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总结(精选24篇)
20xx年一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综治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方法努力创建“平安和谐千人桥”,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深入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动全镇建设向纵深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委政府重视,落实综治责任
1、落实领导责任制。镇党委始终把综治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每季度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专题总结、专题研究分析治安形势、专题部署。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及“一把手负总责”的综治工作方针,将村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综治工作的总负责人,各村营长和单位保卫科长为具体负责人,年初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各单位负责人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
2、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制定综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考评实施细则、明确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内容分五大块:即组织网络、办公场所、基础工作、治安防范、创平安村(单位),镇半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村实行周排查,今年上一年共调处矛盾17起,调处成功17起。每季度召开一次治安形势分析会,每一年进行一次检查并及时填写《限期整改意见书》,限期整改,排出名次,每年在镇经济工作会上给予表彰奖励。
3、落实“一票否决”制:严格实行综治工作把总关,在评优评先过程中,对照目标管理标准,严格兑现奖惩,实行一票否决权,对综治工作出现严重失误的村和单位,取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
1、年初,及时调整充实镇村综治工作各种组织。各村综治业务规范化。
2、落实巡逻队员经费和工资。
3、配齐办公用品。
4、对村(社区)两委主任进行培训。六月十三日,利用一天时间对各村(单位)调解主任、治保主任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5、镇村(街道)网格化服务流程图及制度等标牌已上墙。
三、强化防范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1、镇成立社情民意研究会,并制定了可行的《关于成立千人桥镇社情民意研究会的实施方案》,通过选举,由几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担任会长、名誉会长、副会长。各村要在党员中的老干部、老职工、老教师、老军人和老模范等“五老”人员中发展3-5名会员,全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达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并积极做好矛盾纠纷的调处,加强沟通,建立和谐村(街)目标。
2、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各中小学配备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在中学、小学集中举办法制报告会,由法制副校长授课;在中小学校中开展学法写心得活动,进行评比,并在校法制专栏上张贴,开展法制知识竞赛,举行法制报告文艺汇演等活动。
一、具体做法
1、创新管理理念
(1)是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以尊重员工、关怀员工、方便员工为前提,变管理为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实现制度治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我厂在20xx年“双创”工作推进会会议结束后,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制定了管理创新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为确保“双创”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从全年情况看,我厂所属7个车间,都能做到领会精神、熟悉方案,并与实际工作结合,认真执行。这说明各单位组织得力、部署到位,创新理念已逐步为广大干部职工知晓、理解和接受。
(2)要树立“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的管理理念。严格管理标准,严格工作纪律。20xx年,我厂对各单位下达了管理创新考核指标,并对管理创新工作进行,有助于提升我厂员工岗位价值。
(4)树立精细管理理念。标准要细化,考核要量化,责任要实化。按照创新方案要求,各单位围绕“双创”工作等方面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动员管理人员找问题、提建议,并形成了专题报告,对改进管理工作发挥积极作用。20xx年,厂生产技术科、企管科每季度都开展了“有制度、有监督、有检查、有评比、有考核”的“五有”创新工作大检查活动。根据考核评比情况,对创新工作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对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处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创新管理体制
(1)明确各职能科室的职责和职能,理顺管理创新机构工作
关系。管理创新工作实行厂、科室车间、班组三级管理,成立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厂长兼创新小组组长。管理创新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创新办公室,管理创新办公室设在企管科。明确规定管理不仅强化了管理人员危机感,激发了学习热情,而且促进了管理潜能的挖掘,使各项工作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1)激励创新
20xx年,我厂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厂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深入开展,我厂每月进行管理创新收集及评审工作,把职工在通过努力学习理论、钻研新技术、苦练新技能等方面后,
针对本企业在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举措等各类创新合理化建议进行收集,并进行奖励,此举有助于优化完善生产和经营流程,优化管理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内部科学管理水平,促进职工的素质提高和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引导职工关心集体,主动提出创新合理化建议是开展一切创新工作的基础。按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总要求,不断加大对参与管理创新活动,企业在活动中改进了许多问题,创新工作得到了加强,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同时提高了职工的工资待遇,提升了职工整体素质,稳定了职工队伍,实现了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4)跟踪创新
以往,我厂管理创新项目只局限于季度申报,对申报以后项目实施情况缺乏跟踪管理,致使许多好的管理创新项目及方法在短时间内便销声匿迹,形成了管理创新项目昙花一现的格局。三季度,我厂根据以往管理创新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项目管理力度,以新增项目为着眼点,全力做好被重点创新项目的跟踪管理工作,建立了《管理创新项目进展情况跟踪记录薄》,“实施了“前、中、后”的跟踪监控管理。从项目申请、评审立项开始,到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均设计了标准表格,全面实现项目进展情况痕迹管理。
二、管理创新工作中的亮点
8---余下全文
公司创新工作总结
进行检修质量验收检查和安全检查;检修作业完毕后,要填写检修记录和设备档案,将检修项目详细信息以及所更换的零部件型号等信息进行登记备查。同时还要根据检修作业全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岗位工反馈的设备运行后续情况写出检修总结,查找检修过程中的不足,总结检修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类似项目的检修提供经验支持,做到闭环管理,持续改进。
亮点二:班前会“循环提问式”培训机制的建立及运行班前会“循环提问式”培训机制以车间主任、班组长、职工为一体化进行循环提问为研究内容,丰富了职工的学习培训形式和内容,增强了职工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不断强化了职工安全意识。职工通过循环提问,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加浓厚的班组和谐氛围;领导回答问题,给职工做出了示范与表率,激发了控制的被动局面,对成本管理实施分旬测算,即每月分旬由企管科搜集一旬内影响成本相关资料及相关数据,如配件费用、介质及药剂费用、劳务费用等,在充分拥有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参照计划期内有关因素的变化,综合测算本旬内的成本多少,及时掌握成本构成及其变动趋势,把未知因素转化为己知因素,减少管理盲目性。
亮点五:科室绩效考核制度
为保证各项工作管理水平整体提高,对科室工作实施绩效管控,将日常工作细分为企业文化建设、经营工作、安全管理、费用消耗、创新工作五项,各项均有考核明细和扣分标准,月末由职能科室考核,以月度绩效目标值量化到科室,增强科室人员向业绩要薪酬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
亮点六:指标对标排序管理。
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公司要求考核的项目,月末进行得分面,汇总的问题多是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化生产工艺等方面问题相对较少;三是创新工作总结不系统。部分单位只是对工作进行简单汇总,缺少原因分析、明确责任部门、制定整改方案、结果检查与反馈等环节。
3、现场创新和基础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检查中,发现了少数单位没按管理创新内容进行规范运作;基层单位内业资料管理不规范,相关记录、档案不全等问题。
四、20xx年度管理创新工作计划:
20xx年,管理创新工作有两项重点:一是开展“查问题、找不足、促创新”活动,二是目标管理和责任落实体系建设。
1、大力开展查问题、找不足、促创新活动。20xx年,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问题查找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计划、方式、步骤,通过组织员工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动员,每名员工都要立足本职工作,全面查找在生产经有标准、有计划、有组织、有结果、有整改、有记录,并把检查结果与奖惩直接挂钩。严格执行督办制度,重点做好“督未完成事项”、“督大事”、“督过程”、“督结果”、“督责任”,为下一年度的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4、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工作的创树工作。在以往开展创新工作优秀典型选树的基础上,总结、推广好的管理创新项目,围绕精细化管理、执行力建设和创新等方面,培育一批管理创新优秀队伍。各单位要制定管理创新选树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并将本单位选择的创新板报送管理创新办公室。
五、结束语
20xx年,尽管在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双创”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双创”管理制度、工作方法。
今年以来,市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和领导同志事务性活动的意见》(襄办发[20xx]14号)精神,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局“三短一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三短一简”工作督查的通知》(襄办发电 [20xx]15号)要求,我局对今年以来开展“三短一简”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短一简”工作开展情况
1、切实精简各类会议。开展“三短一简”工作以来,市林业局严格依照相关要求,不断加强对会议的管理和精简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进一步强化市级会议报批工作。承办、召开的市级工作会议严格遵守会议审批制度,坚持先审批后开会的原则,会前按照程序主动联系、报送上级机关审批。未出现违规召开市级工作会议情况。二是主动精简各类会议数量。对于可召开可不召开的会议,一律取消,通过电话、传真、网络安排部署;对于必须召开的会议,尽量将多个会议整合在一起召开,严格控制会议时间,简化会议形式。今年来,市直林业系统组织召开会议较去年减少了三分之一。三是缩减会议规模和会议开支。尽量控制参加会议人数,部门工作会议原则上只安排与会议内容相关的科室(单位)参加;同时一律取消平级、下级单位会后餐饮活动,有效节省了会议开支。
2、切实精简文件简报。一是严格控制文件印发数量。对按照要求可以公开发布的文件,积极推行网上传阅模式,除存档要求外不再印制下发,直接将文件公布在市林业局网站上并通知有关单位查阅办理,显著提高了文件传递速度和办事效率,有效降低了能耗。据统计,今年以来办公用纸消耗量较去年减少了约30%,办公耗材开支减少了约20%以上。二是精简各类简报信息。除重大工作进展、重要工作外,普通信息尽量在市林业局网站发布,目前《林业工作信息》、《林情专报》、《创森工作专报》共印发51期72条,较往年同期减少了14%。三是切实改进文风。向上级的请示、报告字数除特别情况外严格控制在20xx字内。四是切实规范行文规格和规则,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规范行文。五是大力提高办文效率,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加快办理速度,对有时限要求的,当天收文当天安排办理,确保提前办结。对于特办件,除特殊情况外,要求当天办结。
3、切实改进话风。在召开会议时积极改进话风,提倡讲短话、讲有用的话,杜绝空话、大话、套话。市林业局组织召开的会议采取计时方式,专题会议领导讲话严格控制在一小时内,一般性会议领导讲话严格控制在半小时内,工作情况交流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对于一般性会议,不专门安排由相关科室起草、拟定发言材料,由局领导亲自起草讲话或即席讲话。
4、切实改进事风。对于接待上级部门领导,需要提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参加的重要活动,严格依照审批程序,提前上报活动方案和相关资料到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对于本系统内组织开展的各项事务性活动,严格控制活动数量和规模,安排议程、活动内容力求精简,切实保证高效节约。对于各项考察、迎检等事务性工作,按照对口接待原则,安排具体分管领导负责接待,减少陪同、随行人数;实行接待费用定额制度,按照市林业局接待制度规定标准接待,严格控制接待标准,严禁超出标准接待。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今年以来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领导到我市开展林业考察、调研、检查工作次数虽然增长较多,接待费用却没有增加。
二、主要措施
1、强化领导责任。为确保“三短一简”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局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单位)认真抓落实,并安排局办公室具体负责“三短一简”工作日常工作。对于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局领导及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及时解决。
2、强化制度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市林业局结合工作实际,对局机关管理制度如《市林业局公务接待制度》等30多项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力求符合实际,力求执行有效,不断完善和规范“三短一简”工作。
3、强化工作落实。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要求抓好“三短一简”工作落实,将“三短一简”工作纳入工作考评范畴,年终对相关工作开展检查考评,对严重违反相关规定的'科室(单位)和领导进行通报批评,确保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4、强化督办检查。由局领导带队,组织局办公室、纪检监察室经常检查督办,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及时总结好作法、好经验,扎实推进“三短一简”活动,确保取得实效。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市林业局开展“三短一简”工作以来,虽然取得了有效成绩,但执行力度仍显不足。近几年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林业工作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和社会关注。目前全市林业工作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区、打造“千亿林业产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重点工作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受到国家、省级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我们向国家、省级有关部门汇报、交流工作越来越密切,上级部门领导经常到我市考察、调研和检查指导林业工作,对加快我市林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必须的接待费用。
下一步,市林业局将围绕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三短一简”工作执行力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积极构建务实、精简、高效的行政工作体系,强化措施,扎实工作,为加快襄阳林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更好地做好明年的工作,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明年的工作计划。
一、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建设
(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二)、重点项目建设整体上进展顺利,几个重点项目顺利或提前开工建设,xx省煤化工集团公司的95万吨煤焦化项目、化工公司的30万吨氨醇项目、xx省冶金集团公司的高纯铝项目已于今年市庆前开工建设。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根据政府的安排,我委高度重视产业建设和工业发展,继续对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保持了强力推动、加快建设的工作态势。按照年初召开的全市工业经济暨产业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全面部署了产业建设工作。
1、继续加强了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
实施重点产业行动计划是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重点项目的建设是产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委根据全市重大项目的建设情况筛选上报了21个在建项目和10个前期项目共31个项目,经市政府批准确定为xx年年度市级产业建设重点项目。为确保今年31个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按照今年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一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市级领导挂钩督查指导制;二是继续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县市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市政府与各相关县市政府签订了产业建设重点项目责任书;三是继续对产业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2、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实行了目标责任制管理。
我委在县市提出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全市的工业项目建设情况,提出了全市各县市的目标任务,政府批准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目标任务纳入了市政府对各县市工业经济目标责任制的考核。
3、认真贯彻落实好市政府与省属大企业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协议项目的建设。
xx公司10万吨铅项目、xx省冶金集团总公司10万吨铝项目、钢铁公司三期工程、xx公司挖潜节能技改扩建工程等大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4、强化服务,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
5、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督查。
政府高度重视投资工作,专题开展了专项督查,我委积极配合开展了督查工作,同时针对年初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负增长的不利局面,对重点项目的建设也进行了督查指导,并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要求县市及有关企业对投资完成情况应做到如实上报。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我们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循环经济技术为支撑,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红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我们按照“一主两辅”的规划布局,全面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主就是以红河工业园区和弥勒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工业园区为重点,努力打造成为省级一流的工业园区,使之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两辅就是启动建设建水、个旧、泸西等工业强县示范县的特色园区建设和绿春县、红河县、石屏县、屏边县等的园区建设。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规划先行全面启动和推进园区建设。二是坚持以产业建设与园区建设的良好互动,以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建设。三是以省级工业园区和园区基础设施为重点,带动和推动全市园区建设。通过不断的努力,园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园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批重大项目入住园区,产业进一步聚集,同时泸西、建水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评审工作已经完成并进入启动实施阶段,另外,我市xx县等县市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其它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抓紧谋划和推进之中。
三、以科技进步促进红河工业经济发展
