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演讲稿(精选31篇)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我们的好朋友——红领巾广播又来到了大家身边。本期红领巾广播台由我为大家播音,我是牛亚欣欢迎大家收听!
4月5日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说到清明,大家一定首先想到扫墓。的确,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每到这一天,人们常常要去扫墓、踏青,悼念已故的先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关于它的由来,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下面就让我们选一个来讲讲吧。
春秋时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给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惟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他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
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深山里去了,重耳带人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适得其反,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重耳非常后悔,把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第二年,重耳领群臣去深山祭奠,发现柳树复活了,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禁火,在“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了全国性的大节日。
同学们,每当五星红旗迎着朝阳随风飘扬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五星红旗为什么这样鲜红,旗帜上的五颗星星为什么这样闪亮?
同学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国旗鲜红,因为染上了先烈的热血;五星闪亮,因为凝结着英雄的精神。我们知道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竟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势,宣布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抗战时期,也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的小英雄,大家一定听过《歌唱二小放牛郎》吧,讲述的就是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本次播音同学们今天的播音到此就结束了,谢谢收听再见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20xx年12月10日晚,中国作家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聚光灯下戴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莫言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先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东方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琴棋书画礼乐汉字骑御,还是四书五经,文房四宝、四大发明,亦或是“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国礼仪文明。都蕴含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深沉积淀。炎黄子孙正是在这方厚土上传承发展,便有了中国人独有的东方气质。
东方气质是对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我们的先辈前赴后继,付出生命与血的代价,推动时代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从仓颉造字,大禹治水,周王分封,秦扫六合,到辛亥革命,八年抗战,我们的祖先用不同的方式追求美与真理。这是中华民族千年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东方气质是对美和真理的献身精神。是舍生取义的文天祥,是“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吉鸿昌;是朱自清宁愿饿死不食美国救济粮的铮铮骨气,是林则徐堂堂正正的浩然正气,是诸葛亮宁静致远的字字珠玑!
东方气质里有包公的铁面无私,有元代的横跨欧亚的霸气,有诸葛孔明鞠躬尽瘁的忠心,有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淡薄,有木兰愿代父从军的凌云壮志,有昭君远嫁匈奴的勇敢,有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情画意。他们是千年青史之中的一抹重彩,是东方之冠上的闪耀的宝石。东方气质,在礼貌儒雅,举止优雅。
千百年来,家庭学校对我们所有良好行为的细致入微的熏陶、理解与内化,使这些传统美德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或许是顺手将光洁的地板上的不和谐的纸团扔进垃圾筐,或是不小心被别人踩到时报以谅解的微笑,或许是得到他人帮助时致以感谢的微笑,亦或是在出入不同场合时礼貌的了解规定规矩。点点滴滴中显示出东方人纯粹而良好的文化教养和习性美德。
周恩来是东方人纯粹儒雅气质的凝聚,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东方永恒的魅力。他曾以超凡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他一生的光辉业绩和渊博学识。过人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高升品德吞吐日月。他的去世曾是中华大地上亿万人侍立寒风哭英灵的旷古悲恸。让联合国为他降半旗。
回顾历史,无论是如鲁迅,胡适,蔡元培,梁实秋等国学鸿儒,还是华罗庚,丁肇中,邓稼先,钱学森等世界级科学家,无不是在接受祖国良好文化熏陶之后远渡重洋,接收西方文化思想,最终成为学贯中西的中华学人,他们的成就,无不受益于早期中华传统文化之本的影响。
面对如今现代化的世界,流淌着东方血液的我们更要具有足够的世界眼光。审视我们的不足与疏漏,以理想,包容的态度去借鉴吸收一切健康优秀的外来文化。我们不仅仅是拥有千年历史的国度,更是一个年岁赏轻的国家,我们要继承发扬,也需要充实与完美。全球化趋势让我们学会了了解世界,那我们更要让世界明白我们的气质与内涵。
那么从现在开始吧,写下每一个遒劲有力的的汉子,念出每一句抑扬顿挫的中文,扬起每一个自信豁达的微笑,告诉全世界,我们就是中国,我们就是东方,我们就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
今天是春节,我和爸爸、妈妈都很高兴。
一大早,我们就开始贴春联,贴好春联我们又去买爆仗。
中午,吃过午饭,我和妈妈看了会电视,看完电视我又玩电脑。
不知不觉地到了晚上,我们开始包饺子。一开始,我还不会包饺子,后来,在妈妈耐心的指导下,我慢慢的学会了。我包了好多饺子,有肉的还有菜的,我把它们整整齐齐的摆好了。看到这些虽说不算 好看的饺子我心里高兴极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包饺子啊!
