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通过职业农民培养实现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解决农业继承人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职业农民有助于区域农业保护与开发,有助于促进农业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代农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线代农业的客官要求、是发展线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效益和增加生产经营收入的客观要求。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此次“基于地区和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研究调查”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了解农民的基本情况
性别
教育程度
年龄
2、了解农民对收入的满意程度
主要收入来源
增加收入的途径
3、了解农民对培训的态度
参加过的培训
希望参加培训的内容
是否参加培训
决定培训的因素
培训的时间
4、了解农民对教育的态度
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有效性
子女接受教育的认识
5、了解农民对文化的态度
希望举办的文化活动
希望拥有的文化设施
是否有文化站等设施
村民对文化建设的建议
对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
(二)项目执行情况
本次调查历时四天(20xx/7/16-20xx/7/19)。此次调查的范围湖南省衡阳市贯塘乡东阳村,被访者定义为在农村长期生活工作的村民。
调查实施时间为7月16日至19日,调查方法为下到村民家中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按照东阳村的人口分布以及地域分布,调研小组2人一队下到15个村小组进行调查。
此次调研发放问卷80份,收回69份,有效问卷为69份,问卷有效率为86。3%。调查实施自始至终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调研小组成员对调查过程进行了全过程检查、督导,并对完成的问卷进行了100%的检查,项目负责人对验收后的问卷进行了30%的复核。
最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制图、制表。
(三)被访者基本情况
在69个有效样本中,男性为32个,女性为37个,男女比率约为1:1。
被访者受教育程度大多集中在初中,初中学历占47。5%,小学26。2%。年龄分布较广,其中36至65岁的被访者占60%以上。
被访者收入来源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种植业收入占41。6%,外地打工收入39。13%。
三、调查结果
(一)农民的基本状况
1、性别:女多男少,劳动力缺乏。
在对性别比例进行调查中,留守在农村的女性略高于男性。农村劳动力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精壮男性多外出务工,留村劳动力较为缺乏。
2、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居多。
据调查显示,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原因可能在于受访者年龄普遍偏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的进展。
3、受访者的年龄:中老年人较多。
留守农村劳动力大体分在36到65岁之间,侧面反映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青壮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农村地理因素限制较多,导致农村收入形式单一。
(二)农民对收入的满意程度
1、收入来源:种植业为主,其次外出打工。
从调查结果可知,农民更趋向于收入稳定的工作,侧面也反映出国家对于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较大。
2、村民增加收入的途径:较为单一。
农民对于增加收入的方式认识单一,对就业途径了解不够。
(三)农民对培训的态度
1、村民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形式:未参加培训的占多数
2、村民愿意参加的培训内容:更愿意参加熟悉的培训。
农民自身有意愿提高种植水平,不想放弃传统职业。对培训有一定的选择性及针对性。
3、是否愿意参加培训:意愿强烈。
4、村民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重视技能培养。
农民重视自身的技能培养,愿意支付符合心理额度的金额和时间。
5、合适村民的培训时长:15-30天。
村民由于忙于农事,农民更愿意接受进行短而有效的培训。另一方面,由于地势、气候、土质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农事时间冲突,培训时间减少。
(四)农民对教育的态度
1、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农民心中。
2、教育的有效性:绝大多数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3、子女接受教育的认识:希望子女有更好的发展。
农民还是坚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
(五)了解农民对文化的态度
1、希望举办的文化活动:较为强烈。
农民希望联络感情,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开阔视野。
2、希望拥有的文化设施:注重身体健康。
农民更注重身体健康,向往更好品质的生活。
3、是否有文化站等设施:设施配套较为完备。
政府较为重视农民文化生活,丰富精神生活。
4、村民对文化建设的建议:希望有更多的交流。
由于地形限制人口分散,农民更希望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农民更向往舒心,闲适的生活。
