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事迹11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这两年的疫情,让我们目睹了“逆行”最美的身影。以下是爱岗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感人的事迹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感人的事迹 篇1

20xx年10月19日下午,武警云南肝病医院医务室接待了四位特殊的“客人”:一位84岁的老人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位儿媳,专程从云南机场赶到这里,他们想见一个人,一位叫小李的护士,一位22岁的姑娘。

老人的大儿子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xx年10月9日下午,一位82岁的老人在纬七路口摔伤,无助的她趴在地上向周围人求救。路人经过她的身边,但并没有谁主动上去扶她一把,瑟瑟的秋风让她感觉更加寒冷。在老人即将丧失希望时,一个年轻的面孔出现在她的视野里,她把老人扶起来,并为老人做了简单的体格检查,当她发现老人可能髌骨骨折时,立即联系了武警云南肝病医院,通知他们说这里有一位髌骨骨折的老人,请他们借推车过来把老人接到医院。没过多久,几位护士一起把老人扶到车上,送到了医院。之后李春燕又从老人那里得知了家属的联系方式,用自己的手机与家属取得联系。家里电话不通就拨手机,一遍遍地拨打着号码……家人得知老人摔伤的消息后万分焦急,小李又在电话里向家属介绍了老人目前的情况,告知他们老人已经被送到武警云南肝病医院,开始接受检查和治疗。当家属赶到医院时,老人已经做完检查,准备接受进一步治疗,而一直守在她身边的就是我们这位年轻的护士——小李。

老人和家属都万分感激,但小李只是说“作为护士,这是我应该做的”。在家属的一再询问中,“倔强”的她还是不愿意留下姓名和地址,微笑着离开了……

“执着”的家属还是想方设法想知道他们这位“救命恩人”的姓名和地址,万般无奈下,几经周折,终于得知她是武警云南肝病医院肝病科的护士——小李。受伤的老人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这位年轻的姑娘一直牵动着她和家属的心。他们一定要找到这位救命恩人,当面表达对她的谢意。

84岁的老人和儿子儿媳找到了武警云南肝病医院肝病科的科室,当这位老人见到小李燕时更加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你是我老伴儿的救命恩人啊!我们全家谢谢你,谢谢你啊!”老人眼里闪着泪花,他亲手把锦旗和感谢信送给小李。朴实的李春燕还是微笑着说:“我是护士,这是我应该做的。”而当她得知那位受伤的老人病情平稳,正在接受治疗时,欣慰地笑了。

窗外秋风瑟瑟,一缕阳光射进来,让人倍感温暖……

2022年的感人事迹 篇2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街道)

按照上级防控部署,zz街道设立z个疫情防控卡点,zz担任zz大道/zz公路路口卡点值班长。第一天zz值夜班,由于物资还未到位,现场仅简单搭了一顶四面透风的帐篷,zz跟一线工作人员一起在寒风中检查车辆、登记人员、清点物资,虽然寒冷,但内心火热。

走进办公室,同事们跟zz开玩笑说:“你终于舍得从一线卡点回来了!”是的,zz从年初二复工以来,没有回过办公室一次。“一来确实没有时间,二来我从一线回来,怕身上不’干净’影响他们。”zz担心自己传染给同事,但他从来不提自己因为生病抵抗力差容易被感染的事情。

那是去年10月份,zz负责处理一宗开发商纠纷案件,案件已经跟踪了八个月,在最关键的一次会议时,zz突然心脏绞痛,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zz吃了一颗速效救心丸稍微缓解一下,坚持把事情处理完才去医院,心绞痛缓解之后zz又坚持上班,但没过几天又连续发高烧住院,医生诊断是因为长期疲劳免疫力下降感染不明细菌导致发烧,此后长期吃药以提高免疫力。

zz曾当兵zz年、当警察zz年,且在武汉读书z年,对湖北话有很强的辨别能力,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因此他对物资管理、查车方式、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由于部分一线检查人员从各部门抽调,大家很积极但经验不足,检查时秩序混乱。zz建议要明确分工职责、分批轮换岗位,并且做到岗前培训、岗后总结,确保秩序井然、手法专业、安全高效,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

为了节省使用口罩和防护服,只能满足一线检测人员4小时换一次口罩,并且防护服消毒后重复穿,虽然物资紧缺,但大家绝不后退。“从设置疫情防控卡点以来,我们没有一个人迟到!不管是不是党员,我们每一名同志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毫无怨言。所以,我觉得我还要做得更好,才对得起大家的付出。”zz同志坚定地说。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离不开千千万万坚守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人儿,他们每一个人的付出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2022年的感人事迹 篇3

