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以节日为话题作文(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卞安博
又到了端午,随着奶奶清晨呼唤声的响起,我不禁又想起了那年、那事、那物。
那同样是一个清晨,清爽的风迎面吹着,我与奶奶一同跨进了那长满艾草的园子。园子里是没有蚊蝇的,到处弥散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奶奶先将手套戴上,然后抄起一把锃亮的镰刀,对准艾草的根部“呼”的割下去,动作干脆利落,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我则在后面将艾草捆在一起。奶奶割的艾草总是长短一致,我那时是感到十分神奇的,非常佩服奶奶,奶奶说这样割的艾草插起来会很好看。这真不假,当奶奶将艾草插满全屋时,那些艾草长短一致,错落有序,甚是美观,伴随着的还有阵阵清香。插完艾,奶奶总会将艾送给邻居们,她会拿着艾一家一家地送,只送,不卖。奶奶的这种热心对我现在都是深有影响的。过了多年,我至今还犹闻到那艾草的清香。那些美好的记忆永不会被抹除。
艾送完时,已是正午,当我从外面回到家时,奶奶已经做好了饭,每至这时,一阵浓郁的粽香便将我勾上了餐桌。
到了吃饭之时,奶奶便将蒸锅打开,将里面的粽子端出来。这些粽子可是我的最爱,它们有三尖状的、方棱状的、甚至还会有类圆形状的等等。每一个形状便代表一种口味,有原味的、蜜枣的、腊肉的……当然我最喜欢的是咸蛋黄口味的,其味鲜美无比,甜甜的蛋黄中渗透着些许咸味,能使我看到便垂涎三尺,不吃则已,一吃便停不下来了。多年过去了,如今奶奶也仍给我做那蛋黄味儿的粽子,可总觉得哪里缺了点什么,是童味,是乡愁,我也说不清楚,只是隐隐约约的感觉。
每至午饭刚结束,外面总会响起伙伴们的吆喝声,每到这时,我就会拿起早已折好的纸龙舟奔出门去。
赛龙舟一直以来都是端午特有的习俗。我们会找一条宽敞的小河,将纸龙舟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一条一条的从上游的地方放出去,然后我们绕小路跑到下游去,在那里拉上一条红线,然后打赌,看谁能得第一名,代价就是我们手中的彩纸。那时我叠的纸龙舟算得上不错的了,因此尽管我每次拿不了第一名,我也会赢到一些彩纸的。那时我心里是极高兴的了,在伙伴面前能风光一个星期。后来我将赢来的彩纸做成了一条大龙舟,漂亮极了,这也是童年的回忆。
而今之时,随着年龄的渐长,学业是越来越重了,伙伴们也各奔了东西,很难再见上一面。我自己也来到了这钢筋混凝土所铸的城镇中求学,我已是很难再见到童年端午的模样了,如今追忆起来,心中便满是感慨,惆怅不已。
这时一阵微风袭来,我又嗅到了那艾的清香了,随着一阵风铃声响起,清晨的第一束霞光洒在了我的脸上。
啊!又是一个好端午。
“爆竹声声辞旧岁,欢欢喜喜闹新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到了,学校特地让我们毕业班的同学回家休息调养,准备投入紧张的总复习;我也趁这个机会,在百忙之中能感受节日的魅力!
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门口时,门上已经早早的贴上了倒着的“福”字,寓意着福到了;门框上贴着爷爷亲手题写的对联,看到这些,我心想:“春节到了!”我高兴的抽出钥匙,麻利地把门一开,眼前的景象让我耳目一新,家里的布置、家人的衣着,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茶几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果脯,桂圆代表团团圆圆,莲子代表早生贵子,等等…。。这些无处不体现了节日的魅力,我被它深深地折服。
吃过午饭,我和妈妈一起到年货市场采购年货,市场上的年货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这次老妈特地买了条鱼,让我感到十分新鲜,于是我好奇的问:“妈妈,平时我们家不吃鱼,为什么今天特地要买呢?”妈妈听了,笑着回答说:“这个叫年年有鱼,是来祈求我们一家来年的工作和生活和谐、美满、幸福。”节日的魅力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不知不觉到到了晚上,餐桌上摆满了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家人团坐在一起,父亲点燃了喜庆的爆竹,春节最重要的环节————年夜饭,正式开始!席上家人有说有笑,细数一家子一年来的收获……这些再次让我感受到了节日的魅力。
感受节日,体验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感受节日,领会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感受节日,享受合家欢乐的幸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节日吧!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也就是除夕。
清晨,我早早起来。昨夜我几乎一夜没合眼。我走出房门,来到阳台,只见火红的灯笼挂上了天,吉祥的春联贴上了门,到处喜气洋洋。
傍晚,一支支五彩缤纷的礼花,陆续射上了明朗的夜空,给夜空镶上了一朵朵绚烂的大花,显得分外妖娆。远处,“噼哩啪啦”响起一阵炮响,打破了长夜的宁静。近看,一道道美味的菜已经陆续端上来了。看那油闷大虾,只只火红火红,香气四溢。再看那些螃蟹,刚才还活灵活现,舞着大钳子示威,横行霸道,威风凛凛。现在却躺在盘子上动弹不得。芥蓝菜更是脆色欲滴,营养丰富,真可谓“好又多”。望着这一桌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盼望开饭的到来。
终于开饭了。同时,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了。一首首歌曲悦耳动听,一个个小品让人捧腹大笑。我最喜爱的还是宋丹丹的小品和大兵的相声《免费电话》,那句台词至今仍印在我的脑海:“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哦耶!”让人听了不禁哈哈大笑。
吃完饭,我们大家一块说说笑笑。屋子里欢声笑语响成一片,屋子外张灯结彩印入眼帘。我喝了一小口咖啡,和大家一起下象棋、打扑克、变魔术。夜深了,却没有一个人打哈欠,也没有一个人有一丝睡意,夜空中亮如白昼,却仍看见星星在眨眼,月亮在沉眠。十二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五、四、三、二、一!”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年到了!全家人都欢呼起来,此时此刻,又有谁不为这欢呼呢?
