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这里是细心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14篇高中生抒情散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城浅忆
这是一座小城。
黄昏将至,阳光温存。
杂样老屋,青山澈水。
一二街道,三两车辆。
成群谈妇,多少时光。
这是一座小城。
刮过风,下过雨,却总是晴天要多些。太阳总不舍得淋湿小城的人们,却又怕自己太热情化了雪糕,时不时的找片云朵儿藏了脸儿,悄悄放些风出来,吹一吹行道树的灰,散一散大人们的热,刮一刮孩子们的脸儿,对于外地来的人们,这风更是在他们一出门就扑面而来,恨不能钻进衣裳,来个亲密拥抱呢。可太阳实在是喜欢小城,过了一会儿,就把云朵儿丢开了,一双眼睛好奇的望着小城的人们,脸上发烫的人们赶紧躲进屋里,太阳又往西跑去,悄悄拽了云朵半遮面,对上人们的目光,羞怯得脸上出现了红霞儿。这时人们都走了出来,散步,闲谈,嬉戏,太阳怕他们再跑回去,就深深的藏进了云里,悄悄看着小城的人们,直到月亮来上夜班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是一座小城。
墙边的青苔是老屋独有的标记,青苔从墙根底下一直延伸到一片菜地。那菜,种的均匀,那地方,很像是一片小小梯田。是哪家人的杰作?种出的菜,又给谁吃呢?站在阳台上,可以俯瞰这个小小山丘,也可以眺望远方的河水,上面总是有悠闲的鱼儿一般的船儿,身后拖着荡漾水波,悠然前进。那水透亮,若说突然发起脾气来要卷走游泳的孩子,小城的人们准是不信的,何况水边的钓鱼翁,观景的游客,散步的邻居都爱来这里玩,都说这水,明净可爱,也就是它,滋养了这小山丘,也滋养了小城的人们。
这是一座小城。
街道不多,不算宽也不算窄,那些堵车的事件从不发生。小城的人们生活平和,争吵声也是有的,只是不多。毕竟,小城地处偏僻,平日的来往车辆不多,也不快。人们总乐意,清晨起床,在老街上奔跑,到附近一个学校的操场锻炼身体;也总乐意,下午在家里睡上一觉,然后出门,散散步,八卦的女人们总爱聚在一起谈天,孩子们也总爱到处追逐打闹;也总乐意,晚上到广场,看着跳着广场舞,一起大笑,一起乐。
这是一座小城。
城里的美好,让人艳羡。多像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那么安然宁静。我走过时光斑驳的墙角,看见阳光和青苔遥望,看见老人和小孩玩闹,看见男人和女人说笑,看见细水长流的时光慢慢奔跑。
只因,这是一座小城。
点一盏孤灯,坐拥浓重的夜,黯然神伤。一抬头,空中那一点竟是久违的对美的感动。看流星划过天际,牵出一缕对美的遐想。
陶渊明放弃对高官厚禄的追求,一句“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尘世的喧嚣抛于心灵之外。漫步于田园之间,游走于柴米油盐,有的是一个田园诗人的怡然自得。“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陶君为自我营造一方乐土,诠释着对生活之美的追求。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把剑,一匹马驰骋出一段壮美人生。也许曾有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惆怅,也许曾有过“可怜白发生”的悲叹,也许曾有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落寞……但“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他一生的誓言与豪情,生命的篇章上延伸出一种悲壮之美。
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仰天大笑出门去”,“且放白鹿青崖间”,追求人生自由洒脱之美;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西子湖上静静横卧的苏堤诉说着一位大文豪对山水之爱,对百姓之爱的美丽情结;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了范君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不可谓不是一种豪壮之美……
