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魅影》讲述了一个毁容的音乐天才魅影,他爱上了可爱的年轻女演员克里斯汀之后,他决定不遗余力的把克里斯汀打造成为一位耀眼的明星。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歌剧魅影观后感(优秀8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一部既惊悚又浪漫的电影,那就是—“歌剧魅影”。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我一位最要好的朋友介绍的。电影里讲述一位拥有无与伦比才华的男主角,因为脸上的缺陷,被无情的父亲狠心抛弃,隐身生活在一座金碧辉煌的歌剧院里,男主角会现身教女主角唱歌,男女主角对唱的片段非常悦耳动听,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除了浪漫的双人对唱,也有不少恐怖的情节,只要有人做事不顺他的意,那位隐身在歌剧院地下室的“魅影”就会把跟他唱反调的人杀掉。除了性格扭曲的魅影,还有另一位有钱的子爵,他们都深深地为克莉丝汀着迷,为了得到克莉丝汀,两人甚至不惜性命,拿着长剑对决,虽然魅影获得了胜利,但他的善妒,让一连串血腥的悲剧不断发生,让他始终都得不到最爱的克莉丝汀的心。
这部电影,情节紧凑精彩,也令我获益良多,克莉丝汀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虽然你的脸扭曲了,但我不觉得你丑,不过你的心让你从里到外都扭曲了。改掉吧!它能让你从里到外散发出真正的美。”最后,魅影放走了克莉丝汀,成全她与她爱的子爵。长相虽然很重要,但拥有一颗美丽的心才是最重要的,若是魅影的父亲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说不定魅影就不会成为人人惧怕的魅影,而是世人皆崇拜的音乐家吧!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观赏了《歌剧魅影》这一部经典的百老汇音乐剧。从整个剧情来看,魅影除了在歌剧中学习一些做人的东西,他的生活全然隔离在人类社会之外。理解他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带他进入剧院生活的居里夫人。她深知他的一切,并默默的保护这个可怜的孩子,尽量避免外界的人对他的扰乱。魅影是个天才,他无师自通学会了很多东西,自从他的生命中出现了克里斯汀,他便把他的音乐全部贡献给她,透过他的爱。对克里斯汀来说,这种爱满足了她精神上的一切,她却不知他的存在,以为那只是一个神灵、一个梦,当然,她喜欢这个梦。劳尔是克里斯汀小时候的朋友,在她一唱成名后,他出现了。他是一个俊朗有钱的白马王子。魅影感觉到感情的威胁,他把克里斯汀带到了他的地下宫殿表达爱意。本来一切都很完美,但克里斯汀却因为好奇他面具后面的面孔,揭开了即使母亲也要抛弃的丑陋面孔,也让魅影怒不可揭,他自怜的叹到——从此,他在她心中不再存在完美的一面。无奈之中,唯好送她回到剧院。
克里斯汀和劳尔的感情因为魅影杀死一个工作人员,而讯速长温,克里斯汀已经开始恐惧魅影的所作所为了。然而,她却对他慈父般的关怀念念不忘,她渴望再次听到那熟悉的歌声。在魅影差不多成功诱惑克里斯汀回到他的地下宫殿时,劳尔不失时机的杀出来,并带走了克里斯汀。魅影再也控制不住自我,愤怒的他决定不择手段要把她带回身边。
魅影在舞台上设置两道机关,成功的把克里斯汀带到了地下。劳尔也在居里夫人的帮忙下找到他们。而魅影将劳尔制住,然后以劳尔死的代价让克里斯汀选取是否跟魅影离去。克里斯汀歌唱他的可怜,并吻了他。这一吻唤醒了魅影对克里斯汀最真诚的爱,魅影只好放了他们,让他们离开。爱一个人,如果她的幸福快乐不是他的幸福快乐,他还绑住她,就是贪婪。
