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里主要人物有:林英子、妞儿(小桂子)、秀贞和宋妈。
电影主要讲了两个情节,分别是秀贞失去了小桂子,她很伤心,通过英子,秀贞终于找到了多年没有见到的小桂子,她心爱的小桂子竟然就是妞儿。还有一个故事是刚上小学的林英子,分不清好人和坏人。乡里发现了一个贼,那次,英子去那里捡球,碰到了那个贼,贼在抓走前还对英子笑了笑,然后就被抓走了。
这部电影我最感动的情节是小桂子被捡走后,就被新爸爸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想想我们现在,父母不打骂我们,我们有时还对他们发小脾气。我们和小桂子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看完了这个电影,里面的每个故事我都牢记在心中。父母为了我们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每天都会把我们先送到学校再去上班,还要做饭洗衣服,而那时候,孩子们必须自己上学、洗衣服。所以我要感激父母,报答父母,不惹父母生气,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城南旧事》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电影,因为它让我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它会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一个个感人的脚印。
暑假里一个炎热的午后,我趴在床上昏昏欲睡,猛然,妈妈的电脑里传来优美的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省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歌声把我的睡意驱走了,原来妈妈在看老电影《城南旧事》这首《骊歌》正是影片的主题曲。我便和妈妈一起看了起来。
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电影在《骊歌》中落下了帷幕,但我还沉浸在影片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影片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眼光真实的反映出了老北京的社会风貌,让人们领略到了那种充满悲欢离的动荡生活。影片中的小英子英子一家住在北京城南一带的胡同里,她在这里认识了惠安馆疯女人秀贞,并且帮她找到了她女儿妞子,她在这里也认识了一个特别的小偷,可这一个个善良的人物都与她一一离别,包括她父亲的去世以及乳母宋妈的离开。
整部影片充满怀旧的色彩,逶迤的长城、残檐破壁的房屋、杂草丛生的荒地、挑水的车子和车夫、吆喝着的各种小商小贩、夕阳下的骆驼队等几个画面就勾画出了如诗如画般的老北京的市井图。
曾经,小英子眼里一切是那么好,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这一切在小英子眼里曾经是似淡雅含蓄的诗,意蕴隽永的画。骆驼、小油鸡都是她儿时的玩伴。骆驼挂玲铛走起路来又好听又热闹,英子的眼睛充满了童真。但是,慢慢的她的眼睛笼上了一层迷雾,眼中多了一份哀愁。为什么秀贞母女消失在雷雨之夜,为什么小偷要被抓走,为什么那些好的学生会被枪毙……小英子都没找到答案,但他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后,小英子觉得自己长大了。我们也是,曾经在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诗和画,但当诗变得沉重,当画变得悲凉,便是我们长大的时候……
除了如诗般的画面,让人难忘的还有贯穿影片始终的骊歌,如泣如诉的歌声给人以沉沉的哀思之情。影片一开始便响起了骊歌,一年级的小英子和同学们在为毕业班的哥哥姐姐唱骊歌。小英子大病初愈搬新家时,爸爸对小英子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一切都会过去的。”这时骊歌又响起了,小英子想起了秀贞,想起了妞儿,想起了她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回忆伴着骊歌,依依别情催人泪下。
小偷离开时,《骊歌》再起,吹响的是世事无常,吹响的是物是人非。在影片的最后,红枫叶在风中飘动,《骊歌》委婉悠长,含蓄而优美,淡淡的哀愁,淡淡的感伤,小英子的那双大眼睛中也少了些童年的欢声笑语,又多了份涉世未深的迷茫与在离别中成长起来的坚强与力量。老电影《城南旧事》让我看到了小英子童年的美丽与哀愁。一个个镜头、一段段故事如诗如画,贯穿始终的音乐骊歌更是如泣如诉,向我们讲述着成长的艰难。虽然小英子和我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不一样,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也和小英子一样,有些人会永远离我们而去,有些心事永远不被人明白,这部影片让我明白:成长,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20年代末,六岁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个小胡同里,经常站在胡同门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珍成了她的第个朋友……”前几天,我看了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电影中的英子、兰姨娘和个好心的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表现出了老北京很多人的特点:贫穷的人,可怜的人,干预抗争的人,我决定把他们写下来。
一.正义的人——林英子