文人墨客们或只是一时才情涌动,文思喷发,写下一首首对美的赞歌,或是长久的生活积累发现美追求美已成了一种本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一种国破山河在的哀伤之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一种夕阳西下,生灵竞自由之美……
这一切的一切已积淀成一种文化之美,在探寻其深沉内涵时,我们也正接受着一次次美的洗礼。
我羡慕海子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获得心灵宁静平和之美;我仰慕三毛能将足迹遍洒撒哈拉沙漠,探寻荒芜之美;我钦佩王昭君凭女性特有之美,一把琴弹奏了两个民族的长治久安;我也惊叹于万里长城绵延万里,引领古代人工建筑的雄壮之美;惊叹于秦始皇兵马俑再现历史奇迹之美……徐志摩逝于蓝天,是美的诗歌中的一种遗憾;圆明园被帝国主义灭绝人性的焚毁是美的一种陨落……有欣喜的流传也有无奈的逝去;有热烈的绽放也有落寞的枯败。但美始终能在人们心中留下一段刻骨铭心。
坚毅的土地承载了历史的沧桑,而岁月铭刻下了每一种美。海鸥有敢于搏击海空,笑傲暴风雨的勇敢之美;铺路石有踩着我的身躯出去就能开创一片新天地的牺牲之美;爆竹有纵使粉身碎骨也要释放生命精彩的豪壮之美……
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一种美,是一种精彩;一种美,也是一种生命的诠释……
月亮柔柔地泄下银白色的光辉,天幕像被谁用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绸缎蒙了起来,点点繁星在天际调皮地眨着眼睛,那深邃广袤的星空,仿佛一伸手就可以够到,其实却有着难于企及的距离。
正因如此,月夜和星空总是能引起人们的遐思,勾起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
我从小就是个爱幻想,爱做梦的女孩。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的夜晚,大人就会把竹床搬出来,我们躺在竹床上,一边听爸爸妈妈讲月亮上的仙女嫦娥的故事、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等,一边仰望星空在月亮上寻找哪个是嫦娥?哪个是小白兔?哪个是吴刚?心里还常常想:嫦娥只有一只小白兔陪伴她,该是多么寂寞啊!牛郎和织女一年只能见一面,又该是多么心酸,多么想念啊!
玛雅人依照自己的历法建造的金字塔其实就是一个天文台,与最早的埃及金字塔相比,竟然如孪生的姐妹一般,塔的4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它们正好朝着东南西北4个方位;底边与塔高之比,恰好为圆周率与半径之比;塔的高度为地球周长的二十七万分之一,也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一万亿分之一。他们彻琴天文台(玛雅人建造的`第一个金字塔)的观天窗口不是对准最明亮的星体,而是对准银河系外那片沉沉的夜幕的,其外还刻有一个展翅飞向太空的人物浮雕。
你能相信如此璀璨和高度的文明却是由巢居树穴,以采集或狩猎为生,过着相当原始的生活的民族制造的吗?他们的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的,缺乏了渐变的过程,而又在最为辉煌的鼎盛时期,戛然而止。
这些迷一样的问题,就像谜一样的星空一样,让我痴迷其中不能自拔。
我多希望,可以日日用飞鹊在银河上架起桥梁,让牛郎和织女不再受相思之苦得以相见。
我多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追上光速,回到过去,把所有的错误和遗憾一一修正。
我多希望,我文革时失踪的爷爷是存在四维空间之中,有一天会突然回来。
我多希望,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乘上宇宙飞船去外太空,亲眼见证一下那浩瀚无垠的星空有多么神奇!
趴在窗口,看楼下人来人往。
今天是高三学长离校的日子,楼下的匆忙与我无关。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惆怅。
刘莉娜曾在《曲终人散》里说过:“离别就是这样,嘴里说不舍啊不舍,心里面难过啊难过,可真到离开的时候,谁也不会为谁停留。”
曲终人散之后,一切都将尘埃落定。但是,曾经生活中的种种印迹也会淡定如初吗?
