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如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观书有感·其一原文、翻译、赏析【7篇】。
竞聘记叙文文明工作安排王维的规定细则,模板辞职信我欢迎词的志愿书答案征文留言复习题,心得体会履职社会实践报告的谜语民族,句子管理条例短句,台词论文了守则营销策划优秀广告词。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观书有感》教师印发《观书有感》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
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四)学生小结
夜深人静,我怎么也睡不着,辗转反侧,突然发现在窗帘的缝中有一道亮光,拉开窗帘,只见窗外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便起身走到阳台上,欣赏皎洁的明月。
空中银盘似的月格外明净,洁白无瑕的月光照耀着大地,给景物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墨蓝色的天空,月亮好似一位皇后,释放王者的光芒,月光亮了,星星在月光下显得黯淡无光,远远望去,这圆月又好似一个白玉盘,再仔细观察,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吴刚伐桂的身影,和那一棵四季常开的桂花树,微风吹来,我似乎闻到了月夜的神秘香气,是嫦娥姐姐在广寒宫做月饼呢,还是玉兔在捣药呢……
夜深了,我已有了睡意,回到床上,我想起了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所说的“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多么奇妙的自然现象,我准备继续观察这奇妙的月。
接下来的几天内,月、天空、云给我们上演了一个奇妙的表演。天空扮演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月亮则是一个皮球,“小男孩”对“皮球”爱不释手,可有一天,他把“皮球”踢破了,“皮球”越来越瘪,变成了弯月,这是,“小男孩”拿来了“打气筒”——云,慢慢地,“皮球”变鼓了也就变成了圆月。
月,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它以它优美的身姿牵动着人们的心。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3.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二.教学过程:
1.与学生交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认识大家我很高兴!我早就听说咱实验中学的学生特别善于动脑,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今天这节课老师特别希望得到同学们的配合,好不好?爽快!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朱熹,手捧他的《观书有感》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美丽的池塘边。在这里,我们将会领略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2.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3.师问:你们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4.出示学习目标,一起朗读。
5.师引:朗读古诗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要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首先把节奏读好。什么是节奏呢?大屏幕出示:
节奏:诗句中按音节或意义有规律的短暂停顿叫做节奏。
①全班同学拿起书,轻读课文,感受诗的节奏。节奏读好了,还要注意读好诗中较大的停顿。什么是停顿呢?大屏幕出示:停顿:为了突出意境或感情而作较大的朗读间歇叫做停顿。
②出示大屏幕,加“∕”,教师范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④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能?肯定后学生齐声朗读。
6.师引:大家朗读这么好,让老师真感动。我想同学们在理解句子意思上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请大家结合线下的词语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不明白的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开始吧。好!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7.师引: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请同学们根据每句诗的意思并结合这首诗题目,想一想:(出示大屏幕)“半亩方塘”比喻。【一本书】“天光云影”比喻。【书中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道理】 “源头活水”比喻。【丰富、新鲜的知识】
8.师问:诗人为什么要使用比喻,而不直接写出呢?
9.生答毕,师小结:诗人朱熹不愧是大家手笔,他将深刻的道理寓于生动形象的自然景物,描写出使人在清新的气氛中既获得美的享受,又引发出哲理的感悟,从而得到启发。
10.再想一想诗人借助半亩方塘、天光云影、水如此清澈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小组合作讨论作出回答。
启发学生: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加以引导教师板书: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到达新境界。
《观书有感》是西师版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方”。这一课选取了两首关于读书的诗,这是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写作者读书的感受。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比,将书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作者写出读书的感受,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智慧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作者以景喻理,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师生互动,一一突破。
对于作者,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汇报。对于字、词句、学生借助工具书就可以自己领会交流,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做老师,解决生字、生词。然后把自己的理解、预习的成果互相交流反馈,并通过其他同学的质疑来完善古诗重点的讲解,明白古诗中修辞方法的运用,作者以半亩方塘比喻书,以天光云影比作书的内容,学生理解了修辞方法后对理解古诗意思有很大的帮助。理解诗意,学生借助注释结合古诗一句句理解古诗意思,并由此而揣摩作者感受从而悟出诗的道理。就这样,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对其中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再做一一引导和点拨。较好的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突破难点。
针对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是课后的问题:为什么诗中无书,却以“观书有感”为题。我采用了从题眼入手,抓住重点诗句,设计分层练习分化难点,引导学生悟出诗中读书的道理。
三、注重拓展和延伸。
学以致用,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会用。为让学生体会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另外选取了一些哲理诗,供学生课后阅读,积累,把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由诗中所讲道理畅谈自己读书感受。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读书能让人开阔视野,读书能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书可以让人穿越历史,感受多方文明。
总之,学生学习《观书有感》这首小诗后,由此感悟到的道理会有很多很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就是说:只有不断的接受新的事物,并且积极的改革才能使自己的观点保持正确,而且要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使自己做事不太死板。而这个道理则被朱熹从书中所悟出,于是借这那一池池水写了出来,可以说这首诗也是一首即景至作吧!
诗中,描写了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的读上几遍,会觉得无比明丽!你看,半亩方圆的池塘好像一面镜子放在地面上。而天空和云彩倒映在上面,云彩在天空中飘荡着,映在池塘上,好像阳光和云彩在互相追逐徘徊。真的是“天光云影共徘徊”啊!
“这池水为什么如此的清澈呢?”朱熹高兴地自问自答:“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并不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天才’与‘弱智’的比例。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掌握现在,赊取未来。只有不断地吸收新事物、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们的心中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方塘”。
书中那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已经令人读完后清晰明确。但是更让人拍手叫绝的还在后面呢!一看标题,是观书的感想,顿时美的意境升华了,把池水与读书相辅结合,更是锦上添花。
我很佩服朱熹。因为他以一首小诗,说理了: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的思想“年轻,”情操高雅!简简单单的字字句句居然有这么大的道理,并且给人的启示也回味无穷!
古诗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wèn qúnǎdéqīng rú xǔ?wèiyǒu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翻译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解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创作背景
《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诗文赏析
《二首》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作者介绍
朱熹: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