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双足,就着样,行走于时间的沙漏中。光与影交织于树叶的空隙间,诉说着他们的无奈。岁月于感情相会于云间,洒下记忆的残片。我追溯着,却只见那满目灰白——悲伤。
风吹起一片枯叶,似一张日历写着“秋”,我默念着。我追赶着他回到了家。
墨绿色的沙发,老旧的电视机,地面却光亮入镜——这是一位心细的主人。转向那沙发,一位银发白眉的老人正在打鼾。
这位老人啊!陪我走了很长很长的路,但在我眼中只是短短的一节,真的很短很短。可他在有一天对我说:“时间太慢长了,我已经无法再陪着你了”。他是如此的无情,让我无法呼吸。
记忆中,他总是那么严肃,不苟言笑。但却只对我露出那样的笑容,温暖而慈祥。记得,他很喜欢武术,一把大刀挂在墙上,那是他的最爱,沉淀着他那无人知晓的曾经。
我沐浴于阳光之下,享受着他的爱。望着他,希望这便是永久。能在不远的将来,由我扶着他,让我来回馈那无私的爱。
可是,我不知为什么,原有的温馨变成了哀凉。那天,我一如既往走进那扇门,去摇醒他,可他却再也没能起来,再也没对我微笑,只是冷冷的躺在那里,无声无响。空旷的房间寂静无声。
那时的我,茫然不知其因。但,渐渐地,我明白了。是我的贪婪,一味所求才造成了那样的事。我是如此无知、恶毒。太迟的明白了给予于回报,太迟的明白了“孝”
我啊!是多么希望可以再见见他,他未享受,我未回馈,他去长辞于世。我是多么的悔恨啊!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你说,什么为“孝”啊?我说,我与子相协成孝,何尝不是一种互给、互予,是一种共同的感受。我错过太多,失去太多,环顾四周,已无能为力,泪眼朦胧,那是我说不出的愧疚。
亲爱的爷爷啊,在那开心些吧!您的刀依旧挂在墙上。刀经久不用,已经生绣了。可在我眼中它依旧光亮着,闪烁着您的背影。这份遗失的孝,怕是只能在这诉说了。“子在下,老在上”这句话送给您。永远,别忘了,我在下面望着您。
孝,一个普通却又不寻常的字,一手放纵那便是遗憾。随风飘荡着,所到之处皆是哀伤——一座枯老的坟茔。有我那遗失的孝,深深地遗憾。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中的“孝”对于古人来说是第一位的,但是,“孝”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最基础的。
在古代,因为孝这个字,便出现了许多令人佩服的人:《三字经》中到说道“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这便是古时孩子对父母敬孝的方式: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晚上还替父亲暖被窝,九岁就能懂得孝敬父母,并且还会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在当时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举动啊!
如今,在我的身边,在我的眼中,时不时也会出现像“黄香“这样的人。
我认为,在我家这个大家庭中,就“藏”着许多拥有“孝心”的人。先来说说我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他们的孝心体现在哪吧!我们家有一个老祖宗——也就是妈妈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太奶奶已经90多岁了,腿脚什么的多不大利索,好像是在前几个月,发生了一场“意外”,太奶奶不知怎的,摔坏了一跤,这一摔,把大家都弄着急了,叔叔们,赶紧背的背,准备的准备,开车的开车,没有人嫌麻烦,也没有人嫌这么兴师动众。只管做自己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经过这样的一个大风波,太奶奶的身体总算的没事了,这个功劳总归是叔叔阿姨他们的,事后,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力量知道他们这样做呢?现在,我明白了,能够驱使他们这样做的,就是他们对太奶奶的一片孝心。
到了新年,不仅是我们孩子收到了许多红包,连太奶奶也收到了,甚至比我们的还多,这下,太奶奶看着她的儿子、孙女、曾孙女,笑得合不拢嘴,另太奶奶这么开心的,一定也是我们的孝心吧!
