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通用3篇)
“为你,千千万万遍,遍体鳞伤还是会义无反顾,也许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
为你千千万万遍
第一次和朋友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有些抵触心理的。因为听闻朋友说,这本书表达的东西太过沉重,对于一个看书就想轻松愉快的人来说,真的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开始看这本书是因为,在听闻这本书的介绍后,记住了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的故事。作者讲述故事的方式并不华丽,他只是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描写了一个家庭的悲剧。阿米尔年轻时的亲情与友情,成长过程中的背叛与最后的救赎。作者用一个一个小小的例子,给我们描述了哈桑这个灵魂人物:坚强、勇敢、忠诚。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哈桑真的是那个悲剧年代的产物。他身上有一个少年的所以美好品质,但他的人生却比绝大多数人都过的凄惨。
哈桑是阿米尔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玩伴,他们俩的身份是那么的不同,却有着同一个人喂养长大的情谊。阿米尔是老爷的孩子,生母因难产而死;哈桑是老爷仆人的儿子,生母生下他一个星期就跟人私奔抛下他。 “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我第一次拜读的时候,就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了这句话,回过头再读的时候发现,也许这是作者留下的伏笔,暗示他们同父异母的身份。
身份的悬殊,并不是导致哈桑悲剧人生的关键,相反我觉得,造成他悲剧人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哈桑对阿米尔的绝对忠诚和阿米尔对强权的懦弱心态。都是性格使然。
悲剧的开始非常的切题,如果要简明概括来说,就是一个风筝引发的血案。在回家的路上,小霸王阿塞夫欺负少爷阿米尔,哈桑即使害怕颤抖着也用弹弓吓走了阿塞夫。这里埋下了更大的伏笔,在之后的喀布尔风筝大赛,阿米尔胜利在望,追到最后一个被割断的风筝,是少爷阿米尔的心愿。哈桑义无反顾的追逐阿米尔心中的风筝,却遭到了阿塞夫的打击报复。因为不愿丢失少爷的风筝,哈桑遭到了阿塞夫的凌辱。而外出寻找哈桑的阿米尔看着被欺负的哈桑,却懦弱没有胆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躲在一边看着暴行的发生,什么也没有做。
哈桑回来了,带着阿米尔心中的那个风筝,只字不提遭受凌辱的哈桑让阿米尔备受折磨。也许这是阿米尔不能承受之重,他想出了一个坏主意,栽赃哈桑偷他的手表,让哈桑离开了自己的家。在他看来,哈桑离开了自己的视线,说不定就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阿富汗战火纷飞的时代到来了,阿米尔和父亲逃到了遥远的美国。“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己爬上来。”哈桑就像一根刺一样,一直插在阿米尔的心里,久久不能忘怀。他又偶然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内心的震撼更是久久不能平静。阿米尔决定去往战乱的阿富汗,拔出内心的那根刺,救赎自己的灵魂。到了阿富汗却得到了哈桑已经被塔利班残忍杀害的消息,而他的儿子,也就是阿米尔的侄子还活着。阿米尔越过重重艰险,冒死救出侄子,把他带过美国,亲自照看他,抚养他。“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也许他只是想偿还哈桑,也许他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在世为人,也许都曾犯下错误,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改正的机会和救赎的灵魂。也许我们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小时候我们说话直白,不经考虑,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做事做人。我们渐渐长大,懂得了体谅别人,换位思考。懂得了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并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因为曾经的小时候的自私残忍,所以需要灵魂的救赎。所以当阿米尔成年,他回想起小时候的做法,内心仍会受到折磨。于是他返回战乱的故乡,他走上了自我救赎之旅,不管别人是否在意,他需要给自己一次洗礼。
那一只风筝,带着世间所有的美好象征飘向远方,我们要做的,就是终其一生追逐它,它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所在。
我最初对这本书好奇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作者吧!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也就是说,他是一位美籍阿富汗。
众所周知,20xx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xx年10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直到20xx年12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
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本书于20xx年出版,是美国20xx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所有意味着这本书是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在美国畅销的。而书本的前言的前面一页,写着“献给所有阿富汗的孩子”
我始终认为多数的小说无疑是虚构的,假想的,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对这书本本身的内容并不好奇,而是对作者和畅销的原因而惊讶。
因为这部书,让世界了解了一个遭受战火蹂躏的、默默无闻的阿富汗斯坦人,这才是文学的魅力,也是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但是这部小说不仅如此,它之所以能够吸引不同民族、国家的读者,撼动读者内心纤细的情感,是因为它讨论了关于人性和人性的拯救问题,这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其实,人性的救赎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价值。
作为阿富汗战争的发起者美国政府,面对如此一本书,居然还在美国畅销,无疑是一个奇迹,或者是必然,因为美国政府不能左右民主的意愿,这才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度。
诚然,言论自由被世人自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把言论自由作为人权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以规定。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也把言论自由列为首要的公民权。已经说了几个世纪了,统治者真正让民众言论自由的却很少,为什么?因为会引起社会不安,一定的言论自由限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和谐安定的发展,但是,积怨越久,怨越深,终究会爆发,如果陈胜吴广李自成,甚至是共产党的起义,可见一斑。
总之,不好的地方就改变它,不能改变就要想办法改进它。这就是我所感。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极其震撼人心的书,看完之后我也有很多的感想,书中的风筝在我看来每人心中都飘荡着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象征着亲情、友情与爱情,也象征着正直、善良、忠诚与希望。
对阿米尔来说,风筝就是他心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追到风筝后,阿米尔才是他心中所期望的阿米尔。小说开头与结尾重叠在一起,成为两幅相似的画面:广漠的天空,雪花飘落,空气寒冷而清澈,追风筝的孩子们欢笑着奔跑,追逐飞逝的光影。这一幕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两代人之间反复地上演着,但每一次的重复之间,生活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幅画面也随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被不断染上新的颜色,从孩童天真的视野堕入世事变迁的悲哀之中。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哈桑的遗孤——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书的后半段写的是主角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浮不定的风筝,重新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
作者用细腻平淡而又笔力万钧的笔触,为我们还原了真实的阿富汗,娓娓道来一段人性的救赎。语言平实而力透纸背,感情强烈而真挚,仿佛一位老朋友凝视着你,向你诉说他曾经的故事:“为你,千千万万遍!”
铭刻在心底的声音是永恒的忠诚与誓言,哈桑坚定、澄澈、洞察一切的眼神从一个少年的眼中直达另一个少年的心扉,二十多年来不停歇地煎熬拷问着懦弱的灵魂。
亲情、友情,欢笑、背叛,汗水、血水,树荫倾泻的阳光,顺窗而下的雨水,最珍贵的感情,最鄙夷的沉默,独自咽下的泪水,难以置信的身世,执着奉献的生命,连同风筝和那张带着兔唇的圆脸在阿富汗这片被宗教信仰与真诚热情缠绕,被战火摧残的土地上交织成震撼人心又余音绕梁的交响曲:“为你,千千万万遍”……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的真实反应,是夜深人静时最隐秘的扪胸自问。
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刺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