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生物教师工作计划(精选3篇)
一、教学目标:
1、夯实基础,通过提问、默写等有效手段督促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理解教材中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奠定坚实的理论功底。
2、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堂教学、时事评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懂得从经济、文化、哲学、政治等多角度去思考热点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训练,通过加强题型训练、规范训练、限时训练,积累解题技巧和方法,加强考试心理素质的磨炼,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应试能力。
4、分层教学,通过区别对待,对实验班和普通班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措施,大面积提高政治教学成绩,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要突出学科尖子生的培养,使培优取得实效。
二、工作思路:
1、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
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是实现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要广泛收集高考信息,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20xx年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如20xx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呈现以下特点:(1)注重主干知识和书本知识的再现,突出试题的基础性;(2)命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3)试题背景材料与考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相适应,呈现方式丰富多样;(4)积极开发当地考试资源,突显试卷的地方色彩;(5)试题充溢浓厚的人文精神,实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
2、坚持集体备课,发挥整体功能。
强化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作为落实常规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在网上充分搜集资料,坚持集体备课。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每周坚持一次,时间是周三下午第七节。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五明确各自的分工分职,六反馈一周教学得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之,组员之间可相互随堂听课,共同探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实备课中的不足。
3、紧抓本本,坚持以生为本。
第一轮复习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内容,明确主干核心知识点,逐步构建知识体系,要及时补充内容、观点。复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恰当把握课堂复习的容量和节奏,注意讲练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满堂灌,以提高复习工作的有效性。
4、规范过程,优化教学环节。
规范教学过程是成功教学实施的保证,优化教学环节是实施成功教学的关键 。为此,我们根据政治科高考的特点和教学的一般规律来规范教学过程。具体复习进程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复习要着眼于回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考讲练相结合。在这一阶段要降低起点、放慢速度、完善网络、夯实基础。文科综合中的政治学科,在考试要求和试题总体难度上不会与原高考方案X学科等同,否则会导致全卷总体难度过大。这样,复习中夯实基础显得特别重要。
第二阶段复习要着眼于提高,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进行热点渗透,以提高学生对考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阶段复习要着眼于实践,帮助学生适应高考。在这一阶段要回顾基础,熟悉题型,查漏补缺,调适心理,同时要兼顾应试技巧的训练。
5、授之以渔,培养学习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要高度重视对学法的研究,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取浓缩记忆、趣味记忆等方法,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选择题训练中则采取四步法(审题意、抓题眼、忆体系、判题支),充分运用排除法,逆向思维等方法,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在非选择题训练中,根据不同类型的试题传授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以下能力:(1)审题能力明确题目的考核意图,弄清设问指向。(2)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处理,把握材料的层次关系,提取材料中包含的有效信息。(3)整合知识的能力明确题目所涉及知识和原理。首先要尽力避免用错原理;对于分值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尤其要避免错漏原理。(4)形成答案的能力答案的布局要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先答什么,后答数什么,答前要做好总体规划。一般可按照先重点再其他,先原理再材料,先教材再创新的顺序组织答案。(5)规范表达的能力按照高考答卷要求,答案要富有条理性、层次性、逻辑性、专业性。
三、教学进度:
周次
复习内容
1
政治生活第3课政治生活第4课
2
政治生活第4课政治生活第5课
3
政治生活第5-6课
4
政治生活第7课
5
政治生活第8-9课综合测试
6
文化生活第1-2课
7
文化生活第2-3课
8
文化生活第3-4课
9
文化生活第4课
10
文化生活第5课中段考
11
文化生活第6-7课
12
文化生活第8-9课
13
文化生活第9-10课综合测试
14
生活与哲学第1-2课
15
生活与哲学第3-4课
16
生活与哲学第4课
17
生活与哲学第5课
18
生活与哲学第6课
19
生活与哲学第7课
20
生活与哲学第8课
21
期末考试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争取在一周以内将XX年高考理综生物部分分析完毕。分析XX年理综生物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和变化趋势,结合12届备考复习的得与失,确定本届一轮复习的标高,找到一轮复习的最佳方案。在复习过程中首先应立足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复习,即立足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内外全面系统地复习教材。只有全面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并对这些知识有了透彻的理解,才能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方面要全面复习理清知识结构,捋清各知识点,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明晰基本知识点,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抓基础知识的复习也要突出重点,对重点知识和与实践联系密切、容易出能力考查题的'知识点应多下功夫,以达到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二、复习安排