饺子包好了,我们准备放爆仗。楼下放爆仗和烟花的可真多啊!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天空上五颜六色的烟花不停地绽放着,可真热闹啊!
爆仗放完后,妈妈把年夜饭也做好了,年夜饭真丰富,有烤鸡,有鱼,有菜,还有水饺……开饭喽,这时春节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晚会,春节晚会的内容很丰富,有唱歌的,有跳舞的,说相声的,演小品的,还有变魔术的……一片喜气洋洋。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20__年11月2__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__月__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给予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不要等它湮没在时代的潮流中才追悔莫及。今年春节以来,中国大江南北都在发起“光盘”行动——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南中学子更应多了解传统文化,并有责任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时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此,我号召全体师生: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节约水电,珍惜粮食,爱护公物,用实际行动来弘扬祖国的传统美德,真正做到“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最后,让我们以男生公寓楼的对联共勉:日新其德仁智修双,三省吾身知行合一。
谢谢大家!
尊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这一周,我收集了大量的传统资料:对联、生肖、剪纸、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信息,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它是人民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夏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俗称“过年”、“过年”。每年新年,街道上都挂满了红灯笼和飘扬的彩旗。购物中心挤满了人。买年货可以热闹。奶奶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外面有很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孩子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满意的微笑。爸爸给我买了很多烟花爆竹。晚上,我拿出烟花,下楼和孩子们一起玩。我们玩得很开心。直到晚会开始,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一边吃着水果,一边和家人一起看晚会。精彩的表演让我们笑了,心想:“要是天天过年就好了!”!
我也喜欢“重阳节”,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名为——重阳节。在重阳节,还有“老人节”。这一天,人们赏菊,穿山茱萸,喝酒爬山。这天放学后,我和父母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里很高兴,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就迎来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还放了很多烟花,吃了元宵,猜灯谜,看了公园的灯。我家是圆的圆的。当时心里充满了无比的幸福和喜悦。传统节日真的很丰富多彩。他们是文化。
我知道的传统节日有端午节、清明节、情人节、中秋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也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应该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它们。传统文化是一种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的新一代,我们应该加强学习,大力弘扬这些传统文化。
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医。做外一个访问学者他怀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去了美国,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受惠于中国传统医学。但在那期间,他遇到了些中国同胞,他们不但主张废除中医,还说我父亲缺少国际公民的素质。
听了这个,我感到特别惊讶!这种话怎么会从我们自己的同胞嘴中说出呢?他们的话不禁让我深思:什么是国际公民?怎么又才能成为一个国际公民呢?
难道全球化就意味着我们舍弃自己的传统节日而盲目地过圣诞吗?或是在好莱坞电影前我们传统京剧的黯然失色吗?
当然不是!在我看来,国际公民身份意味着对世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巨大尊重,但这种心态是建立在我们民族身份基础上的,只有我们充分地表现出我们的民族身份,才有可能成为国际公民!换句话说,国际公民从家里做起!
要成为国际公民,我们在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正是有了民族身份,我们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要做些什么,向哪个方向前进; 正是有了民族身份,我们才能被世界铭记与尊重。比如说孔子,他可是什么外语都不会说,但凭着对人类智慧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成了一个无人不知的中国人;成龙,作为一个中国的文化大使,之所以被广受欢迎,不是因为他穿牛仔,喝可口可乐,而是他的中国功夫,和他那低调的微笑!
所以,大家看,民族身份其实正是使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不意味,也不应意味着民族身份的丧失。要在世界做好一个国际公民,先得在中国做好一个中国人!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化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时代潮流,竟然我们没有其他选择,为什么不主动拥抱它呢?带着我们的民族身份去拥抱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公民!