在春节里,人们想必是最开心的。热闹的春节里,千家万户的门前都贴上那寓意着好彩头的对联,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打心底里都是很欢喜的,春节是热闹的,也是和和美美的。
春节那天,街上红红火火,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是一年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日子,外地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车票,只为团聚,更恰当地说,是为了家中的温馨与爱。
在腊月初旬的这一天,天气是十分冷的,但是记忆中妈妈凌晨五点就早早出门了,待到妈妈回来的时候,已经中午11点多。
在春节的最后几天,我们只管着穿新衣在家里等候,有时家里人一起看看电视,吃吃水果,没有那么繁杂,一天也就这样和和睦睦的过去了。爸爸妈妈在家与外面两路口跑,较大的姐姐则帮爸爸在门前贴好对联,那龙飞凤舞的字迹,给春节多了一份喜庆。春节的第一天,我们小的只能呆在家里,这天是不允许出去的。
到了中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菜,在我们这鸡鸭鱼鹅是少不了的,妈妈把昨天煲好的鸭端出来,家家户户满是鹅的香味。贪吃的弟弟有时好奇地盯着那在喷香的大鹅,伸手就抓来吃,我们劝了好久,可算不偷吃了。在饭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菜,琳琅满目,等菜上好,我们就开吃。对了,爸爸妈妈也叮嘱着我们,在这一天必须讲好话。
晚上的时候,家家灯都亮着,这几天也是不可以关灯的。鞭炮声日夜不绝,孩子们都捂着耳朵躲进家中,噼噼啪啪大家也笑着,整条街都是爆竹的贯穿,还挂着一个个笑眯眯的红灯笼,当我们看见亲戚的时候,第一句可别忘了说“恭喜发财”,红包,寓意着lucky money,几个孩子到处乱逛,街上还有卖玩具的小摊档,孩子们有了钱,当然争先恐后的去买玩具了。
这就是我们这个春节。大概在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大家也恢复了日常的工作,孩子们也得上学了。可我们还是期待着下一年春节的好风光。
刚听说今年开始春节不准放鞭炮时,我不禁哑然。
坐在家中看春晚,耳边却没有了鞭炮的轰鸣,没有了空中绚烂的烟火,心里竟会如此不适应。人们放鞭炮是为了图喜庆,图热闹。而现在喜庆没了,热闹也没了,成为了缺憾,成为了不圆满的句号。
想想过去,壮着胆子点燃一根“窜天猴”,在它上天时发出惊叫;一手一根烟花棒,借着五彩的光焰在空中挥舞,那是何等的耀眼;拿着一盒掼炮,与小伙伴比谁的声音大,气势强……直到把一袋子鞭炮全放完才肯罢休。而现在,难道再也看不到如此的盛景了吗?
但还不止是这样。
最近人们对我们自己的节日,好像越来越不在意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些节日被人们过的越来越随便,有的甚至仅仅为了可以放假而期盼。到了节日那天,一起吃个饭,买点粽子月饼什么的就完事。记得上次端午去买艾草,回来时却被楼下几个年龄相仿的朋友问道:“这是什么呀?”…
难道人们对传统习俗越来越陌生了吗?试问还有几个人会在元宵节提灯笼,猜灯谜?还有几个人会在中秋祭月赏月?还有几个人会在重阳那天真正的戴茱萸,陪老人登山?寥寥无几。
我们的节日本就是用来让人们去纪念的,我们的习俗本来就是让人们来传承的。但如今人们不去纪念节日,不去传承习俗,那节日的真正意义,又在哪里?当未来的孩子听着“放鞭炮驱年兽”“投粽子祭屈原”“赏月拜嫦娥”“景桓重阳除魔”的故事,却不知这些习俗身在何处,那,该有多么寒心!
