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最新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在观察、比较中区分2——3样同类物体的长短。
·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能区分大、中、小
(材料准备) 长短不同的绸带、扭扭棒、笔;幼儿操作练习册(苗p7)相应的粘纸
教学重点:比较区分长短
教学难点:比较3样物体的长短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请你说出给他们的名称和用途。(扭扭棒、笔)
二、比一比:
1、两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分别比较两根绸带说说哪根绸带长,哪根绸带短?(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请个别幼儿演示比较哪支笔长,哪支笔短?(讲讲自己比较的办法)
●小结(重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可以用眼睛看,比一比。当看不出来时,可以将两样东西的一头对齐进行比较,这样也能知道哪个长,哪个短了。
2、三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分别比较3支笔(讲讲理由)
·3根绸带的长短,(三根绸带一头对齐比较)
●小结(难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用同样的方法,三样东西一起比:一头对齐,捏住,比出最短的`,再比出最长的,就可以帮它们排队了。
三、排一排,贴一贴:
1、请你找到围巾、皮带、玩具、衣服等的粘纸,并和原来同类的物品比一比,帮他们排排队。
(引导幼儿先将一头对齐,再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按长短顺序进行排队粘贴)
2、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数数,能将数字符号与具体数量相对应。
2、提高幼儿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熊、猫、小鸡、兔子图片各一。
2、图:三条鱼、四条虫、两个红萝卜。
3、1~6数字卡片三份及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学课件
(1)我是小熊笨笨,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去请我的好朋友!
(2)我要先去请小猫
(3)我要去请小鸡
(4)我要去请小白兔
(5)小熊给自己的好朋友准备了好吃的分别是鱼、毛毛虫、红萝卜。
(6)笨笨要所有的小朋友来和他的好朋友玩游戏,你们也会有小礼物的!看看我给朋友准备的食物分别是多少?
(7)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教学课件。
2、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教具,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2)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表扬及奖励。
活动结束:
小朋友太聪明了,那这下和我的朋友一起看看你们的礼物是什么?让老师带我们去教室看看吧!
活动背景
纲要中提倡鼓励幼儿运用正在发展的数学观念和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使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我班幼儿已经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物体,对10以内物体的总数有了概念,但对于解决游戏和生活中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能力。本班的来园签到墙饰是一列有四节车厢的小火车,每节车厢坐10名小朋友。幼儿对“来园乘车”环节非常感兴趣,因此,我想由此入手来培养幼儿用10以内数学经验解决生活、游戏中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会总和10以内的两数相加的方法,会说出结果。
2、通过操作和游戏体会到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1、“健康快车”操作墙,羊羊插片若干,计数用水彩笔若干、玩具插片若干。
2、幼儿已经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物体,对10以内物体的点数有了概念。
重难点分析
把两数用两种不同的物体(事物)表示,数出总和。解决措施:用不同层次的代表两种事物的计数物反复进行实际练习,把两种不同的“羊羊”插片用实际男女幼儿来排排站,体现出总人数,使幼儿接受,认同两种不同的事物数在一起得出总数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孩子们来园时插羊羊了吗?提问:第一车厢的男孩儿来了几个?请举手,让我们数一数:1、2、3,一共来了三个男孩儿。第一车厢的女孩儿谁来了让我们数一数:1、2、3、4、5、6,一共来了六个女孩。请问:第一车厢一共来了多少人?8个、9个、10个幼儿猜着说。我们的答案不一样,怎么办?老师有一个好办法。
二、基本部分:
1、情景再现:
(1)请第一车厢实际幼儿手拿“羊羊”插片,男孩女孩各站一排。
重难点:先各站一排各数出总数,然后合成一排,再数出总数。
2、操作羊羊卡片,算出总数。
(1)喜羊羊和美羊羊各代表男孩儿、女孩儿;
(2)教师用羊羊插片在黑板上演示过程。
(3)老师出题,幼儿操作。
例:第二车厢来了两名男孩儿、四名女孩儿,请幼儿先点数排列出两张喜羊羊卡片,再点数出四张美羊羊卡片,然后合成一排点数出总数。
3、分组操作练习:
(1)分组:喜羊羊、美羊羊卡片计数组、水彩笔计数组、玩具插片计数组、男孩、女孩列车组。
(2)讲清规则和操作方法:用同一种颜色的水彩笔可以代表男孩儿,换一种同样的颜色可以代表女孩儿;同一形状的玩具可以代表男孩,另一种形状的玩具可以代表女孩儿。老师说请几名女孩儿几名男孩儿上火车,你们就从自己的材料中相应地摆出几个,然后再合成一排数出总数。
(3)自由选组。
(4)教师出题,幼儿分别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或本身来算出总数。
三、结束部分。游戏:我们的火车开动了
老师当火车头,走到哪一桌,那一桌的小朋友就依次上火车。在教室里开上一会儿。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动动、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顺序,并能正确应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具、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星期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周日及排列的顺序
1、多媒体画面
(1)认识一周日
教师:星期妈妈有几个宝宝,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幼儿讲述)
(2)星期宝宝“星期宝宝们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星期宝宝?”
