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工作计划范例(通用6篇)
指导思想: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学校德育“”规划》及《静安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以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域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遵循教育规律,深化“两纲”教育,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践行“友善、包容、诚信、守法”的静安人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专业设计为引导,以校本实践为基础,以课堂推进为重点,继续探索、构建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工作要点:
一、规范、强化仪式教育,开展“我们与梦想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完善好区域和学校两级的德育品牌。
(一)各校要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继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各类仪式教育活动,以“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为目标,拓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并组织将之贯穿德育教育全程。
同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层开展“我们与梦想同行”中小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小学阶段重在“感知”,初中阶段重在“体验”,高中阶段重在“践行”,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关注社会发展,感悟身边的新变化,激发对“中国梦”的憧憬和向往,增强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逐步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区域层面要“礼仪教育创新实践”课题成果,进一步推进区域青少年学生两项道德指标体系建设(主动与人打招呼、遵守交通法规),加强成果的拓展、辐射,保持区域这一品牌优势。各校要梳理、统整好校本德育品牌,传承好、提升好,并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用好区域N项体验活动品牌载体。
二、构建和优化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深化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机制。
(一)局德育科联手相关职能科室,依托一室二办三中心(即区教院德育室、局课外办、局社管办、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与所有学校交互共享;社会各方(如区文明办、街道等)和学生家庭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教育实体(学生社会创新与实践基地)与互联网的互补,构建和优化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二)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行为规范示范校评估办法》及校本情况,依托新一轮的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品牌辐射,取长补短,优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总结提炼各自好的做法,提升学校个性化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特色经验的互动交流,逐步形成人民满意的静安特色的学风、教风、校风。
(三)区域将整合多方资源,多维度打造德育阵地,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建设。倚重区教育学院整体力量的专业化引导,加强区级层面的德育科研和指导工作;发挥好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等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作用,以及教育系统关工委“五老”的教育资源,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优化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如N项实践活动);继续充分发挥“两个中心”(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作用,有效推进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中,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静安父子阅读联盟”为契机,为全区家长提供普及性家庭教育指导及培训;开展“父母EQ提升项目、编制小幼衔接家庭手册等”工作;开展静安区家校合作制度与运作机制研究,调研静安区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情况,为区域总结、提炼有效家校合作经验和做法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学习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修订)》精神,指导各校完成心理辅导室个性化建设或装备完善;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认证工作;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继续提供对全区的心理热线服务、咨询平台服务,三年内努力创建成为市级示范中心;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月”活动,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机制,区域层面尝试开展“临床见习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三、搭建平台,优化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师师德
和育德能力。
通过委托培养、师干训以及校长沙龙、教导讲坛、少先队大队辅
导员中心组、班主任工作坊等平台探究德育人才成长规律和育德经验,充分发挥骨干队伍引领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区所有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举办班主任工作坊。依据新《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大纲》,开展以基层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培训,以区优秀班主任标兵为引领,整合优质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各校要花大力气提升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探索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
建设。今年将举行静安班主任基本功比赛。
(二)举办分管德育校长沙龙、教导讲坛。深入学习精神和教改经验,通过双月谈、讲座、校际展示等多种形式分析德育现状,交流育德经验,全面提升德育领军人物的综合素养。
四、强化“德润课堂”,致力学科德育的实效性研究,继续抓好“两纲”教育,大力推进建设德育课程化。
积极贯彻市学科德育研讨会重要精神,努力探索与区“”重点课题相匹配的德育内涵,进一步加强学科德育实施的指导和推进,德育室牵头拟构建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基本框架;组织个性化教育背景下学科德育案例或故事征集;注重学科德育要求在区教学赛马场比赛之中的有效渗透。
