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班数学教案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中班数学学习教案 篇1

目标:

学习1-10的序数,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数序过程:

(一)小朋友排队:幼儿分组排队,看一看谁排在第几位,从左面数第几位是谁,

从右面数第几位是谁?

(二)小动物找家

1、摆若干个弓形门当作动物的家,每个家门口挂一种动物头饰,幼儿分别戴这几

种头饰、

2、看一看第几号房子是谁的家?

3、"小动物"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迅速跑回自己家,问:"

你住在第几号房子里?

(三)找座位

1、玩火车: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第几号车箱找座位

2、小剧院: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幼儿购票入场

坐相应的排与号、老师查票,幼儿说出自己是几排几号

(四)住楼房

1、老师与幼儿每人带一张照片

2、画一座楼房,共四层,每层十个窗户可以开关,将楼房画贴在墙上

3、幼儿自选一个窗口,将照片插在窗户里

4、看一看某某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5、看一看第几层,第几号住的是谁?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中班幼儿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仍显表面化、肤浅化。因此,木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是图数守恒中的一个内容:7以内数的守恒,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数的守恒,通过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总数不变的数现象。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中理解数的守恒,使幼儿对数的守恒有初步的概念。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感知7以内物体的数量。

2、学会点数的方法,提升目测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数字1—7。

2材料准备:PPT课件、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引入活动。

(1)图片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海底世界要举行音乐舞会啦!你们看看舞会上都有谁来?

(2)讲述规则,引出活动。

指导语:参加舞会有个要求:每组要有两对小动物参加,而且他们的数量要一样多。现在跟老师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舞会了。

2、利用PPT,学习判断7以内的数量

(1)感知数量多少与大小无关

指导语:第一组来参加舞会的是什么小动物?这两队的乌龟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用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

指导语: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大乌龟的数量多,有的说大乌龟的数量比较少,到底谁多谁少,大家来帮忙数一数,小乌龟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大乌龟有几只?我们也用数字5来表示。

小结:大乌龟有5只,小乌龟也有5只,虽然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一样多,所以都可以参加舞会。

(2)感知数量多少与形状无关

指导语:小鱼也成群结队的游来了,上面这组的小鱼叫什么?下面这组的小鱼叫什么?(引导幼儿感受上下两边小鱼形状不同)

指导语:三角形的多彩鱼有几条?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长长的小丑鱼有几条?我们也用数字7来表示。

小结:三角形的多彩鱼有7只,长长的小丑鱼有7只。虽然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一样。他们都能参加舞会。

(3)感知数量多少与颜色无关

指导语:下一组入场的是谁呢?左边的水母和右边的水母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感受水母颜色不同)

指导语:水母说:“我们是按要求来的。”请你们分开来数一数绿色水母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粉色水母有几只?我们也用数字6来表示。它们是不是一样多?

小结:原来绿色水母有6只,粉色水母有6只,虽然它们的颜色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一样。它们都能参加舞会。

(4)感知数量多少与排列方式无关

指导语:音乐舞会开始了,第一个表演节目的是小章鱼。它们随音乐翩翩起舞,不停地变换队形,(引导幼儿感受左右两边章鱼队形不同)它们一会变成一字型,一会变成人字形。数一数一字型的章鱼有几只?人字形的章鱼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小结:一字型的章鱼有7只,人字形的章鱼有7只。虽然章鱼排的队形不一样,但他们的数量一样。

总结:无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排列顺序不同,两队只要数量相同,都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

3、操作小动物图片,巩固7以内数量的等量判断。

(1)介绍材料

第一组:根据数量一样,判断入场资格。

指导语:这些来参加舞会的小动物哪两队可以参加吗?请你把它们找出来用打“√”表示。

第二组:看数贴螃蟹。

指导语:两队的小螃蟹数量要一样才可以一起参加舞会,请你把走丢的小螃蟹找回来。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验证,检查操作结果

①请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②引导幼儿用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检查操作结果。

(4)小结:一些大小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或者排列不一样的东西,可以用数一数和比一比的方法,就能知道他们的数量是不是一样了。

