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家国情怀演讲稿(三篇)

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家国情怀演讲稿(精选3篇)

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家国情怀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

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家国情怀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风》。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那么,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

那天吃过晚饭,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却还在想: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妈妈的声音传了过来:“你写完作业了?”我没动。眼前的电视被关掉了,“你现在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吗?”唉!这句话我从上幼儿园时就听得耳朵出了茧子了,去写作业吧。“老毛病了,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记不住吗?”——这不就是我家的家风吗?

从小,该我写作业的时候,电视从不开着,也没任何杂音打扰我。每次都只能是写完当天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小学时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00是必须睡觉的,想玩门都没有。现在初中了,也只能写过作业就睡觉,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来父母想让我养成:认真做事,规律科学的好习惯。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们也是热情招待;爷爷奶奶来了,妈妈总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总是在爷爷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给他们最大的,而妈妈只是吃最小的。仔细想想,这不也是我家的家风吗?尊老爱功,礼让待客,谦和做人。

这样想起来,我仿佛记起了很多,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要么关注国家热点。要么做些趣味游戏。从来听不到父母讲邻里是非,也从不争亲朋得失。他们只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这也是我家的家风。做有益的事,做坦荡君子,不做戚戚小人。

我想:我家的家风,不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美德吗:厚德载物,认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说: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国家,国家影响世界!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国早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而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如此,有的国家总是以老大自居,总是希望别国乱起来,自己坐收渔利。总是不能以“仁爱”的心态对待别人,今天挑点事端,明天做点手脚。这不正是中国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径吗?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千家万户淳正的家风,用我们民族的精神去影响世界,让世界早日“仁爱”起来吧!

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家国情怀演讲稿 篇3

尊敬的__:

大家好!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及贡献。新时代,新征程,吾辈新青年更应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与使命:为时代扬帆,为国家筑梦。方能不负青春,不负此生芳华。

回往历史的波澜壮阔,我们不禁忆起那一位位为国家担当的有志青年,宛如闪耀在时代中的星火,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一位位思想家敢于向时代发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那动荡年代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犹如一粒火种,在中华文明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无数的远方和人们,都与我有关”,时代的重任肩负在以笔为剑、深刺黑暗胸膛的鲁迅先生手中;肩负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成功的周总理身上:“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安忍坐视不一救耶?”总理向时代发问,向青年号召,要将民族复兴的责任与使命,牢记心中。

动荡年代的责任意识弥足珍贵,而和平年代的家国情怀也同样值得赞颂与敬佩,“时代楷模”程开甲,隐姓埋名十数载,为国铸重剑;“人民的生物学家”钟扬,将生命献给种子,在高原上绽放生命;“耶鲁大学”高材生齐玥飞脚踏泥泞俯身躬行,在棘刺和田垄中拓荒,埋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理想;为贫困人民脱贫,他始终奔赴在攻艰前线;为边疆和平奉献,守望在时代前线的驻边战士;不辞劳苦把责任和细致融入生产、融入生命,他们是无私奉献,具有责任和担当的大国工匠……

一代代青年将责任牢牢握紧,把握时代的航舵;一代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责任宛如时代的星火在空中闪耀。

回望改革初期,在那个改革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激荡梦想,四十年已过,中华大地转瞬已是沧海桑田,可新时代新青年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驰空想,不骛虚声,以自身的力量为时代发声;改革开放天地宽,砥砺奋进正当时。

新时代的追梦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起来。为时代扬帆,为国家筑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