谢谢!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20xx年11月25日申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节日。
春节我们可以享受各种美食:美味的饺子、圆圆的元宵、香甜的年糕、又酥又脆的春卷。春节的习俗也很多:有扫尘、拜年、贴春联、放鞭炮、看春晚等。
今天我期盼已久的春节终于到来了,清早我和爸爸一起贴好春联,一路奔波来到爷爷奶奶家。只见家里焕然一新,整洁明亮。客厅的桌子上摆满了瓜子、花生、巧克力和各种糖果,我忍不住诱惑,伸手拿了一块巧克力,塞进嘴里,一股甜美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有香喷喷的烤鸡、金黄的藕合和带鱼,清蒸大虾、红烧鱼块……时不时地冒出诱人的香气,令我垂涎三尺,口中暗流涌动。我们全家欢聚一堂,举杯欢庆新年的到来,我祝福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在我们孩子的眼中,放鞭炮是最开心的事。晚饭后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冲到门外,我先拿出一个“鱼雷”,插进土里,然后小心翼翼的点燃了炮捻子,捂起耳朵,只听“轰”的一声,地面被炸出一个小洞,我们开心地笑了。弟弟也学着我放起来。这时四面八方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炮声,我和弟弟兴奋极了!欢呼着,跳跃着,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花炮升腾五彩斑斓,整个城市沉浸在节日的烟花爆竹声中。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丝丝缕缕的白色烟雾携着淡淡火药味缓缓消散,片片破碎的纸屑如断翅的彩蝶悲壮坠落,忽然,“轰,轰,轰……”大批烟花从天上倾泻下来,成了红色和金色的“瀑布”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气势。“瀑布”过后,降落伞烟花,飞龙烟花……相继登场,整个天空都被照亮了,瞬间就把夜空变成了烟花的海洋。我看得眼花缭乱,拍手叫好。天空中绽放的烟花已经数不胜数了,此起彼伏的烟花似在争奇斗艳,又像在展示着人们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而大人们的欢笑声,孩子们的尖叫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烟花把夜幕装扮得格外耀眼,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热闹的除夕之夜,烟火映红了围观的张张笑脸。我暗自祈祷——新学期,我的学业也要像璀璨的烟花一样,一飞冲天,开放出最绚丽的花,放出最夺目的光彩!
老师和学生:
大家早上好。
九月的黎明,苏醒悄然而至,秋天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和金色的树叶,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8月15日是中秋节,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月亮很亮,古人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8月15日也被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常用“圆月”、“缺月”这两个词来形容“喜怒哀乐”,住在外地的游子们都是把自己的深情寄托在月亮上。如李白的《举目四望,发现已是月色,又沉了回去,忽然想到了家》,杜甫的《他知道今夜的露珠将是霜,家里的月色是多么明亮啊!》,王安石《春风与绿江南岸,明月几时归我,明月几时归我》等。都是永恒的天鹅之歌。
中秋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崇拜月亮是一个重要的习俗。古代皇帝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社会制度。人们的家庭也有中秋节。后来赏月比祭祀月亮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享乐。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在唐代盛行,许多著名诗人的诗歌中都有关于月亮的诗。比如“希望人长寿,千里同游”。“明月几时,向天问酒。”所有这些故事都流传至今。中国各地有许多“拜月坛”、“拜月亭”和“望月楼”的历史遗迹。北京的“月坛”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为祭祀月亮而建的
吃月饼是另一个节日习俗,象征着团聚。自唐代以来,月饼的制作越来越复杂。苏东坡在一首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内有薯片饼。”清朝的杨光福写道:“月饼馅是桃肉馅,冰淇淋加蔗糖奶油是甜的。”好像当时的月饼和现在的月饼挺像的。
关于中秋节有很多传说。其中,最熟悉的故事当然是月亮女神的故事。相传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长生不老药,跑到了月宫。去了月球之后,嫦娥居住的广寒宫其实是一个孤独的地方。除了一棵月桂树和一只兔子,什么也没有。后来,在拜月的每个中秋节,普通妇女都会在月宫向嫦娥献祭。
老师和学生。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各个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遗产,传统节日蕴含着民族精神。它包含着民族价值取向和民族文化基础。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还要探索传统节日背后的价值。“时尚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民族的东西却可以长久。”
大海升起,月亮升起,照亮了整个天堂。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团圆!
