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培训总结范文(精选8篇)
新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团队协作发展的世纪,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教育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教育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信息时代提供的难得机遇,通过这次学习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受益匪浅。
这次的培训内容能够针对一线教师的困惑展开,所选取的话题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在组织形式上也加强了互动,由教师提供的案例抛出问题,通过网络论坛进行广泛研讨,最后再由专家团队亮出观点对咱们进行指导,这样的培训形式促进老师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老师之间集思广益。我想只有这样,经历了自主学习思考后的再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将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图、声、像兼具的动态教材,教学内容范围的扩大,更新速度的加快,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产生创新的灵感,进而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延展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让数学知识无限延伸。
一直以来对于什么是“估算”,估算是否就等同于估计,估算是不是就是我们老教材中所说的求近似数,我迷惑着。以至于在教学中请学生们估一估教室、黑板的长、宽板大约是多少,通过资源应用我明白了估算其实只是估计中的一种类型,《课标》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还包括估数与估测。那到底什么是估计意识,什么又是估算呢?估计意识就是人们在面临一个问题情境时,先采用不同策略估计数目的大致范围或者是当已经计算出结果后,能自觉地用估计的方法,判断其是否正确,并成为一种习惯。估算是指日常生活、测量中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以及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小组这一“学习共同体”的独创性、创造性。凡是遇到具有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值得探索的创造性问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要使小组合作具有价值,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展开合作的学习目标,安排恰当具体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活动内容、学习材料和探究任务。一般来讲,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远程教育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才发现很多自身的不足,改变了以前的老的教学方法、旧观念、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远程教育培训这种学习方式我很喜欢,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充实了自己,也更加了解了我们这个学习共同体,我发现我的工作伙伴、学习伙伴真好。
说起远程网络教育,我不是第一次接触,但这次学习印象是最深的。
1、远程教育能给予我网络化学习资源,包含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资料,课件中设计了各种辅助学习的工具,让我可以进行网上听课、网上作业、网上辅导答疑、交流讨论等教学环节,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等自主安排学习,等于把学习课堂“搬到”自己身边,坐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听名师授课,完成自己的学业。
2、有清晰明确的任务安排和提交时间,还有老师的热情指导和及时帮助,班级式的交流平台,的确给人一种班级的归属感。有种人机交流的默契感。特别是老师耐心指导和积极调动,使我深受鼓舞。一开始进入网络课程,老师便给予及时回复,让人感觉有人在关注自己,欣赏自己,此外老师每天都在网络课程上露面参加大家的讨论,好像老师就在自己的身边,有问题可以随时得到解决。能够提前预测到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给予相应的建议,这对我们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可以扫清大家的“畏难”情绪,有利于及时高效地完成任务。
3.远程网络教育使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与教师和同学之间实现信息交流,进行提问、答疑和讨论,从而达到了互相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小组讨论时,我们都积极参与,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学习气氛十分活跃。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进程和质量。在这次学习中,我对我校的教师们有了很深刻地认识,老师们学习认真,思维有深度,交流非常积极,我为有这样的教师团队而高兴。
4、学到了数学教学的思想。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函数思想,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数学建模思想就是把现实世界中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求得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学习,我认为:
1、一堂成功的课必须要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教者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情境创设、教学手段等方式去进行预设,同时要讲究预设艺术,采用“巧用留白艺术、讲究弹性原理、具有板块意识”等艺术手法,精心构思、预约生成;
2、课堂教学中教师敏锐捕捉生成点,促进动态生成,演绎精彩课堂;
3、追求动态生成的同时应把握尺度,预防生成的丢失和生成的矫枉,呈现真实的课堂。虽然我们工作任务重而繁忙,自学很不容易,但在学习期间我能合理的利用空闲时间.及时完成各项作业,我个人认为,网络培训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向我提出了新的挑战,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间是挤出来的,只有充分运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自律性,才能有所收益,贵在坚持嘛!
