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2024开学典礼老师演讲词(精选31篇)
亲爱的各位新同学,老师们、家长们:
上午好!
欢迎大家从天南地北来到西南交通大学!当你们跨入校门,看到的是楼宇、树木、湖水,感叹大学之大。其实,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之大,而在于知识之丰、想象之广和智慧之深。大学如海,你们已然置身在融知识、想象和智慧于一体的“交大海”。
交大海是古老深邃之海。1896年农历9月23日,光绪皇帝御准直隶总督王文韶所请,正式成立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英文名称为“中华帝国铁道学院”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这就是交大出发的地方。我们从海边开始远行,虽然一路南迁,但心向大海;尽管饱尝磨难,但不忘初心。因为120xx年来,我们交大人信仰如锚,灵魂如海。
交大海是生机勃勃之海。我们大力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致力于培养“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交大人;我们全力推进国际化战略,自觉与世界优秀大学对标;我们适时启动数字化战略,积极拥抱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部署并推行“工科登峰、理科强基、文科跨越、生命振兴”四大行动计划,加速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一流大学的进程;我们追寻“大师云集、英才辈出、贡献卓著、事业常青”的交大梦,全面提升学术竞争力、科技创造力和思想影响力。我们怀揣梦想,向“交通天下”、“交通成和”奋力进发。
交大虽因路而生,因路而兴,因路而名,但路的前方是海洋,我们必须面朝大海,才会春暖花开,我们必须以身试海,才会把路延伸远方。今天,你们每一个人就站在“交大海”的入海口,临海凭风,放飞梦想。此刻,作为校长和师长,我送你们“航海三件套”:罗盘、航海图和压舱石,希望既能助力你们扬帆远航,又能为你们保驾护航。
一、彼岸情怀是罗盘。彼岸是人生的目标,值得追寻;彼岸是梦想的初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彼岸是别样的风景,令人向往。人可以一时糊涂、迷迷瞪瞪,但不可长期心无定所、不知所往。彼岸还是对庸常生活的超拔,可使人“诗意地栖居”。人有了彼岸情怀,就有了动力,有了方向,有了滋味。航海是枯燥的,毕竟不是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也不是每一天都有新的鼓舞,所以很多人走着走着就累了,就遗忘了初心,迷失了方向,漠视了彼岸;就懈怠了自我,放弃了进取,最终无功而返,碌碌无为。
彼岸更是告别旧时代的勇气,而对旧时代的告别,则预示着新时代的开启。1858年的伦敦城,相隔15英里的两间旧房里,两个大胡子同时在著书立说。随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横空出世。他俩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件划时代的事情,那就是告别旧时代:马克思颠覆旧思想,达尔文杀死神上帝。年轻的交大人,你们要有独立航行的勇气,要有与旧思想、旧观念分道扬镳的魄力,要勇于开辟有别于他人的新航道,开创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二、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是航海图。专业成才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你们每个人都选择了一个专业攻读学位,在这条路上你们有老师、有学长、有教科书,还有MOOCs,他们会帮助你们程式化地拿到学位,但这远不够。在大学最重要的不是拿学位,而是使知识得以扩展,想象力得到开发。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会倾听、学会提问,发展理性对话的能力,同时惯于自我反思,能够追求智慧。
你们是否想过:究竟是什么驱动宇宙膨胀?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白雪茫茫的白令海峡如何修建高速铁路?正物质、反物质与暗物质关系如何?我们的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你们是否追问过:地球到底能负担多少人口?大脑如何建立道德观念?你们是否反思过:为什么改变撒哈拉地区贫困状态的努力几乎全部失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精神成人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在谈人才,人才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才”。大学首要的是立德树人,学生不仅要专业成才,更要精神成人——塑造健全有力的人格。请同学们谨记:人生一定要有“意义世界”和“价值空间”。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要叩问生命的意义,追问工作的意义;既要提升工具理性,更要关注价值理性,关切理性背后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发展知性美德。
交大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研究型大学,所以,我要特别提醒在座诸位,至少要像重视专业课一样,重视通识课的学习,要有意识地多读一些文史哲、思想史和方法论(Methodology)方面的元典,因为人文知识特别是哲学是对人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最贴切、最直接的学问。一些同学对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东西完全不关注,闲下来时也总是与虚拟世界和社交圈子亲密接触,漠视身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这很不好。希望诸位务必注意拓宽你们的知识面和视界,将“专业”和“通识”结合起来,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结合起来,将“圣贤书”和“窗外事”结合起来,参与社会,关注时事,参加社团,也找时间去博物馆、美术馆和音乐厅。
三、经典阅读是压舱石。航船都备有“压舱石”,以免翻船。因此,航行时除了罗盘、航海图,压舱石必不可少。经典阅读为什么让大家踏实、敦实?因为但凡称得上“经”、称得上“典”的,都是经过岁月和历史检验沉淀下来的历代精华,都代表了所在时代的最高智慧,经典深邃博大的思想历久弥新,至今仍闪烁着思维的张力和智慧的光芒。深入阅读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莎士比亚等西方圣哲的经典,以及孔孟、老庄、朱熹、王阳明、泰戈尔等东方先贤典籍,可以培养诸位内在的价值尺度、精神品格、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帮助你们养成健全有力的人格,通过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从中感悟人类思想的深度、力度、高度和厚度,领略历代硕儒的闳博哲思和学理旨趣,体味铮铮君子的人生情怀和胸襟气象,使你们懂得谦卑、敬畏,变得厚重、平和,习得责任、担当,修得“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和“至高的善”,从而拓展你们的心灵深度。
1941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发表《大学一解》,他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学校为你们推荐的“西南交通大学96本经典阅读书目”里,你们看到的不仅是大鱼,更是巨鲸,听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学学他们的所作所为,一定会让你们的航行既踏实安稳,又情趣盎然,视野开朗。
听到这里,95后的你们可能猛然发现,怎么又是形而上、“高大上”啊,我们喜欢的是“时间煮雨”,我们感慨的是“后会无期”。那好,我今天送出的“航海三件套”,你们姑且收下,放在枕边,用你们整个的大学时光去慢慢品味。
最后,我说一点具体的。你们已是年满18岁的公民,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负责。你们从小学到高中,都有父母、老师管着,你们自己也有强烈清晰的目标:考上心仪的理想大学。现在,目标实现了、自由了,是不是反而就迷茫了、颓废了?就可以无所用心、慵懒散漫了?或以屌丝自嘲,自艾自怜,自娱自乐?答案显然是NO。如果学习不用功,不积极主动,自律性差,你的人生就会首先在“交大海”出问题,后果很严重,你们懂的(You know what I mean)。
新同学,大学生活即将开始,起航吧!衷心祝愿您们不忘初心,得偿所愿,成功到达理想彼岸。
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教师节快乐!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同学们人生新的起点,也是北大120xx年校史上崭新的一页。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在此,我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同学们,欢迎同学们!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这些口号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120xx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北大是一部厚重的书。无论初入燕园还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扞卫我们北大的精神。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这是北大的优势所在,也可能给你们带来许多"幸福的烦恼",因为你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该选什么课?那么多的名师,谁的课都舍不得放弃,可时间又是有限的;该参加什么社团?"百团大战"真是让人兴奋,可哪个社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图书馆自习,还是去百年讲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学外语、做科研还是出国交流?将来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是留在让人又爱又累的北京,还是扎根基层、报效家乡?而在我们这个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变化就更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各种思潮激荡碰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烦恼,会受到诱惑,也遭遇挫折。大家都在问,路在何方?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工夫。蔡元培先生就任北
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交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务必珍惜。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学们不要囿于一隅,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研习古今中外的经典。未来几年是大家打基础的阶段,既是打学问的基础,也是打人生的基础,这个基础要宽一点、厚一点、深一点才好。比如,近年来,学校专门开设了"才斋讲堂",邀请各学科的名师大家举办讲座,就是希望帮助同学们打开视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
有的同学说,北大重视基础学科,强调基本功的训练,这固然是好,可在将来就业的时候用处恐怕不大。其实,看似"没用"的知识可能是最"有用"的,基础扎实、博采众长的人才有无穷的后劲。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很火,题目叫《一只海绵的自我修养》。作者是我校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经过十年数学竞赛训练和四年数院学习的她,毕业之后直接选择了就业,她喜欢文化创意,所以到了一家着名的国际广告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她成为同批入职的同事中第一个升职的。这个"跨界"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中说"我不是没有质疑过自己,但意志力无非就是两件事:别回头,别低头。应该做一只小海绵,别管自己有理没理,你就去吸收,吸进去,不好的吐出来,吸进去,再吐出来。"在经常被问到"学数学对工作有什么用"时,作者以实际经历告诉师弟师妹——"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到这名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心得感悟,我很感动,也很欣慰。北大培养人才,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同时,这位校友的故事也说明,人生选择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坚信自己的选择,笃实、苦干,条条大路都能通向罗马。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她的父亲不同意这样的选择,还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最后还是被樊锦诗扣了下来。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正如中文系谢冕教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写:"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
暑假期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观众追捧。看过这部戏的同学应该知道,剧中有许多以北大为背景的情节。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老校长马寅初勉励新生们说:"你们来到这里,不仅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同时还肩负着开创伟大祖国未来的使命。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你们当中看到共和国的部长、世界银行的行长、经济学的大师。"这段剧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讲的这番话,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中秋节当天,我看到了学生会发起的倡议,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车规范停放。这几天我在学校里看到,在图书馆前,在宿舍旁,自行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有感触,这是一件小事,但大家都做到了,不仅收获了整洁、安全和便捷,更从中汲取了正能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远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也是在开学典礼上,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希望你们不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北大欢迎你们!谢谢大家!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湘潭大学20xx年新生入学开学典礼,回到母校,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时代。
35年前,15岁的我考进湘大,这在当时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我想今天的你们也一定为成为湘大的学生倍感荣耀。这些年以来,无论身处何方,我一直都十分自豪的告诉人们:"我是湘潭大 学毕业的,我是湘大人".35年过去了,在大部分人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时候,我却在感叹我的头发都去哪儿了;35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空旷的黄土地,但经过一代又一代湘大人的努力 ,湘潭大学现在已经变成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城之一。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岁月里,在座的各位也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各位,请你认真看一看你身边的人,记住他们现在的样子,可能20xx年 、20xx年之后,你们当中许多人与今天相比会有天壤之别,会成为自己家庭、所在单位甚至湘潭大学的骄傲,而这一切都源于你们在湘大的每一天在想什么和在做什么。为了将来你们有可能发 生的改变,今天我想在这里与各位学弟学妹们分享三句话。
第一句话:树立梦想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大学正是树立梦想的大好时机,因为湘大拥有内容丰富的课程、学识渊博的老师、恪尽职守的员工、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强健体魄的运动场,还有同样怀着 强烈求知欲的同学,在这里,你们可以尊师重道、博览群书、相互碰撞、自我反思;在这里,你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校园里的活动、社会上的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别人、了解自己, 最终找到并且树立自己的梦想。不要怕梦想小,再卑微的梦想也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当作家的梦想其实就是因为有邻居告诉他当作家生活非常富裕,一 天三顿都能吃上饺子。为了这个小小的梦想,莫言在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具体行动就是把周围十几个村子的图书看了个遍。你们想想,还有比顿顿能吃饺子更简单的梦想吗?六 七十年代十几个村的图书加起来可能不会摆满湘大图书馆一个书架,但这并不妨碍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所以,千万不要说自己的梦想渺小,或者说没有树立梦想的条件,要相信梦想 就在你身边。如果你今天没有相信,而在你身边的同学相信了,20xx年20xx年之后,你再回过头来看,他不但与现在的他大不相同,他和你的区别也十分明显!所以,只要你在大学期间树立梦想, 并为之奋斗,你最终一定会成为别人的梦想!
第二句话:培养专注
当年我一进入大四,就下定决心准备考研。你们猜我第一次考研选择了什么专业?中文系辞典编纂学专业。选择这个专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八十年代初大家做学问的积极性很高,年轻气盛的我觉 得这个专业听起来就透着学问,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我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虽然我满腔热情地从头开始学习辞典专业的课程,但几个月之后的考研还是以失败告终。经过长时间的反思,我明 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成就自己的梦想,必须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盲目出击或者不切实际只会让人撞得头破血流。工作两年后,我东山再起,终于顺利考上上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 .通过考研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了专注的力量。
在过去三十年里,不断有人告诉我做这个能赚钱,做那个有机会,但从业三十年我一直专注于英语教育,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梦想,正因为我对事业的专注,才有了今天的新航道。同样, 正是因为我对爱情的专注,才有了现在幸福的家庭。我的妻子也是你们的学姐,我的同班同学,她比我还小几个月,因为我对这份感情的专注,所以在新航道最困难的时候,她能拿出家里全 部的钱来让我的事业渡过难关,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己贡献出来上课、写书、做讲座,同时还要照顾家庭。相对于事业上的成功,幸福的家庭更让我们感到骄傲。
所以,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要想有事业、有爱情,就要培养专注的精神,没有一份事业不需要持之以恒,没有一段感情不需要善始善终。当你想拥有整个世界的时候,你可能会失去一 切,因为你的贪婪;但是,当你牢牢抓住一点的时候,你可能拥有了整个世界,因为你的专注!这就是专注的魔力!
第三句话:学会坚持
20xx年,40岁的我从零开始创建新航道,20xx年新航道经过两年的努力逐渐为人所知,然而竞争对手的火力也被吸引了过来,在电影电视剧里面才能看到的桥段都纷纷登场……一年多时间 里,人生百味几乎尝遍,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被推到了极限,那年春节,我第一次没有与家人共度,我把妻子和孩子送上回湖南的火车,然后把自己关在家里,"把悲伤留给了自己",整整7天 ,我反复拷问自己:要不要继续做我的新航道?我还能不能坚持自己的梦想?7天过去,当我走出房间,看到满院子的阳光,"改变英语学习现状,用英语点亮人生"的梦想再次在我的心中翻滚 ,我当时下定决心:我将用我的一生来做教育!同学们,想想看,当一个人决心用一生来坚持做一件事的时候,还有做不成功的道理吗?
今年10月16日即将迎来新航道十周年生日,新航道已在全国35个城市建有培训学校,出版图书500余种,每年有十几万学生从新航道走向世界各地,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因为我在那一天坚持住了 ,在最可能倒下的那一刻坚持住了。坚持是一种习惯,就像放弃是一种习惯一样。大学四年,如果你养成了放弃的习惯,放弃学习、放弃思考、放弃锻炼、放弃竞争社团职务、放弃关键的实 习机会,那么等你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你也一定会轻言放弃,而最终放弃的是自己的未来。由此可见,在大学期间学会坚持是多么的重要。
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几十年,谁能料定?"树立梦想、培养专注、学会坚持,在座的每位同学先从点滴做起,每天进步一点点,假以时日,你会发现,你不仅能改变自己,你也许 能改变这个世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系XX班的。在我们第X期党校的开班仪式上,能够代表系发言,我感到无比荣幸。同时,也请允许我代表我系同学,向给我们提供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的党组织,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党课开学典礼的现场,这意味着我长久以来热切期盼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从今天开始将一步步实现,从今天开始我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开始新的心路历程。犹记得小时候,每当我注视着国旗冉冉上升,心中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仍在懵懂的时候,我加入了共青团。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得以更加频繁的接触团和党,她散发的浑厚的力量和无限的温暖使我心中充满了向往,产生了向党组织靠拢的意识。
在有幸进入系部党校学习之后,我对于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而光辉的组织也终于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我明确了党的性质、宗旨,了解了作为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同时,我也明白了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必须真心实意向党靠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系部党校的学习,我也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应该如何在学习、生活中体现自己的先进性,并且带动集体共同进步。它使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并且懂得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回首我党的光辉历史,如今我可以确凿的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因此,我也更坚定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也许,加入党组织会给我们带来挑战,使我们
面临艰巨的任务。可是我相信,我们都愿意承担。当然,前行的道路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而党校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途径。
党校的学习可以促进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党课次数不多,却仍是庄严而神圣的。我们要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想,真正的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多年来,多少有志青年,正是由于党校的精心教育和培养,他们才有更多的机遇奉献社会,更强的实力崭露头角,更广阔的舞台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更要珍惜党组织为我们提供的高贵机会,让我们在不断的奉献和创造中领略梦想的瑰丽和人生的价值,用我们的双手去担负起历史的责任,用坚定的信念去支撑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脊梁!
