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学法指导与快速记忆方法

  大多数学生经过前期数月的紧张复习,身心俱已疲惫,学习热情有所下降。如何提高现阶段高三地理复习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应试能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

  01

  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

 

  (1)培养地理思维品质

  地理研究的内容纷繁复杂,但是地理学科“讲地又讲理”、“形散而神不散”。

  (2)注重对地理事象形成过程的探究

  这是高考地理命题的核心思想,也是体现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更是我们复习过程的关键所在。比如湿地的退化为何会加剧全球变暖?一侍碳(汇碳)能力下降,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二是微生物分解作用增强,向大气释放更多二氧化碳;使得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大气升温,加剧全球变暖。

  在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支撑下,方可避开题海,且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提升面对新背景材料现场学习之能力。

 

  02

  解题之惑

 

  (1)很多同学面对选择题左顾右盼,犹豫纠结,错误率较高,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 审题中未明确问题指向就盲目选择,犯了“先入为主想当然”之大忌;

  ② 虽然某个选择项本身叙述没有错误但是题干无逻辑关系,属于“答非所问”;

  ③ 某些选择项看似正确,但是与题干所指属于并列关系或同属于果或同属于因或属于因果倒置。

  解选择题常用的方法

  包括推理法、淘汰法、排他率法等

  (2)面对综合题,存在三个需要调整的方面:

  ① 题干设问是否明确,比如建立自贸区对某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很多同学易回答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泛泛而谈;

  ② 缺乏书写前之答题思路梳理,而是着急盲目书写、边写边想,甚至直到把空白处写满,故出现重复达意而要点不全,建议先在草稿纸上列出要点关键词,书写时根据需要向关键词的上游或下游方向延伸,做到表达透彻;

  ③ 叙述中地理学科语言及地理逻辑思维欠缺,致使有要点但不得分。

 

  03

  平和心态

 

  (1)考场上从容应对,合理规划政史地三科之间、选择题与综合题之间的答题时间,忌讳在个别难题上浪费过多时间,保证答完整个文综试题,“少丢分就是多得分”。

  (2)每次考试后,淡化对分值的功利化色彩,注重反思总结,不断积累提升。

 

  04

  关注“三个三”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课程,试题考查的背景材料涉及多个区域和领域,关乎国计民生,契合时代脉搏。故既关注“三识”:知识、常识、见识;也关注“三生”:生活、生产、生态;还要落点于“三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高中地理的快速记忆方法

  即对学习材料进行提炼、概括、抓知识主要特征,用简要的语言高度浓缩,然后再展开记忆。如对于洋流流向,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向,南半球逆时针流向(可浓缩为“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流向(可浓缩为“气旋型洋流”)。再比如,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7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同理,南半球,1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7月份大陆上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可概括为“高高低低”即:无论南北半球,如果某地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某地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

  字头记忆法即把要记忆知识部分的字头排列起来记忆,应用时再展开,引出整体内容。这种方法对于记忆需要排列时间或空间位置顺序的知识很有帮助。谐音记忆法是将地名、物产、数据等枯燥乏味的内容编成有趣的语言,便于学生想象,达到“记中乐,乐中记”的艺术效果。如俄罗斯西部两条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是:伏尔加河、鄂毕河,可以采取这两种方法,记忆为“富了”。再比如,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谐音记忆;德国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采煤工业、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可以记忆为:计(机)划(化)采访钢(一位名人),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可采取谐音:爸爸四十八岁。

  即借助人的形象思维,把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构成某种实物、数字、或几何图形,然后再进行记忆。形象记忆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复习中国政区轮廓时,把各个省区的轮廓归类为人们熟悉的人和动物形象,如广东省形似一个象鼻,象鼻延伸的方向是南海,所以称之为“伸进南海的象鼻”;辽宁省形似一个逗号;广西形似树叶;湖南、江西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云南像开屏的孔雀……。这样,在谈笑之间掌握了知识,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有记忆。比较记忆法即把相反或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异同点进行归纳。从而获得感性的地理知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它启发了思维,在比较中了解了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正确得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关系和联系,并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这样提高了认识地理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中国地理中,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的地理环境,等特点进行综合比较:秦岭一淮河以南地貌以盆地、丘陵为主,一月最冷月均温大于0℃,大于等于10℃积温4500℃以上,温度带是亚热带,干湿地区为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以水地为主等;而秦岭一淮河以北地貌以平原、高原为主,一月最冷月均温小于0℃,大于等于10℃积温4500℃以下,温度带是温带,干湿地区为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等。通过这种方法对比,不仅获得了完整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而且能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于一体,达到理解性巩固。

  根据某些地理事物在时间、空间、性质、成因等方面有联系,可通过联想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如在复习亚马孙平原时,从同一地理空间联系,想到亚马孙河,由于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全年降水均匀,季节变化小;想到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物种丰富,但是破坏严重。再如,根据因果推理式的分析,可推出对流层的三大特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上冷下热),容易导致大气的对流运动,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内又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杂质,造成复杂而多变的天气现象。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与快速记忆方法相关文章:

1.高三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2.高三地理学习方法技巧大全

3.高考地理快速复习技巧三篇

4.高二地理的学习方法

5.高中地理高效的学习方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