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车间实习记录合集三篇

总装车间实习记录(精选3篇)

总装车间实习记录 篇1

在总装车间实习的日子已经过去一周了,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经历了高强度的装配工作,将这一周的所见所想写了下来:

一、感想和体会

1、态度决定一切。

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一个职员在公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的,这就要求他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不能老是出错,一定要检验自己的工作结果,以确保自己的万无一失.工作的时候我一直保持极大的工作热情,不仅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之余还经常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虽然工作中我也会犯一些错误,受到领导批评,但我认为这些错误和批评是能让我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谨慎小心,提高工作效率。在和大家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自己缺少的东西。

2、勤于思考

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车间的日常工作都会比较辛苦且繁琐,几天下来也会比较枯燥,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不断地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所需时间

3、不断学习

要不断的向周围的老员工请教工作方法,学习他们的工作技巧并熟练运用。这会使我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二、工作成果与收获

主要负责奔奔后转向灯外壳和CX20后三角窗装饰件的涂胶工作,几天下来,对自己负责部分的操作要领完全掌握,并且保证零失误率,同时也总结出了自己高效快捷的工作方法。虽然工作很累,对整车的工艺没能够做到充分学习,但这种操作本身就是对自身耐心与毅力的一种考验,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完成总装实习。

总装车间实习记录 篇2

到总装顶岗见习是柳汽新人培养计划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新进大学生成长所必经的考验,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毅然接受了这个考验,并以不懈的努力完成我的使命。

我是被安排到总装一车间参加顶岗见习的,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一个个零部件变成一辆辆乘龙,霸龙的奇迹。能到这里见习不仅可以让我们这批新人开眼界,也可以一窥柳汽制造技术之一隅,对将来参加部门工作将大有裨益。

通过车间的基本技能训练后,我很荣幸的来到二线四班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工段长及班组长的介绍,我了解到二线主要是生产中轻卡,一般生产M3,M6(现已改为M3A),M10,G20(即龙卡)和GF,GE,GS等系列“东风”车。由于生产的车型种类较多,因此在实际顶岗中,要注意查看目视卡再进行装配,否则容易出错。

分配到班组后,班长根据班组需要,把我安排在驾驶室举升缸连接工位。该工位之前由班组流动工黄懋京师傅担任,班长希望我和另一位见习生顶上后把黄师傅空出来,让他去流动帮助其他紧张或出现异常的工位,以减少停线时间。该岗位最难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车身带来的举升缸连接支架孔偏和间隙不够,二是切换车型时所用工具及零件种类变化较多,若不注意则很有可能跟不上节拍。在黄师傅的精心指导下,我们非常认真的学习,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终于把该岗位M3车型所需做的工作内容基本上学会了,而其他车型较少,在碰到几次后也学会了车型切换时所负责的装配工作。

记得刚刚到岗位跟黄师傅学习的那会儿,我们那是叫一个挥汗如雨,看似简单,实际上在车身和轮毂之间的那个小空间里要弯着腰歪着头工作确实是一件整人的事情,特别要是碰到孔偏或间隙偏小的异常情况,那就更累了。刚开始的那三天,我记得是二月份,那还是冬季,每天回来时的衣服都是湿的,长时间的弯腰及身体扭曲作业使得我腰酸、手痛,一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洗澡,第二件事直接就是躺床上睡觉。当时想放弃,因为从别的见习生那里得知有些人做的任务很轻松,我为啥不能换个更轻松的岗位?但是心里就是不服气:这又不是太复杂的技术活,别人能做得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然后慢慢的有变化了,我们装配的速度大大提升了,质量也得到保障了,异常也完全能独立处理了。最后师傅离开了我们,而如今,我们变成了别人的师傅!

就这样坚持着,转眼之间已经快要到了顶岗结束的时刻。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收获颇多:

首先,我的身体和毅力得到了锻炼。汽车行业里流传着一句话“金三银四铜五”,这时候正是一年生产最忙的旺季,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子都加班到晚上9点钟才下班,有时甚至到晚上10点,这意味着每天要工作13个小时,而中间总共才有1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空闲坐这么长时间都觉得累,何况还是站着做工的!可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因此我不禁有点小小的佩服自己。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工人师傅们的辛苦,他们这么多年一直都这么挺过来的,在此向所有工人师傅们致敬!

其次,通过顶岗实习,我加深了对大车及车架的认识。因2、3月份生产任务多,对一些特殊车型其他班组不时感到人员紧张,所以我还短暂到一班和二班做过“流动工”,正由于这些难得的机会,我对车上零件的认识更多了,而且也知道许多零件在车架上的大致位置和车架上对应孔的一些特征和用途,如干燥器所用孔一般在中前部的横梁附近的四个集中孔,方向机支座孔一般是车架前端的三个呈三角形分布孔、孔径较小且无明显排布规律的孔一般是扎线束用的孔等等。

