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系统年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
一年来,卫生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忠实实践“一年”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工作及我市三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重点项目建设、业务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一定成绩。现将上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根据年初的卫生工作目标,我们一直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措施,对重点项目任务进行了分解下达,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包联领导,加快了工作进度。
1、疾控中心办公楼建设项目
此项工程已于x年10月竣工,现属工程验收申报阶段。
2、市医院传染病房建设项目
市医院传染病房于x年9月20日开工,今年4月26日进入内部装修阶段,目前尚有墙面刮大白和隔断没打,预计7月底工程全部完工。工程款总计90万元,目前财政专项已到位85万元,尚欠5万元,现支出总计670,775.00元。
(二)坚持实施创新工程,医疗卫生技术再上新台阶
今年,我们围绕卫生工作的主题,积极实施创新工程,努力探索在观念、管理、技术、资产运营等方面创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取得一些新成绩。一是开展新项目,拓宽技术领域。市医院妇产科开展了宫颈电锥环切术6例;骨科开展了股动脉损伤血管吻合术,小开窗腰椎间盘摘除术;神经外科成功抢救了重大开放性粉碎性全颅骨骨折伴失状窦破裂重度失血性休克清创术病人,这是牡丹江地区医疗单位近几年来成功抢救的第二例病人(因外伤造成此病历实属罕见);外二科成功开展了巨大卵巢囊肿摘除术。4月28日市医院与长春肖氏眼科合作成立了xx市青少年视力矫正康复中心,为确保青少年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妇幼保健院大力开展无痛分娩新技术,改进剖宫产手术方式,使手术切口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显著减轻,保证了母子安康。二是增添新设备,提高诊治水平。市医院投入3.1万元在住院处手术楼大厅设立电子显示屏;市二院购进“kx20__b/c”超声诊断仪,并投入使用;市中医院投入50余万元,购置彩超等设备17台(件),精良了技术设备。据统计,上一年全系统在设备添置上,共投入了400余万元。三是加强房屋维修,改善就医环境。妇幼保健院投资19万元更换了塑料窗、装修了病房及高档病房,并在高档病房内安装了电炕,同时增设了室内卫生间。中医院完成了住院处楼层的维修改造、办公室粉刷以及病房的改造,给患者创造了一个清洁、方便、舒适的就医环境。
(三)坚持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农村卫生工作有新发展
以实施219595工程为切入点,切实加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培训农村卫生人员暨实施219595工程的通知》精神,我们于5月20日召开了实施219595宣传动员会议,使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充分了解219595工程的意义。配合做好219595工程,对全市276名在岗乡村医生进行了乡村医生资格认定。选聘杨晓明、李卫国等5名医生为任教老师,组织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学习219595工程相关内容和黑龙江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教学大纲,按照要求认真准备教案,确保让乡村医生能够学到正确的诊疗方法和医疗预防技术。同时,制定乡村医生“拜师”培训计划等等,使农村卫生人员在医疗水平,诊疗规范,医学文书建管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高。加强城市支农工作,巩固三下乡成果,坚持经常化、制度化。上一年各医疗单位开展三下乡活动30余次,诊疗人数达2万余人次,减免费用3万多元,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
(四)坚持规范化管理,促进医疗业务发展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举办“三基三严”培训班15期,培训500余人次。为增强医院业务水平和对疑难病症的诊治,医院自已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聘请知名教授为职工讲课,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服务于患者、群众。
二是急救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与加强。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医院急救工作制度、值班人员职责,建立急诊、会诊抢救制度;注重急救知识的更新与操作技术的培训;扩大120的抢救区域,不断提高抢救能力。上一年接急诊人437人次。
三是规范护理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安全。各医院护理按照《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实际,重新制定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和护士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质控程序,细化质控内容,每月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护理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5月份,卫生局对全市护士进行了再次执业注册,将护士的资料输入微机,实行微机化管理,共输入152名护士资料。
四是加强中医工作。继续学习、贯彻《黑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在加强中医法制宣传、健全中医政策体系、加强中医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懈努力,使全市中医事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
(五)坚持齐头并进的方针,卫生防疫工作有新进步
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细则,在实际工作中加大防病工作力度,加强冷链管理和疫情控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主要传染病控制在指标内。上一年全市主要传染病发病数为522例,总发病率为165.75/十万。在我市发生“6.21”汛情后,防疫站派出15个小组,深入受灾住户,进行消毒、调查、发消毒药,卫生知识宣传,截止到6月23日,入户消毒930户,无传染病疫情发生。计划免疫工作继续巩固无脊灰质炎成果,完成了/x年度第六轮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漏种儿童接种率达98%以上,对1-7岁儿童进行了乙肝抗体测定,共抽查4个乡镇200名儿童。四苗接种率达到99.48%。
今年是食品卫生管理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和《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要求,我们先后下发了规范整顿肉及肉制品、调味品、熟食加工、餐饮业市场卫生秩序等文件,加大了整治力度。上一年共取缔黑加工点11家,停业整顿26家,移交稽查案件24个,结案10个,换发卫生许可证59个,新发卫生许可证20个。举办大型宣传活动三次,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
(六)坚持打防结合的原则,行政执法工作有新成就
