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优秀1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课题:乌龟滚下坡

湘教版二年级美术第七课,

年级:二年级课时:1课时授课人:刘英

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难点:说一说,画一画故事的结尾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以绘画形式表现。创造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形象。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念谜语:

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打一动物)学生猜谜。(PPT显示),

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猜出这个谜语,非常棒!来给自己加加油。(师生共同拍掌,活跃气氛)

二、设计情景,讲故事。

师:今天是一个好天气,阳光明媚,碧绿的。山坡上,开着各种美丽的小花,有两只小乌龟约好了到山坡上去玩。(画面1)在那儿他们遇到了小刺猬,和小刺猬玩得很愉快。不久,小刺猬要回家了,于是告别了两只小乌龟,就缩成一团滚下坡去,小乌龟看见了,也要学样要滚下去。(画面2)于是两只小乌龟抱成一团,把头缩进去,也要滚下去。接下来,小乌龟会怎样呢?请小朋友接着想这个故事的结尾,试试看能想出几种结果。

三、师生讨论故事结尾。设想各种既有趣又有可能发生的结尾。

有一只小乌龟忘了把头缩进去,所以头撞破了。另一只小乌龟扶着他回家了。两只小乌龟滚到一半,有一个大坑,他们掉进去了。

一只小乌龟踩着另一只的背爬出了大坑,然后再把另一只拉了上来。一只小乌龟摔伤了,另一只把他背到医院,医生给他打针,把他吓哭了。两只小乌龟滚的太快了,一下子就被挂到树上了,下不来了。

我们来看看乌龟的特征。(老师边示范边分析乌龟的特征。)(ppt)

(脸上露出担心的表情)呀,那可怎么办呢?小刺猬叫了长颈鹿来帮忙,长颈鹿的个子高,就用嘴巴把他们救下来(ppt)

(小结)两只小乌龟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结果,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两只小乌龟互相帮助,战胜困难,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们互助友爱、相互帮助、关心他人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编的故事结尾画出来。

(给学生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提示作业的构图,画面的安排等。)

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点评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小结:(总结)小朋友,如果你碰到这两只小乌龟,你会怎么做呢?帮助小乌龟,送他回家。

对,我们

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和动物做朋友,也要学习小乌龟互相帮助,互助友爱,战胜困难,好吗?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对海底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3、培养学生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请学生观赏过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观察过鱼缸里各种观赏鱼的外部特征。

2、本班学生已初步掌握画鱼的技能。

3、大幅挂图--《美丽的水底世界》。

三、学生美术工具

水彩笔、彩纸、剪刀、固体胶等。装废纸碎纸的小盒子、各种鱼的图片、光碟等。

(一)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关于鱼的知识了,认识了很多鱼,也学会了鱼的各种画法。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非常有趣的光盘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来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东西。

放光碟:学生欣赏

(二)引导学生想象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并观察图片。

⒈教师:小朋友在刚才的画面里都看到了哪些鱼?他们长的怎么样?身上有什么样的颜色和花纹?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鱼的种类非常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不对称的。

2、出示海洋图片

看,我们班也有一个漂亮的海底世界,在这个海底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可是他们太少了,没有朋友跟他们玩,他们都感到寂寞了。怎么办呀?小朋友帮他们想个办法吧。学生想办法。我们一起来为小鱼找朋友吧。

3、学生进行制作

学生制作各种各样的鱼。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对美工基础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尝试不同的。方法,制作更多与众不同的鱼,帮助美工基础较弱的学生掌握难点,完成作品,提醒学生将剪下的废纸放进碎纸的小盒中,制作完毕收拾好自己的美工工具和材料。

4、请学生把制作好的小鱼贴到海底世界去。

5、活动点评:学生将鱼贴到挂图上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请学生上来讲讲哪条鱼是自己做的?你做的是什么鱼?教师表扬大胆创新、作品颜色鲜艳、剪的轮廓边缘整洁的作品。

(三)总结:今天咱们做的这个海底世界可真漂亮,其他的小朋友一定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海底世界。我们一起把这幅画带给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欣赏吧!

