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作文(1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页是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5篇人与自然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

人与自然 篇1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新征程是在吸取各国现代化经验基础上,继续走中国现代化之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化的概括,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在全球生态危机和世界现代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下重新理解现代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人类经历了从依附自然、敬畏自然到支配和控制自然的历程。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把自然界看作只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自然破坏日益严重,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出现了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人类通过反思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工业化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强调,“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刻总结了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当前面临的现实课题。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利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推动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作者:行久

人与自然作文 篇2

在从前,人类与自然是多么友好,自然界也以美好的礼物相赠:茂盛的树林,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多么美丽的环境啊!现在,人类都去破坏自然,自然界也以“厚礼”回报:金色的沙漠,混浊的水流,灰黑的废气……多么不雅观的现象啊!可人类毫无悔意。看吧,过不了多久,人类将会自食其果!

很久以前,人类和自然界曾经有过一次对话:

人类:“自然界,我们人类的好姐姐,你比我们早在地球生根,以后得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建造一座友谊之桥吧。”

自然界:“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但是,友谊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建立的,只要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的。”

人类:“我很清楚。如果你又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自然界:“你能做到的。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你能确保地球上有一定的绿色植物,你需要什么,就尽管取吧。”

……

地球母亲看见了,露出欣慰的笑容。

几万年过去了,人类和自然界一直遵守着他们的诺言,做着一对快乐的姐妹。可是,他们的后代却有另一番对话:

人类:“自然界,你们怎么繁殖如此地慢?我根本无法得到充足的木头为我们效命!”

自然界:“哼,可耻的人类!亏你们还好意思说出口,你们的大量砍伐,已导致我失去了大量亲友,你还有脸责怪我们?”

人类:“哼!我们人类才是地球上的主宰,你们只不过是背景,我们的奴隶!”

自然界:“你们如此傲慢,我会让你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

地球母亲看见了,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人与自然作文 篇3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漓江总是给人美的享受。山清水秀,江水清澈见底, 在阳光的照耀下, 显得波光粼粼的, 江里的鱼儿随处可见,它们自由自在地嬉戏着;两岸青山耸立,美丽的凤尾竹随风摇曳;一群群鸬鹚在江面悠闲地游着,渔民在渔船上收着鱼网,夕阳洒照着岸边垂钓的渔翁……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美丽的。

但我听爸爸说,漓江的生态环境也曾被破坏过。上世纪80年代,江里却出现了大量的塑料袋、白色泡沫盒之类的浮物,有些工厂还直接把污水排入漓江,使一些河段出现了半边黑半边清的状况。漓江也太变化无常了。当她涨水时像一条发怒的巨龙,横冲直撞地奔向大海,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而枯水时她则是一条涓涓细流,游船根本无法正常运行,根本不像“漓江”,更像是一条“漓河”,甚至是一条“漓沟”了。现在,经过多年努力,桂林漓江的生态环境又开始渐渐变好了。

漓江生态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最美丽的。当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自然是美丽的,美得像画,美得如诗;自然又是可爱的,像温驯的小猫,像在撒娇的小狗。当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时,不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自然是愤怒的,自然是有报复性的,她变得可怕,变得不可驾驭,人类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 篇4

关键词:恩格斯;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规律;天人合一

Abstract:Theenvironmentproblemhasinitiatedtheglobalcrisisgradually,andmenarefacedwiththesurvival,itiscriticaltodefine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re.Asearlyasmorethan100yearsago,Engelshaspointedoutthathumanistheproductofnatureandreliesonthenaturetosurvive.Forthemutuallydependentandmutuallyrestrictiverelationship,humanshouldlocateproperlyitspositioninthenatureandabidebythelawofthenaturetorealizethereconciliationbetweenhumanandnature.Itisessentialtorealizetheprivateownershipistherootcauseofecologicalcrisis,andthussocialismmustbeestablished.AsanimportantpartofMarxism,Engels''''thoughtconcerned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reisofgreatsignificancefortheresolutionofenvironmentalproblems.

Keywords:Engels;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re;objectivelaw;syncretismbetweenheavenandman

一、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恩格斯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它不依赖于人的精神而客观存在。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客观基础,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而“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结果”,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是从动物中经过长期劳动实践进化而来,人和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界自身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界也就没有了人的存在。他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32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人类便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参与整个自然界的发展。不管今后人类还有怎样高级理性的发展,人始终是自然界中的人,必须依靠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他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2]518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外部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都离不开自然,保护好自然就是保护好人类自身。他批判把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界的一致性,认为人类实践得愈多,便“愈会重新地不仅感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2]518。无论人类多么高贵、能干,始终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离开自然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人类与动物本质区别在于人在自然界中具有主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2]517,而动物是单纯地适应自然。因此,“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517,即人能够依据自己的目的,能动地作用于自然使之为我所用。恩格斯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通过劳动即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形成的,通过劳动人类从动物之中提升出来,并使自然界的面貌和人类社会的面貌都发生根本的改变。人作为能动的、社会的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本质,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来为人类自身服务。他反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认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2]384他强调人在环境面前具有主动性,人对自然环境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但是,他同时也强调指出了人类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以自然规律为前提,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受动性。人类不能过于自负,盲目地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而滥用人的实践能力。恩格斯针对当时已经出现的一些生态失衡现象,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159恩格斯举例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还有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同一种树林砍光用尽时,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给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可见,如果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注重眼前的明显利益,而不考虑由此可能产生的较远的影响,那么,人们很可能会得到对自身不利的并远远大于既得利益的结果。因此,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违背了自然规律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在当人类行为没有超出自然界所允许的阈值时,自然界通过自我的调节,能恢复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而一旦超出了大自然所能“忍受”的限度,自然界就会以“报复和惩罚”的方式来否定人的行动。