在党校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学习的我们,也许还很稚嫩。毕竟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比起革命前辈我们还差的太多。但是,我很庆幸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来更加明确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从今天开始,我们会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党课的学习,认真听讲,端正认识,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我们要时刻以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自觉的加强自身素质,争取得到更大的提高,不断向组织靠拢,绝不辜负党组织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在这里,我代表系在本次党校学习的同学向党组织郑重承诺:我们一定珍惜机会,潜心学业,刻苦自励,奋发进取,养成勤学好问、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知难而进的学习劲头。我们一定遵守纪律,团结互助,不断强化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用热心、爱心、诚心来共同维系好这个大家庭。我们一定牢记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宗旨以及党员的权利义务,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世界观。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提升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为中华崛起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人!
最后,预祝各位同学顺利完成本次党校的学习!
谢谢大家。
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笑声)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笑声、掌声)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笑声)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笑声、掌声)。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笑声)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得不好。
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北大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比如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掌声)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在大学看书最多的领域是美学。因为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为第一本是这样来的,我进北大以后走进宿舍,我有个同学已经在宿舍。那个同学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叫做《第三帝国的兴亡》。所以我就问了他一句话,我说:“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吗?”他把书从眼睛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继续读他的书。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我知道进了北大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的,要读大量大量的书。你才能够有资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学生。(掌声)所以我在北大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而且读了三遍。后来我就去找这个同学,我说:“咱们聊聊《第三帝国的兴亡》”,他说:“我已经忘了。”(笑声)
我也记得我的导师李赋宁教授,原来是北大英语系的主任,他给我们上《新概念英语》第四册的时候,每次都把板书写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丽。永远都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写起,等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刚好写到右下角结束。(掌声)我还记得我的英国文学史的老师罗经国教授,我在北大最后一年由于心情不好,导致考试不及格。我找到罗教授说:“这门课如果我不及格就毕不了业。”,罗教授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请你记住了,未来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给你分数的事业。”(掌声)所以,北大老师的宽容、学识、奔放、自由,让我们真正能够成为北大的学生,真正能够得到北大的精神。当我听说许智宏校长对学生唱《隐形的翅膀》的时候,我打开视频,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觉得北大的校长就应该是这样的。(掌声)
我记得自己在北大的时候有很多的苦闷。一是普通话不好,第二英语水平一塌糊涂。尽管我高考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为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我从来没有想过北大是我能够上学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块圣地,觉得永远够不着。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试时我的高考分数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七分,我终于下定决心咬牙切齿填了“北京大学”四个字。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比我分数高,我认为自己是不会被录取的。没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师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后我的今天。(掌声)但是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我们班分班的时候,五十个同学分成三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笑声)
我也记得自己进北大以前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所以看到同学们一本一本书在读,我拼命地追赶。结果我在大学差不多读了八百多本书,用了五年时间(掌声)。但是依然没有赶超上我那些同学。我记得我的班长王强是一个书癖,现在他也在新东方,是新东方教育研究院的院长。他每次买书我就跟着他去,当时北大给我们每个月发二十多块钱生活费,王强有个癖好就是把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买书的钱绝不动用来买饭票。如果他没有饭菜票了就到处借,借不到就到处偷。(笑声)后来我发现他这个习惯很好,我也把我的生活费一份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饭票吃完了我就偷他的。(笑声掌声)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班的同学当时在北大,真是属于读书最多的班之一。而且我们班当时非常地活跃,光诗人就出了好几个。后来挺有名的一个诗人叫西川,真名叫刘军,就是我们班的。(掌声)我还记得我们班开风气之先,当时是北大的优秀集体,但是有一个晚上大家玩得高兴了,结果跳起了贴面舞,第二个礼拜被教育部通报批评了。那个时候跳舞是必须跳得很正规的,男女生稍微靠近一点就认为违反风纪。所以你们现在比我们当初要更加幸福一点。不光可以跳舞,而且可以手拉手地在校园里面走,我们如果当时男女生手拉手在校园里面走,一定会被扔到未名湖里,所以一般都是晚上十二点以后再在校园里面走。(笑声掌声)
我也记得我们班五十个同学,刚好是二十五个男生二十五个女生,我听到这个比例以后当时就非常的兴奋(笑声),我觉得大家就应该是一个配一个。没想到女生们都看上了那些外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男生。像我这样外表不怎么样,内心充满丰富感情、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女生一般都看不上。(笑声掌声)
我记得我奋斗了整整两年希望能在成绩上赶上我的同学,但是就像刚才吕植老师说的,你尽管在中学高考可能考得很好,是第一名,但是北大精英人才太多了,你的前后左右可能都是智商极高的同学,也是各个省的状元或者说第二名。所以,在北大追赶同学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尽管我每天几乎都要比别的同学多学一两个小时,但是到了大学二年级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依然排在班内最后几名。非常勤奋又非常郁闷,也没有女生来爱我安慰我。(笑声)这导致的结果是,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这个病叫做传染性侵润肺结核。当时我就晕了,因为当时我正在读《红楼梦》,正好读到林黛玉因为肺结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笑声)我还以为我的生命从此结束,后来北大医院的医生告诉我现在这种病能够治好,但是需要在医院里住一年。我在医院里住了一年,苦闷了一年,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六百多首诗歌,可惜一首诗歌都没有出版过。从此以后我就跟写诗结上了缘,但是我这个人有丰富的情感,但是没有优美的文笔,所以终于没有成为诗人。后来我感到非常的庆幸,因为我发现真正成为诗人的人后来都出事了。我们跟当时还不太出名的诗人海子在一起写过诗。后来他写过一首优美的诗歌,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每一个同学大概都能背。后来当我听说他卧轨自杀的时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从此以后,我放下笔,再也不写诗了。(掌声)
大学是一个需要宁静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的职能越来越多,社会也越来越喧嚣浮躁,大学在当下尤其要强调远离世俗利益的诱惑,驱除急功近利的障蔽,真正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万物得其本者生”,大学必须牢记并笃行育人的根本任务,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人才培养上。大学需要一个安静美丽的校园,校园的风貌体现了大学的品位和境界。
你们现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安静下来,忘却曾经的成绩和掌声,忘却一时的满足和得意,解放心灵、释放真我,在宁静中寻找新的梦想。
希望你们在宁静中追问本心。青年人应该努力充实精神而不是崇拜物质,应该直面内心而不是随波逐流,应该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一个人如果缺乏内心的指引,就很容易在一片嘈杂声中迷失自我,耗尽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最多只能得到平庸的优秀和贫乏的成功。同学们,你们需要反复地追问,什么是自己最喜欢、最热爱的?什么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你们前进的不竭动力。追随本心的召唤,你们才能铸就无悔的人生。
希望你们在宁静中坚守初心。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你们会面对很多选择,只有坚守初心,才能抵御诱惑,才能不忘记为什么出发。
希望你们在宁静中笃学砥砺。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不仅需要安静的环境,更需要安静的内心。只有心无旁骛、潜心笃学,才能获得真知、增长才干;只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才能超越自我、升华人生。
同学们,勤奋是理想的阶梯,困难是人生的试金石,在宁静中笃学、在砥砺中前行,你们就一定能创造无限美好的未来!
各位学员:
经过精心准备,党校第41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今天开学了。首先,我代表校党校对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举办这次培训,目的是帮助大家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早日实现入党愿望。围绕党校学员的学习我提三点希望。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理论素养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是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入党程序,确保发展新党员
质量的需要,也是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细则明确规定,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体系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集中培训等方法,使大家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我们党校课程也是基于以上内容精心安排的。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还是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的需要。我们党在93载的风雨历程中,坚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举办这次培训班,对每个学员缅怀党的光辉历程,接受党的熏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党性修养,促进个人进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锤炼
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兴衰。我们党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光辉道路,尽管曲折不平,历经艰难险阻,但始终朝着最高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前进。广大学员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永远紧跟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优良学风校风,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锤炼党性,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树立群众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大家还要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无私奉献,关心集体和他人,多做实事和好事。要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对照自己,找出自己的差距。要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言行,尽快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共产主义先锋战士。作为学生学员大家还要心存高远,勤奋学习,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既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又积极陶冶文明素养,既努力增加知识积累,又积极加强品德修养,既努力强健体魄,又积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党组织真诚地希望在座每一位学员在自己的努力和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尽早地成长为一个立场坚定,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先锋战士,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身边的同学,为自身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员们,学校党校对本次培训进一步缩减了教学班的规模。党校的学习来之不易,我希望大家一要珍惜机会,静下心来学习。排除干扰,克服杂念,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学习,力求学得多一些,学得深一些,理解得透一些;二要统筹安排,合理解决党校培训与日常学习之间的矛盾,遵守培训纪律和有关规定;三要多和其他学员沟通、交流,以达到学有所乐、学有所获,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次培训我们安排了小组讨论互动,希望大家认真准备,积极参与。
学员们,我们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最后,预祝本期培训班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同学们,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
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
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清华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
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一年一度的新生开学季如期而至。今天,近万名新同学怀揣人生的梦想,穿过三道拱门,成为新的“湘大人”。你们的到来,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了蓬勃的朝气和活力,为湘大的明天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和能量。看到台下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我感到满满的欢欣与激动。在这个专属于20xx级新同学的开学典礼上,我要大声说:湘大欢迎你们!
这几天里,相信同学们对于湘大的印象,更多的是主席铜像、三道拱门,是双子塔、画眉潭。但不用太久,你们就会发现:湘大其实有很多故事,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寄予厚望;湘大特别励志进取,作为一所省属地方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前80位左右;湘大更是人才辈出,复校以来先后培养了3名院士,涌现了一大批“娃娃”教授、道德模范和社会精英,甚至有人将湘大的学生比作“洞庭湖的垂杨柳,倒插着也能长”。
同学们,能进入湘大,你们无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优秀”是你们身上最可贵的标签。但大学的本质就是人生的再起航。要想在新的征程中实现新的梦想,你们必须保持“优秀”,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首先要练就强健体魄,塑造健全人格,做身心健康的“湘大人”。毛主席说过:“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同学们,年轻是你们追求梦想的最大资本,身体则是你们创造未来的重要基石。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大学生活,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大学学业。你们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使头脑聪慧的同时,也要让四肢发达。当然,健全的人格同样是“优秀”的必备条件。一个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坚韧的意志和阳光的心态。大学是你们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大家不但要改善自身的硬件配置,还要让自己的软件不断升级,能怀凌云之志,修为人之德,存律己之心,用“正能量”引领人生的方向,成就人生的精彩。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还要提升专业技能,锤炼实践能力,做知行合一的“湘大人”。学校校训中的“博学笃行”,出自《礼记·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是指要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坚持兼容并包;“笃行”是指要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以“博学笃行”为校训之端,自有其意义所在。进入大学,学习依然是你们的主业,课堂是你们最应该用心的地方,图书馆是你们最应该停留的地方,你们在学习上下的功夫要更深一些、用的心思要更细一些、花的时间要更多一些:既要博览群书,开拓视野,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也要钻研专业,精益求精,掌握扎实熟练的专业技能。当然,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实践是知识的源泉与动力,也是知识学习的目的与归宿。你们不能只做一个埋头苦读的勤学者,还要做一个躬行实践的实干者;不仅要在书本中学习,还要注重在社会大课堂中锤炼,不断提高自己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格物致知、学以致用。同学们,只要大家勤奋努力,坚持不懈,保持一流的学习状态,湘大就一定能引导你们登上知识殿堂的最顶端,成为一流的高端人才。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更要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业意识,做敢为人先的“湘大人”。当下,全社会都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你们来说,创新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创业是青春搏击的能量。在我看来,人人都要有创新精神。同学们正处在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敏捷、创造力最丰富的“黄金期”。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秉承“盛德日新”的湘大校训,坚持“追求卓越”的湘大精神,不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勤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权威。当然,你们还要有创业意识,为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做好必要准备,一旦时机成熟,机遇来临,可以随时抓住。我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人人都可以有创新,但不是人人都能去创业,你们要审时度势,理性对待,在创新创业的学习与实践中放飞梦想、成长成才。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湘大学习生活的这几年,用加法积累学习的成果,用减法摒弃内心的骄傲,用乘法创造成才的机遇,用除法克服自身的懒惰,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成就最“优秀”的自己。
谢谢大家!
大学教授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词
不知道是今晚的灯光暗,还是各位晒的太黑了,我有些看不清你们了。
大家军训辛苦了。
物理学院欢迎你们。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选择华师物理学院来读书。但是,我恭喜你,选对了!
今天我们不谈论物理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这和自夸爷爷的爷爷曾经是富一代、官一代一样。 我想说现在的物理学院,在 20xx年学科评估中,我们并列第12名。今年年底,新的排名会出来,应该不差。因为,一代一代的物理学院人,都很奋发图强,也都很骄傲。对,你们已经感觉到我很为物理学院骄傲。从今天开始,我们共有物理学院,共同拥有这份骄傲。
当然,我们更期待你们成为物理学院的骄傲,学校的骄傲!
正像我不回顾学院光辉的历史一样,我请你们忘掉自己的高考成绩。从现在,从这个地方,你们开始起跑,因为,大学才是我们人生生涯的起点。这将是一个漫长的、精彩的旅途。也可能是一场悲催的故事。
所以,我首先要跟大家澄清一个八卦:高中要苦一点,考上大学就好了,就可以……。
各位能进入物理学院,表明你们是同龄人中的前20%的精英,肯定不是来学挖掘机的。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关于你30岁、40岁、50岁时该有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事业的梦想。
那么,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这才是关键,这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激发和引导每个学生的天份(talents),成就他们的梦想。
当然,你的梦想不能是邪恶的。
诚然,大学是自由的。
没有父母的唠叨,高中班主任老师的紧盯。
所以,你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管控自己。
以前,我们担心你们去网吧,现在可好,你们吃饭、走路、上课都可以上网!网上诱惑人的东西太多了,你看不完。请大家珍惜自己的眼睛、珍惜自己的时间,管控好自己的手机。我在全校20xx级入学典礼上曾有个题为“看护好自己的大学时光”的发言,大家可以找到,内容依然有效。
第二个问题是上课不要闭目养神。
这是个让老师很汗的问题。我们会怀疑自己的课是不是讲的很差,你们为什么不想听?其实,物理学院的老师是有水平的,很敬业的。可惜,他们不是周立波,他们要讲物理。我想你们也不是来看脱口秀或者海派青口的。
为了保证你上课时不瞌睡,晚上要休息好,这个道理简单。 所以,每个宿舍的同学们要沟通好,协商好作息时间。
如果你们能够认真上课,独立完成作业,基本上就不会挂科了。大学和高中不同的是一门课,到学期末就要交帐,不能赊欠。
第三个问题是学会自我修正。
据说,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成的,所以,人有动物的欲望。同时,诱惑又那么多,所以人总会迷失自己,丢掉自己的初心,甚至人的属性。关键是能迷途知还。这要学会自我修正。
如何自我修正? 孔子教导我们“每天,要自我批评三次”(三省吾身)。这个要求太高,每个月的某个夜晚,当我们有些失眠的时候,我们悄悄地问一下自己:这几周,我都干了些什么?我自己也常这么做,每一次都惊出一身冷汗。
第四个问题是学会体谅他人、关心他人、融入集体。
你们每一位都是家里的宝宝,万千宠爱在一身。家里的每个人都让着你,捧着你。但是,你的同学没这个义务。
大家从不同的家庭来,有缘成为同学,无论出身如何,大家要学会相互体凉,友好相处,成为一生的朋友。
尤其是不能将自己独立于班集体之外,孤僻地生活在只有自己和手机的时空。这影响你的心理健康。
而心理健康与肉体健康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今天到场的吴书记,她负责学生工作,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问题请找她谈一谈。
解决了这四个问题,我们可以谈一点学问了。谈一点我们教育的目的。
孔子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老夫子说:致良知!
何为良知? 我问大家什么是“良心”。我个人的理解为:良心是人标志性的内秉属性——仁慈、友爱、感恩、怜悯,规范人的基本行为。否则,就是狼心,动物的属性。
我对教育的理解就是让有良心的人能辨别何为良知,并能将他所学的良知应用到他所处的社会、他的行为和生活,就是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我们很多人有“小聪明”,但是没有勇气追求并捍卫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这是我在这里讲知行合一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在情感和道德上受到教育,很遗憾,大学并没有为你们提供系统的训练。你们需要自力更生!