随着我市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市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加强,企业的科技进步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正逐步形成和加强,一批大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效显著。我们一是认真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行动计划,夯实技术进步的基础,加快提升企业实力,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二是实施与大企业的政企合作,构建技术进步与创新平台。三是坚持以大企业和重点企业为核心不断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发展。四是积极贯彻落实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五是加强产学研联合,构建工业企业技术支撑体系。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推进产业建设的困难加重,在项目建设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制约了项目建设,土地审批与征用、环保审批、项目备案与核准等依然是推进项目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主要是“五难两不足”:
一难:项目建设用地征用普遍较难。主要是一些项目征用的土地涉及基本农田,土地规划修编调规及报批手续用时较长。
二难:项目建设用地征用后的移交很难按时进行,项目建设用地的征用和移民搬迁仍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难中之难”。
三难:项目建设中的环保报批手续以及环境容量制约,仍是项目建设的难点。
四难:项目的备案核准难,国家产业政策越来越严格并且调整加快,新上项目和行业准入的门槛越来越高;钢铁、电解铝、水泥等的发展受到限制。
五难:部份中小项目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两不足”:一是部分工业大项目进展不理想,尚未形成大的工作量,云锡10万吨铅、10万吨铜等大项目目前未形成大的投资量。二是一些项目前期工作的滞后和不扎实,以及部份有关部门的主动服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报批和推进。
2、工业园区建设。
一是园区建设资金明显不足,资金缺口大。我市的几个园区都才起步,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招商引资竟争激烈。虽然我市具有一定的资源、区位和要素优势,但由于我市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基础薄弱、产业配套差,限制了许多产业项目的发展。
3、技术进步与创新任重道远。
一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市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多数企业依赖资源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缺乏创新的主动性,有的企业发展思路还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没有摆脱靠政策扶持、靠优惠措施、靠建大项目发展的老路子。二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较低。由于受产业结构制约、创新意识不强、企业实力不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企业创新投入的难度较大,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也不是太高,中小企业则因经济实力不强,资金来源渠道不畅,融资困难,加之规模小效益不理想,开展技术进步和创新更是步履艰难。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我市企业发展的“软肋”,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三是企业创新人才严重不足和企业研发机构较少。到目前我市工业仅有3户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的技术中心,从我市的经济总量来看,总量明显不足,部分大中型企业设立了技术中心,但同时由于生产规模、企业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企业尚不能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机构,大多数企业科技人才紧缺,高层次人才更是严重不足。
五、20xx年工作安排建议:
(一)、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重点产业建设行动计划和千亿元行动计划的实施。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动重点产业中的大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引导大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加快产业聚集的形成;推进产业的提升和产业的聚集,推进行业的整合。在推动总量做大的同时,注重质的提升,努力做优、做精、做强。二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市级领导挂钩督查指导制,县市主要领导责任制;三是继续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四是要力促云锡10万吨铅、xx公司竹浆纸一体化项目、泸西95万吨煤焦化项目、化工公司的30万吨氨醇项目等大项目加快推进步伐,尽快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形成大的投资量。
(二)、进一步强化服务推动不同层次的项目建设。
一是要认真贯彻省市的有关要求,及时做好市级权限范围内的工业项目的备案核准工作,组织指导开展好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规范做好项目的报批工作,推动我市中小项目的实施。二是积极配合做好省级审批项目的各项报批工作,促使项目早日办理完成相关手续以提早开工建设。三是要继续做好省级资金的争取工作。四是做好市级工业技改和前期费资金安排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和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投资,加快项目的建设。
(三)、促进工业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全市工业园区建设。
按照“一主两辅”的规划布局,全面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是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和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园区的建设,二是要引导鼓励、两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园区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积极推进等县市的特色园区的规划编制、评审及申报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列入省级特色工业园区。
(四)、继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工业强市战略和产业富市战略,不断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加快发展,大力夯实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二是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支持已有技术中心的企业积极申报认证省级技术中心,不断壮大我市的技术力量;积极争取市政府设立市级企业技术进步中心。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有关扶持政策,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己出台的自主创新投入所得税抵扣政策、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政策、采用国产设备税收抵扣政策、进口设备送故迎新减免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等多项税收扶持政策。
总之,产业建设、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及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关系到今后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关系到我市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水平的提升,我们将遵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推进重点产业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如何从理论和现实层面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怎样从实践层面释放创业创新活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我们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党的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党的xx届五中全会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进一步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今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这是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的结果,符合当今世界发展实际和创新潮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后来,创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主要有两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互相促进的过程。相对于创新理论,创业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一般认为,创业是指一个人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主要标志和特征是创建新企业或新的组织。创业不仅仅局限于创办新企业的活动,在现有企业中也存在创业行为。创业者既可以指新创企业的创办人,也包括现有企业中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在经济学界,创新和创业是两个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灵魂,而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但创业和创新也是有所区别的,从现有的经济理论和研究看,创新更加强调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著名的是经济学家索罗对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定量测算。而创业的内涵更丰富,不仅有创新的内容,还涉及就业和社会发展以及公平正义。
影响创新创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民素质、基础研究水平、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但核心是人的因素,关键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推动创新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创新,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创业创新基因。就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创新,要大力推动创业企业发展,强化企业作为创新发动机的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把创业、创新与人、企业这几个关键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突出要打造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突出要打造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不仅突出精英创业,而且突出草根创业、实用性创新,体现了创业、创新、人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总要求,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为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开辟了崭新的新天地。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反映了人类创新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创新创业究竟应由哪些人来干,如何选择创业者,政府应该干什么,这些是我们在推进创新创业发展中常常碰到的问题。现在,有的人认为,创业是少数“天才式”人物的事情,必须具备这样那样的素质和条件。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比如,蒸汽机革命中许多重大技术都是由技工发明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体制改革后,极大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一大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今天以万向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企业。此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又有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国有企业职工“下海创业”,使一大批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今天以华为、联想、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企业。这其中许多都是“草根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现在来看,许多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草根”完成的。
因此,推进创新创业必须要改变“选运动员”的方式,应在全社会高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新创业的大潮,使大量优秀人才在创新创业的伟大实践中脱颖而出。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实现途径
在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又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要依托“互联网+”平台,集众智搞创新,厚植科技进步的社会土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塑造我国发展的竞争新优势。要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发展的人才和科技基石,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使创业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包括新创办企业和现有企业的创业创新,不断为企业这部创新发动机注入新生力量和活力,汇聚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初创企业不断涌现和规模化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初创企业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许多重大技术和发明的商业化最初都是由这些企业完成的。同时,初创企业也是就业增加的引擎。据美国一个最新的分析报告,近年来在美国新增的20%就业中创业企业占3%。正是那些创业者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当前,也正是那些在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业者,推动着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解决我们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等重大挑战。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创业创新。对创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表明,尽管许多创业者都是白手起家,但创业也可以在现有企业内部进行。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更需要弘扬创业精神才能赢得更多的利润和企业长久的发展,大企业由于具备人才、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是创新发展的“野战军”,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大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中小企业使创新产品快速实现商业化,还表现为大企业本身可以培育、孵化出许多小企业。从我国看,目前许多大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创业创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腾讯、金发科技、达安基因等大型企业围绕全产业链需求,有针对性地创办孵化器,孵化培育了大量科技型创业企业并形成集聚效应。海尔提出要把企业员工由原来的雇佣者和执行者,变成创业者和合伙人,大力推进企业内部“自创业”,实现企业由出产品到出创客的转变。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进供给创新的重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综合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对要素投入侧和生产侧的重大改革、关键性改革。核心是要通过推进金融、土地等要素改革和生产端的改革,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焕发企业家精神,创造出能够激发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体制改革,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大幅增加有效供给,增强微观经济活力,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又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当前形势下,要紧紧围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大力推进政府监管、投融资、科技体制等关键环节和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节能环保、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比如,要围绕培育小微企业和促进大企业创新,大力推进投融资和资本市场的改革,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大力推进能源电力、物流等体制机制改革,着力降低创业创新成本。要“放水养鱼”,推动财税体制结构性改革,降低小微企业的税负水平。在生产侧方面,要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开放,使更多新企业公平进入,增强服务业发展动力作用。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创业创新,鼓励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加快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要适应当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迅猛发展趋势,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加强人才、技术、金融等要素支撑,着力营造有利于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商业化的良好生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营造有利于杰出科学家、发明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充满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人获得成功,实现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是以研发、制造、市场为一体的以生产新型“三药”(医药、农药、兽药)及“三药”中间体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xx年1月,坐落在省级当涂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占地面积约610亩,拥有员工700余名。
一、发展概况
自20xx年4月动工建设以来,国星生化已完成总投资21。60亿元。首期于20xx年建设了年产2。5万吨吡啶碱项目及年产2万吨双甘膦项目;20xx年又逆势而上。
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追加投资建设了年产2。5万吨吡啶碱项目(扩建)、年产1万吨百草枯项目、年产2万吨草甘膦项目及年产3300吨2—氯—5—甲基吡啶项目。今年1—6月份,完成销售收入5.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7.57%;上交税收3826万元,同比增长129.42%;完成净利润8823.03万元。
在投产仅两年半时间里,我们在马鞍山市委、政府和当涂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一如既往的关心下,成为了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环保农药定点企业,安徽省千强培育企业,马鞍山市创新性试点企业, 马鞍山市重点工业企业,当涂县十强工业企业及当涂县纳税大户,通过了国家质量、环境体系认证,3A良好行为标准化体系认证等,社会效益明显。
我们致力于打造完全拥有“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市场、自主人才”的世界唯一、规模最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环类三药中间体和环保农药全产业链的国际化高新科技企业。为此,着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工程技术中心被评为了安徽省省级技术中心、安徽杂环化学省级实验室、安徽省多相反应与分离技术工程实验室,马鞍山市多相反应与分离实验室; 完成的“用于生产吡啶碱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等22项优质成果申请了国家专利,完成的“年产2。5万吨吡啶碱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时,打造了富有竞争力的吡啶碱产业产品链。集中体现在:
1)吡啶碱项目总产能占据全球40%以上的份额;
2)吡啶产品质量世界领先,达到99。99%以上,被安徽省科技厅批准为20xx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产品3—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也分别被批准为20xx 年20xx年高新技术产品;
3)公司先后参与了《工业用吡啶》、《工业用3—甲基吡啶》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在全国乃至全球吡啶碱产业链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
以来,根据“坚持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国星生化不断强化技术创新的硬、软环境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自20xx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以来,不断吸收高素质人才加入,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直接从事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10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2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2人。
二、科技创新总结
1、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
按照现代科技企业管理要求,公司组建了适应科技开发和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生产经营要求的技术中心,职能界定清楚,责任明确,管理有序。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坚持突出主业,发挥优势,看准世界先进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了与外部技术资源的整合,实现自主开发与“借力”开发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另一方面加大了与外部的技术合作,科研项目联合开发、引进转化和自主开发相结合,不断在管理上推陈出新。企业每年均花费数百万元资金,用于外部“借脑”工程,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工作步伐。