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自然界本身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时,必须使自己行动建立在对其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只有对自然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减少我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盲目性,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最可靠的思想保证。恩格斯认为,人类需要经过长期的劳动才会稍微学会估计生产行动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虽然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的地方,就在于人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然界进行改造,通过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来使自然界适合自己的需要,“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2]516。但由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局限性,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于一些更深层的结果和影响往往难于发现,以致人们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结果,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2]517因此,人们只有学会正确地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而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才能增强自己行为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和负面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要使人类社会协调、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根据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从全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出发规划生产,发展经济。恩格斯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518人类“统治”自然界的本质,总是在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人的有机生命与自然更好地融为一体,真正展现人类所具有的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大的创造活力。因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必须以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为前提。不尊重自然,不以自然规律为指导的人类行为必然会带来对大自然的破坏,要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就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他在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时就曾指出:“这种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界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4]329因此,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制约,因而要尊重和服从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人类又通过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创造出“人工自然”,改善人类的自然生存条件。“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蒸汽机制造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4]385科学技术的使用,使“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4]458。尽管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它在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已使它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恩格斯说,例如“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也把瘰疬症和多粉的块根一起传播过来了”[3]160,“但是和工人的生活降到吃马铃薯这一事实对世界各国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所发生的影响比起来,瘰疬症算得了什么呢?1847年,爱尔兰因马铃薯受病害的缘故发生了,饿死了一百万吃马铃薯或差不多专吃马铃薯的爱尔兰人,并且有两百万人逃亡海外,和这种饥荒比起来,瘰疠症算得了什么呢?”[3]161同时他又指出,由于人类在自然界中具有主动性,“能够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因而科学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对自然规律的把握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虽然科学技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我们没有预料到的环境问题,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造成了污染,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可能正是因为我们的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对于我们的行为没有正确的预测。没有科学技术,人类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历史阶段,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的希望都在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之所以敢于妄称征服自然,就因为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律;而人之所以不仅未能征服自然,反而屡遭大自然的报复性惩罚,又正因为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从根本上讲,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要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增强行为的合理性,减少盲目性,防止新的污染的产生;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必须合理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即“变革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环境问题既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治理环境不但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恩格斯不仅强调人的认识的改变,同时还指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途径是从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入手。他说:“要实行这样的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用社会化程度更高的共产主义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以实现人和自然环境,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2]519恩格斯在这里提示了引发环境问题的社会制度背景。我们深入地思考环境问题,就会发现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技术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其更深的层次上,它是一种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导致的,人们只着眼于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而忽视了长期的社会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到目前为止存在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2]519

恩格斯还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2]35,资本主义虽然造成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自然的先进的占有,但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尖锐的对立,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源。他说:“在西欧现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一个的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不仅如此,甚至就连这个有益效果本身——只就所制造的或交换来的商品的效用而言——也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了;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动力。”[2]519-520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地追求高额利润,而不是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追求剩余劳动的极大化,其结果既使生命力(雇佣劳动者)遭到摧残,又使自然力(土地、资源、环境)遭到破坏。由于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方式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家以利润为动力,这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根本对立的。他们所关心的只能是眼前的最近的直接效益,他们不可能自觉地掌握自然发展规律,更不可能考虑长远的社会效果,因此“只要获得普遍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炭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纪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3]161这样,资产阶级对于自然界的资源、能源的索取是掠夺性的,资本主义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恩格斯因此得出结论,要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从根本上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他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被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人们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有计划地、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自觉地调节生产活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恩格斯的这一结论鉴于当时历史的原因,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以为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出现过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片面地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等现象,结果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可见,造成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根源,并不是生产实践或科学技术,而是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发展起导向作用的传统的发展观。与其说是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生态环境的危机”,还不如说生态环境的危机是由于只从追求利润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而采用新技术。罪魁祸首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站在它后面决策和使用科技的人及其错误的自然观、发展史观。

四、结语

既然人类与自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人类就应该像善待自己一样去善待自然界,任何对自然界的破坏和掠夺行为都最终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保护自然界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历史的、具体的人是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离开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而谈保护自然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和可能性。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几十年来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与西方国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中国是否误入了西方人走过的“技术治国论”而正在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在工业化发展中走过的发展经济而最终破坏自然生态的覆辙?而几千年来,中国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推崇“天人合一”思想,要求建立主体人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伙伴”关系,这种以太极图为文化象征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使国人从这种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中获得一种社会的真实进步和人类主体自身的解放,没从内封闭的自然经济中走出来,有效发展物质生产力,实现民族的经济现代化。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是环境问题的解决都要靠科学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使自然界向有利于人类方向发展的手段与途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篇5

[摘要]自然与人类最早的文学创作相伴相生,早已成为文学艺术的有机部分。西方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在探索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途径。在当今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惟一选择。达到理想状态的关键在于人类生态意识的确立,贯穿现代文学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历经了从和谐共处到征服改造到回归生态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典型文学作品的解读强化人们的生态思想。

[关键词]西方现代文学 人与自然 和谐与征服 生态意识回归

[中图分类号]I3/7.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56-01

人类文化有史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社会的各个层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学的根本内容之一。文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仍是对现实生活的或直接、或间接、或象征、或变形的反映。从人类原始的文学发生来讲,文学活动首先面对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西方,人们往往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而发现自然的可爱和伟大,而以人为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也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非常强大的传统。文学作品功用除了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也带给我们一种生态批评的反思,使生态意识成为文学批评中的一个要素和价值尺度,并能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能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这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是极其重要的。在西方现代文学的初期,很多作家把自然看作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人类本身及周边的外部世界都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应该是宽容的,积极的回应,而不是过度的人为干预,这样才可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而自然作为整体,只有当它所有的组成部分都处于互相包容,共生共存的状态时,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圆满。这类文学的代表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他的诗歌反映他个人与自然的交流,以及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人与自然是互相适应的,人的心灵能反映出自然界中最美最有趣的东西,“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由此而追求天人合一的优美境界。大量的田园诗歌开一代浪漫主义诗风。通过将自己的生活融于自然,从自然中汲取能量、才智与创造力,华兹华斯带领我们理解了自然是生命的有机整体这一既简洁又永恒的道理。

人与自然作文 篇6

“呼啦啦,呼啦啦,呼啦呼啦叻,我是清澈的小河啊……”小河一边奔跑一边唱着歌儿。“嘿,小河兄弟,帮我把大家召集在青青草原开会”大象会长在那叫道,“森林出大事了!”小河听了,点了点头,然后,快马加鞭的到了青青森林。

这时,动物们都处在祥和之中。“臭猴子,你给我站住,别跑”兔子生气的说。猴毛拿着菲菲兔的蛋糕说:“我就不。”菲菲兔的脸都气红了。再看那蜜蜂熊正在那里准备着今天的中餐:有蜂蜜、蛋糕、青草汁、还有可口的水果……看着让人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啊!看天上:一个蝴蝶风筝和小鸟风筝线打结了,笨笨熊和花花鹿着急死了“笨笨熊你往左边一点啊”花花鹿急着说“唉唉,不好了”话音刚落,两只风筝线“噼叭”一声断了,“你看吧,笨笨熊你啊,太笨了”花花鹿一脸埋怨的说。笨笨熊半天才反映过来,低声的说道:“这个怎么能全怪我呢?你自己也有错啊……”“你在那咕噜咕噜说些什么呢?快走啦去吃中饭了”花花鹿在远处招手说道。笨笨熊一听到有东西吃了,说了一句:看我的‘轻功水上漂’”然后,像风一样从山顶滚了下去……花花鹿见了,捂住肚子滚到了地上大笑起来:原来,这就是你的绝学‘轻功水上漂’啊,哈哈哈哈哈哈……”这时,美美猫采着蘑菇回来了,“嗨,我回来啦!”大家已经归位了“你们怎么没等我这个最佳女主角就开始了,真是的”美美猫生气的说。“是你自己来晚了,大小姐”笨笨熊嘟着嘴说,“你个配角,走一边去”美美猫不屑地说。“好了好了,别争了,快开吃吧”蜜蜂熊说道。这时,小河过来了,“嘿,动物们。”“河大哥”动物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有什么事吗?”“嘟嘟象会长召集大家去青青草原开会,我还有事,就先走了”小河说完就走了。大家心里都很好奇:今天又不是什么重要的日子,为什么大象会长会开紧急会议呢?