时光中会不会有永恒的感动?很多人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有这样一位护士,她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但她用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用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将朴素的笑容绽放,为患者增添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她将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她,就是我院八病区护士××*。××*的勤勉奉献

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院年度三十佳、“十佳责任护士”、“十佳优秀护士”、卫生局“先进个人”。

笑颜如花

1994年,19岁的××*来到了我院传染科病房。实习期间,她亲眼目睹了传染病患者承受着身体病痛和世人偏见的双重折磨,便在心底暗下决心:尽已所能关爱传染病患者,让他们能站在阳光下感受应有的温暖。刚毕业的她积极履行着诺言,对每一位患者都关爱备至;她总是带着如花的笑颜,感染每一位传染病患者。记得一位老年晚期乙肝患者,黄疸、腹水、恶液质,已近弥留。儿女们害怕传染,久久不来探望,甚至将老人的后事全部托付给医院。一天,××*下晚班前特地去探望被疼痛折磨得整夜未眠的老人,老人随口说了句:“几天没胃口,这会儿有碗粥喝喝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善良的××*深感老人孤苦,只是这寒冬腊月,深更半夜,食堂早已关门,到哪儿去找碗热粥呢?她犹豫了片刻,立刻骑着自行车赶到家中,花了40分钟熬好粥,将粥小心翼翼地装在保温罐里,又穿过浓浓的夜色赶回老人身边。当她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端到老人面前时,这位孤独的老人霎时泪流满面。

痛失我爱

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利用一切时机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护理知识。

那一年,她怀孕了。可她时常忘记自己孕妇身份,仍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大量参考书籍,孜孜不倦。长时间的劳累使她的体重从65kg下降到45kg,由于对自己的身体缺乏“照顾”,一次重感冒悄悄地埋下了梦魇。女儿出生后不久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一周岁后才能动手术。××*永远忘不了那个晚上,那是她一生痛彻心扉的回忆。那天,丈夫出差不在家,她白天全力配合医生成功抢救了一名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生命,晚上回到家累得浑身散了架。她放松了高度紧张的神经,搂着孩子沉沉睡去。她实在太累了,以至于连孩子的哭闹都未能发觉,待她猛然惊醒,急望怀网中的孩子时,孩子的哭声已微弱,面色青紫。她抱着孩子做了一切努力,最终还是绝望地看着孩子在自己的怀中停止了呼吸……

让爱延续

一份爱逝去了,另一份浑厚的爱在延续,那就是对患者的爱。强忍着悲伤,小庄又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20xx年,她通过竞聘成为全院首批责任护士,担任神经内科的专职护士和带教老师。

神经内科向来以危重病人多、护理任务繁重而出名,病人昏迷、呕吐、大小便失禁、污秽满身、臭气逼人是常有的事。而她镇定自若的微笑、温暖有力的双手总会在第一时间给病人以生的希望,忙而不乱的抢救给惊慌失措的家属以支持、鼓励。

感人事迹材料 篇4

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一件大事,对一个家庭来讲更是一件大事。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正常入学,对上学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种奢望,但张桂梅,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行动让1645名贫困女孩迈向了大学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她就是人间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对张桂梅来说,她这一辈子都在为贫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劳,为建立一所免费女子高中,面对旁人的不解、质疑甚至是谩骂,她都不予理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担,为改变贫困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她四处奔走,拉赞助,搞募捐,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费女子高中成立了,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无数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的希望之门,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学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张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再到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这一个个身份的转变和叠加,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改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对当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都化作了她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努力贡献的动力,她不为名利,不图回报,只为让每一位贫困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用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贫困孩子未来的天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过19年的努力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她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用行动向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课,是用行动让贫困女孩华丽转身的“天使”。

感人事迹材料 篇5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题记·冰心

4月14日上午,在急诊科外,一次毫无预兆的真实抢救突然来临……

一名77岁的老人心脏病突发,被救护车送来。王文珍和急诊科的护士们迅速配合医生投入到抢救中。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心房除颤……分秒必争的一个小时后,老人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危险缓解。此刻,王文珍额头上满是汗珠,她喘着气说:“这就是我们急诊护士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走出急诊室,漫步在玉兰飘香的路上,与她并肩长谈,记录下她的真情告白……