坚持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建立突出性执法的决速反应机制与长效防治机制相结合的执法体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年初制定的严格打击“四种行为”、建立“三项制度”、取缔“两种机构”的制度,今年上一年共查处非法行医21家,罚款3500元,没收药品30余种,价值10000万。按照《执业医师法》要求,具有医师资格但没有执业医师许可证的人员不允许进行医疗活动,今年的执业医师注册工作我市又有14名医师参加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使执业医师队伍有了整体提高。为进一步规范、整顿全市医疗市场,卫生局两次召开院长会议,对全市的医疗服务质量及医院外、妇科手术限价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卫生局联合市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的医务科长,于6月份对全市范围内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外科手术限价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查。
(七)坚持实施“满意工程”,行业风气有所好转
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开展“正行风、促发展”活动,敞开大门正医风,普遍通过向社会进行公开承诺,设立公示板,并围绕医疗服务质量、态度、环境、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结合推进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明确重点,落实措施,坚决杜绝收受“回扣”和“红包”的行业不正之风,收到了明显成效。如门诊建立导诊、接诊、办理入院手续的首诊负责制;开展24小时有医生值班和周六科主任查房制;病人选择医生制;大型诊断设备双管制、“双十”报告制等等,用制度和措施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促进了卫生行业风气的好转。据不完全统计,上一年各医疗单位拒收红包260余次,金额7000多元。
分页阅读第1页:乡镇卫生系统年终工作总结第2页:坚持先进性教育,卫生党建工作有新提高
(八)坚持先进性教育,卫生党建工作有新提高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教育工作,从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努力强化了卫生党建工作。一是完成了卫生党委第一批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参加活动工2个支部,40名党员,教育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严、实、细、活”工作氛围。二是召开系统班子建设研讨会,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程序要求,重新调整了局机关、市医院、中医院等6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活动力,促进了卫生工作的'发展。三是继续开展了“三创一树”、“党员挂牌服务”、争创“三最佳”等活动,不断赋予新的活动内容。四是充实党员队伍,新发展党员4名。
(九)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共度“6.21”洪水灾情
今年6月21日晚,我市遭受了严重暴雨袭击,灾情十分严重,经济损失重大。在灾情面前,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团结互助、吃苦耐劳、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在紧急做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的同时,迅速赶赴各个受灾地区抢险救灾,深入灾户清除淤泥,及时完成了救助任务。
一是紧急动员,周密步署。制定有效措施,使全系统上下集中精力立即进入防汛警戒状态,迅速、有序地投入到了防汛救灾的各个岗位和各项工作中。二是启动预案,落实责任。将防汛、救护、防疫等工作进行层层分解落实,真正做到任务分工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个人。三是加强防汛值班。在防汛期间,做到24小时值班,各单位领导及有关人员手机保证24小时不关机,保障了信息的畅通。四是加强卫生防疫,控制疫情发生。抽调防疫站55人组成15个防疫消毒小组,于22日清晨开始对全市范围内受灾的单位、学校、住户以及公厕等地方进行全面消毒。已发放消毒粉剂2.1万袋,消耗液氯1250斤、过氧乙酸430斤、氯制品粉剂消毒药120箱,帮助930余户灾民对过水房屋进行了消毒处理。五是加大宣传,群防群治。从6月22日起,由防疫站负责,赶制标语4幅,印发宣传单5000余张,自录卫生知识宣传磁带,用宣传车在街头反复播放。卫生局副局长巩艳梅在电视台作了电视讲话,向全市居民进行安全防病知识教育,增强居民防病意识,自觉落实预防措施。六是积极主动配合,投身抗洪抢险。从22日到28日,全系统出动人力500余人次,全力投入到一线抗洪抢险工作中,涌现出许多先进事迹。全系统共清理巷道20余条,20__多延长米,清除淤泥1100多立方米,花费资金1.2万元。七是慰问受灾户,做好安抚工作。在这次水灾中,卫生系统受灾户25户。为及时做好家人的安抚工作,卫生党委、工会于24日组成慰问组,对11户重灾户进行了慰问,为他们带去了大米、豆油、白面、被等慰问品。
(十)坚持做好包村扶持养牛,包扶养牛工作有新进展
制定《xx市卫生系统包扶养牛扶持方案》,对穆棱镇红旗村的养牛工作实施扶持计划,凡是穆棱镇红旗村村民向浩月集团输送一头牛,卫生党委补助50元钱,调动了村民的养牛积极性。
其它工会、综治、计生、义务共建等工作,都按照上级的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存在问题
x年上一年我市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防疫站分为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工作不到位;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还相当大的距离;社会满意率不高,行风不正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药品招投标采购还不规范;全市医疗市场还将进一步整顿;人员普遍超编、杰出人才稀缺现象突出;经济效益差,工资问题、养老保险不到位等问题是我们下步工作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年来,在院党委、行政班子领导关心、支持下,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加强科学管理,紧扣开展“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的主题,全面落实了《医疗质量全面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各项工作指标任务,全科上下心往一处使,使科室管理医疗质量、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成为区内病理学科专业的龙头科室。
一、加强管理,细化职责,确实开创医疗质量新局面
病理科重视思想政治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并完成
医院开展各项工作及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病理工作规章制度,针对不同环节重新强化科主任、医师、技术员岗位职责,做到了制度健全、管理有章可循、职责落实到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xx年度市卫生局组织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目标责任书》检查评比中排名第一,20xx年本人被银川市政府授予“十佳医生”,病理科在20xx年度、20xx年度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科主任”。
二、拓新工作,健全制度,努力发掘病理诊断新亮点
病理科能较好地完成所签定的“五大责任书”规定的各项内容,认真完成半年及年终“五大责任书”的自查工作,始终把医院开展的“医疗质量服务年”等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不摆花架子,转变服务观念,一切工作围绕临床转,临床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积极创造人力、物力条件,大力引进、应用和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先后有5人外派到长春、内蒙、北京、上海等地学习,特别实学习了国外疑难切片病理诊断的思路及方法、免疫组化质控标准、分子生物学----原位杂交技术操作、细胞病理学诊断,两年多来我科先后开展了四项新技术:
1.持笔式针吸细胞学穿刺;
2.多药耐药基因检测;
3.原位杂交检测hpv感染;
4.液基细胞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
