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方言作文精选18篇

有时候一个地方的方言可以闹出嘀笑皆非的笑话,你说你的地方方言,我却听不懂你的方言,反而理解错了对方的意思,对此之间就闹出来的笑话。

家乡的方言作文 1

随着我踏进校园,我一直有一个疑惑,我爷爷是会说陕西话的,他有时也会用陕西话与我交流,可关键是我不会陕西话呀!而我的爷爷常常以“婧娃”称我。也因为陕西话的“过塑”,我总能把“婧娃”听成“青蛙”。长此已久,我都糊涂了:我的爷爷到底是在叫我婧娃?还是青蛙?

爷爷纯正的陕西话又在我的耳边响起:“婧娃,今儿在学校过得如何啊?”我的天哪,我的爷爷为什么又在叫我“青蛙”?他到底要叫我什么?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耐不住心中的疑惑,向爷爷问道:“爷爷,为什么总是在朝我青蛙青蛙的叫?我的小名不叫青蛙啊,叫婧娃!婧娃!”爷爷眯了眯眼睛,嘴角向下一撇,郑重的看着我,好像要宣布一件大事一样,说:“婧娃,你刚刚说什么?爷爷没听清”

我无奈的拍拍自己的`额头,微笑中透露着一丝疲倦,啊,我差点都忘了,爷爷耳背,得说大声点。我又大声地将刚刚的疑惑喊了出来——爷爷终于听见了,他哈哈大笑,摸摸自己的下巴,笑眯眯地对我说:“婧娃,爷爷说的是陕西话,你没有听懂很正常,哎,爷爷下次跟你用普通话交流吧。”

我恍然大悟,终于,在一年级的某一天,一个盘旋在我心中很久的疑惑终于被解开了。

家乡的方言作文 2

大家好,我是宁波方言。我不仅很古老,还蕴含着许多古汉语成份哦。想了解我的知识吗?那就听听我的自述吧。

我的妈妈是吴语,姐姐是苏州方言,哥哥是上海话。可是有些 包括宁波老市区、鄞州、奉化、镇海等地。宁波人通过上海到达全国各地区。总人数超过本土。这样一来,宁波话的范围更广了。

不少外地人来过宁波,都会说这样一句俗话:“宁可听苏州人吵相骂,勿可与宁波人讲闲话。”它的意思是说:虽然同是吴语,我的姐姐苏州话“糯”,即使吵架也好听,但我宁波话“硬”,即使说话也像吵架。如果解释不到位,就会造成“宁波人很凶”的误会。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第一,因为保留了古代的入声字;第二,许多复韵母变成了单韵母;第三,说话语气、语调上也体现了硬的特质。所以,我和其他兄弟姐妹,以及和普遍话之间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随着时代的'改变,我们慢慢消失了。方言的消失,差异的寿终正寝意味着鲜活的感性变得干巴巴了,所以语言工作者已经呼吁拯救我们。

希望大家都可以来拯救我们的宁波方言。

家乡的方言作文 3

我会讲方言,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所以,我是我们班温州话讲得最好的一个,我也很希望有一天是方言节,这样,上课就有意思多了。

我把这一天设在11月8日,因为那天是我的生日,我既可以过生日,也可以讲方言,我非常喜欢有这样一个方言节!

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一天都要讲方言,上课讲、下课讲、电话里讲、梦里讲,不能讲普通话,也不准说英语,不能传纸条,也不能做手势,如果谁讲了普通话、英文犯了规矩,那就要加说两天方言,即使真得不会讲方言,那也得熬过这一天!谁让你不去学家乡的语言。

我想在那一天,世界肯定会很吵,因为有很多小孩都不会讲方言,一讲就被人笑,还有很多年轻人也不会讲,讲起来像啃骨头一样困难,所以,我就定了一个规定:在那一天不能嘲笑别人,而是要耐心地教别人说温州话。

这个节日,对于一些会方言的老人来说是个好节日,而对有些年轻人、小孩来说是个麻烦,因为好些人不会讲方言。我就想通过这个节可以让人们明白方言的`珍贵,方言可不能失传啊!