(四)教师带学生走出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画册装帧设计的意义、形式和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形象、色彩、构图和文字进行设计的基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合作设计,了解并掌握小书的个性化设计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热爱学习,善于创造的良好品德与能力。

教学要点

1、 教学重点:

学习小画册设计的技巧与方法。

2、 教学难点:

画册外形及装订设计应怎体现本书的主题。

3、 兴趣点:

①观赏不同类型的画册、书籍装帧艺术;

②编写能表现自己个性和喜好的小书

③把形态美的小书,作为点缀室内环境的摆设品。

4、 观察点:

①作业画册的外形与封面。

②连环画的主人公,情节与装订形式。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能够小组合作编绘出一本小书。

2、 较高要求:

既突出故事主人公造型的特点和主要情节,又注意了小书的装订形式美。

3、 个性探究:

书的外形独特,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主题突出。

教学活动设计

1、 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方式,实施“四会”,即会写、会画、会讲、会编。

2、 教学方法:欣赏比较研究法,情境创设游戏法,创作交流评价法。

3、 教学模式;开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动美术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过程:

1、 创设书店情境,导入本课课题: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趣味小书实物,布置成新书超市场景(也可提前录像,做成课件,提高观赏容量)。

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参观“书店超市”,请学生欣赏比较:你能观察与发现这批书或画册的形态和艺术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吗?各组可推选一个代表选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向大家做简单介绍。

②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是以自己编制的“小著作”作为毕业纪念献给母校。

2、 分小组探究“备课”,推荐小教师“讲课”:

(1)教师引导教材范例的观赏,提示介绍书的结构常识与设计要素。

(2)提出问题:趣味小书外形、封面设计、装订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设计制作自己的美术作业集锦和自编的小故事画册,可以有哪些表现手法?

(3)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当小教师,分别讲授上述两个问题的内容。

(4)教师归纳点评,补充两位小教师的讲课内容,明确趣味小书的设计要求与制作方法要点。

3、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引导两类作业形式的选择(美术作业集锦与自编故事画册),个人创作或两人合作。

4、 作业展示交流,师生评价总结:

(1)创设新书超市场景,教师提出购好书的评价细则,以学生模拟顾客购书的角色活动作为评价方式。

(2)通过小组互评,以“赠书”形式送给执教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课题:

校园里的花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教具学具:

写生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2、发展阶段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教学拓展:

1、出示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用纸和其它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20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均分配在各课中。

三、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五、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笔墨的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启发学生运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姿的线条,表现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2、指导学生在中国画表现中,逐步掌握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3、通过欣赏指导启发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想象,于画面表现之中。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的图片,及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闻一闻花香,听一听鸟鸣,欣赏自然美丽的景色和大师的优秀绘画作品。教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协议的表现手法。

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2、发展阶段

在交流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美丽的景色想象,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象征性的描绘,或概括、夸张、抽象等富有创意地表现出鸟语花香的生动画面来。

鼓励学生根据中国画表现基本规律,结合中国画技法运用。不仅表现常见的造型,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想象进行夸张、变形,表现富有诗意的自然形象。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3、展示交流

把所有的作业进行战士,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教师注重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真趣。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了解太阳有哪些表现形式。

2、学会画太阳,并上色。

3、体会自己画美丽的太阳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

活动重难点:

画出太阳的特征——圆圆的,光。细致的上色。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来到了幼儿园,还记得有那首《上幼儿园》的歌吗?我们拍着小手唱起来吧。

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做个好宝宝。

二,引入太阳。

那小朋友们,今天上幼儿园的路上,有发现了些什么呢?

恩,今天出太阳啦!前几天都在下雨呢。小朋友们喜欢太阳吗?

