了,这包果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奶奶的手就像魔术师一样,不一会一个个碧绿剔透的清明果就完成了,真是可爱极了,看她包清明果也是一种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艺术品从她们手中飞出。坐在一旁的我也只得咽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奶奶把艾果装到盘子里,我拿了一个来吃,觉得美味极了……
清明节马上要到来了,我好期待奶奶做的艾果。
今天是清明节的4月5日。奶奶对父母说:“今天去上坟吧!”爸爸妈妈同意了,说午饭后去。
午饭后,奶奶准备了一些东西用。看到的时候我真的是准备的很充分:除了天地银行的钱和金银财宝,连衣服裤子袜子鞋子都算进去了。我开着舅舅的面包车,和父母奶奶阿姨一起出发了。在车上,奶奶告诉我,“清明节,又叫清明节、鬼节、鬼节,和7月15日的中元节、10月15日的下一个元节,也叫三鬼节,都和祭祀鬼神有关。据说,清明节的起源始于古代皇帝和将军们的“扫墓”仪式,后来人们也纷纷效仿,在这一天祭祖扫墓,这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固定习俗。说起清明节,一定要从一个很有名的古代节日说起,就是现在已经失传的——寒食节。”奶奶给我讲了寒食节的故事。
来到郊区的一座山上,那里树木众多,山路弯弯曲曲。偶尔能听到几只清脆的鸟鸣。因为今天早上刚下过雨,你也可以出力,所以地上的土有些变得泥泞了。
我们找到了太公和大埔的墓,我开始帮忙。奶奶把准备好的食物放在墓前,献上酒,点燃蜡烛。然后,我让我爸妈给清明纸做标记。我妈跟我说:“用清明纸插一插,或者放在上面,用石头压一压,说明这个家已经来了。”做好记号后,奶奶让小姑姑给她12支香。奶奶点了香,冲上去,火就灭了。奶奶给我们四个人发了12支香,每人三支,让大家拜。当时我心里默默说:“太公、太保,我们今天来看你们,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穿的好,用的好。你也应该祝福我们!希望全家健康平安,家家生意兴隆,让家里的孩子都能好好读书,考上好学校。你能答应我吗?太公和大埔?我相信你会答应我的。你想用什么就用什么!”之后奶奶收了香,放在一边,让我拜一次酒,叫爸爸把鞭炮收起来。爸爸听了奶奶的话,乖乖地放起了鞭炮。放完鞭炮,我妈也敬了一杯。除了爸爸,我们把带的东西都烧了,差不多烧了一半。奶奶嘴里说:“东西太多了。拿个胶带给他们装!”说罢,把手里的塑料带放进火里。之后奶奶拿回来一个托盘,剩下的留在那里。临行时,我对太公和太保说:“再见,太公和太保。明年清明节我们再来看你。”
说完,我们就走了,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着太公,大埔。“太公,大埔,安息吧!”
【清明的内涵】
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而且,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更加增进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活动背景】
清明节,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重视。而且它也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写文章知道要爱父母。通过录象、朗诵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会好好学习、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活动时间】20__年4月1日
【课前准备】
1、与清明相关的知识、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写下自己的感受。
3、录象片段:解放战争
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有关解放战争的电视剧。
4、小调查:家乡的清明节
【活动过程】
(一)、了解清明节
1、引入欣赏《清明上河图》,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清明节的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节的习俗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2、知识竞赛:
清明节简介,清明节由来,清明节习俗,清明节食品,清明节纪念方式等等。
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日期;清明节的别名;随着网络发展,清明节有了不同的纪念方式;我们家乡清明节的食品和习俗。
(二)、学会去爱
1、故事《刘邦祭祖》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谁?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想的?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只有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2、交流作文:祭祖的感受
3、和同学们一起观看解放战争的录像
为新中国献身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如果是你,你敢吗?