家乡的方言作文 4

“下饭辣辣吃眼滴”。妈妈经常跟我说这句话,小伙伴们是不是听不懂了,这可是我家乡———宁波的方言。

宁波方言可有趣了!它生动,比如“灶跟间”,指的就是厨房的意思;它形象,比如“大肚皮”,指的是孕妇的意思,因为孕妇的最大特点就是肚子很大;它幽默,比如“人客”、“弯转”,解释成普通话就是“客人”、“转弯”,虽然调了个个儿,但丝毫不影响它的意思;它通俗,比如“风凉”,因为有风所以凉快,相信这个不用解释都能看得懂。

宁波方言不仅生动、形象、幽默、通俗,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石骨铁硬”。人家都说“宁可跟苏州人吵架,也不要跟宁波人说话”,说的就是这个特点。宁波方言的`发音一般都是“去声”调,显得不够柔和,因此给人硬邦邦的感觉。

呀!我都忘记解释第一句话的意思了,其实就是“菜要多吃点”。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是饭吃下去辣到眼睛的意思哟。

家乡的方言作文 5

身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却连温州话也不会讲。如果可以补上这一课那该有多好。

在我们的身边,人人都在说普通话或英语,却很少有人在用方言。

在校园里,我们讲的方言是那么稚嫩,那么的不标准。可父母也不会来指导我们。

在路上,听到的总是普通话,而方言却很少听见。是这个方言太难学了吗,不,是我们缺少沟通和耐心,是我们缺少学习的机会。

如果在我们小时候就用方言沟通,我想就不会使我们现在连方言也不会说。如果从小学校中就有上方言课,我想我们的方言就不会这么不标准,如果再过几年,温州话真的`消失了呢?我们不就少了一种语言的艺术了吗?

现在的大人也开始慢慢不讲温州话了,每当我试着说温州话时,父母总说我讲得这么不好。可他们呢?在我面前总是讲普通话。却从未教我正确的方言,那我又该如何学好方言呢?

学校只注重成绩,从不管方言会不会失传。

如果能给我补上一节方言,我想我一定会认真倾听。

温州话不能失传,我们要将方言学好,身为温州人怎么可以不会讲温州话呢!如果温州的孩子能补上方言这一课那该有多好!

家乡的方言作文 6

我很讨厌方言,一直想把我这一口土话给扔的远远的,可是我发现,我已经怎么改都改不掉。

因为我的这个烦恼,所以我在进一步的研究方言,我发现方言是留下来的“传家宝”,因为人小的时候是一句话都不会说,更不会讲方言的。。然后会随之他存在的这个家庭里,学会家庭里的方言,于是就会讲方言。而这方言便是最早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一代传一代,一代传一代,才传到了现在。所以说它是“传家宝”。

我的爷爷奶奶还有爸爸,他们就已经熟悉了霍山方言,现在想让他们改也改不掉的,反而觉得方言是一家人的感情了,如果现在的家庭里说起普通话,会有一点怪怪的感觉,说着方言的时候会感觉很亲密。

现在我依然在研究各个地方的方言,我认为这是一个地方的特点,也是把一个地方的所有感情连接在一起的“传家宝”。

家乡的方言作文 7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的哈尔滨,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东北人都爱撸串儿,我也不例外。一天,我和妈妈去家附近的老胖串店吃饭,它家墙壁上全都是各种各样的东北方言,它们吸引了我。

东北方言真是五花八门。有一种浪费叫霍霍,有一种疑问叫干哈,有一种吃态叫可劲儿造,有一种休闲叫无脊六兽这些有趣的词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东北方言。

这不禁让我想起,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东北方言。有一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忽然听到爸爸妈妈在讨论一个有趣的话题,我立刻扔下书本跑过去插话。爸爸生气地对我说:欠登儿,快回去好好学习,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搭茬。妈妈也转过头对我说:写作业麻溜的,别总卖呆儿。我完全明白爸爸妈妈的意思,他们用简短的话语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这就是我们有趣又实用的东北话。

可是当方言遇到普通话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合理的使用啦!我和爸爸妈妈去重庆,如果我要对重庆人说东北方言,他们一定满脑子浆糊,所以这个时候我一定要用普通话去交流。