4、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小动物今天很喜欢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如果你们还想找它们一起玩,老师把这些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你们可以继续操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最关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整个教学以海底舞会游戏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的内容。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小结,帮助幼儿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不足之处:记录卡的使用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幼儿的操作水平。投放的材料可以增加摆一摆等形式。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3、4岁幼儿对排序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为以后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做基础,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由此便产生了本次活动课《有趣的排序》。因幼儿刚接触排序,本节课主要以AB型的排列为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排序,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排序材料:积木、动物小人、雪花片

课件(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水果等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活动

提问:1、活动室和原来有什么不同(板凳是两种颜色的)

2、再看看我们今天排的队伍和原来排队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排的是一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3、手指游戏:《合拢放开》

今天,张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排序》,什么是排序呢?(把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排队。就像刚才小朋友的队伍,小板凳的队伍还有手指游戏中的合拢放开、小手指爬这些都是排序)排序有好多种方法,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

二、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A、根据课件,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B、提供材料,引导幼儿一起尝试排序。

C、观察图片,说出解决方法。(排序的方法可真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种类等特征来排队。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排序,有问题吗?)

D、欣赏了解更多种排序方法,巩固对排序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许多种排序的规律,刚才图片里小朋友操作的材料老师也带来了,小朋友想试一试吗?

四、课后延伸活动

1、操作活动,为幼儿提供多种排序材料供幼儿练习;

2、手工活动《美丽的项链》(用手工纸条粘合、串联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我才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在活动过程创设小兔子过生日的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幼儿带着兴趣融入其中,易于接受新的知识,这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游戏操作部分,老师应该面对幼儿先进行示范,以便幼儿能更好的进行操作,我在此环节忽略了示范演示,使得课堂在操作部分纪律上有点乱。这节课整体来看虽然还算成功,但有些孩子未能进行举一反三的操作,在每个环节结束时未及时进行总结,以至于幼儿在脑海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要继续让幼儿练习排序。

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物体或数字的序列位置,理解“邻居”的关系。

2、初步感知相邻数的概念。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十座写有1—10数字的蘑菇小房子、10只不同的小动物;扑克牌人手一份(从1到10);黑板;1—12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理解“邻居”的关系。

1、小动物搬家。

(1)、森林里盖了许多漂亮的蘑菇房子,我们来看一看共有几座蘑菇房子。幼儿点数1——10。

(2)、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都住几号房子?

依次出示小动物,一边出示一边说:小白兔住进了1号房子,小狗住进了2号房子……小公鸡住进了10号房子。

(3)、今天,小动物特别高兴,它们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还有了邻居。他们的邻居都是谁呀?

引导幼儿用完整话来回答问题:

问:小白兔的邻居是谁?答:是小狗。

问:2号小狗的邻居是谁?答:小白兔和小狮子。

……一直问到10号小公鸡的邻居。

(4)、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问你,小狗的邻居是谁?

请个别幼儿来帮小动物找邻居,从而巩固加深对邻居的理解。

(5)、今天小动物们玩的可高兴了,天黑了,小动物们吃完饭都出去散步了!(将小动物全部拿走,只留下带有数字的小房子,以便讲相邻数做清晰的准备。)

2、理解“相邻数”的关系。数字宝宝找邻居。

听!是谁在说话呢?原来是数字3在说话,它也想知道它的`邻居是谁,谁能告诉它?

二、理解“相邻数”。

1、师:小朋友都有两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高凌溪小朋友在家里妈妈叫你宝宝,在幼儿园老师叫你高凌溪。邻居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邻数。那3的相邻数是几和几?

2、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问你,3的相邻邦数是几和几?

三、游戏《找邻居》、《扑克牌里的相邻数》

1、《找邻居》: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数字卡片,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然后再请它的相邻数上来。

2、《扑克牌里的相邻数》:两人一组,甲抽取乙扑克牌里的任一张牌,然后让甲找相邻数,找对了,牌归他,找错了牌归乙。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后以谁的牌多为胜。

4、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指出15以内的一排物体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

重点难点:

1.指出15以内的一排物体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

活动准备:

1.挂图:《第几个》。

2.《我的数学》第20~21页。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数一数画面上一共有几名小朋友,再通过教师的提问指出小朋友在队伍的位置。

1.小朋友排成了一排,这里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

2.老师站在队伍的最前面,请你从前往后数一数,第三个小朋友是谁?

