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关于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发言稿(通用8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中央决定,20xx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为执政党,党章是就我们党的总规矩、根本法,体现了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博大的精神实质。笔者以为,做为党员干部,我们应牢固树立四种党章意识,才能促使我们的工作能始终围绕党的要求,围绕人民利益不断推进,为实现我们的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一是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党章对党的指导思想、路线纲领和奋斗目标进行了具体明确,这些是旗帜、是方向。从根本上说,党的意识是党员理想信念、政治觉悟、党性修养、遵章守纪的集中体现。只有强化党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加深党员干部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地位、作用和使命的自觉性认识,把好政治方向。
二是牢固树立党纪意识。党章是党内最高、最根本的法规,它对民主集中制、党员权力和义务、党的纪律等作了明确规定,这些都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党内生活准则和政治纪律原则。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自觉遵守党章,是维护组织权威、厉行工作规程、保证政令畅通的重要保证,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三是牢固树立标准意识。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党员条件、价值追求、该尽的义务、应树的形象都作了明确规定。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和行为主体,每个党员的形象都代表着党的形象,每个党员干部只有遵循党章要求、践行党员标准、树好党员形象,切实改进作风,才会不贪图眼前利益而谋求更大作为。
四是牢固树立实干意识。党章规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落实党章这一基本要求,就是要把实干意识贯穿各项工作和言行操守,确保上级决策指示畅通无阻,精准执行,就是不讲假话、不搞形式主义,实实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锐意进取、讲求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近期,通过一段时间自学、集中学习、领学等方式,对“三文件一条例”及自治区、自治州和县委稳定工作会议暨维稳系列条列重要文件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对当前尉犁县维护稳定的各种举措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对当前开展“去极端化”严肃性和复杂性有力更深的了解。作为县委班子成员,特别是作为一名纪检委书记,更应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强化执纪问责,加强政治纪律的监督,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三文件一条例”精神,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同时要把贯彻“三文件一条例”作为当前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遵法、信法、用法,真正做到政治上可靠、敢于担当、敢于和善于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切实做到不含糊、不变道、不打折扣。
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纪律教育,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忠实履行职责,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按照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的各项工作和部署。作为纪检执纪机关,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遵守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掌握干部的思想动向,对违反政治纪律、危害社会稳定以及造谣、公布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言论等的党员干部,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自治区纪委关于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斗争中违反政治纪律的处分暂行规定》的重从快处理。
加大执纪问责力度。针对当前反恐维稳严峻形势,始终把政治纪律案件的查处放在重中之重,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违反政治纪律人员,努力建设良好健康的政治生态环境。对违反政治纪律的,不管哪个民族、什么级别,都予以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教育和治本功能,体现查办案件的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层层传到压力,形成威慑,为尉犁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我们要加强对《党章》、《公务员法》的学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切实增强党性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始终延续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将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上来,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一切都在变,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一是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所有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用心学习、虚心学习,积极利用忠州大讲坛、党校培训、挂机锻炼等机会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吸收新的知识,汲取宝贵经验,重点加强对《党章》《公务员法》的学习,用党章、公务员法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打幌子,不走形式,真抓实干。二是立足本职,忠实履行职责。所有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立足于本职工作,正确认识大局、自觉维护大局,多讲奉献,少求索取,决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阳奉阴违、各行其是,坚决遵守党的纪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地为我县建设“库区工业高地、重庆品味小城、中国幸福橘乡”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二、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
《党章》、《公务员法》的学习让我们对人生观、权力观、事业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一要锐意进取,创先争优。我们党要求我们要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握实质,内修其心、外正其行,严谨细致,开拓创新,坚持从自我做起,从日常行为做起,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焦点聚集的地方去,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二要解放思想,刷新业绩。邓小平同志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使思想观念冲破旧习惯势力的禁锢和束缚,敢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要增强发展意识、大局意识、主动意识和问题意识,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奋力拼搏,不断刷新工作业绩。
三、始终延续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一分布置,九分落实”。作风体现党风,现在决定未来。我们务必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把智慧力量凝聚到科学发展实践上,务必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转变作风。一是坚守底线,永葆清正廉洁。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坚守廉政底线,是为官从政必须坚守的最低标准,党员干部要视党纪国法为“高压线”, 在思想上要敬畏,在心态上要知足,在用权上要谨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守得住欲望关、守得住爱好关、守得住亲情关、守得住社交关,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二是严谨务实,锤炼优良作风。作风建设事光党的形象,事光人心向背,我们一定要抓紧抓好,坚决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办事拖沓,互相推诿等恶习,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按照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要求,加强纪律性,提高执行力,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快把事办成、办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大力锤炼优良作风,形成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潮。