我在国旗下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尊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20xx年11月24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端午节,门口放满了艾,香香满满,吃粽子,洒白酒,把龙舟下水。这些都是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规模入侵,中国人不再在意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等节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问端午节是否不再以“钟”命名。
在我们还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欢声笑语中的时候,据可靠消息称,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只有惊讶和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与失,不仅仅是几个庆典,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节日,保留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有着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即将成为其他国家的民族遗产。
不用说,这么多年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是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绿饺子,元宵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就更不用说了。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中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饮食习俗—— .如今,满足温饱的人们正在全面走向小康社会。他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传统节日的吸引力突然失去了它独特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中,我们保留了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当代有多少年轻人熟悉并会使用繁体字?连字都不懂怎么理解古文化?再比如造纸。由于中国造纸的工业化生产,传统手工业丧失了。很多优质的宣纸只能在日本或者韩国买。它们不仅继承了我们传统的造纸技术,而且有了新的发展。以端午节为例,它已经融入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轮子节,这是一个祈祷水稻移植后丰收的日子。长期以来,中国人注重创新,但他们往往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精神文明的第二个断层会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国家的才是世界的。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外节日的繁荣与传统节日的疲软形成对比,凸显了这个问题的紧迫性。
事实上,不仅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民俗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丰富,保存了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必须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迹感到敬畏,并给予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一项新技能:做粽子。
端午节那天,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插着艾叶,还有人戴着香囊。孩子们更常戴香包。香包有各种美丽的形状:菱形、方形、红色和黄色,但它们很漂亮!我走在楼道里,楼道里有粽子的味道。太甜蜜了!口水就要流下来,肚子已经咕咕叫了!我跑回家告诉妈妈我也想吃粽子。我妈慢吞吞地说:“别急,别急,一会儿还要去姥姥家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看到奶奶已经准备好了材料:糯米,红枣,花生,竹叶。奶奶还没来得及说话,我就忙不迭地说:“做粽子容易!我们把材料准备好,用竹叶包好,再煮一遍!”我有点得意,心想:奶奶肯定无话可说。包粽子的全过程我都讲过了。奶奶一定觉得我太聪明了。但是奶奶说:“你说的很简单,做粽子要注意很多事情!”我不信,包个小粽子有什么注意的?
开始做粽子。我自告奋勇,决定先试试。我拿起竹叶,在糯米上包了几圈。包起来的圆不是圆,也不是方,也不是钻石。我拿出红丝线,心想:奶奶平时用五朵花捆粽子,真难看。我可以绑一条漂亮的!我用线把粽子绕了两圈,然后系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太美了!我佩服自己。但是我一松手,粽子就散架了。竹叶松了,糯米从里面掉出来,白白让我开心。
奶奶看见了,过来给我们示范。若叶被奶奶折成三折两卷后被包成粽子。奶奶还教我们做粽子的诀窍。我们试了几次,终于学会了。在自己的包里吃粽子让我觉得很开心。
今年端午节,学会了做粽子,收获真的不小!同学们,你们呢?你在端午节期间学到了什么吗?
中国—一个伟大而繁荣富强的国家,一个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古国,它是全世界各种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大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许多著名学者为我们留下的光辉的著作,智慧的结晶,而且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从小我就听妈妈给我讲司马迁的故事,今天在这本书中,我再次看到了他。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继承父业,著述历史,用毕生的经历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时期,到汉武帝初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多字,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整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走出家门游历四方。他游历了大江南北,到过长城,渡过黄河,登过泰山,经过长江,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搜集历史资料,这些活动使他获得了大量史籍上没有的史料。
正在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几次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他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了心底,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筒,在上面了写下了一行有一行工整的文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巨著——《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的人生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宫刑,遭受了冷落,但他却在史书中有权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在司马迁的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黄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他是个圣人,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
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而是那些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马迁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写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看破名利的心。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活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节日百态千姿、万音和鸣,合奏一支盛世太平·社会和谐、百姓欢乐之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新年文化。春节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怪兽叫“年”,它喜欢在除夕这一夜到人间来吃人。人们很怕它,便早早的躲到西方去避“年”。正在人们忧愁的时候,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叫人们在门口用桃木刻字来防“年”,结果“年”看到这些就抱头而逃。从此,人们就在红纸上写字,并称这些为对联,这段时期为春节。过年例时,家家户户宰鸡杀鸭,买鱼买肉,大摆酒席,遍请亲朋好友来“吃年例”,联络彼此的感情。体现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百姓们热情厚道好客,欢欣的精神风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书写着生活小康、社会和谐的赞语。这隆重的年例、流传的习俗,将新年的味儿延续着,甚至将它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这天,为了纪念自己的先祖、缅怀自己的先祖,一大早,人们便开始忙碌着,准备好祭拜品:金猪、鸡、鸭、鹅、鱼、糕点、纸钱……十点左右,一家族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原本空无一人的山上,变得热闹非凡,他们都是来祭拜祖先的。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山中回荡。如今,远方的游子,久居城市的人们,趁机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乡间,来到郊外,踏一方清幽,撷一片青绿。祭拜先祖,洗涤心灵……
