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加合理的制定生物学习计划,让生物基础知识内化于心。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
查看完整版电子课本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7】获取七年级生物电子课本资源。
1.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人的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4.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5.生物分类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
6.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馒头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
7.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繁殖)。
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9.既储存了主要的遗传信息,又对细胞的生命的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细胞核)。
10.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11.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12.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14.打吊针或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静脉)。
1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6.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17.用保鲜袋储藏新鲜蔬菜,原因是(抑制呼吸作用)。
18.受精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类型可能是(或XY)。
19.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基因)。
20.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体植株的方法是(组织培养)。
21.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植物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2.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
23.刷牙时牙龈常出血是患上了(坏血病),原位是(肾小球)。
24.如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部21.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25.食物保存的方法(低温,干燥,隔绝空气)。
26.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体表多被毛)。
27.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28.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基因>DNA>染色体)
29.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
30.单子叶植物(小麦、水稻、玉米等)的种子,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
双子叶植物(大豆、花生等)的种子,营养物质储藏在(子叶)中。
31.种子植物,(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32.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属于(抗体),都产生(特异性免疫)。
33.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因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34.与动物相比,植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5.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
36.植物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保护、营养、分生、输导),
动物和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结缔、肌肉、神经)。
37.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有(腐生细菌、真菌、蚯蚓)。
38.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完整的种子才能萌发。
39.根尖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40.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41.植物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4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3.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地位越高,体内积存的有毒物质(越多)。
4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45.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糖类)。
46.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能吞噬病菌的是(白细胞),能止血凝血的是(血小板)。
47.动植物和人的呼吸作用,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9.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
用和(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48.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有(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49.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
50.完成人体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五部分。
51.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语言中枢),因此人类能对(语言文字)产生条件反射。
52.视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听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53.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听觉感受器是(耳蜗)。
54.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
55.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骨折后有修复功能的是(骨膜)。
56.控制父母性状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
57.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
58.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9.食品衣物上长毛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
60.鱼能生活在水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61.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都属于(病原体),
正患病的人或动物都属于(传染源)。
6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呼吸作用不需要光,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6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
64.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由(肺的换气)实现;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由(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实现。
65.蔬菜水果堆放久了,引起发热的原因是(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66.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彻底消化后,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被彻底分解后,产物是(氨基酸);脂肪被彻底分解后,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67.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它由(肝脏)产生。
68.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A型血的病人,应为他输入(A型血)。
1、直选法
题型特点:图表型选择题一般由图表和内容两部分组成。这类选择题主要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2、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出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供选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个淘汰排除,达到去伪存真,已获得正确答案的目的。这种方法适合于多种形式的选择题。
3、图示法
图示法能形象、直观地展示思维过程,简便、快捷地选出正确答案。
4、分析推理法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生物学相关的原理和规律,分析出与答案相关的若干要素,再利用这些要素推导出答案。
5、因果推导法
又包括两种方法,由因导果: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直接推断出答案,然后再与题目中所给定的供选答案相对照,与之相同者即为应选答案。由果导因:从供选答案出发反过来推导,结果与题意相符者即为应选答案。
6、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决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严谨的推理、正确的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复杂选择题常用此方法。
一、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二、 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三、观察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报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例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就要边观察、边思考下列问题:①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是怎样的?②叶肉中接近上表皮的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细胞在形状、排列状况和内部绿色颗粒多少等方面有什么不同?③叶脉细胞是什么颜色和形状?这些细胞是怎样排列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例如有位中学生学习了嫁接的原理后,课下不断实践,很快提高了技术,一个秋天就与家长一起嫁接了近万枝桃、梨苗,为当地的庭院种植业作出了贡献。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五、做笔记: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