从九月开始,进入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尽量争取20xx年3月前完成一轮复习。
三、复习策略:
1、加强研究,瞄准高考的方向
在新学期开始,教师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课标、教材、 XX年高考考试大纲、XX年生物高考试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明确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并转化为20__届高三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才能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瞄准高考改革的方向。
2、强化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的网络
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基础为前提,也应把深刻、准确、熟练作为目标。即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准确把握有关公式、定律、原理、生理过程的条件、功能和适用范围;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应用模式;在方法上要舍得花费时间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发现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归纳、整理和综合,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图。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别是XX年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条题目从基础进入,涉及到多个章节,先简单后复杂,体现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的特色,让我们从中体会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作用。
3、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讲授式虽然是一种有效的传授知识的方法,但根据教学和高考改革形势的变化,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采取各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其他方法,如探究式学习、问题式教学、学生自学等。
(2)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既教书又育人。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学生要充满爱心,爱心将会使学生变得聪明起来。 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让学生愿学乐学。
(3)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我们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有充分的了解。第二、布置作业要先做,先研究,选择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习题,不能完全使用现成的习题;第三、作业一定要批改,这样才能了解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那些缺陷,评讲时才心中有数,不能布置作业后,不检查、不批改,再一题一题地讲,课前一定要把课堂教学安排好;第四、考试(含限时练、月考、大考等)完后要对学生的情况充分分析,要重点评讲,分类评讲,要备课,不能只把试题做一遍,就挨个讲。
4、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真正做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
(1)重视学生读书。在一轮复习阶段,每堂课上我们都要安排学生看书。我们打算这样做:前10—15分钟让学生看书和完成“自主学习” 部分的填空,教师精讲10—20分钟,讲重点和难点,讲常考点和易错点,其余时间让学生做学案或资料上的对应练习。对于不能完成相应内容的,教师个别辅导,做到当堂内容,当堂过关。
(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部分;可以将有关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以问题、填空、填表(对比区别)、填图等方式呈现给学生,或者将重点知识勾画出来,让学生记忆。指导学生记忆,如联想记忆、对比记忆、顺口溜、谐音、重复加深、学生间相互提问等。在复习的后阶段,让学生对照考试内容,一个一个地过关。
5、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设计题应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重视教材中的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实验思想和方法手段。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每一类实验的操作与探究,培养学生领悟实验设计的思想,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会对实验数据处理等能力 。复习时,一定要将教材中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原则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到带有新情景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利用教材中的经典实验,介绍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过程。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将实验题型分类,每一类选择一至二个典型题例 ,重点讲解,要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6、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字简述题,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用规范的学科术语表达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这一能力的培养。 我们将选择典型例题,先让学生做,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讲解,然后让学生把正确答案抄一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
一、本校高中三年课程规划
高一:第一学期:必修1《分子与细胞》每班每周两课时(含复习考试)
第二学期:必修3《稳态与环境》每班每周两课时(含复习考试)
高二:第一学期:必修2《遗传与进化》每班每周两课时(含复习考试)
第二学期: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每班每周两课时(含复习考试)