3.戴眼镜的小朋友分别站在队伍的第几个?

4.穿点点连衣裙的小朋友站在第几个?

5.站在队伍第11个的是哪个小朋友?他长什么样子?

二、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到第20~21页,根据书上的'问题圈出相应的小朋友。再请幼儿互相就画面出题,找到画面中相应的小朋友。

三、教师随意拿取教室里的物品排成一排,请幼儿互相提问来找到对应的物体。

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两组物体有规律的交替排序

2.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开火车》

2.教学课件、。红色苹果、绿色苹果及小刺猬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按照规律排序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玩游戏《开火车》,导入主题

1.师:今天我们来玩个开火车游戏吧!老师来当火车头,小朋友来当车厢,我们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后面是男孩还是女孩(幼儿一起回答)。感知男女间隔排列。

2.师:火车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出发了:呜~~咔嚓咔嚓咔嚓~~豆豆四班到了,请小朋友们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坐好。

3.师:刚才我们火车是怎样排队的呢?幼: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总结:原来火车是按照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来排队的。

二、播放PPT,引起幼儿兴趣

1.播放PPT,师:咦?谁来了?幼:小刺猬。师:原来苹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刺猬妈妈叫小刺猬去摘果子。路上要经过一片小树林,我们看看它们是怎样来排队的?幼:小树是一棵红色的,一棵绿色来排队的。

总结:原来小树是按照一棵红叶子树,一棵绿叶子树来排队的。

2.播放PPT,师:咦?谁来了?幼:毛毛虫。师:它们又是怎样排队的?幼:一条红色的,一条绿色的。

总结:原来毛毛虫是按照一条红色的、一条绿色的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

三、集体活动

1.播放PPT,师:到了果园,小刺猬摘了好多的苹果,它想按照一个红色的苹果,一个绿色的苹果排在身上,把它背回家,哪个小朋友来帮帮小刺猬把苹果排在身上?幼:我。(请个别幼儿操作)。师:XX小朋友帮小刺猬排的真好,谢谢你!

2.师:其他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想帮帮小刺猬。幼:是

四、幼儿操作

1.自有操作

2.师:小刺猬是想把什么颜色的'苹果排在第一个?幼:红颜色苹果排在第一个。它想把这些苹果背回家。小刺猬还想按照一个绿色一个红色这样的规律来排队。它还可以怎样排。等我们下一节课来帮助小刺猬。

3.教师巡视,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五、结束活动

1.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刺猬妈妈很感谢小朋友们,想请小朋友们去它家做客。

2.音乐《开火车》

师:那我们开着火车去吧!老师来当火车头,小朋友还是来当车厢,我们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六、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本次活动操作的材料,请幼儿继续操作按照规律排序。

操作材料说明:为了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我为幼儿准备了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红色苹果、绿色苹果及小刺猬图片人手一份,通过给小刺猬背果子,进一步使幼儿掌握按照规律排序,同时解决本次活动的难点。

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能按数字匹配实物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2.能仔细地观察和寻找实物卡。

活动准备:

1.教具:1~7的数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纸剪个空心口袋贴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写上1~7的数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铁(与实物卡的数量相等)。

2.学具:提供幼儿制作的1~7数量的实物卡(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至三倍,形式有点卡、实物印章卡,有用皱纹纸制作的纸球卡等)。

3.活动前将卡片藏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2.教师出示数字口袋:可是昨天数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气了,结果卡片朋友就从口袋里跑出来,躲起来不想见它。数字口袋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寂寞,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卡片会躲在活动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儿寻找实物卡片。

1.教师:你找到了几张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几张?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几张?