总结五:初中数学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参加了这次远程培训,让我更深的了解了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理念,学习了新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位参与培训的中学数学教师,我觉得收获颇丰。通过培训意识到天外有天,自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使我在教育教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为自己今后的教育实践打下了基础。自我感觉收获颇多,总结如下:
一、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情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三、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五、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今后的教学,我将在新的课改形势下,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使自己的教学不断进步,使自己成为学生们乐于亲近的好老师。
近期,我很荣幸的听了杨金贤老师做的《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教材》的培训,同时在下午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索,受益不浅,感受颇深。
首先,杨老师先介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数学教材的特色:有一个专业从事教材编写的专家队伍和一线的骨干老师编写教材,能根据一线老师反馈的问题及时适当的改编教材,这在以前或者跟其他版本的教材是起独特之一;新教材有更多的清晰图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让学生从感性获得知识;新教材根据以往的经验,适当的减少了概念,谈化了概念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教师的教学;新教材体现了学生学习为主的主线,某些知识给了老师很多的启迪,为老师的进步提供了台阶;新教材的编写螺旋式上升,分区域编写,适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体现了数学思想的统一整合,能听取一线老师的意见,进一步修改,给教师提供了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演例较典型,练习题型很完整,题量充足。总之,新教材的编写有以下的概括: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的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了数学思想。以其独特的优势展现在一线教师的眼前,为一线教师提供的提升的广阔天空。本册教材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其次,杨老师详细的讲解了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4)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5)调整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降低了题目数量关系的复杂性,从而也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另一方面选取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教材在这方面不作为新知识用较多的例题来教学,只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结合求百分率,达标率、发芽率等的计算(还提示了出勤率、合格率、出粉率);介绍折扣、纳税和利息等知识中有关百分数的计算等。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教学中学生同样要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并要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以便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杨老师谈了一线老师自我提升业务水平的独特见解:先读教材,明白教材,达到目的;上课条理要清楚,活动与活动之间要有漂亮的语言过度。要注意哪个是核心活动,注重学生的独立完成为主,要看学生的水平,要了解学生怎么想,要引导学生怎么想,老师才能发言。要注意问问题的技巧,同时能够分解问题,把问题分层次,因材施教;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运算,解法,画图,推理等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逻辑推理,注重新知的获得过程;要帮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建模,培养的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注意知识的整合;注意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杨老师还给了我们提升自己的一些小小窍门:上课不贪心,关注核心问题,核心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要认真探究教材,教材给出的问题我们面对我们的学生该怎么问才合适;要对着镜子练习笑,学会笑会给自己的教学增添光彩;每学期给自己上一节课做个录象,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
下午我还跟杨老师一起面对面近距离的探讨了一些我们关心和疑惑的问题,感觉自己一下子自己进步了好多。
近期,我很荣幸的听了杨金贤老师做的《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教材》的培训,同时在下午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索,受益不浅,感受颇深。
首先,杨老师先介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数学教材的特色:有一个专业从事教材编写的专家队伍和一线的骨干老师编写教材,能根据一线老师反馈的问题及时适当的改编教材,这在以前或者跟其他版本的教材是起独特之一;新教材有更多的清晰图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让学生从感性获得知识;新教材根据以往的经验,适当的减少了概念,谈化了概念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教师的教学;新教材体现了学生学习为主的主线,某些知识给了老师很多的启迪,为老师的进步提供了台阶;新教材的编写螺旋式上升,分区域编写,适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体现了数学思想的统一整合,能听取一线老师的意见,进一步修改,给教师提供了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演例较典型,练习题型很完整,题量充足。总之,新教材的编写有以下的概括: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的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了数学思想。以其独特的优势展现在一线教师的眼前,为一线教师提供的提升的广阔天空。本册教材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其次,杨老师详细的讲解了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4)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5)调整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降低了题目数量关系的复杂性,从而也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另一方面选取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教材在这方面不作为新知识用较多的例题来教学,只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结合求百分率,达标率、发芽率等的计算(还提示了出勤率、合格率、出粉率);介绍折扣、纳税和利息等知识中有关百分数的计算等。