近年来由于极少数机关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腐败堕落,影响了党员干部形象。笔者写这篇文章,期望对机关党员干部在树立党员形象方面有所帮助。
一、增强机关党员干部党员意识的重要性
党员意识是党员在社会生活多种角色中最重要的政治角色意识,是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党员意识是党员在对党的纲领与任务的认同、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纪律的认同基础上形成的,是每个党员的必备素质。它的核心本质,是党员在自己一生中对理想信仰坚定不移的追求和与此同行的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不同,有着不同的历史特点和具体表现)。处于执政党地位的党员意识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角色意识和理想意识、党章意识和自律意识、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理论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的执政党,是由于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同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执政60多年,还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人民群众就是根据广大党员干部的表现来认识党、支持党、拥护党的。因此,机关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如何,党员形象如何,不仅关系到一个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关系到我们党的整体形象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由于社会经济成份、经济利益、组织形式及生活就业方式的多元化,有为数不少的机关党员干部党员意识淡化,在工作中生活上表现不好,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对于树立党员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增强机关党员干部党员意识
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是党和政府所拥有的重大政治资源和无形财富,也是党和政府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必备条件。笔者认为,要重树党员形象,除了要外因即有党纪国法的制约,上级领导的督察,人民群众的监督外,更重要的是内因,即增强机关党员干部以下“五对意识”:
1、增强角色意识和理想意识。树立党员形象,首先要解决党员角色意识和理想信念问题。角色意识是共产党员对自身独特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认知。理想意识或信仰意识是指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
增强角色意识和理想意识就是要时常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提示,强化自己的角色心理,把党员的各种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强化使命感;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远大理想与党在现阶段的任务统一起来,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实践者和推进者。
2、增强党章意识和自律意识。党章意识是指共产党员要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观念。自律意识是指党员时刻提高警觉性,时刻检查剖析自身的行为,时刻按照党纪国法办事,诚信守法、廉洁奉公的自觉性。
增强党章意识和自律意识,就要加强党性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增强党章意识和自律意识,就要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才能树立党员形象。
3、增强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宗旨意识是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无私奉献、踏实工作的观念。共产党人的执政意识,是指共产党人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对国家实施领导管理和建设的自觉性。执政意识包括:党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服务;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负有什么样的责任,怎样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哪些因素会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对之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等。所以,作为执政党的主体,机关党员干部的执政意识,反映的就是执政党同党的事业、国家政权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增强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就能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是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党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行动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发展党的事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作出贡献;对于影响党的执政地位持久巩固的消极因素,要敢于抵制,勇于斗争;要为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多做工作,决不能利用党的执政地位和自己手中的权力谋私利,捞好处,甚至违法乱纪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树立党员形象。
4、增强理论意识和创新意识。理论意识或学习意识,是指要有强烈地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国际知识的愿望和要求。创新意识是指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为己任,敢于面向未来,勇于开拓创新的自觉性。
增强理论意识和创新意识,就是要求机关党员干部既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会学习,又不照本宣科而有所创新地学习——能学习。也就是说,每个机关党员干部都要高度重视学习,把学习作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进步的阶梯和健康生活的标志,争做掌握先进知识、运用先进手段、创造先进成果的模范。同时,紧密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据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在创新上下工夫,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的xx大提出的任务,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定又围绕这个任务,突出强调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遂昌县委于近日推出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全县各级党组织应以此为契机,营造机关党员干部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提升能力素质、开创新局面。
5、增强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发展意识是指共产党人发扬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的精神,讲求效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忧患意识是指着眼于大局,放眼于未来,站在全党、全国与中华民族的高度认识和判断事物发展的理念。
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真正认识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融化到自己的工作中。就是要追求效率精神,提高我们党管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效率,即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是要主动地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思考、寻找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各个环节中影响发展速度、质量的矛盾因素,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与预见性、全局性与长远性,催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就是既要具有理性的思维,又要具有乐观的态度,既要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准备好对策,从而克服悲观情绪、盲目性和浮躁心态。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语出《管子·牧民》,原文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意在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强调党要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让人民群众满意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