分班
莫名其妙地,想到小学那次分班。
一群懵懵懂懂的鼻涕虫在第一次见识了离别的威力后,泪留不止。忘记去拭掉腮边的泪水,几十双小手不约而同的牵在一起。就那样无言的久久的牵着,仿佛是要把时间围在其中,再也不让它走掉。
事实残酷的不容置疑。几十双小手抓不住时间,断线的泪珠也不足以让时间感动。夜的黑翅开始扇动,一群朝夕相处的孩子就这样迷失在一片黑暗中。
站在新教室的窗口,不敢左顾右盼,因为身边再没有熟悉的身影相伴。可是隐隐的觉得,心中从此多了一份酸酸甜甜的牵挂。
以后的日子,与一些杂乱的记忆结伴而行。平淡,但也充实。
别师
听说了关于他要走的事。
他,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我们曾经在夜里一起“举杯邀明月”,我们曾经在江边共叹“逝者如斯夫”,我们曾经……是他教会我写作,也是他教会我怎样做人。
如此一位良师益友,初成知己之时却要舍我而去!那一段时间,我害怕上语文课,我害怕迎接他复杂的目光,我害怕站在他身边听他说晦涩难懂的话。
后来,我却不知为何释然了,像一夜长大的童话。他走的时候,我还专程去送他。一路欢歌,代替了以往悲伤的基调。他复杂的目光,突然边得单纯了。
挥手,列车卷尘而去。留下的,是他的殷殷期望。带走的,是我的点点不舍。
离职
“霸占”学校广播站站长位子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我功成身退。
对于那个徒有虚名的站长职位,我倒没有什么留恋。唯一放心不下的,还是那帮在广播站结识的学弟学妹。
“古语有云:‘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王勃也说过:‘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
饶是这样百般开导,他们的眼睛依旧红红的,让我一阵心慌意乱。毕竟是血肉之躯,情感的洪水能够轻而易举的突破理智的防线。
后来,我还是走了。留下的只有一句话:离别后,记忆还在。没想到,他们坦然了。
而后,依旧看得到他们真切的笑脸,依旧会听到他们“站长、站长”亲切的叫喊。
抬起头,楼下依然人来人往。
有人说,带着旧日的记忆离开,就永远不会迷失回来的方向。
是的,人生长途漫漫,离别只是途中一个我们必经的车站。我们还有梦想,我们还要飞翔。因此,笑对离别之后,后面的路途还很长很长……
一路只有一盏灯伴我前行/千山万海各自有各自的表情/因为一份感情/就算我走的艰辛/也不觉得颠沛离——《不熄的灯》
太多人和事,太多光和影,放不下;太多苦与酸,太多血与泪,拿不起。
可可和落落的离去,让我明白,我还是爱不起啊!我真的害怕,怕别人伤害自己,也害怕自己伤害别人。便拒绝了所有人,她们的情谊我很感激,却不能接受。
秋落枫叶的爱已死去,羽辰的灵魂已下地狱。对不起,爱,太沉重,我承担不起。
好无助,好孤单,好想坚强却好脆弱。寒冷的风吹过没有愈合的伤口,痛得流不出眼泪。无法形容现在的自己,一个冬日里的雪人,望着即将到来的春天而不知所措,唯有独守着内心的寒冷。
如果想进入我的内心世界,请先融化我。而我一旦融化,雪人就会消失,我亦死去。
不要试图靠近我,我很冷漠。身边的位置已留给她们,人虽已去,但不想她们的位置被别人顶替。
有人曾经问我,在白色与黑色之中,你选择哪一种?
我说,如果可以都选的话,我全选;如果只能选一种的话,我选黑色。
答案是:白色代表寂寞,黑色代表孤独;选白色还有救,选黑色就没救了。而两者都选的话,死亡正在逼近你。
十八岁的天空,十八岁的'梦,十八岁的爱恨情仇,都留给记忆吧。让它躲在记忆的深处,等几十年之后,垂垂老矣之时,再慢慢品味。
曾经走过的路,早已躲到记忆的角落里去,寻觅不见。曾经的爱恨情仇,早已化作云烟,亦已飘离。
向荒原更深处走去,消失在世界的尽头。
一谈到我们这代人,人们总会说我们是一个旧世纪的终结者,一个新世纪的缔造者。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去创造,民族的辉煌需要我们去谱写。我们——“90后”的这一代人,承担着两个世纪最伟大的使命。
被称着“90后”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个性去完成那些伟大的使命呢?