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教学中学生同样要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并要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以便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杨老师谈了一线老师自我提升业务水平的独特见解:先读教材,明白教材,达到目的;上课条理要清楚,活动与活动之间要有漂亮的语言过度。要注意哪个是核心活动,注重学生的独立完成为主,要看学生的水平,要了解学生怎么想,要引导学生怎么想,老师才能发言。要注意问问题的技巧,同时能够分解问题,把问题分层次,因材施教;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运算,解法,画图,推理等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逻辑推理,注重新知的获得过程;要帮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建模,培养的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注意知识的整合;注意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杨老师还给了我们提升自己的一些小小窍门:上课不贪心,关注核心问题,核心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要认真探究教材,教材给出的问题我们面对我们的学生该怎么问才合适;要对着镜子练习笑,学会笑会给自己的教学增添光彩;每学期给自己上一节课做个录象,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
下午我还跟杨老师一起面对面近距离的探讨了一些我们关心和疑惑的问题,感觉自己一下子自己进步了好多。
一、关注学生,促进发展
1、理解和尊重是发展的前提
5月7日上午,听了全国著名小学特级教师牛献礼老师的一节精品课和课后的报告,他这节课的内容是《植树问题》的教学,他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到了理解和尊重学生,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师生的互动恰到好处,学生的积极发言和老师风趣的语言,赢得在场的老师热烈掌声。我们都知道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渴望老师的尊重、理解、善待。所有的孩子都有巨大的潜力,有的尚未成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宽容爱护表现的尤为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几乎很难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更谈不上善待了,自然就达不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与学的质量,多重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多倾听、少打断、高尊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认真倾听学生单想法并捕捉有效的价值。是成为师生互动思维的有效方法。而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甚至有的老师责令学生上课一定要看到黑板看到自己,结果课堂上看似成功,课后却不尽人意。
二、让学生享受智趣数学
5月7日下午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汝萍老师的一节课《1000以内数的认识》,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智趣数学的理念,智趣数学包括三层:第一层次,“情趣”让学生的心智走进数学课堂中来;第二层次:“乐趣”让学生的心智能常驻数学课堂之中;第三层次:“智趣”让学生迷恋数学,时时处处乐于研究数学,然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读懂儿童的需要了吗?其实儿童真的需要帮助,不需要指令,需要鼓励,不需要责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了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觉得好玩了吗?课堂上提供了多长时间让学生玩数学的?这些问题是否会引起教师的共鸣与深思。其实数学学科本身是充满魅力的,能引起学生持久兴趣的,当你成功做出一道百思不解的难题时,那成功之感、愉悦心情是无法形容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三、超越教材的底气和勇气
5月8日上午,听了江苏省海安县特级教师许卫兵的两节课《认识小数》和《李白喝酒》。下午听了他的专题报告。在他的报告中提出了教师如何超越教材的底气和勇气,并用案例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超越教材,他那激情的语言,渊博的知识、真实的事例,让人领略到了他的热情,率直、纯真的人格,尤其对教育的一腔热血让人感动。三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但意义是深远的,听了专家的报告的确是一种享受。他们循循善诱,列举了大量的教学实例,言辞诚恳,让人不由得不被感染。也让我懂得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一种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需要一颗对待学生真诚坦然的心,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爱与阳光。
参加数学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
20xx年4月14日和15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听了来自扬州和兰州数学特级教师的6节精品课。在这两天的学习中,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和同样来自教学一线并取得卓越成绩的老师的经验总结,使我们对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数学思想和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领会课标,教材的精神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讲背景,讲过程,讲应用,讲历史,讲思想,讲文化,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适当应用信息技术。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数学应用等。
二、回忆过去,进行反思
1、在以往的教学中,有时虽然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注意师生的双边活动,但是又担心学生活动不起来,耐心不足怕浪费时间。可这次听完课以后,却发现这次上课的洪祥美老师、田亮老师、张秀花老师,她们都是通过自身的特点,或者用身边的情境,或者用学生的神态等这些最小的细节来引入课堂,(比如:张秀花教师是让学生说一说初次见到她有什么要问的来引入新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洪祥美老师是通过说出班长的座位来引入新课《确定位置》,田亮老师是让学生看自己的衣服来引入新课《搭配方法》的。她们是那么的自然,学生是那么的投入,而老师们是那么的轻松,这真的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与经验的积累,也真的值得我去经常学习。
