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幼儿园数学教学总结(通用三篇)

2024幼儿园数学教学总结(通用3篇)

2024幼儿园数学教学总结 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依据《纲要》的精神,本学期我们对幼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首先,我们将将数学渗透在幼儿在园的各个生活环节中。

充分挖掘幼儿在园每一个生活环节中的数学教学资源,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比如,吃点心、水果时,将分配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可以帮助他们主动地获得计数、等分等数学经验;午餐时让幼儿比较碗、勺的数量,或者让他们来分发碗、勺、筷等餐具,能帮助他们理解和领会物与物以及数与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上下楼梯时,引导幼儿边走边计数楼梯的级数,可以让他们练习顺数或倒数。

第二,让数学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展开。

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物品、马路上鳞次栉比的建筑物……这些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都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好教材。我们平时有意识地指导幼儿观察各种物体所处的位置、距离远近、房屋的造型,等等。诸如此类利用幼儿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对幼儿进行分类、排序、认识形体和空间测量等数学知识的感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从中吸取数学的经验,同时还可以运用已获得的相关知识解释未知的世界。

第三、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育室内环境。

在数学角里,我们和幼儿一起共同收集了各种材料,如小棒、钮扣、小磁铁、玻璃球、牙签、豆子、树叶……幼儿可以随意地对各种数学材料进行数数、加减运算、进行图形的比较、分类、拼搭,或者自制各种数学学具。在娃娃超市里,我们引导幼儿将带来的一些形状、颜色不一样的废旧饮料罐头、瓶子或各种食品、药品盒之类的东西,根据形状、颜色、大小、品种、用途的不同分类、排列。自然角里,当孩子们发现不同植物相继发芽时,为了了解小苗的生长速度,他们学会了用不同工具进行实物测量,并把每次测量的数据用各种统计的方式记录下来。

实践证明,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幼儿数学教学资源,实现数学教学向生活的回归,不仅有助于解决数学教育内容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水平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更利于从小培养他们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从中更好地积累和发展数学经验。

本学期,我们通过业务学习和讨论,确定由宋燕茜老师进行公开教学活动。经过宋老师的精心选择,我们小组最后确定了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是:

1、学习5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的方向性,会从不同的方向识别物体的排列次序。

2、正确使用序词表达物体的排列次序,激发对序数的兴趣。通过三次不同层次的观摩和研讨,让这节数学活动更加贴近幼儿,效果更佳。

感谢各位数学领域组老师的积极配合。希望幼儿在数学活动中,思维能更加灵活、敏捷,更富有创造性。

2024幼儿园数学教学总结 篇2

一、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的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行式的发展和变化。

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静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如:多翻阅报刊杂志、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到兄弟园参观学习、多利用网络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等……

二、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

1、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

如:教幼儿学习三者以上的测量或比较时,用笔测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从杯子比笔矮,瓶子比笔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等。

三、教师应为幼儿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

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等。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

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数学教学应以幼儿园各科教学相互整合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

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把数学教学渗透到幼儿园各科教学中去,使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

如:在“神奇的10元”教学中,老师首先和幼儿一起在美工区制作各式糖果,并标上价钱,然后,在教室的另一角布置成糖果店,最后,展示1、5、10元硬币,让幼儿分辨他们的不同并介绍之间的关系。给每个幼儿10元,活动结束时,请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糖果?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钱?帮幼儿把买糖果的货币组合记录在白板上。

2024幼儿园数学教学总结 篇3

数学活动是一门培养和锻炼人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它对幼儿的思维和发展有看重要的价值。它既是教师的思维活动,又有幼儿的思维活动,结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确定了具体目标后,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环境,精心安排了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投放了各种材料,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数学活动设计