管子,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属于法家学派。他辅佐齐桓公改革内政外交,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管子》托名管仲,实际是诸子时代一部内容庞杂、非一人一时所作、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牧民》为《管子》第一篇,集中反映了管子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论。
管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民为本”思想的政治家,他主张统治者要顺民心、量民力、利民生,因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即政令能否得到推行,就在于其能否顺应民心民意。统治者只有顺应民心民意,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而要顺应民心,首先要了解民情、关心民众疾苦。
在《牧民》中,管子对百姓之“恶”与“欲”的心理分析非常透彻到位,他看到了百姓“恶忧劳”、“恶贫贱”、“恶危坠”、“恶灭绝”,即老百姓嫌恶忧苦劳累、贫困低贱、危难灾祸、灭种绝后,那么统治者在制定治国方针政策时,就要顺应老百姓的这些心理,给予百姓安逸快乐、富足显贵、生存安定。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他们就会愿意与国家同甘共苦,为国家赴汤蹈火。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老百姓过上安心、舒心、顺心的幸福生活。民心顺则事业兴,民和则国和,民安则国安。中国共产党1921 年成立后,之所以在短短28 年时间里,能迅速崛起强大,取得国家政权,就是因为它顺应历史潮流,赢得了民心。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来,虽然历经坎坷,但是一次次战胜困难,经受住考验,依靠的也是人民的力量。应该说,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又一次证明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党和政府历来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中共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闭幕后,在新一届同记者的见面会上,就明确表示:“新的领导集体的重大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他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期待,那就是希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为此他庄严地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故而,能否知民意,顺民心,聚民心,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党和政府各级部门执政为民是否落实到位的试金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只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就中央政治局当好“三严三实”表率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这一论断,不仅是对中央政治局同志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为我们明确了想问题、干工作的根本遵循。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是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也是塑造党员干部坚强灵魂的重要途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看齐意识,积极主动向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到层层立标杆、作示范,才能有效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上下一心、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一、维护中央权威
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最核心的就是维护中央权威,不利于中央权威的话不说,不利于中央权威的事不干,做维护中央权威的促进派。
树立领导核心意识。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党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突出强调维护中央权威。维护中央领导核心权威,决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牢固树立强烈的核心意识,坚决维护以同志为的中央权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切实把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把全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使我们党真正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党员领导干部头脑要清醒、心中有定力,必须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自觉遵守党章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是维护中央权威最核心的要求。要认真落实同志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要求,敬畏法律、遵守纪律,明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民务实清廉,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心中有杆秤,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使纪律真正成为廉洁从政的刚性约束。
持续强化党性修养。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以整风精神开展思想斗争,持续强化党性修养,夯实自觉维护中央权威的思想基础。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是无组织无纪律现象产生的主要思想根源。许多党员干部没有经过重大政治风浪的考验和严格政治生活的锻炼,缺乏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一切服从组织的可贵品质。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形成令行禁止的良好秩序,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要以整风精神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不断深化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切实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靠后阶段的工作,深入开展即将开展的“学习党章党纪,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共产党员”学习教育,帮助党员领导干部干部深刻认识无组织无纪律行为的危害性,培育守纪律讲规矩的政治自觉,夯实自觉向中央看齐的思想基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二、保持理论自觉
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源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持理论自觉,是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的前提和基础。
全面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以来,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站在时代进步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讲“看齐”,最重要的是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系列重要讲话。要全面领会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要注重用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坚定对的政治自信、组织自信和能力自信。
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精髓。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鲜明立场,准确理解基本观点,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进一步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要深刻把握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追求,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事业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心;深刻把握讲话贯穿的历史担当精神,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把责任扛在肩上,创造经得起检验的新业绩;深刻把握讲话贯穿的真挚为民情怀,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刻把握讲话贯穿的务实思想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深刻把握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注重以全局视野、长远眼光看问题,注重运用两点论、重点论分析问题,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上下功夫、见成效。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正在做的事情,自觉地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去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重大问题,把学习的收获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举措、领导工作的本领,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要紧密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成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的过程,成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优秀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过程,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使命。