技术中心内部设立管理委员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外部依托外部专家,并建立了专家信息库和网络交流系统平台。专门开展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应用、设计、实施等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级的多项科技任务。同时积极探索合作开展自主创新新形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
2、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加快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是创新体系建设的灵魂,是构建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公司给科技人员提供尽可能适合其发展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充分表现自己、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营造重才、惜才、爱才的氛围,在让科技人员感受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做到尊重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制定了《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管理规定》、《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来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此外,公司还实行开放的用人机制,随时吸收和接纳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携带科研成果来实现成果转化。应聘客座人员在工程中心工作期间,享受与其正式人员同等的待遇。实行工资总额与效益按一定比例提成,对做出重大贡献、创造明显效益者可给予重奖。
3、承担的省、市各类项目情况
近年来,国星生化所承担的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醛氨法合成吡啶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不仅打破了我国该技术领域的落后局面,开创了我国绿色环保精细化工、三药替代进口产品的新局面。使我国在吡啶类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环保型绿色精细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核心支撑。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IDA法草甘膦生产工艺的绿色关键技术及其在节能减排中的推广应用”项目,使我国草甘膦生产技术取得了变革性的突破,采用管道化反应技术和脉冲萃取技术不仅使草甘膦生产由间歇式生产改为连续化生产,而且对推进我国农药制造技术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联合开发的“应用于化工工业废水检测的重金属离子传感器开发”项目,不仅能够快速、简便地实现识别和在线检测化学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为化学工业废水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该项目被列入20__年长三角科技攻关项目。
4、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包括鉴定或验收的科技成果、制定的各类标准等等情况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加大对关键生产工艺的攻关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术优势,降低科研成本,提高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公司实际,立足自主创新,在“科技创新”力量的推动下,共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3项,包括吡啶、3—甲基吡啶、2,3—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2,3,5—三甲基吡啶、双甘膦、草甘膦、3—氰基吡啶、百草枯、2—氯—3—甲基吡啶,2—氯—5—甲基吡啶,其中国际国内未来环保型高科技产品7项,填补国内空白产品3项。同时,承担的省、市级技术创新、科技攻关、高技术产业化等计划项目6项;其中吡啶、3—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制定国家标准2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
5、产学研合作情况
公司从创立伊始就确立了高起点、高定位,生产高技术产品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公司发展的首要位臵,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利用与市场接近、对市场比较了解的优势,和高等院所对前沿科技学术方向了解的科技优势;结合行业的发展特点趋势,积极查找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最新成果、科技资源,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科技院所的沟通、联系与合作,寻求到一系列有合作前景的产业化项目。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专家信息库,目前已整理入库专家80余名,通过专家信息库,并根据每名专家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信息,分别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18所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56名专家教授进行有针对性地技术合作,保证了企业科研实力始终走在行业前端。
6、开展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星生化所从事的杂环类三药中间体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高度竞争性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依存度都很高。由于地处内陆,原料、市场均在东南沿海及国外,相比国内其它同行企业,无形中已增加大量物流成本。同时内地相对落后的物质文化生活不利于留住优秀技术人才。
虽然公司主导产品吡啶、3—甲基吡啶等依靠质量优势弥补了成本上劣势,在国内外市场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国内同行近几年通过各种努力,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竞争日趋激烈。为此,国星生化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力度,但由于每年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均用于发展项目建设,用于科研开发。
1、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
按照现代科技企业管理要求,公司组建了适应科技开发和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生产经营要求的技术中心,职能界定清楚,责任明确,管理有序。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坚持突出主业,发挥优势,看准世界先进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了与外部技术资源的整合,实现自主开发与“借力”开发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另一方面加大了与外部的技术合作,科研项目联合开发、引进转化和自主开发相结合,不断在管理上推陈出新。企业每年均花费数百万元资金,用于外部“借脑”工程,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工作步伐。
技术中心内部设立管理委员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外部依托外部专家,并建立了专家信息库和网络交流系统平台。专门开展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应用、设计、实施等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级的多项科技任务。同时积极探索合作开展自主创新新形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
2、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加快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是创新体系建设的灵魂,是构建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公司给科技人员提供尽可能适合其发展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充分表现自己、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营造重才、惜才、爱才的氛围,在让科技人员感受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做到尊重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制定了《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管理规定》、《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来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此外,公司还实行开放的用人机制,随时吸收和接纳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携带科研成果来实现成果转化。应聘客座人员在工程中心工作期间,享受与其正式人员同等的待遇。实行工资总额与效益按一定比例提成,对做出重大贡献、创造明显效益者可给予重奖。
3、承担的省、市各类项目情况
近年来,国星生化所承担的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醛氨法合成吡啶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不仅打破了我国该技术领域的落后局面,开创了我国绿色环保精细化工、三药替代进口产品的新局面。使我国在吡啶类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环保型绿色精细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核心支撑。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IDA法草甘膦生产工艺的绿色关键技术及其在节能减排中的推广应用”项目,使我国草甘膦生产技术取得了变革性的突破,采用管道化反应技术和脉冲萃取技术不仅使草甘膦生产由间歇式生产改为连续化生产,而且对推进我国农药制造技术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联合开发的“应用于化工工业废水检测的重金属离子传感器开发”项目,不仅能够快速、简便地实现识别和在线检测化学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为化学工业废水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该项目被列入20__年长三角科技攻关项目。
4、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包括鉴定或验收的科技成果、制定的各类标准等等情况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加大对关键生产工艺的攻关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术优势,降低科研成本,提高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公司实际,立足自主创新,在“科技创新”力量的推动下,共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3项,包括吡啶、3—甲基吡啶、2,3—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2,3,5—三甲基吡啶、双甘膦、草甘膦、3—氰基吡啶、百草枯、2—氯—3—甲基吡啶,2—氯—5—甲基吡啶,其中国际国内未来环保型高科技产品7项,填补国内空白产品3项。同时,承担的省、市级技术创新、科技攻关、高技术产业化等计划项目6项;其中吡啶、3—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制定国家标准2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
5、产学研合作情况
公司从创立伊始就确立了高起点、高定位,生产高技术产品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公司发展的首要位臵,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利用与市场接近、对市场比较了解的优势,和高等院所对前沿科技学术方向了解的科技优势;结合行业的发展特点趋势,积极查找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最新成果、科技资源,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科技院所的沟通、联系与合作,寻求到一系列有合作前景的产业化项目。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专家信息库,目前已整理入库专家80余名,通过专家信息库,并根据每名专家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信息,分别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18所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56名专家教授进行有针对性地技术合作,保证了企业科研实力始终走在行业前端。
6、开展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星生化所从事的杂环类三药中间体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高度竞争性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依存度都很高。由于地处内陆,原料、市场均在东南沿海及国外,相比国内其它同行企业,无形中已增加大量物流成本。同时内地相对落后的物质文化生活不利于留住优秀技术人才。
虽然公司主导产品吡啶、3—甲基吡啶等依靠质量优势弥补了成本上劣势,在国内外市场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国内同行近几年通过各种努力,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竞争日趋激烈。为此,国星生化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力度,但由于每年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均用于发展项目建设,用于科研开发
20xx年面对复杂多变经济发展形势和严峻的市场经营困难,我们xx公司在集团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深挖内潜、积极应对,在夹缝中不断寻找发展出路,困难面前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为求生存谋发展,20xx年公司大力倡导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为出发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实施了多项举措,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活动,研发并实施了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重点项目有“煅烧炉用液化气烘炉”、“焙烧车间密封火盖的研制”、“煅烧炉热维修”、“冷煤气综合开发与利用”、“一焙烧车间二期改用天然气作燃料”等。这些项目的开展共为公司节约资金达300万元,有效推动了公司经济的发展,为公司持续稳定向前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的收入和创新意识,完善并优化了生产和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仅征集合理化建议和五小成果就直接创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20xx年我们将继续发扬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经营理念,明确目标,主动出击,突出重点,按照公司20xx年的创新工作计划逐项给予攻关。特别是今年公司将下力气在针对员工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问题上,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得到改善。主要围绕生产现场的粉尘污染、沥青烟气治理和噪声控制这几方面,彻底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另外计划中的余热发电项目也是今年我们所攻关的一个重点项目。为此今年我们将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具体措施是首先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其次要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强化创新理念;再者是要提高技术创新项目的申报质量,多立项,多出新招,力争20xx年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和自身实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谋求生存和发展。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百倍的热情和努力去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
20xx年,学院坚持构建金字塔型的大学生科创育人平台,不断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环境,以各类学科竞赛为龙头,以本科生创新计划为抓手,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多层面推进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现对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环境不断优化
学院出台了《电子信息学院大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从组织管理、工作机制与模式、保障措施、奖励措施等方面对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定。聘请了一批长期从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的教师组成精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导师团;开辟了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实验室、电机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等一批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2、分层设计,重点推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落实有力
学院坚持“加强组织,广泛调研“的筹备工作原则及“分层设计、重点推进”的活动组织原则,通过科普宣传激发专业学习兴趣,通过学科竞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学术科技系列讲座引领专业发展前沿,从多方面落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各类工作。先后开展了电子信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调查及大学生参加本科生创新计划满意度调查、第三届“电信杯”电子知识竞赛、首届电脑拆装大赛、第二届程序语言设计大赛、首届设计软件大赛;先后邀请了“长江学者”、南京理工大学陈如山教授、邹云教授及我院多位教授、博士为广大同学开设专业讲座10余场。科技文化节各类活动共吸引了全院800余名同学参加,共完成5份频率计和印刷电路板设计优秀作品。
3、严密组织,精心备战,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稳中有升
在第七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华东赛区)中,有3项作品荣获华东赛区一等奖;在20xx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有1项作品获得省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3人获得全国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由曾庆军教授指导,夏捷等同学完成的《海洋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检测预警系统》获得省级二等奖。
4、广泛发动,规范管理,本科生创新计划工作持续推进
继续做好20xx年本科生创新计划后续工作,集中精力做好20xx年本科生创新计划组织工作,多项举措力促20xx年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有1位老师获得学校20xx年本科生创新计划优秀指导教师,2个项目获得优秀项目;20xx年共有13个项目获得学校立项支助,其中3项为学校重点项目,目前共完成实物模型7个,发表学术论文7篇,申请专利1项。20xx年,学院共28个项目申报了学校的立项资助。经过学校的审核,学院有20个项目通过学校的立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学校资助17项,学院资助3项。其中科技发明制作类15项,占立项项目的75%,自然科学学术论文5项,占立项项目的25%。同时,学院也将对8个项目进行立项资助,纳入学院本科生创新计划管理体系。据统计,共有129名同学将参与到学校和学院的.本科生创新计划中来,其中20xx级97人,占总参与人数的75%,20xx级32人,占总参与人数的32%。在28名指导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职称的17人,占指导教师人数的61%。
总结20xx年学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发现,学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学校、学院对我们提出的殷切希望与工作要求还存在差距,与广大学子对高水平有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与兄弟学院的有效做法与成绩还存在差距。我们的《关于电子信息学院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现状与满意度调查》的多组数据显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普通同学的吸引力还不够,同学参与的普及面还有待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层次有待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有力的实践条件支撑,活动投入有待提高;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有效的科研方法,创新意识与科研素质还有待提高。
展望20xx年电子信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作为主抓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学院团委,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做好几大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有以下四方面的工作设想和规划。第一,加强基层团支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下发《关于促进团支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促进团支部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微型化、常态化。第二,加强学生专业类社团建设。
