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工作汇报【精选3篇】

师德建设工作汇报(通用3篇)

师德建设工作汇报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受县教体局领导的抬爱和信任,我将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效果。其实,江集中心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做得远不如兄弟学校好,既然推到前台,我们就共同探讨和交流,期待各位领导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xx—20xx年),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举措,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并提出了“师德为先,以德化人”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师者,人之模范也。”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一流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师德和师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众望所归。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宗旨,以打造作风过硬、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活动为载体,以教育为先导,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力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我校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项根本性的工作,长期摆在突出位置。中心校每年都把该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中心校成员和各校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体教师人人有责,且人人都是责任主体。研究制定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部署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每项活动,学校领导都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确保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活动形式,保持师德师风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为跟上教育发展节奏,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具有时代特色,更好地服务服从于教育教学大局,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工作的进展。

1、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按照教体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安排,我们认真抓宣传,抓学习,抓查摆,抓制度,抓落实。抓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抓与教师培养的结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切实把讨论的过程转化为受教育的过程,使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2、以身边的楷模影响和教育身边的人。每学年都要开展一次“师德师风建设事迹报告会”。从各校选拔出师德标兵,组织全体教职工聆听。近年来共举办乡级和校级报告会十多次,推出师德标兵46名。报告会上,师德标兵各展风采,从自身和身边的事例讲起,以自己的事迹、体会,畅谈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充分诠释了“树师德,正行风”的主题,使广大教师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何集学校老教师吴道河坚持40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事迹感人,得到了县文明办的专题采访,去年还被评为县级师德标兵。前不久教体局举办的道德讲堂上,江集中心校胡寨小学年轻校长雷昌东做了事迹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称赞,他也因此被推荐为市级师德标兵。另外,还有30年如一日,领着微薄工资,干出优异成绩的聘请教师罗家荣;有一个人坚守一所乡村教学点的马登中等。他们的事迹无不让人动容,无不让人深思。这就是师德标兵的魅力,这就是师德教育的活教材。

3、深入开展道德教堂活动。我们紧紧结合当前形势,切实把道德讲堂引入校园。通过“看短片、讲故事、谈感悟,上堂课”等环节,从心灵深处激发教师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激情。目前,全镇8所学校(包括办学点)已有6所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了道德讲堂活动,有四所学校开展了道德讲堂进班级活动。这次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师德高尚的教师和品德高尚的学生,有些老师和学生的事迹非常感人,聆听者无不热泪盈眶,深受教育。

4、长期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践行师德规范”活动。农村留守学生是“打工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表面上与其他学生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缺少了父爱、母爱,在学习和社会活动乃至心理、生理的成长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之所以现在引起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关注,正是因这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为便于联系和交流,全镇有四所学校建立了学生家长群,每一个群里都有100多名家长参与,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困难。有8所小学本期开学后先后召开了留守学生家长会,共同探讨留守学生的教育方法。有的老师还把自己家孩子的衣服拿出来、救助特困生。江集二小教师组成的自愿者服务队还深入贫困学生家中,给每位特困学生送去了200元资助。为了留守学生的安全,中心校特地制作了76块警示标牌,分别安插在各校的水库、水塘和渠道边,加强对留守学生的防溺水教育。三、强化学习,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师德水平育人者必先育已,育已必先学习。我校从未放松抓教师的学习,采取定期与不定期、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坚定工作信念。先后引导和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学习读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央八项规定》等。学习中做到“三有”:有学习内容、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教师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习笔记不少于200字,心得体会不少于1篇。另外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2次,以学校为单位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每位教师都能按学校要求,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使学习活动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的贯彻执行师德方面的各项要求,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师德水平。我们还在学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了座谈会、经验交流等,把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广大教师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了他们加强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自觉性,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了思想基础。