我们每个人都要塑造自己,成就自己的梦想。教育是基础。大学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去寻找教育的光辉——那智慧之光,点亮自己。但是,你能否找到并点亮自己,只由你决定。
所以我们要时常修正自己,经常自我批评(自省,自觉,自悟)。
这些话几乎都是废话。它应该是小学教育的内容。可是,我经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们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缺失这些教育。
请问,你们是否知道该如何与父母说话?是否排队乘电梯?是否可以对一个问路的农民工温和礼貌地说话?这大约是过去蒙文《三字经》的内容。
中华文化的根基,一曰“礼”,一曰“仁”。这两个字对于今天重建和谐社会有根本的意义。
讲这些大家听起来像废话一样的废话,作为师者,主要是期待大家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些人,你和他在一起能从心底感到愉悦,所谓如沐春风。而有些人,你和他在一起感到不舒服,所谓如入鲍鱼之肆。我期待大家能成为前者。
大学四年,同学们从青涩到成熟,养成一生的好习惯。这些习惯,在大家毕业后,将陪伴大家以后的风雨旅程。
这四年,请一路走好!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有一个印记:华师人。
你们每一位都是我们的弟子或者说子弟,我们定会将全部的知识和爱都给你,做各位成长的浇灌者和陪护人。
而你们终将成为我们的骄傲,成为我们人生的意义——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路,不让他们迷失,仅此而已。
同学们,祝福你们!
成长快乐!
9月16日上午,xx大学20xx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松江校区教育会堂举行。校党委书记姜锋、副书记李月松、王静,副校长冯庆华、周承,总会计师林学雷等学校领导出席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李月松主持。
开学典礼在全场庄严的奏唱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20xx级新生代表、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黄佳陈同学首先代表全体新生登台发言。他首先感谢了为他们的成长付出艰辛劳动的父母和老师,并表达了对进入上外开始大学学习的美好憧憬。他号召全体新生在中外优秀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更多思考关注当下中国社会现状,勇敢追求真知和梦想。
老生代表、20xx年度“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国际教育学院王思杰同学代表全体上外学生发言。她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围绕“上大学,究竟为了什么”和“在大学,我们究竟要学什么”与新生分享了自己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理解。她认为,上大学,不是为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不是为了一份丰厚的薪酬,更不是为了一个徒有的虚名,而“只为纸尖能留下一缕墨香”。”她说,“大学本身就是人学,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为人,提高自身修养的天堂。”作为上外学子,要像图文旁即将绽放的桂花一样,具有骨气和修养,活得精彩与问心无愧。
随后,东方语学院院长程彤教授代表全校教师表达了对新生的诚挚欢迎。他特别指出上外在持续加大国际化办学力度的背景下迎来了20xx级新生,同学们将获得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为学生施展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希望,同学们可以以“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为指引,以青春岁月换得良好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在大学中获得真挚的友情和健康的体魄,让上外成为同学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而老师们会为这个家园的建设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最后,姜锋书记发表了真挚而富于激情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对20xx级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以自身经历为例,勉励同学们学会独自远行、独立生活。他说,大学时代是美好的,但大学的路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他希望同学们从遵守红绿灯、理好垃圾桶、管好钱袋子等点滴小事做起
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你们成为中南大学新的一员!感谢你们选择了中南!中南大学因为你们的到来而骄傲!而光彩!
有千言万语想向你们诉说,但我匮乏的语言怎么也不足以表达我对你们的爱和期待!我爱你们!
面对新的生活,除了憧憬和梦想,不知道你们心中是否有些许惶恐和不安?看到你们脸上洋溢的激情和茫然,我觉得似曾相识。38年前,我第一次远足3000里,从湖南农村到古城西安去上大学,心里也是满满的惶恐与不安。而且,在那种非常不安的时候,学校搞了个摸底考试,考一门数学、一门外语。数学25分,英语0分,全校最低。由于刚到学校,也没有什么人可以聊聊天,那时就想卷铺盖回家,甚至不活的心情都有了。但是,凭着理想、坚持、努力、刻苦和霸蛮,最后还是顺利毕了业,今天还成为了你们的校长。
从中学到大学,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个转变会影响你们的一生,改变你们的思想,甚至你们的灵魂。
你们是无数次考试的佼佼者、胜利军。你们受到了严格的考试训练,也能写出许多优美的文章。这为你们的大学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但是,同学们,这是不够的。大学需要的不仅是考试力,而且更需要思考力和行动力!
改变从思想认识开始:你们要对自己有一个高的定位,你们上大学不是为了简单的找一份好工作,你们是民族的精英、是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需要你们!你们的梦想就是祖国的梦想,就是民族的梦想,也是你们家庭的梦想!
所以,你们要在大学好好地学习,精彩地生活!
大学是你们人生的起点、是改变命运的地方、不同的大学生活将决定你们不同的人生!
这就需要你们在奋斗目标、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上作出改变!
高中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你们想想是不是主要以分数为主?大家一直在为考高分而奋斗?在大学,分数虽然重要,但不再是唯一。在大学,“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要养成独立的人格和理性批判之精神、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承担责任与义务,更重要的是要为真理而斗争!
你们是大学的主人!父母不再天天督促和保护你们,老师也不可能天天再围着你们打转。在大学,最好的老师是你们自己!兴趣和激情是你们在大学学习的指南针和发动机。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社会,我们都可以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建立价值标准、学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高和学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要学会交互式学习和主动学习,不要做书呆子。大学的知识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这就是理性和逻辑。
要学会思考,要多问为什么?不要盲从。思考的基础也是事实、理性和逻辑。这只有多读书、多调查、多分析才能进步。
纪律是成功的保证,请你们不要独立于规则之外,要遵纪。如果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觉,挂科就会从此开始。如果手机不离手、吃饭叫外卖,留级就会等着你!请你们远离微信、远离手机、远离韩剧!你们可能不太喜欢,但是一定要尽自己的能力。你们要刻苦地学习,在刻苦精神上,请你们把大一当作高四。
要学会生活自理和吃苦,不要懒惰和奢靡。主动打扫一下宿舍卫生、课间给老师递上一杯温水,这可能也就是一个美丽邂逅的开始。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刻保有一颗美丽向善的心。任何时候,无论多么的困难和痛苦,自私和恶行在毁掉他人的同时,也会毁灭自己!
同学们!大学生活是绚丽多姿的、美好的。但是,在你们前面也会有许多的挑战和烦恼。不过,只要你们有理想、有信心,只要你们肯吃苦、肯努力,只要你们与人为善和互相帮助,只要你们愿意思考和行动,任何困难都是可以被克服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功是属于你们的!
谢谢你们!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十分特别并将永远铭记的日子。来自五洲四海的新同学汇聚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古老的燕园因你们的到来再次焕发勃勃生机,北大的大家庭又迎来了新的力量。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衷心祝贺同学们脱颖而出,成为光荣的“北大人”!
同学们,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其实不大,但因为独特的精神魅力和伟大的学术传统,被世人称为“圣地”。在这里,传统建筑庄严壮丽,古典园林清幽柔美,无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秋日的黄叶纷飞,都令人陶醉;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师与学子教学相长,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而那些你们今后朝夕相处的“牛人”,也许会让你感到“压力山大”,但更能激励你奋发图强;在这里,图书馆藏书浩如烟海,学生社团争奇斗艳,校园活动目不暇接,国际文化多元融合,你会真正地体会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片园子、这所大学之所以令人神往,更因为她始终连着外面的大天地。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从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小平您好”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在120xx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各个历史阶段为民族解放、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百余年来,一代代北大人始终以执着的、向上的努力,昂扬走在时代前列,其间既有静守书斋、醉心学术的淡泊与从容,又有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豪迈与气概。这些历经百年风雨洗礼而沉淀下来的精神气质与高贵追求,仍在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每一位北大人。
大家知道,北大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和地位,与新文化运动是分不开的。百年前,发端于北大的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将“德先生”和“赛先生”引入中国,对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过一个月,我们的数学科学学院和物理学院就要相继举行百年庆典。一百年前的那个秋天,北大其实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危机,当时的北洋政府准备停办北大,我们的老校长严复先生写下了著名的《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就在最困难的时候,北大的数学门和物理学门两个基础学科克服万难,招收了首批学生。这是北大数理高等教育的里程碑,也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引入了科学的火种。北大不仅为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科学启蒙,更站在思想革命的高度,弘扬了怀疑、批判、考证、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方法。“科学”一词的使用,也逐渐从自然科学拓展到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更广阔的领域。
近百年来,北京大学始终是中国最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思想文化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她见证、参与并且引领了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峥嵘历程。在这里,我不打算全面回顾北大以及北大人为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辉煌属于过去,在今天这个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的典礼上,我们更应把目光着眼于未来!我希望与今天在场的全体新同学共勉,我们要一起奋斗,一起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我们要把北大校园建设得更加高雅和美丽,让校园的学术氛围变得更加浓厚,让每个人一旦步入燕园,都能感受到宁静致远、深邃博大的最高学府气质;我们要引进和支持更多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扎扎实实培养北大的精英人才,让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北大求学的同学们,接受最优质也最科学的学术训练,将来成长为最出色也最富潜力的领军人才。
同学们,未来几年,大家将在燕园度过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近些天,我一直在想用什么话在你们入校第一课上表达我内心的祝福。思前想后,我想把一句话赠予刚刚入校的你们——做一个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
北大是精神的乐园,自由的乡土,但她首先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知的最高学府。在北大,同学们会有很多选择,学校和老师们也尊重同学们的选择,创造条件鼓励大家个性化发展。但无论如何,大家都要珍惜韶华,静心读书。1941年,毛主席曾专门给在苏联上学的两个儿子写信,他说:“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 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如果不考虑这段话的具体背景,毛主席从一般意义上对年轻人提出了希望,那就是潜心学问。只有打下了扎实的科学基础,将来才可能在各个领域成就大事。同学们,进入北大,你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充满挑战的起点上。唯有做好心无旁骛、一心治学的思想准备,才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走得顺畅。
今年5月,在范曾先生的倡议和主持下,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和莫言先生在北大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精彩对话,参加过今年北京高考的同学们应该很熟悉,因为这就是今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材料。当时我也在对话现场,很受启发。科学和人文,是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观察、发现和理解世界。爱因斯坦曾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在北大,文理兼修、通融并蓄的学术资源是得天独厚的。我们的文史哲、数理化和医学等基础学科,经过百余年的历史积淀,都已成为国内外的最佳品牌。20xx年,学校专门为研究生开设了“才斋讲堂”,邀请文理医工等各学科的名家大师走上讲台,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融会贯通的高端平台,许多本科生也都慕名旁听。同学们,你们历经十余年的辛苦来到北大,千万不要辜负了这大好时光,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吸收一切有益的养分,多去图书馆、多去自习室、多去体育场,不断健全自我的智识,不断丰盈内心的世界,视野开阔了,气象会更宏大,就能为未来更好的成长打牢基础、累积势能。
讲到这里,我还想问问20xx级的同学们,在你们北大生活开始之前,你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为何来到北大?几年后,我又将以怎样的身影告别北大?如果想过这个问题,并有了清晰的答案,那你们应该为自己鼓掌;如果还没想过,那么不妨多用点时间去想一想。
对这个问题,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回答。作为校长,我不会给一个标准答案,我只想提醒大家,以你们的智商和经历,可以拥有很多的选择,但为什么单单选择来到这里。从一个更大的层面和意义上讲,你们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期望?
今年3月,我参加了一年一度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我校92级校友王俊因为在生物基因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获奖。王俊校友曾于20xx年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科学界年度十大人物”,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我记得,他当天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们研究基因技术,不仅仅是为了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好的文章,更要让这个世界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水平因为基因科技而改变。”
回到刚才提给大家的问题,同学们来北大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出国、读研,或者找工作,这些现实的发展,可以是短期的奋斗目标,但不能成为人生的终极意义。要记住,树立了什么样的志向,就决定了什么样的道路;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就拥有了什么样的人生。同学们是当代青年群体的佼佼者,你们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传播承担更多的责任。在燕园的几年,同学们不仅要认真研究怎样做好学问,也要思考如何立身做人;不仅要恪守学术道德,也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心去慢慢沉淀和培养一种为学和做人的高贵品味;不仅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也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发出印有你们标记的一份热度。
同学们,刚才我与大家分享了一些思考和希望。其实作为校长,我也一直在问自己,学校应该给同学们提供些什么?让大家感到有所收获。今天,是我第一次作为校长对全体新生讲话,我也谈一下自己对北大教育目的的想法。我认为,北大的教育是要向学生传授被普遍认可的道德观,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每位学生会因有一段在北大的学习与生活经历,而成为一个有格局、有底线、做人做事皆有品味与追求的人。简单地讲,我希望北大的学生都能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同学们,未来的路,就在脚下。百余年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曲折历程和深刻变革。你们是幸运的人,出生和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20xx年的这个秋天,在燕园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你们满怀憧憬地走进北大,将在这里开启人生新的一页。我校历史学系阎步克教授曾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仍未结束,五四以来的学术浪潮还在延伸。在未来一百年中,中国学人大有可为,而北大学子在引领学术潮流上应该当仁不让。”今天,属于你们的崭新生活已经在燕园开始,北京大学120xx年厚重的历史长卷此刻就呈现在你们面前。如今,她正期待着你们意气奋发、当仁不让地来书写一个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同学们,北大欢迎你们,北大祝福你们!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从祖国各地,你们来到北大。今天,在未名湖畔博雅塔前我们隆重举行20xx年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哺育你们健康成长的父母、师长以及关心帮助过你们的朋友们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和最诚挚的敬意! 集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北大的荣幸;育天下之才而成之,是北大的责任。此时此刻,古老的燕园因你们的到来而增添了新的朝气,我同时相信,百年北大将因你们的加入而续写新的华章!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在北大的第一课;我们的杰出校友,我们的教师代表都做了很好的发言。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向你们传达了北大这个校园,以及在这里学习和工作的难忘记忆和心得。也许在他们平实而又不乏幽默,深刻而又充满睿智的话语中你们会对北大、北大精神以及北大人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半个月前,几位北大在校学生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爱上北大的100个理由》,要我题词。看到同学们从北大的风景、建筑、学科、历史、人物以及校园小吃等各个方面总结出来的“爱上北大”的理由,我很感动,不由得反问自己,自从进入大学,几乎一辈子都没有真正离开过北大的我,是什么理由让我对它如此深爱呢? 思忖良久,我最后写下了八个字:“大美北大,无由不爱”。
也许,初入北大的你们还体会不到那么多。但我希望你们记住这句话,在今后的生活中慢慢地去体悟。北大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拥有独特的校园建筑,更重要的是这里汇聚着中国最好的师资和最出色的学生,还有那厚重的历史,浓厚的学术氛围,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而这,正是这所大学将要赋予你们最重要的,也将是从此与你们不可分开的“北大印记”! “志于学,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我对同学们提出的要求。在今天这样一个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场合,我还想送同学们八个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 所说的“业”就是学业。同学们来到北大,首要之事就是学习。要敬业,培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你们既要夯实理论功底又要探索学科前沿,既要提高专业素养又要完善知识结构。北大拥有优质的教师资源、丰富的图书馆藏、便捷的网络资源和开放的校园环境,这些都为你们的成长提供了最可宝贵的外部条件。我希望你们抱定宗旨,广为利用,善加利用。大学的学习不再是知识的被动式接受,而应是基于专业和兴趣的一种主动探究、传承和创造更高知识的自觉行动。学问其意义不仅在学,更在于问。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曾精辟地强调:“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因此,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敏而好学,切磋琢磨,质疑问难,举一反三,通过主动探究式学习,着力培养自己独立研究、综合运用、自由转化和全面拓展的能力。 北大一向倡导科教结合,学研互动,研究生同学对此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说到研究,我记得马寅初校长曾经说过:“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在科研工作中,于不疑处存疑,于细微处发现,于关键处创新,努力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 学习是艰苦的事情,但我更希望大家能从中体味到快乐。“当代毕昇”王选先生曾说:“一个人要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然要失掉不少常人能够享受的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乐趣。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美,给人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同学们很快就会发现,原来在老师眼中的科研新秀、同学心中的学术“大牛”,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在你身边出现,希望大家以此自勉,更加努力! 当然,我这里谈的学习,还有更宽泛的意义,这就是要“博习”。北大历来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鼓励大家在各个领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北大有258家学生社团。其中基于专业和兴趣爱好的就有179家,像大家所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生物基因研究会、机器人协会、阿卡贝拉清唱社、街舞风雷社、山鹰社等等。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其中一项或多项,当然你有更好的创意你也可以独树一帜,自立“门派”。我们有一个社团叫中乐学社,据说其成员中没有一个是文艺特长生,很多同学入社之前对于乐器演奏甚至是零基础。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进步很快,多次参加学校大型演出活动并赢得了很好的赞誉。我想,同学们在那里收获的不仅是一件乐器的演奏技艺,更重要的是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在团队中的合作和友谊! 大家知道,代表老生讲话的雷声同学,在前不久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下第11金,取得了中国击剑队第一枚男子花剑奥运会金牌。我还要告诉同学们,同样也是新闻传播学院的王皓同学,在第45届比尔国际象棋节特级大师邀请赛中超越世界头号棋手卡尔森等多位名将,勇夺桂冠。雷声和王皓的夺冠不仅是“教体结合”的成功案例,更使我们看到了让体育回归教育的趋势。除此之外,我们多个学生社团也多次在国际上为北大争得荣誉,他们展示的不仅是才艺,更是北大乃至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希望同学们不仅是专业学习拔尖、学科成绩优异,而且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不畏强手、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 生活在集体中,我还希望同学们要“乐群”。一个宿舍,一个班级,一个实验或实践团队,大家都是当中的一员。要处理好和同学们的关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座的应该都是“90后”,你们来自不同地区,家庭状况可能差别也很大。大多数可能是第一次远离生长的故土和父母的呵护,第一次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全方位的“独立”,能否处理好在大学中的同学关系直接影响着你们的学习状况、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同学们在校学习,和你们最亲的就是身边的同学,不仅要有良师,更要有益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们要珍惜难得的同门之谊、同室之情和同窗之缘,要尊重每一个同学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真正做到友爱相处,诚信相待,志趣相投,道义相勖。要见贤思齐,砥砺共进,在学习、生活中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生挚友! 马克思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团队浇灌“科研之花”,北大很多院系重大科研成果都是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取得的。比如,化学学院“稀土功能材料化学”、“表界面纳米工程学”,以及“有机合成与方法学”3个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老师们为了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走到一起,在合作攻关中相互配合,团结创新,以发挥各自的长处。不仅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出类拔萃的学术领军人物也不断成长出现。在面对强大对手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团队的力量。今年我国在伦敦举办的奥运会上取得38枚金牌和88枚奖牌的好成绩。在这些健儿身后,有着全国人民的瞩目和支持。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当叶诗文遭到西方媒体充满偏见的质疑特别是国外某著名学术杂志发表了很不客观、很不严谨的歧视性报道后,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饶毅教授、工学院陈十一教授、化学院吴凯教授等共商对策,最后由饶毅教授主笔致信该杂志主编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改正错误并向叶诗文道歉,否则我们北大人和中国科学家将共同抵制这个刊物,很多北大的老师、同学、和校友加入了这个抗议,终于成功促使该刊公开道歉。这种不约而同的集体行动,再次展现北大人强烈的家国情怀,同时,也展现了北大人在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上永远是一个团结而强大的集体!
