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优秀6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6篇我们仨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

读《我们仨》有感 篇1

“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们的客栈了。”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年迈老人都痛失至亲的无助,我们仨失散了,家人已不在,家不再是家。只是一个暂居的客栈。

这本书,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思念化成如此强大的力量,在现实到梦幻,深入骨髓,又平静如夕,超越寻常的坚毅和勇敢面对,大多数都颓废了时间,虚伪了人生,离思念越来越远,在未知的不安和焦虑中远目极望,寻找失散的梦魇。

1997年和1998年对于杨先生来说是很残忍的时间。一生相知相扶相濡以沫的伴侣,唯一的女儿都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会。“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接过女儿的笔,用心叙述了他们仨这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就是《我们仨》。

通读一遍后我真的无法想象杨先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完成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以独特的写法,以感人的文字记叙了坎坷的历程和他们仨相依为命的一生。

他们仨的足迹跨越半个地球。无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始终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们避风的港湾,自从1998年钱钟书先生逝世后,杨先生从此独伴青灯,她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文字里行间,领我为之动容。

但若你想从内容上看到丝毫悲观的文字,那你要失望了,书中丝毫没有伤痛欲绝的诗句,而是处处洋溢着思念的。他们虽然阴阳相隔,真情却从不被阻断。她通过这部书,用文字想上天的亲人无声的倾诉着对他们的怀念。

家的意义,在她的书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在孤灯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拿颤动的笔,它一句,伤心欲绝。仿佛远去的人才刚刚远去,垮了的往事就在昨夜。在他挂满泪珠的脸上却带着舒心的微笑,她在想些什么呢?

文章第一段是以老人的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

从第二部分七记叙了他们仨开始分开的情景,说实话,第一遍,我真的没读懂杨先生到底写了什么。她以一种独特的手笔——梦境,幻化了一种飘渺的感觉,钱媛那是还在吗?我揣着这个问题有深读了一遍,似乎还是不大明白,为什么作者梦境中钱媛已经去世,钱先生也已病入膏肓了,事实上钱媛还活着。这是真的梦吗?为什么天天都做这个梦呢?这真是奇怪!这也是我惟一不明白杨先生的地方。

到了第三部分时,已只剩杨先生一个人了,夫女都接连脱离了这个家,连杨先生自己也说,我现在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容:顾望徘徊,能不能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大概这就是她要继女儿之后完成《我们仨》的原因吧,一个人闲暇时间难免会胡思乱想的,而将回忆与读者分享快乐会增添一点,也许痛苦会减一点。.。

我真的非常羡慕他们这个朴素的家,住着一屋子与世无争的人。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够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共同解决困难。然而这个小小的要求命运却不愿满足他们,“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活下来的人要比去世的人痛苦千倍。可又怎样,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果然就是如此啊!

现在,杨先生将他们曾经共同的岁月重温了一遍,再享受一下亲情存在的感觉。回忆往事,那深藏内心的痛苦又再一次被掀开,我想她应该是含着眼泪完成的吧。特别是写到钱钟书先生在小舟上的生活,那冥冥之中无尽的思念,折磨了我们好久好久。而我似乎跟着作者在他们的驿道上走了一回杨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这回“梦境以逐漫漫柴身骨终拼寸寸灰”只以写照。

书中的钱媛是个乖巧聪慧的孩子,更是个孝顺的女儿。她和父亲更胜密友,两人的默契绝对可得100分,“格物致知”更是他们一直赞同的理活。我真的很佩服她对病魔抗战到底的'勇气,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敢说敢做的干劲以及对父母的孝顺。与她相比,我真的还差着远呢。就连她去世前不久,还放心不下她妈妈的一日三餐,特地写信教妈妈做简单的菜。事实上,当时的她自己已经进食了,可赞他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妈妈。这份深厚的母女情恐怕现在少有。

她尽管忍受着疾病加治疗的折磨,还想利用自己身尚在床上无所事事的时间,把过去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写下来留为纪念。于是,她拖着微弱的身体开始写《我们仨》。但是不久医院报病危,她便放下了笔,而这本书也只到了个内容清单,就无法再写下去了所以最后只好由母亲杨先生来完成了。