“节分端午为谁言,乃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著名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百姓们怕鱼儿糟蹋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这一天的活动还少不了挂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儿圆圆,合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多么幸福的画面啊!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一天是我们敬老、爱老的重要节日。人们还会借此机会去登山、赏菊、饮菊花酒……
中华习俗丰富多彩,是中华儿女宝贵的财富。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中国现今社会不断进步、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共到和谐的根基之本。”我认为既然要发展社会经济,应先发展中华习俗。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让人紧张的期末考试被时光老人悄然带走,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寒假。寒假里,我最喜欢的是过元宵节,因为,我可以亲手放烟花,观花灯,舞狮子等。
马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串串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一盏盏路灯宛如一条条银蛇,一直伸向天边。小朋友一蹦一跳地,手里边不是拿着五颜六色的气球,就是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因为今年是虎年,所以今晚的“猴灯”特别多,有“充气生肖猴”、有“猴子捞月”、有“大闹天宫”等。
不仅花灯美,而且街道上、公园里也很美。街道上的路灯,大楼上的霓虹灯,亭子上的装饰灯,草丛里的照明灯,都亮了,如同到了灯的海洋。站在桥上往东看,迎宾桥上的彩虹灯,桥下的观光灯和桥两侧上的射灯,五彩缤纷,色色俱全,组作文/成了一副令人陶醉的景象。
最有特色的是民间艺术表演大赛和水灯节。每年的元宵节上午,在我们的市中心都要开展民间艺术表演大赛,全市有几十个单位参加,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内容形式有古典的猪八戒、胖大汉和舞狮子、踩高跷;有现代的健美操、青春活力的现代舞等。晚上,在石漫滩水库边上,人们一边欣赏元宵节的烟花大绽放,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水灯和音乐喷泉,路上人山人海,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悦!吸引了很多周边城市的人们来观赏,这个节日,不仅展示了舞钢的美,也增加了舞钢的知名度,还能吸引很多“金凤凰”来舞钢投资呢!
这真是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元宵节啊!
你觉得我家乡的元宵节美吗?
热情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投资旅游啊!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适值清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我们的校园到处生机勃勃,桃红柳绿,今天在这里隆重集会,用演讲的方式,悼念先烈,祭奠英灵,目的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勿忘历史,以史为鉴。
同学们,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祭扫先辈,缅怀过去,不是要我们沉浸在无限的痛苦之中,而是为了更好地激发我们奋勇前进的斗志;祭扫先辈,缅怀过去,不是要我们对历史耿耿于怀,而是要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更好地开创未来;祭扫先辈,缅怀过去,不是要我们无限地悔恨,而应把历史作为镜子,既照着过去,但更多的应是折射未来,让今天的我们以史为鉴,以史立志!
同学们,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是不朽的,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们!如何继承先烈的遗志?如何发扬革命光荣传统?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太难了,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能够按照《中学生守则》、《“文明学生”四十字规范》要求去做,认真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家里,做一个孝顺父母、关心老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帮手”;在社会上,做一个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标兵”;在学校里做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伙伴”;在公共场所做一个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一个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呼唤文明春风,告慰烈士忠魂,就足够了。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的身上,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肩负着富民强国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用信心、诚心、雄心去演绎我们精彩的人生,莫让年华付水流!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又是一年端午节,听爷爷奶奶说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跟我国古代屈原跳江的故事有关,作为纪念,我们每年都要过端午节。
因为这是个特殊的节日,我知道大家每年这个时候要包粽子、吃粽子,所以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主动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子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
再准备好红枣、鸡蛋、肉等做为陷,将自己喜欢的味道和陷搭配合适,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叶子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然后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粳米红枣等,折叠起来包出棱角,做成四角或三角的.形状。最后在粽叶的外面缠上粽叶条或做衣服的线,终于把一个完整的粽子做成了。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必不可少活动,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佩香囊 ,赛龙舟。今年的6月9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将迎来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就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就有了后来赛龙舟的风俗。百姓们把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的饭团投入江中祭奠屈原,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粽子习俗。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月就被定为端午节。端午时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佩香囊 、赛龙舟、办诗会,来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了我们的生活,这曾经最热闹的活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似乎不再眷顾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些西方节日。当我们还沉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20xx年,韩国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如今,这个我们过了二千多年的传统佳节眼瞅着成为了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
中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它们留存着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须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神州大地彻彻底底的辉煌起来!谢谢大家。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女生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医。做外一个访问学者他怀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去了美国,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受惠于中国传统医学。但在那期间,他遇到了些中国同胞,他们不但主张废除中医,还说我父亲缺少国际公民的素质。
听了这个,我感到特别惊讶!这种话怎么会从我们自己的同胞嘴中说出呢?他们的话不禁让我深思:什么是国际公民?怎么又才能成为一个国际公民呢?
