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美育教育观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就美育来说,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早在民国期间,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美育兴国”的理念,兼容并包,融合中西,承继传统,面向未来,创造出当代的美育体系。王国维则是将中国的美育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美育学说就像“一颗耀目的钻石,每一个晶莹剔透的切面都闪烁着令人心旌摇曳的光彩”。可见,美育从未被人遗忘,这是一种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而美育的现实状况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无视,从而导致艺术断层。在刚落幕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中国艺术家们的品味受到国外媒体的群嘲讽刺。难堪之余,这不禁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审美水平。季羡林老先生曾说过:“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老一辈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旧时中国的文化审美状况,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谁有精力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猛烈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社会趋于功利化和实用化,物质主义泛滥,长期以来美育教育的缺失,导致国民整体素质呈现出病态化的发展。但现在,我们不仅拥有地上的六便士,更有了看天上月亮的机会,就更应重拾对美育的重视。生活不仅要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更要有琴棋书画诗酒花。
我们的社会太急功近利,心浮气躁。那些能沉下心来研究美学的学者反而遭到嘲讽,有些人对淡泊明志嗤之以鼻,对宁静致远不屑一顾,对艺术不求甚解。为什么在资源技术匮乏的年代能打造一部让人拍案叫绝的《红楼梦》,如今却很难拍出一部好电影?是因为当时的剧组追求质量,力求完美。为什么顾恺之能作出飘逸浪漫,诗意盎然的《洛神赋图》,而如今连小小教科书的插画都饱受吐槽?是因为顾恺之以“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达到他艺术的'成就。(在这样的现实意义下,将美育列入考核体系,显得刻不容缓。总说“弱化功利,强化意识”,但在如此情形之下,没有了体系的规范,重振美育从何谈起?那些“产生不公”“加重负担”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美育的宗旨正是塑造全面完整的个体,将情感提升到一个可以超脱自如的地步,其本质就是感受和感动的能力,而缺少美育的感染,有再多的知识也只会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不是完善的人。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正是强调了美育对人格培养的重要。连最基础最重要的人格都不完善,何以谈“加重负担”?
美育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对美育的理解与实践都不尽相同。但美育的根本,一直是如何培养完善的人,但愿我们在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时,能深刻体会到“水光潋滟晴光好”的意境;在聆听奥立佛·图森的《秋日私语》时,也能感受到秋天的温馨浪漫。
《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写的一本关于智力教育的书,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学校教育只是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一个人能否成长成才,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关键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当一个人爱学习的时候,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总会挤出时间去学习,甚至会舍弃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提升,当然,学习一两天很容易,但是坚持很难,要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内心强大的对学习的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别看学校教育仅具有引导性,但其任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学校中教师是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久的,因此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若一名教师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地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如果一名教师只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就能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教师要注意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采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一种思维训练方式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儿童,教师不应该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讲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激励岀一个令人赞赏的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而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真正地进行学习,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
打开《教育的目的》一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细读《教育的目的》,揣摩文思,感悟颇多,但在此只谈他关于教育“差异化”的一些想法。
怀特海先生认为“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首先必须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或每类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中排除差异化,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种标准“一刀切”, 用同一把尺子要求孩子,这样做表面看,确实能够减轻教师备课上课的负担,但是对学生来说,便是百害而无一利了。排除差异化,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的欲望和能力均可能遭到扼杀,从而会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定性;排除差异化,学生的个性很难展示或很难被注意到,从而无法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学习,那么,好的学生可能得不到发展,差的学生可能很难跟上教师的步伐;排除差异化,就无法或极少能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和人类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此,就是在毁灭学生那“多姿多彩的生活”;排除差异化,教育唯分数是从的现象更难以撼动。由此观之,教育者的眼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差异性,不尊重学生的特点,不看到学生的“与众不同”,那么教育无疑是一场灾难!