而杨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有感染力,我随时能“亲身”体验到他们三个的天伦之乐和童心未泯。他们的善良正直以及对生命、家的感情,使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所有的悲欢离合,在作者那里是一种自然在读者那里却经常潸然泪下。书中最后谁:“我清醒地看到我们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罢了,没有丝毫温暖可言。这时候仅剩的一人活下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怀着潸潸的眼泪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无法诉说的爱,无人可说的情。在心里埋藏了很久家的感情绝不会随时间而渐变冲淡。

我们仨读后感 篇2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书中涵义较深的一句话,也是给我感触颇多的一句话。

思念这样甜,却又这样苦,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美好时光,陪伴好我们的家人。如此,方能不负时光。

故事的开篇就是“我们仨都老了”,然后就是预示着死亡的“万里长梦”,从踏上古道客栈,到古道相遇,一步一步,杨绛先生(作者)送走了锺书,送走了钱瑗。这段梦,其实就是杨绛先生陪伴钱锺书先生和女儿钱瑗走过生命的最后日子罢了。

我们常说“好景不长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而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与之相似的一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整篇书中没有疯狂的呐喊与茫然的彷徨,只有杨绛对钱锺书和女儿钱瑗的爱,以及最后对他们的怀念。

杨绛淡然的文笔,细腻的思考,把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们串成一串串闪耀夺目的项链。她忍着世道无常的变化,只是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叙述,却依然感人,令人动容。

到了文章的最后一句,杨绛先生写到了“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寻觅归途。”从这句看似轻描淡写,但是其中却蕴藏着浓浓的思念,以及无尽的悲痛——我们仨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 篇3

相信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思虑过一个问题,“待我百年之后,我的孩子怎么办?”无法继续保他周全,是阴阳两隔留下的遗憾,所以人越老越牵挂儿女,是怕这份思念无处可依。

在梦里人的行为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她把这一段痛苦的回忆看作了梦魇了,梦中的驿站和梦本身一样,不受自己控制,无法向人询问为什么,也受了时间的限制,太阳落山就要回去,和梦一样,到时就要醒。

在杨绛的“万里长梦”,“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杨柳又变成嫩绿的长条,又渐渐黄落,驿道上又满地落叶,一棵棵杨柳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开始读觉得读不懂,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那些担心和手足无措明明是真的,越读越觉得心酸,觉得寂寞,一个瘦小的身影往来于钟书的船还有圆圆的医院,忙碌疲惫又忍耐,梦中的她独卧在床上期待明天的见面,一个人惺惺念念两个人,得有多孤独。曾经相偎相依的三个人失散了。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仨人一生辗转多处,不断搬家,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有迫不得已搬的,也有喜出望外搬的,有的简易舒适,有的破陋阴寒,但那时也都是家。现如今的四室大宅却成了客栈。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人的生活轻描淡写,却又丝丝入扣,看过后内心都是苦涩,眉心也都聚在一块。在杨绛的心里钟书是个踏实与世无争的读书人,圆圆是个聪颖过人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他俩再美好的头衔都不及在她身边所扮演的角色,为夫,为女,他们做的最出色。

女儿未出生前,他们二人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愿意去“探险”,品味生活,一顿肉都让他俩觉得新鲜有趣,闲时和朋友聊天聚会,更多的时间都是各干各的,各看各书。那时的生活真是轻松自在,这种生活方式和现在的年轻人如出一辙,想想二人真是时髦。圆圆的出生并没有改变二人求知的道路,带着孩子转站法国学习,想必两人都够坚强能干,可能圆圆的天资从那时已经显现,定是得到了父母的真传。回国后的生活三人都变得流离失所,三人换做两帮,只能偶尔相聚,钟书真是厉害,即使许久不见,也能悄悄得到圆圆的青睐。那时的生活应该是身不由己了,时势没造出英雄,因为他俩都是与世无争的读书人,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圆圆可能是真的太聪明了,才总是遭天妒,从小的体弱多病,才会让她更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也让她更认真的活,活出了百分之二百的自我。很多对圆圆细节的描写,让我觉得这个小大人不像两人的孩子,更像是伙伴,没有依附他们长大,像一棵独立的小树,自由疯长,支撑着二人。我很喜欢162页的第一自然段,“我们仨,却不止三人。”他们互相成就了彼此,他们融合的彻底,互相尊重陪伴,相辅相成的成长,正因为这种生活模式,才让失去夫与女的杨绛更为失落和孤独。她失去的不只是一位丈夫和一个女儿,她失去了伙伴,老师,姐妹和兄弟。

