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爱心的朗诵稿(精选3篇)
人们对老师的评价一向都很高,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也有人说老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还有人说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0__年,我大学毕业,带着对这份职业的憧憬,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说实在的,也曾因为作业、备课、学生琐事心烦过;也曾为了某种利益周旋于领导、同事、学生之间;还曾因为和一些蛮横无理的家长发生冲突而掉过眼泪;更曾因为看到学生把老师的苦口婆心当成耳旁风而感到失望和沮丧,甚至一度想过放弃。可就在20__年5月,在房倒屋塌,山崩地裂的那一瞬间,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拯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感情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他们的伟大让我感到相形见绌,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我为自己的自私和狭隘感到羞愧。
今天,我站在这里,为讼师德。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比那些用生命雕刻师德,用鲜血抒写师魂的事迹更值得我们讼扬?
历史永远铭记那刻骨铭心的悲痛时刻:20__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令世人震惊的8级地震。瞬间,房倒屋塌,山崩地裂,昔日美丽的城市在那一刻成为废墟,多少灿烂的笑容定格在那一刻!多少美丽的故事成为永恒!痛失亲人的同胞肝肠寸断,欲哭无泪,地震使天府之国——四川变成了人间的地狱!然而,坚强的四川人民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倒!顽强的华夏儿女没有屈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让我们感动的,是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教师们。他们用舍生忘死的英雄壮举诠释着师爱的崇高;他们用鲜血抒写了震撼人心的悲壮史诗,给世人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向倩老师,身体被折成三段,可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为学生筑起生命的港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谭千秋老师,用臂膀、用脊梁、用身躯,为学生撑起坚实的屏障;我们永远不会忘记,48岁的代课教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年轻的袁文婷老师为了救学生,将自己的青春定格在26岁:袁文婷,一个普普通通女孩的名字,如果不是这场灾难,没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谁,一位来自于汶川震灾地区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的一位教师。汶川震灾发生时,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学的校舍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
她最后救出的孩子叫吴佳辉,他一听到袁老师的名字就开始嚎啕大哭,嘴里一直叫嚷:“袁老师还被埋在里面,她没有死,我看见她倒下的,她手里还牵着同学。”在他的脑海里,一直都回放着地震发生那一刻时袁老师的身影。他抽泣着说:“当时我们在教室里复习功课,袁老师正在给我们检查作业,我们只感觉地开始晃动,根本就没意识到地震发生了,只听见袁老师大声吼叫,地震了,大家快跑……我们当时也吓傻了,站在那儿不知道该往哪儿跑,只见袁老师快速的奔跑过来抱起大家就往外跑,一个、两个、三个……十多个同学被送出了教室,正当袁老师把我放在教室门口又转身回去救其它同学时,我只听见‘嘭’的一声,楼板就掉了下来,我也被楼上的饮水机砸倒在地,当我回头去寻找袁老师的身影时,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我只看见了她的双脚和她怀里抱着的同学。有人在悼念公主老师的时候写了这样的词句:
你是那样瘦弱,年轻林黛玉一样袅袅婷婷
也许,你也会对月伤心见花落泪
林黛玉一样善感多情
但那一刻你一跃而起
像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你用那样柔情的双手
一次次
托起你的学生
那勇气让男子汉汗颜
那力气让举重冠军惊鄂
你又一次冲进教室
却被惊天瓦砾吞没
你这一冲
一下子冲进历史
一下子冲进永恒
留下一首爱的赞歌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还有很多很多。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撞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一幕幕舍身忘死的悲痛画面让人泣不成声;一桩桩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他们是新时代教师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神圣的师德,在他们身上闪光。
正是这种神圣的师德,地震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造不朽的师魂。
正是这种神圣的师德,灾难面前,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博大的胸怀体现着生命的尊严与伟大,用单薄的身体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用生命为心爱的学生上完最后一课,为他们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虽然,这些可敬可亲的师者离我们而去,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那鲜血谱写的师德篇章永垂史册;那铮铮铁骨铸造的师德丰碑永不腿色;那生命奏响的师德赞歌将永在人们心中响彻。
师德,在地震中闪光,英雄教师的伟大壮举在我们心中永存!此时此刻,让我们向在地震来临时舍己救人的英雄教师们永远致敬!让我们将教育的真谛进行到底!
而今,新的世纪在呼唤,党和人民在呼唤,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教师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迎接果实压满枝头的秋天!
岁月路上
不可能不需要帮助
雪中送炭,泣不成声
赏心的是与爱着的人并肩同行
共同悦目这路上的风景
经历不同
却今日同行
我们是爱心志愿者
行动作为祝福
联起手来
将爱——
结成一条彩虹
不管路有多远不平
彼此可互助前行
不论昨晚是怎样失眠
清晨起来,
依然是霞光万道的新景
铭记或遗忘,
总相悖你前进的方向
而未来——却是你努力的愿景
我们都乘坐在同一时间列车里
不管是着急,奔跑、慢行或坐着等
自愿拉起手来
帮助应该帮助的人
为了幸福而同行
老人需要温情
叫一声“爸爸、妈妈”
儿女搀着你慢行
智障的朋友迷路了
用黄手环领着他去兜风
用歌谣放松他那焦急的心情
张家孩子跑丢了,大家帮忙找找
李家的车库门没关,需要提个醒
...... .....
多少事,需要帮忙
多少情,需要协同
我帮你,你帮我
和谐、幸福与甘甜与共
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社区
彼此的爱由彼此的诚信来完成
我们是一个善良和快乐的大家庭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慈善是每个人必备的品德,它就在我们身边,如此简单。
还记得那个烈日炎炎的夏日,还记得那条平热闹凡的小街,还记得那位布满沧桑的老人,时间的齿轮飞速转动着,把我带到了那天。
一眼在嘈杂的人群中看到了他,大概60岁左右的样子,在那个仅仅不到几平方米的破旧小屋,尽管火辣辣的太阳无情的灼伤着他苍老黝黑的皮肤,尽管晶莹的汗水一滴又一滴从额头滚落到地面再消失,他依然埋头苦干着手中的修车活,不辞辛苦的顶着烈日以微薄的利润维持着生计。
“好了没有?”旁边的一位中年妇女不耐烦的嚷着,挥手为自己扇着风,斜着眼打量着老人修车的技术,皱着眉看着自己被肢解又重新组装的车,算着大概要多少钱。
“这车难修。”老人挥了挥自己如雨的汗,艰难的起身,脸上浮起一抹轻松的笑容,“修好了。”
中年妇女接过手上的车,掏出包里一沓钱,随便抽了张10元扔在了老人手里,转身就想离开。
我愣了愣,莫名为老人涌起一丝怒气。老人也愣了愣,随即叫住了那名妇女,我理所应当的认为老人会为自己的辛苦劳作而多讨点钱。谁知老人开口道:“车轮没气了,给你打点吧。”
妇女转过身却没吭声,老人仿佛看穿了妇女的心思,又笑了笑:“不要钱。”说着便又蹲了下去。看着老人被车挡住的身影,看着妇女闪躲的眼神,看着她那句脱口而出却硬是被咽回去的“谢谢”。我也笑了笑:老人的心,如此美好!慈善,竟如此简单!
想起莎士比亚的那句名言,老人仿佛就是那美丽的甘露。他简单的慈善是拥有一颗感化别人的心。当一个人带着慈善的心,去做慈善的事,即使遇到不慈善的人,慈善,一样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