是把头发弄得五颜六色,拉帮结派,在街道上闲逛,以表示鬼子进城吗?是把耳朵打上几个孔,然后安些花样各异的玩意儿在上面,以表示潮流、成熟或是时尚嘻哈吗?还是在牛仔裤上故意地弄上几个漂亮的口子,穿些金属制品或是古灵精怪的以像好莱坞大片里的那些战乱里破碎的英雄或是来自外星的那些人吗?不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个性,这样的个性。我不敢苟同。
有一位日本书法家,在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可是,世事往往会出乎意料。二十年过去了,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那么,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途呢?原来,是一位中国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这位当年的小神� 不幸的是,他却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灭得一点也不剩。在他的书法里,找不到任何属于自己的一丝东西。在人们眼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一种令人生厌的仿制品。
一个天才因为模仿另一个天才而变成庸才!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千万不能把自己的个性给淡化了,丢失了。因为那是一个人唯一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纵观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坚持着自己的个性的特色,学习古人,借鉴他们。敢于创新,开创属于自己的道路。在流俗与惯例中出列,在平凡与普通中出列。
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个性: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独自高洁;他的照面照心是个性:自己挖一口水井,以井为鉴,检讨自己前天的言行举止,检查自己的心灵是否沾上了灰尘;他的抱负与勇气,他的胆胆略与谋略,他的忠贞与情操,成就了他不朽的人生。
时间的呢喃,催促着世间的万物,朝升又夕替,叶落又花开。
如此美妙的世界,我却寻不得我的一丝身影。我不得不疑惑:我在哪儿呢?在逐梦,在体验生命的路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封小小的辞职信,透露出的生命感叹惊醒了人们昏昏欲睡的心:我们不应该被现实的绳索绊住我们追求的脚步。想想姜淑梅女士,六十岁识字,七十五岁写作,在这样的年龄学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就是这样的境遇都不能阻挡她追求的脚步,最终,在其七十八岁高龄时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中国作协。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文盲到侃侃而谈的作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所以,她在,在体验生命的路上,坚定不移的走着。
在抉择,在实现生命价值的路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有限,我们不应活在别人的世界中,”乔布斯的这句轻叹终于得到了有力的回应——“今后,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视主持人,因为,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来一次。”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如是道。我不禁感叹,如此大胆的呼声怎么能不振人心弦?现代人大多数为了生� 失去了心中的目标,就像星罗棋布的夜空从此一团漆黑。所以,张泉灵选择了重来一次,选择了那通向漫天星辰的路。
在奋斗,在探索不同生命形式的路上。“世界是一颗倒长的树,下面是多个分岔的入口,上面是同一个根。”如此哲理的一句话,你可能会猜想多半是以为写作大家,那么恭喜你,只猜对了一半。他十五年前在美国写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万物生长》,随后跑到麦肯锡当全球董事合伙人,近年,越过不惑之年的他重新以作家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眼中,他就是冯唐。可以说,跨界天才冯唐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达到了众生羡慕的高度,但他从不满足,一直“折腾”,一面放下,一面开拓。他的表现正好诠释了那句话,“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一棵树”,因此,他也在,在探索生命不同形式的路上,开得枝繁叶茂。