即使是三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也有他们的乐趣,除了读书学习,下馆子听旁桌的趣谈,父女疯闹,记录生活琐碎的“石子”,他们又是可爱的一家人。像普通人一样坦诚的面对分离的思念,杨绛的笔下,生活像行云流水一般潺潺而过,思绪万千,她只能通过重温的方式,在回忆中和他俩相聚。

《我们仨》本是杨绛要写的题目,圆圆想写便拿走了,在最后的病床上,歪斜的手稿也没有忆完一家人的点滴,杨绛又接着写。没有人能深切体会她写这本书时的心情,除了沉重和心酸,也有使命吧。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们仨读后感 篇4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不知道自己反反复复读了几遍,读到开心处我跟着欢笑,读到坎坷处我随着难过,读到离别处我心酸,读到伤心处我落泪。但在杨先生的字眼里始终波澜不惊,仿佛是在描述别人的故事,那样淡定、宁静。我只想看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一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虹易散琉璃脆"感叹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而文末那句"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又透露出希望,不执念,认真生活,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读到最后才慢慢读懂了书开始她做的那个长达万里的梦,原来就是现实的虚化。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用文字记录的不仅是对至亲挚爱的思念,更是一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就算幸福?读了《我们仨》,让我读懂了什么是幸福。因为正是杨绛,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体验的东西。在她们心中没有不幸福的生活,只有不幸福的心态。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不管在什么状况下,她们都会从中寻找快乐的源泉。其实幸福的关键是感知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杨绛的一家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遭受着怎样的苦难,她们永远都是相濡以沫、相信相爱!因为"我们仨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杨绛的一家,很好的诠释了"情感",她们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她们的生活比任何人都幸福;她们没有所谓的爱情基础,但是几十年风雨历程,携手走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为他们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折服。对中国这个著名家庭的亲情故事,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

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

现代的高科技给我们提供了联络感情的平台,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是我们还有那份平淡真挚的情感吗?似乎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越来越厚。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缺忽略了身边最真实的感情!当飞机、高铁让我们毫无阻隔的飞越千山万水,让我们的生活没有距离的时候,我们心的距离是拉近了,还是越来越远呢?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身边最平淡的美丽。当我们抱怨爱人不够体贴、不够浪漫的时候,我们是否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你有没有用心去体会这平淡中的幸福呢?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无疑给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扪心自问,生活教会了我们什么?我们是否还是原来的样子?面对爱人,我们做到爱他如同爱自己吗?面对父母,我们做到像父母对我们那样对待他们吗?面对朋友,我们做到真诚相待吗?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吗?

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可以改变你的心态,可以让你变的更加珍惜亲情、爱情、友情。

近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是因为他的灵魂不朽,他的影响不朽。

这句话送给已去的杨绛先生最合适!

《我们仨》读后感 篇5

杨绛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滴滴却是被真切地记录下来,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年轻的时候,我们不在乎生命有尽头,因为离我们太遥远,随着时间的流逝,姥爷走了,大姑父走了,表弟走了……我惶恐过,挣扎过,甚至每天每天亲人的影像在眼前不停地晃来晃去,我太害怕离开,永别,我真切的知道生命的尽头离我们越来越近。我怀念小时候在姥姥姥爷庄稼地里摘西红柿的日子,我记得爸爸骑车带着我和妈妈走在去姥姥姥爷家的山坡小路,我非常想念每周末舅舅、小姨们聚在一起吃饭的日子,可是随着姥爷的离去,一切都不在了……

