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主任讲政治有信念发言稿(通用3篇)
5月9日下午4点30分,医院党委中心组在研究院5楼3会议室召开“两学一做”学习之“讲政治、有信念”专题讨论会,全体班子成员参加了讨论会,会议由党委王素霞书记主持。
党委王素霞书记首先发言,她结合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谈到信仰的力量和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本色,有了对党忠诚坚定的信仰,就有了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任何考验的挑战面前,就可以做到“千磨成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作为共产党员就要有坚定的理想、服务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要始终把党性锤炼作为一辈子的任务,用长期不懈的学习和修养来塑造,用持续的锤炼和完善来保持,真正做到永不褪色,永不变质。王书记讲到:作为党委书记,不仅自己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和做到“四个看齐”意识,更要管好党员、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带好班子,真正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有力抓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张林院长在发言中讲到,自己作为院长要带头认真学习,带头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任何时候都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带好班子,把班子锤炼成政治上坚定,信念上践行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不辜负组织和员工的希望。同时张院长也要求班子成员任何时候都必须讲政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坚持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系列重要讲话。
其余班子成员围绕“讲政治、有信念”的主题,联系个人岗位责任和工作思想实际进行了积极发言,均表示任何时候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不发表与党中央、医院要求不一致的声音,工作中做到讲规矩,守纪律,知警畏,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带好头,把分管工作做好,把分管部门人员带好。
王书记要求班子成员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把实践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的合格党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做到,恪尽职守,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集中起来,举办这次培训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一项规定动作,意义十分重大。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全面强化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治镇;三是强化村级财务管理。采取这种培训方式,就是要通过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实现“三个统一”的目标,即在思想上统一,在行动上统一,在落实上的统一。虽然参训的对象不同,各自的工作环境、任务目标也不尽相同,但在三大问题上的要求、标准是相同的。我们要以这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在守纪律、讲规矩、重法治的问题上,全镇要有新的认识、新的行动、新的气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问题
党的以来,党中央和反复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去年底,在中纪委xx届五次全会上,再次就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中纪委特别就此进行了部署。省委随即作出专题部署,并于上个月连续举办了5期全省副厅级以上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集中教育培训班。市委按省委要求,决定从4月开始,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集中开展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活动。今天的专题培训班,是全市专题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我根据市委冯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党委的要求。
(一)强化政治意识,切实提高对严明政治纪律和严守政治规矩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对在座的同志而言,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两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但是,究竟什么叫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可能是模糊的。
所谓党的政治纪律,就是指各个不同时期根据党的政治任务,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活动、政治行为的基本要求。所谓政治规矩,习下的定义“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这些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根据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制定的制度规范,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共同构成了党的制度约束体系。