我在,哪儿呢?必将在我的梦里浅吟低唱;必将在我的世界翻雨覆雨;必将在这汹涌的生命洪流中,散发光彩。
秋语纷飞
枯叶一片一片的飘零,飞落,在空中翩然起舞。如轻纱,如彩带,如蝴蝶一般,翩翩然,落下。哦,原来啊!已经到了秋天了。夏天的流沙已经悄悄的溜走了,秋日的时光,正如同溪水一般,欢快的前进
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静看新芽枯叶、夕阳残雪,都各具特色,从不厌烦。转念间顿思已经看惯了日升月浮、花盛叶败的悲哀。那秋,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
秋天的落叶别有一番风味。那片片的枯叶,似枯叶蝶一般飘逸、灵动、可爱,好像具有着那种生命走到了尽头那种美,一种极致的美,一种支离破碎的美。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为什么是折了翼的枯叶蝶呢?为什么折翼枯叶蝶也是美的?那种支离破碎的美,美的让人害怕,让人心醉,让人恐惧。
“冷艳纤秀傲风霜,聆风闻香醉诗月。惯看玲珑黄花瘦,只叹薄颜易秋别”。提到了秋,便不得不说说秋菊。菊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其花香淡而清新,雅而提神,花香中略带苦涩,但我正喜欢这种花香,清而不妖,苦而不厌。不似梅花那般傲骨,不似芙蓉那般平板,不似玫瑰那般粗俗,可是,它的贞冷我愈加喜爱。
一阵阵萧瑟的秋风,拂过你我的脸庞,吹动着你我的发丝,轻触着你我的睫毛、眼瞳。它那种萧瑟的美,也同样感染的你我的心灵。
秋日的夜,似乎格外的寂静、冷清。夜晚的月似乎也格外孤寂,它没了星儿的陪伴,显得那么落寞。是不是就连天上的月儿也会独自伤感?会吗?它看了那么多的历史兴衰、悲欢离合,为什么不曾见它落下一滴眼泪?它,不会落泪,是吗?
黎明。草尖上、枯叶上、残花上,多多少少都会残留一些白白的霜,是啊!霜是秋天独有的,它给人一种凄然的美,一种扑朔迷离的、朦胧的美。至今方觉,人们对秋的喜爱,可能是出于对某些人某些事的怀念,回忆,但更多多的却是对的景的喜爱亦或惋惜。
我曾执着于秋,钟情不已,有时甚至痴迷于秋的支离破碎,秋的扑朔迷离,秋的多愁善感而今,面对这无比绚烂的秋,思绪纷飞满天倾洒时,又岂是一个欢喜了得?
这几天读柴静的《看见》,其中一章“山西,山西”说到山西煤矿开采带来的种种巨变。
柴静家就在山西,那是汾河边上一做清朝古宅。家乡有清澈的河水,水边芦苇丛从,明黄的水凤仙、累累红珠子的火棘,还有蓝的发紫的小蝴蝶穿梭其中,屋檐下是燕雀在嬉戏,欢笑美好得不真实——确实,对现在山西的孩子来说,你很难叫他对着焦黄色的天,焦黑的满是煤渣的地,充斥着焦油味儿能见度不到十米的空气,一块一块稠黑泥结成的板状的“河水”,来想象当年的鸟语花香。
——“你不怕住这儿的后果?”
——“习惯了就行,人的进化能力很强的。”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管不了那么多。”
《庆余年》中写道:不能怪这些百姓,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知道自己能知道的,放弃自己无法知道的,享受自己能享受的,愤怒与被允许愤怒的。村中煤矿的事村长一人做主,村委主任竞选,选票当分红,一户能领两千五百块,大家伙儿都眉开眼笑。维权?环保?吃饱了撑着吧你!只有个老人,家住煤矿正上方,已经没有水用了。他对着记者哭叫着几乎疯癫,村里人看着都笑了。爱看热闹的国人只有在大难临头时才开始惊慌失措。
时光犹如手中的沙砾,无论你抓紧还是放松,都阻挡不住它的流失,但却留下了些许痕迹,这些痕迹,名为成长,成熟,虚伪,坚强,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曾几何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只是停留在作文上的句子,现在却越发的`体会到了时间的珍贵。
初中的操场上,勤奋的女孩扔坐在草地上看着书,微风轻轻拂过干净的脸颊,微微飘起的青丝,嘴角轻微上扬的弧度,那可爱的模样,想必书中的文字都烙印在脑海里了吧。男孩在球场上奔跑,跳跃,投篮,背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场下的女孩手握水瓶看着心中的男孩帅气的模样……一切都是如此青春有活力,我又没有很想你们。