大家带着无限的好奇来到了青青森林。一来到青青森林大家就发现青青森林与平常不同了:参天大树都变成了一条条的“小矮凳”,花花草草都没了踪影,这里的小河们也变成了“黑人”,地上也都是一些“陷阱”,这里的动物居民也都“迁徙”了,这到底是怎么了?菲菲兔见了大哭起来:“呜呜呜……我以前最喜欢来青青森林来玩了,还有花花草草来陪我,我还在大树爷爷的怀抱下休息、睡觉。可是现在它们都不见了,呜呜呜……”平时骄傲自满的美美猫也叹着气说:“平时我都是在这里办演唱会,跟大叔爷爷和花儿们说我的‘怪事’可是现在呢?”

正在大家叹气的时候,细心的毛猴发现树桩旁还有一朵奄奄一息的黄花,“嘿,大家别叹气了,快过来看看啊。”大家听到了毛猴的声音,立即停止了哭泣,跑了过去,大家望着奄奄一息的小黄花,小黄花慢慢睁开了眼睛,有气无力的说道:“昨天,森林里来了一群人类,还有许许多多的刀子,他们无情的把大叔爷爷的身躯砍掉,还用他们所说的‘车子’把我们无情的扼杀,还把我们丢向大海被鲨鱼吃掉,我是唯一一朵不被丢向大海的花朵。”小黄花说完就枯萎凋零了,“人类真可恶,气煞我也。”平时呆呆的笨笨熊说道,“咦,大象会长哪去了,不是他叫我们来开会的吗?现在他人呢?”毛猴好奇的说道,“不好,大象会长肯定出事了。”话音刚落,不远处就传来了大象会长的声音:“救命啊!救命!”大家听到了声音立即跑了过去,大家躲在草丛中观察……

“你们这群可恶的人类,快点放了我,救命。”大象会长厉声呵斥着。“放了你,我可舍不得呢,你很值钱的,哈哈哈哈……”那个头子说道。动物们一看,情势不妙,立刻离开,回去从长计议。

“这可怎么办啊?”大家在房里来回度步,这时,聪明的蜜蜂熊灵光一闪,有了办法,把大家叫了过来:“我们先……然后再……”

第二天,大家把草原上所有的动物都召集在河边。这时的河边热闹非凡,脸河里的小鱼小虾都汇聚在里一起“各位乡亲们,我们的家园被受到了侵害,我们要齐心协力主动反击。我有个计划,不知大家想不想听听啊?”“说说吧,说说吧。”动物们异口同声地说。“我的计划是这样的……”蜜蜂熊开始严谨的说着计划过程,说罢,大家都照计划行事去了。

人与自然作文 篇7

头顶的天空不再那么蓝了,脚下也不再是一方净土了。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水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够了!够了!我们人类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地球与自然母亲太慷慨啦!一切都奉献给我们,我们却回报了什么?1998年,他们终于恼羞成怒,用特大洪灾给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如果我们仍然执迷不悟,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人类的这些行为,自然和地球母亲给我们留下了一句话:“谁无过,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们仿佛已经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开始在享受环境的同时保护环境,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看一棵树要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一草一木,保护动物……

人与自然 篇8

1.仙圃寨建寨的历史原因及概况

明朝中后期,战争迭起,社会动荡,山贼海盗趁机作乱,侵害村民;[1](P65)同时,村落械斗之风甚盛,大村吞食小村,同宗欺负异姓的现象不时发生。有些村落为了增强力量、确保自身安全,联合友好村落,组成会乡进行械斗。这种会乡械斗规模更大,时间更长,危害也更严重。村民为了有效抵御山贼海盗的侵犯和敌村的进攻,就在乡的周围筑起围墙,从而形成一个寨堡。仙圃寨的形成就属于这种情况。仙圃寨最初是由辜厝、田头黄、厂头吴、赖厝、廖厝、上官路、南埔黄、黄厝巷、张厝巷、陈厝巷10个村组成的。明朝末期,黄厝巷、张厝巷、陈厝巷和横陇,辜厝和仙乐,赖厝、廖厝和仙都,厂头吴和古楼林、下陇之间互有矛盾,吵架械斗时常爆发,于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这10个村结成联盟,建立仙圃寨。“仙圃寨与东莆金石市接界,距城三十五公里。”(注:参见清代吴道róng@①所纂《(光绪)海阳县志》(卷三)之《舆地略二》,1900年版,第25页。)它长约2公里,宽约1公里,北邻龙下村,东邻仙乐村,南面宏安,西面仙都,地势开阔,寨内除赖厝的西厝属于海阳县东莆都外,其余各村都属于海阳县上莆都。

2.仙圃寨信仰风雨圣者及组织巡游会的缘由

仙圃寨建寨的确切时间无从考察。但据寨中老人说,建寨是由“戊辰八贤”之一的辜朝荐(注:辜朝荐:字端敬,号在公,海阳县上莆都仙圃寨人,崇祯元年进士,永历二十二年病逝。《金石镇志》(卷2),1978年版,第245页。)主持的。(注:笔者调查材料。报告人:翁和坤,男,翁厝村人,71岁,退休教师,高中文化。调查时间:2001年12月11日。)可知建寨时间应在明末清初。而仙圃寨信仰风雨圣者是至清嘉庆三年(1798)才开始的。据记载:

“盖仙圃寨所祀风雨圣者,原于浮洋斗文。清仁宗嘉庆三年(1798),吾寨干旱,乡绅自斗文恭请圣者金印、香火设坛求雨而得甘霖。回銮之期,神示驻驾仙圃,民以寨中诸神裁定,示警大路顶黄林谢庄合建之娘宫前殿,故设庙刻金身奉之。后有鉴于各地会乡之风甚盛,为增全寨团结,共御外侮,便遵斗文村旧例,每年正月二十二日为神游期,并拈阄以定灯首,主全年神事。至于神游所行之路,则由神降乩于黄厝巷乌门一位十余岁童子之身,由其前导而确立之。灯首则由嘉庆六年(1801)始轮排。”(注:仙圃圣庙石刻《潮州仙圃寨风雨圣者史略》。该碑存于风雨圣者庙内,1993年立,宽116厘米,长232厘米。)