三是我体会到了责任心和细心是多么的重要。记得我在一班帮忙的时候,漏装了一个龙卡的车身中悬,流到了三班,去补件的时候发现很难装,搞了很久才搞定,不仅自己累,还影响了他人作业。之所以漏装是因为刚刚停线休息转开工,而我没有去检查上台车的完工情况,这是相当粗心的表现。此外,每次师傅吊车架上线,我都要去核对一下车架号是否与目视卡相符,虽说一般不会错,但我还是坚持每台检查核对,在三月份的某一天里发现了一台车架号不符,由于及时发现并报告,这才没有造成大麻烦。通过这两件事,我明白了工作一定要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要存侥幸心理,争取少出甚至不出错误,以免给自己给他人造成麻烦。

最后,流水线作业的经历使我明白了做工作一定要认真积极,不拖拉。就像在线上工作要跟上流水线的节拍才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一样,我们在接到上级分配的工作任务后,应尽可能快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跟上计划的时间节点,这样才能按计划完成项目目标。如果每个人都拖一点,那整个计划就会被拖得很久。

在顶岗过程中,我发现了总装存在的几个问题,如现场零件盒里混有水果等其他杂物,下班后员工的劳保用品如手套等随意放在料架上,我不禁疑惑:难道没有5S定置点吗?还有个问题就是物流总是不够及时,比如我曾经装配的消音器就有好多次送货不及时,害得我好几次跟师傅扛着消音器满线跑去补件,然后我们的正常作业就被拖住了,就一直忙着赶。其他工位有类似情况,在人员减少线速提升且作业充实度提高的情况下,物流不及时的影响很大。

转眼间这段难忘的顶岗实习的历程就结束了,这三个月里,我充分的体验到了一线工人师傅的辛苦,也大概了解了公司商用车生产制造的情况,身心得到磨砺也增长了很多见识,我觉得顶岗实习是一个艰苦的任务,同时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我相信这段时间的努力坚持是值得的!顶岗实习期间我得到了很多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在这我向他们说一声:谢谢!

总装车间实习记录 篇3

生产车间实习总结

从郑州培训,学习了一些关于方便面生产的知识,觉得方便面的生产不过如此,就像自家做面条差不多,只不过是机器生产而已。带着这种意识,从郑州回到高碑店,进行车间一线实习。经过近一个月的车间实习我了解了很多现场的实际情况,学到了理论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意识到理论知识和实际确实有一些差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进入车间,我们分了几个小组,依次分别在和面岗,压延岗,油炸岗,点料岗,包装岗实习。前半个月是观摩学习,没有进行实地操作,但我还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实地操作,感到车间工作也不过如此,就是几个程序化的操作而已。

前半个月就在观摩,自我感觉良好中度过,觉得学了好多东西,好多操作似乎都懂了,说起来也头头是道,这一步怎么做,下一步又是什么。比如,和面的操作,我当天实习中就能说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整个流程都知道。就这样自以为做的很不错了,也写了总结,颇有几分洋洋自得。觉得三天的岗位观摩学习没有虚度,学了不少,也学到了理论上没有的东西,觉得自己这次可谓是理论联系实际了。然而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了。学习中,和面工问我能不能独立操作,我犹豫了,说的不是很好吗,但是我从没有做过一次,操作一次会是什么样子呢?连续一个班(12个小时)又是什么感觉呢?我真的实际操作了一次,用一个词形容我当时的狼狈相就是手忙脚乱,仅仅是和一锅面,一个班一般要和近五十锅面,那我就要手忙脚乱五十次……不敢想象。

眼高手低,这是我的毛病,什么事情都是看起来简单,说到容易,做到却难。眼睛是会骗人的,看似简单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够做好,只有亲身实践才知其奥妙,才会做出理想的产品,实践是学习的真理!

前半个月的实习,说是实习,不如说是参观,因为我看到的只是表层的东西,学到的也还是限于理论的东西,至于实践,仅仅是几次手忙脚乱而已,如和面操作时的忘记加水,点料操作时跟不上流水线的进度……而那些每个岗位的实习总结就像是应付差事的上交一些无所谓的东西,并不全是自己实习的心得体会,更不是自己学到的岗位学习所得。

前半个月基本浪费了,就是在结束后第一次座谈会上谈的一些东西,也不过是皮毛又皮毛的东西,或者就是每个人都看到的浅显的东西,发现的问题也是一些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唯一的收获就是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休息了两天,我们进行了第二轮车间实习,这一次我们被允许在工人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操作,可以动手操作了,那就再“手忙脚乱”一次吧。

依然是从和面岗开始,和面应该是我学的最好最扎实的吧,因为我在和面岗实地操作最多,而且曾在和面工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了配盐水料,叫面,和面,放面这整套和面岗的工作,尽管当时也是很狼狈,但是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最深的,我也学会了和面岗的主要工作,并且能够在和面岗独自操作一段时间,不会出什么差错。这算是很大的进步,也是我的一大收获。也算是我从事工作以来,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可能和面岗位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到现在我还不能全部掌握记住,考试可能不会,但是我可以肯定,如果把我放在和面岗我可以做到不出差错。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收获,比懂了一个理论更有用。和面岗,我第一次接触的岗位,不但教会了我岗位知识,更教会了我比岗位知识重要的工作学问。