初中的教室里,有人对着刚发下的试卷心中雀跃,有人懊悔不已,有人满不在乎的扔进垃圾桶……男孩不断的欺负着心中喜欢的女孩,只为了以这种幼稚的方式引起她的注意。女孩则望着走廊,期许着心中的男孩能经过,只为看他一眼。有人正侃侃而谈,说得眉飞色舞,可一旦心中的他/她走近,便犹如出生的小猫,安静而惹人发笑。我能说的那么多,却唯独无法面对你说出:xxx,我喜欢你!青春的荷尔蒙散发着令人愉快的气息!我又没有很想你们。
有那么一场考试,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有人一同上了高中,有人为了心中的理想或无奈上了技校,有人直接走上了社会,成为了我们当中最先坚强,最先认识社会残酷的一批人。曾经还说的中考遥遥无期,转眼间已分别快两年,时间还真是残酷。只因那场考试,我们就此分离,身上犹如被抽走了三年时光,青春年少时的最美好的三年时光。我又没有很想你们。
我们分分秒秒地长大,世界分分秒秒地拓展,成长着的感觉和理性镶嵌在我拓展着的世界中。我们的世界从一间房子拓展到一间院子,再从一间院子拓展到一条小街、一座城市、一个国度乃至一个星球,从单一经历到混沌,再从混沌归真到单一。简单说,那就是我们的一生。黑夜里小区的路,10米才有一盏路灯,走起来一阵亮一阵暗,犹如我们的人生路,愿我们为了彼此的梦想努力奋斗。我又没有很想你们。
时间流逝,我们经历的越来越多,懂得的也越来越多,也逐渐学会了伪装,学会了虚伪,我又没有很想你们。你们说,我什么时候才能不撒谎呢?
我走了,不再回头,身后的荣华富贵已� 望庭间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前面的青山绿水吸引了我,五斗米又安能让我折腰?
当洵阳之地多了我的幼稚足迹,当一步一步走进薪俸大族,上天早已安排好了我的最终归宿,毕竟,上苍知晓我存在的意义。
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不过如此,当真正看到自己的角色,我迷惘,我痛苦,我仰天长啸,斥问苍穹没有任何回音,有的仅仅是田间忙碌的百姓,衣衫褴褛的幼儿。那里有我一步一步在黄土地里挪动的佝偻的身影,有千百年来仅仅翻动了一犁深度的贫瘠的土地,有漫野蓬勃与漫野荒凉,一把烟斗,一盏苦酒
我于心不忍,不忍眼睁睁看着自己乞媚的双手掠尽在痛苦中挣扎的百姓,望着他们消瘦的身躯,我只有泪,只有痛。然而,我却无能为力。从天而降的士人大夫,我迎接不暇,他们只想享受太平,却不知世界上竟有难以想像的万丈深渊。难道,我竟忍心用百姓几近消逝的血肉去获得青云直上的坐骑?我做不到。我甘愿退出,甘愿去忍受贫穷,毕竟少无适俗韵。我宁可饥困而归土,也决不陷身于罪恶的浊流之中苟且偷生。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或许,这是我最终的归宿。此时,一切世俗的虚幻早已云消雾散,我面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自食其力的慰藉,是锄豆收粮的惬意,是心远地偏的豁朗,是心清气畅的满足。
当心境随着瞬时的灵动滚落下来的时候,才发现,此时的诗赋,竟是先前之俗陋与鄙薄所无以媲美的,又加美酒相伴,更胜于乞媚摇尾般的奴才生活,于是,我发现,自己真正达到了本应该早就达到的境界。
我的生命是自己的,做人的原则,也是污浊与无聊所无以改变的。于是,我心甘情愿守住萧萧荒园。
【满分理由】:
本文写陶渊明厌恶官场的污浊,心甘情愿守住萧萧荒园。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读来感觉亲切,好像一个活生生的陶渊明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都是因为作者描写手段的高超使然。
作者对陶渊明的生平非常熟悉,文章中充满了对陶渊明的礼赞。现实虽然喧嚣,生活充满诱惑,但我们需要保持心境纯洁,宁静,淡泊名利。做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擦拭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涤净缺少光泽的内心,享受心无旁骛的静谧,守住心灵的净土,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书页渐渐泛黄,时光踏过字符将过去一切重新拼凑。
纯真美好的童话,那样完美的结局。精灵的血液淌过字里行间,盛开出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玫瑰。幸福被紧紧包裹在花瓣里,渗出迷香梦绕。双眸带上了童话的影子,苍穹下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轮美奂,风飞缱绻,云卷缠绵,碧柳摇青,姣花弄影……
岁月悠悠,飞逝的指针牵走童稚的歌谣,汹涌的波涛载走纯真的幻想,剧烈的狂风卷走完美的童话。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吞噬着过往的印迹,如同丢失了一块的拼图再也拼凑不出完美。谁在童话中被一次次欺骗,谁又在现实里一次次清醒?