解决了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和认可,并大大提高了科室的整体业务技术水平,增强了医院综合竞争实力。
积极开展科研立项两项,培养科研人才,提高了科研能力及水平。20xx年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位杂交检测hpv和p16ink4a表达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20xx年主持自治区卫生厅科技重点计划项目“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浸润的关系”;20xx年主持院级科研项目“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20xx年主持院级科研项目“hpv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20xx年主持院级科研项目“显色原位杂交检测乳腺
一、20xx年和“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回顾
20xx 年极不平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xx 年也是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考验着卫生健康系统的政治担当和专业能力。在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健康扶贫、公卫体系补短板三场硬仗,为夺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交出合格答卷。
(一)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
疫情防控救治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为疫情防控主力军,我们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在救治和阻隔两个战场协同作战,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取得了全省地市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亡率最低(1.19%),治愈率最高(98.81%)的优异战绩。卫生健康系统278名个人,108个集体获市以上表扬表彰,其中6名个人,1个集体获国家表彰。23名个人,15个集体和基层党组织受省表彰。市卫生健康委获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抗疫先进集体表彰。
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我们因时因势、因地制宜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秋、冬、春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去年5月以来,已经9个多月没有发生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系统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活动提高专业防控能力,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第四名,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线上演练表现突出,省级专家认为我市应对突发事件统筹调度有力,部门衔接配合顺畅高效,疫情处置工作总体效果很好。
(二)疾控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体系补短板取得阶段性成效。
疾控体制机制改革稳步实施。全面启动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急救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和二类管理,全力推动市县卫生健康部门试行公共卫生总师,疾控中心主任由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副职兼任,疾控中心设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特设岗位等创新举措落地落实。初步建立多点预警触发机制,组建多部门协同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开展了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医防协同监测排查。优化疾控机构编制,提高公共卫生人员薪酬,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加强基层公卫人才队伍建设等改革政策正在逐项落地落实。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系统重构。着力打造“湖北样板、全省标杆”,细化制定(1+1+N)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建设四大医疗集团,建立六大中心。截至目前,六大中心相继挂牌运行。市西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整体划转市太和医院,加挂十堰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已建成启用的市传染病救治楼,具备负压病床224张,其中重症负压隔离病床12张,是全省率先利用抗疫国债项目资金建成的补短板项目,重症负压病床目前在全省市州医院中数量最多。
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围绕补短板科学谋划一批 “畅链、增链、强链、补链”项目,着力建设“四体系一平台”,全市共谋划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190个,规划总投资149.49亿元。确定使用抗疫特别国债项目76个,总投资52.9亿元,分配落实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7.7645亿元。截至12月底,76个在建项目已竣工27个,竣工率35.5%。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得到持续性巩固。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医改试点、全国医联体试点、全市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省级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对20家参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单位开展绩效评价,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提质工程,组建城市医疗集团4个、县域医共体9个、健康联合体6个、专科联盟29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6个,覆盖全市165个医疗机构。
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逐步健全。继续巩固完善网上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购销“两票制”、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等制度,促进科学合理用药。
全民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全面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开展“DIP”付费试点。
综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全面实行网上审批。加强以18项核心制度为主的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四)健康十堰建设实现整体性联动。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整治、清洁家园为重点的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十堰市获评“湖北省除四害先进城区”。全市8个县市区全部创建成为健康促进县(市区),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39%。