2、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也让学生去认真体会,可总是感觉学生理解的不透彻,也害怕学生理解的不透彻,所以只认为学生要多做题目才实在,不需要去搞一些花架子,但学生在解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往往概念模糊,无从下手。可这次上课的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的基础上,裁剪教材,把教材进行整合,把知识的连续性和相关性掌握的更恰当。她们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非常强,教师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和使用教材,并及时调整教材中学习素材,充分合理地挖掘、开发并利用资源。这也是我受益匪浅的地方。
3、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理念新颖,能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能够注重教学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等学习方式获得新知,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4、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们把握比较到位,教学设计新颖;能够做到目标明确,符合学生的实际,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目标落实到位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活动经验的积累。
5、教师们教与学的过程安排比较合理,能够及时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有兴趣有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课堂上多数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交流与评价的空间,对于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能够及时抓住利用,并给与恰当的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很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对以后教学的设想
1、转变观念
培训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学应该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展示科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能力。
2、力求做到有效教学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科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使讲授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有机结合,以保证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双基”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使活动教学真正有效,关键是提出有意义、适度、恰时恰点的问题,使学生得到有效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有平台,这就要深入研究如何提问的问题。要使问题设问在学生疑点。数学知识发展的关节点上,数学思想方法概括上,数学思维的症结点上。这需要我们备课平时多加强教研、互相研讨。什么样的活动有效?什么样的交流有效?关键看学生思维的参与度,要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实质性的思维活动获取数学知识方法、数学思想,并逐渐发展数学能力。
四、注意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发动机,教师的成功=反思+经验总结。(1)反思教学中成功与得失(2)反思阶段性教学得与失(3)引导学生做阶段性学习回顾与水足,并能及时落实与检查,同时也能反应教师教学中的不足(4)从学生典型性错误中反思自身教学的不足。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觉得,讲台就是我的舞台,这个舞台不一定多么豪华,台下也不一定有观众和掌声,只要有孩子们,有我不断地耕耘,那么这个舞台就一定是最绚丽的!
20xx年,我有幸参加了xx学校的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培训活动,受益颇深!
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来全市各行家的讲座,充分领略了专家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天的培训学习都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想洗礼,每天的学习都引发我对自己教学和自己专业发展的不断思考。通过学习让我看到自己与同学们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在实践中得到指导师的细心指导,让我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8天的的理论培训与7天的实践培训,学习虽然短暂,我的收获很多,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丰富数学理论知识,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理论的学习使我对数学学科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空间与图形学科教学知识、统计与概率学科教学知识、应用问题学科教学知识、计算课学科教学知识、概念课学科教学知识、数学广角、实践与应用学科教学知识等知识。
通过对学科结构论的学习,给我今后的教学很多启发: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沟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教学的知识放在一个知识体系里,而不是孤立地学习,把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链,知识树,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结构的、有联系的知识学生就容易掌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沟通数学知识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内容结构化。在教学中突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早期渗透,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视原理和态度的普遍转移,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
在理论学习中,我也认识到自己学科理论还存在不少缺失和不足,今后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感受名师魅力,寻求专业发展
1.能参加本次提高培训学习,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知道我将要做的,不只是教学有趣味的数学,有技巧的数学,还要教有文化的数学,有思想的数学,如吕志明主任的讲座中,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一定要研究课题、研究作业、研究命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让学生的路走得更远更长,向正常人方向发展更快。
2.跟岗学习,同伴交流中,在导师项建达老师指导下,使我更加清晰地明白数学课的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导入得当,新课有序,练习扎实,突出重点,及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评课的要领等。