“病人好不容易活过来了,但车子只是被一块小石头轻轻颠了一下,病人的心跳一下子就没有了。人的生命有时就是这么脆弱”在急诊科当护士22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其实很脆弱。

记得一年,一个男子跳水时伤了头和颈椎,溺水垂危。我们在救护车上抢救他,好不容易活过来了,但车子只是被一块小石头轻轻颠了一下,病人的心跳一下子就没有了……人的生命,有时就是这么脆弱。所以,急诊科的医生也好,护士也好,首要的职责是救人,不仅要抢时间,争速度,还要正确处置。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的父亲。我16岁上护校那年,爸爸突然得了心梗,夜里送到医院。但是,家乡医院当时的急诊医生、护士都不专业,让他等了好半天,还让他自己上楼下楼,连一片药也没有给他吃。两小时后,爸爸就去世了。急性心梗是特别疼的,父亲去世后,妈妈发现他的衬衣衬裤都被汗水湿透了。那年,我爸爸才48岁……当时我就想,如果医护人员处置得果断、及时、正确一些,我父亲也许不会那么早离开我。我当护士,一定要尽职尽责,不让这种可以避免的悲剧发生。所以,急诊护士有一个禁用语:“请等一下。”这话平常听起来没什么,但急诊病人听起来很不舒服,他们会想:“我挂的是急诊,你们为什么不急?”我们平常呆5分钟,觉得没有什么,但是病人的心理等待时间比实际的时间要长。记得《读者》上登过一篇文章,说爱因斯坦这样给别人解释“相对论”:热恋中的情侣,过5分钟就像5秒,但让你坐在火炉上,5分钟就像5年。争分夺秒是急诊的特点。我跟我们的护士说,你们要对医生非常熟悉,甚至要知道医生哪边的耳朵好、哪边的耳朵不好,去叫醒医生的时候就能节约时间。在急诊,分分秒秒都是生命。我还常跟我们的护士说:衡量一个医院的急诊科是不是好、我们的护理工作是不是好,有一个简单的标志,那就是问一下你自己——如果你家里的亲人得了急病,愿意来我们急诊科看病吗?

“来看急诊的病人,都是着急的。平时大家彬彬有礼,急了就可能失去理智。我们的职业特点需要我们在劳累中忍辱负重”来看急诊的病人,都是着急的。就说除夕之夜吧,千家万户和和美美,打电话发短信都说祝福的拜年话。可是,每年除夕来看急诊的病人特别多,急诊护士什么病人都可能遇到——鞭炮炸伤的、烟花烧伤的、酒喝多了摔伤的、鱼刺扎嗓子的、吃不好闹肚子的……你能说大过年的这些人怎么这么烦人吗?病在谁身上谁痛苦,病也不会挑时辰……所以,急诊科本来就是极易产生纠纷的地方。一边是病情危急的病人,一边是情绪焦躁的家属。平时大家彬彬有礼,急了就可能失去理智。不瞒你们说,我们急诊室的门被踢坏过好几扇,电视也被砸过……但我从来不认为病人是没事在找我们的事儿,一个好的急诊护士必须要明白,我们的职业特点需要我们在劳累中忍辱负重,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病人特别是家属的心情。

记得有一对恋人眼看快要结婚了,小伙子在前面开摩托车,姑娘坐在后面兜风。半空中有一条铁丝,小伙子看见了把头低下,后面的姑娘没看见,铁丝像刀子一样,一下子……幸福没了,灾难来了,就在一瞬间。你说小伙子受得了吗?常言说乐极生悲,悲到极处就会气愤,他会想:“这种事怎么就让我赶上了!”他会觉得他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其他任何人都比他好。到了医院,他看谁都不顺眼,说几句过头话,办一点过头事,你能不理解他吗?

