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礼仪知识(最新3篇)

职场生存法则 篇1

讲起来,我也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喜欢与家人团聚,至今也还没有学会搓麻将,所以每年大年卅晚,除了陪家人看春晚,没有别的娱乐。可以说春晚是年年看,无论好看难看,几乎没有拉下过。我是从今年春晚这些颇具喜感的事件中,职业病似的想捋捋人在职场的生存法则。

第一条:不要试图讨好所有人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好鸟必然也有坏鸟,若所有的鸟都对你好,我看,这也不是什么好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语”,这种八面玲珑,试图左右逢源的人,有几个是正人君子?人在职场,无论你怎么做,必然有人欣赏你,也有人对你一屑不顾,甚至抨击你,这很正常,不必太在乎好话坏话。无论做人做事,坚守良心底线,不要被人指脊梁骨,晚上能睡安稳觉即可。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做事,被人骂死又何妨?歪门邪道发了财,被人捧上天了又有什么好骄傲的?

第二条:不要试图让自己成为一个完人

成为完人可以作为一个追求的理想,但在现实中没有人能成为完人,在某些方面有突出优势,必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天然缺陷。尽量的去放大自己的优势,比拼命的去弥补自己的短板,或许价值更大些,也会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些。凡是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也不可厌,可怕可厌的是知错不改,一错再错。活出自我真个性,该哭就哭,该笑就笑,总比藏着掖着虚伪吧唧道貌岸然的更潇洒也更快意吧?

第三条:感谢批评你的人

愿意批评你指点你的人,说明是对你在乎的人,若连批评都懒得,转身扬长而去的人,是根本没把你当回事的人。有时想想啊,100个表扬也不及1个批评能让你顿悟、促你梦醒。

如果说很多表扬或许还夹杂在着虚伪和言不由衷,那么那些批评,即便是再刺耳,都可感知到对方的真心。“良言刺耳利于心”,只有傻瓜才会迁怒于批评者。感谢和珍惜批评你的人吧,他们一定是你生命中的贵人。

第四条,不要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自己说自己好,说轻了自我标榜,说重了脸皮太厚,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经常看到有人自我标榜是“某某第一人”“十大精锐”之流的,不是花钱买来的就是自我膨胀。自己说自己好不算好,只有别人发自内心的说你好,才是真的好。

好的背后是实力,实力才是写在脸上的金牌。实力不济,把自己吹上天去了也不管用。丰盈的稻谷总是谦虚的垂头,有实力的人从来都不要虚名去武装。最好的贴金就是持续地增强自己实力。职场的强者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而非靠虚名度日。

第五条,尊严是靠业绩垒积出来而不是靠吹出来的

尊严是在人群中始终能昂起头,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气质。要赢得别人的尊敬,前提是必须干出业绩,碌碌无为和吹嘘不能带来尊严。脚踏实地的实干者,犹如沙堆中的金子不会被埋没;吹嘘尚浮华之人,就像桌面上的沙粒,风起时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埋头勤开拓,实干赢未来;尊严金不换,务实不虚浮。

职场生存法则 篇2

做事很重要,但是更要学会做人

新人入职如果只是埋头做事,最后顶多是个兵,当不了将。所谓做人不过就是多笑点,多帮点,有事儿多主动点,这些“多”不会让你累死,但是会让你很快能融入这个团队,让大家记得你。

多笑,多说,多问,少气,少打听。每个人都喜欢正能量的新人,背后打听和筹划一些扯淡的事儿,是很二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打听的对象,谁是你的领导的对头,也不会知道你打听的问题会怎么被添油加醋的传到谁的耳朵里。

所以,做积极正能量的自己。多说几个“我试试看”,少说几个“没问题”以及“我不行”,或许是最好的打开局面的办法

如何能让领导更多的教你,才是你的本事

坦白说,新人来了就是干活,帮领导分担工作。所以做事是肯定必要的。领导为了让你做的事情能多快好省,可能会交代你一些流程或者经验,但是他能不能和你分享更多,取决于你的工作成绩和态度,以及你怎么对他。因为他没必要教你,而且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样的事情不少,他凭什么教你?

浅薄的讨好固然是受用,但是不会太奏效。大家都是老油条出身,还能败给你这种小伎俩?所以真心对他人是必要也是根本。

所谓的真心不是让你关心领导家门牌几号,生日多少,而是帮他做一个会议列表,提前发一个会议通知,吃早饭的时候发个短信问他要不要带杯咖啡,其实不过是最基本的人情往来。任何培训都需要交学费,你上班做下属,用不着学费,那好歹也要一点人情投资不是么?