恩,那么,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画太阳吧。

三,画自己心中的太阳。

在小朋友们画太阳之前呢,老师先来画一画老师心中的太阳。

在黑板上画简单的圆形和直线光太阳,还有复杂的老爷爷太阳。

好啦,小朋友们也在你们的纸上画一个大大的太阳吧。记得,太阳是圆形的哟,还有光别忘啦。太阳画好之后,用你们的彩色笔,给太阳穿上漂亮的衣服。

四,评价总结。

恩,老师来看看小朋友们画的太阳怎么样啦?真漂亮呀,把太阳交给老师,隔几天老师选出漂亮的贴出来,让大家都看看。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指导学生采用泥塑、折纸等方法制作电脑,并能用绘制、剪贴的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地装饰。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画及电脑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拓展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再通过学生作品欣赏及对电脑制作方法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动手实践环节,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简单地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电脑模型的构思、制作。

教学难点:材料的选择和电脑模型的制作、装饰方法。

解决措施:通过图片、动画《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计算机知识。通过外形新颖、独特的电脑造型图片欣赏,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通过创意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并掌握电脑的设计要素。最后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分析和制作,有效地解决本课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包装纸盒、彩纸、彩泥、剪刀、胶水、彩笔、蜡笔、铅笔等。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1分钟)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第16课《新颖的电脑》。

(板书)──新颖的电脑

2.:我是电脑博士,计算机俗称电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课件出示课题

出现电脑博士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14分钟)

二、探索新知

1.认识最早的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重达28吨,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点击播放动画,显示计算机的区域)

2.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播放动画《计算机的发展》,了解五代计算机的演变。

3.认识最新技术的电脑。3年6月17日,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4.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与类型。

(1)这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观察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播放自定义动画:主机、显示器、键盘)

(2)目前,电脑不断创新,有了很多新的样式:

台式电脑 方便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简洁的平板电脑

学生联系生活,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并回答。

观看动画,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出示图片:最早的计算机、最新的计算机

播放自定义动画

播放动画《计算机的发展》

三、开阔思维

1.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不断地推陈出新。新颖的电脑还会是什么样的呢?

显示器可以摆动的电脑

可以卷的电脑

可戴在手腕

上的电脑

透明的电脑

通过投影显示并接收信号的电脑

能够生成3D影像的造型弯曲的电脑

2.看了这些新颖、独特的电脑造型,你有什么感受?

只要敢于想象,在造型、材料、功能等方面就可以创造出无数新颖的电脑。

学生观看图片,拓展思路,启发构思。

思考、回答问题。

出示图片:各种新颖、独特的概念电脑

四、创意分析

1.创意显示器设计:

苹果外形、棒球外形

2.创意主机箱设计:

机器人型、公交车型、蜗牛型、铜鼓型

3.创意键盘设计:

彩色的键盘;

键盘光电鼠标,右边部分同时具备鼠标功能。

4.创意鼠标设计:

乌龟型、汽车型、熊猫型

学生观看图片,拓展思路,启发构思。

思考、回答问题。

出示各种创意显示器、创意主机箱、创意键盘、创意鼠标设计图片

五、想象讨论

想一想:如果让你设计一台电脑,你打算如何设计?画一画草图。

思考问题,画画草图。

出示问题及草图范例

六、创意表现

让我们欣赏一下同学们设计的电脑,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方法一:绘画

方法二:纸盒、泡塑

方法三:彩泥

欣赏学生作品,并分析制作材料、制作方法

出示范例图片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制作

(20分钟)

七、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用你手中的材料制作一台新颖、独特的电脑。

步骤提示:

1.运用材料做出电脑的外形。

2.将电脑外部结构中的细节拼贴或画在电脑的外形上。

教师要激发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大胆、自由地想象,将绘画、手工制作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鼓励、点评。

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个人或自选合作伙伴进行创作。

出示作业要求

展示学生作品、交流

(4分钟)

八、作业展评

1、将学生作业展示在教室里,引导学生相互、欣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1)谁制作的电脑造型最独特?表现在哪里?