我认为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与众不同,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在与之接触过程中,有意识的发现这种个性,可能有些学生的个性并非教师喜欢的类型,那么这个时候也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排斥厌恶情绪,而应尊重这些个性。特别是班级中成绩不入流、行规有偏差的学生,他们长期不受老师待见,被老师打压、漠视,此时,若是能够对他“另眼相看”,多加关心,这类学生一般会对老师的付出有成倍的回报,这也是笔者本人的切身体会。作为教师,一个人管理几十个学生,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制定相应的政策,那么除个别特别的学生实施个别辅导教育外,其他学生可以按照成绩等分为几个层次类别,这样教师在布置作业、安排任务时更有针对性。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经典之一,它是从教育实践中来,也应该回到教育实践中去。也就是:我们要在教育中去理解它、实践它,教育中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他们的“与众不同”!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已经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也正因为如此,即使时间流逝,这本书依然焕发着动人的馨香,不但没让人感觉到过时,反而日久弥新。
以下是我在读书的时候的一些感受批注,与君分享:
当你丢掉你的课本,烧掉你的听课笔记,忘掉你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的细节,你的学习对你来说才是有用的。
在这个阶段,教师责任重大。老实说,除了少数一些具有天赋的教师以外,我认为,带领整个班级的学生沿着精确学习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同时又没有某种程度的兴趣的`减少或损伤,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不幸的两难选择,首创精神和训练都是需要的,但是训练往往又会扼杀首创精神。
我只是想提出这样一个忠告: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完全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应该在研究中开始,在研究中结束。毕竟,教育从整体上来说,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做好准备,去迎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历,用相关的思想和适当的行动去应付每时每刻发生的情况。教育如果不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么它一定是错误的。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这种力量的最深刻的表现就是美感,对于所实现的完美境地的审美感。这一想法不禁让我想问,在现代教育中,我们是否对艺术的重要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我一直担忧,如果我们不能用新方法来迎接新时代,维持和提升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水准,那么迟早,那些落空的愿望会转化为狂野的爆发,我们将重蹈俄国的覆辙。
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是智慧的源泉,具有改变命运的伟力。掌握了知识,似乎就掌握了人生。然而,事实上并未如此。早在1929年,教育家怀特海先生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就深刻地阐明,知识应是生命腾飞的基础,但不合宜的知识学习对儿童是相当有害的。哪些不合宜的知识学习,对儿童有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习的知识是僵化的
所谓僵化的知识,是指非原理性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具有普世性、不能帮助儿童理解生活、解决问题。学习过多的僵化知识,会使儿童背上沉重的知识包袱,使其思想呆滞。
然而,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如今儿童学习的很多知识其实都是僵化的知识。例如,儿童学习音乐学科时,被要求记忆大量的有关音乐家的信息;学习美术时,被要求记忆各类门派的作画风格以及代表性人物;学习语文学科时,被要求掌握大量的并无实用意义的文学常识……这些僵化的知识,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对于儿童学科素养的形成几无益处。
怀特海认为,童年是智力发展的浪漫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懵懂地面对若隐若现的内容,不知所措却又兴奋异常。此时的知识学习,应努力追求让儿童的心灵中编织出一幅和谐的、缤纷的图案。若在此时让儿童记忆过多僵化的知识,那将会扑灭儿童学习的欲望,折断儿童想象的翅膀,挫伤儿童学习的热情。
“少即是多”,在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让儿童学习少量的原理性知识,便为儿童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利于儿童独立构建五彩缤纷的心灵世界,也有利于儿童保持对学习的浪漫情感,为后期的精确学习、综合学习奠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过程是灌输式的
怀特海认为:“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知识,是客观性的存在,其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在被挖掘、被运用时,才焕发出令人瞩目的光辉。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是伴随着发现、猜想、推理、验证的探究过程,而不是被迫地强制性的灌输过程。
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存储得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作为世界改造者对世界进行干预而产生的批判意识。”批判意识,是批判得以发生的关键性前提。丧失了批判意识的人,将沦为没有自主思想的“奴隶”,也就失去了改造世界的可能机遇。
然而,灌输式学习不仅让儿童沦为没有批评意识的“知识奴隶”,也让儿童的自主学习力变得衰弱乃至几近丧失。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始于生命的诞生。孩子一出生,就是大自然的学生。这就充分说明人天生具有学习力。灌输式学习,会无情地剥夺了儿童自主学习的机遇,也会逐渐削弱了儿童天生的学习力。正如怀特海所言,在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
灌输式学习的实质,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漠视,是对儿童生命成长的一种戕害。