姥姥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听妈妈说,年轻的时候每天早晨天刚麻麻亮就下地干活了,太阳落山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是个干农活的好手,家里的三分地里分畦种着辣椒、茄子、三豆角、西红柿,地埂上遍插了小葱和蒜苗,苹果树和梨树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么多作物都靠她一个人辛勤劳作,姥爷是个按时按点上下班的工人,五个子女都还在上学,根本顾不上家里的田地,从清明节后到十月份,我几乎是见不到她的,只有在晚上吃饭的时候,才能看到她背着锄头走进家门,大嗓门的喊一声:“我回来了!”在我印象中,我下意识的

那年,由于亲戚家有人去世,姥姥和姥爷都去帮忙到很晚,农村都是炕,两人累坏了,都沉沉的睡过去了,直到第二天中午家里还没有动静,邻居着急了,砸门进去后发现两人都煤烟中毒了,经过抢救,姥爷并无大碍,可姥姥却因为大脑缺氧导致严重的后遗症,之后便整天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完全看不到昔日的风采,姥爷就这样田地、姥姥的两边照顾,一晃二十年,每天三顿饭,每天守着这个话语不多,呵呵笑着的姥姥,直到那年姥爷去世。

姥爷走的时候,她也没哭,只是静静的坐着,估计在心里流了好多眼泪,看到她不哭的样子,反而让我更难受。她虽然肢体动作迟缓很多,可心里却明镜似的,偏心的还是我二舅,爱吃妈妈做的饭,妈妈去看的她时,总舍不得让她走……,七十多岁的老人,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牙齿快掉光了,可总是让我看的乐呵呵的,看着她,心里就很宁静,很幸福。

姥爷是个顾家,很有大家长风范的人。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工作,拉扯五个孩子。先后辗转了好几个城市,才定居在兰州。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很疼我,每次去他那里,就给我买好吃的猪小肠,要那种没油脂的细小肠,放点葱花,蘸点酱油,现在想起来都很怀念,很久很久没吃到这么美味到可以有记忆的食物了。他总会说,外孙子,萝卜菜根子,可是不管我要什么,几乎都会满足我,长大后,他成了虔诚的佛家信徒,告诉我们最多的就是做事要凭良心,有得必有失,这么多年来,我始终信守他的教导,工作努力进取,生活踏实简单。

2011年过年前,他突然被查出癌症,一个好胃口,结实的姥爷躺在了床上,就算这样,虽然心里知道自己不行了,可是还是坚持不让孩子留在医院陪他,说孩子们工作都很忙,要顾好自己的生活,足足两个月,每次去看他,他总是会睁开眼睛看看我们这些孩子,然后挥挥手让我们离开。他走的时候,我不在身边,看到的时候,已经入棺呢,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妈妈哭成了泪人,说从小记事起,姥爷就一直为这个家操持,为了家,为了孩子,然后照顾姥姥,一辈子辛辛苦苦,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可现在却安静地躺在这儿,任你唠叨、疼惜、挂念,不舍,却再也醒不过来了。

姥爷走了五年,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辛勤质朴,感受到了家庭责任,明白了做人的准则,看到了他养育的妈妈舅舅小姨是怎样的团结友爱,我身边的人,都将会一个个离开我,可他们给我的爱却都会沉淀下来,传承给我的下一代。想起了周国平的那句话:一切终将黯淡,惟有被爱的目光镀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永远闪着光芒。

《我们仨》读后感 篇6

读完《我们仨》的故事,我久久不能释怀。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和相濡以沫如亲情般的爱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杨绛先生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在《我们仨》里面寻到一点慰藉。

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他们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杨绛先生的幸福和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我动容。读完《我们仨》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具体感悟如下:

《我们仨》让我学会了生活

《我们仨》告诉我们,做人心态最重要,你没有很多的钱,但要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你出身不好,但要懂得上进,你长得不漂亮,但你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你没有多富有,但要懂得知足和感恩,一个人只有好的心态,才能够感觉到幸福,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这一家三口十分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出乐趣,如把饭后的散步美其名曰“探险”;钱老在学术界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可在家中却如孩童一般要被人宠着,被人照顾:杨绛女士干起家务活来干净利索,算是家务事上的顶梁柱。可她还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带着女儿才敢走夜路……很多人只顾着为了追求远方那虚无缥缈的幸福,可到达时才发现幸福就在自己出发的原点。平平淡淡才是真。杨绛女士一家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他们与世无争,不求富有,不求闻达,“成名,只不过是多了一些不相知的人而已”。