作为家乡人,我为家乡的东北方言而感到骄傲,我们应该把东北方言发扬光大。

家乡的方言作文 8

方言给我的感觉,是陌生而又亲切的。

刚看到“方言”这两个字时,我觉得它很陌生。因为父母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为了能让我更好地融入到“普通话”这个大集体中,从小就跟我用普通话交流。如他们所愿,现在的我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对方言却是“有口说不出”。

第一次接触方言时,我觉得它很亲切。小的时候,总喜欢去老家,听着大人们“叽里呱啦”地说着方言。尽管一句话也听不懂,但是我还是喜欢听。看着他们面带微笑,绘声绘色地交谈,我便能体会到浓浓的家乡气息。或许是骨子里流淌着家乡的血液吧,方言给我的亲切感,正是来自于平时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方言,还给我一种感觉,那就是有趣。比如,老家方言里有一个词语,叫“打尖”,其意思类似下午茶。因为农民种田是一项体力� 家乡有一种农作物,方言称作“六谷”,其实是玉米。因为“五谷”里不包括玉米,它自然就变成了“六谷”。

普通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语言,学好它,固然重要。但方言作为独特的地方文化,我觉得应该传承。

家乡的方言作文 9

无锡话,素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很多人说好听,可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锡人也不会讲正宗的无锡话了,而且,� 我跟弟弟两个大闹天宫,把阿姨家弄得一团糟。看着满地的玩具,我对弟弟说:“‘乱倒’(无锡方言极为乱极了的意思),我们打扫打扫吧。”我和弟弟分好职位:我到厨房洗碗,他收拾玩具。我用力卖力地完成了洗碗的任务,大功告成,我就感到客厅,想看看弟弟收拾得怎么样,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玩具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而弟弟他正在一旁玩着玩具呢!我满头大汗,气呼呼地对他说:“你怎么回事啊。”弟弟疑惑地看着我说:“是你让我‘乱倒’的啊!哦!”原来弟弟把我说的。“乱的”听成了“乱倒”我指着他的小脑袋,他抱着我的脚,笑得合不拢嘴。这时我已经筋疲力尽,我问阿姨要一杯水,当我用无锡话说出去的时候,不小心将“水”读成了“屎”,阿姨和蔼可亲的对我说“要热‘屎’还是冷‘屎’。”我红着脸,弟弟在一旁哈哈大笑,阿姨也笑了。

唉!都是方言惹的祸啊!

家乡的方言作文 10

昨日,朋友圈里有一位教师发了一条兼职广告,竟然是关于方言录音的。

这委实是值得惊奇的一件事。

曾经我们知道的比较知名的方言便是粤语,东北话、天津话之类的,由于它们在电话上出现的频率较高。

其实我们中华大地上的方言真的有非常多的品种,有的同一个省内,不同的县市,方言的风格都会有所差异。

现在越来越被注重起来的方言,我觉得是特别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毕竟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明呀。

曾经我们一直在遍及普通话,觉得不会讲普通话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后来渐渐地我们都讲普通话,反而把方言渐渐地忽视了,尤其是在教育下一代的时侯,大多小朋友生来就听大人讲普通话,或者是电视屏幕上,这样的`环境中,都是普通话,他们生来就会普通话,反倒是把曾经祖祖辈辈会的方言给陌生了。

我认为,一定要把方言再从头注重起来,由于每个区域的方言都有其特征,有其共同的文化风格。这是我们每一个为自己家乡方言人的职责。

家乡的方言作文 11

星期五的早上,班级里传出了跟以往不一样的读书声,而且,这不一样的读书声还有不同的调调呢。怎么回事儿?原来等会儿老师要让我们用方言读课文,这会儿,同学们都在抓紧时间练习呢!

上课铃声响起,老师也走进了教室,我们马上正襟危坐,老师在讲台前环视了一下,说:我们从第一组的第一位同学开始,读完一段下一位同学接着读。段宗原,开始吧!段宗原是用安徽话读的`,听来有点儿怪,读完以后,老师说:最后几句完全不像,前面还好。又让后座的高奕涵上来读,她说的是盛泽本地话,我听了心里并没有起任何的波澜方俊炎上来吧。

老师说,方俊炎是我们组的第一个,再读完一个人就到我了啊,我渐渐紧张起来。踏一路蠢风,撒一路缓笑;想荒山野岭锦军不错不错。老师满脸笑容地说:去吧。老师拍拍我的桌子,笑着对我说。我连忙拿起书去讲台边。我的心扑通扑通跳,我用普通话向老师和同学们说明:我也用盛泽话朗读。然后便读起了课文:打一路沉风,撒一路欢小;向杭珊哑岭进金,读完之后,看同学们脸上笑得那么欢,自己也不受控制地跟着笑起来方言真有趣!

