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国旗下演讲稿(精选3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
首先让我来念一段一位市民在富中网站上的留言:我是一位富阳市民,每次上下班我都会看到贵校的学生过红绿灯时,从不看红灯还是绿灯,都不会减速,更不用说看到红灯就停了。经常是市民停下来等绿灯,学生却很理直气壮地冲过马路。这种素质难道就是学校所需要的人才吗?经常可以看到周末有小学生在各个红绿灯点站岗,提醒市民遵守秩序,可堂堂一个富阳中学的学生,社会、国家的未来,却如此连小学生都不如。一个学生是否具有某种品质,不是光看学习成绩如何,平时一点一滴小事也很重要,而且这还关系他人的安全和社会的秩序。
老师们、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留言,作为一名富中人难道不感到汗颜吗?
不可否认,作为一所省一级重点中学,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面貌是不错的。但仔细审视同学们校内外的行为,不难发现种种不规范、不文明的言行,如骑车、行路不遵守交通法规;就餐、就寝不遵守文明规范;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甚至起哄;广播操做成了“休闲操”;垃圾桶变成了投蓝筐;同学间因一点小事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上课睡觉;考试作弊等等。
同学们,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更是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曾有报载:一名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毕业生到一家大型企业竟聘,却输给了成绩一直不如自己的同班同学,原因很简单,他在上楼时无意间将手中的小纸团扔在了地上,正好被企业的一名主管看到了。有时成功与失败间的距离也许就在这些生活习惯和不经意流露的细节之中。
古人云:“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自古以来人才至上,人品至本,欲成大事,要拘小节。只有在实际生活积小“善”,才能成大“德”,如果把良好的行为习惯看成是一种“精神储蓄”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行为习惯所产生的利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一个学生品性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具体反映。因此同学个人的行为不仅是你个人的事,也是我们学校的事,更是民族的事。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但在这个国家公共场所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却都用中文书写,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踏入草坪”等等。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什么?因此,不文明的行为也是国耻!
同学们,神六已经上天,民族开始复兴,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理应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品质。以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智慧,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最后我把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话送给大家: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因为我们不保护环境,让地球变得千疮百孔;因为我们不注意礼节,让社区少了一些温暖的话语;因为我们不懂得谦让,让社区学校多了一些矛盾,多了一些不必要发生的事。
在前几天,我看见一个人,满头大汗,可能做了什么运动。在商店里买来一根冰棍,他拆开包装纸,朝周围看了看,确定没有人之后,他将包装纸随手扔在地上,竟还心安理得大口舔着冰棍。我在一旁气极了,可我如果上去管的话,我怕他骂我多管闲事,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社会上虽然处处都有不文明的事情,但也有因宽容而化解的事: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姐姐,骑着自行车,好像在赶路。她不小心撞到一个二三岁的孩子,孩子的妈妈就在旁边,刚刚还在和别人耀武扬威的炫耀着什么,现在突然脸色苍白,恶狠狠地盯着那个姐姐。那个姐姐苦笑着,对孩子的妈妈连说了好几声对不起。孩子的爸爸闻声过来,我在一旁,心里想:这一场暴风雨是不能避免的了!哪知,爸爸对孩子说:“来宝贝,走两步给爸爸看看。”孩子踉踉跄跄的走了几步后,孩子的爸爸对姐姐说:“能走路,没事了,你若有事就先走吧!”想不到,一场暴风雨就这样化解了,我以后也要学这位叔叔,宽容大量。
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我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说话和气文雅,有节有理,不说脏话,不骂人。
2、会用文明用语,分寸适度,不油腔滑调,不恶语伤人。
3、遵纪守法尊重他人,不打架,不骂人。
4、尊敬师长,关心他人,不残忍伤害他人,不伤害他人。
5、保护环境,美化校园,不乱扔废纸,不折花木。
6、讲究卫生,仪表整洁,不随地吐痰,不穿奇装异服。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应该从小讲文明,懂礼貌。你的一句“您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你的一句“谢谢”给对方带来多少快乐;你的一句“请原谅”,消除了多少误解,化解了多少矛盾。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除陋习,树新风,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各位同学们好:
我是__年级的Summer,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五千年的悠悠历史筑成当今中国。其中,文化起源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与它的悠久历史相对应,中国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而如今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留与摒弃已在国内成为一个深度讨论的话题。
文化的定义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又是什么?文化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其另一解释是: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以上解释则已充分概括了中国三大文化:儒家文化、建筑遗迹和歌词诗赋。由于这些文化的存在,中国现共有31项文化遗产,居世界第三位。而如今那些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宝贵遗产,所面临的现状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断子绝孙的,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看似活生生地存在,却几乎是在渐渐消失,中国的传统文化所遭遇的异变,继”_和改革开放以来,已在很大的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的扫荡。对于一个文化是否存活着,我们就要看它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但其近年来的遭遇使它的文化地位岌岌可危。首先,其传承儒家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已基本上消失了。而儒家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粒结构也日益消退,几近消亡。且其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而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中已是岌岌可危。由此可见: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的悲凉文化含义。
根据上述的情况,你所能感受和体会的是什么?如果曾经拥有的一件美好的东西,因为你的失误瞬间瓦解,难道你想说的仅仅只是一句:对不起?!并掺杂着内疚?为何很多的时候。人们总是因为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难道不能在失去前好好把握住机会抓住它呢?中国传统文化如今暂没有频临毁灭,因此,我们如今所能做的是挽留住它,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它。不要在人们再次需要它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黄河之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并同时孕育着新的文化长河,作为龙的传人,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变化,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要适应一种新文化的出现。一个文化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必定是好学的,因为只有好学,吸取别人的优秀文化,融洽自身文化,才能使其发扬光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自己的传统文化,相反我们要更加关注传统文化,毕竟它是我们生长的来源,经过五千年历史沧桑所保留下的精华。是外来者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脊梁!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没有自己的文化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虽然谈不上我们要拯救我们的传统文化,但传承和发扬是不容忽视的!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