(2)说一说你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你心中的电脑?你觉得你的作品有哪些优点?哪里还需要改进?

2、教师、。(主要从学生作品的造型、色彩及材料的运用上。

学生自评、互评。

出示建议

拓展延伸

(1分钟)

九、拓展延伸

1、不仅电脑有各种变化,电脑的“朋友”也有很多变化。

(1)这台电脑装了一个移动装置,可以自主移动。

(2)这台电脑设计了一个舒适的操作椅,可以半躺着使用。

2、本课: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脑的发展史,了解了电脑的外形特点,并学会用纸、纸盒、彩泥等材料制作新颖、奇特的电脑。随着科学的发展,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强,外形越来越多样,未来的电脑会是什么样的?能陪我们聊天、打球吗?让我们一起期待更“新颖的电脑”吧。

丰富想象,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培养想象力

2.学习在观察中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并运用造形的技巧表现。

重点

学会造形并发展发散思维。

难点:

运用造形的技巧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具

范例、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请你参加一个化装舞会,你接受邀请吗?

不过舞会之前需要你绘制自己的面具最好能让大家认不出你来,面具是虚构出来的脸,你可以尽情发挥,大胆绘制。

二、板示课题

从原始宗教仪式,到各种化妆舞会和狂欢的节日,还有小朋友别出心裁的游戏,人们创作了千奇百怪的面具。

三、出示范例

每个小朋友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你一定有自己新的想法吧?

分小组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你想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的'造形吗?你觉得怎样?

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利用厚薄、色彩不同的各类纸张以及其他废旧材料做成有表情的面具。

四、作业选择: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面具做成有表情的面具。

小学美术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搜集到的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造型各异的形式新颖的不同物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废旧材料的联想及艺术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制作方法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践中多种材料的选择,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善于发现、利用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身边的废旧材料,并能合理利用,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工艺品。

教学难点:作品制作的新颖、美观以及能否用多种材料和方法结合完成制作。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的工艺品、废旧材料、剪刀、胶水、课件。

学生准备:废旧材料、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看大屏幕,看一看这是些什么东西你们都认识吗?

出示废品图片。

教师:上节课同学们制作出了许多漂亮的剪贴画,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将这些废品变废为宝。

(板书)──变废为宝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废旧物品,并思考如何让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提问:人们通常会拿这些废旧物品做什么呢?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想象怎样才能变废为宝?

教师:同学们先来看一段动画视频,看看用这些废弃物能制作出那些艺术品。

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艺术品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教师:老师家里也有一些废旧物品,大家看看老师将这些废旧物品制作成了什么?

教师出示作品图片。

提问:你们喜欢哪一件作品?能看出这些作品用到了哪些废旧物品?在制作中用到了哪些方法?教师:有一个同学用家里的一次性纸杯作出了一个可爱的小企鹅,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2、播放动画《旧物改造──制作小企鹅纸杯》。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动画,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暂停,讲解纸杯的设计思路,启发学生对材料的再认识。

教师:看了老师的示范,你们想到用你们手中的材料制作出什么样的物品了吗?赶快讨论讨论,说出自己的创意。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

提问:你们带了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将它改造成什么?

4、出示学生作品。

教师:我们再看看其他小朋友将废旧物品进行了怎样的改造。

提问:你能看出他们都利用到了哪些废旧物品?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用手中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件工艺品。

步骤提示:

1、在画纸上画出要做的工艺品外形及结构设计。

2、将准备好的废弃材料用剪刀修剪成工艺品所需要的形状。

3、利用胶水拼接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打破物体原有的形态进行组合和创造。帮助学生共同解决制作上的难点。

制作完成后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四)课堂讲评

展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发展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说一说你的作品最大的创意体现在哪里?(启发学生从材料的运用上讲。)

你对其他同学的哪件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启发学生从材料的运用和制作的造型上讲。)

