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电影观后感(优秀3篇)

《魔兽》是由美国环球影业公司出品的奇幻动作片,邓肯·琼斯执导,崔维斯·费米尔、托比·凯贝尔、本·福斯特、本·施耐泽、多米尼克·库珀、罗伯特·卡辛斯基、宝拉·巴顿、鲁丝·内伽联合主演。根据暴雪娱乐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改编,讲述了黑暗之门打开之后,两个世界的种族为了各自的生存和家园奋起而战的故事。这里是整理的魔兽电影观后感(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魔兽影评 篇1

和很多人提起暴雪,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提起魔兽确几乎是人人都知道。

喏,别人问我:你玩什么游戏。

我当然很自信的回答:魔兽世界。

哇,看不出来你居然还玩魔兽(因为我是妹子),魔兽那么难啊!那你应该玩得好了噢,一般玩魔兽的人都玩得好吧!

当我给别人提起魔兽要拍电影,别人都很期待,(不光是暴雪粉丝,魔兽粉丝期待)别人都说魔兽这种片子一定要大爆。

暴雪你看,别人都知道你大魔兽,都觉得电影会大爆。也许只有粉丝才有那么一点担心。。

和一些做游戏做动画的朋友聊到魔兽,他们都可是特别钦佩你暴雪的技术,都夸你魔兽场景,角色,流体细节等做得特别棒,总会反反复复的研究你暴雪的魔兽资料片宣传CG。

当然我从来没有想过玩游戏可以玩出优越感来,但是接触你魔兽,慢慢爱上它,感情越来越深,被游戏的各种吸引最后居然玩出一种优越感。 那么多的游戏,唯独你魔兽,让我爱上里面的3D场景,各种角色,包括一些技能特效,连背景音乐我都爱得不得了。当你公布要拍电影,我想所有魔兽玩家心都特别激动,然而你一拖在拖,一直跳票,最后终于不跳票了。现在预告也看见,看着预告里熟悉的角色,熟悉的场景,泪流满面。

你看现在电影还有这么久才上映,大家就讨论着,看电影是不是要准备各个阵营服装,是不是要带着自己的宠物去,是不是要开无敌去,要潜行去。,或者电影院联盟部落分开坐,或者来个联盟部落票房打比拼。大家还担心会不会在电影院喊一句:为了联盟! 为了部落!而打起来,看多么有意思的讨论。千万不要让大家失望,我不知道哪儿来的信心觉得你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电影上映我一定会穿着阵营服,然后把前后左右位置买了。

魔兽影评 篇2

原本打算晚上一个人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可由于早上公司停电,所以就选择了中午和公司的一位女同事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下午3点后,看完电影离开电影院,一个人去了公司呆坐了很长时间,对于很多的游戏玩家来说,《魔兽》意味着自己的热血青春,但看完电影后,影片结束时,没有掌声,所有人都默默的在等字幕结束,希望能有彩蛋,直到电影放映许可证出来,屏幕灰掉,我才一起叹气,站起来,默默的走出放映厅。

作为一个暴雪公司的粉丝,我觉得现在或许以后都不会再有一部电影能够让我这样等待,我可以不去计较电影院观影人的冷漠,不去计较前面观影人的窃窃私语,可以不去计较观影人拿起手机拍照时候产生的亮光,因为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都想留下一个记忆的瞬间,即使非常仓促,也足够我们来细细品味,身份的认同使得你置身于一片陌生却友善的人群中,你知道他们都是和你一样的傻瓜。

看完电影后,我看到一个女孩哭了起来,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哭,可能是想和自己最熟悉的记忆来一次庄重的告别。

电影终究是电影,已经没有当年那种热血澎湃的激情了,看完后感觉特别不开心,同事给我说挺好看的,因为她不知道我对于这部影片的期待和渴望,如果非要用喜欢的东西代表自己的青春,那我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周杰伦,不是林俊杰,而是《魔兽》。

我不开心的原因是我觉得道别太忽然了,不是电影好不好看,而是我不想让它完结,但却不得不结束。

时间改变了一切,你不会再回到艾泽拉斯日以继夜的战斗,你不再是当年那个没有牵挂的毛头小伙,成年人的细节占据了你的生活,你不再有时间,你仅仅拥有的是回忆的热血。

有一样东西让你念念不忘,他们说这是信仰,他们说这是情怀,其实是什么,已经不重要。

你知道你不会在其他事物上获得同样的感受,你只能活一次,有一次青春,无法重复,所以魔兽世界给你的,就是无法重复的体验,无法重复的,即为珍贵。

不好意思,我一般不这么煽情造作,让大家见笑了,但是我内心真的非常难受,可我却强忍着眼泪不能哭出来,作为一个《魔兽》粉丝,我只能流血,不能流泪。

魔兽影评 篇3

当我们拿掉所有致敬游戏的细节之后,即使完全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种族和地理,《魔兽》仍然算得上是一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电影