开始喜欢起那些天花乱坠的语言,把情感藏匿得更深。静静倾听文字里晴天娃娃的哭泣。
渐渐学会戴起各式各样的面具,拼命地扯动嘴角,笑成一盘没有卖相的蔬菜。伪装下的自己是那样的无懈可击。
莫名地喜欢描写雨景的诗文,总觉得阳光下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不真实,如同时隔多年才被染上色彩的黑白画卷。只有雨水才能将一切卸下伪装,把回忆冲刷得那般真,渲染成殇。
把往事写成回忆。一切都早已偏离了当初五芒星所指引的方向,只有回忆毫无怨言地守在那个曾经的入口,等你回来。为你披上一件温暖的外套;跟你讲述曾经的懵懂少年模样;陪你回望雪上霜,春天别来无恙;教你感受爱的轮廓悄悄涣散,化作旅途终点的天使。
沧海桑田,粗糙的书页上浮现出我模糊的脸庞,带笑的眼底不知何时映刻满了哀伤。淡淡的哀伤在文字的催化下编织起一颗晶莹的泪珠,即将开启天堂的盛典。
书本沙沙地翻动着页数,止不住的是流年,忘不了的是回忆。而路边的风景或许只能边看边忘。所能砌成回忆的真的太少太少。
出现裂痕的瓷娃娃更能让人心生怜惜,或许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帘卷西风,带走了欢笑,赋予了泪滴,悄悄浇灌着欢乐的彤霞;暗香盈袖,藏起了完美,显出了残缺,静静孕育着绝美的纹路;露浓花瘦,揉碎了过去,创造了未来,慢慢抒写着柔和的墨色。
执手相望,朝霞已逝,而夕阳正浓。
作者:荼蘼(@)。
1、第一次见他是她来报到的那天,彼此都没有太深刻的印象,所以故事的发展与一见钟情无关,只记得他是一个瘦瘦的男孩子,言辞有些锐利。
2、两个星期后的一天,她闲得无聊,在电脑上玩似的做一张图片,敲上了李商隐的一首诗“锦瑟无端四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他从后面看见了,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是五十弦吧?”
她一向对自己的诗词很有信心,说:“我从一开始背的就是四十弦。”一副死不认输的样子。
他说:“那我们打赌好了。谁输了谁请吃饭。”
又说:“你笑起来眼睛坏坏的。”
3、结果自然是她输了,下班的时候在附近找了一家餐馆。却是他去悄悄付了钱。他说:
“我是你大哥,怎么着也不能让你付。以后你再请我吧。”
她说:“你能比我大多少?”
“我都快奔三十的人了。”她不信。他掏出身份证给她看。看了还是不信,说:“拿的是别人的吧?”
他笑了,说:“我第一次给一个女孩掏身份证为了证实我的年龄。而且是给一个比我小八岁的女孩子。”
4、以后大约每周他们都会有这样一次,有意无意的,有时她在车站等车,他从大楼里出来了,看见她,说:“吃了饭回去吧。”或者在给她提供“技术支持”的时候,悄悄问一句:
“是不是该请我吃饭了?”