四、加大约束力度,切实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我校一方面抓思想,抓学习,抓教育,从源头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另一方面抓制度,抓管理,抓惩戒,加大对教师的约束力度,规范从教行为,推进依法治教。我们对师德师风情况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违犯有关规定和纪律的,严格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惩戒。在教师队伍管理方面,重点从教师是否存在旷工旷课、向学生推销资料、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课堂玩手机等现象入手,随机督查、走访、下发简报。为了杜绝课外补习现象,我和单位另外三位同志多次在下午六点钟以后,走街串巷寻找背着书包晚归的学生。经过两个星期的明察暗访和重点处理,终于杜绝了这一现象。

五、师德师风长抓不懈,以德化人效果显著

一是教学成绩保持领先。通过师德师风的培养和培训,全体教职工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自觉性,在各校形成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薄名利、志存高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我们的教学质量连续十多年保持在全县农村中心校领先地位,我们的江集二小能成为全县农村小学的一面旗帜,这都是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具体体现。

二是教师踊跃支教,历尽艰辛,无怨无悔。我们中心校现有8所学校,其中有6所完全小学,这也是全县各乡镇少有的。之所以能保持着6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一个重要做法就是我们的支教做得扎实、做得有效。前几年,我们每年都从江集一小、江集二小选派十几名教师到胡寨、祝岗、刘岗、杜店等偏远学校支教(最远的学校离中心小学22里)。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无论盛夏和严寒,从不叫苦,从不言弃。其中,有两位女教师不会骑摩托车。一个新买了一辆强硬着骑,来回的路上不知摔了多少次,只知衣服摔破了好几套,腿上新伤摞旧伤。另一位女教师年龄较大,不敢学摩托车,干脆吃住在校。她每周来回,就让别的教师骑车带着。冬天的早晨,路面结冰,骑车带人往往同时摔跤。他们就这样坚持了一年。支教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他们的事迹已在教师中广泛传扬。

三是以情感人,以德化人。在我们中心校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无论哪位教师生病住院,无论在本地还是在外地,中心校都要派专人前往探望,给教师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慰问。无论哪位教师或教师家属去世,中心校都要派人送去花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年春节前,我们都要对退休教师和特困教师进行慰问,虽然钱不多,但体现出一种关心,一种温暖。对于支教教师、特岗和“双千”教师,中心校都要求所在学校尽力为他们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独立的住室,还为住室安装了网线等设施。所有这些做法就是要让教师们觉得当一位教师是光荣的、是幸福的,从而激发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前不久有一位退休老教师患食道癌住院治疗,因家庭屡遭不幸,经济十分困难。中心校就倡议教师们捐款以解燃眉之急。没想到仅三天,全镇各小学教师就捐了21550元,就连聘请老师也自愿捐了100元。然后何校长冒雨将捐款送到了在郑州住院的老教师手中,感动得老教师和家属泪流满面。从这一善举中,我们也看出教师们的品德已经在行动中自觉体现了出来。

四是教师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行风评议有口皆碑。高尚的师德,就会赢得良好的评价。在近几年的行风评议中,江集中心校一直在江集镇名列第一。在教体局也是名列前茅的。20xx年江集中心校被评为“信阳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为教体局争了光。在当地群众及社会各界的口碑中,江集中心校的声誉一直很高,形象一直良好。我们认为这是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的最明显的效果。

今后,我校将以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点,长期坚持不懈抓下去,以更大的干劲,更有力的工作措施,坚持师德为先,注重以德化人,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打造作风硬、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继续保持江集中心校在社会各界的良好声誉。

师德建设工作汇报 篇2

尊敬的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按照聊城市教育局,年度三项主题工作,临清市教育局四项主题工作的要求,烟店联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扎扎实实推进师德建设,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推动师德建设工作的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地快速发展。在师德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工作,现向各位领导予以汇报,望批评指正。

一、明确一个中心

我们把"师德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来抓。所有工作的开展,皆以此项工作为中心,为起点,坚持"责任?奉献"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我校教师"爱岗敬业"的意识,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不断健全师德长效机制,力争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为此,我们成立了以栾润良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烟店镇联校师德建设领导小组",联校领导班子及各单位校长为成员。目标只有一个:让师德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收到实效。