教师总结、评价。(主要从作品的想象力是否丰富、联想是否合理、材料运用是否恰当及小组合作是否愉快等方面进行评价)。

本课总结:这节课通过开展回收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小制作的活动,不仅培养了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还使我们养成了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更多的材料,做出更多漂亮的工艺品吧。

(五)拓展延伸

提问:你还可以用废弃物制作更多的工艺品吗?鼓励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制作各种新颖独特的立体造型。

小学美术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本课在教学中应突出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与交流的探索中,增强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情趣化的点、线、面去表现地图的方法。

2、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拓宽思维空间,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的技巧。

3、认识地图的真正价值,在相互欣赏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声没能力、焦急能力和游戏能力。

重难点:

培养法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利用点、线、面和手工制作手段等美术语言创作自己满意的地图;学生在表现中如何能够画出地图的标识物;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如何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范图,道具等。

学生:制作材料及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游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扮演外地游客到南京,想同学打听去中山陵该怎么走?中山陵幽深们好看的景点?请学生回答,学生可做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以语言表述,一种是以地图来表述。地图最明了直接,能激发学生探索画地图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欣赏地图,理解要意。

教师出示几幅地图,其中有实录性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是根据地形、地貌而绘制的平面比例地图,教师可借此讲解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而情趣化地图是根据大概的地形、地貌进行情趣虾、形象化的绘制,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和生活尝试。这里教师对情趣化地图的表现特点作出激发、引导。

*回忆想象,情趣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场所进行回忆,请小组同学相互说说有趣的景物和线路。请几位同学代表到讲台前把这一概况向学生介绍,并能在黑板上作简单的线路绘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把线路画出,还应该把线路旁的重要景物表现出来。可加入个人情趣化内容,使地图有趣、好玩、有个性。提倡学生之间合作,在表现地图的过程中,可边讲边画,边想边画,着色大胆,线路清晰,力求有趣。

*借图神游,情趣。

学生把地图画好后,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讲解自己有趣的作品,还可以以一位“导游”的身份带领全班学生进行游玩参观。本环节以集中评点、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为主,应把地图的情趣化作为的重点。

*课后拓展,收集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观察,看看自己的地图与此有无区别,需要作何更改?要求对这一场景进行认真观察,收集资料和媒材,为下一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实录景象,引发感知。

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好地方风景航拍带和小动物生活环境带供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感知,对家乡的地形、地貌、名胜古迹、现代建筑产生热爱之情,对小动物生活环境产生情趣性的探索。

*欣赏范作,了解方法。

教师出示范作:一件是趣味性的“沙盘”,一件是想象性的“沙盘”,另一件是情趣化的地图(绘制)。让学生仔细观察欣赏,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一些较难处理的地方教师应作讲解示范。

*想象表述,合作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场景、线路作一表述,并加入想象的内容。也可以将梦中、书中感受到的场景或小动物生活场景作一表述。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合适自己个性的美术语言和制作媒材进行大胆表现,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力争制作或绘制一件富有情趣化、创造性的地图。

*展示作品,游戏。

学生作品制作好,开展“地图评选大赛”活动,学生可把自己地图的制作方法、内容、情趣及自己的想象、愿望向同学表述,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是作品的魅力得到展现,不足之处得到完善。鼓励表现进步的、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作品,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提高,兴趣倍增。

*课后拓展,树立理想。

课后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来写一故事,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前景作一构图,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美术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情感目标: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橡皮泥、水彩笔、树叶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海底背景图。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2、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教师说出谜语:坐也是行,立也是行,行也是行,卧也是行。有头无头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反能行。”

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6课 大鱼小鱼)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用谜语引入,意图是在学生兴趣高涨时导入本课)

3、新授。

(1)欣赏鱼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鱼儿的世界。

教师用幻灯出示多张鱼的图片,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这一环节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3)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

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

A、多媒体显示“考考你”:

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指答)

