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点评:引领课改与原因类题满分妙方

  在高考问答题中,原因类题往往占很大比重。这是因为这类题具有思辨性,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对照联系强,涵盖知识面广。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历史试题点评引领课改 凸现能力

  一、课程观代替了教材观

  课程观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从2007年的试题来看,选择题、材料题设计都充分体现了以课程为中心的思想。在试题中有两种表现形式:

  (1)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这类题在选择题中的主要表现是提纲、选项中的一项是新的,而另外一项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概括、移花接木,来考察学生在新情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7年全国文综卷1的12题,关于帝王谥号的情景是新的,而选项则是教科书内容在主观题中的表现,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这种形式的试题在2007年全国文综卷1历史部分占全卷的60%。

  (2)完全脱离教材。这类题在选择题中的主要表现是提纲和选项都是全新的,都是教科书中未曾出现的。在主观题中的表现则是根据材料解决相关问题。随着历史教材编撰的一纲多种趋势,严格依照教材内容来命题已变得难以操作,因此,超越教材来灵活命制试题是一个必然的选择,2007年全国卷1历史部分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改变难、繁、偏、旧的学科本位知识观,注重考察学生终身学习必备主干知识

  文明交往与文明冲突是2007年全国文综卷1历史部分的主旋律,占历史部分的58%。试题所考察的内容大多是长时段的知识,这些历史知识在历史学科中都属于主干知识,而且许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三、侧重程序性知识的考察,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人类掌握知识的表征形式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能够直接陈述。陈述性知识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不能直接陈述,指能通过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在学习过程性知识的第一个阶段,是习得过程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第二阶段,经过各种变式练习,使贮存于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和贮存的程序性知识。第三阶段,过程性知识依据线索被提取出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与陈述性知识相比,过程性知识的习得速度较慢,但遗忘也较慢。分析2001年至2007年浙江卷历史试题的知识构成,我们会发现2001年开始加强了程序性知识的考察,结果考生普遍不适应,于是2002-2005年有所减少。2006-2007重新加强了对程序性知识的考察,这也将成为文综改革的主要方向。

  为此,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关注新课改,落实学科的主干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做到举一反三。

  问答题学法指导 高考历史原因类题满分妙方

  原因题分值大,原因题分难拿。但是考生如果认真研习此类题型,找出合适的答题方法与思路,那将会获得高分。

  历次高考在设置原因类问答题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具体问题来提出原因。如:孙中山早在1921年的《实业计划》中就提出了开发三峡、造福于民的设想。但是在旧中国始终未能实现。请根据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状况,简要说明其不能实现的原因。(2003年上海春季.43)二是直接问原因。如: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2001年全国.34)对于前者,因为有了限定项,所以就有了角度,容易找到切入点,容易形成思路。而对后者,学生要么一片茫然,不知如何下笔,要么所有的信息一下子涌上大脑,以至于纷繁错乱,写出的答案不仅毫无层次感与逻辑性,而且还会漏掉答题要点,即得分点。

  现给出一种答题思路和框架,以供同学们借鉴。答任何原因题时,都可从如下角度思考、填写。

  例1.据清《苏州府志》记载,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仁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

  试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历史作用。(10分)[2005年北京文综.39.(1)]

  根据上述答题思路,本题答案可表述为: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分离出劳动力从事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生产。

  本题高考阅卷参考答案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粮食产量增加,分离出劳动力从事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城市独立的手工工场兴起。

  对比两种答案可知,设计的答题模式是为了更全面地网罗知识点,而实际上也产生了这样的效果。本例表意准确,能较好地体现模式的意图,但失之单调。现再以较复杂的题目为例,以能更好地体现模式的作用。

  例2.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簿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赀:计算)。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根据上述答题思路,本题答案可表述为:

  本题高考阅卷参考答案为: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

  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研究两则例子的答案很容易发现,上述答题模式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按照这种思路答出的内容,绝对不会有知识点的遗漏,只会因其全面、严谨而得满分。当然,有人不免会有疑问,这一答题模式下组织的答案篇幅较大,内容较多,在高考考场上是否合适?对于这种顾虑,笔者认为,考场上拿高分、满分是最重要的,一切的考虑都应当基于此。另外,120分钟的时间相对宽裕,此模式下答案虽然多,但正因为有了思路,所以省去了再思考与组织答案的时间。而且在心理上,一旦做到了这种强化练习过的题型,就会信心倍增,在完成整套试题时有很好的状态。需要强调的是,誊写答案最好不要用大括号的形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