继续深化“两纲”教育,结合民族精神教育月探索出好做法、有效经验,从而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时代精神。要关注市《中小学各学科贯彻落实“两纲”的指导意见》修订完善的情况,结合静安在学科德育方面探索成果,紧扣“”重点课题“走向个性化——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鼓励学校对教师学科育德能力培养、学科德育资源开发、学科德育的评价及机制建设等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提炼出校本“德育品牌课程”,指导各校总结各学段学科育人的做法和经验,使其有机衔接、分层递进,并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五、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注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学习《加强本市中小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各年龄段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内容、途径形式和相关保障制度等,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明确成长目标。
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为重点,结合《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手册》的推广使用,开展“魅力中职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新时期中职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大讨论、“魅力中职生”成长故事展示等活动,激发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六、落实区域未保、周边工作,巩固区域未成年人工作的优势。
以“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温馨教室”的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作为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法制教育计划,力求提高实效性。
(一)认真组织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基础性法律的学习、宣传,开展科学有效的自护教育。
(二)进一步依托公安、司法、交管、消防、社区等有关单位以及新闻媒体,切实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年内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不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刑事案件。
(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深入校园维稳,依靠成员单位周边治安,更好应对各类情况。要真正形成“校长负责、班、组联动、发动群众、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大格局。
(四)以“民生工程”为载体,继续扩大维权工作成果,积极开展调研、理论研究、档案积累工作。规范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和信息上报制度,进一步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构建更加行之有效的未保工作机制;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未保案例,对未保教师开展案例式培训,有效提升我区未保工作的整体质量。
(五)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其它常规工作
(一)落实好20xx年度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相关指标要求。
(二)做好高一年级学生赴“东方绿舟”军训等国防教育工作。
(三)开展好学校安全、禁毒等法制教育工作。
(四)完成市、区“三好学生”评选及其他有关先进评选工作。
(五)推进学生寒、暑期工作及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
(六)开展好读报用报、绿色悦读、“电影阳光行”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其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七)推动校园文化发展,深化和谐校园建设。
(八)协调10所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市级5所,区级5所)。
指导思想: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学校德育规划》及《静安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以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域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遵循教育规律,深化“两纲”教育,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践行“友善、包容、诚信、守法”的静安人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专业设计为引导,以校本实践为基础,以课堂推进为重点,继续探索、构建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工作要点:
一、规范、强化仪式教育,开展“我们与梦想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和完善好区域和学校两级的德育品牌。
(一)各校要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继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各类仪式教育活动,以“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为目标,拓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并组织将之贯穿德育教育全程。
同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层开展“我们与梦想同行”中小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小学阶段重在“感知”,初中阶段重在“体验”,高中阶段重在“践行”,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关注社会发展,感悟身边的新变化,激发对“中国梦”的憧憬和向往,增强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逐步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区域层面要“礼仪教育创新实践”课题成果,进一步推进区域青少年学生两项道德指标体系建设(主动与人打招呼、遵守交通法规),加强成果的拓展、辐射,保持区域这一品牌优势。各校要梳理、统整好校本德育品牌,传承好、提升好,并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用好区域N项体验活动品牌载体。
二、构建和优化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深化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机制。
(一)局德育科联手相关职能科室,依托一室二办三中心(即区教院德育室、局课外办、局社管办、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与所有学校交互共享;社会各方(如区文明办、街道等)和学生家庭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教育实体(学生社会创新与实践基地)与互联网的互补,构建和优化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二)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行为规范示范校评估办法》及校本情况,依托新一轮的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品牌辐射,取长补短,优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总结提炼各自好的做法,提升学校个性化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特色经验的互动交流,逐步形成人民满意的静安特色的学风、教风、校风。
