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汇总3篇)

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精选3篇)

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 篇1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如何持续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我们认为核心应是教育科研工作。为此,我们立足本校实际,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中心目标,切实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策、强校之路。

现从以下几方面简要汇报我校20xx年7月以来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一、继续抓好组织建设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了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组成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并形成四级教育科研体系:校长室——教科研组——教研组——课题组(备课组);构筑了校长牵头、各领导分工明确、教师全员参与的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使教科研工作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组织保障。

二、提高理论学习实效

教育科研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理论的学习,构建学习型组织,要抓教师的理论学习,引导教师树立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观点,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本阶段,教导处继续倡导教师开展理论学习,要求围绕申报的课题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学习,并做好下载上传校园网的工作,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强化科研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

三、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规范管理。我们严格执行课题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保证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研究资料等方面的指导,组织课题组负责人互相交流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困惑,并请有关专家指导。各课题组对已有的实验资料、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做出阶段性小结,促进课题研究向着规范有序、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

四、开展的主要活动

1、“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学案”的编写。“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在二十多年前已成型,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但在发展过程中束缚过多,理论上先导,实践上缺少深度,大多数实验校浅尝辄止,观望等候,少数学校深入研究但创新不足。

统观国内目前影响较大的课改模式,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日臻完善,才会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在几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愈发感到课堂上缺少可操作性的材料,缺少学生信息反馈的素材,有鉴于此,我们借鉴一些课改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出供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便于教师实际操作的“学案”,赋予“引导自学”型课堂新的活力。“学案”的诞生突破了我们研究工作的瓶颈,为“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的推广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目前初步成型的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

2、“自育自学”课题研究和因特尔未来教育的数学学科国家级课题成果集的成印。几年来,“自育自学”课题组成员在何炳章先生“自育自学”理论的指导下,自觉践行“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外阅读指导方略,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近期,我们将这些成果结集成印,一方面会有力推进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工作,另一方面,势必为我县的课改推进工作增添活力。

3、在我县课改工作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我校“自育自学”课题被县教育局向全县推介,目前已有3所学校申请加入,多所学校前来观摩。课题领导组安排骨干成员前往肥西县新型工业园中心校和上派镇菁菁小学,就“自育自学”课题工作做专题报告,就语文和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模式作详细解读,积极引领兄弟学校加入到“自育自学”实验中。本学期,四所学校联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区域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对我县的课改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

4、为学校的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起到了有力的支撑。我们继续以“自育自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以“学案”编写为支撑点,以集体备课活动为平台,赋予我校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生机与活力。教导处成员分工负责相关学科,牵头联系开展活动。利用集体备课的形式,要求语、数学科各个年级,其它各个学科分别成型两份“学案”,将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落到实处。

5、积极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我们利用和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结对合作的有利时机,借助名校的有利条件,尽可能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活动。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本期,我校外出参与活动的次数近20次。

6、以课堂为主阵地,深度研究“引导自学”课堂教学模式。上学期,陶健老师和屯溪路小学的张玉彪老师结对,通过每周一次不间断地开展“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业务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本学期,我们以他的数学课堂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学案”的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学校其它学科的“学案”编写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使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得以深度推进。

7、英特尔项目课题研究工作在市级作经验介绍,两项课题研究工

作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学校结合艺体“2+1”创建活动,成功开发了音乐、体育、美术学科上学期使用的校本教材计9种,下学期使用的9种校本教材正在开发中。

8、继续推进全校性重点课题《经典诵读写与学生行为习惯整合的研究》。在成功申报合肥市“经典诵读·写”特色学校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省级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以课题为抓手,落实各项活动的开展,让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经典诵读手抄报评比,班级黑板报、展示台评比,校园诵读之星评比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9、结合课改工作以来取得的教科研成果,我们正在积极申报“依托市级教育云平台开展信息环境下互动教学的有效路径研究”的国家级课题。

五、完善激励机制

我们不断完善教科研工作的考核机制,本期,我们已把学校教科研工作考核办法挂在校园网上公示。在教育科研方面工作积极、效果好的教师将给予奖励,优先选派外出学习;在学期末的综合评价考核中给予教师不同级别的加分,此成绩还作为学校各种评选工作的重要依据,优先成为评优、评先、骨干教师等后选人。学校以此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广大教师大胆实践,争创佳绩。

目前,我们的教育教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教研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和研究创新。我们上派学区中心校全体师生将继续高举“教研兴校”的旗帜,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争创省级特色学校。