人类的不断进步,却无意导致了我们节日的退步。究竟何时,我才能真正过上一回,我们的节日?
在许多人眼里,过春节就是贴春联、放烟花、吃团圆饭、看春晚、拜大年,我们家也不例外。可在我心里,春节应该是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放松心情,做一些平时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跟爸爸一起做模型,跟妈妈一起看4D动画电影,或者一家人一起外出旅游……真想过个不一样的春节啊!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今年过春节,我们家终于“大改革”了——“焕然一新”的新过法,让我们整个春节都沉浸在欢乐祥跟的气氛中。下面,我就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家过春节的“改革三章”吧!
改革第一章:不逛商场泡书城。往年,春节前夕,我们总是要来个全家总动员,花上好多时间到商场疯狂采购,新衣、零食、礼物……大包小包拎到拎不动为止。今年春节,我们把购物的一半时间改成了泡书城,各自挑选“心动”已久的书籍。而相约看书,也成了我们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改革第二章:轻松告别兴趣班。为了不输在起跑线,每个假期,即便是春节,总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班或者是演出活动在等着我。今年春节,我终于轻松卸装,跟它们说“BYE—BYE”了。放松心情的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跟小伙伴一起玩耍,享受属于我的童年。
改革第三章:旅游给春节画上笑脸。几个玩得来的家庭、一群热闹的小伙伴,我们组成了自驾游团队,开始了我们快乐的浙江游。一路上,我品尝到了美味的嘉兴棕子,看到了气势雄伟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坐到了有着餐厅、茶室的大轮船……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哈哈,我们家过春节的“改革三章”够炫吧!你也想过个不一样的春节吗?那么,赶快计划吧!
想必大家都知道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把大家知道二月二是什么日子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二月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人们通过种种形式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寄托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种种习俗在这一天成为符号,彰显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庄河县志》载,农历二月初二,传说为土地爷的生日,又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民间一些老艺人说,庄河二月二的种种习俗是从唐朝薛礼征东时传下来的,老一辈一代一代传到现在,已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那你知道二月二的习俗有哪些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二月二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灰囤”,清晨将自家锅台里的草木灰掏净,放到盆里,将盆里的灰洒在院子里、大门口和场园,打一个圆圆的大大的草木灰粮仓,并在粮仓前再打一个梯子。农户们以此表达心中的愿望,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满囤、米满仓,生活美好,喜气洋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可以叫端阳节,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饭投进江里,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投入江里的米饭全被鱼吃了。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米放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包成四个角的形状,鱼见了以为是菱角,因为菱角有尖尖的刺,鱼就不敢再吃了。
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外婆也会把长长的、青青的艾条挂在家门口。我最爱吃的就是大肉粽了,特别是高速公路上的绍兴服务区卖的“诸老大”粽子,味道非常鲜美,让我回味无穷。
儿童节,是我们的节日。这一天,全国的孩子都无换了,因为这一天是属于我们的。
记得五年级的那一年儿童节,我们是在学校度过的。这一天,老师安排我们几个班干部在黑板上画上主题,并且画上背景,我们按照老师说的画了一幅漂亮的画。之后,老师让全班同学把各自的桌椅移到墙边,中间空出一片大空地。老师准备了游戏的道具,装在一个紫色的袋子里。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是儿童节,是你们的节日,今天下午你们可以尽情地玩。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贴鼻子,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同学们个个都很激动,气氛十分热烈。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头,是动画片《大耳朵图图》里面的主人公“胡图图”。老师首先叫了小畅,老师把图图的鼻子递给小畅,并给他蒙上眼睛,班里先是全班肃静,之后有人喊起来,全班就跟着喊起来。有些人故意捣乱,给小畅值了反方向,最后,小畅把鼻子贴在了图图的脸蛋上,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第二个上场的是小昱,他信心满满地向前走两步,之后脚步放轻,越来越警惕,同学们有的喊“左”,有的喊“右”,有的喊“向前走”,小昱犹豫了,不知往哪走,思考一段时间后,他决定向前走,贴好了鼻子,摘下了红领巾一看,他把鼻子贴在了千里之外了,同学们又开怀大笑。
这一天,我们放下了学习,放下了压力,开心地度过了这一天,希望下一年六一儿童节快快到来!
我国有许多的节日,而不同的民族则有不同的节日。
在蒙古族,有一项历史悠久的节日——那达慕节。“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无论哪一个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它的前身是“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举行那达慕时,人们都高声欢呼,欢迎英雄出场。热闹极了!人们都欢呼着:观众们大声为选手打气助威。这比赛不是比赛,而是各家的交流大会呀!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引人注意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就定胜负。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十分特别。
那达慕节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