从人物来看,劳尔英俊,富有,有地位,有人缘,几乎拥有为世俗世界所艳羡而魅影却没有的一切。这位子爵的歌声从头到尾都四平八稳,倒是颇能安抚一颗充满恐惧又被不合理激情所扰乱的单纯少女心。对克里斯汀而言,他就是白天,是夏日的阳光,如他所承诺的,是避难所。
克里斯汀是个可爱美丽善良勇敢的女孩。在魅影没有向她顷诉爱意前,她从来不知剧院的那个魅影就是她的梦中天使。之后让她在白马王子与丑陋的魅影之间作爱恋的选取,正常人都会选前者。明知理解天使,自我并不会受伤害,那她怕的到底是什么呢?如她所言,是永无休止地听到他的音乐在心中唱响。音乐是所有原始艺术中最有表现力,最能激发内心激情、灵魂渴望的艺术。魅影对她而言,是夜晚,是非理性的力量,已超越了一般好处的肉或灵的吸引,是席卷一切的狂热。选取他,就是选取淹没在他强大的性格中,并永远沉浸于艺术和激情这条“无归路”。那是一种充满毁灭感的爱,她有权利选取一段安全、世俗、正常的感情,像绝大部分女人一样。
而魅影是个孤独的黑马绅士,他一向以来都深爱着克里斯汀,即使是在暗中。有最丑陋的面孔,也有拥最真诚的心和才华。从他母亲抛弃他开始,他一生注定是孤独寂寞的。这个生来连母亲都惧怕、厌恶他的丑陋孩子,他受尽凌辱,奋起反抗杀死恶人,藏身到歌剧院地下室,在孤独、痛苦、绝望、仇恨中独 自成长,直到他听到一个同样孤寂的小女孩的声音,他的音乐天才被激发了,他找到了代替自我的形体,找到了能让他的音乐飞扬的歌声,在黑暗中悄悄盼望着的美最后有了依托,她也是他的“音乐天使”,是他在世上所拥有的唯一完美的东西。而克里斯汀与劳尔的相爱,却又激起了他的仇恨。仇恨本就能使人爆发出巨大的毁灭力量,更何况一个生命力超强的天才。除了耳听歌剧他没受过别的教育,也没在任何琐事中抛撒过天才,对这个几乎是自然物的人而言,道德和社会的约束毫无效力,而童年的惨痛和绝妙 的悟性造就了他谙熟人性的聪慧和冷酷,绝望和强力又造就了他的占有欲。他的歌声激越高亢,略带沙哑,完全是灵魂色彩的直接投射。越绝望的人越是疯狂,黑暗的地狱里唯一光明的离去是他无法忍受的,而他更无法忍受的是现实的讽刺:他教给了她飞扬的歌声,这一胜利却征服了另一个男人的心,换句话说,是他自我造就了他们的爱
。而最后,在应对克里斯汀对劳尔的真爱之时,他也付出了自我的真爱,为了克里斯汀的幸福而选取了让他们在一齐,自我一个人承受孤独。
作为一部音乐剧,《歌剧魅影》里面的每一首歌曲都透过了精心的挑选和安插,向观众们突显了音乐的独特作用和魅力。虽然我都不明白这些歌曲是哪些名曲或者其他,但是其的安排却恰好能够贴合当时的情景氛围。比如当剧中的魅影躲在角落亲眼看见女主人公克里斯汀和劳尔对唱情歌,相拥而吻的那一幕之后所唱的歌曲,在开始的一首凄凉悲哀的乐曲中,观众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因得不到克里斯汀的爱恋而产生的悲伤之情,紧之后,曲调一转,观众们又听到了魅影心中的无限愤怒,同时也为克里斯汀和劳尔的未来感到无比担忧。这一切效果的取得仅靠画面和语言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在剧中魅影和劳尔分别向克里斯汀表达爱意的时候,也都用到了对唱的方法,而在最后的结局也是整部剧的高潮的时候,魅影、劳尔和克里斯汀更是使用了重唱的方法。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不像其他的影片按照时光顺序从头说起,而是十分巧妙地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劳尔的回忆为线索,描述了这一段发生在十九世纪法国巴黎歌剧院一段惊心动魄的感情故事。同时,画面色彩的设置也很不错,现实与回忆采用了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色调,在回忆中有着缤纷的色彩,但在现实中留给我们的只有黑与白。