(三)区域将整合多方资源,多维度打造德育阵地,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建设。倚重区教育学院整体力量的专业化引导,加强区级层面的德育科研和指导工作;发挥好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等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作用,以及教育系统关工委“五老”的教育资源,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优化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如N项实践活动);继续充分发挥“两个中心”(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作用,有效推进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中,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静安父子阅读联盟”为契机,为全区家长提供普及性家庭教育指导及培训;开展“父母EQ提升项目、编制小幼衔接家庭手册等”工作;开展静安区家校合作制度与运作机制研究,调研静安区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情况,为区域总结、提炼有效家校合作经验和做法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学习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指导各校完成心理辅导室个性化建设或装备完善;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认证工作;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继续提供对全区的心理热线服务、咨询平台服务,三年内努力创建成为市级示范中心;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月”活动,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机制,区域层面尝试开展“临床见习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三、搭建平台,优化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师师德和育德能力。
通过委托培养、师干训以及校长沙龙、教导讲坛、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中心组、班主任工作坊等平台探究德育人才成长规律和育德经验,充分发挥骨干队伍引领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区所有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举办班主任工作坊。依据新《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大纲》,开展以基层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培训,以区优秀班主任标兵为引领,整合优质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各校要花大力气提升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探索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建设。今年将举行静安班主任基本功比赛。
(二)举办分管德育校长沙龙、教导讲坛。深入学习精神和教改经验,通过双月谈、讲座、校际展示等多种形式分析德育现状,交流育德经验,全面提升德育领军人物的综合素养。
四、强化“德润课堂”,致力学科德育的实效性研究,继续抓好“两纲”教育,大力推进建设德育课程化。
积极贯彻市学科德育研讨会重要精神,努力探索与区重点课题相匹配的德育内涵,进一步加强学科德育实施的指导和推进,德育室牵头拟构建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基本框架;组织个性化教育背景下学科德育案例或故事征集;注重学科德育要求在区教学赛马场比赛之中的有效渗透。
继续深化“两纲”教育,结合民族精神教育月探索出好做法、有效经验,从而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时代精神。要关注市《中小学各学科贯彻落实“两纲”的指导意见》修订完善的情况,结合静安在学科德育方面探索成果,紧扣重点课题“走向个性化——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鼓励学校对教师学科育德能力培养、学科德育资源开发、学科德育的评价及机制建设等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提炼出校本“德育品牌课程”,指导各校总结各学段学科育人的做法和经验,使其有机衔接、分层递进,并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五、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注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学习《加强本市中小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各年龄段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内容、途径形式和相关保障制度等,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明确成长目标。
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为重点,结合《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手册》的推广使用,开展“魅力中职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新时期中职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大讨论、“魅力中职生”成长故事展示等活动,激发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六、落实区域未保、周边工作,巩固区域未成年人工作的优势。
以“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温馨教室”的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作为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法制教育计划,力求提高实效性。
(一)认真组织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基础性法律的学习、宣传,开展科学有效的自护教育。
(二)进一步依托公安、司法、交管、消防、社区等有关单位以及新闻媒体,切实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年内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不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刑事案件。
(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深入校园维稳,依靠成员单位周边治安,更好应对各类情况。要真正形成“校长负责、班、组联动、发动群众、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大格局。
(四)以“民生工程”为载体,继续扩大维权工作成果,积极开展调研、理论研究、档案积累工作。规范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和信息上报制度,进一步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构建更加行之有效的未保工作机制;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未保案例,对未保教师开展案例式培训,有效提升我区未保工作的整体质量。
(五)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其它常规工作
(一)落实好20xx年度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相关指标要求。
(二)做好高一年级学生赴“东方绿舟”军训等国防教育工作。
(三)开展好学校安全、禁毒等法制教育工作。
(四)完成市、区“三好学生”评选及其他有关先进评选工作。
(五)推进学生寒、暑期工作及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
(六)开展好读报用报、绿色悦读、“电影阳光行”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其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七)推动校园文化发展,深化和谐校园建设。
(八)协调10所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市级5所,区级5所)。
20xx年我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学习贯彻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校德育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德育绩效评估为重要抓手,全方位优化课程、活动、管理和服务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全省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推动实现广东学校德育均衡发展、特色发展。