家乡的方言作文 12

我们平时在学校里说的都是普通话,而今天的课上黄老师却让我们说方言。我们听了不以为然,黄老师也真是的,方言是我们的本土话,谁不会说呀!

黄老师先请了几位同学来说方言,一开始他们觉得说方言挺简单的。,可是到说蜗牛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都说成了普通话。黄老师告诉我们蜗牛的方言是“蜒蜒螺”时,我们的反应是笑倒一片。其实这个“蜒蜒螺”我以前在老家也常说,只是刚才一紧张话在嘴边就是说不上来了。

接着,同学们又演了几个方言小品,十分搞笑。奇怪的是,方言小品中,原来那个文静的女孩居然变得野蛮无礼了,那个原本就淘气十足的“李小跳”更是神气活现,俨然一个“李大跳”。当然,老师选人也是用心良苦啊。

黄老师还让我们用方言来背古诗,我们是普通话加方言,搞笑得不得了。

唉,原来说方言也难呀!

家乡的方言作文 13

每个星期的周末,我都要早早起床,为什么呢?因为那天早上的8:00,我要到黄老师那里学英语;每个星期的周五,一放学就要去黄老师那里学二胡。

这个老师姓黄,叫黄思平,是个江苏人,说的`也是江苏话,一开始我们都听不懂,到后来,我们也慢慢熟悉了,也能听懂他说的话了。

他教学与别人不一样,他上课虽然讲的是方言,但是教学质量很好,但是,因为方言,他也闹了很多笑话。

有一次,我们去上二胡课,要考试,我因为没好好练所以没通过,老师问我:“不考不?”我点点头,妈妈告诉我,老师在问我:“补考不?”我才反应过来,说:“考!”弄得老师哭笑不得,妈妈也笑了起来。

还有一次在上英语课时,我们在听写音标,有一个叫凌枫的女孩,考了零分,老师叫到:“凌枫,零分!”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老师以为念错了,急忙问我们:“怎么了?念错了吗?”弄得老师莫名其妙。

其实啊!我认为讲方言,out也是一种美!你呢?

家乡的方言作文 14

起初,我对普通话说不说好并不在意,只知道它是我们国家的标准语言。但后来,有一件事却大大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父亲是个湖北佬。他虽然很能干,但普通话还夹着一口乡音,让人听不明白。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外婆家玩。外婆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为我们做了满满一桌子的菜。我凑到桌子旁,香气直往我鼻子里钻。哇!红烧鱼又鲜又美,回锅肉更是叫绝!色香味俱全!我有点迫不及待了。然而,爸爸也坐到桌子旁,盯着那盘美味的。回锅肉,皱着眉头说:“倩倩,少吃点儿!那盘回锅肉‘有毒’!”

这话恰好被正在盛饭的外婆听见。外婆放下碗,那副因常年种地晒得油黑的脸“刷”得一下更黑了,接着由黑变紫,由紫变青,眼睛瞪得鼓鼓的,两手叉腰,直愣愣地望着我爸爸,好半天才说出话来:“我还会害你呀!我好心好意做给你吃,你却说这菜有毒。”妈妈感到大事不妙,立即挺身而出:“哎呀!你误会了!他说的是油多!”

家乡的方言作文 15

我们安远人整天把朗朗上口的方言挂在嘴边,你们知道吗,安远的方言可不是胡编乱造的,它和汉字的谐音与含义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天,我和爷爷谈起安远的方言,我发现这十分有趣!

我先用主考官的语气问爷爷:“‘吃早饭’用安远话怎么说?”

爷爷以老一辈的庄重自信地回答:“‘食朝’呗!”

我看着想着:“食朝”?“食”表示吃,而朝表示早晨,早晨吃饭不就是 吃早饭吗?