在xx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加强纪律建设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没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将成为一盘散沙。我们务必要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十三亿人口大国执政党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守纪律、讲规矩的极端重要性,做遵规守纪的清醒人、明白人。
第一,这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充分证明的。在党的历史上,凡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的时候,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就遭遇挫折,甚至被推向危险的边缘。
第二,这是世界各国政党的兴衰成败历史验证的。在世界近现代历史舞台上,一些政党历经风云变幻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是靠严明的纪律来集聚力量、维持生机。
第三,这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的现实需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离不开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没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会落空。
第四,这是优化政治生态、凝聚发展合力、打造发展升级版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多、压力大,怎样增强各级组织的抗压性和耐冲击性,就必须通过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净化政治生态,凝聚干事力量,校正奋斗方向,攻克发展难题。
(二)强化问题意识,深刻剖析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表现及危害
1、要清醒看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各种表现
当前,我镇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能够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宗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守政治纪律、不讲政治规矩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不讲组织规矩,自由放任,我行我素,把党委政府的政令当耳旁风;有的干部不讲上下级规矩,不服从命令,个人意志第一,不要组织纪律,只要组织照顾;有的干部不讲黑白对错规矩,麻木不仁,党性原则缺失,对各种丑恶现象视若无睹,有的甚至把毒草当鲜花,把邪恶当勇敢,把腐臭当香甜,完全没有政治意识,听之任之;有的干部不讲工作规矩,开了会不传达,布置的工作不落实,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有的干部不讲团队规矩,互相之间不团结,干部之间面和心不和,表面上工作相互支持配合,背后各唱各的调,工作界线也划得十分清楚,缺乏协作精神;有的干部不讲公私规矩,见不得钱物的面,心中只有自己,只有私利,甚至为一己私利铤而走险,在对待公事与私事上,往往是舍大家顾小家,公事和私事不能兼顾;
2、要认真反思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的深层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现上述这些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缘由和体制机制原因,但归根到底是人心的问题,是世界观的问题。很多人没有党员意识,忘记了当党员是为什么,干什么。当然,也与这些年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得多,落实得少,存在“三失”的问题有关。所谓“三失”:一是失之于软。个别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对各种违规违纪现象不较真、不碰硬,一些小问题酿成一股风,造成了局部性问题;二是失之于松。一些单位和村班子纪律松弛、作风松懈、组织松散,使各种违纪违规行为有了可乘之机;三是失之于宽。极个别党组织对党的各项规章制度该执行的不执行、该落实的不落实,把纪律制度高高挂起,置之高阁,最终让纪律成了“一纸空文”。
(三)强化表率意识,争做严明政治纪律和严守政治规矩的楷模
今天在座的同志是河发展中坚力量,要坚持率先垂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按照“四要”的要求,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中之所以出现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我们要有一种清教徒式的对信仰的虔诚、忠贞,真正把共产主义作为我们毕生的追求,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清规戒律”,切实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纪党规,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摒弃各种诱惑,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
二要坚持党性至上。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高度,切实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意识。一方面要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另一方面要谨言慎行,始终把党性摆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下级与上级、大局与小局之间的关系,彻底摒弃山头主义、圈子文化、利益输送。要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干的事情坚决不干,不随波逐流,不信口开河,站在党的立场说话,与党同心同德,自觉遵守党规党纪和道德准则,把自己的命运和党的命运连在一起,不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和重托。