这方面,我们的急诊护士做得都很好。一个小护士,被焦躁的病人踢了一脚。十八九岁的小姑娘,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到大都没有挨过打。我很过意不去,也怕小护士受不了和病人吵起来,就去安慰她。没想到这位小护士笑笑说:“没事,我不会计较,他是病人!”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还有一次,一个病人急了,把我们一名护士的胸卡揪下来扔在地上,嘴里还骂骂咧咧。我们这名护士一声不吭把胸卡捡起来,重新挂上,把衣服整理好,含着眼泪给骂她的病人打针。这位病人不好意思了,来到医院机关表扬这名护士。我知道这件事后,特别为这名护士骄傲。

“病人是很可爱的。白发老人应当唤起我们的柔情,天真的儿童应当打动我们的怜惜之心,脸上长着蝴蝶斑的孕妇应当让我们产生由衷的敬意”

在急诊科当护士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病人其实是很可爱的。记得我刚刚调到急诊的时候,一天晚上值班特别忙。一个小伙子手上有个挺深的伤口,需要打破伤风针,20分钟打一次。这时又来了一个产妇,躺在床上呻吟,我又得赶紧去找产科医生。这名小伙子看我楼上楼下跑个不停,感慨地说:“这一晚上,还真离不开你!”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跑得更欢了。有时,病人也挺幽默的。我怀孕时反应严重,吐得很厉害。值班时,一个病人也呕吐,但他对我说:“护士,你先吐。”有时病人也挺心细的,甚至挺让人心酸的。一个瘫痪的病人总是不吃饭,我以为是他要寻短见。后来才知道,他怕吃饭后大便给护士添麻烦。有时候,病人也是挺让我们感动的。一个喝药自杀的病人需要洗胃,但他就是不张嘴,护士没法插胃管,就得先做病人的思想工作。这挺难的,因为没有时间细细说,要三两句就让病人张嘴。但我们有的护士就行!她说:“你这样做你的孩子知道吗?老人知道吗?”她又说:“求求你,给我们一个机会……”真的,病人一下子就把嘴张开了!想想看,一心想死的人,谁都不放在心上,却愿意给我们的护士一个机会!你对病人好,病人是知道感恩的。一次,我在急诊科扫地,一个女患者突然上前对我说:“我认得你,你比照片上要漂亮。”当时,我愣住了,这人我肯定从没见过。女患者笑着解释,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你,我家邻居对我说你人特别好,20多年前他父亲住院就是你照顾的,每天喂饭、擦身,特别细心周到。谁能想到,20多年过去了,如此细微的事情病人家属还记得,而且心口相传!

所以,病人是很可爱的。一位作家说过:白发老人应当唤起我们的柔情,天真的儿童应当打动我们的怜惜之心,脸上长着蝴蝶斑的孕妇应当让我们产生由衷的敬意。这话说得真好,因为从心眼里爱病人,才能真正当一个好护士。从心眼里爱病人,有时自己心里会受伤。去年有个7岁的先天性心脏病小患者,手术前笑嘻嘻地跟护士告别,却没能下得了手术台……消息传来,我们的护士们哭得特别伤心,就像自己的亲人走了一样。

“当急诊护士要习惯见血,习惯面对各种场面,也要习惯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习惯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职业的素养”

你到医院其他科室去看,墙上挂着很多病人赠送的锦旗。可是你到急诊科去看,墙上没有一面锦旗。这不是说病人“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要理解急诊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急诊科在病人眼里是一个不怎么吉利的地方。你到急诊科看看,呼吸机、除颤机、吸痰机、洗胃机……样样都是容易让人产生不愉快联想的东西,所以没事的人是不愿意在这里多呆的,更不会留恋这里。对大多数护士来说,急诊科也是一个不怎么愿意呆的地方,急诊护士要过心理关。记得我刚当护士的时候特别害怕见血,偏偏急诊室整天见血。一个车祸病人去世了,好多血流在担架上,我和另外一个护士收拾病房,端起担架,把血“哗”地倒在水池里。天哪,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血,手在打颤,心里怦怦直跳。一次,给一个病人做心脏复苏按压,按一下,病人嘴里的血喷一口,吓得我要死……但我看见,我当年的护士长处理病人的遗体特别心细。一个车祸伤员送来,半个头都压扁了,护士长用棉花一点点擦去病人的血迹脑浆,就像对待活人一样轻柔。我特别感动,照着她的样子做,后来慢慢就习惯了。

所以,当急诊护士要习惯见血,习惯面对各种场面,也要习惯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习惯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职业的素养。至于说被病人的呕吐物喷到脸上、头上,很多急诊护士都遇到过,满身满脸都是,头发上也粘的一绺一绺的……但是,你要习惯。现在坐公共汽车,看到素不相识的老人睡着了流口水,我们有的护士会忍不住掏出手绢给他擦,不去做好像心里不舒服……还有,也要习惯劳累,习惯像小蜜蜂一样勤劳。有人做过调查:一家三甲医院的护士,一年走路走破的鞋子大约是两到三双。你们知道,护士的鞋子是质量上乘的牛筋底,特别结实。