三、对党绝对忠诚
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都庄严宣誓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如果背离了入党时立下的誓言,党员就不成其为党员,党的干部也不成其为干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最根本的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忠诚党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大庆铁人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崇高信仰、远大理想发挥着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让我们穿越90多年艰辛历程,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变质,说到底也是由于信仰迷失、理想缺失。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更好地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忠诚党的事业。为官不为是官之耻辱,为官有为才是官之本分。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是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的。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现在忠诚党的事业最大着力处在哪里?就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切实担当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积极推动法规制度体系完善,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在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上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忠诚党的组织。我们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不是松散的俱乐部。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要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决不搞拉帮结派。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具体到对党组织所有的纪律、规矩都要不折不扣、老老实实地执行,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
树立注重实干的用人导向。抓落实的工作实践,检验着每个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也是考察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坚持把好干部“20字”标准和“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四个人”“四个有”要求统一起来、综合考量,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导向和重要标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
党的报告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树立三种意识。一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二是要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三是要牢固树立党员形象意识。作为党员教师模范的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牢记:“保持党员先进性,教书育人促发展”的工作宗旨,工作中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敬业爱岗,要一点一滴的从具体工作中充分体现,让学生、让家长从我们周到细致的工作中体验到温暖为止”。 把工作岗位当作作奉献的舞台,在各自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奉献作为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着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品格,是党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共产党员把工作岗位当作奉献的舞台,不是为了追求毫无社会价值的奉献,不是为了奉献而奉献,而是在奉献中为群众谋利益,为社会作贡献。
广大党员要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岗位不断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发挥能力,积聚能力,提升能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和排头兵。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员这一政治身份的认同感,是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的内在自觉性。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所具有的最基本前提和条件。从根本上说,党员意识就是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和政治觉悟的集中体现。
党员意识直接关系到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拥护我们党,坚定地跟着我们党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彰显党员意识而带来的巨大感召力、影响力,人民群众从广大党员的模范行动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力量、看到了方向、看到了前途,从而增强了信心。只要每一名党员都有强烈的党员意识,都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个个尽职尽责、人人争作贡献,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浪考验,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党员意识直接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员意识就是先进意识。这是因为,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员意识的先进性,而党是由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所组成的党。因此,有了党员意识,就应该有先进意识,就应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为实现党的纲领所起的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带头作用,就是党员要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作表率,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骨干作用,就是党员要在各项工作中挑大梁、担重任,努力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桥梁作用,就是党员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使群众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员意识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党员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党员意识有不同内容的体现和要求。新时期,党员要成为优秀共产党员,就必须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和正确行使权利,增强“五个带头意识”:即带头学习的意识;带头争创佳绩的意识;带头服务群众的意识;带头遵纪守法的意识;带头弘扬正气的意识。
党员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增强党员意识,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过程。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不忘党员身份,时刻不忘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时刻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让群众一眼看出:这就是共产党员!
增强党员意识不仅仅是党员自身个体的事,也是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教育、管理、服务并重,健全组织生活,强化制度约束,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积极开展有利于强化党员意识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自觉性,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