三要保持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德。《党章》明确指出,每个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这是党员不可推卸的义务,也是对每个党员提出的严格考验。对党忠诚,就是要有公道正派的正气,敢于担当的勇气,包容团结的大气,忠贞不二的硬气,对组织无二心,对利益无他求,对道义无反顾。对党忠诚就必须忠于党的信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坚守党的主义,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维护中央权威。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在涉及重大原则立场、观点等方面,要与党中央保持同频共振,坚决与各种不正确言行作斗争。
四要履行党员义务。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入党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必须要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利益上讲奉献。党组织不是私人俱乐部,不是来去自由的“自留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加入了一个有着铁的纪律的政党组织,党员作为党的肌体和细胞,其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休戚与共。对党员干部来说,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纪律底线,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基本的义务。党员干部要健康成长,必须守住底线,做到懂规矩、守纪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规矩意识和法纪意识,要常念党纪政纪“紧箍咒”、常敲法律法规“钢戒尺”,做到知是非、知轻重、知进退、知荣辱,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每名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关于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建设问题
人们常常将法纪并论,这说明纪律与法治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做好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河,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尽的义务和必须承担的责任。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条政治纪律。
(一)要切实提高对依法治理的认识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怎样完成发展稳定任务?怎样应对风险挑战?说到底,一是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二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方式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要抓住强党和法治关系这个核心问题,要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办好,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样才能有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法治的重要性,突出表现为“四个迫切需要”。
1、全面从严治党迫切需要法治保障。虽然近年来的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清除了一大批“老虎”、“苍蝇”,对党员干部形成了强烈的震慑作用,但目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从政氛围仍未形成。从法律层面上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必将成为反腐的一记重拳,对规范党员干部行为、追究贪腐人员责任、规范反腐程序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法治,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根本途径,是遏制和预防腐败的必由之路。
2、全面深化改革迫切需要法治护航。目前改革已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面统筹,多方兼顾,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矛盾更加凸显,任务更加艰巨。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才能妥善协调各类利益纠纷,顺利解决各种制度障碍,依法保障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法治基础。重视并昌行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法治文明程度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让“法”的精神和原则无处不在,在法治轨道上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的富足安康。
4、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迫切需要法治“营养”。人的基本素质包括文化、道德、法律等各方面的素质,而法治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社会上的很多怪现象,很多不和谐的杂音,背后的根源都是法治的软弱。我国的公民素质,可能缺乏多方面的营养,但尤其缺乏的是法治营养。如信访信闹不信法,信打信骂不信法、信黑信狠不信法,为财为利不畏法等等,这些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撕裂社会和谐的重要障碍,必须用法治从根本上加以矫正。
(二)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依法治镇的重点
法治要彰显,政府是关键。依法治镇,首先要建设法治政府。为此,我们决定从六项制度建设入手,全方位强化法治政府建设。
1、实施干部年度述法制。从今年开始,班子成员向市委述职述廉的同时,还要向市委述法,详细汇报自己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履责上的得失,特别是在法治问题上出现的过失教训,要详细如实汇报。按照这样的要求,机关干部向党委述法,各村居单位的支部、行政一把手向总支述法。人大政协要加强法治监督,对政府和机关干部以及基层单位的法治情况每年持证视察、评议1—2次。