那么,风雨圣者究系何方神圣,为何仙圃寨要以它为主祭神并组织规模浩大的巡游会呢?陈景熙在《孙雨仙信仰研究》一文中已作概述:风雨圣者姓孙名道者,南宋人,生于揭阳孙畔村北厝,小时候就能预知风雨。13岁时,他在开元寺看到官民设坛求雨,于是登坛代之,雨果然大至。第二年,他在宝峰山上牧牛时忽然不见,人们认为他是钻入巨樟中遁仙而去,于是伐樟刻像建庙奉拜,皇帝也封其为“风雨圣者”。[2](P237)由于风雨圣者很灵验,又是皇帝亲自册封的,因此信仰它的人很多。每逢大旱之年,不少乡村从拥有“雨仙真像”的浮洋斗文恭请雨仙金印、香火设坛求雨,立庙祭拜。

仙圃寨内各村历来都是以农业为主。在古时水利灌溉系统不发达、人力对自然的改造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大,特别是在旱魔的威胁下,人们只能仰仗神力,祈求神明的帮助。仙圃寨的雨仙信仰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建立起来的。至于把风雨圣者作为全寨的主祭神并组织隆重的巡游会,则是适应“增全寨团结,共御外侮”的需要。当时,仙圃寨各村都有自己的信仰神,但要把寨内别村的神作为自己的主祭神,村民也不愿意。于是,新诞生的风雨圣者信仰及其巡游会适应形势的需要被全寨村民共同接受了。这个以风雨圣者为中心的超村际的祭祀圈,经历了两百余年复杂纷繁的内外部社区整合,直至今日还是一个非常紧密的地域组织,这也可以看出民间信仰超凡的凝聚力了。

3.翁厝加入风雨圣者祭祀圈的始末

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尽管翁厝也祭祀风雨圣者,有一段时间在行政上也归属仙圃寨,但在仙圃寨村民的意识中,翁厝却不属于仙圃寨,“老爷”无份;而翁厝也有自知之明,寨中“大闹热”(即风雨圣者巡游日)时,其他村祠堂前挂的绣匾写的是“合寨平安”,惟有翁厝写的是“合乡平安”。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翁厝虽也祭祀风雨圣者,其寨内成员的身份却得不到承认,陷入妾身未明的尴尬境地呢?这还得从翁厝信仰风雨圣者的始末说起。

翁厝在古时与仙圃寨并不在一个“都”里,它当时属于海阳县东莆都。古时翁厝是属于下九社的。这个社由陈厝陇、翁厝、李厝、卢厝、董厝、王厝、吴厝、曾厝、谢厝九个村组成。和其他会乡一样,下九社也通过信仰仪式增强凝聚力,他们所信仰的神是陈尧佐王公。但是,下九社在清末就解散了。卢厝在村落械斗中被东凤陈氏所灭;李厝则因盗贼袭击,村民奔逃而散;王厝、吴厝、曾厝等村则迁移的迁移,绝丁的绝丁;到最后只剩下陈厝陇和翁厝,于是它们分别接管了这些村的王公,把他们作为本村的地方神。陈厝陇和翁厝还是继续联合游神,直到1921年发生了一件不大却足以改变现状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陈厝陇和翁厝联合游神,游完“安路”(神所经过的特定路线)后,两支队伍在村交界处分手。当时盛行着一种“掷石头”的习俗,即两村的村民拿石头互掷对方,据说这样做会使自己的霉运飞向对方,从而使自己兴旺发达。这种习俗使得每年都或多或少有人受伤,但因受伤的是平民百姓,习俗还是得以继续盛行。1921年游神中,翁厝一名10余岁的孩子被石头掷伤,翁厝才决定不联合游神。为何一名小小年纪的孩子的受伤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习俗呢?原来,这名孩子的伯父是县长,(注:翁梓光,20世纪20年代初曾任大埔县长。)家族中还有达官贵人,这个显赫的家族对其生活地方的社会生活,权力分配,冲突解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0多年后,这名孩子荣任仙圃寨乡长。(注:笔者调查材料。报告人:翁克庶,男,翁厝村人,91岁,退休干部,大学文化。调查时间:2001年12月16日。)

下九社散了,翁厝需要重新寻找盟友。翁厝之所以选择仙圃寨,是因为翁厝与仙圃寨不仅地理位置紧邻,而且在信仰、社会生活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翁厝还属于下九社时,因为风雨圣者巡游时恰好要经过翁厝,因此,有些村民已有祭祀风雨圣者的习俗。下九社散后,翁厝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就加入了仙圃寨;又因为风雨圣者在寨内诸神中的地位最高,翁厝也就入寨随俗,把它作为全村的主祭神,而原来供奉的王公反而降到次要位置。

对于风雨圣者为何要经过翁厝,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仙圃寨10个村有9个村都完全属于上莆都,只有赖厝比较特别,以村南厝和西厝的水沟为界,分属上莆都和东莆都。当时,在确定寨墙时,负责人考虑到不同“都”之间如果围起来可能会发生税收等纠纷,因此没有把属于东莆都的西厝围在寨墙内,(注:笔者调查材料。报告人:廖镇汉,男,廖厝村人,71岁,高中文化,风雨圣者庙理事人员。调查时间:2001年12月23日。)但作为赖厝的领土,它又确实属于仙圃寨,风雨圣者巡游时还是要经过其地。而赖厝西北与翁厝接壤,东南紧靠廖厝,东北隔一小溪与厂头吴相望。这样,巡游队伍无论是从赖厝到厂头吴,还是从厂头吴到赖厝,都必须经过翁厝,这就为翁厝加入仙圃寨创造了客观条件。

翁厝加入仙圃寨,参加祭拜风雨圣者时,10个村的风雨圣者灯首已经确定。风雨圣者理事会经过商量,认为翁厝与赖厝在地理位置上是邻村,决定让翁厝与赖厝一起担“灯脚”(潮州音译,即组织巡游会之首席),所以人们总是说:“翁倚赖”(指翁厝依靠赖厝)。而人口比赖厝多,经济比其发达的翁厝人认为自己虽然没有“灯脚”名分,一样可以把祭祀活动办得热热闹闹,根本不需要借助赖厝“灯脚”的名义虚张声势,因此不愿意接受“翁倚赖”这种说法;而寨内人一方面认为风雨圣者翁厝无份,另一方面又认为翁厝不愿意接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尽管翁厝是后来加入的,仙圃寨还是最终确定了风雨圣者信仰和祭祀的地域范围,即11个村共同信仰和祭祀风雨圣者。