最后我要和同学们说的就是“亲师”。这里的师,不只是教师,还要包括那些年长的,哪怕对你们的成长并不能提供多少帮助的所有善良的人。北大百年,最宝贵的也是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永远汇聚着所处时代的我国最优秀的教师代表。他们不仅知识丰厚,而且为人师表。王选、孟二冬、马庆军都是新时期最优秀的教师代表。其他如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蔡元培奖”获得者、以及每年由学生投票评选的“我爱我师——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暨“十佳教师”称号获得者,无不集中展现了我们广大教师的风采。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在《难忘的大学生时期》一文中,讲述了当时他珍惜北大经济系名师云集的求学机遇,主动登门求教,转益多师的经历,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对他帮助最大、留下印象最深的六位老师,称他们为“引路人”。 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古人把道德修养看得比知识学习更加重要。推己及人是中国人固有的人生智慧和行为准则,同学们在校期间不仅要乐群亲师,还要敬老爱幼,热心社会公益,投身志愿服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年1月,同学们发起组织了“春燕行动”,组织寒假留校学生在春节期间探访慰问空巢老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年来,学校的研究生支教团坚持深入西部地区基层一线开展支教扶贫活动,在实践中播撒爱心、砥砺德行。希望大家以此为榜样,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按照给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的要求,努力做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怕艰苦,竭诚奉献,在实践中不断获得锻炼、提高.
同学们,你们承载着家人的希望,北大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春年少,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你们,正处在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我希望你们在全面发展、彰显本色的同时,赢得老师、同学、朋友和社会对你的认可,实现个人的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的同时,成长为一名名实相符的真正的北大人。真诚地祝福你们大学生活一帆风顺,衷心地希望你们牢记师长的嘱托,将追求真理作为前进的动力,将文明进步作为人生的目标,将振兴中华作为终身的追求,乘长风,破万里浪,谱写新一代北大人辉煌壮丽的篇章!
颁奖之后,MBA新生代表MBxx083班张亚楠同学代表上台发言。张亚楠同学表示能够成为北航MBA的一份子是她的骄傲,并代表所有193 名MBA学子发言倍感荣幸。她还讲述了学院为同学们在开学前准备了一个半月的一系列迎新活动,从新生见面会、拓展训练,再到校友座谈会、为期四周的“5+2”无限循环模式,这样的活动使每一个MBA新生很快的融入北航这个大家庭当中,也使每一个陌生的面孔逐渐熟悉起来,在这过程中也看到了每个MBA同学在学习上生活上的转折和成长,虽然大家都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是同学们都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选择了北航MBA再次深造,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后,她讲述了北航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精神,作为每个MBA学子都应该薪火相传,通过社会上的磨练再次回到学校,应该告诉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样做,不忘初心。以她个人为代表所有学生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郑重承诺:在接下来北航学习的两年内要用大家最饱满的热情和实际行动去学习,去磨练来回馈学校。真心祝愿每一个MBA学子最终都有不一样的蜕变,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研究生新生代表SYxx082班刘阳同学代表上台发言。刘阳同学首先向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分享了自己考研的艰辛与不易,相信大家都有深感体会,每个人都费尽了洪荒之力最终踏入了北航研究生的大门,成功收获了喜悦,开始新学期的征程。刘阳同学回顾了在北航本科学习的4年生活,从社联大家庭到新城教学楼,从创新挑战杯到通宵自习室,有过付出和收获,同时也有过开心快乐和痛苦迷茫。在这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在北航的学习专业的重要性,通过两年的实习经验深深体会到了知识是基础,学以致用才是重点,同时也感受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感,一直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继续研究。刘阳同学还介绍到了在北航经管学院为有完备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团队,多样的展示平台和和谐的学习氛围,她憧憬着在北航两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有一个再次的提升。最后,李阳同学祝愿经管学院的每一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鼓励每一位同学遵循北航的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希望大家都能够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将来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在校研究生代表ZYxx083班王明昊同学在发言中谈到,北航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中的快乐和难忘的回忆,感谢学院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展示自我的大平台。王明昊同学告诉同学们,研究生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新阶段,要明确自己的新目标,做到“先做人后做学问”,不断进取,精益求精。他还向大家分享了在北航一年研究生学习的经验:第一,快速适应学校的环境;第二,学会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第三,充分做好学术研究的积累和学校导师学术交流的探讨;第四,利用学校平台展示和锻炼的自我机会。总之,珍惜在校的每一天的时光,真诚对待同学和每一件事情,用时间来爱上这里。最后,王明昊同学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与同学们共勉,祝福大家能够度过美好而难忘的研究生生活。
紧接着,教师代表韩立岩教授上台发言。韩教授是北航的一名资深老教师,他表示能够看到这么多年轻的学子来到北航非常开心,看到了青春的经管,青春的北航,同学们给了他很大的鼓励。韩教授表示研究生的生涯是每个同学重要的转折点,之后从自身的经验和众多的论证详细分析了 “精益求精”和“示范为人”这两方面。利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历经40年得到女排冠军的女排精神,80年代初北京大学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毛泽东的名言:“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中国和日本韩国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发展对比等例子证明了这两方面。我们不只有量的积累更要有质的飞越,传统思想已被淘汰,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当我们走出中国迈向世界,我们不只是代表着个人的身份同时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希望,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最后,韩教授用毛主席的一句诗词:“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结束了本次激烈的发言。
最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刘志新教授发表重要的讲话。刘书记代表经管院和全体师生为新来的北航361研究生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为北航经管学院能招收优秀的人才而感到骄傲。刘书记表示:今年是经管学院成立60周年,在过去的60年里经管学院始终坚持“尚学”和“力行”的信念,这也是作为每一个经管人不断努力和前进的方向。随后,刘书记向在座的所有新同学提出几点意见和忠告:第一,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众多的挑战和困难能够不忘初心;第二,要充满恒心和毅力,是每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第三,勇于开拓和创新,是中国现发展的必备热点,尤其北航作为航空航天科技的佼佼者和榜样,更应该不断创新和突破。刘书记还鼓励同学们在充满挑战的社会能够自信自立自强,不忘初心,学有所成,成为经管界的闪烁明星和中国商界的重要支柱。
至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xx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完美落幕。
开学典礼结束后紧接着进入新生的入学教育。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衣萌老师对入学导向及新生注意事项做了详尽的介绍,包括新生转档事宜、课程安排、导师分配、毕业论文等新生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最后经管学院各联合会、社团的主席对各部门职责、发展情况和纳新进行了详细介绍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 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然而,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随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自弃,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经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说你学这个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必须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的培训所。专业知识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须去认真地学习,但是你们在复旦仅仅做这点是不够的。按照怀特海德的说法,如果你仅仅只想学一些专业技能的知识,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为纯粹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作为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何为“道”?“形而上谓之道”,“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儒学经典《大学》当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中国人认为智慧是以善为基础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仅如此善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道的终极目标。然而就现实来看,如果一个人对人类的存亡一点都不关注,对未来国家和民族将赋予你们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一点都没有感觉,对崇高的价值体系没有过执着的追求,他就会缺少一个积极而又严肃的价值系统。这样的人在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必定会迷失自我。因此责任和担当应该是对道的一种悟,也是道的一种具体的外在表现。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包括对自己、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有责任感。如果学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一些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我们每一个人在对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的追求当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问题,这也是建立价值系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些问题包括人类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类的终极命运到底会怎样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很大,现在甚至于未来没有人能够对这样的问题提供一种完整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思考。因为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才能获得一套崇高的价值。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人文精神应该总是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他对崇高的价值体系的追求远远地高于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们复旦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就是希望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改革,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到一种价值的追求当中去。虽然我们对这类问题不可能提供一个终极答案,但是我们至少能够提供一些思考线索,而这种思考线索的重要性在于启示人们如何让这个世界成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从而在充满着种种困难的现实世界当中不至于迷失。不仅如此,而且我们还要为这个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国,这套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系统,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说来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我们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让我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具有更大的担当。
习在今年的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这个“道”就是传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践行这个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的“道”也是一种智慧。智慧很难定义,在我看来,智慧是一种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够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会和宇宙。与智慧相比,知识只是获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种途径而已。我们常说的升值引以为荣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谓之器”当中的“器”而已。就获取知识而言,在今天网络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来获取知识,尤其是诸如慕课等等网络视频课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教育获取知识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认为,在网络教育时代,大学教师将沦为节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耸听的是,就连我们大学存在的必要性都应该受到质疑了。其实这种担忧并非什么新鲜的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哲学家罗素就指出过学习并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当然其中某些东西确实需要传播,但教师不是传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识传播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现在途径更多了。如果我们把大学只是理解为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也就是传道授业当中的授业,学生也只是去接受授业,那么上述的担忧当然就不无道理。因此当时罗素就提醒我们,说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知识。如果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那么教师可能是要失业了。其实,教书育人自古就是为了使得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独立,惟有人格的独立,方可获得智慧。因此,教育更为重要的内涵是传授思维方法,而学习的本质那就是获取隐藏在各种知识背后的智慧。
学习一定要悟道,悟道是获取智慧的过程。但是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难以言说,中国古人就说“学必悟”。因为他们认为,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这个过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过网络或者软件来完成的。网络和软件能够做什么?在我看来,只有当某些知识能够非常准确地被定义,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知识的进步能够非常定量地、精确地来进行表征,那么相应的课程和教材确实可以实现一种网络化、自动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实现计算机编码,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能力;同样的知识,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导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洞见。
其次,网络上的论坛无法完整地复制现实当中的讨论这样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和各种现实对话中的丰富性。除非在网络上参与讨论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小说家一样娴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说或者散文的形式来重现复杂的思路和体现,这个要求是太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悟道的过程实际上是贯穿于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微妙的互动关系当中的,这种微妙的互动关系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复旦大学是通过书院的方式来创造更好的这种互动空间和方式。这种互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编得如何先进,不管技术如何发达,人毕竟是人,学生对课堂和书院里所遇到的辩论情境,以及与他人实时接触时的思考,机器无法复制。而这些恰恰将对学生产生极其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大学的存在,其意义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在当今显得更重要。在现代技术的挑战下,大学应将教育、教学更多的转向传道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渔,以传授思维方法为主的教育。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变革,还不如说是高等教育的某种回归,回到古代、古典关于教育的定义,回到更加注重智慧传授的教育,回到中国人说的传道。从而也能够让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智慧,获得一套崭新的、合适的思维方法。
悟道必须坚持持续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经过思考才能达到释惑,也才能解决你心中长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问题。曾经有人说过,没有经过谨慎慎思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当然“思”还是思想,我们虽然习以为常地说这个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脱离了思想,脱离了对道德的知识,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还是其它任何什么学科,一定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祸害甚至毁灭人类。要让知识真正服务于人类未来的命运,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道,以及对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类的大道,思考我们每一个专业学科中的专业之道。人类近一两个世纪的巨大发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纪中叶思想家们和哲学家们的思想而来的。人类在近一两个世纪以来,由于在技术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法则、社会法则对人类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认为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思想极度贫乏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所依据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纪时候所诞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纪初时,将知识的时代转换成为一个思想的时代,转换成一个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辈出的时代,转换成一个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家辈出的时代,因为科学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有再强的经济军事,若没有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就成不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它最多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国家而已。同样,如果人类出不了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我们就很难解决当今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而又复杂问题的挑战。
复旦的先贤们为我们选择的校训十分深刻,我认为它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具体阐述。“博学而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我最近在对校训有关的诠释当中提到,我们的校训当中其实还有一个内在的重要逻辑,也就是唯有博学方可笃志,惟有切问方有近思,这样去做了,你们与别人包括与社会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们来到复旦学习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但是这也意味着你们将开始痛苦而又快乐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我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 从我个人来讲,我不相信那种所谓快乐学习的说法,这就是刚才陈思和老师讲的,只有当你热爱它了,那么乐就在苦中。若你们在复旦悟得了这个“道”,那么在你们离开的时候,你们不仅具备了专业知识,而且你们将变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对国家民族就会更有担当,对整个全人类也会更有担当。我希望大家成为这样的人!
谢谢大家!