2、实施党委中心学习组学法议法制度。党委中心学习组将法治学习作为重要的常规内容,每次必学,每次必议。把上好法治辅导课作为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成员的重要责任,每人每年至少为机关干部、分管战线的干部上一堂有理论含量,能联系实际,能解决问题的法治辅导课。
3、实施干部任职法治通关制度。今后镇机关干部、基层干部任职,一定要通过法治考试或者考察,特别是对自己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有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考试考察中,普通法不能过关的,要补火培训;相关法不能过关的,特别是通过培训仍然不能过关的,党委将在任职上予以严格把关,不能让法盲上岗。
4、实施涉法部门法治宣传责任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涉法谁宣传”的原则,所有涉法部门都要承担起相关法律的宣传责任。具体要求是“三个一”,即一个固定的宣传专栏,一本相关法律的内容清单,一个滚动式宣传的电子屏幕。涉法单位不宣传相关法律,即意味着你没有执法行权的合法基础。
5、实施“三个清单”制度。三个清单,即依法办事的权力清单,告诉群众你有哪些权力,能办哪些事;可能违法的负面清单,告诉群众你的哪些行为是不合法的,哪些行为是必须制止的;出现违法的监督举报清单,告诉群众发现了违法行为,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向哪些部门反映举报,找谁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个清单的实质,就是要使政务公开、阳光操作制度化。
6、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党委、政府要聘请法律顾问、重要的涉法部门、法律纠纷多发部门,也要聘请法律顾问。凡属重大决策、重要文书出台,都要征询法律顾问的意见,做好法治风险评估。遇到法律纠纷,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解决,严禁用逸出法治框架的私了、摆平等办法处置。实施法治政府建设的六项制度,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干部、所有涉法部门,全面养成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的习惯,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抓改革促发展,处理矛盾维护稳定。
(三)把法治教育作为依法治镇的抓手
截止目前,全国已经开展了六轮“五年普法”。在已经完成的前五轮“五年普法”中,河曾两次受省级表彰、两次受市级表彰,全镇法治氛围渐行浓厚,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是取得了成绩的。但是,从“全面依法治理”和“法治社会”的要求来看,法治教育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仍然任重而道远。
从宏观角度看,我们的法治教育中,还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部门法宣传相对较多,宪法宣传的力度不够,“宪法至上”的氛围还营造得不浓;二是权利义务的宣传不够对等,义务观念的教育相对较弱,造成一部分人只知维权,不知尽责;三是教育的覆盖面还不广,“法律六进”中,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相对好一点,进基层、进农村、进社区较弱。所以,我镇法治教育的重点有三:
一是全力补齐“短板”。重点是抓好宪法宣传教育,抓好权利义务对等观念的教育,抓好基层、农村、社区的法治教育。今年是“六五”普法的收官之年,我们一定要善始善终抓好“六五”普法,超前谋划做好“七五”的开局工作,保持河全民普法的先进态势。
二是全力提高教育水平。要十分注意优化法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在“喜闻乐见”、“进心入脑”上多做文章。除了宣讲这一传统形式外,纸质的电子的、有声的无声的、听觉的视觉的、庄严的和娱乐的,各种形式、手段都要综合运用。要注重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动文化中心户、小舞台、民间文化活动组织参与到法治宣传中来。
三是全力彰显法治权威。服务是最好的宣传,管用是最好的推广。我们要强化法律服务,建设司法公正,让群众感受到依法能办事、依法好办事、依法办事成本低、依法办事有尊严。通过法治权威的全面彰显,逐步改变群众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信蛮不信法的陈规陋习,树立学法、懂法、信法、用法的新风尚。
三、关于全面强化农村财务管理的问题
农村财务管理,既关涉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又关涉到法治底线和依法治理,是农村中最容易出问题、坏干部,引发矛盾、破坏稳定的问题。农村干部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短,讲依法管理和依法治村,首先就是要管好农村财务。一些村在财务管理上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等现象,导致违法违纪时有发生,村民来信来访不断,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农村工作举步维艰,极大地牵制了党委、政府和领导的精力,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集体三资管理完善难。部分村集体资产早已变卖或报废,公共设施损坏或丢失,有的人对集体三资私自处置,不请示、不报告,不上账、不公布,使一部分“三资”变成了“账上有,账下无”。有的村集体资源管理缺失严重,集体田地、鱼池被随意侵占,无人过问。
2、财务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一是监督机制难落实。目前,绝大部分村都是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就缺乏必要的基础监督。村书记聚决策权、签字权和报账权于一身,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坐收坐支现象严重。按相关政策规定,村级所取得的收入由镇财所代管,但不少村干部置规定于不顾,使资金滞留在账外,形成了“体外循环”,脱离了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同时,还有的村干部怕用钱不方便、受限制,以各种理由不按规定报账。三是挪用村集体资金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干部把该上交的款项不上交,把村集体的资金和个人资金混为一谈,有意制造混乱,自己混水摸鱼。