公司的`同事都不知道,因为他们从不一块儿出门,经常是远远地看见他和同事一起出来,眼睛都不斜一下地就走了。终于有一次故做漫不经心地告诉他:“我昨天看见你和他们一起走的,是吧?”他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车上?”
吃饭的地点也开始转换,去一些远一点却方便她回家的地方,烤肉店或麦当劳,不断地变换着花样。他经常加班,她就先去麦当劳要一杯冰淇淋,边吃边看报纸,吃完的时候他就来了。
总说让她请吃饭,结果却都是他付,他说:“还是欠着吧,会让你还的。”
5、他总不放心她,每次都让她回家后给他打传呼报一个平安。有时呼过了还会再打一个电话来。有时周末也来电话聊聊天,怕她寂寞,总催她出去玩,说晒晒太阳也好啊,别老在屋里呆着。
她以前的男朋友回来了,周末开始约她出去。他打电话来,第一次她不在,同屋的人告诉他她跟男朋友出去了,他怔了一下,挂了。
第二天见她,问你昨天去哪儿了。她说我跟朋友出去了。又问一夜没回来吧。她不解地看他,他说,我昨天十一点半打过去你都还没回来。
6、他说:“我们以后不能再这样在一起吃饭了啊,跟你没关系,是我太忙,老得加班,总让你等我,你太晚回去我又不放心。”叹了口气又说:“那个电话号码好不容易打熟了记住了,现在也不用打了。”
她问:“偶尔也不行吗?”
他说:“现在有人管你,我也就不用操那份心了,我太忙。”
7、她自知不能解释什么。
日子一如既往地平静着,没人觉察出有什么变化,她的电脑桌在他的斜后方,眼神轻轻一转就能看见他的背影。有时眼角的余光里也看见他回过头来,听见他说话,却是对别人。
他的技术是公司最棒的,有时看见她犯难的样子,一声不响地过来帮忙,解决完就起身回自己的位置,技术支持外再不额外“支持”笑话了。
第一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当我结束所有功课的时候,这场雨仍在下。晶莹的雨从檐上掉下来,似散落的珍珠。突然就想起了中午,我独自在雨中。
撑着伞,不慌不忙。透过身侧的玻璃,我看到了雨中的自己。白衣,白裤,湖蓝褶伞,尤其这下的朦胧的雨,就想到古镇中那典雅如玉的女子,手执淡蓝油伞,碎布花长裙,半挽的发髻上垂下圆润的翠色簪子。烟雾般渺茫的雨帘后,只有背影。完整的,又是残缺的。感觉离你近了,远了。面前的玻璃仿佛化成了镜子般的湖水,雨滴融进湖里,激起细微的涟漪,像少女悸动的心房,轻柔、细腻,带着忧伤。波动起湖中人儿的倒影,像纱般薄雾笼起来,定格成一幅画。当那画落下最后一笔,留下的是无可挑剔的静谧和典雅。
我转过伞继续向前走,不再去看那幅画。我怕再看下去会发现一些斑驳。这样的不美好,怎能出现在那美好中呢。就让那幅画在记忆中淡去吧。
身边偶尔擦过匆忙赶路的人,雨水滴湿了他们的背,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衣料上开出大小不一的圆晕,白色、黑色、湖蓝色。这是我最钟情的色彩。伴着他们的脚步挑起了水花,那些水花落在前面,接着又被挑起,又落下。又挑起,然后落下。我开始心疼。他们面无表情的穿过雨帘,留下那些的暗灰色的记忆,然后走开,连同我最钟情的那片湖蓝,消失在看不到的地方。
雨点敲击着地面,传来无人聆听的节奏。我欣喜地停住脚。
我谛听着,什么乐器?扬琴、琵琶、笛子?或是小提琴、吉他、钢琴?我期盼着有位白衣的女子在轻敲扬琴,或是身着燕尾服的男生手指起落于黑白琴键之间。我闻着那飘渺的乐声,瑟雅悠远。
可是没有,没有扬琴女子或钢琴男爵。是雨,是雨的独白。它落在各种颜色的琴弦上澈蓝、娇赤、幽碧,是它在亲吻自己。在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