在电子科技协会的基础上,另组建12个跟学院专业匹配的专业性社团,并从指导教师配备、活动阵地建设、活动经费支持等方面提高专业性社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第三,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菁英人才计划。从本科二年级同学中遴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参与到该计划中,从指导教师配备、实验室资源开放、本科生创新计划及学科竞赛参与等多方面加强培养,以此带动普通同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第四,开创大学生科技活动校外创新实验室。依托学院在赛尔尼科自动化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开辟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拓宽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资源,帮助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与企业需求对接,为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等培育一批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优势项目。当然,这些工作设想与规划,离不开各位领导的重视与关心,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支持与付出,离不开各位同学的投入与参与,在此,我借这个机会呼吁大家共同关心、参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的活动,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提升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水平而共同努力。
在此也借这个机会,向多年来支持和关心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各类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敬意!谢谢大家,我的汇报到此结束。
20xx年,阜南县科技局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指标,立足部门职责,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发展这根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科技项目申报情况。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文件要求,积极开展高企认定管理工作,20xx年12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4家。1家企业获省科技厅省级重大专项立项,开展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个,3家企业进入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库。20xx年阜南县共有69各企业涉及12项目,共转拨市级科技创新资金770.85万元,县兑现奖励资金1673.08万元。
(二)全县研发投入归集统计工作获新突破。县科技局先后组织召开5场培训会,并邀请相关专家对200余家县内规上企业进行系统培训,做到应统尽统。上报研发投入费用3.3亿,上级认定1.5亿,较上一年增长近1亿元。
(三)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扶贫项目及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工作。实施省、市科技扶贫项目共9个,总投入经费497.7万元,其中财政经费165.7万元,带动企业自筹资金投入近332万元。汇同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选派科技特派员135人,其中省级“三区人才15人”,市、县科技特派员120人,做到全县特别是沿淮行蓄洪区90个贫困村全覆盖。重点建设科技扶贫培训基地10个,建设科技示范点10个,指导企业112家,开展农业科技培训58期,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6200份,培训贫困人员3.2万人(次)。
(四)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登记、转化和产学研工作。20xx年累计组织3次科技成果登记培训会议,培训企业和个人35人次,累计发放技术资料90余份。33家企业和个人开展登记,发布210件。推荐3家企业进入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项目库。
对接安大科技处,开展企业技术难题征集工作。并于5月20日,在阜南天筑大酒店与安徽大学联合举办学校企对接会,33家企业参加对接会,12家企业邀请安大专家教授赴企业实地调研,确定开展合作。
(五)认真抓好阜南第二家众创空间建设。EGO阜南万创空间,总投资5000万元,现已经建成运营2200㎡的众创空间工作场地,内设有开放办公区、独立办公区、微巢学院、创业咖啡(书吧)、会议室、洽谈室等区域,已入驻20家企业。预计20xx年全面完成众创空间功能搭建,并争创省、市级众创空间。
(六)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20xx年,县科技局组织5家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其中安徽高雅家居有限公司晋级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并获优秀奖,获国家财政30万奖励。
(七)做好党风廉政工作。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召开党组专题部署会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工作任务分解。把主要工作任务逐项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位领导班子成员和股室负责人,按照各时间节点认真开展,切实抓好落实。同时针对县委巡查回头看指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逐条逐项认直分析,研究制度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细化责任分工,强化整改措施和具体完成时限。同时,严格教育管理,不断强化干部自律意识,积极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创新工作举措,扎实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工作成效。
(八)认真抓好党建工作。年初详细制定了党建工作计划,提出具体措施,完善了工作制度。局党组将基层组织建设纳入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汇报党建工作。20xx年,全局党员干部集中学习40余次,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部会议10次。积极参加县组织部及县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学习培训活动,上传党建工作信息30余篇。同时,党组书记及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4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坚持党支部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了民主充分、集中有力、决策科学,打造了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支部班子。充分利用每月10日的党员活动日,积极组织局全体人员开展到曹集烈士陵园清明祭奠、走访慰问退休老干部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类党员活动,丰富党内活动,加强党内日常工作管理。
二、存在问题
1、科技队伍及人才严重不足,企业缺乏智力支持。县规模企业员工大学生少,技术人员多无职称,高级技工和工程师更少。一些技术人才,存在“引不进、用不好、留不住”等问题。
2、创新服务机构不健全。一是阜南县科研机构数量少,实力弱。二是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创新机构,有科研机构招牌的缺技术人员,没有能正常开展科技研究和开发。三是与外地科研单位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关系不稳定,且进展缓慢。
3、企业创新主体认识不到位。一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各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足,企业核心竞争力弱。二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弱。县内规上工业企业近七成没有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大多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系少,较高层次的产业创新能力支撑不够。三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热情不高,研发投入太少。
三、下一步打算
县科技局紧紧围绕上级主管部门与县委县政府各项科技指标,结合我县实际,20xx工作计划如下:
1、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后备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和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木企业。对新进规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目录的.,及时上报统计。20xx年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各20家,力争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数企业比重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2、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进村入企工作。组织实施“三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组织100名科技特派员与农业科技企业、贫困村和创新示范基地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3、加强人才引进和“产学研用”合作工作。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工作,同时加强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及时签订技术研究、开发合作协议。要围绕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技术需求,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备选库。全县8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至少要与1家以上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4、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落实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协议,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通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科技联姻和科技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框架。争创省级科技孵化器和省级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
5、抓好科技项目攻关及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工作。重点围绕制约我县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攻关,重点支持柳木工艺、电子产品、农特产加工等及土壤改造、黄梨高产栽培等关键技术引进和研发。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和加工企业规模,申报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新型农民技术培训。
6、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项目创建工作。重点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项目,申报省级重大专项,争取上级科技专项基金。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中的投融资服务,争取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落户阜南。
7、开展科技成果登记工作。20xx年开展省级30项科技成果登记。
8、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做好各类科技服务活动。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对从事特色种养业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引导贫困村农业从业人员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农户提高科技水平,降低成本,增加农业收入。邀请部分果树、蔬菜及养殖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养殖技术,为科技下乡做好示范。
9、加大省市科技扶贫项目实施力度。结合阜南县发展实际和需求,培育壮大“果树+养殖”、蔬菜大棚种植和稻虾共养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优势,积极整合本地科技资源,组织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扶持。围绕阜南县农业特色产业,深入挖掘科技扶贫项目的调研、筛选工作,引导各类项目资金向精准扶贫工作倾斜。实施省市科技扶贫项目8个。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局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工作主线XX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沉着应对需求不足、成本趋高、要素制约等困难,重点抓了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大项目推进、经济运行调度等方面的工作。克服了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不利因素,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到12月底,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00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 %,完成工业增加值390000万元,同比下降—25。6%;完成销售收入768000万元,同比下降13。8%,实现利税总额94700万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润32000万元,同比下降78%,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招标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主要原因是全县主导产业及加工业受市场疲软,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
一、主要工作
一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了本单位在“四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清理和纠正办公用房、用车存在的问题;用公款吃喝、送礼等不正之风,使过去长期以来屡禁不止的吃喝风、送礼风等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一个勤政、廉洁,风清气正的新风尚正在形成。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主动服务企业意识,凝聚力量解决一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加强党建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调研工作,充分履行经信服务职能,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基层企业调研,力争撰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优化审批服务,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要求,精简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实现审批提速增效。
(二)、续继推进大项目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的转型升级。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下,项目主体单位和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大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山西华兴铝业100万吨氧化铝项目顺利投产运行;山西锦兴能源肖家洼煤矿1000万吨建设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锦兴能源有限公司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争取明年开工建设;华盛燃气有限公司责任公司日产30万立方煤层气液化调峰项目一期建成已投产,XX县天然气(煤层气)气源连接线已开工;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山西老陈醋系列产品扩建项目已投产。山西晋绥枣业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红枣系列产品改扩建项目、XX县山花烂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扩建年深加工小杂粮4。89万吨项目有望年底投产。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预示着我县经济和社会实现转型、跨越的新时期限即将到来。
(三)、狠抓节能降耗,提升企业用能效益。紧紧围绕节能目标任务,组织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加大对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力度,推动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商业及民用节能等社会领域节能管理,提高用能效率。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加快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降低高耗能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结构节能。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情况下,严控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着重发展产品能耗低、单位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的项目,进一步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着力控制新增用能的总量和能耗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进节能技术开发。西山晋兴能源有限公司,推广一项节能技术,在井下4部主皮带上研发安装了16台变频节能设施和4套软起动开关,并在各个用能环节采用了声光控节电设施,有效保持了该企业年度节能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与调度
一是做好经运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把握发展的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对企业风险监测,做好不稳定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加强企业统计工作,正确引导企业依法统计,规范统计行为,做到应统尽统,杜绝少报、漏报、瞒报等现象。
(五)、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抓好安全生产,优化企业生产环境,以“保安全、促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联合安监、质监、消防等相关部门,不断深入开展所属洗煤企业、非煤企业、电力企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要坚决停产整顿,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同意生产,确保企业生产安全运行。
(六)、信访维稳工作
继续做好企业下岗职工的信访稳定工作,确保职工诉求在本系统内得到反映和解决,使信访苗头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早解决。要深入到上访企业职工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引导他们依法、有序、理性地表达利益要求。对他们反映合理、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且有条件解决的,将认真给予解决;对虽然合理、合法但由于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则及时说明情况,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不符合政策的.,则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耐心讲明原因,取得理解;对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视情况给予关心照顾,对全县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旧突出,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于资源型企业。主导产业煤炭及其加工业的产业链条单一,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障碍。
二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多方面的制约,依然步履艰难。大项目推进,外来资本的进入为XX县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为大项目的发展拾遗补缺,延伸产业链,尤其是大力发展大项目建设急需的各类服务业,是今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
三是全县经济建设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下大力 气认真加以解决。
三、工作计划
1、认真总结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建立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继续将教育实践活动抓紧抓实抓好。
2、继续抓好节能工作,按照省、市下达的节能降耗指标任务层层分解,很抓落实。
3、继续为大项目建设搞好服务,争取项目早投产、快见效。
4、加快产业结果调整,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5、继续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调度,及时进行经济运行分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6、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做好下岗职工的维稳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多语文老师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高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付之有效地方法技巧,那么一切的痛苦和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写文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还学生写作的自主权
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2.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
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把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显而易见了。
3.培养学生在主题思想上的创新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中的核心及最本质的东西。主题的创新要破除流俗的观点和自己的单纯的主观认识,“发前人所未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主题创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很形象的说明这种方法的奇特作用。同一题目可以写成不同主题的几篇文章,同时,选择主题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修养、理想与前途、学习经验、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等;也可以从社会生活和材料中发现出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的本质和规律。