3、费用开支单据不规范。一是单据要素填写不完整,会计人员无法对支出单据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进行审核认定。二是白条报账,在近几年来的运作情况看,各村都存在着白条报账现象,会计人员很难把握。三是乱开支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贺礼、客餐招待的支出单据较多,且绝大部分是白条,没有支出的事由,只是打一张领款条,写上餐费等,就是一张开支单据。
4、民主理财不规范,财务管理透明度不高。一是部分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干部指定,民主理财形同虚设。二是村民主理财小组集体观念、民主意识不高,对村集体的事项漠不关心,从而导致把关不严,造成集体资金外流。三是村财务公开不及时,敷衍了事,项目不齐全、内容不具体、财务公开时间随意性大。四是公示形式不规范。目前村级财务公示的形式五花八门,不利于村民了解和监督。由于财务公开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导致群众对集体家底摸不清楚,心中的疑团大,对村干部不信任。
5、村级包袱过重,难以正常运转。由于村级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部分村为“空壳”村、负债村,有的村举债极不规范,个人随意决定,导致集体债务增加。
6、专项资金被挪用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来,随着上级下拨的支农资金大量不断增加,有的村集体资金缺乏,很难做到专款专用,从而使部分资金被挪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村干部随意支配资金,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挤占挪用现象普遍。有的村干部不将零星收入入账,乱花乱用征收得来的群众筹资款,或侵占集体资产、把公物占为己有等等。(2)村干部不能有效使用资金,造成了财务资金的滥用。由于部分村干部领导能力差,不了解市场行情,不知道如何使用村内的资金;有的急于求成,不遵守市场规律,拿着上级拨的建设基金乱投项目。
(二)主要原因剖析
1、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差。不少干部,特别是手中有一定权利的干部,管不住自己的手,管不住自己的口,管不住身边的人,在事关廉洁的问题上存有侥幸心理,搞自我原谅,甚至不惜碰高压、踩底线。
2、制度执行不到位。当前,我市农村财务管理有一套比较规范和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部分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贯彻落实比较困难。部分村干部财经纪律观念淡薄,造成财务管理制度难落实到位。有的人千方百计钻制度的空子,唯恐制度不乱。
3、财务监督流于形式。由于农村建设项目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主管部门的审计监督只能是阶段性的,长期的、经常性的监督要靠村民主理财小组和群众监督。但部分村的民主理财小组,多是村组干部和少量的群众代表,而这些群众代表大部分没有通过专业知识培训,不懂业务,也没有工资报酬,致使他们也不愿意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就是参与了也不愿意把关,他们只是在村已理好的单据上盖章就算通过,起不到监督作用,造成本村资金快速流失。
4、财务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财务管理人员要稳定。换届时,有的村干部选配自己的“亲信”为财务人员,而新任的会计多数素质较低,业务不熟;村民与村委之间在财务方面缺乏沟通,使得财务公开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村民自主监督体系还没有发展起来。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财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造成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贪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村民上访事件层出不穷。
(三)强化监管措施,严肃财经纪律
为了扭转村级财务管理的乱象,党委政府决定从四个方面入手强化监督措施,严肃财经纪律。
一是“三资”管理处置权一律上收。镇成立农村“三资”管理办公室,对各村“三资”实行台帐管理。每一笔“三资”的处置,必须要有村民代表签名盖章的 “决议书”,村级两委申请处置的“报告书”,镇管理小组的“批复书”,“三书”缺一不可,哪一书上出问题找哪一方负责。批准处置的“三资”,必须在镇管理小组监督下按程序处置,严禁暗箱操作。凡没有获得批准或不按程序处置的,不管有没有问题,一律视作侵占集体“三资”,立案查处。
作为配套措施,全面整顿和健全村民理财小组,使其真正能说话、敢监督、会监督,各村民主理财小组由农业、纪检、组织部门会同各总支研究确定,直接对村民和上级负责。
二是两类资金发放一律直达。两类资金指惠农补贴资金和征地拆迁补偿资金。这两项资金的发放,今后要严格按直达农户的规定办理,钱不能中间转手,名不能他人代签,凡发现有钱帐不符、户名不符、吃“黑户头”等问题的,谁发放谁负责追回、谁侵占谁双倍退赔。
三是村级工程一律由镇监管。监管的重点,是招投标的程序规范和工程质量。镇建立村级工程监管专班,对每一项村级工程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竣工审计,实行全程监管。监管专班可根据情况,适当吸收村民中公道正派的代表参加监管,形成政府与群众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四是全面落实财务公开。提高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度,缓和干群矛盾的关键是增大村级财务的透明度。主要办法是:(1)设置固定的财务公布栏。在村委会办公地点、交通要道旁或村民聚居的地方,设立固定的公开栏。(2)提高公开的信息质量,要做到内容完整清晰、易懂,严禁藏头露尾、糊弄群众。各项财务收支、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转移支付、土地补偿等,使群众对每项开支都明白,便于群众监督。(3)公开时间要及时。每月公开一次,每次公开的内容保存不少于15 天,各工作片每季度对村级财务公开进行一次检查。凡是不按时间要求公开的,作违纪问题进行查处。(4)及时整理村民的建议并迅速做出反馈。(5)加大对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做到专项资金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作为保障措施,我们将继续加大纪检监察的查案办案力度和农村财务管理整顿力度。专项整顿要保证每年至少一次,每次至少整顿三分之一的村。对农村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案件,坚持快查、严查、重惩。