5、对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希望有更好的建设。
现如今,农民的思想境界提升,更加意识到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四、小结与建议
据相关资料统计,到2011年,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达2。46亿人,而且每年还在以900-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25。27%。与此同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青壮年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都降到了50%以下。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数量急剧减少,明天“谁来种地”、“谁来养猪”的隐忧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由此催生了对培养职业农民这一问题的热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造就农村人才队伍,着力解决未来“谁来种地”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指明了方向,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绿色作文网训,而且首次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解决职业农民的问题。《关于做好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农科(教育)函〔20xx〕第68号》文件中指出“明确工作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转方式、提质增效调结构的总要求,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创新培育模式、提升培育质量,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切实解决农业继承人的问题,提高农民的技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向农民推广新品种、传授新技术、教会新方法、培训新工具。
解决农业继承人问题、通过职业农民培养实现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是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职业农民有助于区域农业保护与开发,有助于促进农业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代农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线代农业的客官要求、是发展线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效益和增加生产经营收入的客观要求。
近10年来,国内的新型农民成为了热点,罗骏从经济的制度、组织与所有制、实现过程、分配等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合作经济思想进行了探究。黄祖辉等指出新型农民有别于其他农民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漂移的不可避免性,以及不必强制性干预这种漂移的发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经济的调配,合理引导本质规定性的漂移。黄胜忠在对新型农民培养研究述评中,揭示了许多新型农民的好处,比如新型农民的专业的技术。邓聿文研究了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的差异性,认为传统农民是“世袭”的,具有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而职业农民则具有自助选择性,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自我选择的结果;传统农民封闭在农村地区,很难流动,可以说是土生土长、土里刨食。而职业农民具有开放性,可以自由流动。从人员构成来看,职业农民既可以是本地农民,也可以是外地农民,还可以是市民;传统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完全靠经验进行。而职业农民在经营素质、科技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制约性。付远景认为,职业农民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经纪人,是农业市场化乃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职业农民与传统身份农民在选举权、流动程度、经营方式、规模化经营程度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曲建勋给出了职业农民具有代表性的界定: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来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郭智奇认为,职业农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自身职业的人员,并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周稽裘认为,所谓职业农民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水平之后,伴生的一种新型职业群体,也是农业内部分分工、农民自身分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他还认为职业农民的内涵具有全职务农、高素质、高收入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四大特质。