难道全球化就意味着我们舍弃自己的传统节日而盲目地过圣诞吗?或是在好莱坞电影前我们传统京剧的黯然失色吗?
当然不是!在我看来,国际公民身份意味着对世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巨大尊重,但这种心态是建立在我们民族身份基础上的,只有我们充分地表现出我们的民族身份,才有可能成为国际公民!换句话说,国际公民从家里做起!
要成为国际公民,我们在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正是有了民族身份,我们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要做些什么,向哪个方向前进; 正是有了民族身份,我们才能被世界铭记与尊重。比如说孔子,他可是什么外语都不会说,但凭着对人类智慧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成了一个无人不知的中国人;成龙,作为一个中国的文化大使,之所以被广受欢迎,不是因为他穿牛仔,喝可口可乐,而是他的中国功夫,和他那低调的微笑!
所以,大家看,民族身份其实正是使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不意味,也不应意味着民族身份的丧失。要在世界做好一个国际公民,先得在中国做好一个中国人!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化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时代潮流,竟然我们没有其他选择,为什么不主动拥抱它呢?带着我们的民族身份去拥抱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公民!
谢谢!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的随想。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我怀想,滔滔汨罗水,悠悠数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动地情。我仿佛看到:战国时,楚王宠信奸臣,屈原仗义直言,却被革职流放。秦国趁此机会进攻楚国,楚国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抱着一块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湖面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百舸争游,蔚为壮观。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中,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体不被吞噬。
同学们,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经纳入我国法定假日的议案。我认为,以立法手段保护传统节日是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但同时我也觉得,申报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自信。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伸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好和开放。
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由端午节想到屈原,想到了端午之争,想到保护民族文化关键在于教化。这些就是我今天站在国旗下的感悟。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谢谢。
这一周,我收集了大量的中国传统资料:对联、生肖、剪纸、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信息,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它是中国人民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夏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俗称“过年”、“过年”。每年新年,街道上都挂满了红灯笼和飘扬的彩旗。购物中心挤满了人。买年货可以热闹。奶奶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外面有很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孩子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满意的微笑。爸爸给我买了很多烟花爆竹。晚上,我拿出烟花,下楼和孩子们一起玩。我们玩得很开心。直到晚会开始,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一边吃着水果,一边和家人一起看晚会。精彩的表演让我们笑了,心想:“要是天天过年就好了!”!
我也喜欢“重阳节”,这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名为——重阳节。在重阳节,还有“老人节”。这一天,人们赏菊,穿山茱萸,喝酒爬山。这天放学后,我和父母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里很高兴,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就迎来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还放了很多烟花,吃了元宵,猜灯谜,看了公园的灯。我家是圆的圆的。当时心里充满了无比的幸福和喜悦。中国传统节日真的很丰富多彩。他们是中国文化。
我知道的传统节日有端午节、清明节、中国情人节、中秋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也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应该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它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的新一代,我们应该加强学习,大力弘扬这些中国传统文化。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二5班的孙一雲,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重视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求索中汗水与美德的结晶,希望与祈祷的产物,文明与发展的承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形式方面的组合,更有内涵方面的体现,比如,全社会公认的最具有普遍性和影响力的四大传统节日:元宵节——吃汤圆、挂灯笼、舞狮子;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春节——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拜大年等。本来,“吃”只是过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由于“破四旧”、易风移俗,再加上温饱没有解决,“吃”成了一种企盼乃至是唯一的过节形式了。把传统节日归结到饮食是一种悲哀,而因为饮食生活的改变,便放弃过节更是一种悲哀。节日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内涵,一种精神寄托。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化的体现,重视传统节日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就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经济发达,传统节日越是应该红火,也越有条件做得红火。如果我们不用传统节日去占领市场,外来的洋节就会占领市场,同时外来文化就会占据我们的心灵,左右我们的意识。
