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精选3篇)
我们年段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样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如洗手:它的规则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净,不留脏物。要求幼儿独立自觉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然很难,他们往往只会用水把手弄湿,就表示洗了。所以我们就教给洗手的正确方法,并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卷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脏物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擦擦手,挂好毛巾。示范后再让幼儿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二、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技能。
把一些劳动技能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较为合适的。如"系扣"训练:我们利用布贴游戏的形式进行。首先将大树和树叶贴好,在适当的位子订上扣子,用布剪好不同颜色的水果,并在上面索上扣眼,然后让幼儿给大树系上果实。诸如此类的训练还有系小动物,系美丽的花等。幼儿兴起盎然,很快就学会了。
三、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幼儿自理能力的兴趣。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于一些描述具体事物的生活现象的语言较易接受,因此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幼儿学习一些枯燥的劳动技能的兴趣和愿望。如叠手绢:我们先让幼儿认识手边有四条边。再教幼儿叠手绢的方法:把手绢平放在桌上,两手抓住其中的一条边,一条边说着:"我和对边握握手",将手绢向对边折,幼儿也一边学着一边口里喊着,一边手里叠着手绢,兴趣浓厚。再如穿衣:我们先让幼儿认识衣领、衣袖、衣襟,再教他们穿衣:衣服后面向着自己,两手握住衣领,喊一声"刮大风啰!"将衣服甩在身后,报在身上;接着继续说、做:"风来我不怕,露出小脑袋,将手伸到袖筒里"。让幼儿手里拿着衣服喊着、笑着、做着,非常开心。
四、通过鼓励、表扬,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
小班幼儿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成人都不该忽视,应鼓励他们最微小的表现独立性的愿望。如幼儿自己扣上扣子,但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肯定幼儿独立意识,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提高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理能力不断提高。定期的评比,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自觉性。我们在班上创设了"能干的一双手"专栏,根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分项评比。如:穿衣、扣钮扣、穿鞋袜、取放点心杯、自己吃点心、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项内容用一具体图画表示。如:取放点心杯用一个杯子图表示,并逐条向幼儿讲述要求。达到某项要求的幼儿,可在相应的地方得到一个红五角星,谁得到的红五角星多,就证明谁的小手最能干。幼儿的上进心较强,有表扬的评比,他们都会更努力去做。
五、通过家园配合,督促幼儿完成自我服务的劳动。
我们主要采用家长会、联系册、专栏、日常交流、观摩等方法,加强家园配合。如学期初根据对幼儿的短期观察,掌握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技能水平。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制定出本年段幼儿本学期自理能力的课题计划,列出表格填写出具体掌握的劳动项目。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达到家园教育方法一致、目标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与保教人员交流,全面掌握幼儿劳动的情况,并以联系册、短暂的谈话,专栏介绍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提出配合的要求。学期末,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观摩幼儿自理能力发展水平掌握的情况,再填写表格。并以书面形式将幼儿的发展向家长汇报,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自我服务程度,以便更好地与幼儿园配合,从而使幼儿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的要求。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个防灾减灾日,其主题是。为了提高幼儿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20xx年5月12日下午金山中心幼儿园组织了一场防震减灾的应急演练。
演练前,老师带领幼儿观看了“防灾减灾知识”有关视频,并通过“防灾减灾知识”图片让幼儿说出应怎样采取营救措施,整个活动孩子们表现非常积极,对“防灾减灾知识”掌握牢固。通过这次“防灾减灾知识”活动开展,引导幼儿掌握了防灾减灾知识,培养了幼儿从小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让幼儿再次体验到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做到不慌张,保护好自己,提高了应急避险能力。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生存,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生存能力,而自理能力又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能力,孩子们面对的21世纪充满着各样的挑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人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一旦幼儿的自理能力形成了,还必须继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因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同时,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良好自理能力的培养还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应时刻与幼儿园保持联系,做到家园同步,合力教育,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让孩子学会生存”是国际教科委组织发出的口号。要求我们成人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生存的能力,而自理能力又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能力,孩子们面对的21世纪充满着各样的挑战,幼儿生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把握好这个时期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有部分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运用各种办法为孩子选好了一条路,并预知排除掉一切障碍,从而使孩子能在顺境中成长。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孩子就象飞蛾一样,必须经过磨练才能真正的展翅飞翔,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出现困境时,帮助他或者甚至于完全代替他处理所有问题。那渐渐地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对父母的依赖感,认为所有问题都应该由父母解决,而自己也不需要做,从而就注定了孩子在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的地位。