重大疾病、慢性病和其他疾病防控防治成效明显。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95%以上。15家单位确认为市基层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合格单位。
职业病防治效果明显。扎实做好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康复、职业卫生检测工作,首次开展健康企业创建并获好评。
医养结合工作扎实推进。加快医养结合机构重点项目建设。全市二、三级医院设置老年病科并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深化。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张湾区、经济开发区试点家庭医生签约提升示范工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生特殊困难对象全部应签尽签,并做好履约服务。
妇幼健康服务全面改善。20xx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7.16/10万、婴儿死亡率为4.2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15‰,新生儿死亡率2.65‰,健康指标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
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和幼儿养育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20xx年(20xx年10月1日至9月30日),全市出生人口29876人,出生率为7.76‰,一孩率36.11%,二孩率53.5%;全市开展托幼服务机构4家,共有410个托位;新建、改扩建8家,共690个托位。
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武当中医医疗集团挂牌启动,2家三级中医院,6家二级中医院复评工作顺利完成,建成国医堂131家,国医堂创建率达到97.8%。
(五)健康扶贫取得历史性成就。
健康扶贫政策严格落实。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扎实推进“三个一批”,持续深化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贫困对象参保率100%、参保差异化补贴率100%,发放差异化补助资金8166.5万元;20xx年,全市累计认定33种慢性病12.18万人,占贫困人口的14.68%,组建1208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确保“应签尽签”;规范化村卫生室达100%。
“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继续实施。严格执行县域内、政策范围内“985”政策,贫困人口住院28.13万人次,住院总费用15.44亿元,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为84.49%,其中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91.15%,门诊慢病定额内报销80%,县域内政策范围内年度自付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内。
(六)医疗服务质量得到系统性提升。
医疗服务改善和质量管理全面加强。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出院病人综合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着力开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安置,“三支一扶”支医项目,公共卫生体系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扎实开展。20xx年申报国家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基本标准30家。
应急网络体系健全高效。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急救体系全覆盖,率先建成120空中急救体系,建成中心城区10分钟、非中心城区15分钟、县(市、区)30分钟陆地救护车急救圈,十堰市列为国家航空医疗救援联合试点城市。20xx年累计报告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及时有效得到处置。
“互联网+医疗健康”全面覆盖。利用互联网+,建立以各县级医院为龙头的三大远程诊断中心(放射、心电、检验中心),两个平台(分级诊疗转诊平台、远程医疗会诊平台),至少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医疗联合体,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
城市三级紧密型医联体社区医院建设全面提速。市城区(张湾区、茅箭区、十堰经济开发区)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4大医疗集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协议,实施强基护健工程,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级医院优质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无偿献血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城乡联动”无偿献血工作机制,“公务员无偿献血月”参与人数、采血量均创历年新高。20xx年,全市无偿献血参与率达13.62‰,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
(七)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性提高。
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完成“七五”普法验收,印发《十堰卫健系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开展全市医疗卫生行业多元化综合监管和公共卫生监督检查。深化“放管服”改革,20xx年度市本级新批准设置医疗机构3家。
宣传工作成果丰硕。讲好卫生健系统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20xx年,在省定33家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播发新闻稿件1200余篇,国家级媒体报道我系统抗疫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200余次。
综合治理及平安医院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全市平安医院创建暨信访维稳工作现场会成功召开。进一步强化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设,通过医调委第三方调解处理72起,调解成功率99.55%。
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总体平稳。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活动的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全年没有出现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事件,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阳光信访平台、群众来信来访的合理诉求均得到及时处理。
(八)党的建设得到全面性加强。
强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纪律建设不断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了专项述职和集中评议。出台了《委党组议事规则》等规范性文件及制度5个。
党建活动载体不断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系统“三亮三比三评”党建活动品牌常创常新,“树典型、学先进、强党性、转作风”活动深入开展,“第二十一个党风廉政宣教月”和“十进十建”活动深入推进,开展卫生健康系统基层党组织能力强化提升行动,做实下沉社区工作。
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不断深化。对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开展专题督导,推动《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责任清单》落实见效。
