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宣传工作计划(通用3篇)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安全常识教育》,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为依据,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安全知识为载体,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确保万无一失”为目标,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二、安全教育工作重点:
1、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
3、加强管理工作,规范学生行为,防止学生做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
三、主要内容:
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四、实施途径:
(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
(二)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1、杜绝任何安全职责事故的发生。
2、落实职责,立足防范,加强演练。
3、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实施长效管理。
4、有效改善学校安全环境,确保学校平安、师生安全。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坚持预防为主,层层落实职责
1、学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工作“职责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2、进一步强化职责意识,层层签订职责书,把安全职责落实到人。
3、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整套运转机制和办法,坚持每月召开安全排查例会,定期分析交通、消防、治安、饮食、课间活动、传染病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及早进行教育和防范。
(二)强化安全演练
1、针对拥挤踩踏、火灾、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地震等突发事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努力构建安全管理、教育、防范、应急、监管为一体的安全工作网络。
2、开展一次安全应急演练。演练前应充分做好教育、指导工作,精心设计演练线路,确保学临危不乱。使广大学深受教益,努力使安全演练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三)注重宣传教育,加大培训力度
1、安全工作重在预防,重在宣传教育。教育要形式多样,突出重点,狠抓“三防”教育(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和防火灾教育);异常注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严防意外交通事故发生。精心组织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日”、“5.25交通安全日”、“安全教育月”、“11.9消防日”等活动,让各种安全知识进学校、进班级,从而营造浓厚的安全工作氛围,让每一位学受到教育,自觉构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2、学生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严防“三无”产品和不合格的食品进入学校。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管理,从源头上确保学生饮用水安全。密切注意学校周边污染源,积极加强防范。切实保证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和无传染病流行。
3、加强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学生不要乘坐农用三轮车和超载客运车等。学校租用车辆时必须与租用单位签订安全职责制,明确安全职责。
4、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排除学校及周边各种安全隐患,创设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
三、主要工作安排
3—4月:
1、总结上一年度安全工作开展情景。
2、开展新学期初安全自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安全目标职责书。
4、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
5—6月:
1、组织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活动。
2、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
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少年儿童的交通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对少年儿童的危害,是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造福工程”,是建设文明城市、和谐社会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与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特制订本计划: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1、成立学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德育主任、各组组长为成员的交通安全教育领导小组。
2、成立“少年交通督导队”各班有一名交通宣传员。
二、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1、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由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与各班级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
2、各班级安全责任人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交通安全责任书”。规范学生日常上学、放学、骑车、乘车、停放车等有关交通行为习惯。
3、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对学生日常交通行为的监督记录,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交通行为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三、全面宣传,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1、每学年至少二次请相关人员或教师到校进行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2、每月至少安排一节课时讲授交通安全常识,要求100%的学生达到交通安全“四会”。(即会安全走路、会认交通标志、会安全乘车、会说出最基本的交通规则)。遇到交通事故懂得拨打“122”报警电话。注重教育过程,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材料、有测试。
3、各班每学期至少出一期交通安全板报,板报中长期设“每日安全提示”,结合实际提示学生主要安全。
4、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坚持每日的“一日一法规”教育,重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5、坚持培养“路队”行为习惯,按居住区列队行走,并有队旗或班牌领队。
6、结合家长学校,强化学生法定监督人的责任意识,加强对自己子女进行社会公德和有关法律法规教育,避免违法违纪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总之,要充分利用晨会、板报、墙报、班报、校报、广播、横幅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内容。通过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师生对话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现场模拟、演练等各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交通安全出行的基本常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