多媒体显示: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鱼尾

B、学生到台前画自己喜欢的鱼。

(设计意图: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C、孩子动手操作动画课件,感知构图。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突出突出主题,我认为这一环节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

(4)比一比。

A、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

(设计意图:在创作之前我会把用A3纸画好的海底背景,这几名同学分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鱼和做鱼,最后把自己绘制的鱼都粘贴到海底背景上,构成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

制作过程中我会打开FLASH课件,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进行创作。)

B、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

C、教师讲解作业要求。

D、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评比。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设计意图: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畅想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五、课后拓展。

多媒体显示“小小观察家”:

平时多注意观察,我们看看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姿态有哪些呢?

六、轻松结束。

教师播放欢快的《小鲤鱼历险记》儿童动画,学生随着音乐学鱼儿游动的。样子轻松结束本课。

《大鱼小鱼》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到“大小“的含义,为什么有大小之分,并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鱼的特点以及鱼的生活习性,在教学过程中,在创作作品中,发现问题能及时改过来,重视在教学中学生的习惯,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对形的把握不好,涂颜色时时常以单色颜色画完整幅画,没有搭配其他的颜色,因此对色感不是很强烈,在创作中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她们对色彩的搭配以及对形体的掌握。有利提高对物体的形感认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不断启发、引导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体验其中的乐趣,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以此来构建一个真正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术课堂。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13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也比较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发现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并且能够运用粗细不同的、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达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使学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体验、对比、讨论等方法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受,并能够说出自己对直线与曲线的独特理解并进行有趣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以及创新再造能力。

2、能用曲线或直线进行主题创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美术学科的线:直线与曲线、绘画中线条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道具、各种画笔、颜料、纸张。

六、教学过程:

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将带着你们走入奇妙的“线”的世界。今天我还带来了几位线宝宝,现在就让它们出来跟你们打个招呼吧!

一)创设情境:

1、师:现在先让我们看看这些线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吧!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过的线,直线、弧线、波浪线、折线

2、游戏:(下面让我们先来做个冰与水的游戏)

a、游戏说明:假如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一潭清澈的湖水,老师的音乐响起你们的身体如湖水般随风荡漾,老师的琴声嘎然而止,湖面结冰了,身体要随着冻结,然后音乐响起,冰裂开了,春天来了,冰又融化成水。(学生游戏)现听音乐,在大脑里用线条记录你身体的动作,琴声停止后请同学说一说

小结:人运动时会产生不同的线条。如:老师的琴声响起你们的身体如湖水般随风荡漾产生的波浪线、老师的琴声嘎然而止,湖面结冰产生的直线和冰裂开产生的折线

b、问,这三种线当中,哪种是表示静止的,哪种是表示运动的?

3、全班交流教师归纳:

平直的线如:冻结的冰面、门框、墙角线还有马路等会给人以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表现静止的感觉就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或让人感觉激烈,适合用来表现各种动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线条的动与静。(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二)积累资料,感受新知:(先让我们欣赏几组图片:)

1、欣赏中国古代及中外现代建筑,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直线条的运用:(分别播放古代建筑课件和播放现代建筑课件)说说这些建筑都运用了什么线?(指名说)师总结: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直线条的运用

板书:平直的线条——静止

2、问:生活中还有那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那些物体?怎样表现?(指名说,并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

师总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如果学生答不出来可以做相应的提示,如:公路、高压线铁塔、路灯、长江大桥等)并指导学生用直线表现简单的物体。(根据学生作品简单评价)

3、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带了很多漂亮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播放课件:烟花、海浪)如果让同学们用线条来表现这些画面,你将如何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活动,体会生活中的线条运用广泛且丰富多彩,艺术大师们也恰恰利

用了它的丰富多彩创作了不朽之作

4、欣赏大师作品:(播放课件并逐一作简单的介绍)