党委、政府对村干部,从来都是讲感情的,从来都是爱护的。但前提是大家要讲纪律、守规矩。只要不踩红线,不碰高压,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肯定为大家撑腰壮胆,该挑的担子我们会主动承担。但如果有人踩红线碰高压,以身试法、以身试纪,我们肯定不姑息、不护短。所以,我们奉劝同志们,还是要敬畏法纪、敬畏群众、敬畏舆论,不触法、不违纪、不越规。
当前,河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旺,劲头足,效果好。但我们也清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加强依法治理,规范财务管理,坚定必胜信心,勇敢面对挑战,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打造仙桃发展升级版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志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所在的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与支部成员一起交流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参加支部生活会,我们都是平等的、普通的一员,这也是作为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是一个组织称号,在组织里的人,就要过组织生活,不参加组织活动的人,也就脱离党了。
同志职务最高,是党的,,。他在日理万机的百忙中,挤出时间来参加所在支部活动,使我又一次领悟到何为坚强党性,进一步激发了我的看齐意识。
看齐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被孔子概括为“见贤思齐”。它昭示、启发、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人向志士仁人,英雄贤者学习。看齐意识也是我们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在七大这个被誉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的预备会议上,强调了看齐意识。他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正是由于强烈的看齐意识,才取得了一个个胜利。
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在实现四个全面的艰巨任务面前,强调看齐意识,强调向看齐,至关重要。向党中央看齐,就能使我们党围绕核心紧密地团结起来,保持方向一致,步调一致;就能使广大党员思想不迷向、行动不失范,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样,我们就能克敌制胜,攻坚克难,绕过中等收入陷阱,避免经济硬着陆,应对外部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异化,闯过一个个沟坎险峰,无往而不胜。
强调看齐意识,首先要明确向谁看齐。孔子的“见贤思齐”,参考他的其他言行,可以解读为“凡贤”思齐。毛泽东同志说向中央看齐,向七大基准看齐,是因为七大选出了坚强的中央委员会、书记处,明确了党的领袖和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七大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向七大看齐,就是向中央委员会看齐,向党的领袖、党的指导思想看齐,向七大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同志在表彰模范县委书记的大会上,号召模范县委书记向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学习,同时又号召全国2800多个县委书记向模范县委书记学习。同志在工作中,表扬过无数的先进的人和事,凡是表扬的先进,就有号召大家看齐、学习的意思。由此可见,看齐的对象是相当广泛的,既有先进个人,也有先进集体,先进组织;既有以文字为载体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也有为贯彻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而勇于实践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先进思想,优良作风,适用有效的工作方法。
向所有的先进看齐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首先的和主要的看齐对象,是向党中央看齐。因为这是关系全局成败得失的大问题,是天字第一号的大问题。我们要像同志说的那样,“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我们向党中央看齐,和个人崇拜,毫无关系;和盲目追风、无原则的跟风,毫无关系。我们向中央看齐,是因为它正确。它的正确,是实践证明了的,有铁的事实作根据的。以来,以同志为党中央,以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以大视野运筹国内外大局,以大手笔推动改革发展,以大举措组织行动,以大气力贯彻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开创了新局面。这个铁的事实,证明,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执行的理论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是良好的。正因为这样,才受到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诚心诚意地向党中央学习,坚决地、全面彻底地向党中央看齐。
同志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中说:县委书记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他还向县委书记提出了4点要求: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这是他向县委书记的号召、要求,也是他一生中,做支部书记、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党的,一贯遵循的原则,实际行动的指南,也是我们向党中央、看齐的标准。
人生在世一辈子,作为共产党员,要为党工作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为党工作得怎样?党性如何?为人民服务得怎样?人品如何?自己的形象自己造,自己的历史自己写,评说却须由党来做、人民群众做,不以自我感觉为准,不是自己说了算。一个人的能力有强弱,贡献有大小,只要为党工作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死而后已,“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