“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第一个抱着你的不是妈妈,而是护士。当你离开人世,最后一个送走你的,不是亲人,也是护士”

我也生过病,也动过手术,从病人的角度看病人,就特别理解病人。别笑,这不是绕口令。我手术后,伤口特别疼,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丈夫陪床时扶我坐起来,一碰我就疼得受不了。但我们医院一名老护士长,特别专业,她让我靠在枕头上,慢慢把床摇起来,结果一点也不疼。当时我就想,当个护士很容易,但当一个好护士,真的很难。有时候人和人比看起来差一点,其实差很多……由此我还想,护士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第一个抱着你的不是妈妈,而是护士。当你离开人世,最后一个送走你,用白布单蒙上你的身躯的,不是亲人,也是护士。

但不是别人说你崇高你才认为自己崇高,而是要发自内心地认同自己的崇高。救死扶伤、白衣天使啥的先不说,就说病人来去匆匆,有时候急诊护士给他只打了一针,但这一针往往就代表整个医院的形象和水平,因为急诊是一个医院的窗口,病人会这样想:急诊是救命的地方,一定汇聚了这个医院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护士。

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最好”,对任何病人都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所以,我们一名急诊值班医生抢救一名患艾滋病的病人,患者的血液溅进他眼睛里,他没有惊慌失措跳起来跑开,仍趴在那里抢救。到地震灾区抢险,我们所有医疗队员干的都是“急诊”。当时一条路被封锁了,我们50多岁的院长恳求20多岁的警察时竟然说:“警察叔叔让我们进去吧!”

在汶川救灾,灾民看见我们的医疗队来了,在路边互相搀扶着,起立,鼓掌。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当护士是多么高尚、当军人是多么光荣!救出“芭蕾女孩”李月的那天晚上,一路上都是歪歪斜斜的楼,我碰到一名消防战士,只有十八九岁的样子,已经在废墟上挖了一整天,还在满头大汗地挖。我忍不住问他:“你的工作这么危险、这么累,家里人担心吗?心疼吗?”这名小战士说:“担心,心疼,但是我喜欢!”喜欢!这两字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一下子,我突然明白了——个好军人,一定是一名喜欢当军人的人。一个好党员,一定是一名喜欢当党员的人。我和战友们这样对待护理工作,不也是因为喜欢吗?

花开无声,香飘万家。白玉兰的形象,是对白衣战士坚守平凡、创造非凡奉献精神的真诚赞美。在30年的护理生涯中,王文珍始终与患者心贴心、心连心,始终用亲情温暖患者,用真情服务患者,用热情帮助患者。无论是在急诊岗位、抗击非典前沿、抗震救灾前线、援外医疗服务现场,她总是忘我工作,不辞艰险,把爱心献给千万患者;总是心系患者安危,对患者呵护备至,把为患者解除病痛看作最大的快乐。天使降人间,把爱也洒落人间……

感人事迹材料 篇6

黄海霞,女,生于1973年7月,大学本科学历,群众,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9月至今在葫芦垡中学任职。1999年大专毕业后调动到葫芦垡中学担任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黄海霞老师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教学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葫芦垡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条件较差。计算机教室的条件设备也比较落后。十八台学生机中有十台属于无盘工作站,另外八台机器有硬盘,配置稍高一点。农村的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匮乏,家里拥有计算机的人数微乎其微,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鉴于此黄老师积极调整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改变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由于不能人手一机,黄老师把学生按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由学得快的学生辅导学得慢的学生。小组间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Flash知识时,由于能够运行Flash的机器只有八台,而每班都有三十多人,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尝试体验,黄老师设计了一些简单的但又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任务。把书上的任务作为考试题目,由小组成员探讨着完成。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中黄老师十分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开始时采取教师演示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策略,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便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自学探究着完成。