小结:这七个星期宝宝就组成了一个星期,也叫一周。
2、学习正确排列一周日
教师:星期宝宝可调皮了,他们老是排错队。小朋友,你们谁会帮他们排队呢?谁排第一个?(幼儿讨论)
3、多媒体画面-多媒体演示一周日的排列
(1)传说故事教师导语: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哪一天应该排在第一天了吗?接下来怎么排呢?星期一排在第几天?(幼儿讲述)
小结: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
二、一星期怎么排
1、游戏“开火车”
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请星期日宝宝当火车头,然后去邀请其他的星期宝宝,最后按照一周日的顺序排好成一列“火车”。
2、你是星期几?(星期六)
“星期六后面是星期几?”(星期日)
小结:星期是循环的。
三、认识今天、昨天和明天。
1、多媒体画面
(1)教师: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星期几?(幼儿讲述)
(2)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3)小结:今天在中间,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
2、游戏“找朋友”
玩法:先选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宝宝,请他来找出自己的两个好朋友——昨天和明天。
四、小结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与数量关系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和乐趣。 中班幼儿已经能熟练的分辨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在此经验基础上,我将图形与分类统计结合到一起,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并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进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将分类结果进行数量统计;
3.体验操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将分类结果进行统计。
活动难点:
能正确数出各种图形和各种颜色的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不同图形组成的图片;机器人;分类统计表;形状标记卡;颜色标记卡;1-10数字卡片;
学具:幼儿操作纸;各种图形卡片;白纸;马克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你们都见过哪些图形?
幼: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2.出示各种图形宝宝
二、基本部分
师:图形宝宝们太调皮了,它们总喜欢凑在一起玩耍,一会儿变成了天上的太阳(出示太阳图片),一会儿变成了地上跑的大卡车(出示大卡车图片),一会儿又变成了水里游泳的小鱼儿(出示小鱼图片)。
1.出示小花图片
师:这会儿呀它们又变成了一朵小花,这朵小花由哪些图形组成?
2.出示小鸡图片
师:小鸡是由哪些图形组成,都有些什么颜色?
3.出示小房子
师:小房子由哪些图形组成,每种图形有几个?如果按颜色分类的话能分几种颜色?
引导幼儿按形状、颜色分类。
4.出示机器人
1)师:今天我们中七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听一听它的声音猜猜它是谁?
播放机器人的声音。
2)出示机器人,对机器人中的各种图形按形状和颜色统计数量。
师:这个机器人身上藏了好多不同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老师带来了一张统计表,这样更方便小朋友们记录每种图形的数量。
教师先示范,再请个别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按形状、颜色分类,并数出每种形状和颜色的数量。
5.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介绍操作规则,请各组幼儿根据记录表按要求完成操作。
师:你们想不想给图形宝宝分类?
第一组:给图形宝宝分类
第二组:拼图形(用各种图形宝宝拼图案,教师拍照作为延伸活动,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拼出的图案用了哪些图形和颜色。)
2)教师指导
将幼儿拼出的造型拍照作为延伸活动,在下次活动中进行形状和颜色的数量统计。
三、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将物品进行归类整理。
2.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将图形宝宝和统计表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操作。
一、引起兴趣
1、出示PPT:这是谁的家?
小结: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一些小提示,能够让你猜的又快又对。
2、南瓜房子里住着谁呢?(出示南瓜爷爷)
3、你怎么知道它是爷爷呀?有胡子的就一定是爷爷吗?
二、猜蔬菜
1、南瓜爷爷家来了很多客人,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2、简单介绍封闭式数数的。注意点,一起来数一数。
3、这些朋友都是谁呢?你是怎么猜到的?