接下来就是压延岗了,有了和面岗的教训,第二次到压延岗,这一次学到的却不是岗位知识,而是一个新员工的心得。

同样是新员工,不同的确是学习的心态,我们这一批来的大学生,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不错,姿态应该都很高,而懂得的东西是不是很多,很有用呢,这就不一二论了,至少我开始觉得自己有很多欠缺之处。从这个新压延工那里我学到了,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时,去请教,如何请教。别人并不是应该指导我们,即使是上级要求,我们不去主动请教,没有几个人会自动跑来指导我们。不懂了,应该积极去问。但是,既然是请教,那还是客气一点好吧,叫别人一声师傅,大姐,什么的不会损失什么,但得到的却很多了。

油炸岗是我实习期间最不成功的岗位。热,就是油炸工也不是总在岗位上,因为太热,所以我们基本不在油炸岗。油炸岗学到的'东西,基本就是我们从资料上看的,以及用贴箱贴换取不在油炸岗实习,并要求由一个班长为我们讲解油炸岗整个岗位要求和各个设备及作用。

点料岗是动手最多的一个岗位,从顺面,点料,扶料,我都进行了实地实践,而且还在桶面线上点料实习过。也发现了很多问题,真是在实际操作中能发现隐含的问题。由于我实习的生产线正好在我点料实习的那天换了自动投包机,由人工点料转变为机器点料,工人还不能适应,所以出了很多问题,导致面块大量的堆积,过面受阻,停机好几次。一些点料的工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也不适应改为自动投包机后的速度了。过了好几天才逐渐适应,但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点料岗,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岗位,却有着太多的学问。如何安排人员,如何减少浪费,如何提高效率,都是要解决的问题,这很伤脑筋,但这些却必须要做,尤其是我们这些制造处的要好好考虑。

包装岗承接着点料岗,其实两个岗位已经合并了,包装机手控制好速度,保证正常运转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当然,包装机手要对发生的故障及时排除和解决。点料讲究的是熟练,包装要的是技术。

后半个月的实习,大多数时间我们是在干一件简单而重复的事情:贴箱贴。有些人半开玩笑的说自己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平。贴箱贴没有特定的工人,只是生产线上闲置的人员去做,我们有时就发现,但我们一刻不停地贴箱贴时,原来贴箱贴的人就可以偷懒了……

最后两天,我们去了调理车间,学习汤料(酱包,粉包,菜包)的生产。调理车间基本上没有我们立足之地,而且气味特别浓,调理车间的工人都不容易,但他们都克服了。调理车间有一些操作很不卫生,我们曾隔着窗户看到在混合车间,粉料混合混合的过程,具体评价,我们一致的观点:脏!地面肮脏,而落地的粉料用随地丢弃的笤帚扫起后就这么装包,真是减少了浪费,但是卫生吗!

一个月的车间一线实习结束了,总的来说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仅是岗位上的技能知识,也包含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几个制造处的还和班长学习了一下成本的管控,每一个班结束以后,班长都会对本班次的成本计算出来,看事亏还是赚了,亏/赚了多少,总结本班次的损失,避免下一班次生产出现同样的问题,并对偶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提出改进的建议。直到那一刻,我才发现我要学的,要做的有那么多!

通过一个月的车间一线实习,我也发现了一些车间及车间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偷面现象是最严重的,也是最不好解决的问题。尽管偷面者会被重罚,但还是不能解决,我亲眼看到一个员工捧着好几桶面跑了出去,而且多次看到很多员工偷面,而在车间吃面更是明目张胆……

究竟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罚款肯定不能解决,默许吃面,拿面更是不行。至于派人监督,不仅浪费成本,而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偷面更普遍,因为越是有人监督,越会激发员工拿面,很奇怪的现象,当监督者不那么负责时,偷面就会又严重了。

我的一点建议就是,让员工不愿意拿面,而且还会自动监督和制止拿面。具体做法有两方面,一是每条线都建立自我监控机制,自我监督,而且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另一是公司推行配套的措施,为员工提供方便免费的工作餐。偷面的员工多是不愿费时费力的排队挤着去吃饭,而选择不花钱的拿面吃,如果提供了方便快捷免费的工作餐,这些人恐怕就不会选择偷面吃这冒险还不利于自己健康的事了。而每一条线上都建立了自我监控机制,相互监督,也相互影响,吃面的自然就少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员工流失严重。往往是12号发过工资之后,就会有很多员工辞职。在旺季,严重影响生产供应,尤其是技工的流失。对于这一问题,要分析清流失的原因,然后解决。我能考虑到的原因就是外部配套设施不健全,员工工作时间太长,下班了却不能享受舒适的休息休闲。厂区内严重缺少娱乐设施,尤其在这种比较偏僻的厂区。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留得住人才会正常稳步的的发展,如果人员流动太过频繁,很不利于公司的管理和车间生产工作的进行。

车间实习结束了,我觉得学到了一些东西,也有了一些提升。马上就要销售实习了,希望能够在销售实习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希望我的第一份工作会做的很成功,我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