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我们身处 其实人生中总会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会被误解,会被陷害,但没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弃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

其实学会生活,是一种感知。生活中的春华秋实、云卷云舒都值得体味。一缕阳光、一江春水、一语问候、一叶秋意,都是生活里醉人的点点滴滴。学会生活,需要一种心境。平静地坐看时光流逝,平静地细数人世坎坷,这些都是生活的意境。杨绛先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不在权势和金钱,不在物质和名利,而在用一颗平淡无华的心情,去领悟生活中风雨兼程与风和日丽。学会生活,才会用平和的心态真诚地面对世界,享受生活的富与贫、美与丑、苦与乐。

《我们仨》让我学会了感恩

时间给“我们仨”经历,让“我们仨”成长,也把沧桑随手相赠。他们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从朝阳升起,到夕阳西下,在晨钟暮鼓间越过高低浮沉,走向成熟,看惯了聚散离合,经过了月缺月圆,学会了知足,学会了感恩。

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记录着生活里的点滴记忆,这是她对逝去之人最好的缅怀方式,也是她对生活的感恩。

有时我坐在窗前,我问我自己:是不是因为一路风风雨雨,而忘了天边的彩虹?是不是因为行色匆匆的脚步,而忽视了沿路的风景?除了一颗疲惫的心,麻木的心,自己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吗?抑或因为生命过于沉重,而忽略了感恩的心?

老父今年86岁,老母亲也80岁。今年春节过后,先是老妈摔断了股骨头,后是老爸脑梗、小脑萎缩住进了医院。面对一系列的治疗康复和近期照顾老人的问题我们兄妹四人有时争执不休。每当被生活纠缠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杨绛先生对生活的大彻大悟,想起她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恩,心便坦然。她在《我们仨》中,告诉了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去往何处。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归宿到底在哪里,但都知道自己来自哪里。不管来自何方,又将要去向哪里,存在就是价值,感恩才知惜福。学会感恩,生活将赐于你灿烂的阳光;学会感恩,生活将充满爱与希望。

《我们仨》让我们要学会忘记

我们像杨绛先生一样被时间推着向前走,这一路上走走停停,“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事想着想着就忘了”,原本以为刻骨铭心的,慢慢地也就淡了,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了,浅的东西越来越浅,时间是治愈一切伤口的良药。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鲁,曾和杨绛先生通过电话,问起办百岁寿辰的事,先生嘱咐他们各自在家为她吃上一碗寿面即可。“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这是杨绛自己在即将迎来百岁生日时写下的一段话。

沉重的生活让杨绛先生倍感沉重,“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体现了杨绛先生对过往悲惨遭遇控诉与厌弃。生活就是一笔流水账,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只有记住某些事某些人,忘记某些事某些人,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洒脱生活,心无挂碍,你才会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我们仨》让我明白了家人的重要性

《我们仨》告诉我们,没有家人的陪伴,即使是大房子也不会有欢笑,没有亲人的陪伴,即使一个人吃着山珍海味也不会香,所以不要总是因为忙而忽略了家人。也不要把不好的情绪留给亲人,家永远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和源泉,是我们停泊的港湾和依靠。

杨绛女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独自一人在青灯下回忆“我们仨”。这本书的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也是这本书的主体,像写日记一般记录了三人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这部分记录了许多家庭琐事,正如我们普通人一样,一个学者之家也需要关心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琐事。连有一身傲骨的学界权威钱老先生,干家务活也如我一般笨手笨脚,不得不随时向妻子求助。杨绛女士正如很多老爷爷老奶奶一样,不厌其烦地对后辈讲述年轻时的种种趣事,而我们这些听者也好像围坐在杨老身旁,感受大学者平凡简单的快乐温馨。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曾有的欢乐,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随风远去。杨绛先生身上无疑体现着中国女性最高的处世智慧,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风暴,也能平稳度过,内心依旧安然。“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这是杨绛女士用她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的,但愿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点,让自己真正拥有这种能力,从而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