“孝”是我们最基础的本性,《孟子》中也有一句警告大家的警句——无父无母,是禽兽也。这句活的意思是:当你对父母不孝,朋友不忠的时候,你就是连禽兽也比不上的人。
“孝子”的标准既难达到又很简单,只是能和父母、长辈聊聊天、说说话,不冷漠他们,不过,这对于没有孝心的人来说,是比登“珠穆朗玛峰”还难的事。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忘记这句话“百善孝为先”,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完成它,去达到它,我眼中的孝子,就正是达到了“孝子”的标准。
每次到了寒假暑假,我都会有一段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也许他们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盼我能够回老家看望他们陪他们一段时间。可自打进入高中以来,一个月放一回假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好的方面,假期比以前要长得多,能有更多的机会回老家。不好的就是家庭聚会都无法参加。这两者相互抵消。和家人见面的机会也没多大改变。这次室进入高中以来第二次放大休。我也准备回老家看看。可这一次我有点担心。.。.。.。.
暑假在乡下呆着的时候,外公外婆有一阵子没犯的老毛病又逐渐浮出水面。外公早年在外面长时间做工,脚步患有多年的皮炎。本来一直在擦药。可是最近药都用完了。每天看着外公忍受瘙痒和疼痛。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问他要用什么药才能治好。他说这药乡下没有卖,要我下次回来看他时帮他从城市的药房里买一只。那种药叫做“银屑果粒”我立即答应了他。并信誓旦旦的说一定可以办到。.。.。.。
那次回来后我却一直没有买那种药。其一是因为回城后家里事情比较多,苦于没有时间。其二是我跑遍了诸如“老百姓”“同仁”这类的大药房,一再打听却没有这种药。如此,竟至于我颇为怀疑:这是什么药?怎么如此难以寻求?我一头雾水的情况下打电话给了外公。.。.。.等了一会,话筒那边传来外公亲切的嗓音:“戴鹏飞啊!这就难得听到一回你的声音类!什么时候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咯?”我很不好意思地说“外公,你上回要我买的药我一直没买到”外公哈哈一笑:“原来你一直记得啊!这就劳你费心了。那种药上回你走后我又打电话给你妈妈,让他们大人去操心了。怕影响你学习。你这段时间怎么样咯?”我一听就放心了:“您老人家下次办好了也告诉我一下啊!我这段时间学习进步比较大。明天我就回来看您老人家。你和外婆这段时间还好吧?”外公也放下了包袱:“只要你们好就行了,我们没有什么太多事情要你们操心。你明天回来想吃点什么?”我略带责备的说道:“不要专门准备啦,就吃点平常的东西就行了。没什么事情我就先挂了啊!”放下了电话,想着明天回家的饭菜又不知比他们平常的要好多少。我的心里感慨万千。.。.。.。.
它,是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是人类经历千年繁衍至今的最高标准;它,是炎黄子孙心中永恒的信念。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它依旧是人们心中的精神食粮。
因为它,唐代孟郊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纯朴素雅的诗,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到了清朝又出现了“父书空满筐,母线索我褥。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这般感人的诗句。
这便是从古至今人们所尊奉的“百善孝为先”,这便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历代君王所推崇的孝道。
曾今有一次出门游玩,风很大,我们都靠在山边休息。抬头远望,看到一只老乌鸦趴在一个山腰上已经奄奄一息了,当时我想,它一定会饿死的。这时,飞过来一只年青的乌鸦,它将嘴里的食物喂给老乌鸦吃,喂完之后又飞走了,这样来回几次,年青乌鸦不辞辛劳地喂食老乌鸦。
老乌鸦得救了,我也得到了教育,即使是被人们认为“不祥物”的乌鸦,都能怀有反哺母鸦的本能,何况身为人类,拥有高级智商,并推崇文明社会的我们。
当你登上了一个高峰,俯望山峰下的一切时,你不可以自傲,更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你之所以可以登上山巅,不完全取决于你自身,不能忘记那些曾助你一臂之力的朋友、亲人、甚至是陌生人。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的你,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对待他们。
也许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去孝顺他们,去感恩他们,毕竟,与亲人相聚的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当你发现你的父亲已是满头白发,行动变得迟钝,不再具有惊人的体力时,当你发现你的母亲已是满脸皱纹,失去年轻的光泽,对周围的一切开始不那么觉察的时候,你应该明白,他们已经开始老了,他们已经慢慢走向人生的尽头……
不要再留下遗憾,那将是你心中永久的阴霾,那是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你无力回天,那时你才会发现人是那么渺小、无能。
事实是那么残忍,那么无情,既然我们无法改变,那就抓紧每分每秒,超越命运吧!