(三)按数字匹配实物卡片。

1.引导幼儿根据数字逐一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1的卡片?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2的卡片?也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2的下面……

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检查数字与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是否一致。

(四)比较卡片数量的多与少。

1.教师: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多?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钓鱼竿和“小鱼”,让幼儿进行钓鱼比赛,比较数量的多少。在数学区提供扑克牌,玩“抽乌龟”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提供幼儿用书第15页的操作材料进行“数物接龙”游戏。在结构区提供各种插塑玩具,让幼儿拼搭数字。

中班数学学习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5添上1是6的规律,学习6的形成。

2、运用数的形成规律,引导幼儿理解6的数量。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塑料夹子每个幼儿6个。

2、松鼠图片6张、圆圈6个。

3、数字卡片1~6,每个幼儿1套。

【活动过程】

(一)小游戏:“摇铃夹夹子”。

教师摇铃,请幼儿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请幼儿数一数夹了几个夹子,说出总数,并举出相应的形成。

(二)学习6的形成

1、教师出示5张松鼠图片,。引导幼儿想想如何使松鼠图片变成6张。

2、引导幼儿理解5张松鼠图片添上1张松鼠图片是6张松鼠图片,5添上1是6。

(三)小松鼠画圆圈。

1、教师出示圆圈,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如何使圆圈和松鼠一样多。

2、引导幼儿先数松鼠是几个,再数出和松鼠一样多的圆圈。

3、松鼠和圆圈对应排列,请幼儿数出圆圈的总数。

4、引导幼儿理解6个圆圈可以表示6只松鼠。

(四)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相应操作活动。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体验助人为乐带来的快乐。

2、能仔细观察物品的数量,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辨能力。

3、学习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顺序的影响,感知5的实际意义。

活动重点:

能仔细观察物品的数量,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辨能力。

活动难点:

学习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顺序的影响,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ppt

2、糖果卡片(红色和黄色)若干。

3、桃子(大、小)若干

4、饼干卡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5、操作纸每人4份

6、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复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事物数量,并能说出总数

教师出示松鼠图片。

师:“松鼠兄弟两人在树林里散步突然发现了地上有好多好多的松果,它们开心极了,于是低头捡起松果来。不一会口袋就装满了。”(出示松果排列的图片)

师:“小朋友到底是松鼠大哥捡的多还是松鼠小弟捡的多。还是两人捡的一样多?”(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点数验证)

小结:“原来他们捡到的松果一样多,都是5颗。”

师:“路上碰到狐狸,小朋友你们知道狐狸捡到的肉谁的多谁的少吗?还是一样多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数的时候要注意点一个数一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

二、操作探索,感知等量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颜色、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的变化而改变

1、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颜色变化而变化。

狐狸松鼠请客(教师出示动物朋友的图片)

师:“先数一数一定有几位动物朋友?”

师:“请把红色的糖果分给小猪,把黄色的糖果分给小兔子。”

(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糖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

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发现颜色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随颜色的变化而变化。虽然颜色不一样但

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2、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师:“请把大的桃子分给小猴妈妈,把小桃子分给小猴宝宝”(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桃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大小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3、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形状变化而变化。

师:“请把三角形的饼干分给小熊,把正方形饼干分给小老鼠”(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桃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形状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4、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松鼠和狐狸也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事物。”(幼儿操作后引导幼儿观察两组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随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排列方式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有5根鸡腿。

三、生活联想,感知等量物品数量也不随事物的种类、粗细、高矮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1、(出示有关种类不同、高矮不同、粗细不同等因素的两种数量相同的事物图片)小结:小朋友,等量物品数量也不随事物的种类、高矮、粗细的变化而变化。

2、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活动室内有什么是大的大小、颜色或是高矮等等因素不同,而数量是相同的两组事物。

3、小朋友,我们一起到活动室外再去找一找吧!

四、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部分孩子能在游戏中掌握5的守恒,能用5以内的数字表示不同形状、颜色,但数量相同的事物;其中的拼图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协作配合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这种活动方案容易造成老师只注意整体,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 感知各类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养幼儿触摸觉、嗅觉、味觉的能力,

2、 幼儿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参观果园

2、苹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个

3、塑料盘子五个,塑料刀子每人一把

过程:

一、引入

今天,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好多的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感知水果

1、 分组观察水果(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来感受水果的色、香、)

2、 集中交流讨论。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看到、摸到、闻到的感受告诉他人。

三、 水果拼盘比赛

1、 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制作水果拼盘

2、 幼儿分组制作水果拼盘(提醒幼儿用刀时要小心)

3、 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幼儿进行评价

四、 品尝水果拼盘大会

引导幼儿品尝自己

做的水果拼盘,并说说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 游戏“运水果”结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