担任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以来,黄老师积极组织信息技术课外小组,利用中午和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开展活动。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历届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是近两年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朱艳莹制作的电子报刊《太阳系》在第七届电脑作品大赛中荣获区级一等奖、市级三等奖。洪梅、苏雪制作的电子报刊《窗》和刘倩创作的电脑绘画《新与旧》在第八届电脑作品大赛中获区级一等奖。在第九届电脑作品大赛中有四件作品获区级奖,其中李鸿博、刘敏制作的电子报刊《挥洒青春》被北京市推选参加全国比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黄老师本人连续三年被区信息中心聘为电脑作品大赛的评委。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黄老师的多篇教学51免费论文网分别荣获市级和区级一、二、三等奖,教学设计也多次荣获区级一等奖,区级研究课获得了进校教研员的好评,录像课也多次获得区级奖励。

感人事迹材料 篇7

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时27分钟飞行,到神舟九号的13天宇宙遨游,再到这次即将进行的33天的中长期驻留,他会把个人的太空累计飞行时间原纪录提高到超过48天。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将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交会对接,比之前的交会对接轨道高了50公里。这也意味着,他和搭档陈冬一起,都将成为中国飞得最高的航天员。

老骥有志

为什么还要飞?这是景海鹏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他微笑着给出了答案:“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我干别的,那叫不务正业。”

景海鹏属马。虽为老骥,志却不止千里。

“一个人每个阶段都有梦想。人的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大小不同的梦想串起来的。一个目标实现了之后,一定会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实现目标后就无所事事了,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说。

上高中时,偶然间看到一张飞行员照片的景海鹏,萌生了“我要当飞行员”的志向。得知航天员选拔的消息后,已经当了20__年飞行员的他,又开始憧憬“力争成为一名航天员”。

_年1月,景海鹏如愿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从那时起,飞天便成为他的梦想。

十年等待,一朝梦圆。“20__年我的'飞天梦想实现后,我就把新目标瞄上了神舟九号飞行任务。梦想又一次实现后,很多人问,你还训练吗?我就笑说,不训练我干啥。”景海鹏说,“因为我的下一个梦想又萌生了,那就是备战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

“只有这样,人才有追求,才活得充实。”他说,虽然航天员这个职业有风险有挑战,但“我热爱这个职业”。

事实上,这个生在农村、黄土地上长大的山西运城人,还有着更大的动力——回报祖国的栽培。

“我一个农村娃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景海鹏说,“我要回报国家。可怎么才是回报国家呢?就是多执行任务,把所有在地面实现不了的,通过航天员在太空实现,从而造福全人类。”

重游璀璨星空,俯瞰美丽家园,对景海鹏而言已不再像当初那般新奇。他说:“这次,就一门心思准备好任务,争取不留遗憾。”

老马识途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用他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个牵头人,多操点心。”

景海鹏这样描述指令长的职责:“每天工作结束了,把完成情况写到日志上,并与地面指挥沟通等等。遇到紧急情况,我将代表乘组与地面进行沟通。这是指令长必须承担的责任。”

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中,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不仅要确保成百上千个指令准确无误地发送,还要组织各类实验有序开展;不仅要严格执行飞行计划,还要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高效愉快地在天宫一号中工作生活。

这次飞行的时间更长,在轨操作更多,人也少了一个,对乘组的身心素质、工作能力、任务规划等方面要求也更高。

老马识途。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景海鹏,常在训练中对陈冬进行针对性指导以及实用的小建议,比如在失重环境下东西不能随意放、移动身体前必须先找好固定等等。

而“突击小测”更是包括陈冬、刘洋等搭档都领教过的“景式”训练手段:平时训练时,景海鹏会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抛出问题,考考对方是否所有知识技能都扎实掌握。

陈冬也属马,比景海鹏小一轮。在他眼里,景海鹏是他的榜样,“能与之搭档非常幸运”。

景海鹏的细心周到,也让陈冬印象深刻——

一次演练,景海鹏早早戴好了压力服手套,戴得慢了些的陈冬“压力山大”。这个小细节被景海鹏看在眼里,记到心上。演练结束后,景海鹏悄悄告诉陈冬,以后一定会注意两人步调一致,防止给对方带来无形的压力。

景海鹏坦言,三度飞天的心情“一样,也不一样”。

“高兴激动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是毕竟经历过两次飞天的考验,经历过20__年航天员生涯的磨砺,这次的心态更增加了一份平和、从容、淡定和坚定。”景海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请大家放心!”