各位同学,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那么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文学院全体师生,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20xx级的各位新生,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人问好,祝你们中秋节快乐。我今天的讲话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想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文学院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名老学长的读书经验,第三个部分,我想作为一位在大学里一路走过来的学生和大家分享对大学生活的理解。
第一个我想向大家介绍文学院的这个情况。我们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创建了国文系科,是全国较早创办的中文系学科之一,在这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上,有不少很杰出的学者都在这里工作过,所以从历史来看,我们学院是拥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的,这是第一点,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的学院拥有一系骄人的成绩,亦可说是具有标志性和高显示度的一些指标,比如我们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就像我昨天和各位的新生家长们介绍的那样,福建省除了厦门大学有13个国家重点学科之外,福建省只有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是福大的化学工程,一个是农大的植被保护学科,还有一个是华侨大学的数量力学,再有就是由我们福建师范大学汪文顶教授领衔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是一个学科实力高度和显示度的体现,这也是福建师大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所以这是我们文院的第一个重要指标。第二个重要指标是我们学院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两个博士后研究站,我们的其中一个博士后研究站即中国语言文学是在20xx年拿到的,当时福建师大还没有多少博士站,那么我们中国文学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在20xx年通过国家国务院审批的,是当时学校第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那么,文学院在办学历史上曾经创造过很多“第一个”,比如国家重点学科、一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一个一级重点学科以下还涵盖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也就是说同学们未来深造可以选择古代文学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也可以选择语言学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标准,也是我要介绍的第二点。那我要讲的第三点是我们学院拥有一系列国字号的重要项目。我们有国家级的特色项目和教学团队,有国家级的人才培养实验区,还有全国的模范教师,福建师大的历史上现在是第二位产生的全国优秀模范教师。还有我们连续两届拿到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有一千两百多所本科院校,几万个专业,国家总共举办六届教学成果评比,四年评一次,其中,特等奖两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项,我们学院是拿到三届二等奖,其中第五届和第六届是连续获奖,所以这是我们学院又一个具有高显示度的项目成果。
那我要像大家报告的第二方面是我们学院整体的一个师资队伍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学院教职工人数虽然不算全校最多,但是我们的教授比例在全校一定是最多的,而且我们的教授队伍中有很多教授相当有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孙绍正教授,还有在座的几位年轻院长都是很著名的学者。你看,从复旦大学博士回来工作的李小荣教授,他是做敦煌学研究的;从中山大学来福师大工作的林志强老师,他是做文字学研究的;葛桂录教授,从南京大学回来,做比较文学研究;还有余岱宗教授是文学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名小说家。此外,以下坐的还有来自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的很多非常年轻但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学者教授。所以我们具有一个很高端很强大的师资队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师资团队都非常敬业,福建日报还专门刊登报道了辜也平教授的一个先进事迹,这是我要报告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是文学院具备独具特色和亮点的学院文化,大家都知道每个学院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文化,我想作为文院的文化特色,有两个很重要的标准表现在一是能说会道,二是能妙笔生花。所以我们非常注重这种口语的交际,我们更重视一个学生的创作能力好写作能力,针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有个刊物叫做《闽江》,这是从1958年开始创办的,一直到今天,我们曾于20xx年将闽江所有作品整合出版一般书叫做《沙漏无言》,昨天的报道点也有展出。我们每年都会举办文学创作的大奖赛,把在大奖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正式出版,我们现在在余岱宗老师的带领下正在打造一本书刊叫做《闽水泱泱》,拟收录从本科到博士的师生作品。在座的同学有创作热情和创作兴趣的,都欢迎踊跃提交你们的作品,我们进行审查通过后都可以纳入这本文学作品集。那这本书的规格很高也很正式,她的第二个面向是面向我们在职的所有老师,第三个还面向我们文学院已毕业的校友,我想我们很多校友在走出校园之后仍然坚持文学创作,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传统,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所以推出《闽水泱泱》,现在已经出来50本,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出更多,这样把创作事业不断传播开来,不断发扬光大。我想一个学院大家都可以唱歌跳舞,但一个学院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好比现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启动了一个叫做“创意无极限,无创意我享受”的大型创意活动,所以我们希望在校园里把我们的学院文化办出特色并将这种特色积累成一种传统予之发扬光大。
第六个方面在于文院具有很强的学院认同感。我们学院很多校友在毕业之后无论在事业还是各方面上有所发展后,他们想到的是如何回报母校,来回报这片曾经爱过他,他爱过的土地和老师,因此我们学院有很多奖学金是校友创办的,有的也许钱很少,但是都是校友们的心意。其中有一位是79级的,是张鸣老师的同学,他本身是个自由职业者,自己赚了一点钱,他非常感念他学生时期的一个老师,现在这位老师已经去世了,他为了这个老师捐出了一笔钱创立了一个奖学金,奖励对文学创作有热情的学生,虽然数目不大,但是这后面包含着深刻的感情,这都是我们校友非常醇厚的文学梦和感恩之情,这是非常醇厚的文学认同感,这种认同感的形成绝对不是单独一届两届的,而是无数文院学子精神脉络的延续,精神脉络的一种接力,只有这种精神脉络不断接力,一个学院才会形成她的醇厚认同感,我希望大家来到文学院可以产生这种认同感,并在未来走出学院依然保持。那这里我想向大家报告的一些学院情况大致如此。
那么第二个我想与同学们分享的是我作为一个老学长的读书经验。首先,我觉得读书是一种结缘,是我们与他人结下的一种缘分,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这已经是一种缘分,其实每个人内心都很孤单,正式我们这种内心的孤单,我们才需要彼此相距,才需要彼此的联系,你有时候会觉得人走在熙熙攘攘尤其是喧嚣的地方,愈是热闹,我们愈觉得孤单和紧张,比如机场、火车站,正是人们心中有这样的情感,我们需要结缘,寻找依存,这也是人性的诉求,也就是西方所说的想象共同体,小到我们是一个家庭成员,大到一个国家的公民,这都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正式因为这种想象的共同体,我们需要与人不断产生联系,才能产生社会的凝聚力,才能产生一种集体的亲和力,才能产生彼此的吸引力,但是现实生活中人要与他人结缘有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你在书海的世界里你可以非常自由的和任何人结缘,他跨越了诸多障碍,和文化思想史上众多杰出的精英和智慧的人士结下只属于你内心秘密的缘分,所以读书是一种结缘,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
第二,读书是一个明辨的过程。今天尤其强调明辨,现在是个信息化时代,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每天都在面对海量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甄别,今天的人判断他是否睿智与广博不是看他拥有多少信息,而是看他是否具备对信息明辨、整合和在创新的能力。昨天和学生家长交流过程中,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我们文院女生比较多,最近有接连出现女大学生失联信息,希望同学们要时刻保持联系,夜晚结伴而行,注意人身安全。其次就是手机,我们现在很多孩子都是手机控,我们也不能够限制大家对手机的使用,因为这不符合法律,也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提倡一种合理的有节制的使用手机,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要学会明辨真假,如果被信息充斥包围乃至迷惑丧失,那我认为这不是一个聪明人,当下,一个聪明人的起码是会明辨是非,而如何做到明辨,我认为读书是很重要的。每年阅读量多少,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准,所以即使呆呆地看着书,这个姿态也是很有诗意的。读书是让内心变得很安静的选择,这是我关于读书经验的共享。
下面来谈谈我对大学生活的理解,大学生活是一条线,每一天都是构成这条线的点。这条线是不可重复的,不可再来的,因此每一天都很重要,一条线画的方向是什么,指向哪里,你这条线画的是曲折的还是平滑的。歪歪扭扭还是一条笔直的线,取决于你的每一天的努力。我时常说要用入学时的想象来规划四年的生活、来塑造四年之后的你。
大学的生活是一个面,不仅仅只有读书,除了读书之外,一个大学生要参与社会公益,锻炼自己的体魄,学会与别人相处,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的孩子不太经常运动,我在运动会和女生一起跑三千米,我发现很多人跑不过我,比较之下,我认为是大学生锻炼得少的原因。把自己的体魄锻炼得更加强壮,让自己心智更加健全,也是大学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学的校园是一片湖,如果你在大学浑浑噩噩,你就是湖面上漂浮的一片树叶,一阵风来你就随波逐流,如果你深刻地在生活用心地在生活,你可以成为湖中坚硬而晶莹的鹅卵石。除了辅导员对你们生活管的很多之外,其他生活学习待人接物都需要你们独立地去摸索去形成。我的老师曾经和我说过一句话:“你可以把大学生活过得很深刻,你也可以过得很肤浅。”,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了解这句话的辩证的价值。如果你是一片树叶,你就记不住校园,记不住生命的四年时光,只有过得深刻,你才可以记住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在这个校园度过
大学的知识是一堵墙,所有的大学教育都是为你们垒一堵墙,但是这个墙上要架什么样的梁和装上什么样的窗都是由你们决定的。比如说,有人很困惑:文秘专业和文化产业专业要学什么呢?就是给你们初步的知识和技能,有了这些之外,你们要施展什么样的才能,完全取决于你们职业的方向,你们的积累。我们非常强调学生在文化方面的知识和基础要扎实。我举个例子,我曾经跟别人说过,你们工科的国际贸易专业要与厦门的国际贸易专业不一样,在综合性的学校里有他自己的一种思路,在工科的学校里也有自己的思路:就是要有很好的工科的训练和基础。所以,在文学院里办文秘专业,是要令这些学生,能够在文化知识和文化分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地方。
这就是我对大学的理解,用了四个关键字来解释:他是一条直线是一个面,是一片湖,是一堵墙。
亲爱的20xx级新生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xx级新生开学典礼,见证2541名本科生、4029名研究生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大家庭中新的一员。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也要借此机会,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4天前,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全国人民倍感振奋。这两天,一些新同学在朋友圈里也分享着对祖国富强、民族振兴的骄傲与自豪。“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在你们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之际,我希望你们把这份骄傲与自豪转化为实现青春梦、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主动担当起北师大学子应当承担起的崇高使命。
同学们,北师大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的百年学府,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为你们担当时代使命提供丰厚的滋养。北师大的前身是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20xx年来,学校始终以教育兴邦为使命,与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启蒙和爱国热潮中发挥了重要的先锋队作用。
120xx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培养了30多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史学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做出了卓越贡献。我相信,一代又一代北师大人传承的“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一定会融入你们的文化血脉,成为你们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坐标。
同学们,北师大也是一所有着辉煌成就的百年学府,她雄厚的办学实力将为你们担当时代使命创造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学校发展非常迅速,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去年教师节前夕,到我校视察,高度肯定了我校的办学思路和重要贡献,也对师生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勉励广大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这个“四有”标准,不仅是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同学们的要求。大家只有始终坚定爱国进步的理想信念,怀抱诚信质朴的道德情操,坚持求真创新的治学风范,坚守兼济天下的仁者情怀,才能真正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在这里,我就“勇于担当,无负使命”给同学们提四点希望。
一是要担当起作为大学生、研究生的责任和使命。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同学们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进入北师大后,还应继续担负起学生的使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立志成才。我校今年的优秀毕业生古丽加汗?艾买提,入校伊始就立志做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为了克服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困难,她每天坚持读古文、练习普通话,对着镜子模拟讲课。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锻炼,她自学了手语和盲文课程,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读书,寒假也留在学校学习和参加课外实践。就是凭着这样不懈的努力,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教师梦,还被评为“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登上《大学生》杂志的封面,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榜样。习来校与师生代表座谈时,古丽加汗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向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夸赞她汉语讲得好,并鼓励她“一定要好好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古丽加汗那样,继承北师大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通过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培养独立的科学思维和批判精神,开阔国际视野,增长社会阅历,努力成长为学识渊博、素质全面的栋梁之材。
二是要担当起作为北师大人的责任和使命。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蕴含着学与行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彰显了学识与品德并重,理想与实践并重的精神。校训的题写者是我校已故的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昨天,我和刘书记刚刚参加了由我校参与拍摄的电影《启功》的首映礼,启功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正是因为他所言所行集中体现了北师大人“盛德励耘,上善乐育”的独特气质。他在北师大从教60余年,为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通过潜心研究,创新书法字体结构方式,创造出独特的“启体”。他还积极支持北师大的青年教师和莘莘学子潜心向学,利用暑假时间创作了大量书画作品进行义卖,将筹集到的巨额资金,全部捐给学校设立奖助学基金,并用恩师陈垣先生“励耘书屋”的“励耘”二字为这个奖项命名,激励全校师生励精图治、勤奋耕耘。20xx年来,“励耘奖”已经成为北师大特有的文化符号。明天晚上,我们将召开“启功教师奖”颁奖大会,面向全国重奖在县及县级以下地区基础教育一线、从教满30年的优秀教师,相信它也一定会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希望同学们都能传承启功精神,修身立德,砥砺耕耘,心系学校,感念师恩,帮助同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栋梁之材。
三是要担当起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潮中,创新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学们要承担时代的使命,就应该在未来几年中特别注重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北师大有着很好的创新基础和创新氛围。去年,我校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20xx级博士生赵天成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极地地区卫星遥感技术,及时制作30余份卫星海冰云图,为“雪龙”号脱困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此外,他还参加了北极黄河站的科学考察活动,携带我国最新研制的无人机航测设备,完成了对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的首次无人机考察,成为极地科学强国道路上的先锋。据他的同学说,赵天成同学在学习中有一股钻劲儿,总是不断寻找更新更好的研究方法,这使他具备了承担更重要使命的能力。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赵天成同学那样,秉持创新的理念,探寻创新的方法,投身创新的实践,努力成长为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栋梁之材。
四是要担当起作为中华儿女的使命与责任。在我校学生宿舍区有一座“三一八殉难烈士纪念碑”,纪念的是刘和珍等三位北师大烈士,她们在爱国请愿运动中面对枪口,挺身而出,壮烈牺牲。鲁迅先生在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的确,刘和珍等北师大学子,在民族危亡之际,无所畏惧、奋起抗争,发时代先声、为生民立命,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也一直在北师大传承至今。每年,我校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企业去感受社情、体验民情,也在志愿服务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我校师生公益组织“四环游戏小组”,多年如一日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前教育志愿服务,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社区支持流动儿童教育项目试点”。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个人志趣融入国家、社会的理想中,将所学所长转化成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服务的行动,努力成长为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栋梁之材。
同学们,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的国家、民族在经历鸦片战争以来一个多世纪的积贫积弱、任人欺凌、任人宰割之后,重新拨正了航向、蓄足了能量、找回了自信,正在复兴之路上加速挺进。作为百年知名学府的北师大学子,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你们每人应当肩负怎样的使命?这是大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时任北师大校董会董事长的梁启超先生为毕业生题词“无负今日”,勉励大家珍惜时间,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希望同学们珍惜这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敏于修身、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善于实践,无负时代对你们的重托,为实现同学们的成才梦、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京师风范、世界一流大学的师大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奋斗!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未来几年学习期间,身体健康、学习科研工作顺利、生活快乐幸福!