4.培养学生在材料选择上的创新
材料选择的创新即选择新颖的,别人不注意的,或不了解的材料,且具有典型性,能准确地为主题服务。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周围新的人,新的事,新的物随处可见。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不是缺少新颖的材料,而是缺少发现。最佳材料的选用,需要独具慧眼,匠心独运。选材的创新,要着眼于材料的“新”。
“新”即体现它的价值,要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如:北京奥运会,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上海世博会等。为此必须树立强烈的信息观念,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实用的新信息,要注意无人涉足的“短缺”材料。
5.培养学生在写作方法上的创新
写作方法是指一篇文章主要运用的表现方法。诸如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等。不同的文体还有不同的写法:记叙文可用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也可以用补叙法、追叙法等;议论文可用归纳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归谬法等;说明文可用综合说明法、举例说明法、比较说明法、类比说明法、图表说明法等。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灵活应用,也可以自创新法,只要利于文章的表达,什么方法好就运用什么方法。如节外生枝法:在写作过程中,有意地突然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得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教师应该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唯有如此到学生运用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6.培养学生写出个性和真情
作文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写出个性。无论从题目、体裁,还是构思立意,语言的审美角度,作文总是要求作者写出个性,真正能体现文如其人,读之能见其人。个性与真情实感相融,有个性的文章,总能给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亲切感,更能打动别人,常常能收到奇效。
7.给学生更多的表扬
每个人都喜欢表扬而厌恶批评,也许这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本性。将“表扬”科学地用在作文教学上,就更是一种明智与伟大。科学地使用“表扬”能尽快激励学生进入某种层次的写作状态,再差的作文,也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带着一种爱、尊与惊喜去夸,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成就感,因此,成就愈大,奋斗愈甚,而奋斗愈甚,成就也就愈大,因而学生的作文水平愈高。
只有我们语文教师以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去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才能产生优秀的佳作,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进入20xx年以来,我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兴矿之路,创造条件地开展技术革新工作,共进行各类科研攻关项目57项,促进了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回顾上半年的科技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为抓好科技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矿党政班子对此深有领悟,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再展任楼风彩”的口号,为全矿科技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1、思想认识高。针对矿井进入战线长,接替紧张,生产投入大的实际。矿领导提高思想认识,痛下决心,坚定依靠科技手段保生产规模的信心,努力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上班年我矿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2、学习氛围浓。面对企业技术人员比较年轻,经验不足的情况,为了适应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我们有计划组织培训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到外地学习新技术,新经验。同时利用脱产和业余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为科技兴矿的实施创造条件,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科研环境好。矿始终在科技工作上多方面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工程技术人员立项攻关,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
二、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工作,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20xx年以来,根据矿井的实际状况,我矿技术人员与高校广泛开展技术合作,进行科研项目攻关,保证了生产的正常发展。目前各项技术开发项目及自主攻关课题均按计划正常实施,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类项目具体进展情况见附表。
三、优化方案、合理布局
为了使各类科研成果更好的为矿井服务,提高矿井的各项成产能力,根据我矿实际,下半年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顶工作:
1、树立科技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文化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让基层员工了解、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树立科技创新意识,用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武装员工的'头脑,让基层员工能够熟练把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打造一支能够在激烈而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屡战屡胜的科技队伍。
2、立足当前想长远,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提高工作面单产、单进的方法和途径,降低消耗,节支降成,争取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加大科研项目管理力度,使各类科研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开展,让科研成果尽快的应用到生产中去,为我矿高产、高效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20__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如何从理论和现实层面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怎样从实践层面释放创业创新活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我们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党的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进一步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20__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今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这是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的结果,符合当今世界发展实际和创新潮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后来,创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主要有两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互相促进的过程。相对于创新理论,创业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一般认为,创业是指一个人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主要标志和特征是创建新企业或新的组织。创业不仅仅局限于创办新企业的活动,在现有企业中也存在创业行为。创业者既可以指新创企业的创办人,也包括现有企业中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在经济学界,创新和创业是两个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灵魂,而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但创业和创新也是有所区别的,从现有的经济理论和研究看,创新更加强调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著名的是经济学家索罗对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定量测算。而创业的内涵更丰富,不仅有创新的内容,还涉及就业和社会发展以及公平正义。
影响创新创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民素质、基础研究水平、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但核心是人的因素,关键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推动创新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创新,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创业创新基因。就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创新,要大力推动创业企业发展,强化企业作为创新发动机的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把创业、创新与人、企业这几个关键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突出要打造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突出要打造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不仅突出精英创业,而且突出草根创业、实用性创新,体现了创业、创新、人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总要求,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为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开辟了崭新的新天地。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反映了人类创新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创新创业究竟应由哪些人来干,如何选择创业者,政府应该干什么,这些是我们在推进创新创业发展中常常碰到的问题。现在,有的人认为,创业是少数“天才式”人物的事情,必须具备这样那样的素质和条件。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比如,蒸汽机革命中许多重大技术都是由技工发明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体制改革后,极大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一大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今天以万向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企业。此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又有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国有企业职工“下海创业”,使一大批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今天以华为、联想、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企业。这其中许多都是“草根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现在来看,许多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草根”完成的。
因此,推进创新创业必须要改变“选运动员”的方式,应在全社会高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新创业的大潮,使大量优秀人才在创新创业的伟大实践中脱颖而出。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实现途径
在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又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要依托“互联网+”平台,集众智搞创新,厚植科技进步的社会土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塑造我国发展的竞争新优势。要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发展的人才和科技基石,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使创业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包括新创办企业和现有企业的创业创新,不断为企业这部创新发动机注入新生力量和活力,汇聚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初创企业不断涌现和规模化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初创企业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许多重大技术和发明的商业化最初都是由这些企业完成的。同时,初创企业也是就业增加的引擎。据美国一个最新的分析报告,近年来在美国新增的20%就业中创业企业占3%。正是那些创业者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当前,也正是那些在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业者,推动着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解决我们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等重大挑战。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创业创新。对创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表明,尽管许多创业者都是白手起家,但创业也可以在现有企业内部进行。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更需要弘扬创业精神才能赢得更多的利润和企业长久的发展,大企业由于具备人才、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是创新发展的“野战军”,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大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中小企业使创新产品快速实现商业化,还表现为大企业本身可以培育、孵化出许多小企业。从我国看,目前许多大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创业创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腾讯、金发科技、达安基因等大型企业围绕全产业链需求,有针对性地创办孵化器,孵化培育了大量科技型创业企业并形成集聚效应。海尔提出要把企业员工由原来的雇佣者和执行者,变成创业者和合伙人,大力推进企业内部“自创业”,实现企业由出产品到出创客的转变。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进供给创新的重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综合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对要素投入侧和生产侧的重大改革、关键性改革。核心是要通过推进金融、土地等要素改革和生产端的改革,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焕发企业家精神,创造出能够激发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体制改革,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大幅增加有效供给,增强微观经济活力,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又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当前形势下,要紧紧围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大力推进政府监管、投融资、科技体制等关键环节和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节能环保、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比如,要围绕培育小微企业和促进大企业创新,大力推进投融资和资本市场的改革,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大力推进能源电力、物流等体制机制改革,着力降低创业创新成本。要“放水养鱼”,推动财税体制结构性改革,降低小微企业的税负水平。在生产侧方面,要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开放,使更多新企业公平进入,增强服务业发展动力作用。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创业创新,鼓励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加快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要适应当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迅猛发展趋势,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加强人才、技术、金融等要素支撑,着力营造有利于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商业化的良好生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营造有利于杰出科学家、发明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充满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人获得成功,实现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鄢陵县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科协、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于20xx年x月x日在鄢陵县教育局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大赛从全县40余所中小学180余件作品中筛选征集出各类优秀科技作品14件,其中优秀科技项目19件,少年儿童科技幻想绘画31件,优秀科技实践活动19件。通过鄢陵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会专家公平、公正、公开和认真严格评审,经鄢陵县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审定,共评出各类优秀作品等级奖66个,其中一等奖12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2个,优秀奖30个获奖率占送展作品总数的66%。同时,对获得作品等级奖的中小学生,科技辅导员,优秀科技辅导员颁发了奖品、证书。参与这次大赛的科技辅导员和中小学生达300余人,其参与率、覆盖面、作品数量、质量及科技含量均为历年之最。现就我县开展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情况汇报如下:
为了加强对我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使大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进一步凸显青少年朋友的创新意识和科技热情,成立了鄢陵县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组委会主任由科协主席晁海利担任、县教育副局长卜松田担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委会于20xx年x月x日即召开鄢陵县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工作联席会议,以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县委、政府表示,要把鄢陵县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办成一次有影响、有特色、见实效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由于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全力配合,县科协、县教育局主动承担大赛承办的主体责任,认真策划、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组委会积极组织学校领导和科技辅导员到市级单位观摩学习。定期到校督促指导,为我县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2月x日,县科协、县教育局根据全县大赛准备情况,在县二高会议室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科技辅导员及部分优秀学生代表共80余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县科协主席晁海利、县教育副局长卜松田、县科协副主任科员孙建华等领导分别进行了动员、部署和工作强调,进一步明确了举办这次大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掀起“热爱科学、展开智慧、创造理想、培养素质”的大赛主题活动,要求通过这次会议,在抓好学校常规教育和日常工作外,一是要把这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提高学生素质,强化学校管理的重点来抓,广泛宣传,周密部署,认真引导,抓出成效。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县科技创新大赛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与此同时,组委会领导经常到校督查指导。由于工作早部署,任务早安排,责任早明确,措施早制定,为我县成功举办,增添了亮点,积累了经验。