我顿时兴趣盎然,成就感一涌而上,连忙找来一些方言“做实验”。

我接着还发现了“睡觉”说成安远方言就是“歇眼”,让眼睛休息就是睡觉嘛!“走路”翻译成方言便是“行路”,行也有走的意思。“黑漆漆”讲成安远话就是“摸摸黑”,和原来的意思大同小异。“回家”说成安远话就更有意思了—归位,“归位”,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就是家。“肚子饿”也是一样的,“肚蛮饥”仔细想想看,其实都是一样的'。

原来普通的方言也有如此不平凡的一面。虽然它的语音、语调变了,但“换汤不换药”,主要的意思的丝毫没有变的。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事,只要处处留心,就会获得皆大的学问!

家乡的方言作文 16

昨天,朋友圈里有一位老师发了一条兼职广告,竟然是关于方言录音的。

这委实是值得惊讶的一件事。

以前我们知道的比较出名的方言可以就是粤语,东北话、天津话之类的,因为它们在电话上出现的频率较高。

其实我们中华大地上的方言真的有非常多的种类,有的同一个省内,不同的县市,方言的风格都会有所差异。

面对如今越来越被重视起来的方言,我觉得是特别值得开心的。一件事。

毕竟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呀。

以前我们一直在普及普通话,好像不会讲普通话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后来渐渐地大家都讲普通话,反而把方言渐渐地忽视了,尤其是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大多小朋友生来就听大人讲普通话,或者是电视屏幕上,大环境中,都是普通话,他们生来就会普通话,反倒是把以前祖祖辈辈会的方言给生疏了。

深以为,一定要把方言再重新重视起� 这是我们每一个有自己家乡独自方言人的责任。

家乡的方言作文 17

爸爸说我说温州话说起来像外地人,我也不愿意说方言。唉,谁叫我爷爷是马来人,又飘到海南生下我爸爸,我爸爸又娶了温州人,把我弄得“三混血”。对我来说,马来语好像比温州话还好讲一点,嘻!

不过,这下外婆可乐了,平时她讲方言我都装作听不懂,现在有方言作业我不得不做呀。外婆一见我就像爆米花一样“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堆温州话。那时我思绪乱糟糟的,外婆又讲得快,我还没在脑子里“翻译”好,外婆又开始讲后面的了,问我语文考了没有,问我午餐吃得饱不饱……这时爷爷走来说我不会讲温州方言,我郁闷死了,谁说我不会说的,有证据吗?我只是一急又说成了普通话。

我只好求外婆说慢一点,好让我在脑子里有个“翻译”的时间。晚上,我正在做科学作业,爷爷却以为我在玩,便问我在做什么,“嗯贼揍(我在做)……”妈呀,大脑短路!我忘了“科学”温州话怎么讲了。我涨红了脸,大脑一片空白。还好这位马来爷爷在温多年,也会讲一些方言,他告诉我“科学”的`方言要说“阔喔”。我这算又学了一个方言新词了,但我的舌头已经发麻了,我不讲了,再讲下去我的舌头要成“蛋卷”了!

家乡的方言作文 18

有的小学生,自从生下来,周围都是说方言的`家长,耳濡目染,自己渐渐也说起方言来了。

其实,说方言也不是不好,我就体验过不懂方言的苦恼:我去安徽的奶奶家过年,奶奶是乡下人,出口就是方言,有一次,我在后院帮奶奶烧火做饭,奶奶说:“小心了啊!”我懵懵懂懂的,嘴里胡乱说:“哦,哦。”一旁的妈妈说:“张一帆,奶奶说什么啊?我没听懂。”我低下了头:“说——说——”“奶奶叫你小心啊,没听懂还哦!”

方言也是一种文化,出生在本地而不会本地的方言是很不好的,所以,我比较赞同会说方言。比如说,长大了,我们要走四方谈生意,不会方言可不行,有时会无法与别人交谈而造成损失。再如,父母只会方言,我们就得学会方言与父母沟通。

学会方言,只是多了一种艺术,并没有什么坏事。讲普通话活动开展这么久,正真有几个人做到了不讲方言这一条件呢?

方言是与外人沟通的新途径,学会方言,并不是什么坏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