亲爱的20xx级新同学,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迎新季,又是一片新希望。新一代交大人,你们从高考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世界各地齐聚蓉城、求学交大。在此,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今年5月15日,西南交大刚刚度过双甲子xx0岁生日,你们是这所伟大学校进入第三个甲子的首批学子。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期待你们开启人生的第三次成长。
大体而言,人生第一次成长始于少年时代,大家怀着对陌生世界的好奇,一点一滴开启认知世界的历程,此次成长重在“知”的积累和扩展。人生第二次成长是“情”的成长,始于青年时代的前期。这一时期大家情绪活跃,情感丰富,对情感的升华和情绪的调控是成长的标志。人生第三次成长主要是“意”的成长,旨在锤炼坚强的意志,以实现思想的独立、行动的自觉和奋斗的执着。
在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中,如何开启第三次成长,让自己成为“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交大人?我认为关键词有三:主动迭代、主动精进和主动约束。
一、主动迭代
相对于一次性解决问题,迭代是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出新值的过程,是循环往复、螺旋推进不断打造“升级版”的过程。迭代思维对同学们大学生活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迭代,对成长目标进行识别、判定、收敛和显性化。同学们在中学阶段的目标非常清晰,就是考上自己心仪的名牌大学,进入大学后人生目标可能反而模糊了。大学之大,绝非小小的一方书桌,也绝非厚厚的一摞文献。大学之大,在于知识海洋的浩瀚无限,在于理想疆域的广袤无边。如何展开大学学程,如何确定专业方向,如何规划职业生涯,这些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和个人禀赋,特别是社会需求、技术发展趋势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迭代、调整和优化。确立目标绝非易事,人们常说知人知面难知心,讲的是了解他人很困难,殊不知对自己的认知更难,所以才有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然而,认识自己特别是确立人生目标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逐次迭代。迭代过程不仅需要持续的“自我对话”,而且目标的明确化过程,通常也需要不断与环境交互。
二是通过迭代,对行为进行修正。什么是成长?成长就是逼着一个人,踉踉跄跄地受伤,跌跌撞撞地坚强。须知,踉踉跄跄、跌跌撞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尝试、选择、向目标逼近的过程,更是调整、修正、改进和完善行为的过程。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要勇于从灰色情绪和负能量环境中走出来,通过挫折学习,通过抗挫成长。当然,更值得推荐的办法是见贤思齐,向先进学习,向“最佳实践”学习,向靠谱的“高人”学习,以此寻求成长的最佳效能。实际上,进步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知正见和正能量的人。
二、主动精进
生命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大学更是一切皆有可能的青春舞台。唯有精进,方能撬动更多可能。大学生涯的精进,重点是践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关键是要做成、做优、做久。做成,乃不找借口,百折不饶,务期必成;做优,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止于至善;做久,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优秀成为习惯。
在今年的毕业生中,电气工程学院20xx级本科生安峰同学的大学生涯,很好地诠释了“精进”二字。偶然一次他被同学邀请参加学校数学建模竞赛,成绩虽极不理想,从此却爱上科创,并主动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几年坚持不懈,安峰同学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大二,获得北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大三,连续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大四,成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成为全国100名获奖者之一,8月22日他刚刚从人民大会堂载誉归来。
精进有两大要点,一曰坚韧,二曰勤奋。坚韧的意志,是力量之源泉,是成功之动力。纵览史册,古今中外,但凡精进的人生,都需要跨越无数的障碍和沟壑,每个成功者背后都有冲破艰难的辛酸,承受孤独的苦涩,以及与惰性斗争的坚韧。时隔xx年再度登上奥运之巅的中国女排,引发国人强烈情感共鸣。中国女排三十多年来有过辉煌,也历经低谷,战绩虽屡有浮沉,但精神从未沉沦。不论顺境逆境,女排既与强大的对手抗争,更与自己的状态抗争,因此才能再次书写传奇。同学们的成长之路同样不会坦途,希望大家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学一门成一门,干一行爱一行,不忘初心、勇往前行。
勤奋是精进的第二个要点。须知,时间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练功三五日,必是花拳绣腿;用功一万小时,方成行家里手。持之以恒地“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方能实现脱胎换骨,华丽转身,赢得突破性跨越式成长。众所周知,世界羽坛悲情名将李宗伟,虽然屡屡功亏一篑,至今尚未获得过世界冠军头衔,却是世界“公开赛之王”,并长时间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他勤奋的程度大家可能难以置信:就是坚持“像疯子一样”训练,“像傻子一样”下笨功夫。他每天凌晨5点半起床,接下来就是整整一上午的有球训练,外加一整下午的力量训练。如果不是参加比赛,他的生活基本年年如此,日日如此。他之所以技术超群,赢得同行和球迷的敬重与厚爱,与他的敬业、刻苦密不可分。
三、主动约束
高度的成就,源于高度的自律。实现第三次成长,拥有高成就人生,一方面要主动迭代、主动精进,多做有意义有价值之事;另一方面也要主动约束,不做那些不能做、不该做之事。主动约束、管住自己,乃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管不好自己,就管不好家庭,管不好团队,管不好事业,幸福和成功也都不可靠。在第三次成长中,以下三点需特别注意。
第一,抑制“浮躁心”提升专注力,杜绝“小聪明”成功无捷径。专注坚持,虽不见其增,却日有所长;水细无痕,但滴水穿石。如今,“洪荒之力”已成为年轻人熟知的网络热词。其实,人世间哪有什么洪荒之力,只不过是艰苦奋斗、天道酬勤罢了。诸位可知,傅园慧这个与你们大致同龄的姑娘,正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和伤病,才最终绽放于里约奥运会。反观当下有些“网红”,语言不文明、行为无底线,只图出名出格出位博眼球。这些网红纵然一夜爆红,不过是低俗、庸俗、媚俗的哗众取宠者而已。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少数人向往成为一举成名的网红;一些同学自恃聪明,不愿下苦功,凡事都想走捷径。然而总想走近路的,大多最后走了弯路。希望同学们摒弃浮躁心,少玩“小聪明”,勤勉踏实,宁静致远。
第二,克服“拖延症”,提升行动力。大量事实表明,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自我否定贬低等。拖延就像“离离原上草”,拔掉后以为不会再长出,它的根却埋藏得很深,很快“春风吹又生”。其实,拖延只是心理活动的外在“临床症状”,是阻碍我们前进种种原因中的一种掩护策略和借口。诸位不但要慧于心、勤于思、慎于言,更要敏于行。再长的路,一步一步终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走也无法到达终点。只说不做,徒劳无益。成大事者,从来都是每天靠行动来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
第三,走出“舒适区”,莫负好光阴。英国哲学家罗索曾说,“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唐朝诗人刘禹锡亦言:“以不息为本,以日新为道”。然而,现在一些同学沉湎于“舒适区”,比如:胸无大志,慵懒散漫,贪吃贪睡贪杯;长时间玩游戏,无节制地看碟片、刷朋友圈,自恋式地嗮各种自拍照;课上惯于处于“沉默-回答-互动-质疑-辩论”(Silence-Answer-Dialogue-Critical-Debate)这“五部曲”的低端,甘于做“单声道”的接受者,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更谈不上深度探究,批判性思维,成为新知的建构者;课后不愿意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动腿锻炼,尤其不愿做习题;平时生活中经常发脾气,已成为情绪的奴隶却浑然不觉;说话只图自己痛快,毫不顾及他人感受;做事以自我为中心,漠视集体团队和他人,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实际上,舒适区往往是自身的弱点、软肋或缺陷,若总是固守自己的弱点,走不出舒适区,就不要遑论什么成长和进步。一个连自己缺陷都不能纠正的人,只能是一再挫败。敢于拿自己弱点开刀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同学们,与中学时代相比,大学校园没有家长的日夜督促,没有老师的耳提面命,更没有考试改变命运的沉重压力,这里唯有自己对成长的渴望。在此环境中“主动”二字弥足珍贵,想必你们已充分体会我在“迭代”、“精进”和“约束”前面都加上“主动”的良苦用心了。
希望大家将主动迭代、主动精进、主动约束作为你们大学生活的着力点,变被动为主动,变他律为自律,变消极为积极,变任性为自制,培养良好习性,淬炼坚强意志,为第三次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局。四年之后让我们再次相约,共同分享成长的满满收获。
祝同学们在交大学有所成,快乐成长!
谢谢大家。
亲爱的13级新同学: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八方学子,同学们的到来,为我们美丽的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三年,我们将一起为梦想而奋斗和拼搏,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为大家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良好的平台,三年的高职学为大家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在此,我首先要给大家送上三份祝贺:
一是要祝贺大家选择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尤其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职教育正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兴旺发达,大家的前途一遍光明。同学们,你们将成为“中国创造”的生力军,担负起祖国建设和发展的光荣使命。
二是要祝贺大家选择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院校接近1300所,湖北省近60所。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200所“骨干示范院校”之一,湖北省仅9所,学校办学历史一百多年,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位于全省前列。汽车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的二级学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是襄阳职院发展态势强劲、与产业对接紧密、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优异的系院。一是拥有电工电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教学设备优良;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等知名企业在校内建立了多个教学中心;二是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楚天技能名师、省级教学团队和院级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毕业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三是拥有2个国家骨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突出。四是培养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朱秀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苗典武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同学们,选择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选择汽车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就是选择成功。
三是要祝贺大家选择了制造类专业。我们的专业都是服务于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产业都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形势好,人才需求旺盛。我们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制造与装配等专业培养的是汽车制造及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技术人才;我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培养的是汽车及高端装备维修技术人才;我们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直接服务于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我们的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培养的是网络工程技术、软件开发工程师等人才,10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就业质量好。我们与博世公司、上海通用公司、神龙汽车公司、美的集团、顺络电子、中航精机、金鹰重工、江山重工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6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订单培养实现高质量就业。
同学们,正确的选择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祝贺之余,我还要给大家提出五点希望:
一是希望正确认识高职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我们培养的绝不是中专技校所培养的一线操作人员,而是掌握了职业核心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的和高质量就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体现了高等教育属性的要求,高技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属性要求。
二是希望深入了解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高职教育显著的特征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办学模式上要体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体现工学结合,这里的“工学”,不是简单地指工人和学生、工作和学三是希望理解高职教学的三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也就是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方式,构建以“实验-实训-实专家、能工巧匠、高技能的师傅;教室不再固定,学四是希望把握高职学五是希望增强五种学领导:
大家好!
最近几天,对全中国的不少年轻人来讲,都是一个值得用一生去回忆的日子,因为在你们的人生词典中,“高考”一词将永远成为过去时。对在座的各位同学来说,更因为你们的将来时将永远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这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富贵无论贫贱,无论成功无论失败、无论伟大无论平凡。在这里,我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全体老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借此机会对你们、你们的家长和高中老师对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信任,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座的各位,你们是最幸运的一代西外人,再有三个礼拜的时间,我们将迎来西外大的60华诞。《论语》中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在过去的六十年里,一代代西外人开拓进取、发愤图强。近几年,学校面貌更是日新月异,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天的西外大,已是我国最好的外国语大学之一:是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以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拥有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双语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明年我校也将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XX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评估中,教育部专家组给我校英语专业的评价是:“专业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为人诚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我觉得,这一评价,其实是我校总体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一个真实写照。在今后的四年里,你们将充分享受西外大的优质教学资源,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望,朝着自己的人生梦想步步逼近。
同学们,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一段时光,灿烂美丽,纯真简单。然而,这更多的是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的想法。对于在校大学生,某一段时间你也许会狂妄自大到觉得自己会成为steven jobs第二,甚至梦想用一个月的时间发明出iphone10。但另外一段时间你却会因为一次考试或者和同学的一点小摩擦觉得痛苦无比,暗无天日。
这就是成长,这就是大学生活。借此机会,我想就大学生活跟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你们分享三点感想。
首先,大学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除了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同学们的个人修养、理性思维、文化认知、社会意识和体能发展,使同学们将来成为积极自信、关爱社群、有诚信、能承担的社会栋梁。大学的责任不是培养“高富帅”和“富美白”,大学也培养不出“暴发户”和“富二代”,大学的目标更不是让大家都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我们的目标在于帮助同学们在智力、品格、心理、创造性、逻辑思维、社会交往能力、适应性、领导力、毅力、价值观、审美能力等等各方面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同学们,在大学四年里,在以上各个方面,请帮助我们培养你自己。除了你的专业课以外,请走进图书馆去阅读,跟大师们辩论;去聆听一次哪怕跟你的专业风牛马不相及的讲座;去试试看自己能为同学、学校、社区或者家乡做点什么。这样,当你毕业的时候,你就会
(1)成为具国际视野、品行高尚、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2)不但掌握学术前言动态,亦具有广阔的文化知识和通识基础;
(3)开放、宽容,具有独立探求知识的精神;
(4)具备批评意识和创新思维;
(5)具备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实践健康生活模式。
其次,我想强调,就学术精神来讲,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当下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缺乏创造力的煤老板、房地产大亨,相反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时代需要真正的批评意识和创造思维。不错,你们要努力学第三,我希望同学们学会感恩,这一点对于你们成长在独生子女环境中的年青一代尤为重要。古人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涌泉之恩,滴水不报”的人也大有人在。这是一种悲哀。我希望同学们在人生中真正体会到:只有懂得了感恩,我们才能走出自我、关注社会,体谅他人、奉献公益,珍惜友谊、收获快乐。
亲爱的同学们,20xx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跟你们一样,带着激动与期待,踏进了西安外国语学院的校门;4年前的这个时候,怀着感恩之情,我又回到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讲台上。所以,我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学长。你们算是我的儿子辈学弟学妹。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小学弟学妹们的四年大学生活充实、精彩而富有意义!
亲爱的同学,家长们:
晚上好!欢迎来到人间天堂杭州,欢迎加入浙江大学!首先,我谨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刻,大家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兴奋、期待和疑惑。大学是什么?在浙大做什么?未来会怎样?今天世界的信息如此发达、瞬息万变,让我们一同去思考这几个问题。
同学们,大学的英文“University”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词语,由联合和多样即uni和vers组合而成,早期的大学也的确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管理的一种自治联合体。一千多年来,大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承,到发现新知,发明新技,服务社会,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是,无论大学如何变化,学生始终是大学的主人,培养学生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
大学,即使是哈佛、耶鲁、浙大这样国内外最好的大学,也只是为学生成长提供条件和帮助。启迪心智的课程,深邃洞察的讲座,挑战自身的实践,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大学犹如百花园中肥沃的土壤,教师精心培育和细心浇灌,但是除了你自己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担保你会有成功的人生,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从今天开始,没有人催促起床,没有人督促作业,甚至连缺课也可能没有人知道,与中学不同,你的生活、学习都将由自己作主。迎接和适应变化,是你到大学的第一课,这门课非常重要,它将为你开启学习掌握自己命运大门,这恐怕也是一门需要学习和探索一生的学问。
同学们,加入浙大是你一生中做出的最重要最明智的选择之一。百年浙大,历史辉煌,以家国为使命,担当引领,开创先河,被美誉为“东方剑桥”。今天的浙大,校园如画,人才辈出,气势如虹,已踏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征程。在这里,你们将接受中国最好的科学与人文教育,与名家大师一起研修经典,探求未知,与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一起遨游知海,规划未来;你们将立足中国最具灵性和开拓精神的浙江大地,汲取先贤智慧,修炼内心质朴,聚集创造激情。浙大,有浙江根,有中国魂,有世界梦!
竺可桢校长曾这样对新生讲过: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你们都会选择一个专业,课堂上,老师也会教给大家一技之长,但这显然只是你来浙大的一小部分。在浙大最重要的是学会“即事而穷其理”,成为一个有主张、有作为、头脑清醒、不盲从、求真求是的人;也只有这样,在毕业之后,才能不贪图享受,内心质朴强大,成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转移国运、引领未来的人。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是为未来做准备,未来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挑战与诱惑。几天前我看了一部电影——斯派克-琼斯编导的“她”,讲的是作家西奥多偶尔使用了由操作系统虚拟出来的萨曼莎,“她”睿智、幽默、敏感,使作家深深迷恋,不能自拔。这提出了一个严肃而深刻的命题,在信息和智能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如何保持和认识自我!尽管这是一部未来洛杉矶的科幻电影,却让人感到距离我们如此之近。高度发达的智能信息服务,可以让你在虚拟世界中纵横驰骋,也可以使你沉迷于虚幻和虚荣,忘却现实世界的艰辛和应担当的家国责任;可以让你在转瞬之间,行万里路,知天下事,也可以使你充斥焦躁与不安,失去理性的独立与判断。
面对既丰富多彩、又鱼龙混杂的未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内在理性和人文素养,更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批判精神和决断能力。我们看到太多的人,宁愿听信似是而非的传闻,也没有耐心等待真相浮现;宁愿用网上信息做快餐式的拼凑,也不愿宁心静气地理性思考。互联网使世界越来越小,也使信息变得纷繁复杂、混沌不清,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更多的理性与冷静,而这正是你们需要在这里学习和磨练的。我建议大家,多阅读人类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少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花边传闻;多用批判眼光审视现成的结论,而不是盲从和迷信所谓的权威;多花时间参加集体活动,锻炼沟通交流能力,而不要沉湎在虚拟世界的幻觉之中;更多地去学习和培养自己“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而不是把生命浪费在眼前的急功近利上。
大学如同一段时光匆匆的旅程。有人说它枯燥、艰辛,也有人说它丰盈、繁华。未来有一天,你会想起曾经的浙大岁月,无数午夜的灯火,温暖过学子的心灵,无数侧畔的光影,问候过求学的艰辛。1400天的本科生活,今天是第一天,要珍惜每一天。教室操场的老师同学,启真湖畔的风花雪月,紫金港的烟雨云霞,都要将它们收进眼底,摄入手机,刻于心头。
祝大家每天都过得快乐充实!
也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谢谢!
同学们:
我作为教师代表,热忱欢迎你们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求学!