学年初我们召开了动员大会。让教职工从思想上重视,认识上统一,栾校长在会上做了动员报告。提出了"三个一"工作思路,即:一个学习、一个反思、一个服务的具体要求和活动目标。

一个学习,即终身学习,师德进步没有尽头,只有起点,烟店联校的教师们,永远站在学习的前头,为高尚师德学习,为树立光辉形象学习,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习。

一个反思,即每日一反思,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一样:吾日应三醒吾身,迎着朝阳来,当问今日我有哪些工作,踏着余辉走,当问今日我有哪些收获,以正已之身,虑已之过,求进步为上。

一个服务,即早至晚归,为学生安全服务,晨检午问,为学生健康服务,认真工作,为学生发展服务。

二、抓住两条主线

严抓两条主线,即以责任担当为主线,以无私奉献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落实为基本点,抓好抓实师德建设。

临清市教育局安排的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是我们开展此项工作的载体,每次活动,我们都要制定详尽的方案,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抓好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评比活动,让老师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文本材料,图片资料,都记录在档,在量化评比中,比、学、赶、帮、超,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从零做起,做同事的好帮手,做学生的知心人,做人民的好园丁。

三、利用三个时机

利用三个时机,即开学时机,中考时机,放假时机,这三个时机是做好师德建设工作的有利保障。

一是开学时机,这时教师思想懈怠,需要尽快收心,让老师们从休眠状态中醒来,尽快步入工作轨道,从我爱我家到我爱我岗。我们通过全体教职工大会开展正向引导,让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十佳师德标兵现身说法,唤起老师们一学期的热情和干劲。

二是中考时机,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既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老师们了解自身教学成效的检验过程,半学期的爱心付出,是否奏效,管理方法是否得当,还有哪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我们利用三个成绩分析会,让老师们感悟自己的工作。全校成绩分析会,以看清我在整体中的位置;班级组成绩分析会,以观察我对班级发展的功劳;学生成绩分析会,以明确因材施教方法的到位与否,以调整本半学期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进一步明了,如何担当,如何奉献,以求爱心永驻,师德飞跃。

三是放假时机,利用假期充充电,学学习,进进步,每一个假期,联校都安排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校长培训,并且让外出培训的`教师开展二级培训,如何爱岗奉献,如何教育学生,如何引领思想,是我们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以求老师们立足本职,乐业奉献,校长们率先垂范,领跑全校。

四、落实五项要求

落实五项要求,即落实师德承诺;落实五查五看;落实典型带动;落实量化评比;落实责任追究。

落实师德承诺:每学期,我们都要求各单位校长与老师们签订师德承诺书,向老师明确应当做到哪些,有哪些事不可为,以先鸣后不争,健康有序发展。

落实五查五看:按照临清市教育局的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中的五查五看,要求老师们做到,明标准,正自身,多奉献,少报怨。

落实典型带动:利用每年师德标兵评选的机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推选出让老师们信得过、服得众、学有样的师德典型,现在烟店的老师们正以学榜样、做标兵为荣,丢爱心,居私利为耻,行走在正思想,比奉献,鼓干劲,能担当的奋斗历程中。

落实量化评比。我联校统一印制了,教师师德个人档案,每学期进行一次量化评比,在评比时,从三个维度分别量化记分,即教师自评,学生点评,领导总评,以不同的比重赋分,最终按照,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级记录个人档案中,并且,将此项得分量化到学期总评中。

落实责任追究。我们在各学校公布了师德监督电话;设置了师德校长信箱,对于没能履行师德承诺,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进行举报。我们施行责任追究制,对事故的处理做到四个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责任人不清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事故教训不借鉴不放过。最终做到鸣警钟,求改过,防雷同,取长效。

五、开好一个大会

一个大会即教职工代表大会,我们坚持每年一次的教代会制度,并逐步使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民主参政议政的扎实开展,树立了教育行业新风,使我校的师德建设呈现出一片新的景象

以上汇报是烟店联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一点工作,与先进单位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严、细、实、恒地抓好师德建设这一永久性工作,为临清教育的和谐发展尽一份力量。

最后让我们以哈局长的一句话共勉:"干好教育工作,特别需要责任,需要奉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既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谢谢大家!