(三)所学的知识不被运用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关于知识的运用是这样论述的:“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运用,在于我们对它的能动的掌握——也就是说,在于智慧”。这就告诉我们,儿童只有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变成生命的力量。
然而,在当下的中小学校园里,知识不被运用或“伪运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儿童大多只是在思维世界中运用知识,在考卷中呈现运用知识的过程和结果。事实上,在纸上运用知识,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儿童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例如,有的儿童在数学考试中能正确解答关于分数的题目,却不会在生活中运用分数的概念和原理去解决关于“分配”的问题。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提醒人们要记住:“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不能被运用的知识,是毫无活力的知识,是不能与儿童的生命产生深刻共鸣的,也是无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的。
因此,要让知识具有改造个体生活、改变人生命运、乃至改造世界的伟力,作为教育者,我们理应让儿童的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结,避免让知识的学习变成对儿童的毒害。我们要让儿童学习有活力的、非僵化的知识,并让儿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挖掘知识的惊喜和运用知识的兴奋。只有这样,儿童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才能成长为有力量的人。
记得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在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在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不但传授知识给受教育者,也是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标榜者。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
那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指明灯,教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艺术般的作用呢?从本书中,我得到了大量的启示。正如本书中所体现的思想核心:教育要根据学生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设计不同的课程。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大脑是一个活跃的组织,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一种想法并不适合儿童,所以教育者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各种不同想法和意见。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本来就具有生活意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应该是教育的本质。所以,书中提出:理解抽象的思维,分析具体的事例。就是说用具体的生活例子来理解抽象的思维,又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具体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充满活力;才能培养学生思维,思考并对知识加以利用。
同时,怀特海先生还反对教学中指向不明的大量考试:“每一所学校,要是训练男孩子们准备小小的一套考试,一定要受到毁灭的痛苦。”他尤其反对脱离学校具体需要的校外统一考试:“一个以考察学生个人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试制度,除了造成教育上的浪费以外,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只能是“扼杀文化的精华”。那些沉迷于考试和分数排队(学生排队、教师排队、学校排队),反复组织统考、不断印制试题的人们,是否求实地细想一下,这种工作的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呢?
是的,也许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被推行开来的今天,我们更要去考虑教育的目的。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办法从思维上更新观念,不能从根本上革新教育,那会如怀特海所说“从一种形式主义陷入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团陈腐呆滞的思想陷入另一团同样没有生命的思想中。”新课改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是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判断学生的需要,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推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教育的目的也许无法简单地明示,但作为教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对于生活的灵感、感悟和创造,“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
原来,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正是好的教育成全了好的人生。学会过美好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这就是完美教育的鹄的。好教育引导人们向善求真,引导人生向自由与光明的境界缓缓飞升。课业负担过重而令人疲惫、令人压抑的教育不是好教育,眼中只有“考生”而没有“学生”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充斥着空话、套话的教育也不是好教育。好教育是为了人生的教育,它能让我们的人生宽阔而又有所坚守,丰富而又清纯,富有而又淡薄,有情趣并有境界。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秉有渊深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那么良好的教育就有了切实的保障。
最后用怀特海的话来收尾:“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由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
尊重鲜活的生命,徐徐前行,用心探索,是对学生的成全,更是师者自我价值的成全。
看完美育云端课堂之后心中有对当时社会的感慨,印象最深的就是《白毛女》,观看时有对喜儿的同情,也有对黄世仁的愤慨!