我们重视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但并不排斥外来健康文化。我们没有必要用命令的方式去阻止人们过圣诞节和情人节等洋节,但洋节有其产生的特殊背景和独有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长时间过洋节,不过传统节日,肯定会对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造成影响。我们不提倡狭隘的民族主义,但我们也不能用外来文化全面代替我们的传统文化,况且,外来节日所体现的文化并不一定就适合我们,现在不是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外来文化在挤压传统文化。我们不否定借鉴,但需要的是以我为主的借鉴。
正因如此,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爱我们的中华文化,振兴我们的中华民族,让我们从对国旗的尊重、国歌的领悟还有对民俗的崇敬开始,一起努力吧!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就要到了,你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吗?让我来告诉你!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赛龙舟是为了拯救投河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把粽子投入江,是为了不让鱼饺虾蟹吃屈原的遗骨。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中原地区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小人的谗言,但怀王不但不听,而且还要听谗言除掉屈原。
屈原写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78年,屈原的精神在当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看着百姓民不聊生,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
楚国百姓闻讯赶来,纷纷划船,到河里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把粽子放进河里喂鱼喂虾喂螃蟹,让他们不要吃屈原的尸体。
两千多年过去了,但是诗人屈原的形象仍然在人们的心中。今天,在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习俗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佩带香囊、赛龙舟。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送绿豆糕和吃绿豆糕的习惯。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不仅因为它能吃粽子和绿豆糕,而且因为它对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在春的怀抱中,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节。
清明节是人们缅怀亲人、寄托哀思、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发扬优良传统,发愤学习,立志成才。
在这一天,我们来到烈士陵园拜谒那些长眠的英雄。远逝的画面已载入历史,他们英雄的壮举已化作一尊不朽的雕像!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齐聚烈士纪念碑前,阳光下纪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战士仿佛正引领着我们向远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中华民族过去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还是要让我们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但是,在缅怀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各地正在大力倡导文明、环保、健康的祭奠方式,那些封建迷信的祭奠陋习正在逐渐消退,我们要以一种文明环保的方式,纪念那些革命烈士与亲人。
大家可以同家长一起参加清明节祭祀祖先活动。清明节祭祀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家人对已逝去祖先的怀念,缅怀他们对后人、家庭及社会所做的贡献,激励后辈向他们学习,努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国家为清明祭祀设定了法定假日,说明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值得我们提倡、参与、弘扬!
大家可利用这次清明节祭祀活动,走进广阔大自然,亲切拥抱大自然,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勇于探索,一定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去用心感受阳光的柔媚、清风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过清明节,也有一定的规矩,而我们又该如何过清明节呢?
首先可以追思过清明。我们可还记得,在西安这片土地,有多少英雄的灵魂在静默,有多少先烈的英风在飘荡。我们倡议,通过开展“唱红歌、祭英烈”的方式,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入团誓词等抒壮志活动,颂扬先烈精神,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科学的节日生活方式。
再者是节俭过清明。送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栽上一棵绿树,表达缅怀;点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书写思念……我们提倡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尽孝,老人逝去时丧事简单处理。
而主题是绿色过清明。清明节又名“踏青节”,除祭奠先人外,还有一些放风筝、荡秋千、春游等习俗。在祭奠先人、外出踏青时,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减少鞭炮燃放、焚香烧纸,不抛撒冥币,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共同保持清洁卫生,共同维护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
同学们,请把对国家的报效之情;对先人的报答之意;对亲人的感激之心;用你们文明的行为表达出来吧!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文明行为都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要共同营造一个文明的城市,创建一个绿色的家园吧!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赏中秋明月,扬中华文化。
漫漫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祖国母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诗词曲赋是她柔光轻泛的双眸,国画、书法和曲艺展现出她曼妙的身姿,而传统节日更是描绘出她灵动飞扬的神采。
《周易》有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成就了民族的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每个节日都是文化的载体。两天后,我们将迎来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同学们,可如今,中秋节对于我们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呢?是忙碌喧嚣中一个难得的法定假日以供消遣娱乐?是应接不暇的宴席与觥筹交错的应酬交际?抑或仅仅只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大最圆的农历八月十五?