每部影片都有自我存在的价值和好处,它会向观众们传达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思想,而《歌剧魅影》所体现的便是与感情有关。感情是自私的。魅影是一个长相丑陋却极具音乐才华的人,他竭尽全力教克里斯汀唱歌,使她成为了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但是在他内心深处觉得给了克里斯汀音乐,那么她的一切都就应属于自我,而克里斯汀对于魅影的那份感情仅仅只是把他当成了父亲口中那个守护自我的音乐天使。当魅影得知克里斯汀与劳尔相爱之后,他被彻底地激怒了,他千方百计地想要拆散他们。然而真心爱过之后才会明白,感情不是占有,爱一个人不必须要占有她。当克里斯汀为了救身处险境的爱人劳尔而义无反顾地选取了一张扭曲变形的脸在一齐的那一刻,魅影突然间明白了这个道理,靠这种方式来绑住自我心爱的人是毫无好处的,还不如让她和自我所爱的人幸福地在一齐,于是便他放走了他们。记得有人说过,真正的感情不会因为爱人的离开而消亡,几十年之后劳尔在克里斯汀的墓前发现了一支玫瑰和一枚戒指,那必须是魅影放在那里的。
《歌剧魅影》一开始看的时候我就觉得那个魅影绝对不会是鬼魅一类的,他很有可能是人,但是我一时又难以解释为什么他带着克丽丝汀进入密道的时候,密道里全部都是灯光闪耀,而等着克丽丝汀的朋友进去的时候,那个地方就是一块结满蜘蛛网,有着老鼠的航脏地方,后来才知道原来所谓的魅影只不过是个会玩魔术会作曲的天才而已。
本片采取的是倒叙的方法,影片的一开始是一场在荒废的歌剧院中的拍卖会,子爵竞拍买下来那个会敲磬的猴子艺术品,在后面我看到那个猴子原先是没有脸的,在所有观看的人里,只有那个小姑娘和那只猴子同情他,其他的人都是在嘲笑他,或许他出去之后将玩具雕刻成猴子脸时,他便已经对周遭的人都失望了,他们竟然不如猴子!不过一开始子爵对着那个妇人点头,而且后面看到妇人与爱人亲密回忆着自己与克丽丝汀,我还以为他们两个最后没在一起呢!最后才看到克丽丝汀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居然看电影理解错误!唉!
影片中的歌曲真的非常动人,音乐本就是一件艺术,它会吸引着人进入却难以自拔,影片的开头女主角被歌声吸引而跟着魅影走进了魅影的世界里甚至一度无法自拔!而魅影依靠的就是前面的面具,黑暗中的人是不希望自己的面容被看到,而恰恰克丽丝汀因为好奇摘下了他的面具,魅影立刻陷入了疯狂状态,他在意他的面容,那是他一生的痛!
化妆舞会那段音乐相当欢快,应该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在所有的黑中留下一点红,那红肯定更加鲜艳,更加让人难忘!
最后魅影不过是一种试探,不过剧情根据我从小到大看电视,对剧情套路了解的差不多了,我已经能够猜到后面魅影抓住子爵,会用子爵的性命威胁克丽丝汀,而克丽丝汀肯定会为了子爵留下来,但是魅影会看到这才是真爱而放他们离开,果然故事真的是这样发展的,只是还是留下了悬念,魅影走进玻璃后面他去了哪里?我们不得而知!
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艺术品都是艺术家们的心血,我们欣赏着,赞叹着他们多呈现给我们的世界,当我们沉浸如那个世界,我们会忘记周遭的一切!这才是艺术的魅力!但是如果是在糟蹋艺术,那就会让原本美好的东西变得恶心,就像那位一开始唱歌却差点被砸死的女高音歌唱者!