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修养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懂得了人才的培养,责任在于教师,教师的职业的确是光辉的、神圣的,但也是艰辛的。人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何等的不易。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在于你本人对教育事业有没有独特的见解,有没有持之以恒的理想和追求,有没有信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有没有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有没有适应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思想开放了,观念转变了,工作的尽头更足了。今后在教育教学中,我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力争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一、关注学生,促进发展
1、理解和尊重是发展的前提
5月7日上午,听了全国著名小学特级教师牛献礼老师的一节精品课和课后的报告,他这节课的内容是《植树问题》的教学,他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到了理解和尊重学生,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师生的互动恰到好处,学生的积极发言和老师风趣的语言,赢得在场的老师热烈掌声。我们都知道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渴望老师的尊重、理解、善待。所有的孩子都有巨大的潜力,有的尚未成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宽容爱护表现的尤为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几乎很难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更谈不上善待了,自然就达不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与学的质量,多重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多倾听、少打断、高尊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认真倾听学生单想法并捕捉有效的价值。是成为师生互动思维的有效方法。而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甚至有的老师责令学生上课一定要看到黑板看到自己,结果课堂上看似成功,课后却不尽人意。
二、让学生享受智趣数学
5月7日下午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汝萍老师的一节课《1000以内数的认识》,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智趣数学的理念,智趣数学包括三层:第一层次,“情趣”让学生的心智走进数学课堂中来;第二层次:“乐趣”让学生的心智能常驻数学课堂之中;第三层次:“智趣”让学生迷恋数学,时时处处乐于研究数学,然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读懂儿童的需要了吗?其实儿童真的需要帮助,不需要指令,需要鼓励,不需要责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了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觉得好玩了吗?课堂上提供了多长时间让学生玩数学的?这些问题是否会引起教师的共鸣与深思。其实数学学科本身是充满魅力的,能引起学生持久兴趣的,当你成功做出一道百思不解的难题时,那成功之感、愉悦心情是无法形容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三、超越教材的底气和勇气
5月8日上午,听了江苏省海安县特级教师许卫兵的两节课《认识小数》和《李白喝酒》。下午听了他的专题报告。在他的报告中提出了教师如何超越教材的底气和勇气,并用案例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超越教材,他那激情的语言,渊博的知识、真实的事例,让人领略到了他的热情,率直、纯真的人格,尤其对教育的一腔热血让人感动。三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但意义是深远的,听了专家的报告的确是一种享受。他们循循善诱,列举了大量的教学实例,言辞诚恳,让人不由得不被感染。也让我懂得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一种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需要一颗对待学生真诚坦然的心,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爱与阳光。
参加数学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
20xx年4月14日和15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听了来自扬州和兰州数学特级教师的6节精品课。在这两天的学习中,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和同样来自教学一线并取得卓越成绩的老师的经验总结,使我们对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数学思想和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领会课标,教材的精神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讲背景,讲过程,讲应用,讲历史,讲思想,讲文化,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适当应用信息技术。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数学应用等。
二、回忆过去,进行反思
1、在以往的教学中,有时虽然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注意师生的双边活动,但是又担心学生活动不起来,耐心不足怕浪费时间。可这次听完课以后,却发现这次上课的洪祥美老师、田亮老师、张秀花老师,她们都是通过自身的特点,或者用身边的情境,或者用学生的神态等这些最小的细节来引入课堂,(比如:张秀花教师是让学生说一说初次见到她有什么要问的来引入新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洪祥美老师是通过说出班长的座位来引入新课《确定位置》,田亮老师是让学生看自己的衣服来引入新课《搭配方法》的。她们是那么的自然,学生是那么的投入,而老师们是那么的轻松,这真的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与经验的积累,也真的值得我去经常学习。
2、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也让学生去认真体会,可总是感觉学生理解的不透彻,也害怕学生理解的不透彻,所以只认为学生要多做题目才实在,不需要去搞一些花架子,但学生在解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往往概念模糊,无从下手。可这次上课的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的基础上,裁剪教材,把教材进行整合,把知识的连续性和相关性掌握的更恰当。她们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非常强,教师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和使用教材,并及时调整教材中学习素材,充分合理地挖掘、开发并利用资源。这也是我受益匪浅的地方。