一、以德育绩效评估为抓手,加强学校德育能力建设
1、督促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关于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的通知》(粤教思函〔20xx〕50号),全面启动和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工作,力争20xx年完成全省40%中小学校的评估。建立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定期通报制度,督促各地按时按质完成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估任务。20xx年春季学期起启动省级德育示范学校评估工作。组建以省市督学、高校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德育管理人员为主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队伍,为全面推进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组织调研和课题研究,启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的制定工作。20xx年秋季学期起组织开展中职学校德育试点评估,20xx年底总结试评经验并正式出台评估文件。结合试点评估工作,在适当时候组织开展中职学校德育督查工作,并将督查情况予以通报。
3、以高校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德育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为主要来源,增补和调整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省中职学校德育指导委员会、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为加强学校德育能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专家支撑。
二、以优秀教学成果展示为载体,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组织开展第二届中小学(中职学校)“聚焦课堂,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优秀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引导学校重视发挥课堂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展示活动分“德育课程”、“学科融合”、“德育活动”三个系列,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四个学段进行评选;同时在“德育活动”系列中设置“民族团结教育”专题,重点面向内地民族班办班学校征集优秀教学成果。
三、以庆祝建党周年为主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生(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2、组织开展“党旗飘扬我成长”中小学(中职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创建“书香校园”、争当“阅读之星”活动,“悦读森林”网络读书活动,“书赠农村学子”活动,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等。
3、继续组织开展“明理、立志、勤学、成才”中职学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重点加强中职学生自信心培养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举办第二届中学生(中职学生)优秀社团交流展示活动,宣传中学生(中职学生)积极、健康形象。组织开展第八届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广东复赛活动,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
4、组织加强中小学生(中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向全省中小学校(中职学校)推进。
5、联合省教育厅机关团委,面向省属中职学校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四、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第二批中小学“名班主任”培养对象结业和命名工作,组织第三批中小学(中职学校)“名班主任”培养对象的推荐和培养工作,检查省级“名班主任”发挥示范作用情况,巩固“名班主任”培养工程成果。组织中小学(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调研,力争在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
2、加强学校德育管理队伍建设。举办市、县(区)教育局主管德育的新任局领导、科长、股长培训班。继续加强全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校长(书记)、学生科长、班主任骨干、团委书记、德育课教师培训,完善省集中培训和各地组织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
五、以强化规范管理为要求,加强德育课题研究
1、20xx年底组织开展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评选活动。
2、组织20xx年立项的中小学德育课题结题和20xx年中小学德育课题申报工作。
3、加强20xx年立项的中职学校德育课题指导和管理,20xx年3月召开课题开题会暨科研成果交流展示会,20xx年底召开中期交流汇报会。
4、鼓励和支持内地民族班办班学校以强化民族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内容,申报20xx年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课题。
5、以《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管理细则》为依据,清理撤销20xx年前立项仍未结题且无合理原因的中小学德育课题,保证德育科研的严肃性。
六、以基地协作会为依托,加强学生实践教育
1、加强中小学德育基地建设和管理。联合省中小学德育基地工作协作会召开全省中小学德育基地建设第七次工作现场会暨中小学德育基地工作协作会第三届年会,组织开展第三届中小学德育基地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
2、加强青少年宫建设和管理。督促尚未启动建设的“十五”立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青少年宫项目尽快动工建设,检查20xx年立项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青少年宫项目建设情况;研究制定指导纲要,指导已建成的青少年宫良性运作,为素质教育提供公益性服务。
七、以发展性教育模式为方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制定和印发《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依托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实施。
2、加强适应广东社会转型期特点的普及性、发展性、全员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加强提高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实效性的研究。
3、配合做好教育部基教一司委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开展的积极心理学课题研究工作、委托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开展的校园危机事件问卷调查工作。
4、继续加强中小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5、按照《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管理细则》,加强中小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指导和管理。
八、以内地民族班学生为重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1、以“感恩党、感恩祖国”为主题,组织开展内地民族班师生征文评选活动,结集出版优秀作品。
2、配合新疆、西藏教育厅做好内地民族班师生宣讲教育工作、