其实,剧情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杯具了,当时刚看的不太清楚这一点,等全剧看完了,最终明白了各个出现的人物的身份之后才发现,原先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杯具。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这是很好听的一个词语,前些年很多文艺片啊,琼瑶的言情剧都经常出现这类的词语。
经过很多文人雅士,小说创作人员,电视编制人员的不断粉刷之下。
这词语已经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真爱的其中一种体现了。
而电影里面,我们能够明白,克里斯丁是比拉乌尔早死的,这能够在结局拉乌尔在克里斯丁的坟墓前献花能够明白。
并且,电影里也没有对那克里斯丁的墓碑进行特写,所以我们不太清楚克里斯丁究竟是活了多少岁就死掉了,我们也能够猜想可能克里斯丁就是在跟拉乌尔结婚后一两年就死掉了(我太狠毒了),你说这样是不是太杯具了。
然后,我觉得电影里应对克里斯丁坟前的一支玫瑰进行特写,这可能是想说魅影其实也是还没有死的,这又是一个杯具!
貌似这部剧没没有多大的杯具能够说,硬要说的话,只能说说是,"三角恋"真的确实是杯具。
算了,还是不去挑这部剧的杯具了。
还是正儿八经的说我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对于音乐剧这种类型的电影,说不上厌恶,只能说是不喜欢吧。
总之就是忍受不了几个小时下来耳边一向充斥着吵吵闹闹的声音,连个正常点的对话都很少。
《歌剧魅影》是我看过的第二部音乐剧,之前有看过的一部是《窈窕淑女》。
还看过一部分《歌舞青春》的片段。
这些都是被逼着去看的,窈窕淑女是高中时候英语书本里面的一片课文,然后这个歌剧魅影是此刻的选修课。
我想了一下,之所以厌恶音乐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语言不通,本来听着那些番语就觉得不舒服了,此刻还要一大群人叽里呱啦的疯疯癫癫的在舞台上头张着大大的嘴巴啰啰嗦嗦的不明白在干什么,在我看来,简直是噪声污染,对听觉神经的严重摧残,对人忍耐性的极大挑战。
可是,在音乐剧里面,那些没有人在唱歌的段落我还是很喜欢的,就是那些仅有配乐来衬托环境或者是用来表达某一种情景的音乐我还是觉得挺好听的。
这和我刚才说的观点也重合,也是因为语言问题,音乐没有语言障碍,所以听起来不会反感,并且是能够被理解的,能够被理解的,所以才能有感受。
至于那些根本都不能理解和理解的,谈什么感想。
在《歌剧魅影》中,也不乏这样的令我感兴趣的段落,具体是在哪些环节我忘记了,我一向对涉及音乐方面的东西就行就特差了。
总的来说,看《歌剧魅影》,我也只是把它当做一般的言情电影来看。
进行关键词搜索的话,也就是下头几个高频词汇:三角恋歌剧院青梅竹马单相思。
《剧院魅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881年的巴黎的故事。《歌剧魅影》所述说的主题并非只有爱情。毫无疑问,克丽丝汀的世俗爱人是劳尔,他们曾经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当克丽丝汀再次认出劳尔的时候,过去的一切美好记忆复苏,面前的旧友拥有崇高的地位,并且英俊潇洒。但是魅影一直存在着。与其说魅影爱克丽丝汀,不如说他更爱音乐之美。它主要讲了许多苦命人在巴黎歌剧院迷宫般的地下室中。年少的不幸让人们同情他的身世,但丑陋的面容更使人们对他恐惧与排斥,不知道他来了歌剧院多少年,但他安于成为人们心中的魔鬼,成为歌剧院的幽灵。
它是一出悲喜剧