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开展“树新风、扬正气、正行风”“荆楚卫健清风行动”,对违规违纪违法、侵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医德医风缺失等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重拳出击。
此外,“十四五”规划、卫生界学会、档案管理、机要保密、消防、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援疆援外、离退休干部管理、医疗保障、工青妇和机关后勤服务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20xx年工作是“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改革发展五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一是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初步形成。千人口床位数、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位居全省市州前列。累计创建市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290余个。生殖医学、器官移植、中医康复、心脑血管精准治疗等技术引领周边。30项医疗卫生领域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达90%,104个病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三是“健康十堰”建设加快推进。《“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健康管理中心、慢病防治、中医药服务、妇幼健康、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健全高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四是“健康扶贫”尽锐出战。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要求,落实“四位一体”健康扶贫和985政策,全面开展“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和健康扶贫“户户走到”补短板工作,贫困患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五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便捷惠民。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出院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不断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和学历结构。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挂县带乡连村”对口支援,依托“互联网+”推动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六是重大卫生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市太和医院太极湖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重大投资项目均已按时完工并投入使用;14个乡镇卫生院,855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和100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部竣工。七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进展。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回顾“十三五”,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这五年是卫生健康发展提速加力,改革纵深推进,能力稳步提升,群众获得感显著增长的五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在于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于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兄弟市州卫生健康委关心关怀倾力帮助,更得益于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奋力争先,成绩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卫生健康战线上的干部职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那就是,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始终坚持践行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维护和推进人民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坚持找准工作定位,自觉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科学决策,激发内生动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抓落实;必须始终坚持“三为”精神,抢抓机遇,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必须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这些宝贵经验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的工作也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疫情中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存在短板,公卫补短板项目建设推进进度不快,医防协同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二是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建设在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上还不能满足需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滞后,医疗卫生大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不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广大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城乡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难题仍然存在,基层卫生仍然薄弱,农村医疗卫生、疾控人才短缺,边远山区留不住人才、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不高、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四是治理体系还不健全,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廉政建设和医疗机构行业作风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研究,集中力量、花大力气及时加以解决。
二、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任务