现实一次次向我们证明:我们过着历史悠久的中秋节,却不一定了解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们坐在庭院里赏月,却未必能再联想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或“玉兔捣药”的古老传说;我们尝尽了美味的月饼,却往往没听说过“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象征团圆与幸福的中秋节似乎在渐渐淡化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面对韩国“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印度尼西亚将“皮影戏”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对无数西方节日的渗透性兴起与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无形的没落,生长在21世纪的自尊自强的我们发出了一声声呐喊与呼唤:“请让我们,来继承和弘扬这看似正在失落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博大精深,传承开拓。曾有人这么说:“传统的文化节日的沦丧就是文化的沦丧,文化的沦丧就是民族精髓的沦丧。”伟大的祖国母亲为我们留下了珍贵无价的文化遗产,而那铿锵有力的“传承开拓”现在正需要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去付诸实践,而即将亮相的广州亚运会也期待着我们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历史是逝去的无法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是生于人类之始并可进化永生的。”同学们,作为附中人我们更应该走在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队伍的前列,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抓住契机,认真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挖掘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深入理解并取其精华,主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异彩。
最后,祝愿大家在中秋赏月之际,不忘中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之本源,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中秋节。
谢谢大家!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走亲访友,好不热闹呀!自然地快乐的事情也有很多很多,下面呢就来介绍一下我的快乐的事情吧!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大家都在置备年货,妈妈也不例外,而我则趁这个假期好好的放松一下,自然地电视也就成了我的好伙伴。假期里我迷上了看新版的《还珠格格》。每看一次,我都会跟着哭,跟着笑。在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开心果——小燕子了。她善良,他用自己善良的行为帮助了许多的贫苦的老人和孩子,她把从市集上买来的老母鸡放生了,还它们自由。他的善良的一举一动,深深地打动了我。她还很乐观。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乐观的去面对,不但自己克服了困难,同时也把快乐带给了别人。他乐观的心态,值得我去学习。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善良待人,乐观面对生活,解决困难的同时,自己也享受到了快乐,更重要的是也给他人送去了快乐。
大年三十那一天,我和爷爷、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一张张的春联象征着来年生活的红红火火。虽然在贴春联的过程中,手冻得很疼,但是心里却是很开心,同时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幸福。更知道了许多有关春联的知识。如: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人们在贴“福”字时,常常倒着贴,取义为:“福”到了,希望来年的生活幸福美满。
春节中快乐的事情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是快乐!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赏中秋明月,扬中华文化。
漫漫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祖国母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诗词曲赋是她柔光轻泛的双眸,国画、书法和曲艺展现出她曼妙的身姿,而传统节日更是描绘出她灵动飞扬的神采。
《周易》有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成就了民族的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每个节日都是文化的载体。两天后,我们将迎来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同学们,可如今,中秋节对于我们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呢?是忙碌喧嚣中一个难得的法定假日以供消遣娱乐?是应接不暇的宴席与觥筹交错的应酬交际?抑或仅仅只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大最圆的农历八月十五?
现实一次次向我们证明:我们过着历史悠久的中秋节,却不一定了解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们坐在庭院里赏月,却未必能再联想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或“玉兔捣药”的古老传说;我们尝尽了美味的月饼,却往往没听说过“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象征团圆与幸福的中秋节似乎在渐渐淡化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面对韩国“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印度尼西亚将“皮影戏”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对无数西方节日的渗透性兴起与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无形的没落,生长在21世纪的自尊自强的我们发出了一声声呐喊与呼唤:“请让我们,来继承和弘扬这看似正在失落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博大精深,传承开拓。曾有人这么说:“传统的文化节日的沦丧就是文化的沦丧,文化的沦丧就是民族精髓的沦丧。”伟大的祖国母亲为我们留下了珍贵无价的文化遗产,而那铿锵有力的“传承开拓”现在正需要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去付诸实践,而即将亮相的____也期待着我们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历史是逝去的无法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是生于人类之始并可进化永生的。”同学们,作为_中人我们更应该走在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队伍的前列,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抓住契机,认真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挖掘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深入理解并取其精华,主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异彩。
最后,祝愿大家在中秋赏月之际,不忘中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之本源,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中秋节。
谢谢大家!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源泉。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浩荡荡,滋养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浸染着的是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孕育的是历经千年洗礼依旧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
我们刚刚过了一个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它是一个庄重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一家人、一族人乃至整个民族,追贤思孝,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以及缅怀英杰。我们经常说,清明到,儿尽孝。清明节的内在是孝道的传递、弘扬。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同学们,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让我们每个人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吧。谢谢大家!
寄25中队20xx年4月7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中秋之野,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
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皓月当空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似了。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有很多。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当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相传嫦娥偷走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奔月后,嫦娥住的广寒宫其实是一个很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兔子,就别无他物。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老师们,同学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每个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传统节日蕴涵着民族的精神。蕴涵民族的价值取向,蕴涵着民族的文化根基。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怀一颗感恩之心。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_,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
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
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年的_月_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将迎来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必不可少活动,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就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就有了后来赛龙舟的风俗。百姓们把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的饭团投入江中祭奠屈原,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粽子习俗。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月就被定为端午节。端午时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办诗会,来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了我们的生活,这曾经最热闹的活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似乎不再眷顾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些西方节日。当我们还沉寖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_国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如今,这个我们过了二千多年的传统佳节眼瞅着成为了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
中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它们留存着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须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神州大地彻彻底底的辉煌起来!谢谢大家。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