由于恐怖的面相,魅影无法在大庭广众面前歌唱自己倾尽心血所完成的乐章,这对于一个把热爱美和传播美作为生存全部理由和内容的天才来说无疑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克丽丝汀是魅影所选中的独一无二的代言者,她的天赋美声能够赋予魅影的音乐以灵魂。更加隐秘的一点是,克丽丝汀无可挑剔的样貌弥补了魅影内心深处的缺失感。魅影作为一个把生命高度纯化的艺术家,务求一切尽善尽美,丑陋的面容成为他内心中拔不去的尖刺,当他发现犹如美之化身的克丽丝汀后,便小心地培育她、守护她,把她当作自己血肉之躯的一部分,期盼对方能够作为缺憾的弥补者长伴左右。在这场歌剧中,有人只出现短短的一瞬,便消逝了。有的人却经历物是人非的变迁,依然健在。有的人咆哮命运的不公、向社会报复,有的人享受贵族的荣耀与幸福,安享生活。沉陷于爱情的泥沼,或者为爱疯狂。这是一幕爱恨交织的悲喜剧。结局出人意料,却也是皆大欢喜。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什么是爱?谁能说得清道得白呢?两情相悦的幸福,背后总有自我牺牲的悲壮。包容是爱,宠溺是爱,暗恋是爱、依恋是爱、虐恋也是爱…我们每个人都深深的陷入爱的漩涡。期待着、享受着、回味着、追忆着爱。
他生下来就相貌丑陋无比,令人恐惧,于是他的第一件贴身衣物就是—面具。由于他的相貌,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强迫他离开家。多年之后,他在巴黎歌剧院定居,并且建造了自己的家。之后他爱上了美丽单纯的女主角——克丽丝丁,并且每天教她唱歌,是她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女歌手。但是,克里斯丁并不喜欢魅影,她真正喜欢的是劳尔——她的青梅竹马。当魅影得知克丽丝丁答应嫁给劳尔时,他的心碎了……
魅影很生气以至于他绑架了克丽丝丁到他的住所,劳尔试图去救克丽丝丁,但是,他被魅影绑在栅栏上。克丽丝丁摘下了魅影的面具,然而,面具下的另一半脸是如此丑陋K丽丝丁轻轻地吻了魅影一下。
这一个吻,改变了魅影的想法。这时,警察冲了进来,他放走了克丽丝丁和劳尔。并且敲碎了镜子,最后,魅影消失了,只留下一个面具。
魅影是可怜的,他倾注了所有的爱给克丽丝丁,却没有得到回报。他从小被世人所伤害,最后还悄然离去。他因为他的相貌遭到世人的歧视,人们因为他的丑陋而忽略了他的才华。他是一个天才,他精通于作曲,歌唱,建筑,他还是一个剧作家,他犹如一块有瑕疵的玉石,人们却只关注于相貌,现在,人们不也仍然以貌取人吗?人们重视外表美,而不重视内心美,以貌取人是一种陋习,我们应该重视内心美。希望我们多培内心美,而不是想尽办法去改变外观!
这个学期看了好几个音乐剧,最喜欢的是《歌剧魅影》 ,音乐没的说,下课后回宿 舍就下载了那首《all I ask of you》 ,然后循环播放,听完后仍感觉余音绕梁,不停地在 脑中回放…… 老师给放的字幕既不是英文也不是中文,有的地方看的懵懵懂懂,但是从演员的动 作及眼神,能看出这是一场类似于巴黎圣母院的爱情,我自然的把魅影与卡西莫多,克 里斯汀与吉普赛女郎联系起来……整个剧画面华丽, 演员的衣着光鲜, 配上完美的音乐, 即使不能理解那种复杂的感情,仍然是一次艺术之旅……其中不乏一些唯美浪漫的画 面,尽管魅影相貌丑陋,但是戴上白色的面具,穿上黑色的风衣,再配上他的贵族气质 仍然散发着魅力……还有克里斯汀与两个男人对唱时的那种深情,能轻易把人带入剧 情……就连克里斯汀去父亲的墓地那一段,那种雪花朦胧的美丽的场景,克里斯汀的一 袭黑色长袍,清丽的女高音,这些交融在一起,让我感觉绝美而又荡气回肠…… 因为看的时候字幕不对,当时就请朋友在网上找歌剧魅影的剧情介绍发到邮箱,回 宿舍就打开邮箱,又看了一些影评,在优酷上把重要的情节看了一遍,此剧的叙述方式 在场景的表现、情节的过渡,以及最后剧场灾难的回转呼应等方面,堪称巧妙。让我想 起张国荣的《夜半歌声》……那个破败的舞台,黑色的风衣,丑陋的脸,空灵的音乐…… 魅影对克里斯汀的感情与克里斯汀对魅影的感情是大家讨论最多的。 以下是我个人 的看法。魅影长相丑陋,从小被人遗弃,甚至被困在笼子里,被观赏,被嘲笑,令他的 心灵扭曲,同时拥有对美的强烈渴望。他极具天赋,无师自通学了很多东西,在剧院下 面操纵整个剧场, 他迷恋引导着美丽的克里斯汀, 所以为了让克里斯汀登上舞台的巅峰, 他不惜杀人,他不知道杀人是不对的,因为没人教给他杀人是不对的,克里斯汀是他的 全部,他原以为克里斯汀做任何事情…… 但是当他得知克里斯汀爱的是劳尔时,他又 陷入了疯狂,他把克里斯汀劫持到地下室,企图用劳尔的死来换克里斯汀与他的相守, 但当克里斯汀为了劳尔给他一个吻,并表示愿意与他共度一生时,他放走了克里斯汀, 他明白了,克里斯汀爱的不是他,就算人在他身边也不会快乐……然后魅影消失了…… 克里斯汀对魅影的情感更为复杂一些,魅影教克里斯汀音乐,引领着她,魅影是她 灵魂的寄托,她以为那是父亲所说的“音乐之神” ,所以对魅影有着一种依恋,那是对 父亲对老师的感情,但不是爱人……魅影因为自己相貌丑陋,不