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沃尔夫1996年在他的著作《农民》中就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的差别做过分析,他认为“传统农民”是和“市民”相对应的一个群体,是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其主要追求是维持自身的生计。而“职业农民”则是将农业作为产业,充分自由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使经济报酬最大化。美国政府于1862年制定并通过《莫雷尔法案》,规定成立56个州立农学院。以1914年的《史密斯—利费农业推广法》、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1962年的《人力开发和培训》和1964年的《经济机会法》为依据,美国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善而庞大的农民教育体系。通过实行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培养职业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法国政府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只有取得教育合格证书后,才能具有经营农业的资格并能享受国家的优惠贷款及补贴。农业部直接管理全国的农业职业学校、公私合办、办学机制较为灵活是法国农民教育的特点。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了法国农民教育的培训体系。每个培训机构具有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不仅如此,法国还创造了一种具有广泛世界影响以及时间应用价值的培训方法,即交替培训教学法。日本和韩国的农民教育与培训是由国家统筹规划,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分工知道和写作完成。目前,日本全国有52所农业者大学,其中国立1所,县立48所,私立3所。韩国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规定对农渔民后继者提供援助资金,提供精神教育和技术教育,该法案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户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而荷兰则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实行“双轨制”教育,将农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开展预备农业职业教育。在德国,所有的农民即使受过高等教育也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农业职业教育。加拿大推行“绿色证书”制度,农民不获得绿色证书是不能继承或购买农场的。
此次调查采用实地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的方法,对农村居民和部分镇村干部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调查。
制作符合我们此次调查要求的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此调查问卷是在参阅了大量关于农村职业农民的培养文献和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对收入的满意程度;
第三部分为被调查者对于培训的态度;
第四部分为被调查者对于教育的态度;
第五部分为被调查者对于文化的态度。
摘要:
为了解张家界市慈利县的文艺事业的发展现状、当地文艺发展需求以及村民对本次暑期“三下乡”文艺汇演的问题与不足的反馈,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当地政府与学院,从而更好的提高当地村民对文艺事业的兴趣,推动当地文艺事业的发展,为当地的文艺事业做出贡献,更好的服务当地村民。
此次问卷采用抽样调查形式,由相关同学手动导入相关数据,以张家界市慈利县明珠村村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村民很喜欢此类文艺活动,但在乡村中文艺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村民比较喜欢歌舞,往后的文艺活动中可适当增加情景剧类型的节目;对于文艺活动的效果来说,村民们感觉接触到文艺汇演后,不但能丰富日常文娱生活,还能使身心得到放松,最重要的是能给孩子们发挥特长的机会、开拓他们的视野。综上所述:大多数村民支持文艺汇演,但这种文艺活动普及性不够,也因为设备等各方面的原因,使舞台效果不够精美。
[关键词]:
三下乡张家界市慈利县明珠村
文艺志愿活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调研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大学生志愿服务要立足于自身发展,更要立足所服务对象的发展。为了解当地村落的文化活动开展现状和实际需求以及文艺志愿服务团的整体模式。我们特展开此项调查,希望能够给当地工作者提供意见、推动当地文艺事业的发展以及为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的文艺活动提供指导意见。
调查对象及方法
此次调查问卷由了解明珠村的文化活动开展现状和对文艺汇演的反馈两部分组成,共10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内容包括:村里的文艺发展现状、文艺汇演的整体反馈、对未来村里文艺事业的展望三个方面。本次调查对象是张家界市慈利县明珠村中观看文艺汇演的部分村民,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开展,从观看文艺汇演的村民中随机选取了29人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9份,样本约占总体的10%。
数据分析
1、您村子里之前有类似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吗?()[单选题]