4.风雨圣者巡游会

风雨圣者巡游日即本地人俗称的“大闹热”。每逢“大闹热”到来,全寨彩旗飘飘,锣鼓阵阵,爆竹震天,人潮涌至,到处一派升平欢乐的气氛。在“大闹热”的一系列活动中,最能体现风雨圣者对全寨的影响的首推风雨圣者巡游会。风雨圣者巡游会开始于嘉庆六年(1801),第一个组织巡游会的是陈厝巷,其次分别是黄厝巷、上官路、赖厝、廖厝、田头黄、张厝巷、辜厝、厂头吴,最后是南埔黄。每村十年轮流一次。风雨圣者的巡游路线是逆时针方向(见图1)。灯首和巡游路线是通过拈阄和神降乩确定的,这表明仙圃寨各村尽管有强弱大小之分,但在风雨圣者面前一律平等。这种平等性还体现在圣驾的停留时间上。在确定圣驾的停留时间时,曾有人主张在大村的时间应比较长,但最后经过一番争议,还是决定在每村的停留时间都为15分钟。当然,当届组织巡游会的村落也有一些特权,这些特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先祭祀权。祭祀风雨圣者一般在正月二十二日圣驾巡游本村时,村民才将祭品集中拿到祠堂前祭祀,惟有“灯脚”村的村民可先祭祀。(2)请剧团。剧团是指由真人现场表演的潮剧团,而非道具戏。自有风雨圣者巡游会,只有“灯脚”村才有权请剧团就成了一条不成文的约定。这条约定是否是为了防止“灯脚”村的风头被别村超过,已经不得而知了。也因这个规定,未获“灯脚”资格的翁厝村就成了全寨中惟一在“大闹热”中没有请过剧团的村落。(3)组织锣鼓标队进行表演。锣鼓标队是由标旗队、锣鼓班、英歌舞队等组成的,一般在正月二十二日上午八、九点风雨圣者巡游后举行。近几年,锣鼓标队在正月初二到镇政府及镇内其他村政府那里去拜年,正月初三则游行寨内各村。代表仙圃寨地区保护神信仰的锣鼓标队到寨外其他村游行,这是其他神明信仰所少见的,从中也可以看出风雨圣者信仰的影响有多大。

附图

图1风雨圣者巡游路线

翁厝村虽然不能享受上面三种特权,但也有其他村落所没有的特权。这就是:无论轮到哪村担“灯脚”,其巡游队伍经过翁厝,都会在村口把神轿交给翁厝人,让他们抬到祠堂供人祭拜,而经过其他村时,却不曾有这样的事。为什么翁厝人有这样的特权?原来,“在乡村社会中,神明往往起着地域分类的作用。”[3](P163)神明在巡游时,足迹是不能踏进其信仰范围之外的其他地方的,否则会被视为侵犯了他人的领土,从而引起乡村间的矛盾和冲突。在翁厝不属于仙圃寨时,为了确保翁厝人不捣乱,仙圃寨决定,在翁厝村口让翁厝人抬神轿护送“老爷”过境;翁厝人认为这样做能使“老爷”保佑自己,也就乐意去做。后来,虽然翁厝也加入风雨圣者祭祀圈,这一做法却保留下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翁厝未能获得担“灯脚”资格的遗憾。

由于不能承担“灯脚”角色,翁厝一直不被视为仙圃寨的一员,但翁厝也并非没有机会获得这一资格。据寨里老人讲,1940年,南埔黄曾提出把“灯脚份”让给翁厝,因为南埔黄一直人丁不济,只有20几户人家。每次轮到它担“灯脚”,辜厝、田头黄、黄厝巷都得鼎力相助,尽管如此,南埔黄人还是感到组织巡游会确实力不从心,因此想放弃“灯脚份”。当时翁厝也同意。但南埔黄一名富有的华侨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有损村的体面。这名华侨刚做生意时,曾在风雨圣者面前许过愿:如果能赚到钱,就分一半给神。后来他果然生意兴旺,他认为现在是兑现诺言的时候,于是他提出组织巡游会的费用由他负责,再请辜厝、田头黄、黄厝巷帮助出人出力。因此让“灯脚”没有成交。后来华侨生意衰败,无力再承担这种费用,又提出让“灯脚”,但时过境迁,翁厝却不要了。

二、风雨圣者以外的其他信仰

人类学者冈田谦指出,“共同奉祭某一位主祭神的居民的居住地域为一个祭祀圈。这个地域范围随着主祭神影响力的大小而有不同,它可小至某一村落中的一个‘角头’,大可包括整个村落,甚至无数的村落,形成一个超标际的祭祀圈;在另一方面,祭祀圈的范围是相互重叠的。”[4](P177)在仙圃寨,除了以风雨圣者作为文化标志确定这一地域外,在这个社区内还以其他地方神为标志,形成地域层次较低的祭祀圈。

1.以龙尾圣爷为中心的祭祀圈

廖厝、翁厝、赖厝、厂头吴以龙尾爷为社主组成仪象社。龙尾爷的祭祀仪式较简单,没有组织巡游会,只是在农历正月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分别由厂头吴、赖厝、廖厝、翁厝迎它到本村祠堂祭祀,并于当晚在本村游神。龙尾爷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不如风雨圣者。它的兴起主要是四村联络感情、抵抗外侮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村落大械斗的现象不再时常发生,龙尾爷的这一作用已经减弱了,因此近年来它的香火不如过去旺盛了。这说明民间信仰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密切的联系。

厂头吴、赖厝、廖厝和翁厝作为一个祭祀圈,还创办了维正学堂。据《金石镇志》记载,维正学堂是廖厝侨胞廖正兴先生和汕头商会会长赖礼园先生合资于1894年兴建的一所完全小学,其校舍和教学设备曾为“三阳”(海阳、潮阳、揭阳三县)之冠,从而解决了当时仙圃寨各村高小学生的入学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4村在仙圃寨的地位,也反映了作为一个祭祀圈在教育文化上的联系。

2.以三山国王为中心的祭祀圈

除了以龙尾爷为中心的仪象社,三巷也以三山国王为中心组成祭祀圈。三巷的始祖都是先迁居赤石宫,后才迁至现村址的。他们的村落创建史和以三山国王为中心组成祭祀圈是否有因果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卢风,刘湘溶主编,现展观与环境伦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人与自然 篇9