永远不要和你的上级以及同事闹脾气,因为没人欠你什么

新人入职场,跳槽一两次,多数原因都是因为迷茫,找不到方向。也会有自己选的这个职业自己不知道喜欢不喜欢或者能不能做长久。这种迷茫都是自己的,加之失恋、劈腿、外遇、这些个人理由,都不是你怠工顶嘴甚至闹脾气的理由。

不想做了,想走就走的干干净净,没必要大发一通火,明天不来了,这样很没意思,而且我担保你有了一次,下一次也依旧会如此。

有没有目标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留下来,才能活下来

很多领导都会问新人目标,大多数都没啥谱,有一些二货会很自负地说我的目标就是做你的位置,这种是意气风发,也算是不错的。其实有没有目标并不重要,目标可以慢慢找,但是撑过试用期,留下来,活下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你的工资永远会比你付出的少

这是肯定的,所以你用不着不平衡,你付出的同时,你获得不仅仅是工资,还有经验。想加工资的办法除了好好表现就是升职,而你距离下一个位置有多远,你自己清楚,领导更清楚。

做好随时清空自己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这句话是告诉那些转行的同学的,虽然每个门类都是相通的,但是清空上一个地方学到的东西,让自己从低姿态做起,你会更容易学到和补充到新的知识,尤其是换了一个门类和领域之后,完全新人的面貌去做事情,把自己清零会更容易找到定位,学得扎实。

学会使用图表分析问题,学会自我总结

概括和总结是和必要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很简单,一般一张A4纸就能完成。你可以列出今天的五项工作任务,之后分出这些工作任务所需的条件,目前进展的情况,接下来分成的步骤,以及总结自己今天可以完成几项,还有如何有机组合自己的工作顺序。

时间久一点,你也许会找出自己工作的规律,比如上午工作效率是否是高点?下班前的工作是如何?一周下来你大概就知道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时间和节奏,进而找到哪天可以休息,哪个时间点可以放松,哪个时间是打电话沟通的好时机?哪个时间可以安静写点东西。

每个人都有秘密,所以不要问不合适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雷区,有一些私人的事情,除非对方主动提起,不然不要冒然发问,比如是不是结婚了?(也许对方离异),比如对方的女友是做什么的等等。

职场不是朋友圈,一些在你看来无关痛痒的话题,也许是对方的雷区。谈资就是谈资,没有原则好回答的,或许是最安全的。

提高就是大量的练习和被否定之后还能活着

所谓的学习就是给你更多犯错的机会。学多了自然就会了。错多了,被骂多了,自然就长了记性。至于被骂了,第二天还能坦然笑出来。被训斥了,第二天还能毫无芥蒂的一如既往,这就是所谓的新人压力。

没有人应该欠你什么的一定要顺你的意思,要安抚你,要鼓励你,要如何如何你,做错要承认,但是担责任的都是领导。没有人的成长是顺顺利利的,除了领导是你爹,其他人没这个义务要帮你擦屁股。如果领导已经帮你擦了,那你让他骂两句不是也应该么?

忍耐领导的脾气,只听那些对你有用的话

每个领导都有各自的短板,做领导的位置承受的压力也一定会不一样,不要在他脸色不好的时候还去墨迹,即便是这样,当炮灰也是在所难免。

领导迁怒于你,那是他自己的问题,你在没有成长之前能做的也只有忍耐。如果能可以包容你的领导,并且学到了他的所有,那么取代他的日子还远么?相反,受不了委屈,还没本事的人,你又怎么可能指望自己升职呢?

和领导做朋友,但是请在内心保持距离

其实每个领导都很喜欢和下属亲近,以打造亲民的假象。但是每个领导内心其实都很清楚的有着界限。你可以和领导亲近,但是请在内心时刻记得他是你的上司。你也可以选择和领导公事公办,但是请记住,没人喜欢不冷不热的人,你如果觉得自己能办事儿,那你会永远都只能留在那个能办事儿的位置上。

每个人都喜欢所谓的心腹和干将,所谓的亲信就是有得力又贴心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重用以及推荐。好朋友之间可以互相损,好朋友之间可以毫无顾忌,但是对于上下级来说,请暂且当他是你师长,你以尊重他的方式去亲近他,或许彼此都会更舒服一些。

弥补领导的不足才是你存在的意义

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风格,每个人都会和自己风格相同的人亲近。性子急的人喜欢反应迅速的人,强势的人喜欢第一时间去执行的人。所以短时间内快速适应你领导的做事风格,是合拍的第一要素。

如果对方是一个急性子,和你要一份资料,你偏偏是一个慢性子,隔了一天才给,那估计你留不下,且会死很惨。配合领导的风格只是第一位,弥补他的不足才是一个下属存在的价值。

急躁的人很容易不注意细节,慢性子的人计划执行力一定会不强。你所能做的就是依据这些,帮性子急的领导把控细节,提醒慢性子的领导他的日程安排。

做不做是他们的事,但是领你的人情是一定的。做下属不能为领导分忧,那你就永远只能做一个下属。

给自己定一个大目标,这样你才能知道要提升什么

一般入职一年左右就会到了该指定目标的时候,如果你的目标是你某个同事的位置,那么你就要知道,你和他还差了几级,如果你的目标是你领导位置,那你就要多总结,除了能力,你还差什么?

有目标是好事,毕竟比没有目标强。能不能做到也许不要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始终在向上。

存在感很重要,自信也很重要,克服孤独感,顶得住压力

没人能得到全部的人赏识。一定会有人喜欢你,有人讨厌你。关键是让哪些人喜欢你!