就“您村子里之前有类似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吗?”的回答情况来看,村民们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偶尔有(51。72%)、几乎没有(34。48%)、完全没有(10。34%)、经常有(3。45%)。由数据可知,有51。72%的村民村子里之前偶尔有类似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有近45%的村民村子里之前很少有类似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仅有4%的村民村子里之前经常有类似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2、您平常接触文艺汇演的主要方式是?()[单选题]
就“您平常接触文艺汇演的主要方式是?”的回答情况来看,村民们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电视(41。38%)、互联网(34。48%)、现场(20。69%)、其他(3。45%)、没有接触(0%)。由数据可知,将近97%的村民平常是通过电视、互联网和现场这三种方式接触文艺汇演,仅有不到4%的村民通过其他方式接触文艺汇演。
3、您怎么看待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单选题]
就“您怎么看待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回答情况来看,非常感兴趣(48。28%)、感兴趣(48。28%)、无所谓(3。45%)、没兴趣(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超过96%的村民对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是感兴趣的,其中还有半数非常感兴趣;仅有不到4%的村民感觉无所谓。
4、您最喜欢本次文艺汇演中哪一类的节目?()[单选题]
就“您最喜欢本次文艺汇演中哪一类的节目?”的回答来看,村民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舞蹈(41。38%)、小品(20。69%)、器乐(17。24%)、歌剧(13。79%)、朗诵(6。9%)。由数据可以看出,舞蹈类节目更受村民们欢迎,而喜欢朗诵的村民仅有不到7%。
5、您觉得此次文艺汇演还需要增加哪个类型的节目?()[单选题]
就“您觉得次次文艺汇演还需要增加哪个类型的节目?”的回答来看,戏曲(24。14%)、魔术(24。14%)、情景剧(24。14%)、相声(20。69%)、其他(6。9%)。由数据来看,选择需要增加戏曲、魔术、情景剧这三类节目的村民比例同为24。14%;有20。69%的村民选择相声,有6。9%的村民选择了其他。
6、对于本次文艺汇演有什么感受?()[多选题][多选题]
就“对于本次文艺汇演有什么感受?”的回答情况来看,心情愉悦,很有意思(58。62%)、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55。17%)、想努力的学习,成为有志青年(27。59%)、其他(10。34%)、只是感到了一时的新奇,没有什么实际作用(6。9%)、没有什么影响(3。45%)。由数据可知,有超过50%的村民认为此次文艺汇演可以开拓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心情愉悦,有3。45%认为此次文艺汇演没有什么影响。
7、您觉得本次文艺汇演有什么不足之处?()[多选题][多选题]
就“您觉得本次文艺汇演有什么不足之处?”的回答来看,村民回答此问题的答案依次是:舞台效果不够精美(55。17%)、其他(24。14%)、节目种类不够丰富(20。69%)、节目激情性不高(6。9%)、趣味性不足(3。45%)。由数据分析可知,近56%的村民觉得本次文艺汇演舞台效果不够精美,有3。45%的村民觉得本次文艺汇演趣味性不足。
8、您觉得这类文艺汇演活动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多选题][多选题]
就“你觉得这类文艺汇演活动对你们有什么影响?”的回答情况来看,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能够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特长(58。62%)、使村民的身心得到放松(48。28)、没什么实际影响(10。34%)、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规律(3。45%)。由数据可知,超过50%的村民认为认为这类文艺汇演能够丰富村民日常生活、使村民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能够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特长,3。45%的村民认为这类文艺汇演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有10。34%的村民认为这类文艺汇演对于他们没有什么实际影响。
9、您们村有类似跳广场舞这样的休闲活动吗?[单选题]
就“您们村有类似跳广场舞这样的休闲活动吗?”的回答情况来看,选择没有的村民为58。62%,选择有的村民为41。38%。
0、那您想村里搞哪些经常性的文艺活动呢?()[多选题]
就“那您想村里搞哪些经常性的文艺活动呢?”的回答情况来看,村民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跳广场舞(58。62%)、其他(20。69%)、舞龙舞狮(10。34%)、打腰鼓(6。9%)、马戏团表演(6。9%)。由数据可知,近59%的村民想村里经常搞跳广场舞这样的文艺活动,仅有6。9%的村民想搞像打腰鼓、马戏团表演这样的活动。
1、您希望乡里或社会机构来举行这种文艺汇演吗?()[单选题]
就“您希望乡里或社会机构来举行这种文艺汇演吗?”的回答来看,村民们都希望能举行像这样的文艺汇演,其中有75。86%的村民非常希望能够举行文艺汇演。
问题产生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村民很少现场接触文艺汇演
就“您平常接触文艺汇演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的回答情况来看,村民们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电视(41。38%)、互联网(34。48%)、现场(20。69%)、其他(3。45%)、没有接触(0%)。由数据可知,大部分村民平常主要是以电视和互联网接触文艺汇演,很少有机会能到现场接触文艺汇演。