星期四,我们举行了实践体验活动“走进德孝城”,让我们体验孝文化。
吃完午饭,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上了校车。这次活动虽然要顶着烈日走路,但不允许带水,这次活动不仅要让我们体会“孝”,还要让我们培养坚强的意志。在校车上大家格外兴奋,说说笑笑。汽车开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
我们下了车,眼前的事一座很大的门,上面用金色的字写了“圣旨姜公祠”旁边还写了几幅对联,到处都是老建筑,房子用瓦盖的,走在哪里,都仿佛回到了古代。听了导游的讲解,我明白姜诗一家非常孝顺,感动了皇帝,皇帝派人修建的。到了姜公祠里,这里有很多寺庙,寺庙是用瓦盖的,格外安静,人们在这里烧香供奉祖先,到处都是浓浓的香烟,走在这古老的路上,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大孝子们。来到最大的一座寺庙前,里面供奉的不是菩萨、佛祖,而是姜诗和夫人庞三春,原来姜诗一家是是大孝子,当地为了尊敬他们,供奉他们。涌泉跃鲤的故事讲的就是他们,那股泉水至今还有,叫孝泉,泉水清澈见底,仿佛看到一条条小鲤鱼。
孝泉的二十四孝雕塑也有名,里面分别用图画与雕塑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雕塑与画栩栩如生,戏彩娱亲里的老人趴在地上学小孩叫,刻得活灵活现,好像这个大孝子就在我们眼前。特别是姜诗这一系列的雕塑:庞三春不辞辛苦为婆婆挑水,安安送米……他们的孝行催人泪下。为了尊敬他们,把钱丢在雕塑身上。其中“合家欢乐”值15100元人民币,可他们的孝行无价,虽然这一个个大孝子已经不在了,可他们的孝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学校还请来了四川十大孝子之一的叔叔为我们讲解。他是一个医生,他非常孝顺。父母有病,他不顾工作辛苦,整夜守在病床前。父亲得病,他不顾恶心,将父亲的粪便掏出来。他就像几千年前的大孝子们一样。我们明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能孝顺,怎能治理好国家?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将孝发扬光大。我们首先要孝顺,对父母的一声问候、帮父母做家务、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心……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其实就是孝。
走进德孝文化,争做孝子孝孙,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孝顺父母,才能治国,多关心家人才能关心国事。让我们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吧!
曾有人问孔子何为孝,孔子答道:“现在的人认为只要赡养了老人就是孝。但是你也可以养狗和猫。要是没有敬爱又有何分别?”