为了确保大赛圆满成功,县科协、县教育局领导精心运作,多方协调,主动向县委、政府汇报,争取领导支持,立下军令状,办出高水平。由此,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参赛单位和工作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一致,工作中扎实有序。为了确保创新大赛的资金投入到位,县科协多方协调资金,解决这次集中承办的经费所需,通过两个多月工作的精心准备,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充足保障,鄢陵县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历年多项之最。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多年来,纵观大赛承办的方方面面,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一是要克服厌倦情绪,避免应付了事;二是要克服年年举办,避免千篇一律;三是要克服怕增加学生负担,避免只是会议布臵,而无工作实绩的思想,通过举办这样的大赛,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思维,参与热情,想象激情。从而,转变学校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去年,我县在承办这项活动中,从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举办场地、评选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尝识和创新,如对学生凡是获得县级以上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级奖励的,在升入高一级学校时,均能获得不同层次的加分奖励,县教育局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重视,不支持这项工作的学校领导要实行诫免谈话,直至免职处理等等,通过这些工作的实施,使我县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得到了全县中小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扬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鄢陵县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圆满落幕,给我们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是核心;
二是及早部署、广泛宣传是前提;
三是准备充分,投入到位是关键;四是创新理念,办出特色是根本。回顾我县开展这项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作协调配合的问题;二是极个别同志的认识和观念的问题;三是我县举办这项活动时间不长,经验不足;
四是我县是一个人口大县,财政穷县,凸现资金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完善。
(一)抓“两落地一融合”,持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深入开展市委1号文宣贯
组织专场培训6次,宣传企业达600余家、8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配套修订区《关于促进科技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出台《建邺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施细则》,强化政策保障。
2、强势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7家参加市级签约项目,5家完成市级备案,3家进入省级培育库,2家获得市级绩效考核奖励,孵化和引进科技企业30家。
3、持续抓好高新区建设
召开创新名园建设动员大会,部署落实创新名城建设任务,共同制定《建邺高新区创新名园建设行动计划》,对各园区指标定期通报,督导争先进位。建邺高新区获得市级考核评价二等奖。四是有序展开生根出访。赴新加坡开展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活动,着力构建交流机制,赴校企拜访并洽谈有关项目,取得一批合作成果。
(二)抓高企培育引进,努力促进科技企业集聚集群发展
1、精选培育对象:到400多家企业走访,了解多项指标,建立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2、积极帮扶指导:组织12场申报辅导和8场专家现场审核,发放政策汇编700余份。
3、加强高企招引:举办了欧盟科技创新大会、建邺创新企业招引政策说明会,招引企业落户建邺。全年新增高企64家,重新认定老高企14家,实现重大突破。
(三)抓研发能力,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1、鼓励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组织企业参加绩效评价,获市级企业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奖励3家,越博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2、鼓励企业项目研发:获得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30个,扶持资金区3650万元,企业技术合同认定完成18亿元。
3、鼓励企业人才培养:区入选市科技顶尖专家集聚计划2人,科技创业家和创新型企业家32人,自主培养国家“万人计划”3人。
(四)抓企业孵化,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1、抓好众创空间建设:众创空间通过市级备案3家,通过省级备案2家,累计共有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7家。
2、提升孵化器整合:1家孵化器获评国家级B(良好)等次,1家创业服务机构获省良好以上等次。
3、增强孵化载体服务能力:组织创业大赛、项目路演等活动30余场次,受理130家(次)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申请,科技*款额近5.5亿元,有效提升孵化服务能力。
(五)抓知识产权,逐步提升区域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以培训提升专利申报管理水平:聘请律师事务所专家为区内企业开展专利知识培训,提升企业专利申报水平。
二是以执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大型超市进行执法检查,涉及各类商品500种,共发现标注专利的商品76件。
三是以优势企业培育引导专利申报:1家企业获得国家优秀专利奖,2家获省级得优秀专利奖,2家企业获得省级贯标优秀。完成PCT专利申请量1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40件。
中国经济挥手告别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的特征表现为:行业投资负增长、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外部环境恶化、成本压力系统性上升,钢铁制造进入长期的微利时代,面临严峻的经营形势。作为钢铁行业领军企业,宝钢正在思考涅槃之路,企业发展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创新驱动,因此制定了“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三大转型战略推动企业转型。
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落实国家与上海市的政策精神,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积极发挥企业在国家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宝钢“双创”工作开展情况
(一)创新投融资模式有关情况
宝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创新转型的方向,“一体”以钢铁产业为主体,“两翼”是精品智慧制造和构建钢铁生态服务体系。
宝钢钢铁主业立足于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精品,同时,宝钢在信息化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并且在国内较早开展云计算、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研究,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目前已经建成上海市最大的IDC中心——“宝之云”。因此宝钢具备建设精品智慧制造的条件。未来几年,宝钢将结合国家要求及自身需求编制“智能制造”专项规划,同时选择钢铁制造核心环节——热轧工厂(宝钢股份1580mm热轧产线)作为智能工厂的试点,重点在物流自动化、热轧生产过程微数据感知、多源异构数据实时互联、新一代热轧控制模型等工业大数据先进应用、基于知识自动化技术的生产计划排程、工厂智能仿真可视化、能源介质综合管控与优化等七大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现热轧产线的智能管控、智能预测预警、智能生产计划排程、业务协同多目标智能优化,提升产线制造稳定性和灵活性、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成为智能化钢铁轧制产线示范样本产线,并形成一批智能工厂核心技术和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实践方法体系,为宝钢精品智慧制造奠定基础,为钢铁工业产业升级提供经验。
在构建钢铁生态服务体系中,“欧冶云商”是宝钢发起创立的“互联网+钢铁”典型实践,下面将重点介绍。
(二)创新商业模式有关情况
1、“欧冶云商”建立的背景
(1)钢铁行业进入产能过剩与行业投资负增长时代。外部环境恶化、成本压力系统性上升,致使钢铁行业始终在盈亏边缘挣扎,全行业利润率基本为零。市场甚至戏言:“卖钢材不如卖白菜、投钢铁不如存银行。
(2)钢材流通领域的秩序重构将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在钢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庞大而混乱的非直供钢材流通环节,非直供钢材量很大,非直供贸易的多级代理结构,终端用户多为中小制造加工企业和建筑企业。钢贸体量总体偏小、集中度低,自身资金实力差,强烈依赖外部融资、杠杆融资,抗风险能力很差。
(3)庞大的中小终端用户(蚂蚁用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大型钢材用户往往备受钢厂的关注,然而钢材消费市场还存在着遍布于全国的众多中小钢材终端用户,总数超过450万家,这些终端用户批量需求小、行业分散、对价格敏感,期望获得快捷交易和高效、可靠的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4)互联网、平台经济与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为钢铁服务平台建设揭示出新方向。互联网正在颠覆传统行业,以往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间价值环节都将被颠覆或者边缘化。具体体现就是企业与用户的联系更加直接紧密、用户拓展成本降低、个性化定制成本降低、产品流通环节缩减等连锁反应。钢铁行业在流通领域蕴藏着巨大的优化空间和潜在价值。
2、“欧冶云商”的实践
宝钢今年2月份正式成立欧冶云商,并迅速形成欧冶电商、欧冶物流和欧冶金融等业务平台。欧冶云商是重构全流程业务每一个环节,通过不同功能设计,打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信用流、技术流,融合形成整体竞争力,促进钢铁生产企业、钢铁贸易公司、物流加工服务商、钢材用户等多方主体共生共赢。因此宝钢在努力构建一个服务型的生态体系,它是以物流、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作为基础设施,然后以产业链金融作为核心服务,以钢铁技术服务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以大数据运用为远景价值目标的服务型生产体系,我们把这个生态体系叫“互联网+钢铁”,愿景是“构建最具活力的钢铁服务共享生态圈”,价值观是共建、共享、值得信赖。
3、“欧冶云商”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作用
1)通过交易平台实现大规模的信息流交换,打破交易环节的信息不对称,使终端中小用户均可极大节约交易成本。
2)通过交易服务、加工配送服务实现终端中小客户的无限个性化需求的满足。通过集中的加工配送服务,形成“公共加工配送平台”,解决中小终端用户的设备投入成本高而利用率低的矛盾。
3)通过专业化技术服务、技术产业化等方式,解决中小终端用户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与金融服务相结合,解决技术研发资金问题和技术孵化的问题。
4)通过加工配送网络布局的优化,实现仓储物流网络化,降低产品物流成本,达到缩短运距、提高组批运输效率。
5)通过数据服务平台与金融服务平台协同,降低对中小用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满足中小终端用户的个性化金融需求;拓展金融服务的种类,为钢材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等参与者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6)通过对各平台提供大规模的各类金融服务,在交易和供应链融资的基础上,形成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结构,从而实现吸引各类资本(融资)与实现各类资本运作方式(投资)的联合。
(三)创新创业平台有关情况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宝钢中央研究院)是首批国家级技术中心,是宝钢的核心研发机构和技术平台,现有研发人员757人,教授级高工7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5名,引进“__”1人、“青年__”3人。在集团内部建立了“平台共享+项目支撑”等研发模式,践行“从钢铁到材料”转型实践。汽车用钢和硅钢等重点产品创新为宝钢技术创新创造了丰厚的成果。
宝钢通过自主集成创新,在国际上率先研发成功柔性化的先进高强钢生产线,并在20__年7月31日举行了第三代汽车高强钢全球首发仪式。目前,宝钢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同时批量生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钢铁企业,确立了宝钢超高强钢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地位。同样,宝钢经过10年的硅钢工艺技术攻关,自主集成创新了国际先进的低温生产取向硅钢工艺技术,并在短时间内达产、达标、达效,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多个高等级硅钢新产品替代进口,高端产品质量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批量生产的高牌号取向硅钢已供应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和重大工程项目。以上创新项目为宝钢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去年宝钢冷轧汽车板和取向硅钢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50%。
目前宝钢又先后启动了薄带连铸前沿技术以及镁合金、钛合金、储能材料等重大科研项目,经过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进入产业化的阶段。宝钢探索“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新产业拓展的运行模式,模拟市场运作,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动。
1、以国家“青年千人”徐世伟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开发了高耐蚀镁合金产品及关键技术,形成15项核心专利。在此基础上,宝钢、北京华盛荣、北汽股份三方共同出资,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合资公司,以宝钢中央研究院和北汽汽研院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北汽股份的特定车型为依托,开展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开发试制及应用推广,并大力开发轨道交通市场镁合金的应用。
2、以国家“青年千人”黄爱军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与英国罗罗公司、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合作开发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用TiAl合金及其关键技术。为了支持研发成果的转化,宝钢成立了以黄爱军首席为总经理的“上海航空材料有限公司”,以此为平台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3、以方圆首席研究员为核心的研发团队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开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薄带连铸示范机组,为了引领世界冶金技术的发展,宝钢正在研究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转化。
(四)创新孵化平台有关情况
1、共建互联网+创业创新示范产业园
根据国家战略,上海市将建设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杨浦区提出要打造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杨浦区科技优势明显,高等院校集聚,拥有两院院士57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10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有23个,并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服务链。原上海第二钢铁厂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在宝钢产业转型过程中实现了搬迁,原旧厂房及存量土地资源为建立创新创业产业园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舞台。
通过双方协商形成共识:利用原二钢区域共建互联网+创业创新示范产业园,以欧冶云商和宝信软件为支撑,聚集创业创新、境内及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IT及人工智能、便捷交通与智慧能源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开辟“互联网+”众创空间,以股权投资形式促进中小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发展。
共建互联网+创业创新示范产业园,顺应了国家、上海的产业发展政策导向,符合宝钢从制造向服务战略转型的需要,可最大程度地长期实现杨浦与宝钢的互惠共赢,目前双方正在协商签署合作协议。
2、策划国家级新材料众创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核电、高铁、航空航天、海洋船舶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先导产业,存在巨大潜在需求,如核电用钢等。我国新材料技术总体上与美、日、欧等仍有很大差距,导致部分关键零部件难以实现国产化,成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在宝钢特钢区域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众创产业园具有先天优势,首先上海研发人才集聚,拥有众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多项重大成果,科技人才储备及科技产出位居全国第二,近年R&D投入强度已达发达国家水平。上海资本对接便利,资本市场发达,除上交所主板市场,目前也在策划设立“战略新兴板”、“科技创新专板”,探索建立资本市场各板块间转板机制。上海高端装备配套有需求,航空航天装备、核电装备、海洋船舶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发展迅猛,这些高端装备制造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无一不对新材料(尤其是金属新材料)提出需求。其次。宝钢长期经营金属材料产业,对钢铁新材料研发、科研生态、新材料产业化等均拥有丰富经验,建设新材料众创产业园能够提升宝钢新材料研发优势。再次,宝钢特钢拥有众多高端装备(投资都较大),可满足大部分金属新材料最初试验、小批量生产乃至大规模生产需要,如果将这些装备打造成为园内共享的仪器装备、检测认证、公辅设施等一系列研发共享平台,并提供相应服务,那么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众创机构及群体入驻,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特钢资源,产生使用收益。
策划国家级新材料众创产业园战略定位:面向国际前沿、全球人才和国家战略需求,在宝钢特钢区域构建与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相匹配的国家级新材料众创产业园。业务定位:产业园以新材料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中试试验、技术转移、产业化服务以及创业孵化等主要方向。
(五)创新创业活动有关情况
宝钢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入岗位创新热潮之中,通过顶层设计不断提升科技人员和一线员工的创新能力,培育青年员工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推进全员创新。
1、设立“创意实践中心”
创意实践中心集“技能实训、创意实践、成果交流”于一体,通过“点突破、线联动、面提升”的系列化“蓝领创新”活动,为职工岗位创新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与支撑。以现场改善为基础,开展协同创新攻关,促进创新工作室联动;以技术应用为突破,举办系列化新技术应用专题论坛,促进岗位创新成果质的提升;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协同开展现场应用型实操训练载体与平台建设;以“宝钢梦?创新美”为主题,以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为目标,举办宝钢“员工创新活动日”活动。
为传递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潜能,传承创新技艺,共享创新成果,深入助推职工岗位创新再上新台阶,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实施“创新大篷车2.0”巡展,为宝钢“蓝领创新”注入了活力。
2、实施“金苹果”计划
宝钢把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摆到战略地位,提出“通过实施‘金苹果’计划,培育出一批真正能在尖端领域取得突破性、革命性成就的,能够在中国冶金史上留下宝钢印记的,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漫步的核心人才”,最终以高端引领努力实现宝钢二次创业、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
为了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在宝钢范围内征集“金苹果”研发项目,通过公开竞争,以首席研究员为核心组建研发团队,公司与研发团队签订责任书。同时宝钢按照“创新机制、贴身服务”的理念,积极为金苹果团队创造条件,激励团队取得更大突破。制订差异化激励政策,探索“过程性激励与结果性激励”相结合、“即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金苹果计划实施以来,第一期金苹果计划累计申报国家专利125项,认定企业技术秘密112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5人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大会或分会场的主持。目前第二期正在汽车板、硅钢、高强钢等领域中积极推进。
3、青年创业计划大赛
为搭建展示舞台、营造创新氛围、发现创业人才,宝钢于20__年2月起联合举办宝钢青年创业计划大赛,共吸引了来自沪内外单位青年的热情参与,项目涉及节能环保、信息产业、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在大赛举办过程中开展“创业大讲堂”的专题培训、现场答辩会等活动,提升青年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青年创业计划大赛的实施极大鼓舞了青年创新创业的激情,为宝钢二次创业奠定了人才基础。目前正在筹备2.0版本。
(六)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离不开企业体制机制方面的支撑,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宝钢正在积极研究和落实,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在人才、考核激励方面
(1)宝钢高度重视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创业活力。建立了有别于管理序列的职业通道,很早就设立了“首席师”岗位,鼓励研发人员安心岗位科研创新;但同时也加强任期考核,实行“首席师”的能上能下管理,善用评价工具激发创新活力。
(2)在人才激励上,公司基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对科技研发人才采用“能级工资制”,弱化短期绩效,突出能力水平,鼓励攻克重大技术创新难题;公司对研发人才设立了中长期激励,采用“贡献累积金”、“利润分享计划”等方式,让科技研发人员从研发成果中切实受益。再次,在产权安排上,宝钢金属气体公司等企业推进“个人出资入股”计划试点,鼓励创新创业团队出资入股,与企业发展捆绑,同舟共济,激发团队创业和创新热情。
(3)宝钢注重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在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上,公司每四年就命名一批“宝钢技术业务专家”,并组建研修会开展交叉领域的交流;公司开展的“金苹果”计划,让专家们“有仗可打、有军可领、有公司环境可依”,让研发人才在公司研发战略决策中的话语权增大;公司同时加强企业家精神的培养,通过“点善军团”等项目,增强内部创业人才的能力,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2、在投融资、产权方面
(1)研究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制度政策,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