关键词:自然;发展观;和谐

一、发展观的演变

(一)崇拜自然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类刚刚从动物中分化出来,还没有把自己、外在事物以及意识中的产物区分开,人完全依赖于自然,对于自然怀有一种畏惧和膜拜的心态。由于这一时期地球上人口稀少,尽管人类群体采集或狩猎活动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也可能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还不足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此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十分微弱,因而人类只是消极适应自然,处于“崇拜自然”的无能为力的状态。总的来看,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对于自然的既恐惧又依赖的关系,这是一种低生产力水平下的“协调”发展。

(二)改造自然阶段

人类从采集野食到栽培作物,从狩猎动物到驯养家畜,步入了农业文明时期。这一阶段,人类开始从事规模越来越大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发利用土地、水、矿物等资源。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人们获得了稳定可靠的食物供应,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趋于恶化。可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由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积极主动地向自然界索取,实现了人类由受动性向能动性的巨大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凸显出来。

(三)征服自然阶段

18世纪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人类利用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着改造自然的能力,试图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这个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口猛增,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向自然界过度索取,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这些不协调或矛盾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日益脆弱、资源消耗加剧,能源面临危机等等。可以说,人类在通过张扬技术理性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立,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状态,直接威胁到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一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代表的片面的发展观。

(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观”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面对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他们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不过是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劳动联系起来的;以实践为中介,人类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在劳动中能动地改造世界。人通过劳动实践改变了自然,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使人从自然力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由自然的奴隶成为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将最终不断地趋向融合与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观”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么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呢?

二、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形势非常严峻,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很多。

(一)人口压力

巨大的人口数量是和谐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口对自然资源压力的增大,将会使这些资源仅能起到维持人口生存的作用,难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国贫困人口众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贫困更容易促使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而不是像社会所期望的那样去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这更增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难度。

(二)技术水平低下

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不计资源与环境成本,高消耗、高污染、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在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使得持续发展的技术水平低下。首先,资源利用技术水平低;其次,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也十分落后。

(三)制度不完善

首先是缺乏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如对一些自然资源的产权缺乏明确的规定,致使出现随意挪用耕地,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不协调的经济现象。其次是环境保护的监督制度不健全。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对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不全面,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认真负责。此外,缺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严重制约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由此可见,当前的制度安排上存在不少缺陷,难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亟待进一步完善。

三、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被迫改变“征服者”的姿态,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发展模式,人类正在摆脱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一)培养和谐发展意识,普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责任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紧迫性,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全面发展的关系,积极开展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促进只重视人类发展而忽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观念的转变;树立新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要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改变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理念。通过有系统、有组织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的意识,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谐发展意识。

(二)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的身体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表现,提高人口素质能够使一般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要控制我国过快增长的人口,必须把人口控制在我国水、土等自然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同时,考虑到我国当前与落后生产力相联系的人口比重太大,需要大幅度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为此,应当加强义务教育的实施,积极开展科学技能培训,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首先,努力突破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挥高科技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组织开发有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次,鼓励研发废弃物中心利用处理技术,包括工业“三废”、城市及农村生活污水等的处理再利用技术。此外,应当制定并落实优惠的科技创新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环保型的科技创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建立和谐发展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巩固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农业;加快工业产业结构改造和优化升级,降低工业增长对资源的依赖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带动经济结构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树立循环经济的观念,加快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行循环节约型的资源利用模式,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唯GDP论”的片面观念,要改变GDP的计算方法,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制度,树立绿色GDP的新观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作文 篇10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主题;人和自然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120-01

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在“人和自然”的主题方面存在差异,是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和研究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作品的重要线索。

一、英美文学发展的分析

英美文学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长期以来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英国文学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英国与美国语言因为同属于一个英语体系,长久以来认为美国文学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两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外在力量的影响,以及遵循文学内部自身规律,其文学发展历经了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维多利亚、现代主义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战后则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中古英语时期的文学较以前在扩展主题、丰富类型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而且深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传奇小说及诗歌逐步流行。

二、英美文学中人和自然的主题分析

尽管英美文学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多元化,但社会的存在无外乎人和自然,世界上好多文学作品都是反映“人和自然”这一主题的,当然英美文学也不例外。

英美文学作家在作品中力图揭示在特定条件下主宰人的行为的两种力量:一方面是遗传,是人内在的力量,具体来说是描写人对其生物本能的依赖,即人追求爱情、金钱和享受的不可压抑、无法阻挡的欲望。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是外在的力量,是作家对人所生存的社会的研究,具体来说,是描写高度文明的社会给人造成的威胁与围困。民族传统依据每个民族生活的社会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传统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能长久地在民族成员中保留下去。

自然,既是人类的母亲和摇篮,又是人类的敌人和战场。这种矛盾的关系,体现在人类的自然观念中,便是两种对立的心态:回归自然与征服自然。这种对立一直贯穿英美思想、文学传统的始终。就文学家个体而言,他们的思想观念及其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显示出一种深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性和变动性。有的礼赞、崇拜自然,有的在对抗、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突显人的尊严和价值,有的聚焦于特殊的人化了的自然环境,有的呈现出一种回归自然与征服自然的交融,有的显示出超时代的远见卓识。

三、我国文学作品中人和自然的分析

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故事含有丰富的泛神论思想:自然界的一切都神圣不可毁坏,因为一切都是从一个叫“”的巨人身体长出来的―――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云,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传说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人类应该爱护自然和其他一切生命。

四、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中“人和自然”对比分析

在探讨英美文学中的“人与自然”时,实际上是包含着比较与借鉴的意图的。通过通读惠特曼、梭罗等人的作品,我们了解到他们都是受到过我国宗教和哲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识到,我国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天人统一的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价值。事实上,现代西方某些哲学、伦理学在理论建构之际,就已经吸收了一些我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统一的智慧。德国学者格罗伊从东西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对立特征,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以印度佛教和我国道教为代表的东方传统“人与自然”与英美作品中反映的“人和自然”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遗憾的是我国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急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大量引进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忽略对本国文化传统的建设与更新,如今已面临比西方国家更为严峻的自然问题。目前我国在大力倡导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在这样一个思潮巨变的历史时刻,一方面,作家们应该大力弘扬我们祖先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大力推出优良作品;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有责任感,要注重社会的我和自然的我的统一。