孔子说的话十分合情理。我认识的一位长辈,儿子上了国外的大学,奖学金充裕。每年还会给家里补贴。他父母别提多得意了,一直夸奖自己的儿子孝顺。谁知儿子出国一去不复返。工作后每月还是会给家里寄钱,可他由于时差很少和父母通话。这对老人病了也没人照顾,想找个说话的人也找不到。心里的孤单虽没跟儿子提过,我们这些人都看在眼里。这样的儿子,也许是身不由己,可是在不是个孝子。他以为老人只要有好条件就行了,可事实上老人更需要陪伴,更需要一颗关爱的心。在每个人小的时候,父母用爱的养分把我们养大;同理,在父母老了的时候,我们也要用爱防止他们的心枯萎。可这位儿子没有做到为父母着想。即使有,相隔的万水千山也把这单薄的爱意阻隔了。他这是敷衍,不是不能孝,而是不想孝。
同样没有爱但被评为“促进子女尽孝”的举动是把常回家看看入法。我在听说这个消息时就暗觉不妥。这的确是一个帮助空巢老人和子女团聚的法律。可一旦什么事情被冠以“法”的名头,就变得铁血无情了起来。变得有些程序化,带有一丝强迫的性质。这法律下,被强迫看望父母的人的多少我不愿估测。但只想象一群年轻人没有爱意,黑着脸全不愿意地看望父母,椅子还没坐热又因其他事物离去的画面,就令人心寒。这样的冷漠,怎能促进家庭和谐?又怎能算是尽了孝?
真正的孝,不需要空口支票,不需要黄金万两。只需要子女怀着对父母的敬爱,认真地聆听,真心实意地关心就足矣。看古代有李密侍祖母汤药未曾废离,有木兰替父从军为家分忧,有王祥为母卧冰求鲤。无论男女长幼,他们都是真心爱着长辈的,因此才被传为典范。现代的孝子故事也没有哪个是由于给父母金山一座出名的。这说明孝并不是给予丰裕的物质,而是提供精神的富足。
没有爱的孝是金玉其表的败絮,没有爱的孝是冷漠无情的空壳,没有爱的孝是自说自话的苍白,没有爱的孝是互不了解的悲哀。只有子女真正爱父母,孝才不是表面的敷衍。有了爱的感情,才有完整的孝。
曾经这样一个调查:
一个教授在一个高中班级里问了两个问题:一,如果一个帅气高大的富人公司破产了,那么他身边的哪个女人会不会离开他?a,会;b,不会;c不一定。班里一阵讨论后,75%的学生选了a,15%的学生选了b,10%的选择了c。二,如果一个高端大气的美女车祸毁容了,那么她身边的那个男人会不会离开她?最后,选项一样,结果也一样。
教授笑了笑,说:“你们是不是都把他们想成男女朋友关系了?”同学门应声回答“是”。“那如果他们是妈妈和儿子,爸爸和女儿呢?”然后他们又做了一次。
结果,同学们一直选的b。
有人说父爱如山,在我们的。背后支撑着,支持着我们;母爱如水,轻轻地关抚,安慰着我们。那我们对父母呢?
相信大家都看过《变形记》吧,里面的城市主人公曾一度迷失于混乱的社会,疯狂在无尽的游戏深渊中,挥霍着爸妈的钱,在外“花天酒地”,有的甚至打骂自己的家人,让家人伤心欲绝。经过与乡村主人公的交换生活,他们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和谆谆教诲。变形少年李锦鉴回来之后,为爸妈做饭,打扫卫生,令爸妈无比的欣慰。
孩子的理解和帮助即父母最大的宽慰。
羊跪乳,妞反哺。一切由行动为鉴。
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对他们的爱。小学、初中的时候老师肯定布置过这样的作业:回家给爸妈说一句“我爱你”或给爸妈洗一次脚,看看爸妈的反应。但是真正做过的有几个呢!爱他(她)就一定要告诉他(她)。
从小事中帮助他们。爸爸妈妈一天工作下来还要回来做饭,打扫,洗衣服,少年的我们这些还干不了?
偶尔给他们一些小惊喜吧!给他们捶捶挺了一天的腰吧?给他们做一顿饭吧?在节日时给他们准备一个小礼物吧?
陪着他们。在农村有很多的留守的老人,一年不知见他们孩子几次呢。多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天,爸爸妈妈当年的爱情故事在听他们讲讲;爸爸当年的牛牛的事儿再听他吹吹;他们一路的辛酸艰难在听他们说说。
你们是我童话里最爱的天使,我要变成翅膀守护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