高三: 第一学期: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每班每周四课时
国庆后开始高考前第一轮复习,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三个必修模块的复习
第二学期:完成选修模块的复习及学科内综合训练,针对主干知识与知识缺漏 进行二轮强化训练,迎接高考。
二、对高一、二教学工作的建议
1、贯彻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
课标提出的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应认识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2)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应注意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考虑到学生之间个性习惯与动机需求的差异、治理水平与能力技能的差异等等。要注意公正地分配学习资源,发展性地评价学生。要创设一种能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选择性的教育,教师在对待每一位学生时,始终要记住“发展是学生的基本权利”,一切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
(3)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要注意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活动。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用丰富的生活素材和背景,展现生物科学的魅力,让学生充分感受生物学与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2、注意初、高中课程理念、目标和内容的衔接与统一
教师在了解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区别和联系后,应准确把握高中教学的尺度,使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既能兼顾到与初中学习的衔接,又能符合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教学具有一定的阶梯性和层次性,这才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有利于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在探究课的设计中,要注意课程理念,设计目标,实验过程和达成结果的一致性,并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
探究性学习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特别要注意提高的方法与技能有:
①提问的技能
提问的技能是教师课堂表现的一种技能。教师既要有准备问题的能力,又要具备临时提问的能力。准备的问题是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并能考虑到多种问题的梯度,提出的系列问题要与最后达成的目标一致。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第一问可以让学生马上回答出来,第二问只让部分学生答出,第三问应该是更少的学生答出,这样的问题才具有挑战性。
②组织和控制课堂的技能
在学生进行开放性讨论时,控制课堂保证活动顺利进展,这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不能因为让位于学生的活动,而忽略了自己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活动是否向着目标推进,同时还要明察秋毫,审视学生在讨论中是否无意识地偷换概念,要非常清楚学生此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还要观察是否全体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等等。
③评价学生探究结果的技能
探究活动中,评价结果是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作出的结果与已知结果不相吻合时,教师不能轻易地说:你失败了。因为对科学的本质而言,不一致的结果与成功的结果是具有同样的价值的。只要按设计方案去做,不论是正结果,还是负结果都是成功的。教师还要让学生懂得,生物学因素与结果之间,不一定都是因果关系。教师可以看全班统计的结果怎样,可以鼓励学生再次测试,留下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创造。
三、对高三教学工作的建议
1.研究课标、考纲,分析高考趋势,精选习题进行有效的复习。
高三一轮复习中例题与学生练习的选择是直接关系到复习是否有效,优质的例题,应能帮助学生巩固典型考点;有针对性的讲评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专题练习,集备组教师轮流先解答一遍,确定只需要对答案的题目、需要详讲的题目、错题变式题、需要补充知识点的题目。
2、要降低教学重心,给教学准确定位。
针对高校招生现状,教学要力争做到“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节奏要慢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要求要严一点”。拉开高考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
教学定位:阅读教材,回归基础;熟悉要领,掌握规范。
3、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学习。
实现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要多讲易错点、易混点、联系点。提倡“先学后讲,当堂练习”,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加强选题的针对性。老师没有做过的题,不给学生做;通过教师做题,将“三种题”(错题、超纲题、重复题)淘汰出局,不仅为学生减负,而且为老师自己减负。
(2)重分析和讲评,建构习题(试卷)讲评模式。不能以对答案代替讲评。也不能老师一讲到底,先让学生自主改错,再由老师针对学生普遍无法解决的问题讲解,最后由学生自主分析错因,写出考后反思。
(3)重表述的规范,要使规范答题成为学生的习惯,
强调学生尽可能用书本上的词句答题,要让学生明白:不规范的表达可能“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
(4)重审题训练。
老师们专题研讨学生为什么不会审题,该如何引导学生审题,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的训练。例如,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题意。逐字逐句读三编,不加字、不减字,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任务来阅读教材。
5、切实发挥考试的检测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1)控制考试的次数:增强考试的计划性。
(2)控制考试的难度:给学生以信心,也符合高考命题的特点。
(3)控制考试的范围:讲、练、考一体化,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练什么,就在小考或阶段考中什么
(4)进行考试技巧的训练:在模拟考试中,指导学生学会放弃,但不轻言放弃。既不能死死地抱住一道真正的难题不放,也不能对一些貌似很难的题轻易放弃,要知道高考题一般都是“素材在教材外,落点在教材内”,一些题看似很难,其实,只要细心地把题目多读几遍,真正理解题意后,并不难。平时多做这样的训练,学生在高考中就能正确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