同事喜欢你,只是团队融合,但是未必得到更多提高。领导喜欢你,要看是怎样的喜欢,如果只是单纯的吸引,那还是尽早换工作必要好。

要有成绩的表现,要让领导看到你的个人能力,这需要机会,也需要努力。机会只要肯等一定会有。有了机会也许会有升迁、奖励、遭人嫉妒一定会难免。

顶得住这些,扩展你的圈层,淘汰那些只会嫉妒、嚼舌根以及矫情的各位亲们,其实那没什么不好。如果你是天鹅,那么请不要留念早年还在的丑小鸭的窝。更不要因为几只鸭子的酸酸的吐槽怀疑自己今天的一切。

你的成长是自己努力换来的,向上走,势必要抛弃一部分人和群体。因为“前进”是一个动词,你选择出发,就没必要再为那些留在原地的人而叹息。

向前走,走你该走的路。

每个人都喜欢和积极向上的人做朋友,那些害怕吃苦还羡慕你的人,他们可以和你继续做生活里的朋友,那些嫉妒你成长所以背后黑你的人,你根本没必要在乎他们。

高效不等于慌乱,反应及时不等于报告过度

在你本子的第一页空出来,随时记录新同事的名字,每天抽空温习,方便下次准确称呼对方。在你本子的最后一页记录重要的电话、联系人、联系方式,工作流程、关系系统密码等方便随时查阅。

高效是反馈及时,不代表慌乱,稳,是一个人该有的一个必要素质,处变不惊其实不是考验你应对的办法,而只是考验你调整自己情绪的能力。

领导指定的任务,第一时间反馈自己接到指令,开始进行工作,之后要在重要节点报告工作进展,不要有事儿没事儿去烦领导,因为工作是派给你的,如果凡事都请示,要你干嘛?

多做有准备的发言,不要信口开河,思考很重要,沟通更重要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如果不汇报,那很多事情我做不了主啊!那怎么办?擅自做主一定会被批啊!参加过培训的同学一定都知道买火车票的案例。老板让你去买火车票,你去了,排了三个小时的队,售票员说没有,你回来报告说,老板没有票。这样的员工被骂死也活该。

派另外一个人又去,也花了三个小时,他回来也报告说,没票了,但是可以到某某站转车,是几点几分的,大概是多少多少钱,如果非要买这趟车,黄牛票大概是多少钱,而且他还托朋友可以拿到打折的机票,大概会比火车票高多少钱。

后一种员工,如果你是领导你会不喜欢么?

同样都是没买到票,为什么后一种更招人爱?因为后一种他思考了,而且他真的是站在为领导着想的角度,给出了好几种方案,同样的三小时工作时间,你就做了排队一件事,他做了多少事呢?所以你如果嫉妒谁会拍马屁,那先摸摸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如果你连马都不知道在哪里,你还拍得着屁么?

所以由此推展下去,你的发言,你的每一次表现一定是要经过思考之后才能脱口而出的东西,不要相信所谓的灵光乍现!那都是深思熟虑以及经验之后的结果。

最后,忍得住打击,谁都是从不会开始学起的

新人失败是必然的,走弯路是难免的,有挫败感是经常的,成就感如果那么好取得就不叫成就。职场人最大的本事不是你在台面上有多光彩,而是你摔下来,还能快速收拾一地的碎片,之后露出笑容对自己说,没事!再来!

职场礼仪知识 篇3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出来.说话礼貌的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要做到礼貌说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使用敬语、谦语、雅语

(一)敬语

敬语,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能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1、敬语的运用场合

第一,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

第二,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的交谈.

第三,与人初次打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等.

2、常用敬语 我们日常使用的“请”字,第二人称中的“您”字,代词“阁下”、“尊夫人”、“贵方”等,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词语用法,如初次见面称“久仰”,很久不见称“久违”,请人批评称“请教”,请人原谅称“包涵”,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称“拜托”,赞人见解称“高见”等等.

(二)谦语

谦语亦称“谦辞”,它是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 “愚”、“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等.自谦和敬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尽管日常生活中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

(三)雅语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雅语常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和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时,你应该说:“请用茶”.

如果还用点心招待,可以用“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先于别人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较深的印象.只要大家注意使用雅语,必然会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大有益处,并对我国整体民族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日常场合应对

(一)与人保持适当距离

说话通常是为了与别人沟通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其次也必须注意说话时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这样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也并非完全出于考虑对方能否听清自己的说话,另外还存在一个怎样才更合乎礼貌的问题.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二)恰当地称呼他人

无论是新老朋友,一见面就得称呼对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们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有头衔的人称呼他的头衔,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你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得更亲切,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合,你还是称呼他的头衔会更得体.对于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但是,对于学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学位,就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三)善于言辞的谈吐

不管是名流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作为交谈的双方,他们应该是平等的.交谈一般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有些不该触及的问题:比方对方的年龄、收入、个人物品的价值、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还是不谈为好.打听这些是不礼貌和缺乏教养的表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