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补丁效应是指改善工作没有触及根本原因,反而因为改善而产生了大量的衍生工作,导致组织臃肿、效率低下、管理成本上升等不良现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管理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叠补丁效应
叠补丁效应是指改善工作没有触及根本原因,反而因为改善而产生了大量的衍生工作,导致组织臃肿、效率低下、管理成本上升等不良现象。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很多这样的现象: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建立了某项制度、流程或开展某项工作,然而在实施此制度、流程或工作时,由于没能解决原问题,或新制度和工作本身的不完善而产生了新的问题,之后为了继续改善原问题或解决新问题,而滋生出了另一套的制度或流程,如此不断重复,制度和流程也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复杂,最后反而忽视了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根因)。
就如同某件物品本来有个小洞,为了弥补小洞打了块补丁,过了段时间之后,发现补丁有些破损,便又在补丁旁边加了新的补丁,依此类推,补丁越打越多、越打越厚,最后是补丁挨着补丁、补丁压着补丁;而事实的真相被深深掩盖。其实清除掉这些补丁之后,才会发现原来的“漏洞”只需要一块合适的小补丁而已。
叠补丁效应的表现形式
叠补丁效应又可分为打偏补丁、少打补丁和外围补丁:
1、打偏补丁
看不到根本原因所在,分析问题停留在表面现象,因而打偏了补丁,下次为了校正,便再打一个补丁(上一个打的偏左了,这次就偏右点打,不断往复,越打越多)。
2、少打补丁
所承担的职责或权限不足,需要跨部门解决问题,但因为协调难度大或本位主义等因素,又或者是一团和气,避免结出梁子,而导致后期互相伤害。因此只从自己的职责及能力范围内提出了解决对策,职责外的对策统统不提。这种情况便是少打了补丁,只打了一半,等下次再出问题时,还是在这一半的基础上不断叠补丁。
3、外围补丁
根因涉及领导或公司层面,无法撼动,甚至不敢撼动,或者处于保护领导意志等原因,打了擦边球,仅做了一些根本原因周边的外围改善,因此这种是外围补丁,外围补丁不足以掩盖漏洞的情况下,于是在外围补丁的周边又出现了新的外围补丁。
“打偏、少打、外围”三种补丁都因为没有真正解决根本原因,所以都会导致后期补丁的不断增加,进而产生叠补丁效应。
叠补丁效应产生的原因
约束理论(TOC)中曾提到:非瓶颈的改善对系统的整体产出并无易处。叠补丁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在改善过程中没有抓住重点与核心。
某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经过分析发现目前体系的缺点在于员工对现有体系的不信任,从而导致工作干劲不足、状态低糜。例如公司虽然建立了后备人才库,但是领导在选拔中层时,凭主观意愿,后备人才库等同虚设;还有绩效工资虽然设定了浮动等级,但必须连续四个季度且年底考评为A者方可享受,而评A者只占部门比例的5%,且在光环效应的影响下,普通员工得A的几率就更小,再加上每一浮动等级又设了十个小级,那么即使员工持续得A,年年得A,也要10年时间才能真正上调一级工资。如此一来,员工不信任这套体系也是必然。可是公司偏偏把完善人力资源体系作为了公司年度的重点项目,偏偏又一再坚持固有的企业文化与作风(如选拔人才靠领导一句话),同时又要严格控制工资总额及工资变动,那么在实施人力资源体系项目时,人力资源部必然会打起了擦边球,一个又一个无效的补丁应运而生,如针对后备人才库打的补丁是:规划职业发展路线、建立后备人才培训模块…,针对绩效体系打的补丁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体系、建立岗位任职资格、…,补丁越打越多,而员工对它的感觉却是越来越麻木。
叠补丁效应的危害
由于叠补丁效应的存在,不仅导致忽视了问题的真相,更产生了大量的无效劳动、重复工作,使得运营费用不断增加,有效产出却在持续恶化。使得很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即便投入了100%的管理成本(人员、资源、时间…),但产生的管理效益却不足20%。
1.管理学中,什么是团队绩效测评?
2.管理知识:何为边际效应?
3.管理学中的标签效应是什么?
4.管理学知识:什么是乐队花车效应?
5.管理学中有趣的法则:菠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