(一)牢牢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运行压力较大,卫生健康事业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是疫情防控攻坚期。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但节后返程期间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做好与病毒长期斗争的准备。二是战略机遇叠加期。各级党委政府将健康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内容,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2月20日,刘运梅市长在开年第一站就是到卫生健康委调研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系统干部职工的关心厚爱。三是政策红利释放期。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及5个配套文件,构建了“1+5”政策体系,释放了巨大政策红利。四是发展布局优化期。党委政府从更高层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十大工程”和“四体系一平台”、“四大集团、六大中心”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五是职能优势凸显期。卫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抗疫中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无惧牺牲,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广泛高度评价。六是健康治理提升期。公共卫生治理作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牢牢把握新任务新举措。健康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服务十堰“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发展目标定位上体现卫生健康的担当作为。一是固化健康十堰建设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全力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 “323”攻坚行动。二是强化医防协同公卫体系建设。改革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等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设紧密型医联体,落实公卫项目。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三是深化三医联动医改新格局。加快推进四大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县域医共体试点等各类试点建设。四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布局。巩固提升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地位,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立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积极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五是活化中医药事业守正传承。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鼓励中医药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十堰武当中医药、武当康养品牌。六是催化健康服务发展新业态。建设一批社区医养结合中心。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到20__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托育服务体系。七是实化医养结合新需求。发展社会办医与多元化健康服务。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鼓励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建。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八是细化卫生健康治理管理水平。加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强卫”工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与卫生健康行业融合发展。
三、扎实做好20xx年卫生健康工作
20xx年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重点,以健康十堰建设为主线,以疾控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卫生健康工作的政治属性和业务属性,聚焦聚力“十四五”规划、疫情防控、疾控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康十堰”建设,深化医改,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医药守正传承创新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后疫情”时代卫生健康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地护佑人民群众健康,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精准施策抓防控。
坚持以严防输入为重点严防反弹,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坚持“四早”要求,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抓好两个严防,严防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严防春节返程期间疫情反弹,做到“早、快、准、实”,落实常态化监测、人物地同防、多病同防、多点触发等措施,盯住散发疫情,盯住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抓好境外返堰人员“回头看”工作。
深入开展明查暗访。继续开展以指挥部督查、医院自查、院间互查、质控抽查、卫监督查、县市区巡查为主要措施的明查暗访,压实防控责任。
加快推进应急疫苗采购,稳妥有序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在保证 8 类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尽快将接种服务扩展到服务业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目标人群,做好有序衔接。积极争取增加疫苗供应量,严防因疫苗供应不足影响按时接种第二剂次的情况。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督管理,及时开展异常反应监测和调查处置。多方位、多措施、全方位推进疫苗接种进度。
(二)谋篇布局抓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继续积极推进“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和专项规划。
坚持项目支撑,主动谋划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全力以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省级重大项目、政府债券项目等,做好卫生健康领域的项目谋划争取工作。作为大健康产业的牵头单位,要特别加大对健康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下大力气争取项目落实落地,及时跟进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储备项目的进度,加快推进市卫健委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市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医疗救治综合建设项目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市中医医院传染病院区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支持我市P3实验室建设。
(三)立柱架梁抓体系。
接续推进“四大医疗集团”和“六大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十堰标杆”。