2、村民不太喜欢文化精神层面的节目
就“您最喜欢本次文艺汇演中哪一类的节目?”的回答来看,村民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舞蹈(41。38%)、小品(20。69%)、器乐(17。24%)、歌剧(13。79%)、朗诵(6。9%)。由数据可以看出,喜欢舞蹈类节目的村民远超过喜欢其他节目的村民,喜欢朗诵这种文化类节目的村民不到7%。
3、节目丰富度不够,舞台布置度不高
就“您觉得本次文艺汇演有什么不足之处?”的回答来看,村民回答此问题的答案依次是:舞台效果不够精美(55。17%)、其他(24。14%)、节目种类不够丰富(20。69%)、节目激情性不高(6。9%)、趣味性不足(3。45%)。近56%的村民觉得本次文艺汇演舞台效果不够精美,有21%的村民觉得节目种类不够丰富。
4、村里文艺活动较少且村民喜欢的文艺活动形式较单一
就“那您想村里搞哪些经常性的文艺活动呢?”“你们村有类似跳广场舞这样的活动吗?”两题的回答情况来看,选择有的村民为41。38%,选择没有的村民为58。62%;跳广场舞(58。62%)、其他(20。69%)、舞龙舞狮(10。34%)、打腰鼓(6。9%)、马戏团表演(6。9%)。由数据可知,近59%的村民想村里经常搞跳广场舞这样的文艺活动,远超过想搞其他类型的活动;仅有6。9%的村民想搞像打腰鼓、马戏团表演这样的活动。
二、原因分析
1、村民出不去,文艺进不来
交通不便,是导致“村民出不去,文艺进不来”的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明珠村,虽然大部分的道路都修成水泥路,但是道路上却只能保证一辆小车行驶,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意外情况,更不用说把文艺汇演的设备车开进来了。俗话说,路的宽敞平坦程度反映地方的发展水平,越穷越要修路。从而也间接导致村民们平时接触文艺汇演只能通过电视与互联网。
2、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类节目娱乐性不强
大部分村民只上过小学初中,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村民们不太喜欢朗诵这类蕴涵文化精神层面的节目,觉得这类节目很无趣,村民大都喜欢歌舞这类欢声笑语的节目。文化类的节目没有娱乐类节目的娱乐性高。
3、表演人员数较少,舞台条件较差
本次文艺志愿服务团只有十三名志愿者为专业表演人员,且排练时间紧促。又因与当地部门联系不够充分,不了解当地设施的情况,这才导致当天晚会的舞台布置较简易以及机器设备较差等现象产生,使得文艺汇演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4、年轻人较少,活动场所有限
村里面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村里以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村里缺乏了一块人群,总是显得有些毫无生气,而老人和小孩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不用说靠老人和小孩来打造集体的活动场所,更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参与和组织文艺活动。
相关建议
一、村民方面
1、积极观看文艺节目,提高自身文艺内涵
村民们应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多去观看各种文艺节目。提高自身对文艺活动的积极性及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2、积极支持村里文艺建设,主动参与举办的各项文艺活动
积极参加村镇举办的各种知识教育授课,支持村里进行文艺工作的建设,为村里文艺活动方面的建设添砖添瓦,共同建设一个富含文艺底蕴的明珠村。
二、学院方面
1、注重精神层次方面的发展,宣传文艺知识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开展不同专业性的三下乡活动,用宣传手册或广播的形式,将文艺知识传播至村民的头脑中。
2、完善节目质量与丰富节目类型
学院应该努力提高文艺汇演的质量和不断丰富节目类型,完善舞台效果的不足,增加志愿者的数量以及加大文艺下乡力度,努力为村民们带去更加优秀文艺汇演。
3、与村民互动,开拓创新
完善舞台道具,多与村民们进行节目互动,勇于创新,开拓村民视野,带动村民对文艺活动的积极性,为村里营造良好的文艺氛围。
三、社会方面
1、注重精神层次方面的发展,宣传文艺知识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开展不同专业性的三下乡活动,用宣传手册或广播的形式,将文艺知识传播至村民的头脑中。
2、完善节目质量与丰富节目类型
学院应该努力提高文艺汇演的质量和不断丰富节目类型,完善舞台效果的不足,增加志愿者的数量以及加大文艺下乡力度,努力为村民们带去更加优秀文艺汇演。
3、与村民互动,开拓创新
完善舞台道具,多与村民们进行节目互动,勇于创新,开拓村民视野,带动村民对文艺活动的积极性,为村里营造良好的文艺氛围。
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张家界市慈利县明珠村当地的文艺事业的发展现状较差,当地村民接触文艺活动的机会较少及文艺志愿服务团准备不够充分,节目种类较单一和节目质量有待提高,以及积极发展文艺事业可以更好的培养当地村民和学院志愿者健康的心理、综合能力及良好的思想品质等素质,促进当地村民文艺内涵的提高,并调动同学们在艺术认识与实践方面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此次当地场地和排练时间有限,使得此次文艺汇演有很多不足之处。
通过本次的调研活动,我们了解到此次文艺汇演中的不足以及当地文艺事业的缺陷。所以建议文艺志愿服务团增加相关节目的排练时间来提高节目质量,同时增加节目种类,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并在表演过程中多与观众互动。建议村民们勇于接受外界的新事物,并且多与外界沟通,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才能有利于当地文艺事业的发展及学院在文艺汇演方面的整体模式不断完善。
Copyright (C) 记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