4、揭晓答案:一起看看到底是哪些朋友。
小结:是呀,光看影子可以有很多种可能,看了图片就知道到底是谁了。
三、个体选蔬菜
1、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朋友一起来到南瓜爷爷家?
2、出示告示“找邻居”:什么是邻居?
3、南瓜爷爷还有要求呢,它要找“蔬菜”做邻居。
4、什么是蔬菜呢?(自主讨论)
小结:蔬菜是地里种出来,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5、幼儿进行自主选择
四、集体交流讨论
1、一起看看到底哪些是蔬菜。
2、教师和幼儿共同逐一判断,对一些有不同意见的进行讨论。
3、一起说说蔬菜的名字。
五、延伸
1、找到蔬菜邻居,快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南瓜爷爷。
2、爷爷说,那快请这些蔬菜搬来吧:还记得是哪些蔬菜吗?
3、看看,房子有几撞,蔬菜有几样?怎么办?
4、大家有些按颜色分、有些按种类分,到底怎么分,林老师分类的本领最厉害,我们一起去问一问吧。
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数,是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让幼儿回答“第几”的问题,认识序数要以认识基数为基础,中班幼儿已学习了10以内初步数的概念的数序,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学习序数不必像学习基数那样逐个数再形成概念,因此可以分两段集中学习10以内的序数,先学习5以内的序数,再学习10以内的序数,本节课就将内容定为学习10以内的序数。
幼儿基础分析:中班幼儿对序数有一定的了解,平时的排队、生活活动中孩子们都会自发的说到我排第几个,我是第几名,中班上学期我们的集体活动中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今天这节活动主要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继续学习10以内的序数,难点在于会看坐标(间层),从下往上数,从左往右数,谁住在几零几。
教学目标
1、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2、学会根据动物的房间位置为他们选择正确的门牌号。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活动难点:学习为小动物送上正确的门牌号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flash课件、操作板4块
2、经验准备:幼儿前期经验: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过公寓式楼房;幼儿会用上下左右方位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PPT出示(大背景,森林里)导入:森林里造了一幢新房子,小动物们可开心了,大家都想住到新房子里去呢。
2、通过动画画面,幼儿认识动物朋友。
提问: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动物朋友?
他们分别是谁呢?
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预设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分别指认。(避免重复)。;9个小动物:乌龟、大象、狐狸、松鼠、猴子、兔子、棕熊、小猪、猫头鹰)导:小动物们都搬进新房子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新房子吧。
过程活动一:初步认识序数,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一)、出示房子和动物,初步认识序数。
(1)房子一共有几层?(点击一层出现数字1、。。。)
(2)每一层有几件房间?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应该怎么数呢?(点击第一间出现数字1…、)(课件中使用箭头)
(二)、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意义
(1)教师根据画面上的101问:看,这是什么呢?
(2)乌龟住在几零几?(102)你怎么知道是201呢?
(3)大象住在几零几呢?(103)
(4)那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小动物住在几零几?
(教师点击到动物,就出现相应的门牌号)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幼儿集体回答。预设:
(3层)追问:你谁怎么数的?
是从下面往上数还是上面往下数?(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预设:
门牌号。
追问:101这是什么意思呢?
总结:前面一个1表示第1层,后面一个1表示第一个房间,中间加一个“0”,这就是门牌号。
活动二:学习为小动物送门牌号(一)、出示动物和大房子导:小动物们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它们决定要大家换房间住住。现在它们都住到了自己的新房间了,可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的新门牌号了,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找到它们的门牌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尝试为其中的一个小动物贴门牌号。
提问:谁愿意先来试一试?
2、游戏:小动物找家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了门牌号的贴纸,请小朋友根据小动物住的位置为它们送去门牌号吧!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朋友一张,赶快行动吧!
a、个别操作
b、幼儿操作预设:
请小朋友看看自己手里门牌号,看看是哪个小动物家的门牌号!
请小朋友自己检查一下送的对不对,如有不对就改正1’
活动三:讲评PPT出示正确的门牌号,再次巩固。
师:那我们一起看一看每个小动物家的门牌号吧。看PPT再次验证活动延伸小动物们谢谢小朋友为它们贴好了门牌号,它们请我们去参观它们的新房子呢,我们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