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期中考试教师总结与反思推荐三篇

高中数学期中考试教师总结与反思(通用3篇)

高中数学期中考试教师总结与反思 篇1

本次数学期末考试重点考察了解析几何及立体几何中的部分知识,本试卷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对数学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在基础知识上进行了综合和创新,着力体现概念性、思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很多题目似曾相识,又稳中求变,看似平凡,但又真正检测了学生的数学水平。

1、紧扣考纲,注重双基

本次期末考试有很多题目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紧扣考纲,注重双基,其中:1、2、4、10。

2、概念思辨性强,突出重点

试题对本部分各节知识考察较为全面,一方面突出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察,另一方面突出数学知识本身的数学思想的考察,如:3、8、10、13、15、16,均是在基本概念和易混知识上进行了考察,对概念的完备性考查有较高的要求,学生不易考虑全面,有效的检测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

3、突出运算能力,书写能力,考察知识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其中9、11、14、17、19、21体现出既要运算,又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察,18、20对立几中的书写问题有了较深入的考查,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深度的考查。

4、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多,在知识交汇点处设置考题。

12、22均考查了平面向量与解几的综合,考查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悟性和对数学本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有效的体现出试题的.层次和梯度。

5、阅卷过程中反应的问题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书写混乱,答题不够规范。比如:17、18、20答题不规范,书写混乱,而13题没有化简到最简式,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答题规范的示范性。

(2)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靠,考虑问题不全面,15题未考虑焦点的位置关系而出现漏解。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比如22,绝大多数同学是空白,不知道怎样用向量的知识来转化和解决问题,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分析不来,做答差。希望平时多注重学生对知识点本质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整个试卷来看,答题中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差,几科没有出现很巧妙、很奇特的方法,均是按常规思路做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概念课注重概念的内涵挖掘,对知识进行条理化,多练习,加深理解。适当拓展知识面,注意知识多汇的关系,在平时应该注意如何提示计算的准确性,提示答题的速度。

高中数学期中考试教师总结与反思 篇2

期中考试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两个班级成绩相差很大,学生的层次差别很大,优秀学生不多,但是落后面很大,导致平均成绩不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很慢,上课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总之,我们认为要想把学生的成绩提高上去,我们要付出的肯定很多,不光要抓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另外发现在考试中学生不动脑,粗心马虎做过的题目照错不误。其实这些知识在平时都练过无数遍,考试还出错,令人费解。失分最严重的是短文填空和书面表达了,虽然平时练习的很充分,但是就不往心里记,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很薄弱,还有的同学根本就没有记住现在进行时的构成,或者没写,层次相差很大。课本上的原文填空还出错,掌握不扎实,学习浮躁,不能学以致用。

考试结束后,我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今后要从平时的每一节课到每一次作业认真把关,严格互批,特别是对待那些学困生,我们要有耐心和信心,使他们快速的摆脱失败的阴影,不断地肯定自己,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搞上去,成为一名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对于那些有学习能力的同学要继续提高他们的能力,去施展他们的才华。我们自身的教学基本功还需加强,课件的制作也需我们动动脑子,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引人入胜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争取全班的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不辱没自己的使命。

高中数学期中考试教师总结与反思 篇3

本次期中考试主要考察了:集合、函数基本概念、指数、对数函数和函数建模与运用,属新教材必修1的内容。本次试卷难度系数约0.54,从考试结果看属中等难度。其中选择题得分较低,从抽取的10个样本来看仅为30分。填空题仅为7分。这是这次平均分偏低的主要原因。从而也暴露出学生学习不踏实,对基本思想理解不透的问题。

另一方面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对第一章的集合知识掌握不够。集合知识点上的失分很多,这反应知识间隔时间一长,遗忘的也越快。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

再则,结合新教材要求,试卷加大了对函数单调性幂函数的考试难度,尤其是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还不过关。得分率仅为一半,两道题仅第一小题做对。我们在今后的函数教学中还要渗透相关的思想方法,促使学生回顾复习。

最后,新教材提出的函数体验和建模运用,对现阶段学生来说,能力还较弱。以最后一题的对数函数分析运用一例即可体现出来,还需要加强训练。

总之,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主要体现3点:

1:概念不透;

2:运算不熟;

3:运用建模不够,这是应在下阶段教学中应有针对地加强训练。

但从年级来看,也有可喜的一方面。最高徐艺杰为145,其中130以上的也有多人。这反应了年级中的尖子生还是很有实力的。中档生略为欠缺一些。所以在下阶段的教学中,应抓好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的双基教学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多体验,多运用,打好基础,为选修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