托班的孩子年龄小,思维方面还存在于具体形象思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的效果也很好。如在“感知辨别大小”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为“小老鼠的烦恼”,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看图片,坐椅子,玩跳圈的游戏中感知物体的大小。在如在“按照大小分类”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成了“圣诞老人的礼物”,引导幼儿将大小不同的礼物装进大小不同的筐子,孩子们在运动、劳动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感受了物体大小的关系。在按照大小独立排序活动中,我设计了“贪吃的小熊”的活动,孩子们通过找到大苹果和小苹果很自然的学到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序。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托班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游戏,有一定情境性,可以加入体育活动,这样活动能满足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在运动中快乐的习得。

二、数学操作材料的设计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在托班数学活动中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只有亲身去操作摆弄那些材料了才能有更深一步的掌握,这是关键。在操作材料方面给幼儿提供的是幼儿所熟悉的、经常接触到的,如在“认识图形”中,给幼儿提供的是饼干和三角形、圆形操作卡,买来两种形状的饼干幼儿在吃吃、比比的环节中认识图形。在“数词练习15”的过程中将活动设计成“小动物爱唱歌”,给幼儿提供了故事挂图和动物卡片,幼儿根据图片进行点数,可以说出相应动物的数量。在“按照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提供的学具是幼儿喜欢的气球,幼儿将不同颜色的气球送到相应的筐子中。操作材料的提供也应结合相应的活动情境,这样活动更整体、完整。

三、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对于托班幼儿来说,数学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只是单纯的给幼儿提供材料和适当的引导,在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教授,如在“图形宝宝找家”活动中教幼儿分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的时候,引导幼儿表述图形特征,幼儿这个时候往往会表达不清楚,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告诉幼儿正确的表达方式,如:“红色的三角形”“绿色的小圆形”等等。另外教师的示范也比较重要,比如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示范正确的点数方法,示范排序方法、比较、对应方法。教师有意识的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贯穿其中,这样最终提高的是幼儿学习数学和思考操作的方法。

四、数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作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我想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数学要为生活提供帮助,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三是有一个基本的数学学习的方法。其中第二点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该抓住身边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幼儿能随时随地学,不断地积累学习经验。如:午点吃苹果时,让幼儿先观察发现盆子里有许多块苹果,小朋友一个人拿一块,感知一和许多的关系。如:在午餐前,让幼儿分发碗和勺子时,就引导幼儿发一只碗后就在碗里放一把勺子,感受物体的一一对应;做操时,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点上等等,这个是比较多少的对应重叠方法。孩子们带来许多水果来开展认识水果的活动时,带领幼儿一个一个的点数,孩子们学习了点数。看天线宝宝的动画片时,引导幼儿观察四个宝宝不同的颜色和电线特征就认识了颜色和图形。这些都是教育,其实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注意观察,教育的契机非常多。

五、数学活动环境的充分利用

幼儿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丰富的环境刺激幼儿的感知,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活动相适应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特定的环境可使人产生相应的态度,情绪、情感。创设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产生某种情绪的态度,强化人的某种行为,从而产生情景效应。如在“认识圆形”的活动中,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很多圆形的物品,在幼儿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让幼儿找出周围的圆形物品参加活动。比如“区别多少、一样多”的活动中,我将幼儿带到了幼儿园的操场,以去郊游的形式首先请幼儿观察操场里有哪些东西?并一一带领幼儿点数,幼儿在点数的过程中有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也有复习点数的过程,还有区别物体不同特征如:大小、颜色等过程。环境的适当运用可以为活动的开展形成好的铺垫。

六、数学活动开展的连续性

数学是比较规范、系统的一门学问,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组织中也应该注意到这方面。教师在安排整个学期计划的时候应该是目标非常明确的,涉及到具体的活动内容应该是逐步递进、有层次性。这个我们在一般的设计活动中都会注意。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每个活动之间的隐形联系,后面的活动内容中有对前面活动内容的复习。在一个活动中幼儿不仅是由新的知识习得,对旧内容也应有相应的复习,这个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活动,是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和随机教育来完成的。

以上是我开展托班数学活动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运用恰当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法,不管是大班还是托班的孩子都是在数学的王国中自由自在地探索,愉快地学习,从而感到无穷的乐趣。教师自身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我想我会继续学习和努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