20xx年我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学习贯彻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校德育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德育绩效评估为重要抓手,全方位优化课程、活动、管理和服务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全省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推动实现广东学校德育均衡发展、特色发展。
一、以德育绩效评估为抓手,加强学校德育能力建设
1.督促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关于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的通知》(粤教思函〔20xx〕50号),全面启动和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工作,力争20xx年完成全省40%中小学校的评估。建立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定期通报制度,督促各地按时按质完成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估任务。20xx年春季学期起启动省级德育示范学校评估工作。组建以省市督学、高校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德育管理人员为主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队伍,为全面推进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组织调研和课题研究,启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的制定工作。20xx年秋季学期起组织开展中职学校德育试点评估,20xx年底总结试评经验并正式出台评估文件。结合试点评估工作,在适当时候组织开展中职学校德育督查工作,并将督查情况予以通报。
3.以高校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德育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为主要来源,增补和调整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省中职学校德育指导委员会、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为加强学校德育能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专家支撑。
二、以优秀教学成果展示为载体,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组织开展第二届中小学(中职学校)“聚焦课堂,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优秀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引导学校重视发挥课堂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展示活动分“德育课程”、“学科融合”、“德育活动”三个系列,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四个学段进行评选;同时在“德育活动”系列中设置“民族团结教育”专题,重点面向内地民族班办班学校征集优秀教学成果。
三、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生(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2.组织开展“党旗飘扬我成长”中小学(中职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创建“书香校园”、争当“阅读之星”活动,“悦读森林”网络读书活动,“书赠农村学子”活动,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等。
3.继续组织开展“明理、立志、勤学、成才”中职学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重点加强中职学生自信心培养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举办第二届中学生(中职学生)优秀社团交流展示活动,宣传中学生(中职学生)积极、健康形象。组织开展第八届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广东复赛活动,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
4.组织加强中小学生(中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向全省中小学校(中职学校)推进。
5.联合省教育厅机关团委,面向省属中职学校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四、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第二批中小学“名班主任”培养对象结业和命名工作,组织第三批中小学(中职学校)“名班主任”培养对象的推荐和培养工作,检查省级“名班主任”发挥示范作用情况,巩固“名班主任”培养工程成果。组织中小学(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调研,力争在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
2.加强学校德育管理队伍建设。举办市、县(区)教育局主管德育的新任局领导、科长、股长培训班。继续加强全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校长(书记)、学生科长、班主任骨干、团委书记、德育课教师培训,完善省集中培训和各地组织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
五、以强化规范管理为要求,加强德育课题研究
1.20xx年底组织开展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创新成果评选活动。
2.组织20xx年立项的中小学德育课题结题和20xx年中小学德育课题申报工作。
3.加强20xx年立项的中职学校德育课题指导和管理,20xx年3月召开课题开题会暨科研成果交流展示会,20xx年底召开中期交流汇报会。
4.鼓励和支持内地民族班办班学校以强化民族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内容,申报20xx年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课题。
5.以《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管理细则》为依据,清理撤销20xx年前立项仍未结题且无合理原因的中小学德育课题,保证德育科研的严肃性。
六、以基地协作会为依托,加强学生实践教育
1.加强中小学德育基地建设和管理。联合省中小学德育基地工作协作会召开全省中小学德育基地建设第七次工作现场会暨中小学德育基地工作协作会第三届年会,组织开展第三届中小学德育基地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
2.加强青少年宫建设和管理。督促尚未启动建设的“十五”立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青少年宫项目尽快动工建设,检查20xx年立项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青少年宫项目建设情况;研究制定指导纲要,指导已建成的青少年宫良性运作,为素质教育提供公益性服务。
七、以发展性教育模式为方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制定和印发《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依托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实施。
2.加强适应广东社会转型期特点的普及性、发展性、全员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加强提高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实效性的研究。
3.配合做好教育部基教一司委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开展的积极心理学课题研究工作、委托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开展的校园危机事件问卷调查工作。
4.继续加强中小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5.按照《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管理细则》,加强中小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指导和管理。
八、以内地民族班学生为重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1.以“感恩党、感恩祖国”为主题,组织开展内地民族班师生征文评选活动,结集出版优秀作品。
2.配合新疆、西藏教育厅做好内地民族班师生宣讲教育工作.