师德建设工作汇报 篇3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改进高校教风学风的要求.江苏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效果,涌现出了一批师德师风典型模范.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陈钧、江苏高校“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戴立玲、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杨娟、“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董晓言等.尤其是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裸捐助学”邵仲义是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典型中的模范.这都是我校长期坚持“科学化、内涵化、品牌化、导向化”师德师风建设成果.

1.以制度规范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科学化.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学校党政工作之中,强化组织领导,定期研究工作,多层次征集意见,不断改进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校院党政领导为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人,明确职责,推进落实,做到“领导、实施、参与”三层联动,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成效.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出台《“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评选表彰办法》、《“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评选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江苏大学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规范师德行为,推进学生评教,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

2.以学习研讨来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化.

一是以学习制度规范为抓手.通过学习《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江苏大学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理解领悟建设内涵,准确把握倡导性要求和禁行性规定,使师德规范成为全校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二是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依托.积极推进“理论学堂、书记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分享讲堂”等“五类课堂”的理论学习体系建设,编印《政治理论学习资料汇编》,双周发布政治理论学习选题,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学习教育.三是以研讨交流座谈为平台.通过主题研讨、专题调研、讨论座谈,统一共识,提高认识,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自觉地养师德、铸师魂、树师表、练师能.

3.以主题活动来打造师德师风建设的品牌化.

一是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年初确定师德教育主题,下发活动通知,做到“活动有主题、学习有典型、实践有效果”,引导教职员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开展教师评优评先活动.通过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评审表彰,注重榜样引领,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范,传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三是开展师生关爱互动活动.以“走近、亲近学生”为目的,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感召力,以习惯养成习惯,以情操陶冶情操,以人格影响人格,建立起“了解—理解—关爱”和谐师生关系.四是开展教学实践提升活动.对照教师职业道德新要求,通过师德自查、找准问题、剖析原因、查摆整改,推进师德承诺、践诺、评诺,将师德师风提升活动落到实处.

4.以多维宣传来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导向化.

一是以典型宣传来明确目标.注重先进典型的发掘、选树和推广,做到自上而下发动与自下而上推介相结合、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结合、当前学与长期学相结合,宣传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用身边人和事教育引导教师知先进、学先进、争先进,找准自身差距,明确努力目标.二是以模范学习来确立榜样.深入学习教师模范张丽莉、王强及我校邵仲义等先进事迹,将其作为身边重大模范典型,开展先进事迹教师座谈与学习交流活动,以模范为榜样,以典型来引导,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三是以教育培训来把握方向.积极把师德师风教育与校内各类岗位培训相结合,将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等列为岗位培训、业务培训、专题讲座的重要内容,以系统的教育与培训来把握师德师风建设方向.四是以事迹宣讲来营造氛围.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宣讲团,及时宣讲模范典型的先进事迹,以身边的感动之人、感动之事来感动身边人;成立“邵仲义事迹宣讲团”,走进“镇江道德讲堂总堂”、“镇江市外国语学校”、“镇江高炮旅”等单位巡回演讲;传唱为其编写的歌曲《慈善楷模邵仲义》与戏曲《四学邵仲义》;推进以《形势与政策》课开设专题报告、校报开设专栏报道、开通“爱心老人邵仲义”专题网页为形式的邵仲义事迹宣传活动,共创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江苏大学在推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进程中,将继续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理念,秉承“博学、求是、明德”校训,进一步深化“立师德、强师能、树师风”的师德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迈上新阶段、再上新台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