以真面孔示人,他带给克里斯汀的只是音乐,那对克里斯汀是不真实的,就像一个梦,一种她一直追逐的梦, 当有一天, 她又沉浸在梦中, 被魅影的歌声引诱到地下室, 她迫不及待的要解开这个梦, 撕下魅影的面具……但是魅影愤怒了,他最愤恨的就是自己的那张脸……在他们演《唐 璜》时,克里斯汀最后又揭开了他的面具,让他的丑陋公诸于众……克里斯汀一开始对 魅影是依赖和崇拜的,揭开面具后对他是同情……即使有爱,那也是漂浮的不真实 的……因为已经有一个白马王子似的人物劳尔一直爱着她,而且他懂她,在她迷茫的时 候理解她… 所以最后魅影还是放开了克里斯汀,也放开了自己……劳尔带着克里斯汀划船离 开……多年后那位昔日的美人前那只老猴还有那支鲜艳的红玫瑰…… 无论从哪方面讲,这部歌剧魅影都堪称经典,真的很喜欢,只是没学过音乐,对其 中的音乐也就不妄加评论了,感觉好听,能把人感染就好了。关于《歌剧魅影》就写这 么多了。
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是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有时在歌剧中也会加入一些舞蹈和乐队。
老师提前告诉了同学们要去看歌剧,同学们都十分期待。因此我对其中几部歌剧进行了了解。
而其中歌剧《魅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魅影》主要讲了:幼年丧父的小克莉丝汀吉理夫人带到歌剧院接受舞蹈训练,成为一名芭蕾舞女。克莉丝汀十分想念他的父亲,处于同情魅影陪克莉丝汀讲话并教她唱歌。几年后,克莉丝汀因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而魅影却为克莉丝汀把一切阻碍她的人一一除掉的这样一个故事。表演者美妙的歌喉让人如痴如醉,即使没有华丽的服装,宽敞的舞台,依旧让人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另一部中国歌剧《白毛女》也让我记忆犹新。
《白毛女》主要的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白毛女》通过讲述喜儿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普通老百姓受地主欺压的惨状。凄美的音乐配上表演者独特的嗓音让人不由得也同情喜儿的遭遇。而《白毛女》是中国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同样也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江姐》。江姐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样坚强的表现,是由于对旧社会及其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仇恨,也是由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无限向往。江姐路过城门时突然看到丈夫头颅,心如刀绞,为防止旁边的敌人发现,还要表现得镇定自若;在江姐身上,寄托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种精神的融合。
最后江姐为共产主义事业付出了29岁的生命。
歌剧是一种艺术,需要有人去欣赏它的独特,听懂它的美妙,读懂它所想要表达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