指导思想:
根据《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市学校德育规划》及《xx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以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域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遵循教育规律,深化“两纲”教育,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践行“友善、包容、诚信、守法”的静安人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专业设计为引导,以校本实践为基础,以课堂推进为重点,继续探索、构建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工作要点:
一、规范、强化仪式教育,开展“我们与梦想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完善好区域和学校两级的德育品牌。
(一)各校要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继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各类仪式教育活动,以“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为目标,拓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并组织将之贯穿德育教育全程。
同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层开展“我们与梦想同行”中小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小学阶段重在“感知”,初中阶段重在“体验”,高中阶段重在“践行”,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关注社会发展,感悟身边的新变化,激发对“中国梦”的憧憬和向往,增强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逐步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区域层面要“礼仪教育创新实践”课题成果,进一步推进区域青少年学生两项道德指标体系建设(主动与人打招呼、遵守交通法规),加强成果的拓展、辐射,保持区域这一品牌优势。各校要梳理、统整好校本德育品牌,传承好、提升好,并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用好区域N项体验活动品牌载体。
二、构建和优化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深化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机制。
(一)局德育科联手相关职能科室,依托一室二办三中心(即区教院德育室、局课外办、局社管办、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与所有学校交互共享;社会各方(如区文明办、街道等)和学生家庭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教育实体(学生社会创新与实践基地)与互联网的互补,构建和优化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二)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行为规范示范校评估办法》及校本情况,依托新一轮的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品牌辐射,取长补短,优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总结提炼各自好的做法,提升学校个性化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特色经验的互动交流,逐步形成人民满意的静安特色的学风、教风、校风。
(三)区域将整合多方资源,多维度打造德育阵地,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建设。倚重区教育学院整体力量的专业化引导,加强区级层面的德育科研和指导工作;发挥好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等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作用,以及教育系统关工委“五老”的教育资源,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优化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如N项实践活动);继续充分发挥“两个中心”(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作用,有效推进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中,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静安父子阅读联盟”为契机,为全区家长提供普及性家庭教育指导及培训;开展“父母EQ提升项目、编制小幼衔接家庭手册等”工作;开展静安区家校合作制度与运作机制研究,调研静安区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情况,为区域总结、提炼有效家校合作经验和做法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学习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修订)》精神,指导各校完成心理辅导室个性化建设或装备完善;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认证工作;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继续提供对全区的心理热线服务、咨询平台服务,三年内努力创建成为市级示范中心;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月”活动,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机制,区域层面尝试开展“临床见习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三、搭建平台,优化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师师德
和育德能力。
通过委托培养、师干训以及校长沙龙、教导讲坛、少先队大队辅
导员中心组、班主任工作坊等平台探究德育人才成长规律和育德经验,充分发挥骨干队伍引领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区所有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举办班主任工作坊。依据新《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大纲》,开展以基层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培训,以区优秀班主任标兵为引领,整合优质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各校要花大力气提升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探索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
建设。今年将举行静安班主任基本功比赛。
(二)举办分管德育校长沙龙、教导讲坛。深入学习精神和教改经验,通过双月谈、讲座、校际展示等多种形式分析德育现状,交流育德经验,全面提升德育领军人物的综合素养。
四、强化“德润课堂”,致力学科德育的实效性研究,继续抓好“两纲”教育,大力推进建设德育课程化。
积极贯彻市学科德育研讨会重要精神,努力探索与区重点课题相匹配的德育内涵,进一步加强学科德育实施的指导和推进,德育室牵头拟构建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基本框架;组织个性化教育背景下学科德育案例或故事征集;注重学科德育要求在区教学赛马场比赛之中的有效渗透。
继续深化“两纲”教育,结合民族精神教育月探索出好做法、有效经验,从而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时代精神。要关注市《中小学各学科贯彻落实“两纲”的指导意见》修订完善的情况,结合静安在学科德育方面探索成果,紧扣重点课题“走向个性化——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鼓励学校对教师学科育德能力培养、学科德育资源开发、学科德育的评价及机制建设等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提炼出校本“德育品牌课程”,指导各校总结各学段学科育人的做法和经验,使其有机衔接、分层递进,并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五、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注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学习《加强本市中小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各年龄段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内容、途径形式和相关保障制度等,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明确成长目标。
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为重点,结合《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手册》的推广使用,开展“魅力中职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新时期中职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大讨论、“魅力中职生”成长故事展示等活动,激发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六、落实区域未保、周边工作,巩固区域未成年人工作的优势。
以“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温馨教室”的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作为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法制教育计划,力求提高实效性。
(一)认真组织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基础性法律的学习、宣传,开展科学有效的自护教育。
(二)进一步依托公安、司法、交管、消防、社区等有关单位以及新闻媒体,切实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年内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不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刑事案件。