不留遗憾

景海鹏喜欢上打篮球,从小学五年级开始。

个子矮,他就苦练精准的投篮绝技,从而成为队里的主力。他也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

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后到首次飞天前的十年间,景海鹏从没有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也没有耽误过一天训练。

那十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每天6点半起床,吹一会儿长号,8点开始训练,一直到中午12点,午饭后又从下午1点训练到6点。晚上用来写当天的总结和安排第二天的训练。躺在床上,还会闭上眼睛把当天的训练过程在脑海里过一遍。

“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没有捷径,坚持是唯一的选择。”

景海鹏把这份刻苦,坚持到今天。

在这次任务中,需要航天员参与操作的在轨试(实)验非常多,因此即使是在所有考核都已通过的情况下,他和陈冬仍会拿出时间对一些在轨试(实)验专门进行强化训练。

“我们要把地面专家希望达到的目标理念带到太空去实现。一些在轨试(实)验之前我也没做过,所以怕在天上做不好,害怕到时会留下遗憾,所以要反复练习。”他说,“航天员可不能当‘差不多先生’。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想不到的,火箭一刻不点火,我们的查漏补缺一刻也不会停止。”

训练之余,景海鹏也参加了不少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特别是与青少年进行交流互动。“让孩子们从小萌生科学的梦想,这也是航天员任务的一部分。”他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那一颗种子很重要。”

这位“英雄航天员”却自称是个不称职的儿子、父亲和丈夫。航天员职业的特殊性,让他很难像平常人一样侍奉父母、陪伴妻儿。

“从嫁给我那一天开始,她就做好了准备。”但景海鹏依然记得第一次飞天时,妻子紧张得三天三夜没睡着,“希望这一次她也和我一样,不会有压力。”

至于带了什么上天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景海鹏神秘一笑:“到了天上再展示,给大家一个惊喜。”

2022年的感人事迹 篇8

_镇_村党总支_支部党小组长_,今年已经 _岁,但作为一名老党员和镇党代表,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新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中,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本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_在村疫情防控小组的带领下,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努力克服条件简陋、生活不便、身体疲惫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开展疫情宣传、卡口封堵、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年近60岁的他,连续多日的工作,身体有些疲惫,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党员先锋本色。以身作则,靠前指挥。_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本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群众由衷地说:“在关键时刻,还得靠党的组织。”组织党员对村组进行地毯式排查,了解外来人口,对来自湖北省各市、特别是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武汉返乡人员和车辆进行劝返、宣传和登记,确保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充分发挥了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稳定我村防控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像_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甘愿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冲在一线,向群众宣传疫情形势的严峻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他们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只因他们的名字叫“党员”,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

2022年的感人事迹 篇9

——zz同志抗击疫情事迹实录(公司)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形势十分严峻,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全力防控疫情。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守护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他们不计报酬、无谓生死。同样,为保护公司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有一群群的共产党员和先进人物在接续奋斗,他们的事迹平凡而又熠熠生辉。公司综合管理部的zz,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在zz同志20__年度考核表中,主管领导对其评语的是:“尽心尽力服好务,勤勤恳恳老黄牛”。在后勤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的他,一直坚持“后勤无小事”的信条,用心做好每一件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琐事。

这次疫情防控,正值春节长假,他虽不是值班人员,但他几乎每天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忙碌,胸怀大局,不计得失。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时的初心和信念。

一、认真安排好每一个细节

为有效应对和防控疫情,公司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司领导带班值班。他虽不直接参与值班,但是为推进值班工作有序开展全力做好保障:排值班表、制作值班记录表、布置专门值班室、架设临时值班床铺、安排值班餐、向上级报送值班情况,事无巨细,认认真真安排好每一个细节。放假期间,大楼中央空调不供暖,他为值班室添置了电暖风机;值班室没有床铺,他将自己家的简易床铺贡献出来;为防止漏接值班电话,他找来无绳电话,并进行反复调试,保证值班员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都能可靠接到电话。从防护用品到吃喝拉撒,值班值守需要的每一样东西,他都准备得十分周到。每日消毒、防护、测温,他关心每一位值班人员的状态,在幕后默默守护每一位值班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二、细致统计每一个数据

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公司建立了“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为保障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作为公司平安工作群的信息收集员,他坚守网络阵地,仔细收集、核实各部门、各分(子)公司上报的每一份数据报表,每日仔细核对汇总,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和省国资委等上级单位。对于公司z个部门(含电力事业部)、zz家分子公司每日上报的数据,他都认真核实,每一个数字的变动,他都要问明原因,精确到人。全面细致地摸清了公司有哪些人是从疫区(武汉)过来的、哪些人与来自武汉人员有关接触、怎么接触的、是否隔离、医学观察情况等等。为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三、全力完成每一件交办任务