林英子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儿,她很正直,也很善良,从妞儿去买饭,店小二让他塔吊嗓子猜个他饭吃,英子立刻夺过饭碗给妞儿吃可以看出,她也很善良,帮秀珍找到了女儿小桂子,我非常喜欢她,因为她善良,以为她正直,因为她善良,因为她功课好……有种种说不清的理由。
二.可怜的人——秀珍
秀珍曾经与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并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小桂子,从此那个大学生便没有音讯,就连他的女儿小桂子也被扔到了城根下,生死不明,她从此天天寻找女儿小桂子,人家都说她是个疯子,可英子并不这样认为,我也这样认为,我认为她很可怜。记得我三岁的时候,胡同口就有个疯子,妈妈说疯子很厉害,我就不敢接近了,可是同样能被外人说是疯子,我却觉得秀珍很可怜,这是为什么,我也不清楚。
三.贫穷的人——贼
他为了供自己的弟弟上学,偷东西,这种法师很不正当,但起点是好的,至于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吗,我也不知道,可以这样说吧:他是个心地善良的坏人。
四.敢于抗争的人——兰姨娘
兰姨娘也是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她是个漂亮的女人,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是位敢做敢为的新时代女性。
五.后记
这部电影拍得很好,我非常喜欢,我从中知道了不少关于老北京的事儿,我们要向英子学习,学她正直善良,学她的笔下功夫。
在一个春风拂面的下午,我满怀期待地准备着看《城南旧事》这部电影。
电影一开头就展现了这幅景象——一列骆驼从英子家的小胡同经过,整个胡同都荡漾着清脆的驼铃声,这清脆的驼铃声也飘进了英子的童年。
开头所述小英子是从台湾迁居过来的。她当然也保留着台湾人民的淳朴、善良。
这个小胡同有一个专门收留大学生的惠安馆,当时经常有大学生被抓走。门前站着一个女人——素珍,素珍整天叫着“小桂子,小桂子……”。宋妈说素珍疯了,爸爸说素珍傻了,可是善良的英子却经常找她玩。说着说着,素珍把小桂子的事情不由自主挂在嘴边,英子知道了,原来小桂子是她的亲生女儿,后来失踪了,生死未卜。素珍对英子说:“小桂子脖子后面有块胎记,如果找见了,说赶紧让她回家,我不吵她也不骂她。”后来,英子偶然发现整天和她玩的小妞子脖子后有一块胎记,跟素珍描述的一模一样。就把小妞子带回了惠安馆,小妞子便和素珍走了……
英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爸爸便把英子送去学堂。英子的一篇课文叫《我们去看海》,下课了,一个同学问她:“你看过海吗?”英子说:“好像看见过,我听妈妈说,我是从很远的一个小岛上搬来的。我都分不清海跟天。”放学了,几个男生在踢皮球,英子去捡球,却无意中发现了小偷藏的赃物,后来被暗探发现,把小偷给抓走了。英子至今还愧疚不已。
一天,德先叔回到了小英子的家。小英子和他弟弟妹妹都烦他,因为他一点也不理孩子,只知道整天呆坐着。英子爸爸妈妈也烦他,整天都要给他做好吃的,后来德先叔和兰姨娘走了。
小说第五章有个很好玩的名字,“驴打滚儿”,讲的是宋妈的儿子小栓子去世了,可是一直不说,都憋了一两年了,宋妈跟黄板牙骑着毛驴走了。
英子的爸爸病倒了,一直住着院。小英子今年要毕业,在毕业典礼上,英子想着爸爸就在台下一样,硬着头皮过了毕业典礼。可是,过了不久,英子的爸爸因病去世了。英子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什么东西都要懂得珍惜,晚了就再也来不及了。
《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一个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我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我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悲哀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本书的每一篇到结尾,主角似乎总是离开英子,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我们看海去那个小偷,奶妈,最终连她的爸爸也离她而去了,当时她才小学毕业呢!看着无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为本书画上句点……
虽然《城南旧事》看后叫人心酸落泪,可是它的每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温馨的亲情和友爱。虽然每个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作者而去,可是作者透过正面的描述和反面的烘托,把每个人物的样貌写得淋漓尽致,性格表露无遗,即使闭上眼睛,他们的影子还盈盈浮现眼前:井边的小伙伴,椿树胡同的疯女人,藏在草堆里的偷儿,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加上聪明伶俐的英子,组成了作者的写作世界,在这世界里,带着人间温暖的风吹遍了每个角落,吹醒了读者和平的心灵,这是一本散发着芬芳的书,更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它能使人从中领略到很多人生道理。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幺,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绍它自我。那样的不紧不慢,温厚淳和,那样的安静祥和,弥久恒馨,那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