每位家长都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的人,但又常常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首先成人的呵护是孩子自我服务的绊脚石。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是百般呵护,使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们总怕辛苦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包揽,这对孩子的自理能力形成是极其不利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教师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决策者,不管孩子处理问题采用什么办法,即使是最差的,对孩子也是有利的。只有在挫折、失败中他们才会不断吸取教训,总结出最好的办法。例如:当孩子想自己吃饭的时候,成人会说,我来喂你,自己吃会弄脏衣服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大大限制了幼儿能力的发展。幼儿都有一颗好奇的心,他们喜欢尝试新的事物,但成人往往给予的是束缚,他们错误的认为孩子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培养。当孩子自己穿鞋子或是衣服时,成人总会说穿反了,我来帮你穿,教育孩子常常也会持这样的一种态度:“你还小,不懂,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让我来教你,照我说的做就行了。”其实我们不但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而且还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大大压抑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令孩子从小有一种不良的意识。其次,成人的过分保护也是孩子形成自理能力的拦路虎。在家长眼中,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保护、灌输、训教,具体表现于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等方面的过度保护。不可否认,安全第一,孩子的生命安全就是一切。但是,本来可以自由自在的玩滑梯却非要在成人的搀扶下慢上慢下。其实,孩子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成长,并在实践中逐步学会应付危险的能力。但是,如果成人整天对着孩子说,这个要小心,那个要小心,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本来,自理能力的形成及成长都是在锻炼中磨练出来的,在这种种限制保护下的孩子又何来机会锻炼呢?因此,成人的过分保护给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呢?
一、成人应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创设环境,增强幼儿自信心,形成生活自理意识。如:区角活动、娃娃家、给宝宝喂饭穿衣服、送玩具回家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感到高兴,从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2、通过诗歌、故事、看图说话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的意思,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对话,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
3、运用观察法和比较法,巩固幼儿生活自理意识。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象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即使有了自理意识而缺少自理的机会,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1、因材施教,重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的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叫差的幼儿就以较低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能鄙视,需因材施教。如在知道穿衣服的过程中,小班的幼儿只需要求会解扣子,脱下衣服,并在成人的帮助下穿好衣服;大班的幼儿不仅要正确区分正反面,还要求正确系好扣子。再如个别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应该个别指导。
2、寓教于乐,让幼儿轻松学会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让幼儿在游戏和娱乐中学习本领。
3、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如托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只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如厕、洗手,特别是冬天,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等到天暖活的时候,逐步掌握穿脱裤子洗手如厕的技巧。
4、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幼儿取得一点进步时,成人呢要多给予一些鼓励的话语,类似“宝宝真棒”“宝宝真能干”的话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信心百倍。但当幼儿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的指导,还可辅以鼓励性的语言,如:“宝宝你行的”“宝宝你很棒”“我们相信你一定很能干的”等,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帮助宝宝实现成功,以免打消了幼儿积极进取的积极性。
三、幼儿自理的意识一旦形成,还必须继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
因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幼儿在园内有许多地方可供幼儿联系,例如:幼儿在睡觉、吃饭、如厕等,无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机,知道、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成为习惯。
同时,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良好自理能力的培养还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应时刻保持与幼儿园联系,做到家园同步,合力教育。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当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形成了好习惯,应该在家庭中继续练习、巩固。不应该有“孩子还小,许多事情长大了自然就会了”的思想,因此,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如果孩子碰到问题或发生错误行为,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采用正面教育如:鼓励、激励、表扬等形式,否则就会伤害幼儿自尊心,从而使教育适得其反。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今天做了明天就放松一下,这样就不利于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至于影响孩子整体自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可以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介绍一些科学的方法,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希望家长在家能幼儿提供一些劳动的机会,如:穿脱自己的衣服,自己吃饭,洗手,整理玩具等,反复训练,并且要持之以恒。总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的培养,经常组织幼儿参加各类的劳动活动,让幼儿在学习生存的时候首先学会自理,为能更好的适应将来繁复的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