师: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红黄蓝格子》造型简洁,用平面、直线、矩形表现出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吴冠中《山水人家》用曲、直不同的线表现出村落静谧且充满生机;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以不失中国传统的方形壁与梦幻般的水泡形成了鲜明的静、动对比;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也用曲、直不同的线表现了塔身的稳定与高度;敦煌的飞天壁画、城市中标志性的雕塑作品、民间剪纸作品及节日里舞龙的欢腾又给了我们极强的动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的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

板书:弯曲的线条——流动

5、师:线有曲、直之分,其实音乐也有舒缓和欢快的区别,让我们听听下面的音乐,你能用你刚才认识的线把音乐的节奏表现出来吗?歌曲《小桥流水》,《小竹桥》学生用线表现)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A、请同学们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止或流动的感觉的作品。

可用绘画(多样的绘画工具)、剪贴、剪贴添画等作业形式进行表现。

B、教师做简要示范。

学生绘画,课件循环播放图片。同时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开拓学生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促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四)作品展示: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我采用互评的评价方式来肯定学生。并再次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思维拓展:生活中有很多以线造型表现的事物,比如现代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曲线设计,给人以流动、延伸的感觉,例如:鸟巢、悉尼歌剧院、流线型跑车、甚至我们家里用的窗帘、床单和衣服上的图案也都用到了奇妙的“线宝宝”,只要我们善于用眼睛发现美,艺术尽在我们身边!

六)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板书设计:

2,线条的动与静

平直的线条——静止

弯曲的线条——流动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14

课前准备

(学生)画纸,绘画工具。

(教师),水粉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1.实验引入,揭示课题。

(1)在一个大玻璃杯里倒入黄颜色的水,然后慢慢地加入蓝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杯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颜色慢慢地由黄变绿直到变成蓝色)

(2)小结:色彩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神奇!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色彩理性方面的知识,我们将认识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像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

出示课题:《色彩的世界(二)》。

2.排列游戏,理性分析。

(1)将刚才两种颜色水的变化用色彩卡片排列出来(由黄色排到黄绿色、绿色、蓝绿色,再排到蓝色)。

(2)将黑板上的其他色彩卡片按照颜色的渐变排列(由绿到粉绿到白色,由绿到黄绿到黄色),并作相关的色彩实验游戏。学生观察、感受。

(3)出示示范图片,让学生把眼睛眯成一条线来观察,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

(4)小结:

①色相: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色彩在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相貌,这就是色彩的色相。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②纯度(彩度、饱和度):在活动中我们还看到色彩在渐变过程中其纯度也发生了变化。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③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

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在色彩学上也称它们为色彩的三要素。

3.深入生活,感受色彩渐变。

我们不仅要感激色彩为我们带来的视觉美,更要学会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色彩。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有时不用具体的形象,美丽的色彩世界通过一年中四季的变化,它就可以告诉你它存在的意义。

(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早上朝霞升起的时候能看到渐变色,晚上很多大型霓虹灯色彩是渐变的,天空是渐变的,海水是渐变的……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渐变色彩,实际上有一种绘画中也常用渐变色彩,就是装饰画。

(提示:讲解色彩知识包括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的理解,阐述色彩的冷暖变化。)

4.欣赏教材,观察分析。

(1)提问:观察这些不同的色彩推移作品,说说它们的色调特点。运用渐变色彩画出来的画与普通的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小结:画面有十分奇妙的光感与空间感。

5.讲解示范,明确要求。

(1)选择好渐变的色彩,想一想将这种色彩变成另外怎样的色彩。

(2)颜料里不要随意加水。

(3)渐变色彩的第一格颜色就是直接挤出来的色彩,比如红色,然后慢慢地在红色里加入黄颜料,要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越往后黄色越多,最后一格就直接用黄色涂上。

(4)不要涂出框格子外。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1)在一排方格内完成三组色彩的推移。

(2)选用恰当的颜色,运用色彩推移的方法为空白图案填色,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

7.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色彩绘画中多尝试渐变色,并出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进行欣赏、小结。

准备一幅�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