3、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理念新颖,能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能够注重教学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等学习方式获得新知,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4、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们把握比较到位,教学设计新颖;能够做到目标明确,符合学生的实际,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目标落实到位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活动经验的积累。
5、教师们教与学的过程安排比较合理,能够及时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有兴趣有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课堂上多数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交流与评价的空间,对于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能够及时抓住利用,并给与恰当的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很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对以后教学的设想
1、转变观念
培训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学应该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展示科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能力。
2、力求做到有效教学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科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使讲授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有机结合,以保证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双基”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使活动教学真正有效,关键是提出有意义、适度、恰时恰点的问题,使学生得到有效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有平台,这就要深入研究如何提问的问题。要使问题设问在学生疑点。数学知识发展的关节点上,数学思想方法概括上,数学思维的症结点上。这需要我们备课平时多加强教研、互相研讨。什么样的活动有效?什么样的交流有效?关键看学生思维的参与度,要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实质性的思维活动获取数学知识方法、数学思想,并逐渐发展数学能力。
四、注意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发动机,教师的成功=反思+经验总结。(1)反思教学中成功与得失(2)反思阶段性教学得与失(3)引导学生做阶段性学习回顾与水足,并能及时落实与检查,同时也能反应教师教学中的不足(4)从学生典型性错误中反思自身教学的不足。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觉得,讲台就是我的舞台,这个舞台不一定多么豪华,台下也不一定有观众和掌声,只要有孩子们,有我不断地耕耘,那么这个舞台就一定是最绚丽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程度,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育局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与来自不同中心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同行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起讨论交换,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几年前的学生时期。授课老师们以鲜活的实例、丰盛的知识以及精湛的理论论述,给了我强烈的沾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控制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的,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现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增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和崇高的精力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确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锻炼自己的道德修养,敬岗敬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丰盛的培训内容
这次培训授课老师倾泻了很多心血,他们根据要求精心筹备,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所知传授给我们。这次培训,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在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教学,如何有效”等等。我们又进行了案例现场研讨、写教学设计、案例现场研讨、写教学设计、观看观摩录像课,且认真写评课稿等。学员们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外,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接着在班上轮流发言。培训内容虽然很多,但结合培训内容重新审视自己,我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一路走下来,填补了我平时教学中的很多“漏洞”。
三、劳碌而充实的每天
培训期间,我们每天上、下午到学校听课,放学后在家完成相关作业。虽然日子过得很劳碌,但是每位老师的学习的热情以及认真研究的精力带给我一种动力。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坐在教室里分组讨论,遇到问题大家互相交换。老师们做好作业后又发表在各自的博客里,让大家共同分享。这让我体会到了全体老师们俨然一个温暖而奋进的大家庭。
四、培训激励着我
培训虽然已经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那么快就停滞,我知道在激烈的职业竞争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用一个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担重要落在教师身上。时期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为此,我还应增强长期学习。虽然我已人到中年,魄力比不上年青人,但我有充分的信念,只要肯努力,信任以后再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的。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这是我最大的目的。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遇。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让我们凑集在一起相互交换,一起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不仅学到了丰盛的知识,还提高了业务素质。每当完成一篇作业,一种造诣感油然而生;每当听到教师们对教材娓娓动人的剖析,一种豪情在心头澎湃。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我定会更加努力,增强学习,提高素质,完美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