(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深入校园维稳,依靠成员单位周边治安,更好应对各类情况。要真正形成“校长负责、班、组联动、发动群众、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大格局。
(四)以“民生工程”为载体,继续扩大维权工作成果,积极开展调研、理论研究、档案积累工作。规范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和信息上报制度,进一步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构建更加行之有效的未保工作机制;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未保案例,对未保教师开展案例式培训,有效提升我区未保工作的整体质量。
(五)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其它常规工作
(一)落实好20xx年度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相关指标要求。
(二)做好高一年级学生赴“东方绿舟”军训等国防教育工作。
(三)开展好学校安全、禁毒等法制教育工作。
(四)完成市、区“三好学生”评选及其他有关先进评选工作。
(五)推进学生寒、暑期工作及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
(六)开展好读报用报、绿色悦读、“电影阳光行”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其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七)推动校园文化发展,深化和谐校园建设。
(八)协调10所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市级5所,区级5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德育工作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本学期将本着“教育在前,预防在先”的原则,尽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将德育教育寓于课程教学和活动中,全员参与,全程管理,要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为学校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为正常的教学秩序提供有力的支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二、现状分析
尽管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护了学校的稳定,但我们也看到,部分学生的行为不良、道德失范,部分学生身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少数班级的课堂纪律还比较差,少数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不强,德育科研工作还有待加强等等,同时本学期学校面临着重大的变化,面对目前教职工紧张,班级需要整合的局面,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要点设想如下:
三、工作要点:
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发扬“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传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整合学校的德育力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要认真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学校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 组织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以抓好仪容仪表规范为切入口,结合“动能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提升我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文明素养。
2.加强安全工作,对学生进行安全及法制教育,每月开展一次逃生演练,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聘请法制教育专家或校外辅导员来校讲课,加强学生自我保护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发现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家访,密切与家长联系,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在学生见习和实习中也要加强法制教育,杜绝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要特别关注住宿生的管理,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问题。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塑造明礼诚信、宽容大度、互帮互助的优秀品格;另一方面要在学习、生活、安全方面给予学生特殊关爱,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4.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定成才的信心。通过活动,提供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和锻炼能力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5.加强专业化管理力度,认真组织各项评比活动,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例开展教育,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通过榜样引导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后进生的帮教工作。继续坚持我校全员德育导师制,积极探索和创新德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继续与后进学生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取得联系,形成班级、学校、社会三级帮教网络,共同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转化后进学生,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继续取得学校所属周边地区各社区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学校的治安安全的顺利开展。
7.重视与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要求班主任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切实做好家访工作;调整与完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加强对学生家长进行青少年心理特点、教育方法、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拓宽家庭教育指导途径。
8.加强对团委、学生会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使之在学校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大型活动、学生思想道德引领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9.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新学期,学校将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切实有效地做好拜师学教工作,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管理和考核,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关爱学生,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及时发现和推广班主任工作中的好方法、好形式、好经验,组织班主任学习贯彻有关文件,“依法、规范、有序”地做好德育工作。
10.加强德育科研工作。新形势、新情况势必会带来德育管理工作上的新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管部门学生处和身处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课任老师,在思想上都要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应不断探索和总结。组织好本学期的德育工作研讨会,促进德育队伍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具体工作、活动
9月上旬,新生接待、团队打造;迎中秋、庆祝教师节活动,各班出好专题黑板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整改;加强安全教育、爱护公物教育;启动帮困助学工作。
9月中旬,住宿生教育;落实专业化管理工作;班主任培训,制订好学习计划;开展国学知识竞赛的筹备工作。
9月下旬,十八岁成人仪式;迎国庆我眼中的家乡摄影、征文、FLASH比赛,学生会改选;校园主持人选拔;节前安全教育;预备家长学校。
10月上旬,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抓好班风、班容、班纪教育;重阳节志愿活动。
10月中旬,行为规范教育与后进生帮教工作;加强学习态度教育;团校讲座。
10月下旬,加强班团干部建设;部分住宿生座谈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法制教育。
11月上旬,后进生座谈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学习研究;发展新团员。
11月中旬,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研讨会。
12月上旬,纪念“一二九”活动;专题黑板报评比;开展校级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
12月中旬,行为规范抽查和整改;配合青年党校总结工作会议;加强住宿生管理。
12月下旬,帮教工作;三好学生、行为规范示范班申报评比;团员民主教育评议。团委、学生科工作总结,寒假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