其实《魔兽》是两部电影,从拍摄制作到观众反响来看,它都是彻头彻尾的两部电影。一部电影属于魔兽游戏(包括“魔兽争霸”和“魔兽世界”)的几千万玩家,另一部电影则是不知“魔兽”为何物的普通观众眼中的电影。

前一部电影,6月8日上映已经成了“神作”,IMDb评分一度在8.0以上,写作本文时下降到7.9,而豆瓣评分曾经逼近9.0,目前是8.5,因为第一时间赶去看的肯定是铁杆粉丝,他们闭着眼睛都会打满分。

但在非游戏玩家的眼中,这部电影的评价就好坏参半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指标是在收集美国影评人评价的烂番茄上,本片的好评率只有18%,这等于是大烂片。

而我自己,因为从未玩过任何一款魔兽游戏,连“魔兽争霸”和“魔兽世界”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也不大分得清,自然算不得粉丝型观众了。甚至于我有意在看片之前不查阅任何跟此片有关的背景信息,就是想放空了脑袋进电影院,看自己能否get到这部电影。

我的结论是,没有任何问题。

因此,我相信《魔兽》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是基于两个层面在设计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已经被暗地里定位为“粉丝电影”了,对游戏粉丝来说,影片在它的电影文本之外,还有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庞大游戏文本将它完全笼罩,和游戏文本的互动才是很多观众的主要乐趣,是那些海量的细节和“梗”,吸引忠实粉丝一遍又一遍走进电影院,至于电影的故事讲得好不好,仿佛都不重要了。某种意义上,这和前段时间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差不多。

但又没有任何电影公司会自我窄化,拒绝庞大的非粉丝观众,它会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入场。因此当我们拿掉所有致敬游戏的细节之后,即使完全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种族和地理,《魔兽》仍然算得上是一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电影。

如果把《魔兽》当作普通的奇幻战争片,看的过程中不乏乐趣。原来游戏中的庞大设定在影片中被简化了,许多种族都略过不提,矮人什么的都只是昙花一现,繁复的世界观和所有矛盾都浓缩为兽人和人类之间的冲突。

就像游戏中一样,艾泽拉斯是人类居住的星球,德拉诺是兽人的家园,双方井水不犯河水。但兽人中出了一个阴谋家古尔丹,他用魔法将德拉诺搞得枯萎破败,难以居住,他还打破了两个星球之间的和平,将兽人通过黑暗之门传送到艾泽拉斯,企图占领人类的领地,于是两个种族之间的世纪大战就此爆发。

不过这部电影与其说讲的是人类与兽人之战,不如说真正的冲突是在两个种族的内部展开。这也是游戏自身特征对电影带来的影响——因为玩家可以选择扮演任意种族,所以特定种族本身并不需要明显的正邪标签。

兽人就是坏人,人类就是好人吗?如果这样就太简单了。在游戏里,人类中有叛徒,兽人里也有正义之辈。电影借用了这个人物关系,使得影片的真正冲突仍然是传统的正邪之争。在人类这边,守护者麦迪文因为被魔道侵袭(影片没有交代具体原因,但熟悉游戏背景的都知道那是他天生带来的),已经成了兽人的内应;而兽人那边,霜狼氏族的酋长杜隆坦一直疑心古尔丹的阴谋,他最终揭竿而起,勇敢挑战古尔丹的统治。

这部电影的结尾,正义遭受了挫折,人类国王牺牲了,正义酋长杜隆坦也被古尔丹害死,这个安排等于是在强烈地呼唤续集,而续集的可能性则依赖于它的票房表现,尤其是在中国的票房表现。

《魔兽》注定是一部影评和观众口碑悬殊的影片。我在观看之前已经知道北美媒体对它恶评如潮,之后虽然觉得观感并不糟糕,但我理解美国媒体为什么不喜欢这部电影。首先中老年影评人不会是魔兽游戏的玩家,这已经将所有人的“情怀分”扣掉了,而游戏改编电影一贯的糟糕表现无疑给很多影评人形成了定见,《魔兽》只是“又一部”游戏改编电影而已。

这里可能隐含着一种偏见。在多数人心中,同样是奇幻故事,来源于游戏的世界观就不被认为是“高级”的,而这种歧见的来源,除了对游戏的轻视而外——一个原因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基于游戏而架设的虚拟世界设定,对游戏的展开是适用的,但如果以小说和影视的标准而论,又有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这在许多游戏和影视的互相改编中都出现过。

《魔兽》导演邓肯。琼斯有多个身份,他是才华横溢的科幻电影导演,还是著名音乐人大卫。鲍伊的儿子。他的前一个身份让他得到了《魔兽》导演这个令无数人垂涎的工作

其实琼斯的作品不多,此前只有一部叫《口哨》的短片,《月球》《源代码》两部长片,都是科幻类型。琼斯的科幻作品规模都不大,一律是创意出色的中小成本影片,这次拍《魔兽》,是他第一次建构如此庞大的世界观,并依赖高度复杂的特效场景。

如果有人问《魔兽》是否值得推荐,我很少觉得这个问题这么难回答。就像我前面说的,它是截然不同的两部电影,所以其实不是观众在选择电影,而是电影已经选择好了观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