我先来讲一个故事。据三国志记载,华佗医术高明,曹操的顽固性头痛病只有经华佗治疗才能有效缓解。因此,曹操留华佗随军当军医。但是华佗想家,对曹操谎称“方得家书,去去就回。”回到家以后,又借口说太太病了,需要在家治疗和照顾,一再续假不归。曹操多次写信催他回来,还让地方政府行政长官带信做思想工作,但华佗持才不买账,就是不回军队。曹操大怒,派人前去勘探虚实。曹操说了:“如果华佗夫人真病了,赏40斛小豆慰问之,并宽限他的假期照顾妻子;如若说谎,就把华佗押送回来。”曹操要处死华佗,大臣荀彧劝道:“华佗治病救人医术好生了得,应当宽宥。”曹操不听,结果把华佗给杀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又发作,曹操说:“华佗能断病根而故意不断,以此要挟自重,即使我不杀他,他也不会为我治疗断根的。”后来曹操的爱子曹冲得病死了,曹操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对此史实有多种解读和看法。不知在座诸位怎么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先请诸位一边在脑中整理一下自已的思绪,一边且听我继续说下去。
看法之一:曹操杀死神医华佗,表明他是一个“宁负天下人”、淫威残忍的奸臣枭雄。
看法之二:曹操本是一位爱才惜才敬才的将领,事实上也很敬重华佗,杀死华佗一定有其不得已的原因。也许在曹操看来,你华佗作为一名军医,当守军法纪律,自由散漫离开军队,好言相劝、再三催之,不理不睬,恃才无恐,岂非视军法为儿戏?曹操杀了华佗是依法治军的需要。
看法之三:华佗说谎不诚实的人品有问题才招致杀身之祸。他先是谎称家中来信,说什么去去就回;后又谎称妻子生病需要照顾。即使在今天看来,人品还是讲究德艺双馨,甚至采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高于才”的用人、培养人的原则,这与曹操当年的用人组织路线并无丝毫差别。就说当前反腐败,也不会因为贪官能干、曾为地方建设作出贡献而被饶恕。
看法之四:曹操是一位有情有义、办事有章有节的好领导,对华佗已经仁至义尽。曹操本是多疑之人,却信了华佗的借口而准假;当华佗又托辞妻子得病希望续假时,曹操还是多次遣书催促,又行文当地政府去做工作,华佗还是迟迟不归,这才最终激怒了曹操。但曹操还是保持冷静,派人实地察看虚实:如果华妻真病,赏小豆40斛以示慰问,并可再予宽限假期。曹操在做法上有礼有据、无懈可击。
看法之五:曹操是一位公私分明的人。华佗死后,曹操的慢性头痛病发作,因为没有了华佗的治疗而痛苦;尤其当他的爱子曹冲病重,也因为没有了华佗的治疗而病死时,曹操才感概道:“因为我杀了华佗,才导致儿子的病死啊!”若从一己之私来看,杀了华佗对曹操本人及其家族一点好处也没有,但对治理军队却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现在言归正传。
今天各位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来读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吗?是为了将来求职和养家糊口吗?是的!不仅仅是!!远远不是!!!
读大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养成优秀的人品和健全的人格,就是为了养成承担道义的责任心,就是为了养成坚毅和信仰的力量,就是为了养成辨别是非真伪的金睛火眼,就是为了养成怀疑与批判的能力,就是为了养成追求真理与荣誉的坚定信念,就是为了养成自由的灵魂和独立的思想!
我以前只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未曾读过陈寿的《三国志》;对于曹操杀死华佗这一事件,也许最初同大多数同学一样,只是抱有“看法之一”而已。今天,我知道,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找出多种不同的答案。这是一种涉及人情练达、世事通晓的重要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取与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毕业走出校门以后的经历有关。等到各位从本校毕业以后,相信也一定能够具备判断是非与价值的素养与能力,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
在这隆重而庄严的开学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免不了总应该要有几句语重心长的寄语。
好吧,醒醒吧!环视一下我们当今的生活现状吧:除了宫保鸡丁可供吃、茅台五粮液可供喝、京剧国画可供欣赏以外,中国到底还有什么傲立于环球的宝物可以派上济世救人的大用场?对,唯有中医中药和针灸了!继承和发扬好中医药,就是最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就是最赤诚的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王尔德说:“犬儒主义者对各种事物的价钱(price)一清二楚,但是对它们的价值(value)一无所知。”无论未来前进的道路上会遭遇到什么困难,对我们中医人来说,追求中医药就是追求有价值的生活。
要清醒地认识到,将来从中医药大学毕业之时,也只不过仅仅是学到了中医药知识的百分之一而已。不是本大学教育无能,实在是中医药宝库太伟大了。但是不怕,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通识教育,只要具备了以上的基本素养,将来就一定能够在实践中比较熟练地运用中医药对人救死扶伤,对己养身怡情。
谢谢大家!
尊敬的岳阳市武警支队各位官兵、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校园,丹桂芬芳,之滨,金风送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xx级新生军训阅兵仪式暨开学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向在我校指导军训工作的武警支队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全国各地X余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理工学院是一所具有明显办学特色、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多年来,学院秉承“至善穷理”校训和“三个为本”办学理念,坚持实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治校方略,办学条件日趋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反映办学实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多项可比指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特别是20xx年12月31日,学校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XX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实现了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新跨越。未来四年,理工学院得天独厚的校园环境将成为你们成长成才的摇篮,完备的教学设施和过硬的教学质量将为你们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优良的教风学风将为你们营造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氛围,一大批学识渊博的优秀教师将带领你们步入知识的海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不断净化你们的心灵、陶冶你们的情操。同学们,你们选择了前进中的理工学院,理工学院也必将托起你们青春远航的梦想。
十年寒窗诚辛苦,四载春华须拼搏。同学们,你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个性和爱好,但我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韶光易逝,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珍惜自己的美好青春和大好前途。在此,我向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与同学们共勉:
第一,立人之本,在于品德高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先做人,后做事”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名承载时代重任的大学生,要致力于做一个全面发展、人格完善、道德高尚的人,既要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更要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同学们要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社会,全面展示当代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赢得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
第二,成才之路,在于勤奋好学。勤奋好学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德,同学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要尽快实现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和规律,瞄准新的学习方向,掌握新的学习方式,激发新的学习激情。希望你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水滴石穿的毅力,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学养丰富的人。
第三,卓越之道,在于实践创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要积极发挥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的优势,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要大胆进行实践创新,正确评价自我,增强信心,把自己创新的思维付诸实践。
第四,人生之乐,在于担当责任。同学们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而且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担当责任,并为之而努力奋斗。要把个人理想与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结合起来,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和谐校园的积极建设者。唯其如此,你们的大学生活才有意义。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饱学知识,锻炼才能,在担当责任中成就事业,享受快乐。
同学们,在新中国成立66周年之际,在推进教育强省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你们和着时代节拍,为梦想而来。同学们,你们在理工学院求学深造的这几年,将是学校发展十分重要、十分关键的几年。你们既是学校发展的建设者,又是学院发展的见证人。希望你们能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为理工学院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无悔青春。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
在清华刚刚欢度百年华诞之后,你们作为清华跨入新百年的第一届本科生,即将开始大学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刚刚入学的全体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培育同学们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
今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共有3300余人,来自全国近1200所中学,其中女生超过了三分之一。你们当中,既有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习尖子,也有在学科竞赛和发明大赛中获奖的创新能手;既有全面发展、热心公益的“人气之星”,也有乐观向上、品格坚毅的自强学子。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从今天起,同学们正式成为了“清华人”。一个世纪以来,一代代清华人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人文日新”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座的很多同学在走进清华园之前,已经对百年清华的精神传统,包括校训、校风和学风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当同学们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之际,我重点就如何践行“人文日新”的精神,与大家谈谈心。
80年前,1926级毕业的校友们留赠给母校一块镌刻着“人文日新”的牌匾,至今仍高悬在大礼堂的南墙上,与舞台上方校徽中的校训遥相呼应。这块匾额不仅表明了前辈校友们对于清华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也体现出他们对于母校日新月异不断进步的期许。随着学校的发展,“人文日新”逐步成为了清华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践行“人文日新”,就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二字出自《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可以看出,“人文”概指人类一切文化创造。人文日新,就是指文化的创造、传承与涵养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对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使人文精神不断发扬、不断提升。
早在1948年,我校的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曾做过一篇题为“半个人的时代”的讲演,谈的是过度专业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今天,这个命题依然发人深省。推动时代变革、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成为素质全面、视野宽阔的一代新人,更需要同学们做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并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味。目前中学教育的文理分科以及紧张的高考复习,都对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希望理工科学生加强人文与社会知识的学习,文科学生也要对自然科学和工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大家都要注重自己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全球化的时代,弘扬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任教于西南联大时所提出的,要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抱持一种“温情与敬意”,从民族历史的进步中获得教益,从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文化包容的气度,才能成为心胸宽广、气魄宏大的栋梁之才。
第二,践行“人文日新”,就要自觉提升道德情操。
《易经》有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由此可见,古人所强调的“日新”,首先是提升人的道德情操。
朱鎔基学长在一次校庆来信中,曾谈到当年他们入学时,清华电机系主任章名涛教授讲过的一席话。章名涛教授说: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学“为学”。同学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一方面陶冶高尚情操,弘扬传统美德,谦虚谨慎、正直善良、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善于与人沟通、合作;另一方面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担当起清华人应有的历史责任。
清华过去的百年,正是中华民族由饱受凌辱到走向振兴的百年。一百年前清华初创时,中国刚刚爆发了辛亥革命,追求社会进步,拯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独立与人民民主,是那个时代的主题。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当年以中文和历史两科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历史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了“科学救国”,钱伟长要求转学物理。他说:“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今天进入新世纪之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成为新一代青年的责任。希望同学们以前辈清华人为榜样,笃志励学、完善自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我想,这也正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时代内涵。
第三,弘扬“人文日新”精神,就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经典名言,出自《礼记•大学》。它告诉我们,要以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坚持革故鼎新。
小到个人事业的成功,大到国家社会的进步,无不需要求新、创新的勇气、意识和能力。求新,更是清华学术传统的重要特征。当今时代,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时代给大家提出的要求与挑战。同学们走进清华,要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不仅要刻苦好学,而且要积极创造,切实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希望同学们在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文化的建设等方面,都做出新的努力。
致力创新,就要独立思考。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种学术品格十分重要。同学们要坚持好学深思,保持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同学们!百年积淀形成的清华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人文日新”集中表达了一种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希望同学们把弘扬“人文日新”的精神,与践行校训、校风和学风结合起来,志存高远,奋发成才,与全体清华人一起,在清华新百年中谱写新的篇章。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典礼,与同学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西南交通大学已走过113载风雨春秋,一代代优秀的交大人从这里出发,奔赴祖国各地。明天,你们将要踏上新的征程,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0xx届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四年,是同学们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段时光。你们满怀憧憬地踏进了这所百年学府,与西南交大从相识、相知到相别。在这里,你们追求知识、增长才干、挥洒汗水、收获友谊;在这里,你们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见证了祖国的百年盛事,也经历了5·汶川大地震,在大灾中体验大爱,在不幸中磨砺意志;在这里,在你们当中,涌现出了在地震中痛失亲人但仍然坚守在抗震救援第一线的优秀国防生郭晨阳,以及陆凌霄、崔英杰等一大批省级和校级优秀毕业生。母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骄傲和自豪!
母校留下了同学们成长的轨迹,同学们也见证了母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历经三个世纪的辗转迁徙,今天的西南交大正在努力建设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仅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而且成功进入“特色985工程”高校的建设行列。学校即将启动“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轨道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的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申建工作业已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成果不仅搭建了学校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还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母校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与同学们的参与、支持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大学本科生活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今天的典礼过后,绝大多数同学将辞别母校,走向新的天地。总结过去的求学经历,展望未来的人生前景,大家一定会有很多感触。此时此刻,作为你们的校长、师长和学长,我给同学们提出以下三点希望:
第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同学们即将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开创自己的事业,参与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我希望同学们在树立长远职业目标的同时,要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及时调整心态,做好脚踏实地、长期奋斗的准备。人贵有志,业贵有恒,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练.“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只要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我相信同学们必能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完善人生、成就事业。
第二,静水流深,有容乃大。同学们马上要踏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在当今这样一个飞速发展、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希望大家要保持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态,防止急功近利与浮躁的情绪,秉承西南交大“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精神,真正沉下心来,建设国家、造福社会。同时,我还希望大家要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以开放谦虚的心态学习他人的优点,博采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缺点,融入团队,营造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三,勤学不辍,与时俱进。当今社会,知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大学学业的完成只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大家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优势,迈向成功。
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伟大的经济转型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时代赋予了你们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你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秉承交大“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性格特质,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进步贡献力量!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衷心祝愿大家鹏程万里,人生辉煌!
亲爱的13级新同学: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八方学子,同学们的到来,为我们美丽的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三年,我们将一起为梦想而奋斗和拼搏,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为大家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良好的平台,三年的高职学习,一定会成为大家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在此,我首先要给大家送上三份祝贺:
一是要祝贺大家选择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尤其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职教育正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兴旺发达,大家的前途一遍光明。同学们,你们将成为“中国创造”的生力军,担负起祖国建设和发展的光荣使命。
二是要祝贺大家选择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院校接近1300所,湖北省近60所。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200所“骨干示范院校”之一,湖北省仅9所,学校办学历史一百多年,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位于全省前列。汽车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的二级学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是襄阳职院发展态势强劲、与产业对接紧密、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优异的系院。一是拥有电工电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教学设备优良;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等知名企业在校内建立了多个教学中心;二是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楚天技能名师、省级教学团队和院级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毕业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三是拥有2个国家骨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突出。四是培养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朱秀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苗典武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同学们,选择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选择汽车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就是选择成功。
三是要祝贺大家选择了制造类专业。我们的专业都是服务于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产业都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形势好,人才需求旺盛。我们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制造与装配等专业培养的是汽车制造及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技术人才;我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培养的是汽车及高端装备维修技术人才;我们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直接服务于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我们的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培养的是网络工程技术、软件开发工程师等人才,10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就业质量好。我们与博世公司、上海通用公司、神龙汽车公司、美的集团、顺络电子、中航精机、金鹰重工、江山重工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6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订单培养实现高质量就业。
同学们,正确的选择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祝贺之余,我还要给大家提出五点希望:
一是希望正确认识高职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我们培养的绝不是中专技校所培养的一线操作人员,而是掌握了职业核心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的和高质量就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体现了高等教育属性的要求,高技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属性要求。
二是希望深入了解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高职教育显著的特征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办学模式上要体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体现工学结合,这里的“工学”,不是简单地指工人和学生、工作和学习,还包括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等丰富的内涵,工学结合追求的是职业真实性。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高职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探索形成了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
三是希望理解高职教学的三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也就是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方式,构建以“实验-实训-实习”为主线的开放教学方式。教师既有来自校内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高技能的师傅;教室不再固定,学习场地既会在教室进行,也会在实训室、车间进行;既会在校内进行,也会在校外实训基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习)、工学交替);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会吸收大量来自企业的项目案例、实际产品加工补充到教学中。第二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也就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目的是掌握实践技能。由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转变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由会学转变为会做,学做统一。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实施,融学、做为一体,以做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是教学过程的职业性,也就是教学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性。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必须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不仅专业技能要达到职业标准要求,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是希望把握高职学习的四个特点。高职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学习模式的转变,呈现出鲜明特色。高职学习模式概括为四个特点:自学与师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学习与工作一致、做中学。前两个,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因为高中学习也强调自学与师学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统一,但大家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刻,高职学习突出强调自学是高校学习与高中阶段学习的根本区别,强调实践是职业院校学习的突出特色,我们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已改造成为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为主线组织教学,成为理论实训一体化的课程。第三特点——学习与工作一致,是指学习内容适合工作需要、有用管用,校内学习要强化职业真实性,进行生产性实训,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相衔接,形成学习与工作的直通车。第四个特点——做中学,可以说是高职学习的本质特点,做便是学,在做中学;学便是做,在学中做。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已成为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风向标。
五是希望增强五种学习意识。第一是自主学习意识;第二是合作学习意识;第三是实践学习意识;第四是创新意识;第五是终身学习意识。
13级同学们,理想已扬帆,学涯又起航。新历程、新目标、新追求。真诚地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顺利地调整心态、适应环境、转变角色,积极投入专业学习之中,为梦想而努力、加油!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 新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个季节里,同学们的到来,给我们美丽的校园又增添了一片蓬勃的朝气,带来了青春的活力。在这里,我代表辽xx学院的全体教师,向你们的到来 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社会、学校、家长都对你们寄以很高的期望,希望你们不负众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应该树立起一个远大的理想,就像一棵树,正是有了对阳光的渴望,它才可能直插云霄;就像一只鹰,正是有了对蓝天的向往,它才可能遨游天际。只有有理想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才能真正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人生非坦途。同学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有很多困难。对于每位同学来说,大学的学习意义重大,然而大学生活又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完美,你会发现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朴实的、平凡的、甚至是艰辛的:也许原来你们向往的课程很乏味,大名鼎鼎的教师也很平常,期末考试的紧张和辛苦,甚至比高考还要累。但是,你也会发现,大学的学习生活是美好的、丰富的:上课、讲座、演出、比赛、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同学聚会,如果你愿意,你们也会忙得不亦乐乎。 作为教师,我们会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成为你学业上称职、合格的导师,也会努力成为你生活中的朋友,遇到困难时,老师们将会给你一份力量,也会跟你一起分担。获得成功时,请与老师们一道分享。
最后,我祝福同学们的大学学习生活是愉快的、幸福的,是你一生中,最骄傲和值得回忆的阶段。也期待着四年后,还是这个地方,毕业典礼上,见到硕果累累、更加成熟的你!