着力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全面落实设立公共卫生应急委员会、三类机构一类保障和二类管理,两个允许等重大政策创新举措,鼓励探索创新。优化疾控机构职能设置,明确功能定位,强化专职专责。优化哨点监测布局,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疾控体系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加快实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三年行动“十大工程”项目,20xx年底前,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和设备配置,完成医疗机构可转换病区和重症监护病区建设,完成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继续推进市级120指挥中心建设。
做实做细基本公卫服务,总结丹江口市“医卫融合”试点经验,推进家医签约服务升级,加快试点建设,继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强基护健”建设。继续实施县医院提标扩能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向二级综合医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社区医院发展。持续推进贫困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加大乡村医生队伍的培养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联合驻地高校建设鄂西北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基地,深化科卫、医教协同,加强专业型高素质的全科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健全完善待遇、考核、评价和激励等相关政策。着力解决制约基层发展的人才问题。
(四)健康赋能抓民生。
坚持预防为主,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加快实施“健康十堰”战略,坚持目标导向,落实落细健康十堰各项考核指标。加强健康十堰建设,开展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创建活动。
坚持政策支撑。推动“健康入万策”,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全过程,建立覆盖各部门的健康促进工作协调和决策机制。巩固创卫成果,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坚持惠民利民。全面推进健康十堰建设15个专项行动,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应对和解决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着力推进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攻坚行动。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力做好应对老龄化工作,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继续推进“智慧助老”行动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创建老年友好社区、城市。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强化人口监测和研判,发展多种形式就近便捷托育服务,持续推进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关爱“三个全覆盖”。全面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巩固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妇幼健康、职业健康、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等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服务,培育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业项目。
抓好十堰武当中医医疗集团建设,创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实施“时珍人才工程”,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人才,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十堰中医药和武当道教医药融合发展,打造武当中医药品牌,提升影响力。
加强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继续扩大耐药结核病筛查范围,强化结核病患者全环节管理;做好重点急性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慢性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服务管理工作。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化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实施全民健康教育计划,广泛普及健康生活,因地制宜开展“三减三健”行动,持续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五)提质增效抓医改。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强化医联体网格化建设布局和规范化管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扎实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医院。充分发挥市级质控中心作用,推动县市区重点质控中心建设。提高平安医院建设水平。发挥医疗服务在全省典型引领作用,将医疗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继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加快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持续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推进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内涵建设。
继续巩固完善“3+2+1”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深化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各项医疗健康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全过程监管。
(六)有效衔接抓振兴。
保持现有的“基本医疗有保障”政策总体平稳,按照“一摘四不摘”的要求,及时谋划落实健康扶贫接续政策。
持续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建立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
(七)政治引领抓党建。
持续深化“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
聚焦主题,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抗击疫情、道医道药、优势工作等方面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力度,加强整体联动,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带领全市卫健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党史教育,弘扬抗疫精神,做实党建品牌,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十进十建”活动。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卫生健康系统“清风行动”,自觉接受党内监督,配合完成巡视巡察工作。
今年还要统筹做好计生协会、无偿献血、征兵体检、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综合治理、学会、保密、消防安全、平安创建、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援疆援外、离退休干部服务、工青妇和机关后勤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