为保障假日期间司务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畅通,除了认真收集、报告信息外,他还认真完成了公司领导或者部门负责人交办的每一次公文印发任务,排版、打印、下发,他都“包打包唱”。为确保公文质量,虽不是文秘人员,他也会对排版的文件逐字逐句地阅读,戴着老花镜、吃力地盯着电脑屏幕,认真地核稿,并发现了个别增、漏字的情况。

疫情防控工作事情多,春节期间上班人手少,对待领导交办的购置防疫物资、统计各下属单位防疫物资情况、收集下属单位疫情防控报告和节后复工方案等临时任务,每一件他都认真仔细完成。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当值班领导和同志们表扬他时,他总是谦逊地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比起各位领导日夜操劳,比起那些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党员干部们,这些都不足为道。”

感人的事迹 篇10

这次地震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遇难,许许多多的人为他们而献身,又又许许多多的人伸出援救之手。

95岁的老人冯三秀他虽然已在家乡捐了2万元,但是后来他又捐出了10万。这年过九旬的老人拥有这样大的“爱”,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更让人感动的是:

一位43岁的男教师,“李国林”,他为就自己的学生,却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当他听到儿子呼喊着:‘救我’,难道会忍心失去他吗?”“不,因为他明白,如果其他家长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伤心。当他把三十多名学生成功解救后。谁?谁知道,那年轻的生命已经悄悄离去。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更是一位伟大而让人敬佩的教师!

“是谁?”给了那些婴儿滋润的露水;是谁?哺育了一个由一个的婴儿;又是谁给了他们无数慈母般的温暖与爱?是一位女警察,她给了那些地震中的婴儿无限的爱,无限的温暖。这位警嫂还年轻,她对每一位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孩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没有她,那些无辜的婴儿会怎么样?

当然,在这次地震中,不仅仅只有这几个感人故事。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都会让人感动的泪流满面。我相信听到、看到这些故事的人,都已经把他们当作真正的英雄了,因为他们付出太多太多了。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感人的事迹 篇11

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狂热的追星潮流像沙尘暴一样刮过,埋没了我们的身影,也使我们失去了方向。其实,如果我们本着一颗明亮的心,你就会发觉:其实,榜样,就在你我身边。

当然,我也曾一个超级追星迷。但自从那次看到的一切后,我深深地感悟到:人的魅力往往展此刻生活中有一个真切的故事情节中……

一天傍晚,我伫立在窗前,注视着美丽的晚霞景色。眼看着铺盖在每一个小城角落的金沙刚要消失,我向离家不远的小桥处瞥了一眼,我的目光就被那位拉车的老头吸引住了。那位老头黑黝黝的体肤,瘦得皮包骨。看着他拉着后面的“超级重型三轮车”,骨头似乎全要被挣脱了,单薄的躯体在风中摇摇欲坠。

我有点同情,他该怎样对会他身后的大怪物啊!突然,有一个穿着时髦的小妇人向桥头走去,我却在想:这会与电影中的一样吗?一个美貌女子在经过一个乞丐面前时,那位女子轻视了他一眼,并对他大吼一声:“嘿,乞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全给我吧!”我越想就想不下去了,但是那是一个有钱的小妇人啊!当小妇人逐渐地靠近那个老伯,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位小妇人悄悄地在后面帮着那位老人推车!我看到:那位老伯的衣衫湿透了,但是那位小妇人的衣衫也湿透了,她的小白裙在破车后面挂了一个小口,还有些地方被弄脏了。但是,她全然不顾。一步步帮着老伯推车,构成一道很美的风景线。

过了一会儿,他们最后都到达了桥顶。正当小妇人想悄悄地离开时,那位老伯转了过头,带着微笑说:“姑娘,我就明白是你在后面帮我了,换了平时,我才不会这么快就到达桥顶呢。姑娘,你是一个好人。…‘啊,不。这是举手之劳,我是很乐意的。老伯……,那位小妇人说完转身就走了。

在风中,她那被挂破了口的小裙在自豪地摇曳着。我默默地站在窗前,陷入了沉思。啊,对!我为何要苦苦追星呢?刚才的那个小妇人不就是最好的明星吗?原先,榜样,其实就在我身边。只要本着一颗明亮的心,我们将会发现更多身边的榜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