谢谢大家!
同学们:
金秋时节,XX级新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走进清华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健康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
今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共3300多人,其中有500多名保送生,有260多名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文理科前十名,包括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超过三分之一省份的文科第一名。
新生中女生占31%,过去清华的女生比例比较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体在五分之一左右,近年来女生比例基本稳定在大约三分之一。
今年新生中,有少数民族同学264名,占总数的8%。此外,还有国外留学生和港澳台生共计425名。在座的同学们中,有一些同学来自贫困地区、地震灾区,或因为其它多种原因家庭经济有一定困难。
按照统计,清华每年有大约25%的同学家庭经济困难,其中占学生总数10%的同学特别困难。对于所有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将通过助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一系列措施给予资助,昨天已有一些同学通过“绿色通道”完成了报到手续,实现我校“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郑重承诺。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清华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勤奋学习,奋勇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如今,这么多优秀学子汇聚在一起,为大家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每个人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继续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绩。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新起点。如何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争创新成绩?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发扬:
第一,打好基础,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家知道,清华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本科生和预科生,通过广延名师,给予学生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
正是得益于在清华获得的“为学”与“为人”的“厚基础”,再经过国外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训练,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才并回国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急迫需求,清华提出“红色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特别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的“重实践”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传统有机结合,使广大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大展宏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高手”。
而且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求创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清华的学习中,既要扎实、认真地打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又要积极动手、动脑,把握好各类实践环节。
更要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与能力。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从以老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到自己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思考,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二,学好专业,全面发展,追求和谐。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宽的要求。我们常常说要求大家“全面发展”。
今天,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全面发展已不仅仅是指“德智体美”,而且也包涵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所需要的更多知识与精神素养,这是新世纪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
十年前,清华大学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创并实施了“绿色大学”示范工程,通过“绿色教育”的课内外教学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通过“绿色科研”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通过“绿色校园”建设生态和谐的良好育人环境。
记得有一次,我接待日本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先生,他向清华师生演讲时,以自己家里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例子,说明他如何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后来的宴会上,他又问我: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我当时没有向他全面介绍我们学校的有关工作,我跟他说:您刚才说自己开车上班,选车的首要标准就是要节能减排,这确实很好,不过我们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估计节能减排贡献更大吧!
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路途多远都骑车前往,但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的是,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行动中去,共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将来走上社会,更要成为节能、环保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模范。
第三,深入了解国情,具备国际视野,明确历史责任。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学们将要参与的一系列国庆教育和庆祝活动,正是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国情的机会。相信大家在这一过程中,会更加深切地感到,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与我们的国家密不可分。
我们的许多前辈师长正是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祖国的深挚热爱出发,承担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要更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还必须放眼世界,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
学校正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大力推动学生海外交流与合作。去年,学校公派出境学生达多人次,通过“海外名师讲堂”、“优秀新生海外研修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暑期研修计划”,以及联合培养、联合学位、交换生、合作研究、海外实习和暑期学校等一系列境外学习环节,构成了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在座的同学来说,我们力争在近几年内,让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具有海外学习或交流的经历。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良好条件,积极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营养,胸怀天下,服务祖国。
同学们:再过两年,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你们将亲身经历这一难忘的时刻。
希望大家切实践行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行胜于言”的校风,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积极参与校庆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向百年校庆献礼!
今天在座的还有一些同学的家长和亲属,我们也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以各种方式,关心清华的发展、支持清华的建设,共同为清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上午好!每年这个时候都激动人心,复旦又迎来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青年。今年共有三千多名本科新生入校,你们的到来让这所有着120xx年辉煌历史的大学更加朝气蓬勃,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祝贺大家正式成为复旦大家庭的一员,复旦欢迎你们!至此之际,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各位中学校长及家长们,谢谢!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人生的新起点。考进了复旦,证明你的过去是很有成就的,而你要证明你在未来有成就,必须在新起点上规划你的未来。在此,我送大家一句话,尽快发现自己,打造未来。自己的未来要自己掌握,不能等待!
你的未来可以冲上云霄,可以潜入大洋,复旦为你的飞跃或探底提供平台。复旦120xx年的沉淀,积累了文明的瑰宝,新时期的建设成就,使它焕发着青春的力量!我们最近提出要建立全方位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我们有令人羡慕的学科体系供你选择专业的爱好!2+2的教学组织模式给了你再次选择爱好的自由。通识教育让你知识宽广,打下人生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书院让你在课堂外修身养性,塑造自己优美的品质。创新创业和实践教育让你在活动中不断发现自己,调整人生发展志向。出国访学,让你胸怀全球!你的师长师兄师姐时刻在你身边,为你助威建言!复旦的平台是要让你们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领袖人才和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亲爱的同学们:在复旦学习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既有大量的挑战又有大量的机会。大家知道G20吧,但你不一定知道Y20,它是G20的六个分会之一,让世界青年领袖聚集一堂,共议全球事务。今年就在复旦召开,他们共商世界和平发展。你不想参与这样的机会吗?刚刚过去的暑假,全校有超过270支实践队伍、20xx余名本科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在最一线、最基层的地方认识国家、服务社会、增长才干。这个夏天,有800余名同学在耶鲁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学府交流学习,开阔国际视野。近年来,我校本科生参加海外交流的比例超过了45%。当然,你要完成很多作业、很多考试,而同时要努力创新创业,不然就会落队,你的师兄师姐曾经创造了记录,一个人在本科期间发表了11篇SCI论文,你们愿意向她学习吗?
亲爱的同学们:无论你如何的优秀,你将来如何的杰出,你首先是一名复旦人。去年,我送给你们的师兄师姐三句话,今天在此重提,就是你们要真正成为复旦人,首先要有复旦魂;复旦人要有本事;复旦人就要爱复旦。同学们要真正成为复旦人,首先要有复旦魂。同学们要读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并用心铭记,一生践行。同学们要体验复旦“学术为魂”这一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为真理而不计名利的学术风骨。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海外留学生,同学们都要学习“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都要为中华民族、各自的民族和人类文明事业的进步而努力!同学们要不断追求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的完善与提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正确的价值观落到生活的每个细节,落到你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复旦人是靠本领打造未来的。
同学们,今日之复旦,汇聚着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两所名校的历史基业和共同财富。同学们要爱护她、保护她、珍惜她!原复旦大学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是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公立高等医学院校。现在复旦正处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你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加入复旦,也应担当起复旦人的共同使命。在未来的5-20xx年间,学校将秉持“守训笃实、融合创新、人心聚学、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不断向世界一流的目标挺进。我们追求的是,拔尖的学生质量、优质的师资队伍、强的综合实力、大的社会贡献、优美的校园环境。这对你们来说,意味着幸运与机遇,你们将成为复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亲身参与者和见证者。学校将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本科生培养与教育提供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为大家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同时,这也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你们在复旦不断加速冲刺的阶段进校,就势必要严格要求自己,跟上复旦的加速度,和学校一起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复旦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为大家提供一流的资源与平台,我也相信大家一定有勇气、有毅力、有魄力开拓进取,创造未来!希望你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在最美的青春年华奋斗,共同为复旦的发展添砖加瓦!
谢谢大家!
学员同志们: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总支对参加本期中学生党校学习的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同学们,我们党从建立至今已走过了八十九年的历程,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道路。党的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吸纳有共产主义信念的先进分子。党校就是要通过学习培训,为党的组织增加新鲜血液,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更加兴旺发达。
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我们平时该如何学习党的知识呢?我认为主要应当做好三件事: 一是向书本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党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阅读党章、入党知识读本,坚持听新闻、看电视、读报纸,及时了解时事政治和党的方针政策; 二是向党员学习。经常与党员亲属、党员教师进行谈话、沟通,了解他们对党的认识,聆听他们对党的理解;同时,要看他们作为党员的行动,了解作为党员所肩负的义务;
三是向实践学习。一方面努力成为积极分子,参与到党员的组织生活中去,参与到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另一方面,努力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把在群众中树立模范带头形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体会。
最后我想对在座各位提几点希望与要求:
1、既然大家自愿来到培训班学习,就应自觉遵守各方面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写好心得体会。
2、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学校大事,要做到爱我校园,爱我班级,争当校园的小主人,模范地执行学校的校纪校规,努力成为学校各方面的带头人。希望在座各位率先垂范,带头做到不在校园教学区使用通讯工具、带头向老师问好,在同学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3、在座各位,大都是独生子女,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努力培养集体主义思想,顽强、刻苦地学好各门学科的知识,使自己努力培养成为将来有用之材。
4、在班级中,我们既然是骨干,各方面工作就应做好,我们不但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各方面表现要突出,要当班级中的带头人,自觉规范自己言行。 我们衷心希望各位学员通过学生党校培训班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和理解,更自觉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成为党的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同学们在中学生党校这个新的集体里,思想进步,学有所成,早日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很荣幸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欢迎你们加入清华大学——期待你们用蓬勃朝气,激荡水木清华的人文日新;见证你们以青春梦想,砥砺百年学府的自强不息。
和去年一样,我在给新生的邀请信中希望大家独自来报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现场,看到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带着行李来的。新疆的再木然·乌斯曼同学一个人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广西柳州也有四个同学,说服父母,结伴而行。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开始学会走向独立表示赞赏和敬意。
同学们,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 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张朝阳当初在清华念书时,也对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很有挫败感,考试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开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绕圆明园跑上几公里。正是经历了这种挫败,让他逐步增强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种挑战,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同学们,清华园紧张充实的生活会让你慢慢认识到,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同学们,挑战和超越的接力棒现在已经传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带走的不止是老师教的知识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问题。祝愿你们在反思中学会批判,在挫败中经历成长,在挑战中赢得未来,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不曾虚度的青春时光!
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很高兴也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说几句话。今天正值教师节,接到学院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开始想应该说些什么?这时,我才忽然发现一个不期而遇的巧合,就是今年是我进入新闻学院工作整整二十周年,也就是我从教整整二十周年的纪念,新闻学院84年的辉煌历史,我也见证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岁月。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今天,1993年的初秋,不记得是否也象今天这样阳光温煦,只记得怀揣尚未捂热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美学博士学位证书,也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图书馆旁边的老文科楼二、三两层,新闻学院所在地。当时的院长,丁淦林教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一间简陋的堆满书报的办公室,让我坐在他的对面,看着我的眼睛,很郑重地对我说,你是从中文系来的,没有经过新闻训练,你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到媒体去实习,培养“新闻感”。于是,我怀揣着张骏德教授给我开的介绍信,开始闯入到上海电视台著名的“新闻透视”栏目组,跟随记者四处采访;几个月后,我又闯入“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组,开始跟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轨迹,后来,则是中央电视台……,并以不同的方式与他们合作,这是我对中国传媒业参与式田野调查的开始,这要归功于新闻学院的传统。由此,我的专业研究方向也与中国的电视发展与新闻发展结合在一起。
1993年,当时复旦新闻学院的广电专业尚未建系,虽然我们广电专业1984年在全国就率先创立,但是在我进入新闻学院的时候,广电只有专业主任张骏德老师,光杆司令,我成为他的第一个兵。现在张老师已经退休,我也成了广电系的老人,真是令人感慨。岁月匆匆,二十年的时间,一个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也已经上大学了,可以在现场与大家坐在一起了。从那时到现在,广电系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在全院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长足的发展。但是对我来说,真正的起点却是在丁淦林老师的办公室开始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不无痛苦地被-迫从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学象牙塔里走出来,从所谓小资趣味里走出来,来面对这二十年来中国社会剧烈的发展与变革,并从中寻求自己的学术道路。在这二十年中,我其实也是不断地回想和思考丁老师说的“新闻感”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对于学新闻的和做新闻研究的人来说,“新闻感”是最重要的?
20xx年9月,丁老师不幸去世。其亲属为他出版了一本回忆录,作为纪念文集。这本文集既是丁老师的个人学术史,也是新闻学院的发展史,更是中国新闻事业的见证史。我读完之后,才觉得真正触摸到一些他对“新闻感”的理解。在丁老师从教一生的经历看,最重要的事情可以说是两件:
一件是与第一线新闻实践的有机联系。1954年他在复旦新闻系大四年级的时候,大实习去安徽的淮南记者站,到淮南煤矿采访,走遍了主要矿井,竖井、斜井,爬行到掌子面,每次下井要走一二十里,手脸皆黑。到淮河大水现场采访,亲眼目睹工人家属把自己的房屋腾出了,让被淹的农民住,目睹穿着背心和短裤的几位干部在堤坝上讨论,其中一位是省委书记曾希圣。1957年,丁老师带学生在江苏徐州实习,下农村采访,和当地记者一样,背包里带着煎饼和咸菜,就着河水吃。睡到半夜,听到人大喊“水来了”,大家就一起转移到高地去,“的确很辛苦,有危险,但心无杂念”。丁老师,包括今天在座的很多老师,他们这一辈新闻学研究的学人,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获得“新闻感”。而所谓“新闻感”就是对社会发展脉动的把握,就是保证新闻实践的第一线永远是其学术研究问题意识的来源,这样,新闻与学术才能够生生不息。
另一件是丁老师对学术研究的认真态度与执着。丁老师回忆王中教授受到批判的时候,新闻学院的师生挺身而出,批评当时的《解放日报》: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术问题?丁老师自己在学术道路上,务实求真。在中国新闻史的教学与研究中,接触、查找、寻访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注重调查研究,不搞清楚不罢休。这种正直与诚实的学术伦理,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楷模。这种精神,也希望能够在新的一代学人中传承下去。务实求真,它也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新闻业坚守的职业伦理。在丁老师的时代里,新闻系在陈望道先生的引领下,复旦大学最知名的大师们都来到新闻系上课,群星璀璨,郭绍虞《语法修辞》、方令儒《大学语文》、周谷城、周予同《中国通史》、漆琪生《政治经济学》、胡曲园《辩证唯物主义》、贾植芳《苏俄文学》等等,我的导师蒋孔阳先生也曾到新闻系给本科生上课。今天,新闻学院本科二加二的通识教育体制的改革,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回归。它要培养的应该是真正具有学术精神和学术视野的年轻一代新闻人才。
诚然,今天中国社会已经与丁老师那一辈成长的环境完全不同了。甚至与二十年前也大为不同。二十年前,我坐公交车到电视台的栏目组,推开门就进去了。到新闻学院找各位老师,也是敲敲门就进去了。但是现在从电视台到新闻学院,到处充满了门禁,没有许可不得进入。我读大学的时候,班上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今天,农村来的新同学已经很少了。前些天,童兵教授作为志德学院的院长迎接报到的新生,有人问,是否有家境不好的同学,他说一个也没看到,因为他问到的同学们,都拥有手提电脑。
今天新闻业的发展与实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新技术、新产业、新兼并、新垄断,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是,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也同时降临。媒体从业人员的理想信念大幅下降,社会对媒体的信任度跌破底线,新闻生态恶化,不实新闻和谣言充斥,传统媒体利润下滑,严肃媒体难以自保,资深记者纷纷出走……。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范围内新闻专业主义的悲观图景。因此,在座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无法避免地要扪心自问,我究竟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新闻,它还值得我们做什么?这些问题,也将决定并伴随着诸位新同学在新闻学院的求学轨迹。但是,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我坚信一点,新闻最终是要由人去做的,负责任的记者和负责任的报道是任何新闻业的基石。归根到底,新闻业是人的事业,也是造福人类的事业,任何违背这个原则的发展,都会受到惩罚。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最坏是因为失序,也正是因为失序,它也前所未有地需要重整秩序。公正而诚实的新闻业,是一个追求民-主与法制的社会无法割裂的内在组成,是一个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只要你进入新闻学院,你就必然与这一使命联系在一起。都说复旦是最小资的大学,风-花雪月固然重要,但是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中,只看到风-花雪月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对学新闻的学子来说。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个世界的暴-力、战争、贫困、饥荒,灾难,所有这个世界现实的甚至是恶的一面,不说为了同流合污,而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推进这个世界走向和平与公正贡献力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向丁老师这一代人学习,学习如何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学术生命与这个时代、社会融汇在一起,学习如何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传统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鲁迅先生在病重时,临终之前,最后的文字中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愿以此与大家共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