我很庆幸我没有生活在哪个地主和雇农矛盾尖锐的时代,我也无法对喜儿这样的命运感同身受,我也无法理解他们对地主的愤恨和无奈,但当我看到杨白劳被生生的按上了卖女儿的手印,当我看到杨白劳因无奈而服毒自杀,当我看到红军来时,群众们手拿棍棒向着黄世仁的时候,我可以想象他们对地主已经恨之入骨。
喜儿,这样一个单纯,漂亮,勤劳,善良的好姑娘,命运却如此曲折。在家时,苦命干活儿,没有好日子,还好父亲很疼爱她,记得杨白劳在掏出送给喜儿的红头绳时的唱词:“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下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喜儿被黄世仁糟蹋后,怀孕了却被赶了出去,还差点被卖了,经历丧父之痛之后又经历了丧子之痛,在山里一夜青丝变白发,过上了野人的生活,我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柔弱的姑娘,是如何承受的这么多苦难!还好,八路军来了,打到了地主,报了仇,和大春哥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还让人有点欣慰。
庆幸如今世界太平!深感我很幸福!
本学期,学校给我们发了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这本书。作者怀特海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祖父曾经是一位校长,父亲也先后从事过教育和宗教工作。受家庭的影响,他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教育的目的"是他主要的教育思想。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从科学和逻辑方面考察教育时,他说:"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有害的。"所谓知识的利用,是指把它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这实际上是说,理论知识必须在学生的课程里具有可应用性。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还值得关注的是怀特海对教育节奏的论述。他说:"生命中存在着很微妙的涉及智力发展的周期,他们循环往复的出现,每一个循环期都各不相同,且每次循环期中又再生出附属的阶段。"缺乏对智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的认识是我们的教育呆板无效的主要原因。
怀特海说:"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自由和训练是教育的两个要素,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由和训练的调节,就是"教育的节奏"。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你可以用体罚来引起兴趣,或用一些愉快的活动来诱发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进步。激发生命有机体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乐。
怀特海还在这本书中论述了"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古典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怀特海是数学家,他还讲了数学课程。有兴趣的老师和朋友可以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历史和现实中影响较大的教育目的观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这两种。从价值取向上看,我国一直以来倾向教育目的观是社会本位为主。从各方面上分析,过去的教育目的观倾向社会本位是无法避免的。当然,教育目的观由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转变也是必然的,这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正如王坤庆教授所认为的,“对于教育目的的确定,唯一需要把握的教育精神乃是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事业,它的唯一出发点是人的发展,它的最高鹄的只能是人的完善。”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立足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我实现,但是也要承认因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阶段性。
教育目的观的社会本位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倾向与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等因素有关,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对人的发展、人的自我实现的制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人类,也像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体的历史过程为代价”,但是,“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个人的发展相一致”。这也是过去的教育目的观倾向社会本位无法避免的原因了。
另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逐级发展的,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高等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实现。所以,要想人的实现自我能够得以实现,就必须要先实现人的最低层次需求。如果人的低层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人们就会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我国的基本国情还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总体的经济与社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体现在有人把获取生活条件和物质财富当做首要、直接的目的,忽视了个人价值、创造精神等内心的发展需要。为了获取生活条件和物质财富,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个人的社会价值,所以也不奇怪为什么过去的教育目的观会倾向社会本位。
从战乱、动荡不安的年代到和平、稳定发展的时代,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国到现代化的工业国,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曲折,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才完成了转变。但是不可否认,我国仍旧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的发展仍然无法摆脱对物的依赖所带来的片面发展问题。不过,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人的自身价值,而不再是只关注人的社会价值,教育目的观也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这一点可以从我国教育方针政策(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变化以及其对人的培养侧重变化可以知道,就以我国中学化学的教育目的变化为例,从大纲教学目的要求主要包括“牢固地、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到如今的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但是,社会的发展程度还是极大地制约了教育目的观的转变。以2001年的课程改革开始,历经十几年的改革,虽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极大成绩,但是中间也历经“尴尬”,尤其是改革开始几年,最大的体现在于“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踏踏实实”。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所以说,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我认可,“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尽他的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符合人性的人”。,也坚定不移地支持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立足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我实现。但与此同时,我也承认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不同而教育目的观点而不同,并且认为以社会发展的最终态是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