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 篇2

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必先行。近年来,学校在上级科研部门的关怀帮助下,在全体教师的支持配合下,坚持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加强教育科研,转变思想观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激发了教研热情

我校是06年投入使用的一所新校。合校之初全校教师60余人。从整体上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教科研意识比较淡薄。针对实际学校确定了“专家引领、科研先行;点上突破、面上辐射;整合强化、凸显特色”的教科研思路。首先我们邀请了市教科所的郭道胜所长来我校为全体老师作了精彩的教科研报告。使老师们明晰了教科研的意义、步骤与方法,打破了对老师们来说教科研高深莫测的神话,使全校老师走向了问题型教研课题研究。学校在教科研上实施政策激励、全力支持。我校承担的章丘市级课题小学作文走向生活的研究、小学数学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于07年四月份立项开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历时一年半的刻苦公关于今年九月份终于通过市教科所的鉴定顺利结题。本学期学校又有六个市级课题立项开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个课题的结题,使老师们找到了自信,激发了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课题引领润无声,校园兴起教研风”已经成为中心小学教学教研的真实写照。

二、完善科研制度,加强学校科研管理

为使教师的科研工作热情持之以恒,真正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我校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科研管理机制,明确了以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首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不仅设专人统一管理科研工作,而且设立了每个课题的负责人与核心组。每学期初,在制定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前,校长都亲自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首先制定出教科研课题的计划,诣在以科研带动教研。课题研究的操作实施以及阶段小结、论文撰写等各项工作也都亲力亲为,带领全校教师同做科研课题,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在校长的亲自带领下,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学校各类课题的申报、立项,并进行分类管理,组织课题的实施工作,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对课题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我校的科研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总结、有行政管理和科研经费保障,科研档案齐全。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工作制度、理论学习制度——不断引进教育科研新信息,把讲座与学习结合起来,课题申报制度——教师结合学校教科研课题,依据自己实际自选子课题,学校统一调控,论证立项;科研成果汇报制度——每学年进行一次校级科研成果交流活动,由学校教科研室整理汇总,进行全校交流;科研奖励制度——通过推选、认定,对教科研成果显著的个人和教研组给予奖励。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的完善,充分调动了我校老师们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三、组织学习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提高教的教研意识与能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由于种种原因,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对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都知之甚少,因此,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为此我们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体举措为:每学期必须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利用每周教师例会半个小时,教师抽签上台介绍一周学习体会,可以介绍好书、好文章,也可谈谈学习后的心得体会;期末结束时,举行读书报告会,重点交流阅读后的教育观念、教学实践的转变和成效。鼓励教师做教育博客,将自己的教学反思、所感所悟及时记录下来。

2、加强校本研讨,增强科研活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教育教学沙龙为平台,开展专题研讨。近年来,我们围绕“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我的教学特色”、“趣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教学的模式与评价构建”等主题,坚持每两周进行一次交流活动。

(2)推行“导研制”,促进共同成长。由学校教研中心组成员先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攻关目标,然后由该成员进行实践示范,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评课研讨,再全面铺开实践研究。

(3)推行“三级评课法”,提高评议成效:一是听课老师独立评课,填写好听课本上的评析栏及评课表;二是年级组讨论,填写好集体评议表;三是教研组集中交流。

(4)推行“行动跟进式”,实践先进教学经验:外出观摩学习的教师必须推推荐一名教师模仿名师或优秀教师的课上一堂尝试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作为教师进行自主实践课改的目标与方向。

3、本着强化一个思想(科研兴校)形成两支队伍(一支较强的教科研管理队伍,一支有科研意识能独立实施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的思路,为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制定了《辛寨乡中心小学教师培训规划》。我们把教师分成三个梯队:一是才上岗的教师和工作三年内的年轻教师,二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需要发展和培养的教师,三是骨干教师。才上岗的教师和工作三年内的年轻教师,每周必须上一节汇报课,由教导处和所在教研组组长亲自听课评课,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指明下步的努力方向。通过这样的.磨练,促进年轻教师进步,上台阶,求发展,形成教师队伍的一个梯队。对于发展中的教师,学校努力搭建平台,为她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如上观摩课、公开课,参加各级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使他们保持对教学的高度热情,对今后的努力方向也更加明确。对于我校的骨干教师,要求他们设立小课题,把教学与课题结合起来,开展课题研究,为年轻教师的发展引路。我们要使这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成为既有实际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理论修养的科研型的教师。