(2)研究并择机成立集团内部风投基金。进一步完善科创企业投融资支撑机制,并鼓励科创企业建立与外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PE机构的股权合作。加大科创企业上市推动力度。充分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引导企业提前布局,加快上市步伐。
二、宝钢“双创”工作的下一步计划
(一)总体考虑
1、“双创”工作定位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形成良好氛围和环境;着眼产品和产业转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人才团队;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材料和新技术产业。
2、总体思路
坚持技术领先战略,通过管理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激发员工智慧和创造力,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互联网与钢铁行业的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创新商业模式,推进员工创新创业,培育新材料和新技术产业,实现钢铁企业的转型升级。
3、“十三五”期间的总体目标
形成员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一整套体制机制;营造员工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和人才团队;推进一批创新创业的优秀项目;培育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新材料及新技术产业;建造一个国家级新材料众创产业园;建设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二)重点工作举措
1、制定技术领先战略,规划实施路径和重点创新项目,形成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氛围。
2、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广大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探索混合所有制项目创新创业,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活力。
4、模拟市场运作,探索国有投资创新项目运行机制,促进技术创新项目的成果转化。
5、继续探索互联网+钢铁的电商运作模式,发挥央企创新创业转型的引领作用。
我市开展社区建设10年来,已建成社区240个,其中:三区110个,四县130个,基本实现了市区、县城、乡镇人口集中区域居民的社区化管理。社区已成为我市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载体,在开展居民自治,保障居民民主权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基层社会管理的难度空前增大,我们只有不断创新社区社会管理服务观念和制度,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断优化社区组织结构
1、实现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全覆盖。要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工矿企业所在地、新建住宅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全覆盖。
2、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调整充实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设置,建立有效承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群众文化等各类下属的委员会,切实增强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和协助乡镇(街道)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3、选好社区各级管理服务负责人。选齐配强社区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推动形成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新格局。
4、健全社区工作专业服务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建立社区服务站(或称社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等专业服务机构,开展社区的行政性事务和专业化帮助居民的工作。
二、不断完善居民自治体系
1、不断健全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居民自治章程、居规民约、居务公开民主管理规定、财务管理制度等。创新公开形式,畅通干群之间的沟通渠道。
2、严格依法搞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通过选举,凝聚民心,形成社区归属感和参与感,选出居民满意的干部;强化对新任社区干部的培训提升,增强其依法开展居民自治、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乡镇(街道)干部联系社区制度,增强联系干部对社区工作的指导,防止社区干部违反法规民意独断专行;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规范社区干部行为和工作作风,培育廉洁为民的社区“两委”班子;落实并适当提高社区干部报酬及办公经费,确保社区建设各项工作有钱开展;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增大从优秀社区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比例。
4、充分发挥居民监督委员会的功能。通过去年底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我市已全面建立了村(居)民监督委员会,并逐步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接下来,重点是落实好制度,发挥好监委会的.监督作用,保证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监委会“三权制衡”,良性互动;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坚决遏止和扭转社区行政化倾向。根据社区的性质定位,梳理社区服务内容,分离出不属于社区业务范围的工作项目,让社区回归到以开展居民自治为主要工作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社区自治组织才有更多的精力放到加强社区管理,更好服务居民上来。
三、大力整合社区管理服务资源
1、推进共驻共建。广泛开展社区同驻社区企业、单位、协会等的共驻共建活动,寻求驻区企业、单位、协会等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发挥其工作优势和资源优势,提供资金、智力和人力帮助,促进社区建设发展。
2、健全志愿者队伍。整合社区志愿者队伍,建立符合社区居民需要、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人数力争达到居民总数的10%,并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环境。
3、充分发挥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既要保证社区居民享有社区服务,更要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可通过各种群众组织、兴趣小组、坝坝会、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寓教于乐,形成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工作的良好局面。
4、引进社区社会工作专业机构。针对社区特殊群体(如流动人口、残疾人、老年人)等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引进人员、资金、项目等,用专业方法改善社区服务,努力使公共产品和服务惠及每个社区居民。
四、努力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1、推进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把政务服务、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居民家庭和社区组织的网格化对接,保证社区组织更加方便快捷地服务居民,尤其要强化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的服务网络建设。目前,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已经纳入了我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2、鼓励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服务业。以民生工作为重点,加快推进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尤其是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鼓励社区居民开办小型社区服务业。如干洗店、美容美发店、面馆、茶馆、废物回收利用点等,就近方便居民生活,带动就业,以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在社区范围内开设专业服务机构。如幼儿园、社区医院(门诊)、药房、家庭式养老院、社区文体设施等,乡镇(街道)和社区可以为其让渡部分利益,在双赢原则下推动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3、支持社区组织开办经济实体。在服务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创办经济实体,增加社区组织的经济收入,可以有效缓解社区资金缺乏的问题,推动自治组织实现持续发展。
总之,充分挖掘和发挥社区的社会管理功能,是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将立足于民政部门工作职责范畴,积极指导社区开展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
近年来,我县不少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陆续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返回家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等就业会议精神,畅通创业渠道,改善创业环境,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现做如下汇报:
一、明确指导思想、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坚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两手抓”的方针,把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促就业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完善创业政策,强化创业服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解决返乡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创业就业问题入手,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拓展创业空间,扩大就业渠道,切实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二)引导和支持的重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三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紧密结合我县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指导和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选准选好创业项目。引导和支持返乡创业农民工进入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现代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和支持农民工在县、工业或农业园区创办
各类企业、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社会事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等。
二、建立返乡创业政策扶持体系
(一)放宽准入条件。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业和领域,都应鼓励返乡创业者进入,不得设置限制条件。在符合城乡规划、县(镇、村)容、安全、环保、卫生、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允许返乡创业者以租借商业用房和临时商业用房作为创业生产经营场所,供电、供水等部门应给予支持。
(二)支持从事个体经营。有关部门要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法律、法规、政策、证照办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对返乡创业人员手续合法、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设立登记申请优先办理,当场核准、发照。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现行政策规定应缴纳的各项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部门原则上按最低限额标准收取。
(三)建立返乡创业基地。在工业园区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以免费或低价租赁的方式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场地,进入园区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享受园区的所有优惠政策。
(四)享受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要按规定享受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现代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优惠政策。
(五)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在登记注册后,3年内减免按规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适当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农民工创办的企业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有困难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申请,可适当减免或不予征收。各项优惠政策若有重叠,则按最优的一项执行,不得重复享受。
(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县人事局担保中心和劳务局小额贷款办要把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提供担保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积极探索用土地经营权、农房、农业生产用房等作为抵押担保方式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贷款。
(七)逐步扩大就业再就业政策支持范围。根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政策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城乡统筹就业的实际,逐步将现行部分就业再就业政策扩大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民工。
1、鼓励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招用农村就业困难对象(农村贫困户、农村低保人员、农村残疾人、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人员等)。
2、对返乡创业重点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每年规划安排一批返乡创业重点企业,对获得商业贷款并按期支付银行利息,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一定规模或比例的重点企业,可申请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贷款贴息。
3、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纳入就业专项资金小额担保贷款支持范围,并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
4、享受创业就业培训补贴。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就业人员参加创业就业培训,享受免费创业就业培训。
(八)扩大“阳光工程”补贴范围。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招用的农村
富余劳动力,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计划。
三、建立促进返乡创业的服务体系
(一)简化审批程序。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返乡创业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许可、审批和办证程序。大力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二)加强信息引导。整合各职能部门涉及创业的相关信息,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创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类市场信息。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县实际,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返乡创业项目推介活动;及时发布返乡农民工返乡和外出动态;及时公布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信息;及时报道返乡农民工就业援助和举办专场招聘会活动消息;及时接受返乡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
(三)强化创业指导。要鼓励各类服务和培训机构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管理咨询、融资指导等服务,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有计划地组织交流活动和科技讲座,使创业者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引导已创办的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解决返乡创业企业引进人才、招聘员工和培训员工等问题。
(四)提供公共服务。有关部门应当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工商、财税、融资、用地、劳动人事档案、落户和户籍管理、子女入学、住房、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和便利措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落实有关政策,优化创业外部环境。
四、建立健全促进返乡创业的组织保障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劳动就业服务局负责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工作。各股室要加强工作力量,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农民工返乡创业各项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部门配合。劳动保障、建设规划、土地管理、农业、商业、科技、财政、卫生、金融、工商、税务、扶贫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督查,形成合力,确保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大宣传鼓励。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规定。积极开展优秀返乡创业企业评选活动,对作出贡献的返乡创业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多种形式搞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宣传,大力弘扬农民工返乡创业精神,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不知不觉,20____-20____学年第二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一个学期在创新实践部的磨练,又让我成熟了不少,改变了不少。在第一个学期时,还充斥着许多对部门职责和部门职能的不解和迷惑,如今,我已经能够用自己独特的见解来对自身未来的规划了,这一切,都要感谢在我创新实践部一年的坚持和坚守。
首先,新学期开始之初,我们进行了对上学期工作的总结,以及上学期出现的部内问题和解决方法。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们积极的参与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去,为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完善部门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自身创新思维,完善自身的不足,改正浮躁的情绪,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从而,使我们创新实践部有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在部门在第二学期初次例会时,部长就与我们讨论本学期我们创新实践部的工作,以下是本学期我部所负责的工作:
1、我部本学期负责十二个班级的主题团日活动,监督各班级策划书格式,积极参与各班级的团日活动,活动会结束后,上收各班级团日活动总结和活动简报。
2、我部积极开展假期(包括周末)的社会实践实践活动,策划实践活动的方案,并且与勤工俭学相结合,搜集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
3、3月中旬左右,我部进行第一次有关“挑战杯”的`社会
实践调研活动,由部长带领干事,分成两组,对文法外语系的九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
4、4月初的新华学院运动会中,我部负责前期工作及运动会中的人数出勤情况,和保证运动会中的安全秩序,我们积极认真的完成了所分配的工作。
5、4月中下旬,我部进行了纳新工作,入部四名新干事,了解认识我部的职能和目标对其分配新工作,以及参与到我部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6、在5月初我部申报成功了“菜篮子”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我部干事进行对我院周边流动的便捷蔬菜水果销售点的相关调研。干事分别组成三组,对三个蔬菜水果便利销售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最后,在本学期中,我们还参加了英语PK大赛的前期准备工作,配合文法外语系学生会女生部完成了“仙度瑞拉”美好心愿活动、参与了文法外语系学生会生活安教部的公寓文化艺术节活动。
本学期的工作就要结束了,总结以上工作,我们发现了在工作中的各种不足,同时也在不断地改正和完善工作。而我对于团总支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我们创新实践部的建设和发展方面有更多的见解。在文法外语系团总支工作了一年,发现又一次锻炼了自己的适应能力,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并且因为在部门工作中有了新的战友,有了新的战友情。在各种活动中,由于个人原因有请假的现象,对待工作可能有怠慢的趋向,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克服本学期的不足,用积极地态度迎接新学期的工作。同时我对我未来的干事生涯充满了希望,我能用我的青春再次见证我的未来是由自己创造和把握的。继续努力吧,为自己加油!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祖国南方花红柳绿的季春时节,我们46名学员有幸来到祖国政治、文化的中心,进入师范类教育的最高学府,聆听最前沿的教育管理理论,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激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参训的所有学员衷心感谢汕头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对研修班学员的热忱关怀!衷心感谢北京师范大学领导、专家的悉心教导!衷心感谢我们原学校领导、同事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所有家人的默默承担!