人与自然作文 篇11

一、文艺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首先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超越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人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利用和开发自然,促使自然与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如若过分强调了人类力量,特别是现今社会对自然界的不合规律的“征服”即无序乱开发,必然引发自然界的报复,它要求人类采取符合科学有规律地运用自然界来为人类服务。这正是文艺所要关注的生态美学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文学艺术描绘的自然美提醒人们,注意人与自然相处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美学原理,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审美境界。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带给我们美的愉悦感。如果我们经常地吟诵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歌颂自然美的精彩篇章,欣赏齐白石等老艺人留下的虎、鱼、虾、竹、松、梅等描绘生态和谐的优美画卷,从中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所形成的审美境界,我们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大自然的优美壮丽。文艺作品以独特地、具体感人的审美形象来寓教于乐,怡情养性,于潜移默化中起到不可估量的审美教育手段,它可以使人在自然美的感受之中,更为深刻地领悟到生态学的和谐原则,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人与自然同在共生的关系,让大自然更加美好。

二、文艺可以促进人与社会(他人)关系的和谐

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根本标志,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表现。只有当每一个体与他人所组成的社会的对立被超越,在社会实践之中形成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高度统一,每个人才有了真正的自由,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生活实践之中,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构成了人与社会(他人)的和谐关系,从而构成人对社会(他人)的审美关系,才有了形形的社会关系的美。

文艺正是通过人们现实社会关系来表现人的审美形式。一方面,文艺可以直接表现现实生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形象地显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让人们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形形的社会关系的美,从而自觉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作品中就出现了许许多多这样的小说、散文、戏剧、影视作品,像《白求恩》、《张思德》、《美丽的田野》、《任长霞》、《郑培民》、《中国男孩》――它们不仅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塑造了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典型人物,而且形象地显现了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审美动力。另一方面,文艺也可以反映和表现我们现实生活之中的不和谐现象,并与之进行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如《省委书记》、《但愿人长久》、《惧风行动》、《反差》等反腐题材的小说、戏剧、影视作品,不仅可以起到督促、警示的作用,而且对于遏制、消除现实生活之中的丑恶现象和不和谐现象也是大有裨益的。另外,《三子争父》、《三个媳妇》、《超生游击队》、《卖拐》、《相亲》等一些带有幽默、滑稽、讽刺意味的文艺作品,可以调节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的心境,让人们在笑声之中反思社会生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近。

三、文艺可以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篇12

关键词:生态生产力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211

1 和谐社会中的生态生产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美好社会,我们党和国家在解决温饱问题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时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应运而生了。建设一个和谐、协调、稳定的社会是人人所向往的,随着社会本质的认识一步步的深化,和谐思想的内涵也进一步得到深化。

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1]和谐社会的这几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是要求人的和谐,而且还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生产力从生态化的角度出发,确立生态系统对于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把人类的生产过程纳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过程;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最终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生态生产力在这个层次上可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城乡、区域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2 生态生产力的提出

生态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活动的全部。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原始文明社会、农耕文明社会和工业文明社会三个阶段。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是生产力发达的重要形式,但是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的增加,更带来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最终也在一步步地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在对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反思中,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生态生产力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政治、精神的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 政治和精神等方面的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社会自身就会陷入生存危机。五位一体的发展凸显出发展生态生产力的要求,恩格斯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蓄和储存水分的中心。” [2]马克思把人、自然、社会作为统一的有机联系的大的生态系统予以探讨,立体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然、社会三个方面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

3 中国发展生态生产力的路径

第一,转变发展理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战略。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发展生态生产力,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人与自然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全民节能减排,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第二,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发展利用体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第三,要加大环保投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第四,加强对被破坏的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恢复。

第二,提高科技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生产力提高的作用越来越大,把科学技术应用在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着眼于科学技术在生态中的发展,不但可以使科技获得合理进步,而且可以提高生态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社会的和谐。在追求生态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降低生态技术的使用成本,做到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企业是科技发展和应用最紧密的地方,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在实现利润和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中找到平衡点,绿色生产、营销。

第三,生态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一种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有与之适应的上层建筑。当制度法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起反作用。上世纪国外倡导的“绿色GDP”被引进到国内,将环境和生态指标量化后并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中,以此衡量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客观上就是要求做好生态生产力的发展。

4 总结

和谐凝聚力量,生态文明建设铸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生态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人民出版社,2006:88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1:519.

人与自然的作文 篇13

近来,人们或许是良心发现,终于明白了大自然应与人类和谐相处,从而渐渐与大自然所赋予的一切产生了感情,建立了友谊,隔着的纱帘被揭开,心灵间弹奏着友情的旋律,悄悄回荡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天籁之音无时不在飘荡,又有谁在不经意间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是否在疏远呢?

仔细瞧瞧,怎么?刚刚揭开一层纱帘,难道又增添了一层吗?是谁呢?是人类自己!

成天的恩恩怨怨,整日的勾心斗角,每时每刻的仇骂、侮辱、白眼。人们又干了些什么呢?

连动物都明白的简单道理,难道人,这样的高级动物却不懂吗?

不,不是的!

只要我们之间多一点友谊的欢乐,多一份友情的祝福,多一颗充满友爱的新,多一座友谊的桥梁,多一双充满友谊的翅膀。我们就可以带着对大自然的爱,对友谊的信赖,带着这一切,去飞翔,去开辟一个崭新美好的晨曦,让那遥远的红光一点点的升起!

相信吧,这不会只是你的幻想,不会只是简单的动画,不会只是一个轻易破碎的泡影。

会实现的,会变成现实的!

要知道: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一切!”

信之美

——信赖的优雅

睁开双眼,

信之美,

清晨的阳光正

正是如此。

一缕缕撒进书香的世界。

爱的微瞑,

闭上眉目,

为信赖造了一个摇篮。

黄昏的雨珠正

一点点滴进心灵的膜膈。

安诚的成长。

轻轻抹去,

人与自然一切的纱帘。

这是信赖,

因为信赖

永不泯灭的优雅之美。

人与自然作文 篇14

【关键词】“道法自然”

艺术活动自然

如果说儒家思想的“中和之美”上袭远古文化,下开封建文化之正道,那么道家倡导的“自然之美”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把审美对象无限地扩展为存在的一切,便与儒家“中和之美”构成了一种有机的互补。老子《道德经》里:“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论述,可以让人领悟生命那种永恒状态的美,他提倡的非人工的“自然之美”又可让人领略“自然而然”的理想之美。她之所以能与儒家文化共同贯穿中国两千多年,是因她不仅能满足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之需要,且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道”即宇宙之道,是万物之本源,产生与变化之动力。老子将其作为解释一切事物的根据,也将其作为衡量美与丑之标准。事物应保持其自然天性之特征,不经人工雕琢,才是最高的美。合乎规律,自然无为,见素抱朴。俯瞰中国的紫禁城,气势磅礴中体现着严格的对称性,犹如自然界中诸多事物,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因而这“自然之道”表现着人与自然的契合,人类热爱自然,顺应自然,将此“道”作为与自然相处的信念,一切以自然为真,反对伪饰,追求平淡和含蓄的“虚静”与“空灵”。艺术家亦应遵循此规律进行创作,保持一份自然天性的特质,方可体现“自然之道”。

