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孩子要“乖”

  为了让孩子乖一点,我们的父母还真的是费尽了心血。可是却常常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感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真的爱孩子,请别再逼孩子“乖”了

  01

  为了让孩子乖一点,我们的父母还真的是费尽了心血。

  可是却常常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感受。

  还记得有一次,带儿子在粉店吃早餐。

  邻桌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

  因为妈妈忙着喂怀里的弟弟,而爸爸在忙着刷手机。

  这时孩子就不高兴了。

  敲敲桌子,踢踢椅子,然后闹了起来。

  这时妈妈不耐烦地跟她说了一句话。

  “还闹,小心那个卖粉的阿姨把你抓住卖掉。”

  这时孩子惊恐地看了那个阿姨一眼。

  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

  我当时能想到孩子的迷惑和恐惧。

  那个阿姨真的会卖小孩吗?可我刚刚还吃了她煮的米粉呢。

  可是孩子的妈妈不会考虑这些。

  她只想着让孩子乖一点。

  那怕会伤害孩子的社会交往功能。

  我常常带着儿子在这里吃粉。

  闲暇之余我也跟老板喝茶聊天,而儿子偶尔也会插上几句。

  从开始的不熟悉到熟悉。

  小家伙常常会跟这个阿姨聊天。

  就算是我们搬家了,在周末的时候还是会坐车来这吃早餐。

  不仅仅是早餐好吃,更重要的是人情味。

  不能为了让孩子乖,把整个世界的描述成妖魔鬼怪的世界。

  因为孩子的心灵需要阳光和暖暖的人情味。

  这些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

  02

  心理学发现:孩子的成长中有一种违抗性突破地需求。

  在这个时期中,个体一方面希望自主、独立,另一方面又希望依赖。

  在孩子小的时候,会表现地非常明显。

  我曾经在广场上看到一个两岁多的孩子。

  一个人在那里快速地跑着,还故意转圈圈。

  妈妈看到了,当然在后面追着,

  很着急地叫唤着孩子,希望他停下来。

  而孩子呢,一边乐呵呵地笑着,一边跑着,

  只是整个过程他会不停地回头看自己地妈妈。

  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着急地跟着自己。

  这个过程中,孩子就期待着用自己地小脚丫跑得更快,更远,他想更加自主、独立。

  但是他需要妈妈得保护,他非常希望依赖。

  父母要努力满足孩子这种违抗性突破地需求。

  也就是在这样点滴的细节中,孩子感受父母,而父母也感受到孩子。

  那亲子关系会非常融洽,孩子也能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可是我们还有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在就算是在广场上玩,把孩子地手紧紧地抓住。

  一是怕摔,二是怕丢。

  跟孩子说:“不要乱跑,小心大灰狼把你吃掉”,

  然后孩子就这样被拽着,内心却极力地想挣脱出去。

  有时候,这样的控制不仅仅是手,而是心灵。

  03

  当孩子反抗的时候,请认真地对待。

  因为你的做法对孩子影响太大。

  一个孩子犯了错,父母和老师一般会进行规劝。

  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没错而极力抗争或坚持。

  很多人就开始抱怨孩子难应付,不好带。

  甚至预言孩子长大之后也会令人厌烦和难以驾驭,不是可造之材。

  可怕地是这样地预言常常发生在教室之中。

  记得小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男孩。

  但是他也是最顽皮的那个。

  上课的时候常常跟其他的同学偷偷讲话。

  有一次数学老师爆发了。骂道:

  “你是很聪明啊!

  但你如此不守纪律,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你要知道,很多坐牢的人都很聪明,你知道为什么吗?”

  那一次他被老师骂哭了。

  后来他中学毕业就没读了。

  因为自从老师预测他没有出息之后,他父母也常常拿这句话说他。

  父母和老师为了孩子听话顺从。

  所以会责罚孩子,试图让孩子乖乖的。

  但是这些责罚反而让孩子更加地反抗,甚至否认自己。

  面对孩子的执拗,父母很容易被激怒,甚至失控。

  然后对孩子打骂。

  而事后对自己说的话及失控行为感到懊恼。

  然后对孩子道歉,请求原谅。

  内心也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默许宽容。

  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一步步强化孩子叛逆的行为。

  然后就在打骂-道歉-打骂-道歉的恶性循环里徘徊。

  04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别人的认同。”

  而孩子一直都在渴望被自己的父母认同,

  所以很多孩子努力让自己变成父母喜欢的那种孩子。

  我们这一代父母,很多人童年就是这样过来的。

  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有一个妈妈说自己跟母亲在一起就吵架。

  人家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

  但她觉得自己跟母亲在一起几乎水火不容。

  比如母亲说做面条,她会说:“做汤圆吧,冰冻久了不好”。

  母亲说给孩子加一件衣服,她就说:

  “不要加,孩子不怕冷,又不老。”

  虽然自己明白老人是一番好心,可就是控制不了。

  后来她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后发现,

  其实是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在作怪。

  因为小时候自己做什么,母亲都不同意。

  母亲那时是一个非常热情却强势的女人,家人都要按照她的要求

  小时候自己只能做乖乖女,跟爸爸一样,什么都听妈妈的。

  后来长大了,突然发现什么都能自己做主了,感觉真好。

  于是开始对妈妈说:“不”

  这种冲突往往伤人很深。

  明明是自己最爱的人,可为什么还是控制不住去伤害呢?

  如果孩子的童年成长的环境没有被尊重,没有话语权。

  一直做个唯唯诺诺的乖孩子。

  多年后,往往会发现亲子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强势的父母后边,往往站着一个乖孩子。

  他的内心是压抑的,却无人诉说。

  他的主张往往被反对,但是每一个乖孩子,更渴望被认同。

  而且多年后,这样的心理伤害又会施加于下一代身上。

  05

  一个人只有不失去自己,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世界。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孩子被父母“吃”掉了。

  他们失去了宝贵的自我。

  为了顺从父母的心意,或者满足父母内心的控制欲。

  宁愿自己成为一个附庸。

  帕萃斯·埃文斯在《不要控制我》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天,我和朋友正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

  一位女士贝蒂和她的女儿苏茜,一起走了进来。女儿7岁左右。

  他们看着玻璃柜台下的各种冰淇淋。

  “你要哪种冰淇淋?”贝蒂问女儿。

  “我想要香草的。”苏茜说。

  “有巧克力的。”妈妈说。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贝蒂说。

  这这个故事里,母亲一直在否认女儿的感受,觉得女儿的判断是错的。

  并且一直将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女儿头上。

  她就是对女儿宣告:

  你内心的想法、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的判断,都是错的。

  你不要再反抗了,要乖!

  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感受,只有我知道。

  看上去是爱,实际上是剥夺孩子的“自我”。

  有谁能比我们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

  我想,努力让孩子成为自己,才是真的爱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