举办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创新研修班,是我市加强校长队伍培训和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将为培养我市教育现代化的排头兵,培育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精品管理的带头人,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名校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学员来自汕头各区,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难以集中时间好好学习,我们深感学习的不足和工作的压力,渴望前沿理论的指导,渴望先进思想的启迪,渴望开拓视野,渴望体验成功。这次市委组织部、教育局和北师大的领导、专家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能使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学习、充电,反思工作实践同教育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机会难得。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提升我们的管理能力和个人素质,加快我们的成长步伐,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学员向领导、专家们表态,我们刚建立的班级公共博客名为“思考 收获 践行”,我们将努力实践这六个字,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次培训,正确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认真遵守纪律,勤于思考,勤于探讨,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品位。同时我们也会把这次培训作为一个向兄弟学校学习,与兄弟学校建立友情的机会,我们将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利用公共邮箱、公共博客、qq群进行广泛的交流,谋求双赢乃至多赢。我们更要将新理念带回学校,带回到工作岗位上,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为汕头教育事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行,我们已进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相信:我们将在北师大带回金灿灿的教育管理的种子,撒播在汕头教育的沃土上,进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要我们以新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我们汕头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谢谢大家!
20xx年在中共x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村结合《中共x县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平,努力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我村今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认真重视社会管理创新
今年是我县“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在加快“速度”的同时,农村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村新一届村两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加强社会管理的实践探索,打开我村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努力实践社会管理创新
(一)、资源整合,发展基层群防群治队伍
发动好、组织好、管理好、运用好治安巡逻队伍、治安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平安志愿者等不同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做好农村自治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的不断探索,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合理解决好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问题。
(二)、创新思维,改善卫生长效管理模式
基于我村中心村范围区人口密度大、人流量多、商铺集中、建筑格局乱的实际,日常卫生保洁难度相当大。我村两委班子总结历年来的经验,决定改变零散分块雇佣保洁人员的方式,采取以中心村整体为区块的模式来招标。如此一来,不仅避免了原本区块多,责任范围不明而带来的推诿,而且有效地降低了长效保洁的成本。
(三)、提高效率,做好外来流动人口登记
为了破解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我村把辖区内流动人口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及时与镇派出所联系,配合派出所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在村便民服务大厅安装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系统,在方便辖区内外来人员登记、办证的同时,也避免了漏管失控,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四)、合理经营,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
借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我村在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重新对中心村进行合理规划,投入400余万元在集贸中心内建造了农贸市场,并将原农贸市场摊位和街道的临时摊位全部搬进集贸中心,并且通过招投标形式将商铺及板房租赁出去,仅此一举,不仅壮大了村集体资产,还活跃了农村经济,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肯定。
(五)、发挥余热,维护村民邻里团结和睦
自20xx年至今,是我村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的三年,其中离不开村两委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但是有一支活跃在我村各个自然村的非建设性队伍却得到了全村群众的高度评价,为我村近年来的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就是xx村“夕阳红”调解室。
目前,夕阳红调解室共有成员4人,均为60岁以上老人,年龄最大的有82岁,其中夕阳红调解室组长有近50年的村委工作经历,是一位在农村响当当的老革命。他们义务开展纠纷调解、宣传政策法律、协调督办公益事业,在村委会与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经过“夕阳红”调解室调解处理的居民矛盾纠纷,大部分基层矛盾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虽然“夕阳红”调解室的调解员都是由退休老年人组成,但她们都具备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邻里有矛盾,妯娌间有口角,兄弟间有嫌隙在这里都能得到解决。
村两委考虑到“夕阳红”调解室老同志年事已高,专门在村委腾出一间办公室用于平时办公,却没想到调解室的老同志们热情如此之高,与村综治调解室搭起了“对台”,抢起了“业务”,让村民纷纷感叹老同志的热忱和无私。这两年来,“夕阳红”调解室共计处理了矛盾纠纷近200余起,调处率100%,成功率90%以上。
三、认真总结,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20xx年6月份,村两委在对上半年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了总结的基础上,对今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规划: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
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求是精神的务实作风,靠实干树立形象,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村民的支持,只有继续坚持服务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更好的发展全村事业。
(二)、力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在残疾人生活保障,低收入家庭关爱以及地质灾害户的安置工作方面,在接下去的时间里要加大工作投入力度,要为村里弱势群体在家庭生活补助、养老保险缴纳、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给予照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实现全村的小康,全社会的和谐做到统筹兼顾。
(三)、鼓励多方参与、集思广益
全村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支持,我们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发挥群众群防群治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使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过去的xx中学是一所不错的学校,xx中学的现在我们所有白中人都在继续默默的工作,传承她的精神,希望能有所突破。我们都继续在奋发进取,力图创新,谋划发展。也正是带着这种愿望,今天来向大家学习,也顺便谈点儿这几年来我对xx中学的印象,特别是今年这届九年级我们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九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重要的年级,孩子们能否继续读书、升学,人民满意不满意,大家都眼睁睁的注视着。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点,建好班子。
我们在确保七、八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精心组建了一支爱岗敬业,怀揣梦想,锐意改革,勇于担当,和谐奋进的教师团队,这支团队一定是要具有熟悉、掌控初中教材、大纲,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团队,更必须是能顾全大局、协同作战的团队,团队队长由谁担当,我们敲定吴春林校长。班主任的重担由哪几位挑,我们用竞聘的形式确认,每个学科组的组长由谁来带头,我们也由学科组老师推荐。每个班的老师搭配由我来确定。班主任通过竞聘上岗。这些都必须要整体考量,要有风险预测,把风险降到最低,甚至没有。我很值得自豪,迄今为止,我校九年级这支教师队伍,真是一支过硬的部队,他们(她们)务实、进取、沉稳、坚定。
第二点,选对路子。
首先从“情感路子”入手,世上其他都不重要,唯有一个“情”字最重要。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情,同事友情、工作热情,学生与家长的亲情,家长与老师与学校的信任之情,孩子们之间的同学情,学习的热情,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所以何不“以情动人”呢?为此我们做了许多许多,开学典礼隆重而热烈,拉近家长和学生,家长与学校,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恩、责任等主题鲜明突出。家长会、学生会常开常新,家长与学生拍手称快。主题班会,节日活动决不排斥初三,我们就认定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从尊敬、欣赏、参与这些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课间课后的耐心的情感交流,知识的辅导,让同学们倍感亲切和温暖。学生课堂上的分组学习、交流。让孩子们懂得了许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同桌的你的珍贵。家长手机中的短信一个接一个是班主任老师的温馨话语,友情提醒,让家长感受老师的责任心,从而也就唤起家长们自己应担当的责任,这样的合力是无穷的,是巨大的。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找准教学的路子,面对众多的教学模式,我们不生搬硬套,一定是以课堂的和谐、灵动,以掌握知识、智慧生成,以自主、合作、举一反三为主导,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我们的教师要不断研究,研究教材、学生、大纲、课程标准。要不断学习。向大师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学生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要多上课,上研讨课,上好示范课,切合本校的实际对症下药,要搭好“脚手架”。总之一句话,方法行之有效就是好方法,课堂效果最大化是我们永远追求的。
第三点找些点子。
我们的农村学生质朴、单纯,给他(她)点儿阳光他(她)就灿烂。我们的农村家长可能不懂教育,但我们稍稍卖弄点才华与他们走近点儿,他们就认我们是知识分子,把我们当教师,当亲人。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找点子,耐心地找,苦苦地想,广泛地采集金点子。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以情动人、从情感入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到心到,理也自然顺了。这就在情理之中了。比如我们的考核评价以团队来考核,横向、纵向多方面兼顾。再比如我们一直不放松的双休日,我们常在家长、学生面前强调抓住双休日就是抓住了明天,对双休日重视,学校、班主任、教师要有监控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最大化,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
再有九年级测试较多,要把每一次测试当考试,反复强调六个度:诚信度、自信度、整洁度、准确度、思维度、加速度。科学合理地做好每次测试的评价与激励,还有我们会让我们的班主任偶尔到那些水平高,但是课堂组织驾驭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师课上去坐坐,以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也通过不间断的家访,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学困生,温暖特困生,关注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让他(她)们的心中始终燃起一团火,永不熄灭;开放一朵花,永不凋谢。
第四点壮起胆子。
九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大家都有许多高招,有的胆子也够大的,违规的事我们不做,否则叫胆大没魂,胆大包天。胆太小了也不行,胆小如鼠,畏畏缩缩,停滞不前。我们九年级学生6:50到校读点儿书应该不为过吧,晚自修老师释疑解难应该也不为过吧。九年级的大容量的复习、较为频繁的考试还是需要的。复习课上不是光看屏幕、老师表演,学生应该多动手。学生不动手怎么会知道自己做得对做得错呢?只看屏幕会视觉疲劳的,传统的东西有的不能丢,有些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甚至办学指导思想、宗旨什么的那才叫原生态的、自然的。因为世上所有的事物,所有的念想必定回归自然!
第五点迈好步子。
老实说,就目前而言,农村学校的学生逐年减少,优质生源流失,我们认清形势,靠船下篙,我们必须对每一个孩子负责,所以我们提出低起点、小坡度、高要求的教学愿景,同时力推个别辅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升的能力,让优生出类拔萃,让中上等学生抓差补缺,平衡发展,让边缘生鼓足勇气,更上一层,让后进生充满自信,不断追求进步。衷心的祝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五子登科,实现自己的梦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的xx中学与许多兄弟学校一样,面临许多困难,少数学科教师专业水平不够高,这是短板。我们的部分学生家长确实不能算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谈不上什么良师益友。少数孩子早就输在了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上了。我们的许多工作还不能完全得到人们的谅解、支持和尊重。我们的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不过,一年之计在于春,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来了,我们会同我们的学生一起努力生长!
20xx年度我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看好自己门,管好自己人,做好自己事”的原则。学校领导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紧紧围绕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一并开展进行,通过近一年来的工作,收到了实效。一年来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各类案件,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目标
学校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把落实责任制作为重点。始终做到有部署、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有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二、排查矛盾,及时处理各方面存在的隐患
处理隐患方面,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认识到排查矛盾、分析原因,妥善处理,清除隐患,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维护单位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二是广泛开展领导与教师的谈心活动,及时了解掌握教师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的解决思想问题;三是经常了解和掌握存在的实际问题,排查处理矛盾纠纷,把所有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正是由于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杜绝了影响稳定的事件发生,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三、强化法制教育,提高创安意识,着力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安全意识、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我校加大了普法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综治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通过开会讨论,集中学习的形式,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综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学习增强教师遵纪守法意识和安全防卫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内部的自治、自防、自卫能力。
一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积极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不断完善维稳机制,构筑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但是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深层次上需要下功夫。
20xx年工作的打算:
一、进一步落实领导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综治维稳工作。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三、加大综治维稳的宣传力度,在全单位范围内继续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教师共同参与综治工作同心协力,共创我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