在西方,当代艺术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呈现出了较复杂的自然审美观。如古希腊始将自然状态视为生活的最高境界,摒弃一切文明的财富和价值观念;17世纪时人们把生命的价值寄托在于永恒的沉思;至后来,卢梭将“回归自然”作为重建人类文明的理想。如此的变化,便将“重返自然”作为人类进步的标准之一。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对“自然”的追求与理解,谋得一条和谐的自由的发展道路,是整个人类共同的愿望。人类的生存是与自然一体的相互联系的共同存在,应与万物和谐一体,走向和谐共生。

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异化日益严重,日益疏离自然。有人将自己的物质生活依附于机器,并且将精神生活亦维系于机械的貌似文明上。淡忘了自然的存在,众多灰色阴暗的情绪诉诸画布,成为宣泄情绪的艺术主题。将自己关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内,借助现代设备面对相机镜头瞬间的记忆,创作蒙蔽大众双眼的风景画,美其名曰: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依恋,此合“道”乎?

从20世纪g0年代开始,中国经历着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历史巨变。艺术话题被置入新的历史语境,在东方与西方、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与交融中开始了中国艺术审美等问题自身的重建。不再是对形而上学终极之物永恒的崇拜,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对自身价值、发展进行关注的各类瞬间,有人说它好似现实功利,个人欲望和市场操作的混合物,不知是因为利益之轴磨损了我们的精神还是市场意识形态占据了统治地位。然而,正当西方现代文明以巨大的扩张力渗透向各个角落时,却发现这种文明正将人类引向毁灭。

从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可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覆灭便是人与自然未曾和谐相处的最好力证,万顷良田,丰饶的物产最终因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与抗衡而烟消云散,而隔海相望的希腊人只因看到了宇宙的本质,最终形成了自己辉煌的文化,这便是“自然之道”。

无论从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绘画,都能清晰地看到,从古代中国开始,人类对自然始终不存有征服和敌视态度,人总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生命亲切对话。道家的太极图作为其标志性的图像符号,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与思维方式:承认矛盾,相信矛盾相生相灭,使矛盾双方永远处于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西方社会因“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结合,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物欲为目的,以科学手段向自然无限索取的生存方式,将人类带上了一条轻视精神,重物质文明的不归路。当人类开始觉醒,并试图医治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创伤时,中国的老庄思想无疑是一味良药,亲近自然,依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事物发展的终极规律,才是真正的“自然之道”。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美术现象可以看出,反对传统是当时最突出的特征,将其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标志,然其实质不过是在实践方式上学习或追慕西方。当国人看到经济与技术落后于西方,他们便以完全开放的心态观念西化,艺术创作上形式的模仿表现了一种美学上的退化,正是由于这种表象上生拼硬凑的方式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急于找到存在的价值的真实写照。从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直到当前,中国美术乃至文化总是摆脱不了“西方”这个参照的纠缠,总得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与民主,这种科学给了文化艺术与西方正常交流、融汇的合法性,同时与世界“接轨”。当艺术家们开始觉醒,亦步亦趋总是找不到自身合理出路与真正价值时,开始思考艺术的“民族化”与“世界化”问题。最终想到了曾绵延几千年不朽的“道法自然”,从本民族的优秀思想中汲取养料,创造属于本民族的“现代化”。众多中国艺术家与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创作了不朽的作品,走向了世界。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篇15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繁衍,主观地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主体性,人类可以任意对大自然采取任何措施来发展自己。到后来人类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社会科学不断发达的情况下,人类意识到自然在这个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会以一定的形式反馈给人类它们的情绪,出现自然灾害,天气异常等等。到后来,人类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把自然作为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从一个极端来到了另一个极端,也不能合理科学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直到二十世纪末,人类意识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与伦理道德密不可分,便开始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严格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来处理这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时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一、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在原始社会里,人类生产生活水平落后,生活质量低下,对于生活的各个要求得不到满足。而自然界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资源,人类便萌发了到自然界中索求资源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思想。于是人类开始大力的开采,砍伐。但由于那时的人类的需求尚未膨胀,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之内,所以并没有产生自然界对人类的恶性反馈。后来随着人类不断发展,改造和征服自然界的欲望不断增加,自然界的压力不断增加,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开始出现。一开始产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主义思想开始动摇,人类开始研究自然界,试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并且意识到自然的愠怒和报复,开始树立以自然界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义。一切以自然界的原生态发展为前提,尊重自然,合理的控制人类自身的欲望。

在这个时段,产生了自然即神的思想,认为自然界由神统治着,人类的不合理利用触怒了神,所有的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都是神对人类的惩罚。这样,人类从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个极端走到了自然中心主义的另一个极端,人类大肆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情况有所收敛,但人类自身的发展开始裹足不前,生产能力开始下降,历史的车轮缓慢前进。直到十九世纪末,人类利用辩证的唯物主义观念来剖析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利用科学的,发展的观念来看待两者的关系,人类才意识到,人类尊重的不应该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所呈现出来的规律,并且在这个规律的制约之下最大限度的发展自身,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在这个关系之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没有被上升到伦理道德价值观的高度,没有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待这个关系,并且从中得到某些处理这段关系的先进的方法措施。

二、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观念

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在和谐发展上面。伦理道德观念本是用来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引进伦理道德观念来进行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更能容易地看清它们之间的各种转换和融合。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观念有两层意义,一是自然环境是伦理道德的“物化”结果,是从人与人之间关系中得到的启示;二是伦理道德价值观是自然环境发展状况和潜能的外在表现,它标定了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衡量自然发展的情况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健康程度。

首先,从古代社会中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人类一直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应该是统一的整体,双方不可分割,不可战胜,不可改造,应该相互敬重,在看清各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定。这和现今的伦理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便是要求自然的发展成果,人类自身的发展都以伦理道德的理念来表述。这种表述方式的提出,其重要的意义在于人类从另一个发展着的,已经成熟的角度来考量两者之间的关系,遏制目前普遍存在环境问题,气候问题,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广角的视野来解决相关问题。

其次,自然环境的恶化,恶劣天气的出现等这些状况免不了会从人类自身去寻找原因。这种情况下,伦理道德观念的引入给环境问题的评价机制提供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方法。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仅是评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好坏,也同时也反映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健康状况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发展现状。更可以从道德方面,以大众的道德尺度来衡量自身的发展的可行性,从社会舆论的层面来衡量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健康程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