4、以落实章丘市小学教学常规为抓手,以开展各种活动为手段保证了构建有效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先后组织了校级优质教案、优质案例、优质课、我的教育故事等各项评优活动及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目前校内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使我校教师在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中增长了才智、提升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一批中年轻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辛英、刘艳霞、李俊华、李建君、李花、李连栋、李美、张金环、王宵等老师在各类活动比赛中多次获奖。

四、重视研究过程优化管理落实科研的实效性

通过学校把关对于立项的课题从开题之日起,教科室或教导处的一位领导便靠上调度,每周一次形成制度。将制定研究方案、实施步骤、理论学习、观摩课例、个案分析、研究进度、考察效果、总结方法、形成策略、材料积累、申请鉴定等每一个环节都抓在手上,使学校对每一个课题的研究都做到心中有数。如哪个课题遇有疑惑,学校便邀请专家上门指导,确保各类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目前我校正在研究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

(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提前读写实验》

(2)《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

(4)《小学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5)《小学生合唱教学指导》

(6)《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的探究》。

从以上课题可以看出,教育科研在我校各项工作中已经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教师不自觉地投入到实践研究当中,适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并主动参与教育科研,培养自身科研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增强科研意识,逐步落实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五、强化激励措施,提高科研积极性

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学校完善了教科研奖励制度,每学期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对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辅导学生等劳动成果均有奖励措施。

回顾近几年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进一步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 篇3

在“十三五”期间,我们以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学和服务教学为宗旨,以落实课程标准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重点,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实践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此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建章立制,健全网络,组织保障

学校把教科研工作作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形成了“以科研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促进全面工作”的思路,建立健全了教科研组织机构和网络,构建了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教师的教研网络,制定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教科研奖惩制度》《教师培训办法》等一系列教科研管理制度,使教科研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教科研工作在学校顺利开展。

二、抓实活动,搭建平台,提升素质

1、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比赛等教研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几年来,我们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定期开展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大赛,(包括三字一话、即兴演讲、短文写作,课件制作、独立备课等)。优质课比赛,名师展示课等活动,提高广大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使他们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设计课堂教学的水平,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

2、加强听课、评课研讨活动。

每学期重点抓好“一人一课”教研活动,每次课前进行研课,课后都要组织说课、评课活动。通过“研课、上课、说课、评课”研讨教法、学法,研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模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使课堂教学实效不断提高。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年来,我们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首先,组织全校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教科研活动。这里仅从20xx年来说明,例如组织20名市、区名师到无锡参加封闭式的专业理论培训;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联盟校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各学科名师工作室活动;语、数、英、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参加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训。其次,我们与江苏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合作,开展引智工程活动。

4、教科研成果显著。

通过学校搭建的平台和教师自身努力,20xx年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区“教育教研优秀共同体”;20xx年我们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融入》被列为区课程文化研究项目;20xx年被评为扬州市教科研星级创建二星学校。近几年教师80多篇论文参加省、市级评比并获奖,发表的论文也有30多篇。有10多名教师参加市、区各种赛课活动获一等奖。五年之前学校市区级名师数量少而且层次低,如今我们市、区级名师达到22人,学科带头人2人,教学骨干5人,教学能手8人,区级名师7人。

三、依托课题,促进教研,培育骨干

1、培训科研骨干。

课题研究对于我校来说,起步相对较晚,我们首先从培训科研骨干做起,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每年的教科研论坛活动。通过培训学习,使一部分教师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基本程序和方法。

2、规范课题管理。

我们制定了《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对已立项的各级各类课题实行动态管理。“十三五”期间,我校共成功申报市级立项课题3个,省级立项课题一个。

四、存在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感到,当前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认识有偏差。少数中老年教师对教科研工作认识不正确,认为抓常规教学即可,把教育科研工作看成是额外的负担,不愿做,也没打算去做。二是管理有盲区。学校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不规范、考核不到位,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三是学科发展不平衡。学校目前数学学科成绩突出,其它学科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学科资源整合与利用、教研氛围与成果、教学能力与质量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四是课题研究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平时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研讨活动还流于形式。

五、未来设想

回顾过去,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在师资队伍建设、业务水平及条件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着重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是抓好管理,向教学管理科学化和科研管理规范化迈进,向管理要质量,靠管理提升水平。

2、是要培养一支教育理念新、理论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实践经验多、敢于创新的骨干教师队伍。

3、是要继续抓好各类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水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