体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道路是先辈用鲜血铺成的。是他们为我们民族的解放,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东方红,太阳升”,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掀开了我们祖国崭新的历史篇章!他们把生存的权利留给了后代,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认识到刘邦是小我,是小爱,他们才是大我,是大爱。
4、诗朗诵:《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学生明理:我们会完成你们未完的遗愿,努力学习,将来使我们祖国更富强。
【清明节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使我更感受到了烈士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担。我一定要牢记历史,永远记住革命先辈的教诲,在人生宝贵的中学时光里,历炼心志、修养品质、拓展胸怀、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能够传递历史火炬,发扬传统精神的新时代优秀青少年,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对祖国、对人民、对全人类有积极贡献的人。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为祖国更壮丽的`明天贡献力量。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这个日子在我们看来主要有两层意义:
一是寄托哀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最好的写照。在这一天,人们把对去世的亲人的怀念一次性地宣泄出来,老天爷仿佛也感受到人们的哀愁,清明这一天必定会下雨,人们提着贡品和纸钱,来到先人的墓前,为他们的墓锄锄草,整修一下失修的地方,和他们聊聊天,讲讲一年来发生的种种事情,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近况,回忆他们生前和我们共度的岁月,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回忆和想念之情,拜拜贡品,烧烧纸钱,期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吃喝用度不愁,祝福他们在那个世界也可以活得幸福愉快;
二是在这一天全家人可以趁此机会出门踏踏青,雨纷纷扬扬,春天的脚步已经在我们身旁,道路两旁的小草郁郁葱葱,田野间的野花也悄然绽放,水珠在嫩绿的叶子上滚动,晶莹剔透,树木也抽出了翠绿的枝条,在细雨中仿佛一个个美丽的少女随风起舞,身姿婀娜,和父母一起来扫墓的孩子们,好奇地伸出手去接上天恩赐的'雨水,感受着大自然的万物复苏,体验着春天的奇特和美妙,他们开心极了,趁着春风,放起了风筝,风筝缓缓地顺着风向升起,令人想到另一句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多么无忧无虑的孩子,多么天真无邪的童年。
让我们好好爱惜生命的美妙时光吧。
小雨,清明。一碟祭品,一对素烛。以一种最安静的方式,将往昔的人与事,静静回忆。
一个已然走过世间的人,无论他的生前是平庸无闻的凡夫俗子,还是驰骋沙场的飒爽将军,抑或是才高八斗的风流才子,都无法摆脱在时间长河中渐渐消隐的命运。一位过世的人可以被人永久地记住却无法时时地想起,因为生者有自己琐碎的生活。在绝大部分时间中,对于死者的那一份记忆犹如一棵无名的野草,匍匐在茫茫的思想大草原上,是那样的渺小。
然而,终于有了清明。
所有过往的人与事都在顷刻被点亮。在雨中细细地回想,品味。然后怀揣一叠祭纸,撑一把油伞,来到那早已生满了青苔的墓碑前,在明灭的火光中垂泪。也许,他们在生前也有过恩怨纠结,然而数十年之后,能在对方的墓碑前冒着小雨烧一叠祭纸,又有怎样的误会仇恨是不可化解的呢?
清明是一个伤感的节日,它没有春节的欢乐,没有中秋的温馨,甚至没有一种代表性的食物。而就是这样的节日,却存在于中国几千年,它的真正生命力就在于一个“情”字。
父子情,夫妻情,挚友情……没有一种情感是清明节不可以表达宣泄的。而清明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却是最纯澈、最真挚的。因为一份对死者的爱是没有半点虚伪与造作的。
跟随着一些稍微上点年纪的老人去上坟,离坟而去之际总可以听到老人不由自主地感叹一声:“不知以后谁来给我上坟。”即使他儿孙满堂却依然会这样说。这句话并不代表他对现状的失望,这只是在人生渐渐衰亡之际感到的一种因时间流逝的沧桑,在渐渐老去的岁月里感到生命本质的短暂与无助。
由此看来,清明又是一个让活人感到清醒的日子。我不知道有多少古人在上完坟之后,会深感生命的短暂,争时于世。但我几乎从每一个人坟场归来的脸上都看到了平静与安详,或许他们此刻的心胸也比先前开阔了许多。也许他们只有站在死者的坟前,站在死亡的面前,才终会感到自己的愤怒与烦躁是多么地渺小,近乎于可笑。生命短暂不必为世俗之事奔波太多,还是多留一些时间思考人生,回忆往事吧。
以前,我总不知这种伤感的节日为何在盎然春日里举行,在萧瑟秋天或者寂寥冬日里不是更适宜吗?后来,我才明白,在万物开始繁盛、草木欣欣向荣的春季去感受伤感和死亡,正如在喧闹中品味寂静,在辉煌时品味黯淡。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感受到刻骨铭心的思念和对人生真正的清醒。
一路上,春景明朗绚丽,生机盎然。让我们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郁郁葱葱的树林绿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呈现出一片白色。山间到处鸣响着鸟儿欢快清脆的叫声,蒙蒙的细雨如烟似云,轻轻地飘洒着,这真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啊!我们欣赏着美景,兴致勃勃地前进着。这时,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他们在路边追逐打闹,在和煦的东风中放起了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吟诵诗句,这两个活泼的孩子给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几分生机。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们走进农家的花园,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惊叹。小路两旁开满了鲜花,压得花枝都弯下了腰。游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时来时往,盘旋飞舞,依恋着不愿离去。自由自在的黄莺在树上发出娇柔的鸣叫,声音是那么和谐动听,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我们又来到田野,真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田野上长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荣,又一度繁荣,春风吹来,它们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充满了生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田野无边无际,一阵清风吹过,草儿低伏下去,显现出成群的牛羊,给静寂的田野增添了无限乐趣!
今天,清明踏青让我体会到了农村简朴而富有乐趣的生活,农村是多么的美好,四月的乡村,到处呈现着别样的风景。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沉了下去。空气异常的凝重,像积满了灰尘的古屋,凝重、凄清、幽暗。微风在树枝上缠绕着,像是淘气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叶瑟瑟发抖。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拥挤的街道,门前的自行车,悬挂的条幅,还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们。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里说的那样:“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们传递着一种清冷的气息。
今天我早早起床,和妈妈还有哥哥一块去了姥姥家,我妈妈说;今天是清明节要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烧纸钱,也叫扫墓,我们一路走来看到了很多叔叔,阿姨,都拿着供品,烧纸,还有花环,为死去亲人去扫墓。也看到了很多踏青的叔叔阿姨,有挖野菜的,有编柳枝的,到了姥姥家,我姥姥给我和哥哥煮了很多鸡蛋,姥姥说;清明也行吃鸡蛋。
奥原来清明节是这样的一个节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